#惠州身边事# 【惠州PM2.5浓度值创新低,比肩欧盟现行标准】近日,惠州天气持续晴好,湛蓝的天空,朵朵白云镶嵌其中,市民点赞的“惠州蓝”再度霸屏微信朋友圈。

与市民直观感受相呼应的,是惠州开展“蓝天保卫战”的阶段性成果:今年1—11月,惠州空气质量AQI达标率为94.9%,高于珠三角其他城市。值得一提的是,标志性的指标PM2.5前11个月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为2013年开展PM2.5监测以来同期最好水平。“全年均值预计在25微克/立方米以内,有望达到欧盟现行标准及世卫第二阶段标准。”惠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让“惠州蓝”更蓝!今年以来,惠州打响蓝天保卫战,通过优化能源、产业、交通三大结构调整,推进工业、机动车、扬尘等污染源治理,各项重点工作有效推进。

首例水泥厂超低排放改造项目通过验收

以优质生态环境为核心竞争力的惠州,发展水泥工业的计划曾让人担忧,特别是对环境空气质量是否会产生负面影响?

日前,位于惠州龙门县的惠州市光大水泥企业有限公司下属光大水泥厂2×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光华水泥厂2×4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超低排放改造项目通过验收。改造工程主要包括:新建低氮燃烧脱硝系统、原有SNCR脱硝系统改造、石灰—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以及窑头、窑尾收尘器改造等四个方面。

“改造工程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试运行,监测数据显示,试运行期间水泥窑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比《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水泥窑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低一半以上。”惠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惠州首例水泥厂超低排放改造项目,项目的实施有效削减了企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降低了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在全市水泥厂超低排放改造中具有表率作用。

在重点行业落实提标升级,是惠州推动重点行业污染减排,进行工业企业废气整治的抓手之一。去年8月,惠州印发实施《惠州市重点行业废气提标升级实施方案》,对钢铁、水泥、石化等三个重点行业废气实施特别排放限值,并对全市水泥厂提出超低排放要求。截至目前,完成53家重点行业废气提标升级;推进5家水泥厂超标排放改造及27家石化企业执行特别排放限值;19家石化化工企业全面实施泄露与维修制度。

此外,惠州积极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目前,105家省控重点企业已全部完成“一企一策”整治任务,每年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上万吨,并积极推进92家市控重点企业整治工作。另悉,截至11月底,全市已完成整治“散乱污”企业5207家。

全市公交车电动率达到80.8%

扬尘是PM10的重要来源,PM10是空气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也是惠州打好蓝天保卫战需要聚焦的短板。惠州地处沿海,多风,然而在市区,极少见到风一吹便尘土飞扬的现象,这得益于惠州推行扬尘治理“7个100%”的防治措施。

今年,惠州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开展泥头车暨工地扬尘、跨区域倾倒固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启动整治泥头车工作以来,淘汰旧式泥头车,使用符合密闭标准的新式泥头车。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更换1684辆新式泥头车。同时,为了从源头治理工地扬尘污染,全市348个工地安装了监测设备,全方位、全时段对在建工地内的冲洗台、施工区域和渣土车装载、密闭、冲洗情况进行监控。“系统每隔一小时用短信通知PM2.5、PM10、TSP和噪音的指数,当达到预警范围时,则自动触发预警阶段提醒功能,工作人员将会以下发短信的方式通知工地负责人采取降尘措施。”惠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工地扬尘污染案件36宗,处罚款约118万元。

此外,细心的市民或许会发现,近几年穿行在惠州各条道路上的公交车车身颜色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全绿色车身的电动公交车越来越多,混动力蓝色车身的公交车逐年减少。

“决定空气质量好坏的内因主要是本地污染源排放,其中,一大部分是包括汽车尾气、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等在内的移动源排放。”惠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惠州大力推动公交车电动化。目前,全市共有电动公交车2379辆,公交车电动率达到80.8%。此外,惠州按照省统一部署,7月1日起正式实施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

全力提升管理水平保障空气质量优良

今年前11个月,惠州臭氧平均浓度为147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上升4.3%。11个月内发生的17天轻度污染的超标天气,均为臭氧超标。正因为如此,上半年,惠州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5;1—10月份,全国排名下降到第12。不过,同期全省大范围臭氧超标严重,全省无一城市单月空气质量排名进入全国前20。

惠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臭氧超标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上,今年7月以来,惠州持续出现晴热少雨的不利天气,尤其是9月中旬至今,降雨量同比去年下降七成,不利的气象条件为臭氧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观上,惠州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使得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增大,其中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20万辆,同时还有燃煤用量居高不下、工地裸露地面覆盖不到位、露天烧烤和露天焚烧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空气质量保优改善面临挑战。

“明年是蓝天保卫战三年攻坚收官之年,惠州将大力提升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水平。”该负责人说。特别在强化科技支撑方面,利用微型站、无人机、走航车、机动车遥测等技术手段,积极推动县区“一镇一站”建设,加强大气污染源实时监管。

目前,惠州已全面启动冬春季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建筑工地扬尘、泥头车密闭化、工业锅炉、柴油货车排气、裸露地面、露天焚烧、露天烧烤、烟花爆竹整治等“八大行动”,尤其是狠抓露天焚烧管控、工地扬尘治理和烟花爆竹禁放。攻坚行动将持续至明年2月,全力保障今冬明春空气质量优良。

同时,进一步优化能源、工业和交通结构,持续推进工业、机动车、扬尘等污染源治理。2020年底前,完成92家市控VOCS重点企业综合治理及506台生物质锅炉整治,全面完成公交车电动化改造和泥头车密闭化改造。来源:南方日报

北方冬麦区水热适宜 长江中下游小到中雨改善墒情

未来一周旱区降水仍偏少 大部旱情难缓解

摘要:本周,农区大部气温偏高光照充足,长江中下游旱区出现小到中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气温偏低,普遍出现中到大雪、部分地区暴雪,不利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北方冬麦区水热适宜,利于小麦扎根分蘖。16-18日,长江中下游旱区出现小到中雨,利于改善墒情、缓和旱情,但旱区大部降水仍偏少,各地仍存在不同程度旱情。

未来一周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波动下降利于北方冬小麦进一步增强抗寒锻炼,但大风降温对北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不利。长江中下游旱区将有弱降水过程,利于改善墒情和作物幼苗生长,但雨量仍较常年偏少,大部旱情将持续。

一、主要天气特点

本周,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青藏高原、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大部等地偏高2~4℃,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偏低2~4℃。东北地区东部、山东半岛、江苏、安徽东南部、湖北东部、江西西北部、湖南大部、重庆大部、广西西部等地出现5~25毫米降水,其中内蒙古东北部和东北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1~4倍,全国其余大部地区基本无有效降水。全国农区大部日照正常或偏多,其中江南、华南大部偏多5成至2倍,仅新疆北部、四川盆地、重庆、广西南部部分地区日照偏少3~5成。

二、作物生长发育状况

江南和华南大部晚稻已收获。

北方大部冬小麦处于三叶至分蘖期,北疆部分地区进入越冬期;江淮、江汉、西南地区冬小麦处于播种出苗至三叶期,部分处于分蘖期。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20%、79%。

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处于出苗至移栽期;西南地区、陕西南部、湖南大部油菜处于移栽成活期。全国油菜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14%、84%。

三、土壤墒情分析

11月20日20厘米土壤墒情监测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内蒙古、华北北部浅层土壤已封冻;河北南部、河南南部、安徽中部和北部、江西东部、福建西部等地土壤处于缺墒状态;甘肃东南部、陕西西南部、四川盆地东部、湖北和湖南西部、云南西部等地土壤过湿;其余测墒区大部土壤墒情适宜。本周土壤过湿站点比例较上周减少2.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少10.3个百分点;缺墒站点比例较上周增加5.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多11.5个百分点;墒情适宜站点比例较上周减少2.7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少1.3个百分点(表1)。

四、各区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东北、内蒙古: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大部气温偏低2~4℃,其中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南部部分地区偏低4℃以上。17-18日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大部出现中到大雪,黑龙江东部、吉林中东部、辽宁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暴雪,低温强降雪天气不利于秋粮晾晒储存,以及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西北、华北、黄淮:北方冬麦区气温正常至偏高1~4℃,大部土壤墒情适宜,水热条件利于冬小麦扎根分蘖;16-18日降温过程利于麦苗抗寒锻炼。

江淮、江汉、江南、华南:16-18日,长江中下游旱区出现小到中雨,江苏西南部、安徽中南部、湖北东部、江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雨量有10~25毫米,旱区土壤墒情有所改善,对冬小麦、油菜等播栽及幼苗生长有利,但旱区大部降水仍偏少,旱情持续。周内,江南和华南大部气温偏高,中东部日照偏多5成至2倍,温高光足利于晚稻、花生等成熟收获及晾晒归仓。

西南:本周,西南地区南部以晴为主,气温偏高1~4℃,光热条件利于冬小麦、油菜等作物苗期生长。西南地区北部气温正常,重庆、贵州北部出现10~25毫米降水,水热条件总体能够满足小麦、油菜等生长需求;四川盆地、重庆11月以来光照普遍偏少2~7成,对小春作物形成壮苗不利。

五、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影响评估

干旱:本周,江淮、江汉、江南西部和北部等地出现小到中雨,降水利于改善土壤墒情、缓和旱情,但旱区大部降水仍偏少,各地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湖北东部部分油麦田块因旱不能正常出苗,茶园大面积枯死,江汉平原部分虾稻田块缺水严重。

六、未来一周天气及关注重点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22日夜间至25日,新疆南疆盆地、青海北部和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东北地区大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山东北部等地气温将先后下降4~8℃,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0~12℃;上述部分地区有4~5级偏北风、阵风6~7级。26-27日及29日,还将有两股弱冷空气先后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波动下降利于北方冬小麦进一步增强抗寒锻炼,但大风降温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不利。

24-25日、26-27日及30日前后,长江中下游旱区将有3次弱降水过程,累计降水量有7~20毫米,其中江淮西部和浙江沿海部分地区有25~30毫米。降水利于改善墒情和秋播作物幼苗生长,但雨量仍较常年偏少,大部旱情将持续。

七、农业生产建议

北方冬麦区做好小麦分类管理,控旺促弱、促根增蘖,根据苗情、墒情及未来天气变化,适时浇灌越冬水,为安全越冬打好基础。设施农业及畜牧业要防范大风降温降雪天气的不利影响,做好温棚、圈舍的加固保温工作。

长江中下游旱区应抓住雨后墒情改善有利时机及时播栽小麦、油菜等,加强在地作物肥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积极开发水源,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减轻干旱的不利影响。
来源:中央气象台

#小据天气播报##国际臭味等级表#

北方冬麦区水热适宜 长江中下游小到中雨改善墒情

未来一周旱区降水仍偏少 大部旱情难缓解

摘要:本周,农区大部气温偏高光照充足,长江中下游旱区出现小到中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气温偏低,普遍出现中到大雪、部分地区暴雪,不利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北方冬麦区水热适宜,利于小麦扎根分蘖。16-18日,长江中下游旱区出现小到中雨,利于改善墒情、缓和旱情,但旱区大部降水仍偏少,各地仍存在不同程度旱情。

未来一周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波动下降利于北方冬小麦进一步增强抗寒锻炼,但大风降温对北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不利。长江中下游旱区将有弱降水过程,利于改善墒情和作物幼苗生长,但雨量仍较常年偏少,大部旱情将持续。

一、主要天气特点

本周,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青藏高原、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大部等地偏高2~4℃,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偏低2~4℃。东北地区东部、山东半岛、江苏、安徽东南部、湖北东部、江西西北部、湖南大部、重庆大部、广西西部等地出现5~25毫米降水,其中内蒙古东北部和东北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1~4倍,全国其余大部地区基本无有效降水。全国农区大部日照正常或偏多,其中江南、华南大部偏多5成至2倍,仅新疆北部、四川盆地、重庆、广西南部部分地区日照偏少3~5成。

二、作物生长发育状况

江南和华南大部晚稻已收获。

北方大部冬小麦处于三叶至分蘖期,北疆部分地区进入越冬期;江淮、江汉、西南地区冬小麦处于播种出苗至三叶期,部分处于分蘖期。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20%、79%。

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处于出苗至移栽期;西南地区、陕西南部、湖南大部油菜处于移栽成活期。全国油菜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14%、84%。

三、土壤墒情分析

11月20日20厘米土壤墒情监测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内蒙古、华北北部浅层土壤已封冻;河北南部、河南南部、安徽中部和北部、江西东部、福建西部等地土壤处于缺墒状态;甘肃东南部、陕西西南部、四川盆地东部、湖北和湖南西部、云南西部等地土壤过湿;其余测墒区大部土壤墒情适宜。本周土壤过湿站点比例较上周减少2.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少10.3个百分点;缺墒站点比例较上周增加5.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多11.5个百分点;墒情适宜站点比例较上周减少2.7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少1.3个百分点(表1)。

四、各区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东北、内蒙古: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大部气温偏低2~4℃,其中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南部部分地区偏低4℃以上。17-18日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大部出现中到大雪,黑龙江东部、吉林中东部、辽宁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暴雪,低温强降雪天气不利于秋粮晾晒储存,以及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西北、华北、黄淮:北方冬麦区气温正常至偏高1~4℃,大部土壤墒情适宜,水热条件利于冬小麦扎根分蘖;16-18日降温过程利于麦苗抗寒锻炼。

江淮、江汉、江南、华南:16-18日,长江中下游旱区出现小到中雨,江苏西南部、安徽中南部、湖北东部、江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雨量有10~25毫米,旱区土壤墒情有所改善,对冬小麦、油菜等播栽及幼苗生长有利,但旱区大部降水仍偏少,旱情持续。周内,江南和华南大部气温偏高,中东部日照偏多5成至2倍,温高光足利于晚稻、花生等成熟收获及晾晒归仓。

西南:本周,西南地区南部以晴为主,气温偏高1~4℃,光热条件利于冬小麦、油菜等作物苗期生长。西南地区北部气温正常,重庆、贵州北部出现10~25毫米降水,水热条件总体能够满足小麦、油菜等生长需求;四川盆地、重庆11月以来光照普遍偏少2~7成,对小春作物形成壮苗不利。

五、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影响评估

干旱:本周,江淮、江汉、江南西部和北部等地出现小到中雨,降水利于改善土壤墒情、缓和旱情,但旱区大部降水仍偏少,各地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湖北东部部分油麦田块因旱不能正常出苗,茶园大面积枯死,江汉平原部分虾稻田块缺水严重。

六、未来一周天气及关注重点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22日夜间至25日,新疆南疆盆地、青海北部和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东北地区大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山东北部等地气温将先后下降4~8℃,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0~12℃;上述部分地区有4~5级偏北风、阵风6~7级。26-27日及29日,还将有两股弱冷空气先后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波动下降利于北方冬小麦进一步增强抗寒锻炼,但大风降温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不利。

24-25日、26-27日及30日前后,长江中下游旱区将有3次弱降水过程,累计降水量有7~20毫米,其中江淮西部和浙江沿海部分地区有25~30毫米。降水利于改善墒情和秋播作物幼苗生长,但雨量仍较常年偏少,大部旱情将持续。

七、农业生产建议

北方冬麦区做好小麦分类管理,控旺促弱、促根增蘖,根据苗情、墒情及未来天气变化,适时浇灌越冬水,为安全越冬打好基础。设施农业及畜牧业要防范大风降温降雪天气的不利影响,做好温棚、圈舍的加固保温工作。

长江中下游旱区应抓住雨后墒情改善有利时机及时播栽小麦、油菜等,加强在地作物肥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积极开发水源,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减轻干旱的不利影响。
来源:中央气象台

#小据天气播报# #国际臭味等级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霸王集团暴跌停牌:霸王“悲歌”,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 张柏芝累到吃饭睡着,小儿子暖心举动获网友齐声称赞!
  • 爸爸把女儿装进画框,美的不要不要的!你们又想骗我生女儿!
  • 追踪 | 钱宝网张小雷投案 曾因诈骗罪入狱录视频否认跑路
  • 老赖不能买机票?网友支招贾跃亭:这4班飞机能回国,票钱我报销
  • 腾讯电脑管家致歉:不合理推广确实伤害用户体验
  • 全国铁路大调图,汉中高铁最新时刻价位表出炉
  • 2017全球票房最高演员公布:范爷第一!
  • 外卖潜规则曝光:有的竟比门店价贵一倍!你被剪了羊毛都不知道!
  • 网络身份证启用 刷手机可证“我是我”
  • 苹果回应速度变慢:我这是为你们着想
  • 尴尬了!“老赖”贾跃亭被责令回国,但买不了机票?段子手:是时候启动“乐视船舶”了...
  • 张翰娜扎分手:用力爱过的人,不该计较
  • 小伙相亲被嫌弃:30岁都没100万存款,打一辈子光棍吧!网友炸了
  • 考研数学被指泄题,涉事老师回应就是“神押题”
  • 看房摔残索639万,是看房客故意碰瓷吗?法院竟然这么判
  • 中国股市20年罕见怪象!散户亏惨了,机构却赚翻了
  • 中国移动完成改制,改了有什么变化??
  • 马蓉喊话王宝强:问心无愧
  • 海口现共享男友 现场火爆屌丝女排队预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