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it go 随心而行#
30年也好,三天也好,人只要安安静静的,无欲无求的不瞎折腾。这个时间其实你常常是感受不到的。

人活得自然一点就是这样简单。简单你就不会非要依靠某样东西才能活着。
可有可无,既不执着有,也不执着无,有的时候好好有无的时候不烦恼。
若即若离。好像在这上面,又好像不在这上面。好像是真的又好像是假的真真假假,你也分不清也不必去计较。
如果一切都是在你笃定的心境下发生的。他自然就会有正行正念。

人生就是一场梦想。当你知道人生就如一场梦一样的时候,你就才能够真正的平息下来。

普通人对身体、语言、思想都很难把握,很难自在,所以在开始阶段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来训练,随时让自己的身体处在安详的状态,使自己的心、思想处于安详的状态,以这种状态来生活、做事。只要是恶的念头生起来,这一定是伤害自己的,是迷失的。

很多人感觉人生茫然,其实已经不只是一两个念头了,而是长期的念头累积起来,到了不可收拾的时候才产生的痛苦,最初一个念头他是没感觉的。反之,如果你心静下来,发现你的念头是一种客观的、积极的、无所求的,那么这样的念头生多少个都不会影响你的生命。念头来了自然就去,你留也留不住它。烦恼都是客人,叫客尘烦恼。最多你喜欢把这个“烦恼客尘”在你家里多留几天,烦恼的时间就长一点;你要不留它,它自己就走了。生活中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你愿意留它,它才会在你家里,你不愿意留它,它就马上离开。

通常人们是执着外在的,所以我们先从身体、服装、行为上一点点去改善。看到别人行为不好,我们就会起心动念;但是如果你有了一点修学经验,你就一定是从身体回归到内心,看看自己这颗妄想的心,是不是还在东想西想,是不是一天到晚都想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

以前有个人写信给我,里面有一句话令我很感动。他说:“感觉自己一天中安住在正念的时间太少了。”大家是不是有同感?一天二十四小时内,你安住在正念的时间是不是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随境流转——乘公交车也随境流转,吃饭也随境流转,读书也随境流转,很难保持自己心不随境转,很难保持无所求的状态。能在安静的环境下用功,在别人提醒你的时候用功,这是初级。

真正会用功的人无论是在静还是在动,无论别人是对还是错,无论自己正在接受的是快乐还是痛苦,心都随时能够回到无所求、无所得的当下。这个力量是慢慢形成的,并不是一下子马上就有的,但是大家起码要能了解,要能感受得到。

从当下开始修行!

  我曾多次聆听少林寺禅师们的法音,他们对于修行和禅修的理解,让我心生无限敬意。时下社会,物质经济甚嚣尘上,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带来的富足之时,却忍受着精神生活的贫穷与匮乏。于是,参加种种禅修活动成了不少城市民众,特别是白领们的最佳选择。通过禅修,能使我对四大无常认知得更为深刻;通过禅修,能使我们的诸多妄念消弭于无形,内心迅速得到宁静和安定。禅师说,心本来是清净的,因为执着贪欲和情感,紧紧抓着却不愿放手,而滋生无穷烦恼。当了解实相后,我们的心就会趋于平静。如何了解实相呢?那就是通过修行,来保持正念觉照,平息内心。而修行如何开始呢?当下开始即可!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即是在告诉各位修行之人,若要觅心,皆了不可得。唯有从当下做起,才能将修行落到实处。对于修行人而言,无明与执着是大碍,若能破除无明、了却贪执,时时刻刻保持当下的正见正念,就能心如明镜,如如不动。因为,正见正念好似一盏明灯,灯的方向是无误的,我们到达目的地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当然,到达目的地的过程是艰难的,就好像是爬山一般,越到上面越难,一旦往下就容易了。如果我们能护住当下的念头,一心不乱,向着目的地持续进发,坚实地走好向前方的每一步路,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佛教认为,诸法无我,诸行无常,诸受是苦,涅槃寂乐。一切事物缘起性空,如幻不实。唯有活在当下,我们才能时刻认清自己。当你从当下开始观照自心时,就不容易被思维情绪所迷惑,不会误以为思维情绪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觉得心情不好,诸事不顺,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思维和情绪作祟,他们是随境而生,难以被控制。若被思维的念头所约束,我们就会烦恼不已。在禅修的过程中,禅师会开导我们,一切的事相都是刹那生灭的,不是恒常的。“一念生灭”,前一个念头刚刚息灭,马上又会生起另一个念头。只有我们从当下观照念头,用佛教的正思维来调和生起的心念,就不易被念头带着跑。当你从当下开始修行了,就会觉得所有的修行生活都是成就自我的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片段,这样的生活是非常有意义,非常殊胜的。

  禅师说,我们的心就像是流水经过的一块石头,流水就像是我们息息不止的念头,流水经过石头时起了个浪头,看起来那浪头始终在那里,没有变易。殊不知,剎那前的浪头,早已流至数丈之外了,新浪接着旧浪,源源不断地流经石头,每一股流水流经石头时,就成了浪头的延续,而这个石上的浪头就像是我们的“现在心”,也就是我们“当下”的这一念,虽然我们依然留不住它,但其流经的那一剎那,是我们的心可以接触到的。可见,在我们的生命之中,“当下”这一念是何等重要的了。如果我们从生命的“当下”着手,去寻找内心烦恼的根源,就能顺藤摸瓜,找到解决烦恼的方法。所以,不管我们在何时何地,处于什么样的特定状态,只要愿意从当下入手,从当下修行,就能获得无尽的法喜与禅悦。

  在一次的禅修讲座上,主讲法师问:“你认为当下之外能够经验过、做过、思想过、或感觉过任何事吗?任何事有可能发生或存在当下之外吗?”绝大多数学员都认为有可能在当下之外,因为一切事情都是虚幻不实,非是恒常不便的,所以完全有可能在当下之外。而法师却说:“过去不曾发生过什么,它发生在当下。”因为人能活着和感觉到的只有当下,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和现在,只有当下才是生命唯一存在的形态。

  现在我们清楚了,修学“当下”就是让自己能够把握住时刻不断的“念”。对于凡夫而言,很难觉知内心狂乱不安的杂念,因为他们的心散乱,如一池浑浊的水,只有等那些泥沙都沉淀下来了,才能现出清净的水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集小流,无以成江河。”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在克服狂妄不羁的心念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详。就在一个个当下,我们倍觉神清气爽,心内坦然。

  好,既然修行从当下开始,我们就应该将所学的正法,从当下开始,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比如慈悲、布施,请在当下奉献你的慈悲,将你的布施惠及更多有情众生;比如孝顺、慈爱,请从当下开始,将你的孝心呈现给你的父母,将你的慈爱奉献给那些老弱病残和需要帮助的人。只要你从当下开始,不管是你的修行,还是你的身心,都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你也会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充实与快乐。

  修行从当下开始,我们一起精进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成长既需要锐意进取,也离不开沉潜的积淀;成才既需要滚烫热血,也仰赖于冷静的头脑。- By 哲学家祺哥语录终究到了得面对未来的时候 其实不想奋斗 不想考研 不想考
  • 在深圳隔离观察期间,核酸检测阴性,完成14天集中隔离后,3月5日乘坐D2284次动车返厦。在深圳隔离观察期间,核酸检测阴性,完成14天集中隔离后,3月5日乘坐D
  • )今天是没有丢掉幸福的一天吖[嘻嘻]#奶茶# 【#广东奶茶消费全国第一# 过去这一周你喝了多少杯奶茶?【【美玲厨房五】广东の甜密之莲子番薯芋头糖水】各位靓女靓仔
  • ”跟许多有思想的现代诗人一样,李槟老师也是个孤独的诗人,他的诗歌中总能有意无意的透露出一种孤独感。死亡是每个诗人都深深思考过的一个永恒话题,但是像李槟老师这样能
  • 点击阅读#网络中国节 元宵# 【元宵文旅大餐已备好,快来看看孝感有哪些活动?今年元宵节前后,孝感市将组织举行各类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延续年味儿,包括特色民俗文化
  • 2021年2月24日,海 伦 市 领 导竟然离谱到在北京,采 取 极 端 强 制 措 施,主导跨省 非 法异地到首 都——北 京、诱 捕、非 法 拘 禁、迫 害
  • 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是重中之重,作为粥店为了广大顾客的饮食安全,就应该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去做,像这样黑心的粥店,无视光大顾客的利益,就应该得到应有的惩罚。“北境领主
  • #王源[超话]##王源2021尽如所期##chopard萧邦品牌大使王源##王源2021尽如所期##环球人物专栏王源说# ​​​我爱的少年很浪漫,他既是作家也是
  • 最后一位因为属性太多太杂我愿称之为无属性,啥都看,好看就行,一开始觉得一般,看完是真的真香[doge]发出了好多虎狼之言哈哈哈[二哈]我觉得这说明了什么呢,只要
  • 那我想做坚果,被肖战撸过的也行那如果你是一只小兔子呢?#梦中人#可能是昨晚看到大白兔奶赞太激动了晚上就梦到肖肖了梦里他就坐在那种夏日里乘凉的竹藤椅上我们坐在他的
  • 今生快乐是前世的因。#索达吉堪布[超话]# 我们听法学法的机会真的很难得,闻思修行是最大的福报,等流果的因缘将来也会快乐。
  • 所以,人的一生要多说让人感动的话,多做让人感动的事。幸福,就是满足,也是知足。
  • [微笑]早上好,朋友![微笑]心境决定人生。
  • 结婚少了、结婚晚了、离婚多了,不过单身人群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并没有降低,由此引发的单身经济成了消费新势力。结婚少了、结婚晚了、离婚多了,不过单身人群对生活品质的要
  • 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自己不很清楚是否属于禁用人群,接种时主动提供健康状况,接种点的医生会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好好休息,让身体保持在一个较
  • 你的心可以管住你的一切,所以“起心动念”无不是业。菩萨说过,“至高无上的佛,就是自己的心”。
  • 这么多年,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我,西游记的沙和尚的担子里挑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如果是衣物,这师徒四人从没换过衣服,如果是食物,可每次他们不是去求斋饭就是大师兄去采野
  • 复有十种无依行法差别,有四种僧,及四沙门,是故破戒虽非佛子,不应受供。善业道品第六,金刚藏问,云何于三乘人法,得无过失,乃至菩提行愿,心无厌足?
  • #新生儿[超话]#贵人语迟?谣言!
  • 通过名厨们的无限创意和烹饪技艺联手打造了一场美国红肉的饕餮午宴,将美国红肉的风味发挥到淋漓尽致!特别推荐冬天里来上一口,有醍醐灌顶、提升醒脑之特殊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