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大师无心论》

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而见形。今且假立二人,共谈无心之论矣。

弟子问师:“有心无心?”

答:“无心。”

问:“既云无心,谁能见闻觉知,谁知无心?”

答:“还是无心既见闻觉知,还是无心能知无心。”

问:“既若无心,即合无有见闻觉知,云何得有见闻觉知?”

答:“我虽无心,能见能闻能觉能知。”

问:“既能见闻觉知,即是有心,那得称无?”

答:“只是见闻觉知,即是无心。何处更离见闻觉知别有无心。我今恐汝不解,一一为汝解说。令汝得悟真理,假如见终日见由为无见,见亦无心;闻终日闻由为无闻,闻亦无心;觉终日觉由为无觉,觉亦无心;知终日知由为无知,知亦无心;终日造作,作亦无作,作亦无心。故云见闻觉知总是无心。”

问:“若为能得知是无心?”

答:“汝但仔细推求看,心作何相貌?其心复可得,是心不是心。为复在内、为复在外、为复在中间?如是三处推求,觅心了不可得,乃至于一切处求觅亦不可得。当知即是无心。”

问:“师既云,一切处总是无心,即合无有罪福,何故众生轮回六聚生死不断?”

答:“众生迷妄,于无心中而妄生心,造种种业,妄执为有,足可致使轮回六趣,生死不断。譬有人,于暗中见杌为鬼,见绳为蛇,便生恐怖。众生妄执,亦复如是。于无心中,妄执有心,造种种业,而实无不轮回六趣。如是众生,若遇大善知识,教令坐禅,觉悟无心,一切业障,尽皆销灭,生死即断。譬如暗中,日光一照,而暗皆尽。若悟无心,一切罪灭亦复如是。”

问:“弟子愚昧,心犹未了,审一切处,六根所用者应?”

答:“语种种施为烦恼菩提,生死涅槃,定无心否?”;“定是无心,只为众生妄执有心,即有一切烦恼生死、菩提涅槃。若觉无心,即无一切烦恼生死涅槃。是故,如来为有心者,说有生死,菩提对烦恼得名,涅槃者对生死得名,此皆对治之法。若无心可得,即烦恼菩提亦不可得,乃至生死涅槃亦不可得。”

问:“菩提涅槃既不可得,过去诸佛皆得菩提,此谓可乎?”

答:“但以世谛文字之言得,于真谛实无可得。故《维摩经》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又《金刚经》云:‘无有少法可得’。诸佛如来,但以不可得而得。当知有心,即一切有,无心,一切无。”

问:“师既云,于一切处,尽皆无心。木石亦无心,岂不同于木石乎?”

答:“而我无心,心不同木石。何以故?譬如天鼓,虽复无心,自然出种种妙法,教化众生。又如如意珠,虽复无心,自然能作种种变现。而我无心,亦复如是。虽复无心,善能觉了诸法实相,具真般若,三身自在,应用无妨。故《宝积经》云:‘以无心意而现行’,岂同木石乎?夫无心者,即真心也,真心者,即无心也。”

问:“今于心中,作若为修行?”

答:“但于一切事上觉了,无心即是修行,更不别有修行。故知无心,即一切。寂灭即无心也。”

弟子于是忽然大悟,始知心外无物,物外无心,举止动用,皆得自在,断诸疑网,更无挂碍。即起作礼,而铭无心。乃为颂曰:

心神向寂,无色无形。

睹之不见,听之无声。

似暗非暗,如明不明。

舍之不灭,取之无生。

大即廓周法界,小即毛竭不停。

烦恼混之不浊,涅槃澄之不清。

真如本无分别,能辩有情无情。

收之一切不立,散之普遍含灵。

妙神非知所测,正觅绝于修行。

灭则不见其怀,生则不见其成。

大道寂号无相,万像窈号无名。

如斯运用自在,总是无心之精。

师又告曰:“诸般若中,以无心般若,而为最上。故《维摩经》云:‘以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拙伏外道。’又《法鼓经》:‘若知无心可得,法即不可得,罪福亦不可得,生死涅槃,亦不可得,乃至一切尽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

乃为颂曰:“昔日迷时为有心,尔时悟罢了无心。虽复无心能照用,照用常寂即如如。”

又曰:“无心无照亦无用,无照无用即无为。此是如来真法界,不同菩萨为辟支。言无心者,即无妄相心也。”

识自本心,见自本性 !

来源:虚云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

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你我透彻了自己这一段心光,当下了无其事,还说什么修与不修?试看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表显,出家访道,苦行六年证道,夜睹明星,叹曰:“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清净智、自然智、无师智,自然现前。”以后说法四十九年,而曰:“未说着一字。”自后历代祖师,一脉相承,皆认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横说竖说,或棒或喝,都是断除学者的妄想分别,要他直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假一点方便葛藤,说修说证。佛祖的意旨,我们也就皎然明白了。

你我现前这一念心,本来清净,本自具足,周遍圆满,妙用恒沙,与三世诸佛无异。但不思量善恶,与么去,就可立地成佛,坐致天下太平。如此有甚么行可修?讲修行岂不是句空话吗?但你我现前这一念心,向外驰求,妄想执着,不能脱离。自无始以来,轮转生死,无明烦恼,愈染愈厚。初不知自心是佛,即知了,亦不肯承当,作不得主,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长在妄想执着中过日子。上焉者,终日作模作样,求禅求道,不能离于有心。下焉者,贪瞋痴爱,牢不可破,背道而驰。这两种人,生死轮转,没有已时,讲不修行,岂不又是空话?

所以,大丈夫,直截了当,深知古往今来,事事物物,都是梦幻泡影,无有自性。人法顿空,万缘俱息,一念万年,直至无生。旁人看他穿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如常人。殊不知,他安坐自己清净太平家里,享受无尽藏宝。无心无为,自由自在,动静如如,冷暖只他自己知道。不惟三界六道的人天神鬼窥他不破,就是诸佛菩萨也奈他不何,这样还说个甚么修行与不修行呢?其次的人,就要发起志向,痛念生死,发惭愧心,起精进行,访道力参,常求善知识,指示途径,勘辨邪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曝之”,渐臻于精纯皎洁,这就不能说不修行了。

上来说的,不免迁上就下,仍属一些葛藤。明眼人看来,要认为“拖泥带水”,然祖庭秋晚,去圣日遥,为应群机,不得已而如此罗索。究实论之,讲修行,讲不修行,确是空话。直下无事,本无一物,那容开口,菩萨呀!会吗?

《达摩祖师无心论》

(此书是敦煌经卷之一,原本为斯坦因第5619号)

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粗而见形。今且假立二人,共谈无心之论矣。

◆弟子问和尚曰:有心?无心?

◆答曰:无心。

◆问曰:既云无心,谁能见觉知?谁知无心?

◆答曰:还是无心,既见闻觉知还是无心,能知无心。

◆问曰:既若无心,即合无有见闻觉知,云何得有见闻觉知?

◆答曰:我虽无心,能见能闻能觉能知。

◆问曰:既能见闻觉知,即是有心。哪得称无?

◆答曰:只是见闻觉知,即是无心。何处更离见闻觉知,别有无心?我今恐汝不解,一一为汝解说,令汝得悟真理。假如见终日见,由为无见,见亦无心。闻终日闻,由为无闻,闻亦无心。觉终日觉,由为无觉,觉亦无心。知终日知,由为无知,知亦无心。终日造作,作亦无作,作亦无心。故云:“见闻觉知,总是无心”。

◆问曰:若为能弥?是无心?

◆答曰:汝但仔细推求,看心作何相貌?其心复可得是心不是心?为复在内?为复在外?为复在中间?如是三处推求觅心,了不可得,乃至于一切处求觅,亦不可得,当知即是无心。

◆问曰:和尚既云“一切处总是无心。”即合无有罪福,何故众生轮回六趣,生死不断?

◆答曰:众生迷妄,于无心中而妄生心,造种种业,妄执为有。足可致使轮回六趣,生死不断。譬有人于暗中见杌为鬼,见绳为蛇,便生恐怖,众生妄执亦复如是。于无心中,妄执有心,造种种业,而实无不轮回六趣。如是众生,若遇大善知识,教令坐禅,觉悟无心,一切业障尽皆消灭,生死即断。譬如暗中日光一照,而暗皆尽。若悟无心,一切罪灭亦复如是。

◆问曰:弟子愚昧,心犹未了审。一切处六根所用者,应答曰语,种种施为,烦恼菩提,生死涅盘,定无心否?

◆答曰:定是无心,只为众生,妄执有心,即有一切烦恼生死,菩提涅盘。若觉无心,即无一切烦恼生死涅盘。是故如来为有心者说有生死。菩提对烦恼得名,涅盘对生死得名,此皆对治之法。若无心可得,即烦恼菩提亦不可得,乃至生死涅盘亦不可得。

◆问曰:菩提涅般既不可得到,过去诸佛皆得菩提,此谓可乎?

◆答曰:但以世谛文字之言得,于真谛实无可得,故“维摩经”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又“金刚经”云:“无有少法可得,诸佛如来但以不可得而得。”当知有心,即一切有,无心一切无。

◆问曰:和尚既云,于一切处尽皆无心,木石亦无心,岂不同于木石乎?

◆答曰:而我无心,心不同木石。何以故?譬如天鼓,虽复无心,自然出种种妙法教化众生。又如如意珠,虽复无心,自然能作种种变现,而我无心,亦复如是,虽复无心,善能觉了诸法实相,具真般若,三身自在应用无妨,故宝积经云:“以无心意而现行。”岂同石木乎?夫无心者即真心也,真心者即无心也。

◆问曰:今于心中作,若为修行?

◆答曰:但于一切事上觉了,无心即是修行,更不别有修行。故知无心即一切,寂灭即无心也。

弟子于是忽然大悟,始知心外无物,物外无心,举止动用皆得自在,断诸疑网,更无挂碍,即起作礼,而铭无心,乃为颂曰:

心神向寂,无色无形;

睹之不见,听之无声;

似暗非暗,如明不明。

舍之不灭,取之无生。

大即廓周法界,小即毛竭不停。

烦恼混之浊,涅盘澄之不清。

真如本无分别,能辩有情无情。

收之一切不立,散之普遍含灵。

妙神非知所测,正觅绝于修行。

灭则不见其坏,生则不见其成。

大道寂号无相,万像窈号无名。

如斯运用自在,总是无心之精。

和尚又告曰:“诸般若中,以无心般若,而为最上。故《维摩经》云:‘以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拙伏外道。’又《法鼓经》:‘若知无心可得,法即不可得,罪福亦不可得,生死涅盘,亦不可得,乃至一切尽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

乃为颂曰:

昔日迷时为有心,尔时悟罢了无心

虽复无心能照用,照用常寂即如如。

重曰:

无心无照亦无用,无照无用即无为

此是如来真法界,不同菩萨为辟支

言无心者,即无妄相心也。

◆又问:“何名为太上?”

◆答曰:“太者大也,上者高也。穷高之妙理,故云太上也。又太者,通泰位也。三界之天,虽有延康之寿福尽。是故,终轮回六趣,未足为太。十住菩萨,虽出离生死,而妙理未极,亦未为太。十住修心,妄有入无。又无其无有双遣,不妄中道,亦未为太。又忘中道,三处都尽,位皆妙觉。菩萨虽遣三处,不能无其所妙,亦未为太。又忘其妙,则佛道至极,则无所存。无存思,则无思虑,兼妄心智永息,觉照俱尽,寂然无为,此名为太也。太是理极之义,上是无等色,故云太上。即之,佛如来之别名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还帮忙卖过几个月的马鲛鱼,虽然每天只去半天,也已经体会到那种累,也深刻明白,市场的新鲜是摊贩的辛勤劳作赋予的。为了研究中国菜市场,6年里,她走访了全国,更打入
  • 八字正官混了七杀,至少,说明格局不够纯粹了;但是,如果能合官留杀或者合杀留官,一样是好命。如果拿到了财,就比较厉害了,就属于众望所归的大领导(众人之财,托我之官
  • 感性的男人在不断失望的过程中,爱意被磨灭得差不多了,感情再也无法支撑你们的关系,也没有理由再继续,于是分手;而理性的男人就算还爱,但他心里清楚爱你也没用,反正最
  • 前期能把人气死的角色后期让观众都喜欢也是不容易的,引章的变化真的令人激动,从以前的唯唯诺诺,遇事只会哭,到现在的沉着稳定,冷静处理,连走路都有着笃定的气场,这样
  • 【赠运费险】-------------------------【商品】小气泡电动毛孔清洁去粉刺黑头神器【下单】:【推荐】【下单送韩纪吸黑头三件套】正品保证,搭配
  • #第一辞色[超话]#从前他的心愿是报仇,现在是她。黎青燃#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我们在同一个世界里入睡,却在不同的世界里醒来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
  • 六祖惠能大师见性后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惠能大师见性后说:“何期自性,
  • #谁才是真正的占卜大师# 看直播不知道占卜术语怎么行[思考]【小世儿课堂第四弹】--月亮星座=我其实是谁,却不愿意承认是谁。#谁才是真正的占卜大师# 看直播不知
  • “睿狄,你跟着赵主任(西城法院政治部主任赵莹)和建国书记(西城法院机关党委副书记李建国)”原以为那一天我可以将衣服换成“大白”模样,没想到我被安排的任务是跟随领
  • 车尚悟语以年轻不妥协的态度,坚守运动风格,传承改装文化,MG携手不同领域的潮流大咖组成潮改认证团,将绵延百年的赛道基因,灌注到新产品上,只领潮,不跟风。从第一代
  •   后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高13米,长11.5米,宽9米,规模与正殿大至相同,也是重檐歇山琉璃瓦顶,但内部结构又出现新意,保留了永乐年间的建筑风格,六架梁,有
  • 茑屋书店的品牌经营策略:“让对生活有品质追求的人更容易找到对味的书籍、音乐或电影”这是茑屋创始人增田宗昭的核心的经营理念。 方所旗下的方庭书店更具“小众腔调
  • #虽离山正[超话]##每日一善# 要站在自己所喜欢的世界里,闪闪发光✨✨✨愿时光能缓,愿你笑靥如花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做自己的太阳,与山川湖海为伴,热爱生活,
  • #算命八字占卜合婚##算卦##情感##恋爱#从一开始的投机取巧到后来的认真改正,Beth老师真的会认真到关注到我,她也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外国人,改变了我对外国人的
  • 儿子入园第二个星期第二天,得了两次小红花两个小苹果,除了第二天见到我有点撇嘴想哭,全程高高兴兴无一滴眼泪。突然我的小霸王就变成了一个小乖乖,你让妈妈如何不疼你,
  • 说了很多祝福的话收到了很多祝福洒脱的说了再见但还是很舍不得...没有和茜茜再吃一次炸蛋螺蛳粉没有单独和李璟宝贝一起约会昨晚没有见到勇哥没有和室友再去唱歌和鑫哥最
  • #偶像梦幻祭[超话]##斋宫宗# 呜呜呜宗老师太貌美了,终于等来了vk箱活,万岁我现在爆只想快进到24号刷箱活[跪了][跪了]这里想搞个抽奖跟大家一起开心抽一位
  • 终于忙完了~累瘫~周末才有时间整了早都想整理的东西,老喜欢在深夜忙活,也许这个时间我才能专注于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吧,属于自己的时间,难得的清静,每天也不知道为啥忙
  • 法式复古婚礼邂逅这浓郁焦糖高级感婚礼—复古小众婚礼主题风格除了整体色系的和谐搭配更重要的是装饰细节的设计整场婚礼以焦糖色作为主色调营造出婚礼仪式的高级感很有一种
  • 不知不觉思念的过程比爱还长了呢,我没有很刻意的去想念你了,只是在很多个瞬间突然想起你,比如和你有关的东西,一首歌曲,一句歌词和无数个闭上眼的瞬间。还有聊到关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