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鼠疫

4.东北大鼠疫

晚清在广东各地区爆发的鼠疫,后续陆陆续续消停了。

直至1910年11月9日,鼠疫在东北爆发。这场大瘟疫是由沙俄西伯利亚传入内蒙古满洲里,然后波及到哈尔滨,危及东北全境,持续了6个多月,造成6万人死亡。这是中国历史上记录到的最大的一次鼠疫疫情。

在这次疫情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有很多,其中有三个人最值得强调,第一当然是大家都熟悉的鼠疫斗士伍连德(1879-1960年,祖籍广东台山,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第二是当时清政府外务部高官施肇基(1877-1958年,江苏人,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第三位是当时奉天总督锡良(1853-1917年,蒙古族人,晚晴名臣)。

我看了很多关于伍连德扑灭鼠疫的文章和书籍,不可否认,伍连德是有过人的本领的,他自小就读了西方学校,后来去了英国留学,还是剑桥大学博士,后来又去了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进修,可以这么说,伍连德是受过当时西方医学最高端的教育的。

所以,当伍连德到了哈尔滨以后,很快就找到问题关键了。一开始只知道这是瘟疫,具体什么瘟疫还不知道,从病人、旁人口中得到的消息是,最早发病的是捕捉旱獭的那些人,加上病人的症状,伍连德想到了鼠疫。

真正确定是鼠疫的,关键是人体解剖、细菌学检查。那天伍连德直接在死者家中做了尸体解剖,拿出肺、脾、肝等器官,福尔马林固定标本,然后切片,继而在显微镜下找微生物,果然找到了,就是鼠疫杆菌。

再加上他用死者的血液去培养基培养,也培养出鼠疫杆菌,这回千真万确就是鼠疫。

虽然当时疫区没看到有死老鼠,但是伍连德认为这就是鼠疫,因为死者体内分离出鼠疫杆菌,证据确凿。而且伍连德观察到,这次鼠疫跟以前的鼠疫不一样,以前的鼠疫患者多数会有高热、淋巴结肿痛等表现,而且会有很多死老鼠出现,综合来看,伍连德开创性地认为,这次鼠疫应该是肺鼠疫(第一次提出这个名词),以前的叫腺鼠疫,两个是不同的。

腺鼠疫,是指老鼠先得病,跳蚤从老鼠身上获得细菌,然后叮咬了人,把鼠疫杆菌从皮肤破口送入人体,鼠疫杆菌沿着淋巴结、血管进入,引发淋巴结肿痛甚至破溃,这就是腺鼠疫、甚至败血症鼠疫,这种鼠疫传播靠的是跳蚤叮咬,一般不会人传人,因为鼠疫杆菌局限在淋巴系统或者血液循环。

但如果鼠疫杆菌进入呼吸系统,继发了肺部损害,发生肺鼠疫,那么鼠疫杆菌就可能从呼吸道飞沫传出,就能传染人了,这就人传人,这就是肺鼠疫的可怕之处。

鉴别到底是腺鼠疫,还是肺鼠疫,涉及到传染病管理方案,这点尤为关键。如果是腺鼠疫,那基本上不需要隔离病人的,医生和护工也无需做过多个人防护工作。但如果是肺鼠疫,那就呼吸道飞沫传播了,那就要隔离,并且要做好相当充足的个人防护才行,否则一不小心大家都感染了。想想2020年的新冠疫情就知道了。

事实证明伍连德是对的,这就是肺鼠疫。

所以当时伍连德采取的办法就是隔离病人、隔离密切接触者和家属,处理掉尸体,尸体必须埋了,否则被老鼠咬了,老鼠再来咬人,那就又传播开了。可是当时哈尔滨天寒地冻,根本没办法挖地埋人,棺材也不够。后来他们只能采取火化尸体的办法。

接着就是等待。因为当时西医方面没有治疗鼠疫杆菌的药物。鼠疫杆菌是被世人认知了,但是特效药链霉素1942年才研发出来。所以那时候伍连德也同意用各种办法尝试治疗,当然包括传统医学中医中药。

我看《国士无双伍连德》这本书,说当时的中医中药根本不管用,各种中草药都用过,当然不是伍连德自己用的,而是当时的一些抗疫人员用的,很多中医加入了抗疫阵营,各自施展技能,但病人还是来一个死一个,肺鼠疫的死亡率极高,90%以上。

看到这里,我就矛盾了。

前面讲广东、福建鼠疫时,我们看到罗汝兰的《鼠疫汇编》及后的一些专著,都说这个方案治疗鼠疫效果很好,治好了很多病人。为什么到了东北鼠疫这里,传统医药就不管用了呢?

到底是罗汝兰他们黄婆卖瓜自卖自夸,还是伍连德这边根本没用到真正有帮助的方案,或者说是哪个环节出错了??

直到我看到这个表:

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清末广东这边的鼠疫基本是腺鼠疫或者败血症鼠疫,而东北鼠疫则是肺鼠疫,两者虽然都是鼠疫杆菌所致,但是病理、病生、临床表现、预后都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说清末广东的是腺鼠疫呢,大家看看上表就知道了,当时各个地方大家回忆的症状都是高热、寒战、淋巴结肿痛为主,很少咳血(呼吸道症状)身亡的,跟东北鼠疫不一样。

所以清末广东这边的鼠疫应该就是腺鼠疫,这种鼠疫一般不会人传人,所以传播范围比不上东北鼠疫的肺鼠疫,死亡人数也没有肺鼠疫那么多,死亡率也没那么高。

我看1952年出版的《实用内科学》说:腺鼠疫之死亡率约为60-90%,普通病程最多5-6天,严重病例不到3天即可死亡。

这本《实用内科学》没有介绍肺鼠疫的死亡率。而据伍连德传记里面提到的,肺鼠疫基本上是来一个死一个。当时法国一个军医要跟伍连德争总指挥这个职务,后来他去检查了病人(不戴口罩,不相信是肺鼠疫),然后就发病了,没两天就死了。看完这本传记,给我的感觉就是,肺鼠疫死亡率肯定在90%以上,尤其是很多肺鼠疫可能合并了败血症性鼠疫,那死亡率几乎就是100%了。

这是多么惨烈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啊,难怪现在它被列为我们国家传染病谱的榜首!

广东罗汝兰他们治疗腺鼠疫的经验,是否可以用来治疗肺鼠疫呢?我没有查到相关资料。另外,《鼠疫汇编》这本书当时也只是在岭南传播较广,去东北抗鼠疫的中医是否沿用了这些方案呢,也不得而知。

这些都是不解之谜了。

伍连德在总督锡良、外务部施肇基的大力支持下,顶住了很多压力,采取了隔离政策,最终花费4个月左右,成功控制住了这波疫情。瘟疫传播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当时病人、密接者都被隔离了,火车停运了,没发病的人都待在家不外出,疫情自然就停止了。

为什么我说功劳不单纯是伍连德一个人的,因为如果不是政府部门、社会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让东北这么大块地方停转下来是不可能的。所以,锡良、施肇基这类政府部门的人员,相信科学,力排众议,才取得了成功。这种成功,绝对不是一个医生、一个学者就能达到的。

尤其是施肇基,这个比伍连德大2岁的青年才俊(当时伍连德33岁,施肇基35岁,对比一下自己,惭愧啊)真真是做了巨大工作,比如顶住法国领事馆压力,冒着丢掉乌纱帽乃至搭上全家性命的风险,施肇基愣是继续选择支持伍连德,而不是任用法国军医来做总指挥。另外,伍连德说要火化那几千条死者尸体时,当时是没有人答应的,也是施肇基多方游说,还在大年初一一大早就跑去跟摄政王(溥仪父亲)请示,要他下圣旨同意火化尸体这件事。

历史证明,那是个英明的决定。

1942年,链霉素被研发出来。后来用于治疗鼠疫。从此,在现代医学里鼠疫就不再是不治之症了。虽然后来还有很多抗生素出来,比如庆大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等,但目前治疗鼠疫仍然首选链霉素。而且腺鼠疫的死亡率可以将至5%左右了(2019年版《实用内科学》的数据)。

5.现在鼠疫情况如何?

建国前,鼠疫还是爆发了好几次。

建国后,大的鼠疫流行没有了。但是我国有12类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于19个省区,仍然不断有动物鼠疫流行。总体防控压力还是有的,所以医学生、医生的教科书里面始终都还有鼠疫这个病,我们的卫生防空系统也逐步成熟,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鼠疫是甲类传染病,另外一个甲类传染病是霍乱,鼠疫、霍乱这两个家伙,自成一档,荣登榜首,而鼠疫更是公鸡中的战斗机,列为一号传染病。

看咱们去年的传染病登记情况:

再看近十几年来我们国家上报的鼠疫发病情况(数据来源于中国疾控中心)

看到没,这十几年鼠疫没有爆发,但是每年都零星几例,2009年最多,有12例,死亡3例,这个死亡率不算低了,这说明虽然目前已经有药可以治疗鼠疫,但由于疾病是复杂的,病人不总是能康复过来。

我们仍需对鼠疫这个病警惕着,天知道什么时候它们再次席卷而来。

对于医生来说,重点是要能够及早识别这个病是鼠疫,而不是淋巴结炎、淋巴结核或者淋巴瘤,也不是肺炎、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而是腺鼠疫、肺鼠疫,甚至是败血症性鼠疫。

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这个病是有必要的。至于大家关心的疫苗,疫苗怎么样?鼠疫疫苗曾经得到广泛使用,但后来被证实效果欠佳,所以一旦爆发鼠疫,仍然没有疫苗可用。

这不出奇,我们处于人类社会历史上一个点而已,现代医学发展也才一百多年、顶多200年,相比动则几千年、几十万年的人类历史来说,还是很嫩的,按理来说,医学肯定会不断进步的。

疫苗也会有的。
(完)

1981年,法国总统邀请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参与卢浮宫改造竞标,贝聿铭毫不客气地说:“我老了,没有精力参与竞标,你要么直接给我,要么就算了。”出人意料的是,密特朗竟然一口答应了下来。

这下可惹火了法国民众,人们纷纷表示抗议:“怎么能让一个美国人来修建我们最重要的建筑呢?他会毁掉巴黎的!”

贝聿铭不卑不亢地在电视讲话中说:“我来自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一切设计都会尊重法国的历史。”

人们还是不买账,当贝聿铭拿出设计模型的时候,卢浮工改造的会议上更是吵闹声一片,专家们疯狂地批评着他的设计,会场充斥着诋毁和讽刺。

不懂法语的贝聿铭并不知道那些人在说什么,女翻译含着泪水哽咽着,几乎无法翻译下去。

贝聿铭没有因此而退缩,在密特朗的支持下,他按部就班地开始了他的创作。

1989年,卢浮宫改造工程竣工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全世界的媒体都为他的作品叫好,法国的游客也蜂拥而至。

人们似乎都忘掉了之前对他的争议和羞辱,贝聿铭一下子成了法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密特朗总统授予他最高骑士勋章。

贝聿铭能有这样的突出成就,跟他从小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息息相关。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广州,祖籍苏州,贝氏家族是当地有名的名门望族,他的父亲贝祖贻跟人一起创办了中国银行。

苏州著名的园林狮子林就是贝家的,在贝聿铭出生那年买下,后来献给了国家。狮子林的小桥流水,亭台楼榭,假山绿植,每一砖每一瓦都深深镌刻在了贝聿铭的记忆里。

1935年,18岁的贝聿铭赴美国留学,在哈佛大学攻读建筑学硕士时,他的毕业作品是设计“上海艺术博物馆”,被老师格罗佩斯称赞道:“这是我见过最精致的学生作品”。

毕业后的贝聿铭先为了积累经验和资金,加入了房地产大亨齐肯多夫的公司,担任建筑总监,两人合作多年,可谓互相成就。后来贝聿铭独立出来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项目的成功,是贝聿铭建筑生涯最重要的里程碑。此后,他在建筑业大放异彩。

肯尼迪图书馆历经十五年才建成,耗费了他大量精力和时间,更承受了数不尽的怀疑和责难。看着自己的心血一次次被践踏,贝聿铭曾一度失去了斗志。

最难的时候,是他的夫人卢爱玲坚定地站在他身后,支持他,给他打气,并亲自抛头露面为他争取到了更多的支持。

图书馆落成后,贝聿铭说过一段话,他说如果没有他的妻子,肯尼迪图书馆就不可能建成,不管世人给与他的是掌声还是鲜花,他最感谢的人是他的夫人。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真是一点也不假。

肯尼迪图书馆让贝聿铭一下子名扬四海,后来,在他的设计下,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等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从此,他跻身世界顶级建筑师的行列。

不久,法国总统密特朗就盯上了他,邀请他参加卢浮宫改造工程竞标。此时,已经62岁的贝聿铭毫不谦虚地给出答复:“不参加竞标,要么给我做,要么给别人。”

密特朗并没有被他的要求吓退,坚持把改造工程给了他。贝聿铭也没让密特朗失望,交出了一份惊艳世界的答卷,即便是现在,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也是卢浮宫的形象代表。

1979年,贝聿铭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他先后到全国各地走访,搜集素材,借助周围的山光水色和参天古树,采用不规则院落的设计,建成了独居风格的民族建筑。

1997年,贝聿铭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搬到了日本,他设计了日本美秀美术馆,这是一座80%的空间都隐匿于地下的建筑,堪称世外桃源,至今仍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到日本势必要一睹其风采。

两年后,贝聿铭受邀设计苏州博物馆,童年时在狮子林玩耍的记忆被再次唤醒,他特别重视这次设计,他甚至把这次设计比喻成自己的“小女儿”,倾注了大量心血。

为了他的“小女儿”,他不辞劳苦,事必躬亲,白发苍苍的他说着苏州话,与街上的老居民们唠家常,走访了苏州的大街小巷,尤其是周围的园林建筑。

最后选定了粉墙黛瓦的传统色建筑,却没有用传统的木料,而是大量运用了玻璃,让博物馆更显通透。

在建造庭院山水时,为了找到合适的石头,贝聿铭跑了很多省份,最后才选中了泰山鱼脉的石刻。这种石头晴朗干燥时,它是淡灰色的,下小雨时,又是深灰色的,下大雨,又变成了黑色,颇有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味,为此,他先后六次前往山东。

为了找到一棵心仪的松树,他宁愿奔波三百多公里。

在贝聿明的设计下,苏州博物馆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水泥与钢筋的结合,在现代建筑里面,体会到一部幻景的苏州园林趣味。

“挥就高楼万千景,最爱中庭一束光”是贝聿铭一生的真实写照。走遍千山万水,最心心念念的还是祖国。可以说,苏州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件作品,更承载着他的满腔爱国情怀。

2019年5月16日,贝聿铭逝世,享年102岁。“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留给人们的是不朽的作品和永恒的怀念。

1981年,法国总统邀请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参与卢浮宫改造竞标,贝聿铭毫不客气地说:“我老了,没有精力参与竞标,你要么直接给我,要么就算了。”出人意料的是,密特朗竟然一口答应了下来。

这下可惹火了法国民众,人们纷纷表示抗议:“怎么能让一个美国人来修建我们最重要的建筑呢?他会毁掉巴黎的!”

贝聿铭不卑不亢地在电视讲话中说:“我来自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一切设计都会尊重法国的历史。”

人们还是不买账,当贝聿铭拿出设计模型的时候,卢浮工改造的会议上更是吵闹声一片,专家们疯狂地批评着他的设计,会场充斥着诋毁和讽刺。

不懂法语的贝聿铭并不知道那些人在说什么,女翻译含着泪水哽咽着,几乎无法翻译下去。

贝聿铭没有因此而退缩,在密特朗的支持下,他按部就班地开始了他的创作。

1989年,卢浮宫改造工程竣工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全世界的媒体都为他的作品叫好,法国的游客也蜂拥而至。

人们似乎都忘掉了之前对他的争议和羞辱,贝聿铭一下子成了法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密特朗总统授予他最高骑士勋章。

贝聿铭能有这样的突出成就,跟他从小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息息相关。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广州,祖籍苏州,贝氏家族是当地有名的名门望族,他的父亲贝祖贻跟人一起创办了中国银行。

苏州著名的园林狮子林就是贝家的,在贝聿铭出生那年买下,后来献给了国家。狮子林的小桥流水,亭台楼榭,假山绿植,每一砖每一瓦都深深镌刻在了贝聿铭的记忆里。

1935年,18岁的贝聿铭赴美国留学,在哈佛大学攻读建筑学硕士时,他的毕业作品是设计“上海艺术博物馆”,被老师格罗佩斯称赞道:“这是我见过最精致的学生作品”。

毕业后的贝聿铭先为了积累经验和资金,加入了房地产大亨齐肯多夫的公司,担任建筑总监,两人合作多年,可谓互相成就。后来贝聿铭独立出来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项目的成功,是贝聿铭建筑生涯最重要的里程碑。此后,他在建筑业大放异彩。

肯尼迪图书馆历经十五年才建成,耗费了他大量精力和时间,更承受了数不尽的怀疑和责难。看着自己的心血一次次被践踏,贝聿铭曾一度失去了斗志。

最难的时候,是他的夫人卢爱玲坚定地站在他身后,支持他,给他打气,并亲自抛头露面为他争取到了更多的支持。

图书馆落成后,贝聿铭说过一段话,他说如果没有他的妻子,肯尼迪图书馆就不可能建成,不管世人给与他的是掌声还是鲜花,他最感谢的人是他的夫人。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真是一点也不假。

肯尼迪图书馆让贝聿铭一下子名扬四海,后来,在他的设计下,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等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从此,他跻身世界顶级建筑师的行列。

不久,法国总统密特朗就盯上了他,邀请他参加卢浮宫改造工程竞标。此时,已经62岁的贝聿铭毫不谦虚地给出答复:“不参加竞标,要么给我做,要么给别人。”

密特朗并没有被他的要求吓退,坚持把改造工程给了他。贝聿铭也没让密特朗失望,交出了一份惊艳世界的答卷,即便是现在,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也是卢浮宫的形象代表。

1979年,贝聿铭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他先后到全国各地走访,搜集素材,借助周围的山光水色和参天古树,采用不规则院落的设计,建成了独居风格的民族建筑。

1997年,贝聿铭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搬到了日本,他设计了日本美秀美术馆,这是一座80%的空间都隐匿于地下的建筑,堪称世外桃源,至今仍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到日本势必要一睹其风采。

两年后,贝聿铭受邀设计苏州博物馆,童年时在狮子林玩耍的记忆被再次唤醒,他特别重视这次设计,他甚至把这次设计比喻成自己的“小女儿”,倾注了大量心血。

为了他的“小女儿”,他不辞劳苦,事必躬亲,白发苍苍的他说着苏州话,与街上的老居民们唠家常,走访了苏州的大街小巷,尤其是周围的园林建筑。

最后选定了粉墙黛瓦的传统色建筑,却没有用传统的木料,而是大量运用了玻璃,让博物馆更显通透。

在建造庭院山水时,为了找到合适的石头,贝聿铭跑了很多省份,最后才选中了泰山鱼脉的石刻。这种石头晴朗干燥时,它是淡灰色的,下小雨时,又是深灰色的,下大雨,又变成了黑色,颇有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味,为此,他先后六次前往山东。

为了找到一棵心仪的松树,他宁愿奔波三百多公里。

在贝聿明的设计下,苏州博物馆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水泥与钢筋的结合,在现代建筑里面,体会到一部幻景的苏州园林趣味。

“挥就高楼万千景,最爱中庭一束光”是贝聿铭一生的真实写照。走遍千山万水,最心心念念的还是祖国。可以说,苏州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件作品,更承载着他的满腔爱国情怀。

2019年5月16日,贝聿铭逝世,享年102岁。“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留给人们的是不朽的作品和永恒的怀念。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截至10月底,全区各级生态环境执法机构使用移动执法系统上报执法数据38849条,发现问题1070个,执法人员活跃率99.59%,上报检查数据机构占比100%,各
  • 跟起涨前的深蹲一个道理,黄金坑的好处是向着主升浪的,是主升浪蓄势的动作。但是它在我的心中却一直过不去,超话里很多人都在说期待东纸哥的下一本书,还有些人说下一本书
  • 因为帆船比赛大多在宽阔的海面上举行,时间久,航程长,气象、水文条件千变万化,监管起来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参赛者本身具有良好的绅士风度,那些为了取胜而不择手段的功利
  • 在超话里的帖子完整记录了这段时光,修了好看的图,每天和大家一起磕砚花爆术真的好开心二搭再见噜白术肖砚,你们在平行世界一定要特别特别特别特别幸福哦,一定要好好生活
  • 放下执念,是人生中的一种领悟,放过别人,其实也是放过自己,生命匆匆,我们总要努力看开一切,只有自己懂得了爱惜自己,才是真的变得成熟起来。放下执念,善待自己,才能
  • 韩东君和尹正逛市场,买完牛肉走到半路以为自己把牙膏乱放丢了,还说谁捡到就是谁的,继续走到菜摊买菜,把手里的东西放在一边,买完菜才发现原来牙膏没丢,一直都在自己手
  • 【天气预报】今夜到明天白天,晴,南风3~4级,北部海区4~5级,5~20℃。海洋天气预报: 今天夜间到明天,潍坊北部沿海晴间多云,南风4~5级,最低气温8℃,最
  • 点击此处 ,解锁更多资讯,请V信搜索关注【嘉盛集团】中国医美之都,掀起亿万级市场华西医美健康城规划建设面积8平方公里,核心起步区0.13平方公里,成都唯一的医美
  • 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把握不好当下,未来必是一片虚无。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把握不好当下,未来必是一片虚无。
  • 亲爱的排排今天是第五百八十八天了 今天还是老样子哈早上吃的昨天买的奥尔良面包还挺好吃的两半嘛我说早上一个中午一个结果吃不饱不够吃一下把两个都吃完了 今天碳水真的
  • 我是老王,每天分享不一样的股市干货,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关注,股海情深,且行且珍惜,祝您股市长虹[玫瑰]【财富有钥匙】在股市中要建立一个有格局的风控模
  • 喜欢你是件很荣幸的事情,也觉得非常幸运,你运动员生涯后期的比赛我一场都没有错过,你发球的动作,赢球的呐喊我都深深记在了心里……之前总是期待着你什么时候能重返赛场
  • 与一众学生站在一起表演更是毫无违和感,反而让王祖贤也是显得满满的少女感,这哪是一个已经55岁的年纪所拥有的呀!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王祖贤仍是孤身一人,曾经的一直无
  • but后来慢慢的遇到很好的人 收到了很可爱的娃 差不多已经把你收齐啦!#光与夜之恋[超话]# 深夜问问大家接受男的玩乙游嘛吃瓜了隔壁wd的事之后突然想起来之前刷
  • 巨蟹座男生:只要是长发他都喜欢,戴着发夹或蝴蝶结更好。他不能接受少女系列的东西,但酷爱发亮的皮鞋与名牌手帕处女座男生:半长的直发,并保持发质光泽。
  • 在他去世之际,很多老一些的武汉球迷,将“小王涛”冠以“甲A时期的马尔康”。关于小王涛去世的原因,估计和心脑血管的疾病有关,作为曾随大连万达4夺甲A冠军,他个人在
  • #刘彰新歌生人勿近# [心]#刘彰歌词vlog生人勿近#  When i be like BOW (BOW)全部都给我 begging (begging)逃跑
  • 我大概將呢啲感覺同藍奕邦講,想不到大家也有這些共鳴。於是,我們交給一首歌去承載,希望可以釋懷一點點。
  • #围脖回忆旅行[照相机]##寺庙系列#2010-08悬空寺是大同旅行的第二站,离恒山不远,建成于北魏后期,是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全部木制结构,连一颗
  • 1、君子以果行育德。 出自《周易·蒙·象》。 君子以果断坚决的行为培育美德。品德高尚的人勇于探索真理,并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品德。 当他们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