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起来,有网友发给我了一个内容,问我怎么看……大概内容就是,一个宝妈带着宝宝看病,宝宝危险的时候,医生违规给她治疗了,然后告诉了她怎么继续转院就诊的方法,并且告诉了她为什么不能在那个医院治疗的原因,还叮嘱了宝妈不要告诉其他人……结果这个宝妈通过医生的治疗和方法成功转院宝宝暂时安全之后,把这些发到了网上。

虽然她没有发这个医生的任何信息,但是事实上等于是把这个医生所有的信息都漏了。而网友们担心的是:等着这个医生的,可能会是一次严厉的处罚了。尤其是一些与医院有往来的网友很清楚的告诉了这个宝妈这一点,希望她可以在还没有那么热度关注的时候删了内容,这样也好真正的保护一个好医生。然而宝妈没有这样做,并且认为这是个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上是网友发给我内容的简述。

——分隔符——

我的观点很简单:好人就得让人拿枪指着。

因为每一个好人都知道当好人是有风险,但是还是会选择当好人。而当好人就意味着信任,也意味着把刀递到自己信任的对象手中——也就给了自己信任对象一个伤害自己的机会。

在好人面前,规则当然是重要的,而且是需要遵守的。但是,如果打破规则可以救人,那也可以。这就是好人的灵活,也是好人的短板,更是好人的弱点所在。

如果说一个好人得到了保护,那么规则的漏洞会继续存在,更多的人会得到好人的帮助。那规则有漏洞的时候不应该补上吗?作为一个一直以捍卫秩序为己任的人,我当然认为规则有漏洞的时候需要补上——同样的,我也很清楚:只要有规则就会有漏洞,因为规则是人去执行,秩序是人去建立——而人从来都是不可控的因素。

更重要的是:规则本身就是用来打破的,只是打破规则的方式是需要慎重的,一般情况下,我更喜欢并且支持的是用另外一种更先进的规则去更新现在的规则,而不是肆意破坏规则,这就需要循序渐进,需要慢慢来,急不得。因为肆意破坏规则,导致的结果一定是混乱,一定是秩序被破坏。

在打破规则的过程中,有些试错的事情不会被许可或者不会被明面儿上承认,但是,有用,并且会存在于灰色地带。正面的说法是,改革的尝试,允许一定程度的容错;负面的说法是:潜规则,上不得台面。

回到具体的这件事情上来:事实上,这个医生打破了规则去救人,是通过漏洞吗?是的。那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呢?这个需要从不同角度来看:如果你是可能会用到这个漏洞救命的人,那你大概率会认为应该强化容错机制;同样的,如果你是通过规则才能得到救命的人,你大概率会将这个称之为潜规则。事实就是如此。同时,通过规则才能得到救命的人,承认并且许可利用漏洞的人存在,但是不允许其大张旗鼓的张扬和传播,因为不能过度的触及到其利益。

哪种人更多,哪个群体数量更大?这个很容易就可以判断:秩序稳定的情况下,存活者更多,还是秩序动荡的情况下,存活者更多?秩序存在并且稳定的原因,本身就是因为其是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力发展的时候,秩序会升级。这个升级的过程,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那真相是怎样的?

很有意思吧?我前面讲到了事实,却又讲真相。原因是:真相≠事实。事实是主观的,真相是客观的。有很多事实摆在哪里,却会有很多人不承认,对于不承认的人而言,那就不是事实;而真相不会因为别人承认不承认有什么变化。

那这个事情的真相是什么?看好了,真相不一定会让人喜欢:

真相1.一个长期受到我党教育和熏陶的人民医生,在看见人民有需要的时候,不顾自身安危,打破规则,挽救了人民的生命。

真相2.一个训练有素的社会精英因为恻隐之心,透漏了行业的潜规则给了一个普通人,然后让普通人得到了救治。

真相3.一个粗糙的利己主义者,在利用了漏洞之后,将自己的获利认为是理所应当;同时愉快的站上了道德高地指责他人宣泄情绪。

真相4.一个长期受到我党教育和熏陶的、训练有素的社会精英可能会面临恻隐之心带给他的风险,以后可能会想起前辈们千叮铃万嘱咐的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即是自保,也是挽救更多人——医院中的每一个不近人情的规定背后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反正不是医护人员的血,就是患者的血,都是血淋淋的。

真相5.粗糙的利己主义者在其他路人甲乙丙丁的提醒下,依旧用枪指着一个长期受到我党教育和熏陶的社会精英,并且认为这是她的权力。

真相6.规则的漏洞,或者说改革的尝试,可能会因为这个偶发事件,被堵上或者延后,也可能会因为这个偶发事件,被扩大或者提前。不过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前者出现的概率要大于后者。因为后者需要大量的积累,才能从量变实现质变,而前者往往都只是偶发个案,具有普遍性,但是往往还不足以推动后者。

真相7.利用漏洞或者说破坏规则才能存活的人,或者说提前享受到了秩序在尝试升级之后红利的人,把漏洞、潜规则,或者高一级秩序服务的事情,摆在了台面上。大概率的可能上面已经讲过了。

真相8.一个宝妈为了救娃用尽全力,得到救助之后,到互联网上来寻求心理安慰,试图得到情绪的正反馈。结果没有得到。

真相9.好人被人拿枪指着了。你看,一部电影深刻的解读了中国当代社会的现状。刚开始,这部电影被认为是喜剧,后来被认为是荒诞剧,再后来被认为是悲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现实主义题材的纪录片。所以,让子弹飞应该申遗。

真相10.绝大多数转发和评论这件事情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一件自己反对的事情,这个得包括我。正确的做法是:不去转发和评论,而是直接通过各种方式把那条内容清理掉,并且不去关注。

你看,我也做不到。因为只要讨论,就不可避免的会让事情引起更多的关注。这玩意儿是量子力学,我们原本不应该去观察,因为一观察,就会测量,一测量,就施加了影响,坍塌就产生了,真相就没有了,只有事实。

所以,事实可能还需要换个角度:至少那个生病的宝宝,目前得到了救治了,暂时是安全的了,不是吗?这是个好事情。希望她早日康复,这样才能不辜负那个长期受到我党教育和熏陶的社会精英破坏规则利用漏洞的这次风险,也才是好人愿意忍受被枪指着的原因。

每一个宏大叙事都应当被赞扬,那是因为:每一个宏大叙事,都是由一个个被枪指着的好人创造的;而拿着枪的,恰恰是那些瞧不起宏大叙事、无限拔高具体个人的人。

剩下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则是需要网友们去思考了。可以花钱提问。

这篇读完,如果觉得学到东西了,记得赞赏。
这段内容出去讲,我可以换成钞票的。
不愿意赞赏,就随便转评赞一条龙,邀请那些愿意赞赏的胖友来赞赏也行,得吃饭。

就这样吧。#鸿儒计划#

海淀区教委:
一边“丢人”,一边装傻。

籍随人走,是教育部明确规定的、全国统一的学籍管理办法。在正面阐述这一学籍管理办法的同时,教育部也明确了学籍管理的负面清单,那就是不准“空挂学籍”(“人籍分离”)。本文所说的“海淀区教委丢人”,就是他们在学籍管理中存在的空挂学籍、人籍分离问题——学籍在海淀区,学生却在大兴区。

2022年十一期间,悬挂在大兴区星星学校门前的一个牌子被摘,这个牌子名为“海淀崛起实验学校(南校区)”。根据相关文献追溯可以发现,这个本不该悬挂的牌子,在这里被悬挂了大约20年。

这个本不该挂牌的地方,就是部分海淀学籍“丢人”后被公然藏匿的地方。

对此,海淀区教委采取漠视态度。一位姓任的老师在电话回复中说:“海淀崛起实验学校南校区的牌子已经摘了,其余的事情跟我们没有关系。你若有问题,就找大兴区教委,因为星星学校归他们管辖。”对于海淀区教委“丢人”的事情,这位任老师一口咬定“跟我们没关系”,政府工作人员能够这样装傻吗?

假如是一家企业,你的品牌被别人仿冒了,别人向你反映情况,你能说“跟我没关系,去事发地属地反映情况”吗?

假如是一个自然人,当你的名誉权被侵害之后,如果你说“这是跟我没关系,是别人侵犯,又不是我侵犯,你去找那个当事人”,那么你到底是傻得不可救药,还是在故意装傻充愣?

在个人层面、企业层面不能发生的事情,却发生在人才高地海淀区政府内部,这怎能不让人毛骨悚然!

我的诉求:跟政令不通相连带的,是国将不国。希望海淀区教委正视“丢人”这件事,不要装傻,要正面解决那些“正在被丢”和“曾经被丢”学生的相关问题。而不是满足于“摘牌子”。对于那个本不该被挂的牌子,不该是“一摘了之”;对于学籍管理,也不能“一放了之”。不然,教育部相关规定就变成了一张废纸。

大家一般喜欢快乐的人,可我不快乐,也不想装得很快乐。我有着不快乐的过去,这些不快乐的记忆给我的心灵抹上了一层底色。但人们并不能理解,只想让我摆出笑脸,这样他们才开心,既然自己内心最重的在乎他们都不在乎,那我也没有理由去取悦一些仅仅视我为工具的人。所谓“朋友”,不是仅仅称作“朋友”就行了。像是那些花言巧语糊弄着你,又颐指气使地支使着你的、像是你把他当成朋友,他却只想着压你一头的、又或者是只有自己需要你才想起你,你需要他的时候就消失不见的、引诱你沾染上不良嗜好的、任由你满足他的优越感的、背刺你的……如果我有的都是这样的“朋友”,那我宁愿没朋友。人是最靠不住的。有些人在这个时间需要你,来找你,关系就能好一阵子。等过一段时间,他不需要你了,就走了。这个时候,你所付出的时间和情绪劳动就全部打水漂了。就算留下回忆,也是负面的,对心理健康不好。糟糕的心理健康又会影响到生理上的健康,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不利于整个人生的走向。但是,你学会的东西永远也不会离你而去。就连看过的一部动漫都不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好好想想在什么方向上努力才能够得到最大的回报。

我觉得没意思。落难的时候,多的是冷眼旁观的,多的是落井下石的,一个都指望不上,只能自己扛。我不想找一些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人,假装他们是朋友。跟人相处,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你不知道哪句不经意的话、不自觉的小动作,就把一个人得罪了。例如你想和同事讨论最新的电影,而同事对这个电影充满鄙视,你就被划进了他的黑名单。其实我很佩服那些跟谁都能相处得来的人,他们的本事我一辈子都学不来。我也不想学,离群索居以自保,是我不改变自己的情况下能选择的最舒适的生活方式了。 https://t.cn/Rp7W8xr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脱去沉重的冬装,大家都穿着色泽艳丽的春装去田野间、公园里赏花,朋友圈同步开启一片春日赏花摄影大赛。脱去沉重的冬装,大家都穿着色泽艳丽的春装去田野间、公园里赏花,
  • 我们到的时候,社区已经有人已经开始工作了,社区工作人员说你们只要再上两个人就够了,你们哪一队先上?一名“友好人”的防疫日记(六) 8月5日,今天开启的第三次
  • 图已经很糊了,顺便存个文字版吧我们最亲爱的阿妹今天看到你在舞台上,跟以往一样用力地为我们唱歌,跳舞我们也跟往常一样,随着你的表演感动兴奋但是今天我们心里多了一个
  • 对方不爱你的一般表现:不表白,不主动,不让你见家人,不让你进入他的社交圈对方真正爱你的表现:为感情付出最缺最珍视的东西,承诺未来并做出看得到的切实行动,规划未来
  • 作为《哈利波特:魔法觉醒》的首届官方大型赛事,MA1决斗大师邀请赛(MA1百万奖金赛)可谓是牵动了万千哈迷的心,累计数额高达百万级别的奖金池、1v1单人模式&a
  • レッスン終わりの配信でヘルペスなのか口内炎なのか分からないけど下唇がぷっくり腫れてしまいまして、、早く治らないかな( ;_; )6日の千秋楽までには治ってくれ~
  • 对于杀青这道工序来说,最难的便是如何平衡“鲜绿”和“除青气”之间的关系,“杀过了”会影响成品的颜色;而杀青程度不够,茶叶青气过重则会影响茶汤的口感。这个步骤是奠
  • 实话实说,官媒的批评并不过分,做什么都需要把德放在首位,只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家媒体发声,连曲协都插上一脚,如此声势浩大,不知道的还以为张云雷犯了滔天大罪呢。老
  • 颜丙涛再获机会,但本应在黄球后做斯诺克更好,却强行攻中袋粉薄球,未果漏球,仅得10分中断,分数为41分。颜丙涛再获上手机会,50分时,打右底袋粉球出现简单失误,
  • 图片上汽大众ID.3座椅上汽大众ID.3的内饰采用了复色设计,这一设计灵感来自于欧洲的印象派油画,通过不同颜色的组合,最终在人眼中所呈现的颜色,是另外的颜色。2
  • 肥西一起疫情处置工作最新进展】4月4日00时10分,“合肥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肥西一起疫情处置工作最新进展情况》内容如下:1、核酸检测阳性者安徽外国语学院学生
  • 国王听信了伊诺的奸计,当王子将被送上祭坛的那一刹那,众神的使者赫尔墨斯接受了王子生母涅斐勒的请求,让佛里克索斯的姐姐赫勒骑着一头公羊,带他出来。传说她是在大海
  • 消极与积极,空与不空,全在我们自己内心如何把握……【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生命史,感受阅读的力量:用阅读带领生命前行】虽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像化的时代,广告、影
  • 2️⃣摄影美术:那我们很多观众别管是原著还是后来的剧迷都希望看到的是在剧中能够看到出色的动作戏,那镜双城这部剧中的动作是否多?[可爱]我觉得有这种想法的人,更不
  •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语出《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从最隐蔽、最细微的言行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所以君子要学会慎独
  • 奔波劳累的自贡二日游终于结束了出发前一天提前预定一家很火的饭店,满了……计划第一天晚上看灯会,没核酸不让进……下午发现我在家虽然收拾好了洗脸的擦脸的化妆的,结果
  • #古文# 3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
  • 封小区第二十六天[awsl]戒奶第十二天无运动[二哈]没做核酸今天带娃找了一个隐秘的小角落玩了会沙土中午给娃轻揍了一下睡梦中猛一惊醒发现她重操旧业要nainai
  • 期间他们戴着防护面具,不断地安抚、鼓励居民,为了避免混乱、阻止疫情扩散,防疫人员一整夜几乎没怎么喝过水,嗓音沙哑,但声音依旧坚定,朋友询问其中一个工作人员是否需
  • 4月8日,记者在呼和浩特市就亲眼目睹了一只喜鹊飞进居民家的小院里叼雏鸡的怪事。餐后水果是一个橘子,本来想吃半个,在查GI值的过程中忍不住吃完了[允悲]郭先生丈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