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正在被掏空?

源自:芯智讯

11月29日消息,据中国台湾《风传媒》报道,自11月1日起,大批台积电工程师拖家带口将陆续搭乘6班(每2周1班)包机飞往美国亚利桑那州Fab 21晶圆厂,以每班飞机300人(含家属)、平均1家3口估计,1班飞机至少运走上百名工程师,总共6班飞机或将运走近1000名工程师。

报道称,此番前往美国的台积电工程师都属于是比较优秀的资深工程师。因此要想去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晶圆厂工程师至少要经过两次面试,面试最大重点为英文能力和过去表现,而且需要2位副理级主管认可和推荐。

当然去美国的工程师在待遇方面自然是会比台湾更好。报道指出,台积电驻美工程师底薪双倍,分红维持比照中国台湾区域配发,至于居住,员工可自行选择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地点就在距离厂房不远的鹿谷(Deer Valley)社区,员工在当地每月房租1800美元,公司每月补助2千美元;此外,如果家里小孩进入学龄期可在当地念书,以2-5岁小孩为例,每月学费可补助700美元。

据一位通过前往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甄选的资深工程师透露,公司工程师级员工争抢外派美国十分热烈,虽然美国消费物价和税率高,台积电给予赴美员工底薪加倍,虽然吸引力并不算高,但去美国体验人生才是重点,而且未来在公司升迁的潜力也大过其他人。

对此,台湾媒体人陈凤馨在节目《风向龙凤配》中警告,台积电正在被搬空、台湾人才正在被掏空。

台湾人才正在被掏空

陈凤馨表示,台积电第2架包机也在近日飞往美国亚利桑那州,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第1座晶圆厂(5nm晶圆厂)的机台进厂典礼将于12月进行,之后就会进行试产和量产。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近日还宣布,将在亚利桑那州新建第2座晶圆厂——3nm晶圆厂。《商业周刊》更是拍到了第2个厂区的地基已建设完毕,这也显示在美国建3nm晶圆厂早已经是在之前的计划当中。并且,亚利桑那州的3nm晶圆厂,建设时间将比5nm晶圆厂更加快速完成,那么3nm晶圆厂会不会需要数量更多的台积电员工,这是个问号。

陈凤馨指出,此前台积电至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设厂,已是近两年台湾最大的新闻,之所以《商业周刊》的照片会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台湾人发现,美国要的不仅是台积电去投资、砸钱,也不仅是5nm、3nm这些最先进的技术,美国要的还包括了台积电的人才,即“要钱、要技术,也要人才。”

也许1000人对于共有10几万工程师的台积电来说,似乎并不是这么多,但是前往美国的这一批人是最顶尖的工程师,且未来将持续有包机将台湾的顶尖人才送往美国,对于台湾民众来说,感受就会特别强烈。

台积电为什么要这么做?陈凤馨分析称,之前不管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或张忠谋,在接受美国媒体访问都提到,晶圆代工在美国生产非常不划算,不只成本会拉得很高,更最重要的是没有足够的人才。

第一,没有足够熟练的高阶工程师,因为美国本来理工人才就不多,愿意投入到半导体的人也非常有限,虽然亚利桑那州为了吸引台积电投资,在附近的几所社区学院开设了半导体课程,但训练的是一线技术人员,而不是现场可以解决问题的工程人员,终究还是有差距,所以美国很难挖掘到这么多足够的工程师,这本来就是台积电当初担心的事。

第二,美国的工程师不愿意轮班。晶圆厂一旦上线运转后,必须要24小时运作,所以产线工程师不仅是要轮班,还需要随叫随到。轮班、随叫随到在中国台湾新竹的科技公司其实很常见,客户临时有需求,或者运作上突然出状况,必须要在一定时间之内立刻赶回公司或工厂,一定会有一些轮着接电话的人。要有现场的轮班人员,也要有随时接电话的人员,这些事情对美国人来说是不可思议、无法接受的事情。短期之内也无法改变美国的文化,所以台积电干脆直接从台湾搬人才过去,可能速度还比较快一点。

图△台积电赴美员工的爆料

但是问题在于,台湾的人才库可能没有那么多熟练的人才,基于以上2点,台积电才必须这样子把很多人才一批批的搬过去,且未来如果第2个厂区,第3个厂区都需要人才的时候,台积电可能还是只能从台湾搬,这本来就是可预料的画面,这也是为什么美军方智库会直接建议,两岸如果发生危机,他们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给台积电工程师1人1份绿卡,请他们举家迁移到美国去,这才是他们的首要工作。

陈凤馨表示,虽然这只是美国智库的建议,不代表美国政府真的已经这样考虑。但如果像现在这样蚂蚁搬家的方式,确实比危机时突如其来大量搬迁快速得多。而台积电的行动反映的是一种焦虑,台湾是不是正在国际的竞争过程当中快速流失人才?

台湾没有任何优势,只有人

陈凤馨指出,基于地缘政治的紧张,各国来中国台湾挖角人才的情况似乎越来越严重。早在1960-1970年代,台湾就很清楚知道,“台湾没有任何优势,只有人。”因为台湾没有生产石油、天然气,没有生产铁矿砂或煤矿,也没有广大市场,2300万人口就已经紧绷了,放在区域竞争角度来看,市场非常小,所以台湾唯一有的就是人力跟人才。

早期台湾是用勤劳的人力,有很多加工出口区,当时的加工出口区对台湾的经济成长帮助非常大,也确实形成了一种模式,所有发展中国家开始藉由加工出口区或者轻工业区,慢慢发展出累积资本、技术的能力,当时中国台湾成长的模式,给了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一个重要启发。第二个就是人才,到了1980年,早年从顶尖大学去美国留学的这批人,在科技发展的导向之下,以及美国当时发展“水平分工”的趋势之下,过去是“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在1980年代之后,变成“来来来,回台湾”风潮,人才回来台湾,聚集出新的产业模式,将“技术密集”在台湾落地生根。

台湾工程师一批批去美国,台湾会“慢性失血”

陈凤馨认为,将来可能会有台美工程师相互比较的问题,台湾工程师除了技术上非常熟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之外,肯吃苦、肯轮班是相当重要的原因。但当台湾工程师发现美国工程师不愿意轮班,也不需要随叫随到,这件事情的不平衡,随时会爆发出来。随着台湾一批批人才去美国,会形成“慢性失血”的状况。

现在全世界都希望能够分散半导体产业,让全球不要那么依赖中国台湾,台湾当局面对各国的蚕食无力阻挡。现在,台湾要试着将各国蚕食所造成伤害降到最低,而不是逃避,想着“全世界离不开中国台湾,大家放心”。这些话,今年、明年或许有效,但5年后、10年后呢?如果此刻不去面对,5年后就会无法应对。

陈凤馨提醒,让人才聚集在中国台湾最重要,除了面对蚕食,要找出一条出路,让人才愿意在新产业的需求之下聚集在台湾。现在全世界都在抢人才,所有的发达国家老年化都非常明显。中国台湾面对的压力比所有国家都更严峻,因为还有一个两岸之间的不确定性。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

来源:《风传媒》

美媒 澳大利亚认识到中国消费者不可替代

彭博社11月21日报道,原题:澳大利亚认识到中国消费者不可替代 在与中国长达30个月的贸易裂痕中,澳大利亚斥巨资吸引印度游客,与英国签署自贸协议,还开辟中东市场。即便如此,除铁矿石等关键大宗商品外,澳出口商仍在承受巨大痛苦。对澳大利亚这样的小型开放经济体来说,脱离这个新兴全球超级大国,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许多关键行业来说,没谁能轻易替代喜爱优质龙虾和葡萄酒的中国消费者,或出手大方的中国游客和留学生。尽管有迹象表明澳中紧张关系正缓解,但澳企并不指望有关限制会很快被取消。以下为处于“旋涡”中心的6个关键行业。

葡萄酒。澳葡萄酒商仍在疲于应付与其最有利可图出口市场(此前每年对华出口价值约12亿澳元)的混乱割裂。南澳泰勒斯酒庄的经营者泰勒说:“我们发现新的小机会,但没有什么能取代一个规模如此庞大的市场。”他认为印度有朝一日或许能成为大市场,但这至少是10年后的事。

旅游业。澳旅游业仍能强烈感受到出手阔绰的中国游客的缺席。为尝试弥合缺口,澳旅游局正指望印度等国的游客。然而,尽管印度市场潜力巨大,却远不像中国市场那样利润丰厚。疫情前,中国游客平均每晚在澳花费215澳元,而印度游客仅为84澳元。

教育。澳国际教育系统仍在关系紧张和边境关闭的双重打击下苦苦挣扎。数据显示,作为澳最大国际生源的中国学生人数还不到疫情前的70%。从更广泛的经济角度来看,国际学生群体构成的永久性变化将产生重大影响,因为中国学生在澳消费支出通常高于其他国家的学生。

大麦。澳正为大麦找到新归宿,将许多产量转移到正与中国争夺最大大麦进口国地位的沙特阿拉伯。但这种转变很痛苦。沙特将大部分大麦用于动物饲料,这意味着此前在中国获得诱人溢价的澳大麦正以大幅折扣价出售。

海鲜。将半数产品出口的澳海鲜行业也在全球搜寻新市场。澳海产品行业协会负责人帕帕科斯塔说:“中国仍是我们的主要贸易市场……我们正在其他市场寻找好买家,但这确实需要时间。”

煤炭。专家认为,如今澳煤出口面临的最大威胁不是中国迟迟不结束的贸易禁令,而是中国的一些最大宗商品市场正稳步向可再生能源迈进。
#中澳关系##聚焦g20峰会##厦门[地点]#

【#复活远古病毒会威胁人类吗#?】英国科学杂志《新科学家》近日称,一支由俄罗斯、法国和德国的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成功“复活”了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中发现的7种冰冻了数万年的病毒,其中最“年轻”的病毒被冷冻了2.7万年,最“古老”的病毒则被冷冻了4.8万年。该小组科学家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复活”的最古老病毒。该报道一出就受到广泛关注,并引发民众关于“复活远古病毒是否会感染人类”的担忧。中国病毒学家蓝柯2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类远古巨型病毒在人际间传播的可能性非常小,无须过度担忧。

《新科学家》的报道称,相关研究团队负责人、马赛大学让·米歇尔·克拉维里介绍说,这种有着4.85万年历史的病毒来自俄罗斯雅库特共和国一座湖面以下16米深处的永久冻土,属于“潘多拉”病毒,即一种感染单细胞生物体变形虫的巨型病毒。研究团队表示,未来可能复活更古老的病毒,因为最深的永久冻土有100万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越来越多的永久冻土开始解冻,冰封的远古病毒得到复活的机会。

克拉维里表示,这些病毒仍然能感染细胞,证明如果永久冻土层解冻,这些古老的病毒就有可能感染动植物,包括人。如果古老的巨型病毒在冷冻这么长时间后仍然具有传染性,那么其他种类的病毒也会具有传染性。“这是一个真正的危险,随着永久冻土层的融化,每天都有新的细菌和病毒出现。”美国华盛顿乔治城大学的丽贝卡·卡茨教授也表示,“解冻的永久冻土释放出古老病毒是真实存在的威胁。”

不过美国加州大学的埃里克·德尔沃特认为,古老的永久冻土病毒引发大流行的风险远低于在家养和野生动物中传播的病毒。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表示,发现史前巨型病毒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约20年前,法国科研人员就发现一种可以回溯到约33亿年前的巨型病毒——米米病毒,它与这次发现的“潘多拉”巨型病毒有点类似,大小都达到微米级以上。作为对比,绝大部分能感染人类的病毒都在纳米级,比如新冠病毒的尺寸就在100纳米左右。从尺寸上来说,这些微米级的远古病毒跟现在感染人类的纳米级病毒相差了将近100倍。“此外,这些远古巨型病毒多半是DNA病毒,目前在人类中流行的DNA病毒主要是疱疹病毒、乳头瘤病毒、乙肝病毒、猴痘病毒等,但即便是基因组比较大的疱疹病毒和猴痘病毒,比巨型病毒的基因组还是小一个数量级。现在经常引起突发流行的病毒大部分都是像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这样的RNA病毒。”

对于“潘多拉”这样的远古巨型病毒在人类中广泛传播的可能性,蓝柯认为“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蓝柯表示,远古巨型病毒多半都是感染变形虫等单细胞生物这样的低级生物,它们想要跨越种属之间的屏障在人际间形成传播几乎不可能。现如今的一些人畜共患病,从动物传播到人身上要经过多年的反复进化,在此过程中,病毒需要进化到临界点,才能从一种动物跨越到另外一种动物。“某种程度而言,这些跨种属的病毒传播是要在很‘完美’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所以远古巨型病毒在人际传播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无须过度担忧。”

蓝柯同时表示,从科学角度上看,这些远古病毒的发现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以前没有看过这么神奇的生物,它们的出现有利于我们认清这样的概念:人类其实是生活在一个病毒星球中,我们迄今能发现、命名的病毒大概仅有5000多种,这只是地球上病毒总量的冰山一角。”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无法原谅你,也提不起一丝勇气恨你。
  • 把孩子的玩具随手送给别人,你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
  • 今天和你玩这个游戏的人,都是真的爱你
  • 比起五美的爱情观,《欢乐颂》的男性角色更奇葩
  • 最新电影搜索
  • 【夜读】聪明的人,从不纠缠
  • 我们爱过就好
  • 每天,给自己一个开心的理由
  • 关于如何点出一桌好菜的清单
  • 十二星座护内排行榜
  • 你的自律里,藏着你的运气
  • 经典微小说:《 迷 失 》
  • 最适合一块生活的三对星座CP!
  • 【夜读】努力是最不值得炫耀的东西
  • 请找一个你爱的,也爱你的人结婚
  • 台湾美女作家因“诱奸”患抑郁症,26岁的她选择了……
  • 做微商,如何让别人主动来加我?
  • 大反击!微信支付正式宣布!苹果或要急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