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悟透这“七个字”,你就能体会到什么是“真师无所不在”!

古人云:“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多少炼丹赤子穷精竭神,搜书稽籍,特别是近二十年的气功热潮使得人们对未知世界关心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气功进入了低潮,求知却永远是高潮。然而能够得真传一句话却真不容易。因为人的识神并非是能兼顾阴阳的主宰,它是元神的对立面,所谓“假言”者被其捧若明珠,“真言” 者却视作粪土,这附合阴阳的变化。因此在修行炼丹的道路上不能以识神的好恶来决定接收对象的良莠。良骏败于拙御,智士衰于暗世。良马因为驾御者的拙劣而失败,素质好的修行者却因为被识神造成的盲目而迷路。吾所传给众位修道者的一句话是:“尊师悟道灵性通。”

修行路上,“身与名难两济,功与神鲜亦全。支离其德者,苦而必安;用以适世者,乐而多危。”(《抱朴子·博喻》)德不可不重,身、功、德用以适世,可以给修行者带来快乐和兴奋,却同时也给人带来危及性命的结果。炼丹者不悟道,如同修真而不求真心。元神所修得来的能量如果没有悟道的灵性相通来配合,元神迟早会被累死。因为人体是元神的房舍,这个房舍的主人只允许存在 一个。多一个主人管理就不是正道。忘我无为的根本作用就在此。

灵通,灵圣,灵台,灵性,这四种境地最终都要回归到灵性这个真我上来。有了灵性,师即是我, 道亦是我,仙也由我去做。灵性的作用像一位明师,有了灵性,修真不难,得道亦不难。很多学道之人宁愿穷毕生之精力去求法而不愿意返求自己的灵性,在法无定法的变化中搞得无所适从,最终还是会一无所获。“尊师悟道灵性通”这个问题上最难的恐怕是尊师了。师不为师,众人为师,真正的师父是无所不在的,他利用每一个出现在你身边的人来考验你,那就不像张道陵十试王升、汉钟离十验吕洞宾那样简单的故事可以借鉴了。没有悟性生于真心,求得灵性通达大道(师)是难上加难。怎样才能使阴神出壳呢?这是每个丹士所应该掌握的基本方法,法术上抵御万邪的根本大法就是悔过迁善法。当然悔过和迁善是两个不同的内容。

悔过是使人的诸神所累、所缚得到解脱而至虚空。迁善则是继续提高诸神的能量,使其能常居道乡,常明己心是一种方法。明己者,自知心在如何想,行在如何做。迁善,是使我们修真者的思想和行为往修道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上去想去做。迁善是提高自己修为的过程。但是作为随时的善念,那范围相当广大。定境、观心、止念、 反省、观想的五转玄功是随时的善念的五个重要环节。吾对善念的定义如下:“无处不以道莅天下,无时不以上德对人间,修行中以无为去生活,做人至处下而无争。”人易随景而易其心。不易由反思而“德”其心。这是一个灵性的问题,也是人的本性问题,牡丹好孤芳自尝,公鸡好自鸣得意,狐狸好自作聪明,狡兔好穴住三窟,朽木好自怨自艾,人心向外,好完美至极。人如果把万物作镜子,实质就是常备道心。道藏于至朴至简的万物万象中,人却很少有留心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做到这一点,随时的善念就在其中了。 https://t.cn/R2Wx8V1

以戒为师,修道者‭‮从应‬‬戒律中学什么!

释教中有一句话叫“以戒为师,渐趋菩提”,是讲僧团在修行中要严格遵守戒律,只有持戒,才能够生出定慧。其实,任何一个宗教教团都是强调戒律的,道教自然也包含在其中。王常月祖师制初真戒律,言有五戒、八戒、十戒和女真九戒等。因此,“以戒为师”这句话对道教修行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但与此同时,道教又以“道法自然”为基本的修道理念,强调万法皆因每个修行者不同的境况而随缘应物。针对于此,很多人会产生不解,认为对戒律的修持和对自然的追求二者是相悖的,不可以混为一谈。要解决这一疑惑,就要先明白道教修行的根本是什么。

人生百世,总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尘俗烦扰,并因此而生起七情六欲,甚至终生都会困顿在欲孽之中,无法看清一切缘聚缘散背后的阴阳使然。沉滞于欲河,便会觉得人生是一片苦海。修道人最终要明悟的,是人生无常背后的真常,即“道”也。太上道祖用五千言讲述了“道德”二字的含义,归根于底还是在劝诫人们以道为本、以德为用。在这里,“道”是天地万物的本真之态,“德”是彼此之间发生联系的具体而又不同的方式方法。回归到人间社会中来谈,人们的生老病死、你来我往都是具有社会属性的道之本、德之用。那么,修道最基本的一层含义就是要参透人世间的这层五光十色的表象,不会因为万缘而牵引了真常之心。所言之“修”,终将归于“清静”二字。

玄门经典《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提到:“常应常静,常清静矣。”是说人们在面对世间所必需经历的纷纷扰扰时,若是始终能够保持一颗事来则应、事去则了的常心,便是得了真清静。唯有心念清静,才能够不被外缘左右。怎奈人身虽然秉道而生,却是一种形而下的存在,人们总是过多地关注身体与物质上的需求,于是就会产生永远都无法满足的欲望沟壑,于是便背道而驰了。修道最实际的意义,在于以“修”的方式去磨除掉后天的某些品性,使众生从对形而下的关注回转到对形而上的参悟。在此概念下,“戒”便是“修”的一种常见表达形式。修道人持戒,一则是求身心清静,以通明之体上格高真,这是出于信仰的基本需求。再进一步讲,戒律中的诸多要求本是一种修行的目标,持戒精严者可以参照戒条及时修正修行中的方向偏差,使道人正身、正心并不断精进。

如女真九戒中分别提到孝敬柔和,慎言不妒;贞洁持身,离诸秽行;惜诸物命,慈愍不杀;礼诵勤慎,断绝荤酒;衣具质素,不事华饰;调适性情,不生烦恼;不得数赴斋会;不得虐使奴仆;不得窃取人物。此九戒句句不离女性修真者的修行日常,其既可以作为一种限制性的规矩去遵守,但更重要意义在于使持戒者收住意马心猿,既一心清静又慈心于物,既不着尘缘又立德立行。修行能至此境界,便可谓之尘中离尘者也。又如在参加道教法会时,通常会要求所有人提前一天斋戒沐浴,并且诚心礼拜、心香供养。这其中既包含因戒律而保持的生理洁净,又包含修行之人心中的一尘不染。《老子想尔注》中提到“想尔九戒”,并分上中下三品。

《老子想尔注》中提到“想尔九戒”,并分上中下三品。上品戒文是: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中品戒文是: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下品戒文是:行无欲。纵然后世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诸多戒持内容,但总体仍不离“清静”二字。这也是修道人持戒的根本。修道尤为强调一个“一”字,即内外合一,身清静、心清静,才可实现“不染红尘桃李花”的无待逍遥。

在许多在家人看来,修道者的生活是清苦的,深山中的生活是寂寞的,因此他们惯常以悲悯、可怜的心态去看待出家人所持的戒律,认为此等事情是对情志和生理欲求的束缚。这只是看到了戒律所展现出来的表面。修行人持戒,虽然难免要历经生理上的一些磨练,但持戒并不是为了吃苦,而是能够让自己从欲海沉浮中脱离,从而去追求最终的彻悟。因此,对一名真正的道教修行者来说,持戒之后所获得的,是在面对一切变化时仍可保持的安然与快乐。持戒,戒的本是自己的身心清静。当心中明静之时,回看持戒的过程,会发现对欲求的弱化并不是苦。当身心的需求渐趋于无,却反而更容易获得修行中的大欢喜。

道祖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五色、五音之流虽然是指物质的诱惑,但归指仍然在于人心。面对外欲时,心中寂然不动,才是守住了本真。古人曾曰“顺则成人逆成仙”,如果顺应身体欲求,这是成人道的方式;相反,如果以“逆”的方法去戒持自身,这便是成仙道的法则。所谓“戒”,乃是祖师因自身修道有成而流传下来的规诫之语,其中承托的是前人对我等后学者的殷殷期待。以戒为师,借而行之,即是吾辈的福报,也是对前人恩德的回馈。但仍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纵然曰“学道不持戒,无缘登真箓”,但是否修持戒律并不是界定修行境界的唯一标准。戒律只是某个修行阶段的辅助,借此可以明本性、悟真常。假若一味以此为修行的根本,把修道误解成为修戒,这恐怕要谬之千里了。修行需要借假修真,假借的是世间万象变幻,真定的是心中一念恒常。真真假假、非非是是,三丰祖师说“只在其中颠倒颠”

世间一切的缘法都可以成为修行的借力,当你看得到万物齐一时,对修行的理解或许会更上一层境界。本文作者:清虚道人 腾讯道学 https://t.cn/R2Wx8V1

《成事》听书- 借鉴曾国藩+梁启超
3点:管理自己、管理团队、管理事情
一、管理自己
确定志向
开辟道路的人,不走寻常路,才有可能 与众不同
守规矩的人,安于现状,最后碌碌无为
戒骄戒躁,避免懒惰(每天定义三件事,晚上总结)
敬:一视同仁,没有分别心
恒:学会耐烦
放下对于”得失”的执着
曾国藩:成功大部分来源于运气,考虑自我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成事:老天最大,作为凡人,别瞎猜、别多想、别纠结,主动自我完善,减少对得失的执着,增加成功的概率,和上天对赌,胜天半子,天命不会总赢,我们也不可能总输。
成败本来就不完全在自己手里,但如果放弃努力,成功的机会等于0
放弃对名声的执迷。人之常情,不要过度
成事的人不会被大多数理解,往往孤独,孤独是成事者的必修课。修道
二、组建团队,管理团队
守时、守信
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大目标,伟大的理想,做事的机会,与人为善
把团队放在一切的出发点上,放空自己,成事的同时,也成就别人
吸引别人加入到团队来
PM自己没啥本事,千万别自负,让出功劳,承担过错,自己成事,也让别人成事
用好别人的长处
选人的标准:有操守(做人有底线)无官气(为人实在不摆架子),多条理(想问题有思路做事情有章法)少大言(说话靠谱,不胡侃乱喷)
考验人:关键节点上的表现
带人:让团队有绵绵不断的心气,好胜心。
如何保持心气,冯唐的建议:
1)带团队的人拥有魅力和手腕
2)选择本性乐观,增强好胜的人加入
3)制定长期战略,团队上下都对这被这个战略所鼓舞
4)团队有一个永远的诱惑力,同时又有一个可以实现的近期目标
5)永远让团队有事做,哪怕看不出效果,有仗就打,没仗备战练兵
千万不能懒惰,纪律松懈,做到早起,准时

三、管理事情
明,做事的第一要义,高明和精明
高明:有大局观,跳出具体事务、人物、时代,看到不变的规律,问题的核心和处理的原则
精明:做事的精密度,获取足够的信息,多方推理验证,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不拍脑袋
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看懂自己的局,更大的全局
富贵功名皆人世浮华,为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是内心的从容和豁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春节长假开启粉雪炫酷之旅—TANGRAM 斑尾
  • 这段视频火了!7岁萌娃教科书式报警,家长和孩子都要学学!
  • 我是谭卓,《我不是药神》!
  • 长生生物被罚344万:百白破疫苗不合格
  • 戏精婆婆
  • 吴宗宪将开演唱会 周杰伦晒照引回忆杀
  • 我有一个好朋友,名叫Siri
  • 丈夫很冷淡,女子花6.4万元查聊天记录,结果万万没想到!
  • 考研归来 | 相信努力的意义
  • 让人心疼!烈日下的骑警,一个夏天手臂晒出三种颜色
  • 微信截图、聊天记录可以做为有效证据吗?
  • 12岁多多与何炅上演舞台剧,再看看王诗龄,网友:差距真大
  • 悲剧!安徽一16岁女孩被父逼嫁36岁男人!结果震惊所有人……
  • 微信QQ聊天记录将成有效证据
  • 确保安全 防患未来
  • 【单身男士推荐】88年阳光逗比大男孩被家人催婚啦!活泼普通的女孩就好
  • 姚晨晒女儿萌照吐槽后背宽 茉莉肉嘟嘟小脸超可爱
  • 女子怕冷夏天也要穿七八件毛衣 脱下就会感冒
  • 爸妈拍下的家里几个宠妹狂魔, 妹妹你放心跳,哥哥们永相随
  • 宝宝用嘴呼吸,小心影响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