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子彻入骨髓的母亲
……除了此经开示爱别离苦的真实例子以外,佛还在《出曜经》卷2开示另外一个有关爱别离苦的真实例子,由此显示众生对于自己亲属的离别,乃至于死亡的执著非常深,以至于有种种异于常人的行为发生。这个真实例子内容大致如下:在佛世,有一位妇人儿子死了,心里非常悲伤,导致精神恍惚而离开城里,不知不觉来到 佛陀的祇洹精舍附近,她听闻 佛陀为人天至尊,为世人所尊崇,可以让众生免除忧愁而离苦得乐。这位妇人自忖 世尊有办法让她的儿子死而复生,免除她的忧愁,于是来到祇洹精舍礼拜 世尊,并向 世尊禀白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希望 世尊能够让她的儿子死而复生。

世尊告诉这位妇人说:“妳到舍卫城里,走遍整个大街小巷,向每户人家询问:‘家里是否有从来没有死过的人?’如果有的话,就向这户人家要火回来,我就有办法帮妳的儿子死而复生。”妇人听了很高兴,于是入舍卫城走遍了大街小巷,向每户人家问:“你们家里有没有从来没有死过的人?如果有的话,我跟你们借个火回去。”挨家挨户询问的结果,都让这位妇人败兴而归,最后回到家里抱着死亡的儿子来到 佛的精舍,并向 佛禀白询问的结果。

佛便向这位妇人开示:“人间有四件事是无常的,哪四件事呢?第一件,一般人所认为的常,都是错误认知,它本身是生灭无常的;第二件,富贵之后最后都会汇归于贫贱;第三件,合会之后最后还是会别离;第四件﹐纵使强健的人最后还是会死亡。既然如此,人死了不可能再复生,妳应该未雨绸缪,广行布施、持戒,并随着妳自己的能力,布施给孤苦贫穷、沙门,以及婆罗门等人,未来所获得果报不可思议。”这位妇人回答:“我爱这个儿子彻入骨髓,为了他,我都不爱惜自己的身命。”世尊为了度化这位妇人,让她知道世间无常的道理,于是变出了四个大火来,围绕在这妇人身边,由于火势很旺的缘故,导致火气逼身,使得妇人不得不以儿子的尸体来挡住火气的逼迫。这时 佛开示:“妳一向爱护儿子彻入骨髓,宁愿自己身亡而不愿意儿子死亡,然而火气逼来的时候,却是以儿子的尸体来挡住火气。人间微火出现时妳尚且如此,当地狱火出现的时候,其痛苦更胜于世间火百千万倍不可胜数,妳又如何自保呢?如果妳能够布施、持戒、忍辱,未来就不会下堕地狱、饿鬼、畜生而受种种苦,反而可以在人、天享福,乃至可以入涅槃。”

这位妇人听了,犹如醍醐灌顶一样,因而醒了;觉得很惭愧也深自悔责,于是对世间的恩爱不再眷念,接着再思維五阴世间真的很苦;因为这样的缘故,得以厌离五阴苦,得法眼净,成为声闻初果的须陀洹。

从上面这两个佛典故事说明,可以得到三个重点:第一个重点,这种生离死别的苦就是爱别离苦,由于众生不了知爱别离苦的缘故,看见自己的眷属别离乃至死亡,往往哭得死去活来,让人为之侧目。第二个重点,眷属是为我所有的,在佛法名为外我所,所以当亲属失去了乃至死亡,一般众生都会痛不欲生。第三个重点,既然是我所有的眷属,当然是以我为中心、不离我,而我是五阴所成,所以失去了我所有的眷属,也就是失去了我自己,爱别离苦也就出现了,而这种苦不离五阴炽盛苦。

首先谈第一个重点:爱别离苦,也就是亲爱的人与我们生离死别。在世间凡是有生之法,未来必定会坏灭,也包括了自己与亲属合会及别离在内,所以 佛在经中曾开示:“常者皆尽,高者亦堕,合会有离,生者有死。”佛已经很清楚开示,世间所有的法都是众缘和合而成,既然有生,未来一定会坏灭,纵使现在的亲属非常恩爱,未来一定会面临生离死别,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第二个重点:眷属是我所有的,为我所拥有。既然失去了亲爱的眷属,就是失去了我自己一样,一般人当然会痛不欲生,乃至于行为举止有异于常人的现象出现;所以这两个佛典故事当中,丧子之痛的男主人与女主人,其行为举止都超过一般人,还好都碰到 佛陀为他们开示,都恢复正常,其中的女主人还证得声闻初果的须陀洹,算是很有福报的人。

第三个重点:爱别离苦不离五阴炽盛苦。这是由于外我所是以我为中心,当然不离我,而我是五阴众缘和合所成,所以失去了我所拥有的眷属,当然不离五阴炽盛苦。由于众生不了知五阴是众缘和合所成,所以才会有五阴炽盛苦出现;了解五阴炽盛苦的真实内涵以后,才能脱离五阴炽盛苦,未来才有可能证得二乘的解脱果,乃至证得佛菩萨的佛菩提果。因此缘故,有必要探究五阴的真实内涵:

“阴”有遮盖的意思,五阴就是五种能够遮盖众生的智慧,使得众生不能实证三乘菩提,因而在三界当中不断地轮回生死。哪五种呢?就是色阴、识阴、受阴、想阴、行阴,由于这五阴是众缘和合所成,才有世间的种种行,而世间的种种行都是虚妄不实,没有一个是真实的。

所谓的色阴,乃是这个色身是地、水、火、风四大所成,也是借着四大以及父精母血等缘而成;既然是因缘所生法,它不是真实法,未来一定会坏灭,所以有生必有死,没有人生而不死的。又这个色身是由不净的大地所长养,是污秽不净的,既然是污秽不净,色身当然没有一处是清净的,犹如活动厕所一样。可是众生没有智慧,不知色身虚幻,所以非常宝爱这个色身,尽在这个色身表面作种种庄严,乃至有人为了使自己看起来更年轻更漂亮而去整形美容等等,让这个色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完全不知道是在活动厕所的表面作种种庄严,仍然是臭秽的,有何漂亮可言?有何庄严可说?如果众生能够观察自己的色身是污秽不净的,同时也观待其他有情的色身亦复如是,就不会将色身当作是真实我,因而在三界当中不断地轮回生死而无法出离。

所谓的识阴,乃是有了色身以后,可以借着这个色身当中的五根去摄取山河大地器世间的外五尘,而由如来藏变现了内六尘,再由五根、意根之六根与内六尘相接触,因而出生了识阴六识。这识阴六识是依于六根、六尘相接触而有,是经过根尘触三和合而出生,是被生的,未来一定会坏灭,所以是虚妄法。又色身本身是虚妄法,更何况是依于色身而有的识阴,当然更是虚妄不实,所以识阴六识本身是虚妄法,不是真实法。

所谓的受阴,乃是有了识阴六识以后,六识领受六尘境界,因而产生了三受或者五受,由于三受或者五受都是识阴六识领纳六尘以后而生起的觉受,是依于识阴之后而有,本身是虚妄法,不是真实法。又色阴、识阴本身是虚妄法,更何况是依于色阴、识阴而有的受阴当然更是虚妄不实,所以受阴是虚妄法,不是真实法。

所谓的想阴,乃是领纳六尘境而有的分别,是依于三受或者五受而有的了知,本身是虚妄法,不是真实法。又色阴、识阴、受阴本身虚妄法,更何况是依于色阴、识阴、受阴和合运作之后而有的法,当然更是虚妄,所以想阴是虚妄法,不是真实法。

所谓的行阴,乃是经过一段时间与空间运作的过程而有的法,是依于色阴、识阴、受阴、想阴和合之后而有的法,本身不是真实法。又色阴、识阴、受阴、想阴,本身是虚妄法,更何况行阴是依于色阴、识阴、受阴、想阴和合运作之后而有的法,当然更是虚妄,所以行阴是虚妄法,不是真实法。由于众生不了知五阴的虚妄,为五阴所遮盖,就在这五阴和合运作当中所产生的种种行,造作了种种的善恶业,因此不断地在三界当中轮回生死而无法出离。

有智慧的人,譬如二乘人当中的声闻,听闻 佛陀的开示,因此透过了四圣谛等法来修行,断除了三缚结而证得初果,乃至断了五上分结而成为四果的阿罗汉。因为相信佛语开示,知道入无余涅槃不是断灭空,还有无余涅槃本际存在,因此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愿意自我消失而入无余涅槃,因而成就三法印当中的涅槃寂静的道理;由于灭除五蕴的缘故,永远不再有五阴炽盛苦出现。

缘觉则透过十因缘、十二因缘观察,证得初果乃至证得四果的阿罗汉。由于是自己智慧观察的结果,知道无余涅槃还有本际存在,知道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于舍寿时,如同声闻人一样,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愿意自我消失而入无余涅槃,永不再三界出现,再也没有任何五阴炽盛苦出现了。

菩萨则透过五阴我虚妄的观察,尤其是意识我的虚幻,因而断了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成为声闻初果的须陀洹,并透过参禅的功夫,证得一切有情真心如来藏之所在,成为菩萨初果人。菩萨现前观察的结果,知道我是虚妄的,可是我存在的当下,还有一个真实我,名为如来藏,与我同时同处在一起配合运作;这个如来藏本身不生不灭,却借着种种缘出生了生灭不已的我,所以我是从这个真实我的如来藏出生,本来就是真实我的一部分,是为真心如来藏的局部体性,不能外于如来藏而有;所以我与真实我的如来藏,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一非异。

菩萨如实现观以后,知道我在生灭不已的当下其实是不生不灭,这是因为我已经转依真实我的如来藏而说。也就是说,菩萨于我存在的当下,就是在无余涅槃本际中,当下就是在涅槃,何必灭尽自己的五蕴而取涅槃呢?所以菩萨不需要如二乘人一样断除自己的五蕴而入无余涅槃,反而借着不断出生的五蕴,以及穷尽三大无量数劫精进的修行,来成就佛地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的无住处涅槃,以此来利乐有情无有穷尽。

从上面说明可知,对众生而言,根本不知道爱别离是苦的真实道理,所以面对亲属的生离死别,当然无法忍受,因而有种种的苦恼出现,乃至于有异于常人的行为出现,所以才会在三界当中不断地轮回生死而无法出离。对二乘人而言,知道爱别离是苦的道理,因此借着四圣谛、十因缘等法来修行,因而成就初果乃至四果的阿罗汉,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愿意自我消失而入无余涅槃,不再三界现身意,永远断除了爱别离苦背后的五阴炽盛苦。菩萨则不然,不忍心众生不断地轮回生死而无法出离,因此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来累积自己的福德资粮,以此来求菩萨的真见道;于真见道以后,知道五蕴是以如来藏为因,借着种种缘而从如来藏出生,本来就是如来藏的局部体性,不能外于如来藏而有,所以五蕴我与真实我的如来藏,本来就是非一非异;也知道五蕴现前的当下,就是在无余涅槃中,所以不会像二乘人一样,断除五蕴而入无余涅槃,永不再三界现身意;反而不断地出生五蕴,于内门广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不断地救护众生,不断地累积自己的福德与智慧,以此来圆满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于地上阶位不断地摧邪显正,不断地救护众生,以此来摄受众生、以此来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来圆满第二大、第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并于因缘成熟诞生人间,在菩提座下明心见性,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利乐有情无有穷尽。--摘自《丧子发狂》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而相比于竞争对手采用2.0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对手而言呢,它只喝92号的油,在市区行驶的过程中呢,又能够获得一个非常好的低速加速表现,所以说他是吃最少的草干,最多
  • 冬雪把大地掩盖了,春风把一切唤醒了,你看,春天来了,幸福也来了,温暖也来了,一转眼,世界就变得蓬勃了!在这个希望的时节,我们和一月说声再见,和二月说声你好。
  • 生活中总是会有伤害你的人,所发你仍然需要继续相信别人,只是小心些而已。生活中总是会有伤害你的人,所发你仍然需要继续相信别人,螺狮粉只是小心些而已。
  • 来年陌生的,都是昨日最亲的某某。来年陌生的,都是昨日最亲的某某。
  • 推荐半糖热饮☕️冬天推荐奶茶点热饮哦·3⃣️一桶全家福 10这么一大桶才10性价比我真的给满分一桶足足️1000ml 真的是量大到不敢相信闺蜜情侣一起分享 幸福
  • 兄弟们CpddP1:20岁重庆/东北 身高157双子座 爱猫狗 运动小趴菜 爱吃 cp即男友P2:02年四川/江苏 搞笑女 甜妹御姐二次元喜cos穿jkP3:0
  • 皮肤管理海报|美业素材库|美业文案网红脸已成过去式回归自然、高ji脸不要盲目跟风适合自己的就是zui美的护肤思路护肤三要素:清洁、保shi、防shai做好了这三
  • 吕梁玛丽娅妇产医院看病怎么样++++吕梁妇科哪家正规|——  女人们为什么会脸上发黄  1、贫血  贫血的女人们,往往气血循环慢,体内气血无法快速供给脸部,没有
  • 德国进口哈罗闪儿童防晒宝宝霜防晒乳150ml婴儿幼儿防晒喷雾 【原】119.2 【现】114.2 --- 拷贝这条微博,(Mb1zX3GVIAf),打开【淘宝
  • #白鹿[超话]#[微风]#白鹿# [微风]#白鹿宁安如梦# [微风]#白鹿长月烬明# [微风]#白鹿以爱为营# 连续的第39帖难得抖音微博双双营业,过了一段时间
  • “生活总要继续,一切向前看,在党委、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相信生活一定能过得更好!”在李某玲家中,刘峰松详细了解了信访事项来龙去脉。18、凡事过往都是序章,所有将
  • 鉴于消费者的高度认可,新能源车的推广越来越不依靠补贴、牌照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仅比亚迪、特斯拉两家的在手订单合计就超过100万台。(兰州日报)【一个充电桩,难倒新
  • 和姐妹一起逛山姆,山姆的食材新鲜实惠,跟我一样减肥的宝宝们可以去买鸡腿肉一大盒,怎么炒口感都好嫩[haha]#微博亲子季##辣妈生活家##带着边框一起拍#空白篇
  • 所以就很痴迷于看见他这样的笑容,可是他平常都比较低调内敛,很少看见,今年还出了考编一事,我还是很相信他的,因为没有必要去弄萝卜坑,面试肯定是去面试了,也许只是
  • 冬季版本是有新副本的哈,这个老惯例我以为不用提,想不到还是有少侠来问。记得到时候拍照片或者发视频来,大家一起快乐~第二是之前有少侠来问的关于副本的问题。
  • 只有你们这些恶心“人脉”不知是PUA人上瘾,还是传爆料有流量,偏要各种爆各种爆,还又茶又立,拆穿你们的话就说“你不该爆料他,会伤害他” 你们自己爆的话“我是替他
  • [送花花]Lancome 紧致塑颜日霜 ,现价$52.5(原价$105) [许愿星]Dyson 长春花蓝吹风套装$343.99!:车專+言平 薅1⃣️人:
  • !NHF565《云舞霓裳动君心》沈月清顾封邑《帝少娇妻有点甜》程萌顾少衍 《逗我呢,我成逃犯了》许默 《腹黑相公枕上宠》施落卫琮曦 《苏玥怡秦琛》苏玥怡秦琛《
  • 记忆中小时候的袋装豆浆久闻其名的祝琴小混沌(老板人很好,我们选择困难时还给我们建议混搭,还送了我们几颗泡泡馄饨[爱你])P2∶因为骑车不熟练者+小短腿不敢蹬者+
  • #袁一琦[超话]##袁一琦##向全世界安利袁一琦# 如果有人拿你以前的努力来嘲笑你,那他一定是个废人,知道吗,因为他没有努力过,所以说这不在他的人生范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