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梓回应被经纪人骂哭# 今日,一则高秋梓划水被经纪人骂哭的视频曝光,视频中,经纪人详细分析了高秋梓直播时出现的问题,直言高秋梓没有跳出舒适圈。随后,工作室发文回应表示该视频的流出纯属意外,也表示沟通方式有些激进,但视频中的每一句都代表了整个团队的意见。高秋梓也转发该微博并回应:“当时被骂确实很懵,当晚平复之后去看了其他姐姐的直播,的确我还差得很远…你们就不要跟我抢经纪人了,我会好好珍惜的。”

妈的又是半夜起来。这叫什么症?擦!该如何是好?我现在又不是从事小说创作每天要半夜爬格子,半夜起来纯属或暖性。但任何事绝非偶然,不然微博上每天不会有那么多铁壁铜人不分昼夜在一线奋斗。看来比我更糟的人比比皆是。10PTbUf30。过,世事难料,不知道是不是又有什么新的伏笔,而在将来某一时段才能知晓。

从外围资料探究歼-16和苏-30MKK的关系

腾讯讲武堂有好多神论,其中一个神论是1999年立项了三种苏-27的改进型飞机,而且这三种改进型包括歼-16,而且还咬死说歼-16有原型机模仿。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关于歼16是否1999年立项和1999年就有原型机模仿的事情。

在写李明的院士丛书中明确写歼-11B是2001年立项,2003年首飞。具体内容见个人这个微博:https://t.cn/A645zc6J
原则上先完成空优战斗机再完成多用途,连歼-11B都是2001年立项,歼-16怎么可能1999年立项呢?

我们再看苏-30系列研制情况,这个飞机是中国找苏霍伊为中国研制的,不是苏霍伊研制好某个型号直接卖给我们的。在《苏27研制历程》的书中提到,1996年苏霍伊对外展示苏-30K(只是个展示版本,没有实机),后来引起印度和中国的兴趣,印度于1996年与苏霍伊签订合同,研制了苏-30MKI。苏-30MKI使用了很多新技术,尤其是整合了矢量推力发动机,换了很多航电,所以其研制周期长,一直到2002年才交付印度(图1-3)。

中国是1997年与苏霍伊签订合同,但急着要飞机(有人说中国更讲究实际,个人认为那个时候面临陈水扁上台担心台海形势有变),所以尽量是基于成熟技术来改,俄罗斯人称苏-30MKK为“变形金刚”(见图4)。从图4可以看出,给中国出口的苏-30MKK就是利用成熟技术拼凑而成。从下面截图可以看出苏-30MKK的主要机体结构来自于苏-27M,苏-27M是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早期研制,主要目的是把空优的苏-27发展成多用途,外挂能力从4吨提高到6吨(见图5),书中说达到了目标,至于实际到底是多少不清楚,书中没有讲。如果按照这个重量来看,苏-30MKK的外挂能力可能没有8吨那么大。当然也不排除能到8吨,书中没有说具体试飞结论,所以这里存疑。苏-30MKK的结构是用多个机型的零部件组合,结构设计省时间了,但机载设备试飞仍然需要时间,交付时间是2000年(见图6)。所以1999年立项仿制苏-30MKK纯属扯淡。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苏霍伊出口苏-30MKI和苏-30MKK时,刻意让两个不同的生产厂来生产这两个机型,目的说是为了保持两个厂之间的竞争。我估计苏霍伊是想把主导权放在自己手上,这样生产厂对苏霍伊的话语权就没有那么大。

我记得讲武堂提过一句话:就是1999年中国大使馆被美国轰炸后立项了一些项目,看来这个所谓1999年立项的说法就来自于对大使馆事件反应的猜测。这个猜测不能当做真是事实,事情是怎么回事就是怎么回事。

我们再顺着苏-27M这条线往前看,会发现苏-27M的试飞机中,垂尾从前期类似苏-27的切尖结构改成后来苏-30MKK的结构,这也佐证了书中说的苏-30MKK机体、机翼、尾翼结构来自于苏-27M。那么到歼-16上,垂尾结构类似歼-11BS,但是方向舵与苏-30MKK类似,即把歼-11BS的方向舵向下延长了。从飞机设计来看,改成多用途必然要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必然造成空重增加,另外双座战斗机增加了前机身侧面面积,降低了航向稳定性,结构增重和航向稳定性要求增加方向舵面积来满足操纵品质要求,所以增加方向舵面积显然并不奇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歼16参考了苏-30MKK垂尾做法,但不能就此认为歼-16就是仿制苏-30MKK。如果真仿制SU-30MKK,那么垂尾也应该做成是平的。歼-16的垂尾上面还是斜切,应该是尽量让垂尾和歼-11BS结构相类似,这至少有利于生产。

我们再看苏-27M研制时的情况,书中提到苏-27M除了增强结构来外挂更多弹药外,还增加了很多多用途所需要的航电设备(图7),我们知道八十年代苏联航电相对西方是很落后的,所以其体积大重量大,不得不调整内部结构来装航电和放置燃油,尤其是苏-27M增重后飞行性能降低,所以挖掘了机内空间和重新布置油箱,增加了内部燃油,苏-30MKK继承了部分苏-27M的结构,由于时间关系,很有可能并非是最优解决方案。

我们再来看歼-16研制时的情况。在歼-11B研制时中国航电已经超过俄罗斯,立项和研制时间更晚的歼-16能用的航电肯定会超过苏-30MKK,所以继续延续苏-30MKK的结构来布置航电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那样做很有可能意味着空间的浪费。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如果不把一架飞机拆开就能仿制其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可行吗?在屠基达的《淡墨集》中,提到歼七III研制时拆了一架米格-21MF用于测绘,后来不得不再进口一架米格-21MF用来测试飞行性。如果按照八十年代的仿制技术,那么必然也拆一架苏-30MKK,那么会拆一架花很多钱的大型战斗机来仿制么?当然后来发展出无损探伤技术用于飞机维修,这些无损探测技术可以用来探测飞机结构,但又能探测多少,精度有多高,探测完后发现内部装载的航电设备和俄罗斯不同,还按照苏-30MKK的结构来改么?我们不排除歼-16研制时对苏-30MKK的借鉴,但是内部结构必须得自己研制并进行静力试验、耐久性疲劳试验和颤震试验等才能真正把飞机研制出来。实际上歼-11B研制时已经对苏-27的材料进行过替换,譬如机翼蒙皮、水平尾翼和垂尾都改成了复合材料,那个时候已经进行过静力、疲劳、颤震试验,比歼11B更晚发展的歼-16在材料使用了更多的复合材料,去抄苏-30MKK的结构还不如自己去新设计,因为前期已经有积累,新设计更能发挥材料性能和合理安排航电、油箱等设备,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咱没有什么内幕消息,也没有透视眼,只能从一些资料上和过去发生的事情来推断,我个人认为说歼-16仿制苏-30MKK的说法是有问题的,歼-16更有可能是根据自己掌握的技术来进行设计,毕竟风洞吹过,结构试验做过,材料替换过,用的航电也不同,为啥就要仿制呢?当然不排除借鉴一些苏-30MKK的设计,毕竟能省一些事,另外研制也要向部队调研他们的使用经验教训,好的一些做法延续一下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说完这些,大家该对歼-16和苏-30MKK之间的关系有更清晰的看法了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突发!楚雄武定4.5级地震!朋友圈还有这个震感更强烈...
  • 胡歌评论区被催婚
  • 琼州海峡货船失火!
  • 罗PD谈湖南台抄袭综艺节目《尹食堂》一事 表示到:我们节目并不贵!
  • 雅鲁藏布江滑坡断流,大峡谷、苯日神山、巴松措等景区关闭通告、解除国道318线芒康至巴塘段交通管制的通告!!
  • 邀请函┃常德市妇幼保健院世界更年期关怀日活动
  • 【关注】滴滴试行 “黑名单”功能
  • 苹果盗刷门新进展 因这点疏忽几百位用户损失惨重
  • 像陈学冬这样回应手滑点赞的明星不多了! 新剧开机女主是她!
  • 文娱快讯|电影《大轰炸》取消上映;福斯传媒买下于正《皓镧传》海外独家版权
  • 宁泽涛回应诈伤传闻! 好消息:国家队一直没有放弃他
  • 特斯拉9.73亿上海拿地 汽车工厂落地
  • 钱塘江漩涡原因真相
  • 男子逆行伸腿挑衅逼停公交车和私家车 被警方这样处理
  • eBay起诉亚马逊 非法挖走卖家|| 投资“机会区” 美投资者有望获得再度减税
  • 足协杯亚军卖烧烤 白天还教小朋友踢球
  • 鳄鱼与牙签鸟杀青,又一神剧即将上映
  • saya爷爷被气去世? 网红saya殴打孕妇事件升级
  • 延伸阅读|美韩暂停联合军演 “双暂停”影响几何
  • 西安马拉松本周六开跑,好羡慕那些有信仰的奔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