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传言,“桂林山水甲天下”,为结一段尘缘,因了追慕之情,特地来此畅游,领略一番,山青挺拔似玉簪,水秀清澈如罗带。

漓江之源,起于兴安,流经灵川,贯穿桂林城区,清波碧水,蜿蜒荡漾,动似流光,止如明镜。尤以桂林至阳朔一段近百里水程,更是秀丽脱俗,优美异常。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烟雨光影,极尽天下之秀色,故人称“百里江流千幅画”,堪为天然画廊。

漫游桂林经年,看山似观画,游山如读史,其奇山异水,已了然于胸,足慰平生之愿。然岭南气候,多瘴烟蛮雨,难以适应,故水土不服,日久乃思归……

于是乎,遂作归计,归去来兮,归去吧,归去哦,浪迹天涯的游子,别再四处漂泊!如同唐代桂管观察使李渤《留别南溪二首》所云:

如云不厌苍梧远,似雁逢春又北归。

惟有隐山溪上月,年年相望两依依。

常叹春泉去不回,我今此去更难来。

欲知别后留情处,手种岩花次第开。

这两首诗为诗人即将离桂北归之际所作,李渤沉醉于山光水色之中,流连于漓江月色之下,深知从此一别,更难再来,于是诗人手种岩花,别后留情,年年相望,两情依依。

离开桂林之前,乃作最后一次游览,拍摄一些景观,以资永久的留念,铭记曾经的足迹,聊作回忆的底色……

灵川县,位于桂林城区之北,约为十公里之遥。有一河流,其为甘棠江,乃漓江之支流,由西向东,横贯灵川城区。在城西河流拐弯处,有一座廊桥,即“灵岩风雨桥”,南北纵向,飞架于甘棠江上。

廊桥由桥、塔、亭三部分组成,桥身为混凝土筑成,桥面铺贴青石,其上全为木质榫卯结构,檐角飞翘,桥顶盖瓦,并有宝葫芦等装饰。

长廊通道,以供行人过往,两边铺设栏杆和长椅,为人们歇脚休憩之所,可交流聚会,亦能遮风避雨,故称“风雨桥”。甘棠江,古称“灵岩江”,故因之命名为“灵岩风雨桥”。

此处为廊桥之南端,气势恢宏,蔚为壮观,其上匾额隽刻“灵岩桥”三个鎏金大字,端庄谨严,颇有大家风范,两旁有一副楹联:

天成灵镜交晴碧,

常聚丹霞与婉兮。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人们相约来到廊桥,三五成群,散处各个角落,或闲聊家常,或嬉笑喧闹,或尽情放开喉咙,长歌一曲,以放松身心,可消散一天的疲惫……

或许受到文化氛围的感召,江畔两旁歌声此起彼伏,虽无明星的专业水准,有的甚至显得呕哑嘈杂,但颇可一听,聊胜于无。其中尤以歌曲《爱的潮水》,更显得激情四射,难以遏制,唱罢之后,仍觉余音袅袅,不绝于耳,令人回忆满满……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廊桥两旁,江畔夹道,有许多小吃摊位,也有夜市大排档,可点几个精品特色菜,边听着潺潺的流水之声,边喝着啤酒,撸着串,划着拳,尝着菜,品味着凡间特有的“烟火气”……

从吃喝玩乐购一条龙,到创意新的生活方式,“夜生活”折射时代之变,凸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夜生活”魅力绽放,文化活动日渐丰富,在生活节奏渐快的时代,人们寻找各种渠道为身心减压,尽情放空自己……

中国画和中国美术史 20

​《江帆楼阁图》唐代·李思训 绢本设色 纵101.9厘米,横54.7厘米,现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该画描绘的是游春情景,是作者以“青绿山水”与“金碧山水”创作的国画山水作品,画中山、树、江水和游人融汇一处,江上泛舟、山中树木茂盛,游人穿梭其中。远处江水荡漾,几叶扁舟漂浮,近处树木葱葱,楼阁庭院若隐若现,坡岸上游人穿行。其意境隽永奇伟、用笔遒劲、风骨峻峭、色泽匀净而典雅,画风精密严整、意境高超、笔力刚劲、色彩繁富,独树一帜。

​《江帆楼阁图》描绘了春天游人踏春的景象,作者以俯瞰的角度,将山、树、江水和游人融汇一处,江上泛舟、山中树木茂盛,游人穿梭其中。远景江水荡漾,几叶扁舟凌驾于万顷茫然之上,近景中江岸错落有致,桃、松、竹等树木郁郁葱葱,楼阁庭院在山石树木间若隐若现。坡岸之上,两人正临水驻足,赏春抒怀;另见四人沿山上小路而来,主人骑马,三个仆人或引领,或挑担,或提物,前后簇拥而行。

​中国绘画的金碧山水开始走向成熟始自隋代,存世原迹只有一件展子虔的《游春图》。至于法度谨严笔、墨精妙、丘壑多变、设色巧丽、境界引人,也就是高度成熟的山水画,则始于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山水之变,始于吴(吴道子),成于二李(李思训、李昭道)。”

而李思训由于唐朝宗室的身份及优游富贵的生活,其特别钟情于金碧辉煌的楼阁殿宇和秀丽瑰奇的青绿山水创作,这也与唐王朝的盛世气象合拍,符合宫廷贵族的审美趣味。《江帆楼阁图》正是中国早期青绿山水画的风格特色的代表作品。

​作品鉴赏之主题:整个画面成功的表现了季节的特征,烟波浩森、漪纹重重、林木杂生、岸坡曲转、院落幽静,寄托了作者当时所要表达的情怀,画中意境使人远离尘世,倾情自然,纵目千里,给人以清新而“超然物外”之感。

​作品鉴赏之形象:作者将山、树、江水和游人各种复杂的形象融汇到一起。让春天那种欣欣向荣、万物生发的和游人寄情于山水之中的感觉跃然纸上。轻漾的水纹及飘荡的小舟,舟行渐远渐小,凸显了江天的壮阔浩渺,江岸的山峰耸峙峻秀,岸上的树术翁郁苍翠,层叠错落、密树掩映的曲折山岭间有碧殿台阁,水榭赤栏修筑于松竹小径,其间有游人穿行于桃红丛绿之中。

此处作者以几笔画出三三两两、隐隐约约穿行于桃红丛绿之间的游人,其中七人之形象较瞩目,一人于廊内,二人于坡岸赏景,另四人则沿山径而来。主人骑马,三仆或挑担、或提物,簇拥前后。人物描绘工致,形神兼备。

总之,该画中的人物,凡开相、衣褶、神态等,也较前人在山水画中的摆布有提高,显现了唐代山水画高度成熟的水平。

​作品鉴赏之构图:《江帆楼阁图》整体构图阔远,不画江岸边际显得烟水浩瀚,境界宽广,较之《游春图》的全景处理有进步之处。山石丘壑虽仍平实,已略有变化,画树已用交叉取势,比展子虔用上叉的鹿角枝,就显得顾盼多姿了。如图的左下角植有老树两棵,一棵盘根错节藤绕柯,一棵枝杈交纵,状若屈铁。夹树叶形状也多,有元宝形、枇杷叶形、三层包叠卷心形、双勾介字形、槐树叶形等。

另外,其构图章法亦十分严谨,以山之一角衬浩瀚江波,以树之青翠欲滴,烘托沁人心脾的清凉,运用散点透视法,聚万千景象于一纸之上。具体创作中,作者采用先勾线再填色的方法,用粗细、转折略带方笔的墨线勾勒山石轮廓,曲折多变地表现丘壑的变化,近粗远细,熟练地表现出前后远近的空间透视。

​作品鉴赏之笔触:此图用一种坚挺的小笔勾取物象的轮廓,故笔触线条坚硬劲挺;那时“尚无渲淡”,小硬笔是专门用于勾框的。作者先以浓淡墨色勾出山石、林木、泉流等轮廊层次,其中山石用中锋硬线勾描,无明显的皴笔,而树叶多为夹叶,少点叶,故行笔富于虚实。作者画树木的方法极为细致,线条有勾斫变化,枝叶用双勾线描,松树则更具特色。

​作品鉴赏之设色:在设色上,《江帆楼阁图》仍以石青、石绿为主,其树木虽已注重交叉取势,显得繁茂厚重,但枝、干、叶,仍用工整的双勾填色法。对于画中的树木,作者是先用石绿点染,再用石青添上两笔交叉的线,代表松针,这与北宋李成描绘的“攒针”式松针虽有差距,却是绘画发展承上启下的见证。

同时,为了突出重点,画家在部分墨线转折处勾以金粉提示,所谓“青绿为质,金碧为纹”,“阳面涂金,阴面加蓝”的色彩运用,很好地表现出山石的阴阳向背及质感,有金碧辉煌的装饰效果。因而整体既色彩繁富、独树一帜,又典雅匀净,具有装饰味的金碧山水画风格。

​名家点评:明代鉴赏家詹景凤《东图玄览编》:“其山水重着青绿,山脚则用泥金山上小林木,以赭石写干,以水沈靛横点叶。大树则多勾勒,松不细写松针,直以苦绿沈点。松身界两笔,直以赭石填染而不作松鳞。人物直用粉点成后加重色于上分衣折,船屋亦然。此殆始开青绿山水之源似精而笔实草草。大抵涉于拙,未入于巧,盖创体而未大就其时也。”

清代书画鉴藏家安岐《墨缘汇观》:“(李思训《江帆楼阁图》)上段江天阔渺,风帆流。下段长松秀岭,山径层叠,碧殿朱廊,翠竹掩映。具唐衣冠者四人,同游者二人,殿内独步者一人,乘骑于蹬道者一人。仆从有前导者,有肩酒肴之具后随者,行于桃红丛绿之间,亦可谓游春图。傅色古艳,笔墨超轶,虽千里,希远(指宋代赵伯驹、赵伯啸)不能办。其青绿朱墨,传经久远,深透绢背,有入木三分之妙,确系唐画无疑,宜命为真迹…元代王叔明《稚川移居图》《太白山图》,皆宗此法。”

《江帆楼阁图》无论从题材内容到技法的呈现方式,都是属于李思训流派,是一幅研究李派山水重要的作品。李思训擅画山水,在沿袭展子虔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唐人对他推崇备至。相传此幅 《江帆楼阁图》为其所作,但因技法酷似《游春图》,亦被认为是展子虔所作,真假尚恃考证。此图为勾线填色的青绿山水画,略有皴斫 ,颇具“江天浩渺,风帆溯流”之意境。

​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画对后来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后世山水画中的青绿山水就是对他这一派画风的延续。明代莫是龙和董其昌等人提出绘画上的南北宗论,则将他列为“北宗”之祖。

​作者简介:李思训(653—718年),唐代书画家,字建睍,一作建景,今甘肃天水人。唐朝宗室,唐高宗李治时任江都令。唐玄宗时期,官至右武卫大将军,晋封彭国公,世称“大李将军”。擅长山水画,后世尊为“北宗”之祖。此派的山水风格,在章怀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壁画,可以看到。工书法,尤擅画山水树石,笔力遒劲,格调细密。朱景玄说他“国朝山水第一,列神品”。元代汤厚也说:“李思训画著色山水,用金碧辉映,为独家之法”。这种青绿为质、金碧为纹的山水画,富有装饰性,源出于隋代展子虔,继承、发展了六朝以来以色彩为主的表现形式。唐代张彦远说:“山水之变,始于吴(道子),成于李思训、李昭道”。画迹有《山居四皓图》、《江山渔乐图》、《群峰茂林图》等17件,著录于《宣和画谱》。





​《江帆楼阁图》局部大图详解

https://t.cn/A6NAbxbd


​【名画赏析:唐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 古典山水画的高峰】

https://t.cn/A6NAbxbr

《围炉夜话》98、守身必谨严,养心须淡泊

守身必谨严,凡足以戕吾身者宜戒之,养心须淡泊,凡足以累吾以者勿为也。

【注解】

守身:持守自身的行为、节操、戕:损害。

【翻译】

持守节操必须十分谨慎严格,凡是足以损害自己操守的行为,都应该戒除。要以宁静寡欲涵养自己的心胸,凡是会使我们心灵疲累不堪的事,都不要去做。 https://t.cn/Ryhl4Uv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中国对美国12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吃货们坐不住了......
  • 周一热点|写1800首诗求婚,结束五年的爱情长跑
  • 高铁设座卖高价茶 喝茶即可免费坐一路,卖茶还是卖座?
  • 吃麻辣烫被检毒驾
  • 外卖员闯灯924次,面临十几万罚款:小哥简直拿生命在送外卖
  • 万能钥匙回应调查:不是密码破解 未窃取用户隐私
  • 白宫“头号泄密者”原来是她!口无遮拦屡遭批
  • 重磅!美团收购摩拜,胡玮炜:资本是助推你的,但最后你都得还回去
  • 江西将取消中考?NO!一分钟带你看懂招生制度改革!
  • 两女子找工作却遭暴打 只因未满足“雇主”这要求|找工作|男子|雇主
  • 意大利中餐馆遭自制炸弹袭击 警方介入调查
  • 70岁老人登碣石山中暑晕厥,外出游玩一定要注意安全!内附更多干货~
  • 俄测试无人机送快递撞墙
  • 新书曝白宫“头号泄密者”:资深总统顾问康威
  • 伦敦一晚连现2起枪击:17岁女孩遭枪杀 16岁少年情况危急
  • 突发!广州一男子在公交车点燃易燃物,已被警方控制
  • 这么狂不愧是战斗民族!1800人着泳装滑雪望打破世界纪录
  • 京津城际票价上涨,一等座涨到88元,特等座涨到99元,二等座票价不变
  • 气愤!樊振东才登世界第一就惨遭乒联打压,夺冠却只能当老二!
  • 何炅一家四口合照罕见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