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艺术:自我是痛苦的开始
网路龙树 昨天

今天之所以痛苦是来自于‘自我’,自我是痛苦的开始;‘自我’让我们产生痛苦,让我们没办法解脱生死,死不掉。

上次,我们讲的是生,今天讲的是死。真正的死就是一种灭,断除烦恼才是真正的死,断气并不意味著死,烦恼断才算是死。真正的死,是假体死,本性活起来。藉假修真,要从何下手呢?要从‘无我’的精神着手:我们用智慧来观察身体是假合、暂时的,没有一种是属于我们的;慢慢地去观察,总有一天,我们会发觉世间本是一片虚假的。

佛陀说:‘这个世间,本来就是无我。’我们常把肉体当成真的,当然就会追求、分别,强烈地希望。

禅师有句话说:‘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因为我们一切的缘,都只是一种外相,这些外相都是虚假的;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但我们总是对这个环境相当执着,不能离开虚妄的外缘。能离妄缘即如如佛。

因此,家中有任何逆境,就必须想早晚都会分开,贫富美丑都是暂时的,没有一种事情是永恒的。如此一来,我们了解了虚妄的世界,世界还有什么值得眷恋、放不下的呢?

所以,修行人应该‘不落印象,不乱发恶愿。’印象是意识的形态,而存在一种真实的感觉。‘不落印象’就是说‘人不要将世间一些无聊之事,搜集入心中。’把一些肮脏、无谓之事放在心中,只是增加痛苦。所以,修行人不落印象,落印象就不能修行。

所谓‘印象’是心里面记忆的影子,这影子会扰乱心性;时常回忆着它,会令我们迷茫,带来强烈的痛苦。

‘不乱发恶愿’。人常有怨恨的心,有人对不起我们时,常会说:‘我要看他多好死!’或‘有一天一定要报仇。’佛陀说:‘不要发这种恶愿。’发这种恶愿时,其意识形态中与众生都结恶缘,将来的一切果报就只有在相互的斗争之中,因此不要发此恶愿。如果我们确实遇到纠缠不清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远离,所受的委屈也不必跟他计较了。

有些人是不讲道理的,我们也不必去理会他。禅宗有句话:‘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在这里的‘百花’是比喻社会的‘万花筒’,象征五欲六尘,谓之‘百花’。在世间打转时,有许多污染的东西存在,‘片叶不沾身’是说‘身上没有沾粘一片落叶’,也就是说,不会去执着万花筒中的花花世界。因为这些东西都不能令我们究竟解脱、离苦得乐。

我们所求的是心灵的快乐,超越的思想,而不是精神的寄托而已。佛教不只是精神寄托,精神的寄托只是初步的功夫,必须在寄托之中超越一切,既现实又能够超越。所以,禅宗常说:‘要如何超越?参——拖著死尸的人是谁?’我们必须常常如此来参。

禅师说:‘我们要修行,就必须把今日当成已死了,这个身躯已经开始腐朽了。’

我们来开个玩笑:假如,今天下一道命令说:‘将国军英雄馆的人都捉起来,明天枪毙。’到了明天,一分钟枪杀一个,我想今晚每一个人一定是一直念佛号了;担心明天遭到枪毙,就开始知道念佛了。所以,我们常说:‘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的玩笑,意思也就是告诉我们,我们随时可能往生,所以,必须好好修行,心才不会落入生死之门。

有起心动念就有生、死,要如何才能跳出生、死的束缚呢?就是来世不生,就不会有死了。要怕生而不要怕死,有生必有死。

那么,从哪里下手呢?从‘无心’下手。今天我们‘有心’存在,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太过于执着。所以,佛陀说:‘八万四千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所有的法都是针对我们的心来讲的;心若无所执,也就不必用什么法了。但也莫谓无心即是道,不要说没有心就是道,而是说无所著、不起烦恼之意。

也可以说‘无心’即是不要有恶的念头,要有善的念头;如果没有一切恶的心,何用一切法呢?

‘三世诸佛敷经演论皆令众生,心无所着。’所有的一切诸佛说经论道,都是要使众生无所执著。人活在世间,心若有所执,就好比被绳索系缚住一样。‘著’就是绳索,‘执着’就是自己拿一条绳索绑住自己,谁束缚你呢?

我们不可以说:‘我被你气死了。’我们该说:‘我很没有修养。’如果,修养成佛,还有什么事情令我痛苦呢?其实,没有人令我们痛苦,而是自己使自己痛苦。

因为没有修养,执着自我,太保护自己,所以没办法解脱自己。就像拿一条绳索,自己缚住自己才产生痛苦;我们战胜不了自我,我们超越不了自我。‘若著心坚固,苦根转生,无由解脱。’若执着的心不放下,一而再、再而三的执着,痛苦的根本一直加深、加强,就无法解脱。

常常,我们对业报不满,总是埋怨自己现世的逆境,我们都不会想到前世造了多少业。今世转不过,也不会向佛陀求忏悔,还埋怨三宝;如此一来,执着之心愈形坚固。

朱熹讲过一句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告诉我们,事情如有不顺利,必须反省自己,这样才是名‘君子’。

学佛的人,在拜佛过程中,若遇到逆境,就怪佛陀没有庇佑。我们看看佛陀,他已经成佛了,提婆达多从山上滚下石头,被护法击碎,碎石撞到佛陀的足趾,佛陀照样受伤流血,这是一种果报,佛陀也要承受。

佛陀入婆罗门聚落乞食,空钵而还。比丘托钵有一种规律,凡是托过七家,没有所获就必须停止托钵了,不能再化缘了,表示福报不够,‘足限七间,托钵若无,即还精舍。’这一餐就不能进食,如果别的比丘托到东西,分给你一些才能进食。

佛陀化缘一无所得,这是示现给众生看的。弟子就问:‘世尊,您是一位人天尊师,福报这么大,为什么还会托空钵回来呢?’佛陀说:‘今天我虽已成佛,还是必须面对因果;没吃没有关系,我必须示现给众生看。’

弟子又问世尊:‘世尊乞食不获、空钵而还,是什么样的因缘呢?’世尊接著回答:‘在过去,我是一名外道,曾到长者家乞食不得,后来看见一位出家人也到长者家乞食,这个出家人已证果,长者夫人看他身心端寂,生信敬心,奉施了很多上妙饮食。我看了心生嫉妒,将他的钵打翻,还用脚践踏食物,使他没办法吃。以此恶业于百千岁常生地狱受无量苦,残余业力,今天空钵而还。’

想想,佛陀还必须遭报,那我们遇到一些逆境又算什么?还常常埋怨。这样子要如何修行!?

我们要想,佛陀那么好的修行,仍然必须受因果报应了......。当然,佛陀是示现,他无苦受可言,但他一样要受报。

所以,我说:‘在座的各位大德,执著心不要太重。这,是苦的根本。’佛云:‘众生颠倒,轮回不息,如狗临井,自吠其影。’这就是说众生看事情常常颠倒,痛苦当成快乐,无常看作永久,如此一来,轮回永不止息;就如一只狗到了井边,看到自己的身影一直狂叫一样。

如今,我们在心中存有主观,看到环境的变化,就不会想想,这是一种因果报应,要接受它;而老是对于痛苦的果报不满、排斥,甚至咒骂,增加第二重的苦恼。

楞严经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也就是说一切众生从无始劫以来,皆不了解自己的本性才是真实的东西——我们常说的修心养性、明心见性。‘性净明体’就是本体是清净的。‘用诸妄想’,就是我们用种种意识、妄想。‘此想不真’,这些妄想是虚妄的,故有轮转。

谈念佛三昧

打坐念佛的方法

佛说,以黄叶止小儿啼,是法无定法,应病与药,所以对症的药都是良药,各种法门都是一律平等,无有高下。

末法时期,众生根基比较陋劣,业障深重。

所以修法还是以净土最为恰当,契理契机,是最适合众生修证得度的一个妙法。

净土宗非常方便,只要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了。

一句阿弥陀佛,可以说三藏十二部经文都包括在内。

一切宗都可以把它含藏在内。

所以是三根普摄,八教圆赅的好法。

可惜现在有些净土宗人,没有好好地,一心一意地持这句圣号。

在大陆就有一个很不好的话说,叫大家都不要用功,说散心念佛,带业往生。

就是我们一面念一句圣号,阿弥陀佛,一面可以动脑筋,想什么念头,讲什么废话。

可以把业障带去到西方。
  
假如这么便当,莲池大师不会在他的《竹窗随笔》里说,念佛者多,生西者少,何也?

为什么念佛的人多,生到西方去的不多呢?

这是为什么?

他说,就是因为念佛心不痛切故。

念佛的心不是虔诚,不是真心实意地,不是真为生死地,恳恳切切地念这句佛号。

而是敷敷衍衍、马马虎虎、有口无心。

所以憨山大师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冤枉。
  
但是我们说,不管你禅宗、净土、密法,都要好好用功。

不好好用功啊,光靠他力,没有自力是不行的。

所以我们平常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我们念佛也要好好地念。

象憨山大师教导我们说,念佛,如推重车上山,要极力追顶,一句接一句,一字连一字,字字清爽,那样子才得力。
  
紫柏禅师说,我们念佛,是不是能往生西方,自己可以检查。

在什么地方检查呢,在两头取证。

一头顺境,一头逆境。

顺境的时候,你高兴喜欢得不得了,念佛之心忘到脑后去了,没有这个佛念当前。

逆境当前,你很烦恼,光火得不得了,那个佛念也没有了。

因为这两头你都作不得主了,跟境界跑了,那么,临命终时,就很危险,这个正念就提不起。

因为临命终时,四大分散,非常痛苦。

尤其是风大分散时,那个身体啊,就象被刀一层刮掉一层,非常痛苦,所以人都昏迷不醒。

那个时候,你还有佛号提得起吗?

所以说,要现在好好用功。
  
释迦佛教导我们要执持名号,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

执持名号,执,就是抓得紧,持,是锲而不舍,就是佛号与我们的心契合在一块,不分心佛有两分。

心和佛打成一片,心就是佛,佛就是心。

契合一致。

所以这样子才能够一日到七日,自始至终,都无心可乱。

一心就是无心,心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好乱呢?

所以,一心不乱。

这个是我们念佛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问题。

念佛三昧的方法
  
很多人现在念佛,以为是不要念佛三昧,我们不要三昧,因为我们往生是依靠他力。

就是依靠阿弥陀佛接引生西,不是靠自己。

殊不知,要有他力需先要有自力,自己一点力量也没有,完全依仗他力,那就依仗不到了。

我们看世间的事情来比,世间的事,依靠他人帮忙,自己要有相当的力量。

自己一点本事也没有,全靠别人给你帮忙去做,做成功吗?

也做不成功。

所以,世法就是佛法,佛法就是世法。

世法如此,佛法何尝不如此呢?

所以,要依靠他力者,一定自己要有相当力量。

就是虔诚地念这句佛号。
  
印光大师曾经讲过念佛三昧,就是教我们念佛,要竭力提撕。

提,是聚精会神把这个佛号提在心中;

撕是撕破。

所以念佛时,要带参究,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 ,

这句阿弥陀佛是从何处出来的?

这念佛的是谁呢?

看起来这像是参话头,其实,净土宗就是禅宗。

印光大师曾经这样说,要常常地参究参究,所以还要把它撕破。

撕破者,就是真正念佛念到无可念处,念佛的心本来是妄心,妄心不动的时候,这个佛号就念不出来了。

能念之心,所念的佛号,一时脱落,那就撕破了。
  
他还举几个例子,说我们念破的时候,我们的这个体,就是真如妙体,如旭日东升,光吞万象。

其体也,就是要象月落西沉,众声枯寂。

就一面说我们佛性体一样都没有,就如月落西沉,众声枯寂。

它的用,其用啊,象太阳朗照大千,光吞万象。

所以我们真如佛性,就是这样子一个妙体妙用。

就是用念佛就可以证到。

在净土宗里有很普遍的一句话,花开见佛悟无生。

这句话就是说,我们现在用功,这句佛号念得好,念得妄心断掉,佛号脱掉,

我们的心花,就是我们的这个胸腔的肉团心,它会开分。
  
我们的心,就象这个莲花一样,没开的时候象莲花苞,上面尖的下面圆圆的没开。

所以用心表示莲花者,一表示形象;

二表示它的体性。

莲花是出污泥而不染,我们的这个心,虽然在这个娑婆世界,一切烦恼当中,它也是不染。

所以只要我们心,念佛能空净,这花它就会开分。
  
我们的心在两种情形之下开,一种就是在入三昧、入定的时候,它能开一分。

所以我们见到一分光明。

开得大,就见的光明大;

第二种情形,就是在我们断气的时候,最后一口气一脱,落下去了,触到这个心包络边上的死穴,

这个穴道,那么我们的心就开了,第八识就走了。

所以第八识是最后走,所以法相宗说,去后来先作主公。

去是最后,这个第八识,来是最先来。

所以第八识它就走了,这个心就开开来了。

所以我们坐得好,这个心花开敷,见到我们的自性佛,花开见佛,就是见自性佛。

这个自性佛就是阿弥陀佛。

因为阿弥陀佛和我们的自性佛是一样,是千佛万佛共一体,没有两样。

就象是电灯光,光光相摄,交参无碍。

所以见到这个自性佛,就是见到阿弥陀佛。

所以这句话就是叫我们做功夫,做得好,当下就能够开开来,见到本性。

所以心里清净了,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弥陀经》里有,若今生、若已生、若当生。

就是说我们生西方,并不是一定要死了来生,现在也可以生,当下也可以生。

就看我们怎么用功夫。

所以念佛三昧证到了,它就是禅宗,它就是密宗。

因为密宗也就是要靠身口意三密加持,打开秘密宝藏叫密宗。

我们净土宗,念一句佛号,就等于持咒。

打开我们自心的本性,就是打开秘密宝藏。

修法时,我们用身口意三密加持,

无量寿经注解及译文,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五
  自下第三重摄下人同生彼国。于中有三。第一广举无量寿国胜妙之事。令人愿求。二从世人薄俗已下。明娑婆界秽恶充满。使人厌舍。三从广礼无量寿下。就弥陀国辨得彰失。令人修舍。
  初中有二。第一广举无量寿国胜乐之事。二佛告弥勒诸天人下。劝人往生。前中有八。一彰彼国寿命长远。二彰彼众光明殊妙。三彰彼众身相具足。四彰彼众智德殊胜。五彰彼生永离恶趣。六彰彼土兴供养多。七彰彼生闻法不绝。八彰彼菩萨行德圆备。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疏]就初段中。彰彼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明寿长远。无有中夭。除愿为物余国受身。
  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
  [疏]第二段中。初彰彼国诸声闻人身光一寻。次彰彼国余菩萨光照百由旬。其一由旬。有四十里。照百由旬。合四千里。三明观音及大势至。光遍三千大千世界。于中初辨。阿难白佛下。辨其名讳。此二菩萨于此国下。彰此生彼。
  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
  [疏]第三段中。彰彼众生身相具足。皆悉具于三十二相。如经广辨。
  智慧成满。深入诸法。究畅要妙。神通无碍。诸根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
  [疏]第四段中。彰彼众生智德殊胜。句别有四。一智慧成满。深入诸法。证会法性。究畅要妙。穷达教诠。二神通无碍。三诸根明利。四得忍不同。其钝根者成就二忍。谓音响忍及柔顺忍。其利根者乃至成佛。得阿僧祇无生法忍。
  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受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除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如我国也。
  [疏]第五段中。彰彼生者永离恶趣。于中初明彼国生者。乃至成佛。不更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后除为物他方现生。释迦自说如我国中诸菩萨也。
  佛语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随心所念。华香、伎乐、衣盖、幢幡。无数无量供养之具。自然化生。应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辄以奉散诸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在虚空中。化成华盖。光色昱烁。香气普熏。其华周圆四百里者。如是转倍。乃覆三千大千世界。随其前后。以次化没。其诸菩萨佥然欣悦。于虚空□。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听受经法。欢喜无量。供养佛已。未食之前。忽然轻举。还其本国。
  [疏]第六段中。彰彼生者能兴广供。于中初明往十方界广供多佛。次从受法。后明供已未食之顷还归本国。前中四偈。一彰彼国诸菩萨等。于一食顷。往十方界。遍供诸佛。二随心下。明诸供具随心化现。三在虚空下。明于空中化成华盖。四其诸菩萨下。明诸菩萨共奏天乐歌叹佛德。佥谓皆也。众皆喜跃。名佥欣悦。复供佛已。未食之前还归本国。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天人颁宣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宣道教。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即时四方自然风起。吹七宝树。出五音声。无量妙华。随风四散。自然供养。如是不绝。一切诸天。皆赍天上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其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普散华香。奏诸音乐。前后来往。更相开避。当斯之时。熙怡快乐。不可胜言。
  [疏]第七段中。彰彼生者闻法不绝。于中初明说法之时。众集讲堂。如来为说。莫不已下。明说利益。心解得道。即时已下。设供奉佛。于中初先风摇树音。次吹妙华。后诸天等。持华香乐。供养奉献。娱乐无极。
  自下第八。彰彼菩萨行德圆备。于中初别。后总结之。别中有七。一行修离过。二具足下。成德圆备。三等观三界空无有下。行修具足。四究竟一乘下。成德殊胜。五摧灭嫉下。行修增进。六因力下。诸力具足。七身色相好功德已下。通就诸德总叹显胜。
  佛告阿难。生彼佛国诸菩萨等。所可讲说。常宣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著心。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于诸众生。得大慈悲饶益之心。柔软调伏。无岔恨心。离盖清净。无厌怠心。等心、胜心、深心、定心、爱法乐法喜法之心。灭诸烦恼。离恶趣心。究竟一切菩萨所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匈牙利波斯豹幼崽接受体检|Cachorros de leopardo persa reciben examen médico en el zoológico d
  • 四、高人点化高人点化成仙可以说是修仙的一种机缘,但是我们在看完道教仙真的成仙经历后发现,即便是机缘巧合遇到高人,自身的品性、慧根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钟离权和
  • 你们的关注与鼓励永远是给予视频创作者最大的动力。百万粉是观众们对你的嘉奖与肯定,你值得这份来之不易的礼物。
  • 吸收后整个皮肤都是很水润的,油的存在感几乎为0,上妆时妆面也会变得很服帖~而且富勒烯有很稳定的抗氧化效果,底妆的暗沉速度也会变慢~就冲它的肤感和保湿效果,所以双
  • 南京林业大学蒋华松没有发表一篇论文,仅以教学业绩评上了教授;只有高中学历但创作成果斐然的江苏作家周洁,从中级直接获评正高;航天六院长动集团军品事业部车二班班长黄
  • #最美的风景[超话]##乡村振兴##魅力江苏大赏# 江苏盐城射阳海河镇:建画里乡村 留梦里乡愁白墙黛瓦,一栋栋新农房排列整齐;道路整洁,一条条马路四通八达……在
  • 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心] #每日一善#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
  • 当时正值阳城发电公司一期6台35万千瓦机组分部调试的攻坚阶段,面临进口发电设备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中文材料缺乏等问题,这并没有难倒邸若冰,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底
  • 很多人会觉得第二个人亏,因为第二个人被稀释掉的钱肯定更多,这样的理解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放在真正的现实中,事实却是,第二个人的钱会越来越多地,一个人的钱则会越来
  • 正畸前:检查主要是为了了解你的诉求,收集你的资料,让医生更准确分析出你的牙齿问题和面型特征,制定适合你的正畸方案。关于正畸检查,爱优牙做了大量专-业靠谱,通俗易
  • #南京领养[超话]#南京龙池免费领养自家繁育,9月10日出生。还剩两只象牙色(一黑眼,一红眼)一纯银。
  • 大家要注意,这是讲比量功德,这是讲法眼功德,是天眼功德所不可比拟的。#每日佛言慧语[超话]#【真净章句】553受持《法华经》的人,可以通达大千界阿难借助于佛的神
  • 念⃞ | 世界上给我名字的那个人走了↦↦↦↦↦↦↦↦↦↦↦↦↦↦↦↦↦↦↦↦2021年6月8日 7点02分那个给我名字的人还是走了 享年95岁·昨天是姥爷头七
  • 收拾东西的时候看到了这个柯基挂件 是去年追我的一个人送的 我问他为什么柯基的头和pp是分开的 他说你不觉得很可爱吗他是一个很体贴很好的人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们吃
  • 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孩子是重复的户口被注销,原户口还存在,这种情况,孩子的监护人可以拿着孩子现有合法户口与警方出具的证明,到学校办理学籍变更手续,就可以正常参加
  • 云家罹难之时,此时的她也略显的有些憔悴清减,但眉间却依旧是那副端庄慈爱的柔情,默默的看着堂下的两个孩子#大理婚纱照##云南大理丽江旅拍#蓦地,一道电流 忽然划过
  • 我们更在乎的是备份带来的安全感,不是美好本身我们都在小心翼翼的享受这个世界的美好,可是希望这世间的美好,都有所报,都环环相扣,及时难以心想事成,也能有所回应,一
  • #焦点论坛[超话]#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穷小伙,一个人干活,养活家里上下五口人,每天不分白天黑夜上山打柴,可即便如此,也时常饿肚子,朝不保夕。 有一天,穷小伙
  • 揭开定制“心”意,还暗藏守护密语哦关注我,带#usmile全面守护#并@ 你最爱的人,说说你们彼此的守护故事,12.25抽一位送出45度专业刷礼盒,陪你一起温暖
  • 可以是亲子阅读,也可以看孩子看绘本,父母看自己的书。”近期读过的最浓烈、最有震撼力的一段话,在听#第八十八号-梁翘柏[音乐]# ,当诗句戛然而止,我听见脑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