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过去半年了,发现了3个现象,每7个人就有一人拥有30万元以上的座驾!消费呈现两极分化了……

1、上海人又排队了,580元买“最便宜”的LV包包!网友吐槽:真丑真贵!有人说是智商税,很正常,靠这些智商税,LVMH在今年的市值到了5000亿美元!不要用自己的认知,去评价别人的消费水平。千金难买我愿意,别人喜欢怎么花,就怎么花。什么叫有意义,买最实惠的东西?

如果,什么东西都与实惠联系在一起,那么谁还有挣钱的动力。满足生活刚需,并不需要花费多少,从心理学的角度,这叫追求物质欲望的极限,永远不会满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水平,无可厚非,不要担心别人花了,就要过苦日子。

2、截至5月31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500亿件,比2019年达到500亿件提前了155天,比2022年提前了27天。说明了什么?网购依旧高景气,越网购越穷,越穷越网购。大家看似占便宜了,实际上,只是让财富转移到少数人手里了。

互联网是1个财富转移的工具,双刃剑,以前10000个人的生意,30000个岗位,现在只需要100个人,1000个岗位,因为网络很容易让资源向头部集中,以前只看需要一个镇上竞争,现在是全国竞争 。大家就业的方向,就是快递员,外卖员,滴滴……

3、今年1-5月30万以上高端豪华车销量达到104.5万台,同比增幅高达35%!占了销量的13.6%。而30万以下车型累计销量为658.7万辆,同比增速只有0.5%。两极分化了,这些30万以下的销量,增长最快的就是那些微型迷你的小电动车。

汽车,就是代表消费水平最直接的产品,它是消费品,不像房子,是按照自己的消费需求选择,不像房子,在一线城市买房的人,不一定都是富人,还有掏空6个钱包的人。

以上3个现象,说明消费两极分化很明显,这恰恰是经济低迷期的正常现象,所以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2023年过去半年了,发现了3个现象,每7个人就有一人拥有30万元以上的座驾!消费呈现两极分化了……

1、上海人又排队了,580元买“最便宜”的LV包包!网友吐槽:真丑真贵!有人说是智商税,很正常,靠这些智商税,LVMH在今年的市值到了5000亿美元!不要用自己的认知,去评价别人的消费水平。千金难买我愿意,别人喜欢怎么花,就怎么花。什么叫有意义,买最实惠的东西?

如果,什么东西都与实惠联系在一起,那么谁还有挣钱的动力。满足生活刚需,并不需要花费多少,从心理学的角度,这叫追求物质欲望的极限,永远不会满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水平,无可厚非,不要担心别人花了,就要过苦日子。

2、截至5月31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500亿件,比2019年达到500亿件提前了155天,比2022年提前了27天。说明了什么?网购依旧高景气,越网购越穷,越穷越网购。大家看似占便宜了,实际上,只是让财富转移到少数人手里了。

互联网是1个财富转移的工具,双刃剑,以前10000个人的生意,30000个岗位,现在只需要100个人,1000个岗位,因为网络很容易让资源向头部集中,以前只看需要一个镇上竞争,现在是全国竞争 。大家就业的方向,就是快递员,外卖员,滴滴……

3、今年1-5月30万以上高端豪华车销量达到104.5万台,同比增幅高达35%!占了销量的13.6%。而30万以下车型累计销量为658.7万辆,同比增速只有0.5%。两极分化了,这些30万以下的销量,增长最快的就是那些微型迷你的小电动车。

汽车,就是代表消费水平最直接的产品,它是消费品,不像房子,是按照自己的消费需求选择,不像房子,在一线城市买房的人,不一定都是富人,还有掏空6个钱包的人。

以上3个现象,说明消费两极分化很明显,这恰恰是经济低迷期的正常现象,所以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三大消息显示,“消费降级”真来了!未来请捂紧钱包

“史上最卷618”结束好几天了,各大电商平台的“战报”却迟迟不见公布。

往年这个时候,电商巨头们会早早把成交额、增长率等具体数据晒出来,一方面这些数据是吸引看客围观的“流量密码”,另一方面数据代表实力,拿数据说话等于抢占江湖地位。

今年“不公布”的意思其实明摆着:战绩不佳。潜台词大概是:数据辣眼,就不放出来丢人了。

其实今年618各大电商平台都憋着大招,事前“不搞套路”、“百亿补贴”、“聚焦低价”等口号喊得震天响。京东宣扬打造全行业投入力度最大的618,阿里也号称今年是淘宝天猫历史投入最大的一届618。今年各平台更是加码各类补贴,玩法更加简单。不用像往年那样烧脑,重在拼低价。

所以,不是各大平台不努力,而是天不遂人愿——整个消费大环境极其不景气,低欲望消费僵局一时半会难以打破,才会导致今年618不温不火,京东、阿里陷入卖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地。

十年时间,物是人非。

一言概之:都没钱了,消费主义是假,省钱才是真。

以我自己为例,今年没有在618当天消费任何东西。去年花了580元,前年花了965元。不网购不消费的原因很简单,一是没有必买不可的东西,二是钱包瘪了,手头紧了。

前段时间,网上都在说,“只要不买房,你就是富人。”

逻辑很简单,以往为了买房消费降级,甚至是勒紧裤腰带的比比皆是。现在不买房不还房贷,自然有余钱作其它消费。吃喝玩乐和动辄百万的购房首付款,大几千近万元的月供相比,更是九牛一毛。

但并不是这么回事儿。现实情况是,大家现在不仅不买房,连最基础的吃喝拉撒睡玩等消费也开始节制了。

以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为例,国家文旅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相比疫情之前的2019年,端午假期总出行人数增长12.8%,但总消费却下降5%。考虑到这几年物价上涨因素,端午假期实际出游人均消费跌幅在20%以上。也就是说,端午假期延续了此前五一黄金周的“出游人数高,消费单价低”的特征。

毫无疑问,今年618悄无声息落幕,和五一、端午双节消费客单价持续走低,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口红效应”越来越明显;二是预示着消费降级真的来了。

如果你觉得这不算消费降级,那么我们来看看另外两个消息。

第一,阿里、京东、抖音电商等正在集体向拼多多靠拢。

啥意思?当各大电商平台无计可施时,“9.9元包邮”的拼多多,杀得很凶猛,正以高增速暴打各大电商平台。也正因为此,阿里、京东的战略也开始聚焦到拼多多起家的“低价策略”上。

先说阿里,马云高调回国后,已在公开场合指示,“接下来是淘宝而不是天猫的机会”。深究内在,马云强调回归淘宝,指的是淘宝比天猫更能满足用户的消费需求。

随后的阿里换帅,也佐证了这一点——新上任的CEO也是以前的淘宝老大。说穿了,阿里这一手牌,其实是基于国内消费降级而定,要靠低价赢得竞争。此前的“消费升级”战略,抓住一线城市用户的口碑和体验的策略,被彻底推翻了。

再说京东,刘强东回归后,公司战略一百八十度转变:换掉了“要质量不要低价”的徐雷,新上任的CEO徐冉则直接喊话“要聚焦极致的低价”。6月18日,徐冉更表示,未来京东将把下沉市场作为三大战略之首,将其置于技术服务、国际业务之前。

通俗点说,阿里、京东向拼多多靠拢,意味着一场卷价格的风暴即将席卷整个电商行业。

底层逻辑是:下沉市场才是潜力巨大的价值洼地,低价好货才是王道,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比死磕消费升级更为迫切,也更容易实现业绩增长。

反观深耕下沉市场的拼多多,增长势头依旧凶猛:财报显示,拼多多集团一季度实现营收376.4亿元,同比增长58.2%,经营利润为69.29亿元,同比增长222%。归属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81.010亿元、同比增长212%。而阿里、京东的增长,是个位数或者负数。

结论:从阿里、京东的角度看,我们的消费确实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但从拼多多的角度看,人民群众的消费热情依然高涨。说穿了还是那句老话,“屠龙少年终成恶龙”,消费给不给力,价格已成关键。

第二,钻石、劳力士等高端产品量价齐跌,高仿货、莆田山寨货,大受欢迎。

受结婚率低迷和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影响,年轻人在一些非必要的消费上正在疯狂做减法。

其中以钻石和珠宝零售最甚。5月17日,戴比尔斯发布公告称,2023年第四次原钻拍卖会成交额仅为4.8亿美元,同比下降20.5%。

年轻人不买天然钻石,不是因为没需求,而是因为没钱,人造钻石等替代品大火,说明了一切。2022年人造钻石的市场份额已经攀升至20%左右。且其零售价也由8年前是突然钻石的80%,降到了30%左右。

另外,年轻人最喜欢的奢仕品之一劳力士手表,今年的价格依然没有什么起色。自打去年暴跌之后就一直没缓过来,还在持续阴跌。

一言概之,现在的年轻人消费越来越理性了。究其根本是疫情改变了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务实和理性成为这届年轻人的主要消费心理,影响其消费行为。

今年以来奶茶、咖啡等领域掀起的5元价格战,也佐证了这一点。

当然了,若论省钱,年轻人疯狂热捧莆田A货,才是最鲜明的案例。

这两年,莆田鞋的规模和销售额都迎来大幅攀升。前几年还躲躲藏藏,私下贩卖,现在倒好干脆明目张胆开起了莆田旗舰店,各种大牌陈列其中。原价大几百上千的鞋子,在莆田这里只需要不到1/3的价格就可以买到。

莆田主攻鞋子,而河南的桑坡村专研羽绒服和雪地靴。这里是亚洲最大的羊剪绒加工基地和集散地,还是“皮毛第一村”,一两百元的大鹅、北面满大街都是。

通俗点说,这背后是这届年轻人的消费降级。核心是年轻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好看实用省钱才是王道,真假已经不重要了。

“135买的椰子穿了2年,质量比真的还好。”

5年前的大学生:花2000大洋买个限量AJ,室友会投来羡慕的目光。

现在的大学生:一百块买八个纯棉半袖,舍友才会直呼“牛X”,而且会疯狂追着要链接。

个人理解,消费降级是买低价的好货,不是买贵的垃圾货,是自己穿着舒服,同时买的自由。网络上那些吃一个月泡面、榨菜把省下来的钱买大牌的,也不是消费升级,而是穷装。

透过现象看本质,消费降级的内核其实是钱包瘪了。

直白点说,赚钱和赚钱的预期大大降低。这一点,并非信口胡说,此前的调查已经说明了一切,超过50%的人表示这两年的收入是下降的。

赚钱难,最终要归因于经济大环境不景气。今年以来,美联储加息,硅谷银行倒闭,导致金融行业动荡,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也直接传导并影响我国的出口和外需。众所周知,我们的内需一直都不太给力,所以现在等于说是三驾马车全部失灵了。

于是我们看到,裁员、降薪、无业、待业、自由职业等词,成为今年的热词。对应的则是收入下降。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大家的荷包正在加速缩水。

说到底,当人们的钱包瘪了,基本的物质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其它的高额消费只能以后再谈。房地产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本来就价格高企,叠加收入下降,购房需求只能无限延迟。大家都不买的结果就是各种套利游戏玩不转了,住房开始供大于求,既得利益群体的资金、债务问题开始引爆,然后就是一系列的塌方,成交量下滑、房价下跌、卖地收入锐减,地方财政压力增大,起连锁反应。深究内在,就是没钱了。

综合以上各个层面的信息,不难得出一个朴素的结论:是时候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经济大环境越不好,就越得捂紧钱袋子。虽然我总说,要对我们的经济、国家有信心,但有时候务实一点,没有坏处。

没有危言耸听的意思,从目前的出口、投资、消费等趋势来看,未来我们的消费降级之路,恐怕还长着呢。
#豪宅##深圳楼市##房地产#
了解更多深圳房产资讯和融资技巧,年轻人如何靠房产逆袭,在一线买房加:YCGGS667 / YCGGS668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印发 发明人 代理人有望落户北京
  • 桂林旅发委通报“8元游腐乳配米饭”事件:将严处涉事导游
  • 国足惨败威尔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 中国很赞最燃快闪视频怎么看?
  • 中美之间爆发贸易战的可能性引起恐慌:加美股市暴跌
  • 全国首例共享单车民事公益诉讼案一审宣判:小鸣单车须退还押金并公开道歉
  • 第四套人民币部分面额将停止流通,收藏价值如何?该注意什么问题?
  • 谢伏瞻任社科院院长,卸任河南省委书记时表态愉快服从组织安排
  • 中超裁判薪酬曝光!一场比赛最高过万
  • 湘江边的两座房子
  • 北京险胜上海重回五棵松 王骁辉神奇三分成关键先生
  • 【澳洲】一直升机在哈密尔顿岛附近坠毁,两人不幸身
  • 免试拿驾照?醒醒吧!不少学员中招,教练诈骗28万元获刑
  • 20180107_新闻辑录
  • 迷雾重重,县委书记为何要为辱母案警察打官司?
  • 老人在国际航班上突发急病晕倒,武汉女医生万米高空紧急施救
  • 黎姿本想晒婚纱照秀恩爱,却连连发文回应整容传闻
  • 专偷寺庙“香火钱” 两男子3个月作案12起
  • 事件:佛山高明发生中重大交通事故,造成7死2伤!
  • 怕外卖二次出售,退餐时留个字条,结果担心的事还真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