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贵在调心,不在念多,念少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文:智渝法师

大家要想知道能不能往生,只要观察自己的心就知道了。问一问自己的心,清净不清净。如果心清净,没有其他的烦恼,只有愿生西方,愿见弥陀的一念,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有希望。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心中不种娑婆种子只种西方种子,一定往生西方,不然的话,你的心中,乱七八槽,见不得人的种子多得很,往生西方的希望便没有了,因为你的心见不得人那只有去见鬼,怎能见弥陀呢?所以念佛人的心,要清净得上对天、下对地、中对一切众生,都对得起,以此心发愿求生西方,决定往生。
佛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就是说,外面起的什么境界,都是自心所现。有什么心,必现什么境,所谓“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所以境由心现,心逐念成。起什么样的念,必成什么样的心,有什么样的心,必现什么样的境。念地狱,就心现地狱,念饿鬼,就心现鬼界;念佛,当然心现佛境。所以经说,心想佛,心即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是因,所现的境是果,所以念佛是因,往生是果。嗔心和杀心重的,必造恶业,恶业因缘,必现地狱。所渭“恶业将盈,地狱相现,净业将熟,佛身现前”。
念佛须要有真信切愿,有了真切信愿心念佛,决定可以往生。有信而不真,有愿而不切,念佛悠悠荡荡,飘飘浮浮,最多只有一半往生希望,心中杂染种子太多,可能只有十分之一二往生希望,天天胡思乱想,吵架闹事,造恶业,念佛只是嘴皮上玩耍,往生就绝无希望了,相反地,堕落三途倒是有希望的。有些人喜欢打麻将,心中只有麻将经,没有阿弥陀,我敢说,他死后一定作麻将鬼。

原来十法界不出一心,一心能现十法界,所以念佛多少快慢,和往生的关系很少。念佛贵在调心,只要真信切愿持名,决定往生。你能否往生,或者你将来落在那一道,不必问人,只问自心便知端的。

大家要切记,念佛法门贵在调心。“心生则法生,法生则心生”。只要心净,佛土自然清净。
我们众生心,往往被二执所缚,二障所碍。二执是人我执,法我执。这二种执着不出我慢心,都是我慢心的表现。要是你能细心地观察众生“相”,就会发现都是我慢心的表现。私心是我慢心,暴躁是我慢心,耍小性子是我慢心,不能和合众,不能互相团结,是我慢心。……总之,众生“相”虽有千差万别,总不出一个我慢心。古代善知识,善调学人的我慢心,实在不容易。
众生都被二障所碍。二障是烦恼障和所知障。怎样对治二障呢?总说,以念佛对治,别说,以戒定慧对治。
先说“戒”。所谓戒,是戒你的身心远离过错,绝不是外表规规矩矩就算持戒。固然,外表规规矩矩是威仪,也是需要的,但徒具其表,而身心过错不断,那不能算“戒具足。”
图片
所谓“定”,是要求你心住一处,不散乱。若是你们在表面上老老实实地坐在那儿,和一块木头一样,而心中却胡思乱想,也算不得“定具足”。
什么叫“慧”?所谓慧,不是指“世智辩聪”,那些小聪明而言,而是指心不被二执所缚、二障所碍的智慧而言。这种智慧也叫做“般若”。
“戒具足”,可以保住人身,不落三途,进一步,“定具足”,可以出“欲界”,生“色界天”、“无色界天”,再进一步,“慧具足”,可以出“三界”,成就“无漏功德”。
用戒道慧对治二障,虽然很好,可是很难。最方便的办法,足以念佛对治。不管是二执、三障,甚至八万四千烦恼,一概高举一声阿弥陀佛名号,一定可以通过生死关。
念佛时要如将军临阵,高举一句佛号,与八万四千烦恼作殊死战。佛号一起, 一切放下,心中绝不下其他的种子,要提防“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一切放下以后,处处无心,处处只有念佛心,这叫事一心念佛,便是“清净心除烦恼,至诚心起佛号”。
图片
一切放下,自然处处无心;心既没有,就也没有“无心”,也就是说,“有”心不可得,“无”心也不可得。所以说,“处处无心处处心”。用此心念佛,“有”也放下,“无”也放下,“有、无”总无,自然会入圆融法界。“法界无性,无性缘成”。全体法界,乃至微尘许,无非一大缘。

法界既是缘起,所以可借信愿念佛因缘,求生西方。西方净土,就是一真法界。我能念的是法界心,念的阿弥陀佛是法界身,所以说是法界藏身。能念所念,都是法界,心、佛、法界,没有差别。以佛心念心佛,所以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种念佛叫理一心念佛。
不过,这种念佛方法,不是上根利智的是办不到的。如能办到,那末,念到心开,自性佛便圆现了。也就是说,“念到心中莲华开,阿弥陀佛自然来”。这种念法,是一念圆成,不假于他,论“体”则法界圆融,论“宗”则信愿持名,论“用”则放下、无碍、往生。
这一法门是最高最深最微妙,是从释迦如来大悲心中流出的,比较其他法门,既直捷又圆顿,如山中须弥,法中之王。可惜末法时期,众生执重障深,以致这样的微妙法门,明珠暗投,被人埋没。唉!象这样至高无上的妙法门,浅智的怎能知道?小乘人怎能行持?
图片
说实在的,我本人就是小智小乘人,所以今天要沾大家的光,借大家念佛功德,求生西方。切盼大家要真信切愿修行,可以自度,可以度人。末法时期,唯有念佛法门是度生的桥樑。
回过头来,再说调心。无论忧喜苦乐,总要用一句佛号来调心。只让心现佛境,不要让它起烦恼,显现其他杂乱境界。心起烦恼,赶紧念佛。破烦恼,应先从破我执下手。能放下,就一切烦恼都被击破了。所以发觉有我执心,就应赶紧放下,立即念佛。
怎么是随烦恼转呢?譬如见美色,起贪心;遇逆境,起嗔心;于世情,起痴心。如此等等,都是随烦恼转。随烦恼转,便起业障魔障。心碍境,便起业障,境碍心,便生魔障。业障魔障都是心所造作,所以念佛贵在调心。
你要是不知怎样调心,只要回家后,吃也想生西方,睡也想生西方,作事也想往生西方,走路也想生西方,乃至苦也想生西方,乐也想生西方。这样,将来一定往生西方,因为“决定心,必现决定境”。

念佛贵在调心,不在念多,念少!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文:智渝法师
大家要想知道能不能往生,只要观察自己的心就知道了。问一问自己的心,清净不清净。如果心清净,没有其他的烦恼,只有愿生西方,愿见弥陀的一念,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有希望。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心中不种娑婆种子只种西方种子,一定往生西方,不然的话,你的心中,乱七八槽,见不得人的种子多得很,往生西方的希望便没有了,因为你的心见不得人那只有去见鬼,怎能见弥陀呢?所以念佛人的心,要清净得上对天、下对地、中对一切众生,都对得起,以此心发愿求生西方,决定往生。
佛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就是说,外面起的什么境界,都是自心所现。有什么心,必现什么境,所谓“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所以境由心现,心逐念成。起什么样的念,必成什么样的心,有什么样的心,必现什么样的境。念地狱,就心现地狱,念饿鬼,就心现鬼界;念佛,当然心现佛境。所以经说,心想佛,心即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是因,所现的境是果,所以念佛是因,往生是果。嗔心和杀心重的,必造恶业,恶业因缘,必现地狱。所渭“恶业将盈,地狱相现,净业将熟,佛身现前”。
念佛须要有真信切愿,有了真切信愿心念佛,决定可以往生。有信而不真,有愿而不切,念佛悠悠荡荡,飘飘浮浮,最多只有一半往生希望,心中杂染种子太多,可能只有十分之一二往生希望,天天胡思乱想,吵架闹事,造恶业,念佛只是嘴皮上玩耍,往生就绝无希望了,相反地,堕落三途倒是有希望的。有些人喜欢打麻将,心中只有麻将经,没有阿弥陀,我敢说,他死后一定作麻将鬼。
原来十法界不出一心,一心能现十法界,所以念佛多少快慢,和往生的关系很少。念佛贵在调心,只要真信切愿持名,决定往生。你能否往生,或者你将来落在那一道,不必问人,只问自心便知端的。
大家要切记,念佛法门贵在调心。“心生则法生,法生则心生”。只要心净,佛土自然清净。
我们众生心,往往被二执所缚,二障所碍。二执是人我执,法我执。这二种执着不出我慢心,都是我慢心的表现。要是你能细心地观察众生“相”,就会发现都是我慢心的表现。私心是我慢心,暴躁是我慢心,耍小性子是我慢心,不能和合众,不能互相团结,是我慢心。……总之,众生“相”虽有千差万别,总不出一个我慢心。古代善知识,善调学人的我慢心,实在不容易。
众生都被二障所碍。二障是烦恼障和所知障。怎样对治二障呢?总说,以念佛对治,别说,以戒定慧对治。
先说“戒”。所谓戒,是戒你的身心远离过错,绝不是外表规规矩矩就算持戒。固然,外表规规矩矩是威仪,也是需要的,但徒具其表,而身心过错不断,那不能算“戒具足。”

所谓“定”,是要求你心住一处,不散乱。若是你们在表面上老老实实地坐在那儿,和一块木头一样,而心中却胡思乱想,也算不得“定具足”。
什么叫“慧”?所谓慧,不是指“世智辩聪”,那些小聪明而言,而是指心不被二执所缚、二障所碍的智慧而言。这种智慧也叫做“般若”。
“戒具足”,可以保住人身,不落三途,进一步,“定具足”,可以出“欲界”,生“色界天”、“无色界天”,再进一步,“慧具足”,可以出“三界”,成就“无漏功德”。
用戒道慧对治二障,虽然很好,可是很难。最方便的办法,足以念佛对治。不管是二执、三障,甚至八万四千烦恼,一概高举一声阿弥陀佛名号,一定可以通过生死关。
念佛时要如将军临阵,高举一句佛号,与八万四千烦恼作殊死战。佛号一起, 一切放下,心中绝不下其他的种子,要提防“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一切放下以后,处处无心,处处只有念佛心,这叫事一心念佛,便是“清净心除烦恼,至诚心起佛号”。

一切放下,自然处处无心;心既没有,就也没有“无心”,也就是说,“有”心不可得,“无”心也不可得。所以说,“处处无心处处心”。用此心念佛,“有”也放下,“无”也放下,“有、无”总无,自然会入圆融法界。“法界无性,无性缘成”。全体法界,乃至微尘许,无非一大缘。
法界既是缘起,所以可借信愿念佛因缘,求生西方。西方净土,就是一真法界。我能念的是法界心,念的阿弥陀佛是法界身,所以说是法界藏身。能念所念,都是法界,心、佛、法界,没有差别。以佛心念心佛,所以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种念佛叫理一心念佛。
不过,这种念佛方法,不是上根利智的是办不到的。如能办到,那末,念到心开,自性佛便圆现了。也就是说,“念到心中莲华开,阿弥陀佛自然来”。这种念法,是一念圆成,不假于他,论“体”则法界圆融,论“宗”则信愿持名,论“用”则放下、无碍、往生。
这一法门是最高最深最微妙,是从释迦如来大悲心中流出的,比较其他法门,既直捷又圆顿,如山中须弥,法中之王。可惜末法时期,众生执重障深,以致这样的微妙法门,明珠暗投,被人埋没。唉!象这样至高无上的妙法门,浅智的怎能知道?小乘人怎能行持?

说实在的,我本人就是小智小乘人,所以今天要沾大家的光,借大家念佛功德,求生西方。切盼大家要真信切愿修行,可以自度,可以度人。末法时期,唯有念佛法门是度生的桥樑。
回过头来,再说调心。无论忧喜苦乐,总要用一句佛号来调心。只让心现佛境,不要让它起烦恼,显现其他杂乱境界。心起烦恼,赶紧念佛。破烦恼,应先从破我执下手。能放下,就一切烦恼都被击破了。所以发觉有我执心,就应赶紧放下,立即念佛。
怎么是随烦恼转呢?譬如见美色,起贪心;遇逆境,起嗔心;于世情,起痴心。如此等等,都是随烦恼转。随烦恼转,便起业障魔障。心碍境,便起业障,境碍心,便生魔障。业障魔障都是心所造作,所以念佛贵在调心。
你要是不知怎样调心,只要回家后,吃也想生西方,睡也想生西方,作事也想往生西方,走路也想生西方,乃至苦也想生西方,乐也想生西方。这样,将来一定往生西方,因为“决定心,必现决定境”。

宏圆法师:
怎样如法的礼佛 

礼敬有种种不同的方式,

《华严疏钞》中,清凉国师依宝意三藏法师所说的七种礼,

再加上三种,清凉国师把它合为十种礼。

第一种是我慢礼,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我慢礼,

就是拜佛的时候,身体象舂米的碓具一样一上一下的,没有恭敬心。

志公禅师说:“ 行道犹如推磑,礼拜恰似客舂 ”,

意思是说,修行就像推磨,礼拜恰似舂米,

这是呵斥这种礼拜的方式。

以这种我慢礼的方式来拜佛,

虽然看到外表是在拜佛,而内心是毫无恭敬心的。

憨山大师在《费闲歌》中说:

“ 拜佛容易敬心难,
意不虔诚总是闲,
五体虚悬空费力,
骷髅磕破也徒然。”

所以这个我慢礼是不合礼仪的,只有身体上的行为,而且也不恭敬,

在心里上丝毫的恭敬也没有,大家在拜佛的时候,千万一定要注意。

第二是唱和礼,又叫求名礼,看外表是在礼佛,大声的唱念和跪拜,实际上也是没有恭敬心的。

我们不是说批评谁,只是说现象,

有些拜佛,拜的特别的花哨,动作像跳舞一样,比杨丽萍跳得还美,但是特别的飘,一点的恭敬心都没有,

纯粹是为了显露自己,而不是谦卑下来心去礼拜佛菩萨。

不是忏悔心去顶礼佛足,只是一种华丽的动作,

以引起他人的注意,获得个人的名利。

不是批评,这种现象非常多的,非常非常多的,

当我拜佛的时候,我也始终在警告自己,不能这么拜佛。

你再庄严,也是罪业众生,也要好好地忏悔。

我们比佛的功德、比佛的庄严、比佛的等等的一切,

我们简直是差得太远太远,

我们唯有真诚忏悔,顶礼佛足,来消除我们的我慢心,消除我执,

这才是真拜佛,一定要恭敬心,不要自高自大。

拜佛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我们的内心忏悔、内心恭敬的一种折射在我们动作上反映出来,

也不要为了个人的贪欲、

为了自己名闻利养而礼佛,

否则的话,不仅是骷髅磕破也徒然,

而且还会增加过失,我们想想,这是更大的更增加我执、自以为是。

第三是恭敬礼,据《大唐西域记》中记载,

印度敬礼的礼法有九种:

第一是发言慰问,

第二是俯首示敬,

第三举手高揖,

第四合掌平拱,

第五屈膝,

第六长跪,

第七手膝踞地,

第八五轮俱屈,

第九五体投地。

这九种礼法中,第九种五体投地是最殷重的,佛教也沿用这种礼法,表礼敬为最上者。

《离垢经》中讲,五体投地时一一发愿,我们要学着一点,

“ 愿我右膝著地之时,令诸众生得正觉道,

愿我左膝著地之时,令诸众生于外道中不起邪见,

愿我右手著地之时,犹如世尊坐金刚座,右手指地之时,震动现瑞证大菩提,

愿我左手著地之时,于诸外道,以四摄法而摄取之,令入正道,

愿我头顶著地之时,令诸众生离憍慢心,悉得成就无见顶相 ”。

五体投地是属于身业恭敬,

发愿和称名赞叹属于口业恭敬,

以最尊之顶叩三宝最卑之足,恭敬之至,

这是发起殷重心属意业恭敬。

以殷重心称名赞叹、五体投地,身口意三业恭敬,这是恭敬礼,十种礼法的恭敬礼。

第四个是无相礼,就是深入法性,离能礼和所礼之相,

也就是说,要以智慧来观能礼佛的人和所礼之佛,都是缘起性空如幻如化。

《金刚经》中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一切有为法,包括了十法界圣凡依正诸法,不仅世间的现象界是有为法,

就是二乘人所住的化城,甚至菩萨修因诸佛应化,都可以说是有为法。

简要来说,除了如如不动的真如自性,其他十法界圣凡诸法,都是属于有为法。

既然一切有为法都是虚幻不实,幻妄不真,

那么能礼之人和所礼之佛都属于有为法,也都是缘起性空幻妄不真的,

那么能够深入法性离能礼和所礼之相,这样来礼佛就是无相礼。

第五个是起用礼,上面的无相礼是空观,观能礼和所礼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空无自性,

我们刚才讲了,能礼所礼都是有为法,起用礼就是依体起用,依性体而起大用。

由前面空观,知能礼所礼空无自性,不可执著,诸法有一成不变的法相,

因此观能礼之人和所礼之佛都是虚幻的影像,而这些影像它是怎么来的?

又都是法性的缘起,既然是法性的缘起,法性遍一切法,

那么能礼之人和所礼之佛,也随法性遍一切法,也没离开法性。

正如礼佛偈中所说:

“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释迦如来影现中,

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皈命礼 。”

修这种礼的,就是这种起用礼的,能够从空入假,依体起用,这些都是菩萨的修持。

第六是内观礼,只是礼敬身体内的法身真佛,不向外求。

《起信论》中说:“ 离念相者,等虚空界 。”

离念相就是离空假之念,既不执著空性也不执著假有,空有不执,就能直见本觉真性,所以称为法身真佛。

如果背觉合尘,攀缘外境,就是不礼敬;

心不攀缘外境,背尘合觉,才可称为归依礼敬。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第四无相礼、第五起用礼和第六内观礼这三种礼,无相礼是空观,礼真谛佛;

起用礼是假观,礼俗谛佛;

第六内观礼是中观,礼第一义谛佛。

第七是实相礼,就是非空非不空,非礼非不礼,非取内真佛,非弃外假佛,

如果能这样不住于法,自然常冥法界,常礼诸佛,所以称为实相礼。

清凉国师在《华严疏钞》中这样解释实相礼:

“ 若内若外,同一实相 。”

若内是指上面的第四无相礼和第六内观礼,

若外指的是第三恭敬礼和第五起用礼。

无论是内在的礼敬方式和外在的礼敬方式,

如果能做到非空非不空,非礼非不礼,非取内真佛,非弃外假佛,

那么若内若外,当体即是真如实相。

这里讲的是实相礼,礼真如实相。

第八是大悲礼,以上四种礼虽然观智圆明,

但是未显大悲利物,这怎么能称为菩提萨埵的敬礼呢?

也就是说,以上四种礼,从无相礼到实相礼是观智圆明,

只有菩提之义,未具萨埵之义,就是没有慈悲之义,

所以这第八种大悲礼,是代一切众生礼敬。

众生,未来佛,一切众生未来佛,本具佛性,

与圣人圆证的真如体性无二无别,

所以这里以同体大悲,普代一切众生礼敬。

我礼敬了,一切众生就都礼敬了;

我离我慢了,一切众生都离我慢了,能礼人一具一切,所以称为大悲礼。

第九是总摄礼,在礼拜时,总摄前面从第三恭敬礼到第八大悲礼,这六种由浅至深的礼法于一观,

在这一礼当中,前面所讲的六种通通具足,

由有相礼到无相礼,

由内观想到外观想,

使有无内外圆满无缺,也就是事事无碍的境界。

圭峰大师开示总摄礼说:

“ 欲礼敬者,先须五轮著地,捧足殷重,深入法性,离能所相,普运身心,礼不可礼,但礼内佛,不向外求,若内若外,同一实相,随一一礼,普代众生,方称普贤行愿礼也 。”

就是说,在这一拜当中总摄所有礼敬的意义,所有的礼敬意义、境界全都总摄在内,才能称为普贤行愿礼。

第十是无尽礼,能礼之人和所礼之佛重重无尽。

如偈中颂曰:“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这样来礼敬诸佛,能礼和所礼都重重无尽,那么礼敬的功德是无可测量的。

这十种礼,我们就这么简单的介绍一下,前面的两种礼,我慢礼和唱和礼是绝对不如法的,

大家以后拜佛的时候,千万不要以我慢的心,

或者求名利的心来礼佛,

后面的八种礼都是如法的,值得我们由浅至深的、按次第来修学。

摘自
宏圆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大家都是我的爱[爱你][爱你][哈哈][心]hhh所以不管是谁五星五星快出来 我想给你们的mv换新衣服了[悲伤][悲伤]PPS:and半仙哈哈哈 明明说好我们今
  • 基本资料出生年份:1998身高体重:163cm 52kg文化程度:本科工作年薪:在编教师 籍贯居住:温州瑞安 定居瓯海家庭情况:家庭和睦 姐姐已婚自我介绍:狮子
  • |爱美真的是女孩子的天性看到姨姨的美甲 天天嚷嚷也要像姨姨一样有漂亮的指甲给她安排上了指甲油之后 在家里要涂 回外婆家也要涂老母亲也没教 自己涂的有模有样吖 想
  • 感恩有你,爱过足够,想你念你,倾情到老我们的相逢很短很短,但是,那短如烟花一瞬的爱恋, 写给我最想念的某人:待到暮雪白头,依旧情怀如初,情深依旧多少往事如同烟尘
  • 希望大家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因为少部分的不协调,而影响自己服务大众的热情。之前有位同学,对于咨询的内容,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了猜测性的回答,后来发现错了,又跑回
  • 体验过了发现真心不适合我,膝盖疼,不玩了。说的次数多了我也烦了,就懒得接话了...我以为她放弃了,结果昨天她拿出来这个本子给我,让我看着孩子练字!
  • 这个观点就是,意识在它呈现自身之前,就已经是“愉悦”的了。一个把“愉悦”挂在嘴边的心智锻炼者似乎是在纵欲,沉溺于他神经系统里翻涌着的神秘浪花,只有获得过类似体验
  • 你的穿著,想穿什么,衣服在身上,不要去买也不要制作,自然变化所作,所以你也不贪着了。你的穿著,想穿什么,衣服在身上,不要去买也不要制作,自然变化所作,所以你也不
  • 这边念《地藏经》的人多,《地藏经科注》注解里讲得很详细,供养是表法的,佛前供花,花代表因,植物先开花后结果,花是因;供果是代表果报;我们供了花,时时刻刻眼睛一看
  • ★第七句:学会知足,人生最大的烦恼是从最没有意义的比较开始,这世界总有不如你的人,也总有比你强的人,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了脚。07.每
  • 浏览网页时,看到肉类,经常会被超级便宜的价格所吸引,但是别激动,先看看前面买过的客户评论,尤其是收到货的照片,特别有必要。 四、盒马鲜生,之前有买过,买到
  • 就像那句话,人生有一百次失望的时刻,就有一百零一次被朋友打捞的瞬间。人间有风,有雨,有阳光,还有一个不错的你生活没有低谷,只有蓄势待发;自由没有界限,更远的旅行
  • 22、一个人不主动联系你就是不想你,也可能就是不喜欢你;对话时总是三言两语就是对你没兴趣;说一大串走心的话却没有实际行动的就是把你当备胎。 26、当你不确定T
  • 可我觉得哪一个答案都不准确,爱情结束的标志是你们从耿耿于怀变得坦坦荡荡,从牵肠挂肚变得无足轻重,是你接受自己人生没有ta的事实,也不逃避ta会开始新生活的消息。
  • ̲也̲许̲你̲们̲觉̲得̲这̲只̲是̲个̲普̲通̲的̲控̲评̲,̲能̲不̲能̲上̲去̲无̲所̲谓̲,̲群̲里̲催̲萝̲卜̲盒̲刷̲屏̲催̲我̲们̲到̲现̲在̲还
  • 原村长也可以作证我们的土地是由本村个别村户在耕种,还有我们每块土地的上下 左右邻居也可以做证!不给我们确权的目的又是什么?
  • 狗:偏财主事,有意外收获,财富好运。壬水自坐源泉,年月二柱官印相生,最喜财星和官星荣身,因此,生于时辰在寅卯时、巳午时的人,命运较好。
  • 4、关于回复内容各位可以从生成内容中从云端获取都是自动导入的很方便或者去百度搜索一些歌词添加进去 , 越多越好。千万不要勾选无限循环 , 百度贴吧自动私信脚本
  • 二、拍优特欢乐购 拍优特作为一家互联网销售型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提高销售量、加强商品流通是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深圳市拍优特网络科技
  • 男人耳骨不可翻,如翻则会远离它乡,或父母早死一人,如女人翻则个性倔强,有夺夫权的意味,但富贵有之。总之耳朵对一个人的财运,富贵,亦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