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无常叫做正常》07(圆满)

(24)彻悟!我们一定要彻悟!几个重点,要不然,我们今天来到苑里弘法就很可惜了。

一、彻悟这个身体从上到下都不干净。第一个,要彻悟我们这个身体不清净。

第二、这个世间是苦的。生老病死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苦!

这个世间是无常的、会变化的,万法是空的,还有一切法是无我的。我们这个色身看清楚,人无我,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个色身用化学来分析一下就是这些元素而已。宇宙的元素构成这个色身,有一天宇宙,你借重宇宙的能量,宇宙、大自然也会带走它的。你今天借重宇宙的能量,借重宇宙的元素,有一天,大自然也会带走这些元素的,一点都不会客气的!“人无我”接下来就是“法无我”,法无我。所以一切法也空无自性。

好,我们渐渐有了这些基础以后,来认识一下什么是“识”什么是“智”?

诸位!“识”,意识形态的“识”,眼根攀缘色尘,产生眼识,这个“识”,它能分别。“智”,也能分别。“识”是执著的分别,叫做“有漏分别”。“智”是没有执著的分别,叫做“无漏分别”。“识”,是生灭有为法,“智”是无为法。“识”是不善分别,“智”是善于分别。两种都能分别,但是众生的妄想、颠倒,就是识心分别,有漏分别,有为生灭的分别,不善于分别,就是烦恼重重,叫做识心分别。“智”叫做无漏分别,叫做无为法,叫做善于分别,虽分别不做分别想。在座诸位,你千万不要说:“识”不好,我把它除掉。诸位,不需要!识心生灭当体即空。识就是性,识性就是智慧,不好的东西转换一下,就是最可贵的东西。所以你不要说:我离开这个识,离开这个识就没有智,对一个在阶位里面修行的人,叫做:我们要离开妄想、颠倒、分别的“识”,对大彻大悟、转识成智来讲,识就是智。在这里有个重点:凡夫叫做“万法唯识”。相分,就是识体变现出来的;见分,是识体妄动出来的;自体分,就是生灭的意识心。凡夫叫做“万法唯识”,佛陀叫做“万法唯智”。噢!这一句话你可要记清楚!识、智,当下就是!能放下的,就是智,不能放下的,就是识。“识”就是波动,“智”如同大海,生灭会归到最后,体悟到最后,生灭当体就是不生不灭。所以,窥基大师就这么说啊,《成唯识论》:若论生灭,一切皆是识,皆是有为;若论智,一切都是无为,都是无漏、都是平等。若论觉者,一切都是般若。

再讲一遍。

若论识,一切都是有为,一切都是生灭,一切都是有漏。

若论无为,一切都是无漏,都是平等。

若论智慧,于生灭里懂得去抉择,有为放下,有漏放下,不善分别放下,立刻就证得般若。

无漏也有分别,善于分别,平等的分别,无所住著的分别。

开悟见性,识就是智。

妄动就会把般若的智慧,变成生灭的执著。

剩下一点点时间,等一下,我把好的比丘,还有好的修行人,这是龙树菩萨《十住毘婆沙论》出来的,因为师父看了非常多、非常多的书,所以讲经说法都要有依据。现在,简单讲:

(25)什么是好的比丘?泛指一切好的修行人。《十住毘婆沙论卷四》:五种情形能令菩萨还有比丘修行不退转。

㈠离一切相,用平等心善待一切众生,入无分别智,此人,生生世世修行不退转。一、离一切相,用平等的心善待一切众生,慈悲平等,无有分别,此菩萨、比丘修行不会退转。这是好的比丘,好的修行人。

㈡不嫉他人利养,不会嫉妒别人供养比我多,对自己的身心、财产全部能舍。这是一个好的比丘,好的菩萨,好的修行人。第二、绝对不会去嫉妒别人比我行、供养比我多,同时把自己身心、财产完全舍离。这个人临命终一定没有障碍,没有罣碍的。这是一个好的比丘,好的菩萨,好的修行人。

㈢乃至于失去生命,他都愿意守佛的净戒,守口如瓶,绝对不说四众过,不说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过失,也不说在家居士,或者在家的女居士的过失,绝不说一切法师的过失,一生一世口业清净。此人是好的比丘,好的修行人。

再念一遍。第三、纵然……这个《十住毘婆沙论》,龙树菩萨造的论。第三、乃至失去生命,我也守佛的净戒,守口如瓶,绝不说四众过失,不说一切法师的过失,一生一世守佛的净戒,口业绝对地清净。此人是好比丘,是好的修行人,是好菩萨,修行不会退转,得到福德无量。

我们身体修行来的福德因缘,是什么会把它花掉呢?就是这只嘴巴,这只嘴巴。

像我们以前在念台中南普陀佛学院的时候,有的比丘可能是刚初学佛法的,口业不是很清净,念念念……喜欢这样攻击、诽谤。广化律师常常开示我们:身体很不容易修了那一些福德,洗锅子、扫地、擦佛像,对不对?可那一只嘴巴就全部把它花光光!广化律师就教我们:我们一定要守口如瓶!挣来的功德,嘴巴,窣!守住了!功德就存在了。你不说会死啊!不要去说是是非非嘛!要会赚钱,要能守得住钱,你会赚福德、功德,你也要守得住啊!广化律师就说:我们所赚的功德,统统给这只嘴巴花光了。花光了!是不是?所以啊,这个女众那一只嘴巴啊,哆哆哆……小心啊!我讲的是外面的,跟你们没关系的,当然跟你们没关系。你们那个口那么善良,还来听慧律法师开示,当然是好人啊!是不是?当然是好人啊!

乃至失去生命,我也守口如瓶,绝不说四众的过失,也绝不说一切法师的过失,一生一世坚持佛的清净戒律,口业绝对清净。他不好,他负因果,跟我没关系!我造业,换我掉进去。你记住!冷静一下!如果第三啊,那就是好比丘,守清净的口业,好菩萨,好的修行人,绝对不退转。

㈣具足信心,宁舍生命,求如来甚深的正法,绝不退转!此人,生生世世不退转!第四、具足对三宝的信心,宁舍生命,也要求于如来甚深的正法,乐于如来甚深的正法,此人是好比丘,好菩萨,好的修行人,生生世世决定不退转!

㈤绝不诈现威仪,绝不口是心非。内无实德、经教不通、心性不明,外面现出庄严之相,贪著别人的恭敬跟供养,菩萨绝对不贪众生的供养。再讲一遍。第五、绝不诈现威仪,欺诳众生,里面实在是没有实德,经教不通、心性也不明,法乱讲,欺诳众生,外现庄严,贪著别人的恭敬跟供养,骗得了无量的财富,菩萨绝不贪著这些假相,而造了无量无边的恶业,累积像须弥山一样那么大,尤其是比丘,千万使不得!千万使不得!如果能这样子不诈现威仪,不口是心非,也不会欺诳众生,外现威仪,自知内无实德,自知经教不通,自知心性不明,也不贪著别人的恭敬供养,这个是好比丘,那么这个是好菩萨,是好的修行人。

佛陀说:弘法利生。这句话对出家人更为重要,对在家居士也很重要。佛陀说:弘法利生本来就是要跳出轮回的,现在又回过头来贪著名利——名闻利养。无法离欲,又返入轮回。佛陀说:是真的是可怜的人!再讲一遍。佛陀说呀:弘法利生本来就是要跳出轮回的,现在又贪著名利——名闻利养。又无法离开这些欲望,又返过来又入于轮回,你看,这个修行人多可怜!

好!接下来,讲不完啦!讲不完!没关系,剩下七分钟,因为他们告诉我,五点一定要结束。听了,我是真的很高兴!

我是本来要讲到晚上十二点的。我乐于说法,乃至牺牲,绝不退缩!好!剩下七分钟,我们就简单讲一下坏的修行人,不好的比丘,不好的菩萨。

㈠无有志干,好乐下劣之法。心中就是这个人没有志气,干起活来没劲儿!不来劲儿!一点精神都没有!追求名利,精神来了!要修行、看经典,就睡着了!好乐下劣之法,喜欢小乘法,不喜欢大乘法。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

好乐下劣之法,就是说:噢!喜欢那个不究竟的,叫做下劣之法。无有志干,好乐下劣之法,此人不得成就,是不好的比丘,是不好的修行人,不好的菩萨。

㈡身著名利——名闻利养,其心不端直。这龙树菩萨造的《十住毘婆沙论》。深著名闻利养,其心不端直。就是:贪著于名闻利养,他的心……直心是道场,直心、深心、菩提心是道场,这个人一点都不直。就像戒律里面比喻的:一棵树木,你在远处看着它很高,树木为什么能长得很高?如同从中拔出而起,因为这棵树,树干是直的。树干是弯的,能不能长那么高?不行!人的心弯了,就见不到佛性。你的道业也不会成就。这棵树,在戒律里面比喻:这棵树为什么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挺拔而起?因为这一棵树没有弯曲。懂这个比喻吗?人的心没有弯曲,就充满着智慧,充满着般若,立刻挺拔而起,人中的佼佼者,是个好的修行人。

㈢吝护他家,就是说:来到了世间,比如说:一个比丘来到了世俗之家,看到人家世俗之家有钱不供养,生气。再来,也不忌讳说:在家居士对我们修行人的观感。走过去,看这个居士经济不错,有钱,他就说:喂!你怎么不供养啊?还用要的,还开口要的!我这辈子从来不敢,我们看了经典,哇!吓坏了!这佛制的戒律,还有这样子向人家开口要供养的?我们没有听过。存在吗?存在啊!开口向你要钱的出家人,当然是少许的啦。叫吝护于他家。就是说:不懂得在在家居士面前保护出家人的形象的意思。很可怕的!

㈣不信乐空法,对于“有”很高兴,财、色、名、食、睡很乐意去追求。对于佛陀所讲的“第一义谛大空”没有兴趣,能解脱的法没有兴趣。会产生执著的东西,他特别有兴趣。对于世俗的音乐啊、唱歌啊、艺术啊,有的不如法的,就是跟在家居士混在一起啊!没有一点出家人的气质。佛陀告诉我们:乐生灭的世俗法,不乐第一义谛大空的出世法,能说是出家人吗?世间人搞钱、搞名、搞利,出家人也搞这个东西,听起来就很奇怪啊!那为什么要剃度出家呢?是不是?说:不信乐空法,不好的比丘,不好的修行人,如果是居士,也不是好的居士。

㈤但贵诸言说,只是会贵……只是会讲一些很好听的。亚里斯多德怎么说……然后,康德怎么说……自己最缺“德”自己不知道!亚里斯多德怎么样,康德怎么样?我看你是最缺“德”。就是不愿意去做,不愿意去做。佛陀讲什么?说:但贵诸言说,只是会说说,不愿意付诸行动!还用那个最美好的世间的名词迷惑众生,他说他也在说法,讲那些完全不着边际,没有任何的营养,不能开智慧,对了生死一点帮助都没有。

然后,最后,龙树菩萨说:是名败坏之相。

我把它整合一下。

哪些是不好的比丘、哪些是不好的菩萨、哪些是不好的会坏佛陀的正法的居士呢?

㈠无有志干,好乐下劣法。没有志气、不能苦干实修,喜欢下劣之法。“下劣”就是不究竟。

㈡深著名利,其心不端直。

㈢吝护于他家。这句一般(人)听不懂。就是说:一个出家人吝啬赞叹别人、嫉妒别人有钱,吝护于他家,叫做……注意!出家众到在家居士,就是要护着他家,就是要给他正信,就是护着在家居士。你给他佛陀的正信,就是护着在家居士的意思。不要跟他搞那个世俗的东西。

㈣不信乐空法。对第一义谛大空究竟义没兴趣。倒是对财、色、名、食、睡一天到晚奔跑。我告诉你:在家居士,很简单的判断,那个出家人一天到晚打电话给你,那个出家人一天到晚打电话给你化缘,财、色、名、食、睡,我告诉你:那个出家人你就要稍微注意一下!真正一个修行人不会这样子的。打电话,看情形:是救人吗?是传法吗?有时候特殊状况。也不是说法师就不能打电话,也不是这样子,要看情形。但是在家居士要有一个判断的能力。还有啊,你在这一辈子一定会碰到好的,我们随喜赞叹。也一定会碰到少许的,佛教在我台湾看起来,百分之九十九,半月半月诵戒,半月半月诵戒、结夏安居啊、精进啊,说实在话,我可能福报比较大,我真的在台湾很少看到不好的比丘、比丘尼,可能我的福报比较大。我觉得在台湾看到都是很棒的出家人,这是我的福报。或者在外面,外面我也不了解,我这辈子就喜欢静。是名败坏之相,这个比丘会败坏正法,这个菩萨会败坏正法,这个修行人会败坏正法,这不是好的出家人。

第四、叫做不信乐空法。

㈤叫做但贵诸言说。只是想讲一些好听的话欺诳别人,也不愿意好好地修行,付诸行动!这是败坏相,会坏了佛陀的正法。所以,在座诸位啊,护持正法也是要用般若智慧的,什么时候醒得过来,就看你自己了。醒不过来,我也没有办法!我的责任就是这样子来告诉你:我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有根据的,不是信口说说的。我准备讲到凌晨十二点的,

最后讲两句话,欢迎大家来,来我们的广净道场结一个法缘,也感谢法无师带领僧团,也感谢我们这些比丘尼,非常地感恩!也感谢我们这些护法居士大德。我们都是一家人,因为都是佛陀的弟子,对不对?也不分彼此,我们一家人,一家人。

还有啊,也谢谢我们的余会长、余会长的儿子、魏居士,感谢诸位法师、比丘、比丘尼。

请合掌:回向

(全辑圆满)

世上,唯有父母爱我如生命
今天分享陆源著的《昨晚,妈妈打来电话》。陆源,1980年9月生于广西南宁,青年作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副编审。代表作品包括《北京札记》《祖先的爱情》《范湖湖的奇幻夏天》等。
陆源的作品风格多样,常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种种情感和体验。其新作《昨晚,妈妈打来电话》是一本关于母子关系的自传性中篇小说,书中对南宁的城市生活有着精微生动的描写。
《昨晚,妈妈打来电话》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作者有关母亲、父亲、舅舅、阿姆以及姊妹兄弟的童年往事,一个家族几十年的生活在诗性的语言中娓娓道来。本书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非虚构特质,将两者进行了融合。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母子关系、家族历史等主题的深入思考。
在小说《昨晚,妈妈打来电话》中,最能打动我的部分是作者对母子关系的细腻描绘。作者以真挚的笔触,展现了母子之间复杂而深厚的情感。通过回忆和对话,读者可以感受到母亲对儿子的关爱、担忧以及儿子对母亲的依赖和尊重。这种情感的表达真实而动人,让人不禁产生共鸣。
此外,小说中还穿插了一些家族历史和生活琐事,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故事的背景,也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主人公的成长环境和家庭关系。它们为故事增添了一份温暖和真实感,使读者更容易与之产生情感上的联系,它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珍贵和力量。
在小说《昨晚,妈妈打来电话》中,作者通过以下细节展现了主人公的成长环境和家庭关系:一是作者对父母、舅舅和阿姆等家庭成员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在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二是小说中描绘了家庭中的一些生活场景,如母亲做饭、父亲的生活方式等,这些细节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家庭氛围。三是通过主人公与母亲的对话以及他的回忆,读者可以了解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过去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四是作者还描写了家族所在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如南宁的城市风貌等,这为故事增添了背景和文化底蕴。
这些细节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主人公的成长环境和家庭关系,更好地理解小说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家庭、亲情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昨晚,妈妈打来电话》才175页。重点写了家人之间的爱,这也是这部小说能够打动我的原因。随着我们年龄的长大,父母逐渐衰老了,我们才会发现,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是无私的,而我们给予父母的爱却是有限的。
如果可以,每天都爱自己的父母吧,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小说资源铺[超话]# 中午好呀宝子们
⭐无常txt,扣11取,自动回复取[看书]
[春游家族]《鹅绒锁》
[春游家族]《囚于永夜》
[春游家族]《只想对你依赖》
[春游家族]《娇气但软饭硬吃》
[春游家族]《青涩游戏》 ​
我们已经合离了by绿毛球。 ​

#热门小说推荐##微博找书##我们都是小说控[超话]##小说资源铺##每日推文##你好同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而且这里面涉及到了一些主线的剧情,通过卡面里太阳神鸟的故事也让我对查理苏所承受的痛苦与所坚持的事情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让我更坚定了对他的爱意。#Harper’s
  • 前五强企业取得了近2374亿(汾酒、洋河尚未公布,根据前三季度业绩评估)的2021年总营收,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为963
  • 在上节里讲的孝悌是根本,这节就是讲有了仁爱之心,该注意表达和 礼仪的修炼,否则好心好人也得不到认可,反倒成了遗憾。 看似不会说话,但其实是对自我礼数的要求
  • 我可以自豪得说,那是我们单位的人,虽然不是我[小黄人剪刀手]《逆向奔跑的人》大地颤抖之时,山石滚落,余震来袭……游客惊恐万分,夺路而逃,这是人的本能,因为生命最
  • 近多年来,世道人心,愈趋愈下,争地争城,互相残杀。人祸既烈,天灾又临,水旱虫疫,同时降作。此种灾祸,皆由大家宿世、现生种种恶业之所感召。然心能造业,心能转业。当
  • 而且今天复查医生说我恢复的很好嘿嘿 我的世界又清晰啦~ ヾ(@^▽^@)ノ#1036动新闻# 【航行警告!#半飞秒激光近视手术# 昨天做完手术啦 ●)o(●手
  • 焚烧古‮成曼‬愿包,助力‮财招‬积‮成福‬愿,可‮来着‬财富,好人缘,看‮护家‬主,贵人缘,提‮好升‬运气,从‮事而‬事顺利。9月17号截单‼️9月19日,瓦‮
  • #女生每天跳操2小时致肌肉溶解#我们对健身的态度有三个极端方向:1.从来不练2.每天都大量训练3.平时不动弹,突然想到就往死里练第1种固然不好,但后两种更容易引
  • 今天、我人生の中で最黑暗、最黑暗の时刻ですが、わたし倒垃圾や树洞のような朋友も不在、自己自身を消化すること挺好、天亮まで睡って目を醒ます、疲れた别の人にも不想疲
  • 【【唯爱王源】别出心裁只为源之七夕告白】茫茫人海,遇见王源,就注定往后的时光里他会占据我的整个世界;他的笑容,他的歌声,他的一切一切,都是我认为最美的风景。
  • 【川普外交来了 第一个动作却仍是遵循传统】不管你内心是欢欣鼓舞还是万分厌恶,川普是美国总统已经是既定事实啦,上任后的川普还是蛮敬业的,与外国领导人的会晤很快便
  • #张萌说和婆婆之间也要有一定界限感# 看完《婆婆和妈妈2》后觉得@张萌 是个很睿智的女人,她在处理婆媳关系时都有独属于自己的那套方法论[鼓掌]从萌姐的讨论婆媳相
  • 海獭的身下放着好多东西,一个紫色的贝壳装着一些东西,下面一个大的橙色的贝壳装得满满的,粉红色的贝壳装着贝壳和海胆,也是满满的。这一层的外面有一只海豚拿着一网袋子
  • 该设计采用18K 黄金钻石、黑钻石搭配黄色蓝宝石,将海南长臂猿憨态可掬的神态展现得惟妙惟肖,也再次重申对环境保护的精神需求,再现“文艺赋新”的澎湃动力。该项链设
  • #北京胡同##北京##北漂##北京旅行##摩登兄弟[超话]#@摩登兄弟刘宇宁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去年的今天,我中了奖,第一次看到老大,过得真快,这么快就一年了
  • “好,有意思,我还从来没见过鸡狗耕地呢 如果正如你说, 老爷有赏 不然 嘿嘿 小心你的屁股”结果小三这么一试啊 还真的 是攮一锥,满天飞;打一棒,遍地晃;敲一笤
  • 佳佳:哈哈哈哈 那你为什么要记住我佳航:因为我怕忘了你!佳航:可是就想记住你的样子!
  • ——唐·韦庄《暴雨》夏日的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谁也捉摸不透。荷花的美不仅在外表,更在内核,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如梦如幻的夏日画卷,也让我们看到了“出淤泥而不染”
  • 想说若美梦到了白天就只能是想象,我宁愿一辈子不要醒来[月亮]我不是矫情的人,不过我的确是个很难乐观的人,特别是当抑郁情绪忽然倾泻而来时,所有的热情便瞬间冷却凝固
  • 在这里,分享一篇心理学文章,但是也要感恩,这些文字之所以被我们读到,也许正是财神的加持—— 想穿越在财富上的障碍,我们要诚实面对五个问题:一、父母是生命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