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坛经》的明心见性

作者照贤,江 西佛学院预科班学僧

一、《坛经》的思想及其影响

《坛经》中详细的讲了明心见性的问题。他一开始就把其主要思想归纳为: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说明自性即在自心中。要想见到自己的真如本性,就必须从明“心”上着手。

《坛经》是六祖惠能大师将印度佛教文化与中经传统文化融合的结晶,他既保留了佛陀原始的“以心印心”的禅法思想。因参与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他把佛教的禅法思想更加民族化、系统性、通俗化、大众化。因在禅法上的发展,建立了真正的中国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中国祖师顿悟法门的根本源流。是佛弟子明心见性的法宝。是研究文学、哲学的一个宝库。

二、明心与见性

《坛以》在般若品中云: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菩提般若之智,也就是佛性,本来我们就具有。因我们人人本具佛性,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佛。但我们是业障凡夫,有我执和法执。被种种的现境与外像所迷惑,对种种现前的东西有贪求和厌弃。用我们的自我意识,不管对何人都从自我的角度去分析、判断。这种不管什么都以“我”为中心的主观态度,就会有得有失,爱与恨等等自我观念的前后矛盾、自我想法的彼此冲突。这就是烦恼,也就是“迷”。因为迷惑,没有见到自己的本有真心。所以认为种各现前的假像是真实的。惠能大师告诉我们因为有了迷惑,就必须要有大善知识来开导我们。大善知识通过修行,已经见到了自己的真如本性。他们是过来人,知道怎样修行才能见到自己的本有真心。六祖惠能大师说是开示我们明心见性的一位大善知识。他在《坛经》中具体的阐述了怎样才能“明心见性”。

惠能大师闻五祖弘忍大师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言下大悟。见到了自己的本有真心。从息性流露,接连说了五个何期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五个何期自性,具体深刻的说明了自性的内涵。我们的自性本来说清净无染、不生不灭、本自具足、没有动摇。那为什么我们的心是那样的污染?而且时刻生灭,是那样的飘浮不定呢?那是因为:

“自性能生万法。”

也就是六祖所说: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自性能含万法,万法在诸人自性中”。

万法,即众生的生、老、病、死;万物的生、住、异、灭;世间的成、住、坏、空;人间的悲、欢、离、合;心理的喜、怒、哀、乐。我们的本有真心被这些所迷盖。我们所见到的、遇到的、想到的都与自己的切身利益连在一起。加入“我”的思想、见解、观念而进行判断。一切都是我们这颗被污染的“心”在作崇。惠能大师说:“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所以要见到自己的真如本性,就必须从自己的“心”着手。

惠能大师说完五个何期自性,接着又说: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一个人如果不能够认识自己的本有真心,不知道自己本具佛性,不知从自己的“心”着手。就算他学法修行,也不能成就。祖师们说“心外求法,是名外道”。所以只有认识到万法唯心,不随境界转,见自本性,即与佛无异。祖师大德们说了很多如何见自性的法门。都是从“心”着手。如“四念处”、“四无量心”、“数息观”等都是使我们飘浮不定,散乱的心让其清净下来,而达到见性的目的。六祖大师也不例外,他在般若品中说:

“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

一切般若智,都在自性中,告诉我们不要心外求佛。又说“用真如自性,以智慧观照”就是用我们本具的真如自性,以及我们本具的智慧去观察、审视一切世间万法都是虚幻的假相。

“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自性成佛道”,

即知一切万法皆是虚幻,我们不再去执着,不再以自我的意识,自我的立场,自我的观点去审视。不再被外在的环境所转移。不再对外境有放不下、丢不开、舍不得。对所有的法尘都以一种非常自然的智慧去观照。只要明白了一切万法皆由心生。就像做梦,醒后知道一切梦境都是虚幻不实的,不再执着的。这就是“明心”,真心现起,六祖又说

“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明白了真心,不再去执着外在的形象。而是要常常在自己的心性中,时常保留正确的见解。这样一来,一切烦恼以及被六尘所蒙蔽的累,就不能再污染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不污染,就是“见性”,也就是开悟。

前面提到,我们要依大善知识来开导我们见自本性,但是,善知识只是我们修行路上的一个指路人,他只能告诉我们怎样明心见性的方法。所以,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善知识,还得在于“自性自度”,惠能大师在《坛经》中说:

“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行”。

只有自己本心的明师,才是真正实在的明师。只有自己本心的明师,才能够时刻的教导自己,发挥出真正实在的妙智慧。六祖在离开五祖时说:“学时师度,悟了自度”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同时也说明了就算是见性之人,也要在时刻保持这种见性的真心。继续培养增长真心所流露出的妙智慧。见性之后,有了对佛法的正知正见,所以要更加努力的修持,因为见性不是究竟的成佛。《坛经》中说:“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所以要时刻保持本具自性的清净。又说: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奈,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这是六祖所说悟后的一种境界。是身、心统一;内、外统一的无分别状态,一种平各无烦恼的状态。虽然烦恼心不现前,但是在“无”之中又“有”,在“有”之中又“无”的超然境界。

《坛经》中又读到了“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这也就再次深刻阐明了“明心见性”的内涵。“心”不受外界污染,不为外界所动,离一切外在牙。让“心”住而无住,念而无念,相而无相。也就是佛陀所说的“不二法门”。所以,六祖又说“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心”与“性”也是不二之法,只是迷与悟的不同而已,六祖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三、结论

六祖大师说:“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现在,又闻到了无上妙法。六祖大师说:

“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如说食不饱”。

所以,一个佛子绝不能只搞文字相,而是要依教奉行佛陀的教法;依祖师大德们的修证法门。在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心”的正念,把我们所学的解脱之法,见性之法运用到行动中去,彻底放下“自我”,用自己的本有的真心,观察外物,不随境转,入住手真如自性之中。

这就是转业的决定性力量(梦参老和尚)
《观照的力量》

业如果能转,等于没有因果;可是如果业不能转,我们信佛做什么?信佛能转业,让我幸福,但是求也求不到。大家要参一参啊。我虽然不见得解释得清楚,但是你自己要参一参、想一想,必须经过思想、认识,你才能解答。业是不能转,但可以由你修行三昧的力量来转了;业没有了,报也没有了,但是我们现在是业报身。

我原本该死在监狱的,但我把它转了,所以我没有死又出来了;原本开刀该死的,结果开刀也没有死,也转了。这就是能转啊。开刀不一定得死,是不是啊?有的人会死,有的人不会死,这是没有保证的、没有决定性的,都是两面性。

什么是决定性呢?我们依自己相续的心力不断地修行,这就是决定性。当你力量达不到的时候,或者心力没有达到某种程度的时候,你的业也是不能转的,一定得受报;当你达到了,受即无受,不转也转了。遇到问题要能这样想,求人不如求己啊。

我昨天说过,求佛菩萨加持的时候,佛菩萨有三种不能、办不到,就得你自己消业。因为是你自己做的,你必须自己消。那我们还求他干什么?如果我们不求他,我们的心力就生不起来。其实我们求他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自己心力生起的时候啊。我们感到加持,那是佛的加持。佛就是我自己,我自己的心就是佛。

所以,我为什么让大家相信自己的心就是佛呢?反复地说这个问题,要有“信心”,把“信心”两个字中间打个逗点,“信,心”。信,就是信自己的心,这个心能作佛、作菩萨、作众生,也能下地狱。十法界唯心造,因此大家在修观的时候,要把你所学的佛法运用到你日常生活当中,不要让佛法跟生活脱节了,成了两条并行线。

每天念一千声地藏王菩萨圣号。一千声才好多时间?念快了十七、八分钟,念慢二十分钟多一点点。快的我也试验过,三个钟头念一万声没有问题的,假使真有信心的、真正想发财的、真正消灾免难的、真正信得及的,你一天念一万声地藏王菩萨圣号,比你找谁去联络好得多。求人不如求己,就是自己求佛菩萨。求菩萨、求佛,还是求自己。佛菩萨就是你自己的心,藉境明心,不是藉境迷心。我们遇到什么境界就转变了、就迷了,定不住的。(梦参老和尚开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王源[超话]# 野蛮生长的灵魂点燃了无数人的夏天,浪漫有爱的内心温暖了无数个的日出,梦想与坚持交织向前,少年因热爱而生动步履不停的追逐初心,品过浮沉冷暖,经
  • 4、怎‮形么‬容你呢一见你‮就我‬爱笑5、漂亮‮年的‬纪为什么不让自‮开己‬心6、相似的人很多‮但 ‬你很特别了、藏在心底的那份‮终爱‬是无法‮怀释‬。#高清壁
  • 作为普陀区的“金字招牌”开园近三年来,中以(上海)创新园一期依托约1.8万平方米的原英雄金笔厂保留建筑,围绕人工智能、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重
  • 换角度来讲,一个好的研究选题不能满足于只打动本专业领域的专家,获得“小圈子”的认可,它更应该能够打动一般学术专家、圈外专家甚至一般读者,在宽泛的学术市场中获得广
  • 要闻和智勋被落在最后,两个人出来酒店门,十一月份的风已经略微有点冻人,晚风轻抚过两人的脸庞,吹起智勋额前碎发,要闻看着面前陌生的未婚夫,正想开口问他需不需捎你一
  • 做“完美奸人”妈妈最心痛对主持工作有兴趣的子诚先是获邀加入《城市追击》团队,他笑言:“我以为有机会坐厂,好似智叔(廖启智)、Do姐(郑裕玲)咁,梗係饭应!《真情
  • 机制比之前还好[为爱发光]inryu资生堂内服:这个不用我多说了,说太多了,我巨爱效果太好了!太爱姐夫了 简直要把我哭死 是和一把青一样的我心里最好的两部反战片
  • ”在临终或中阴时,面对的是无法自主的极大恐惧,如果生前没有修持、没有累积足够的福报,这时想要提起心念修持善法,想往生善趣,并非易事啊!在中阴漂泊的灵魂,就像愚痴
  • 应该是好久没再听到这首歌了的缘故,我迫切地想要看看是哪家店在放这首歌,然而走到了之后发现竟然是一个男孩子在街头唱,我让妹妹等我听完这首,条件是请她喝奶茶吃冰淇淋
  • 亏良心,是最不利己的行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平常能够照顾好我们的六根,能够念念都能生起清净的心。心,三藏十二部 八万四千法门 归根结底围
  • 我做的,牛的18。Zle给我买的南昌拌粉太好吃了!
  • 27又回到了举溪,心累累,完成人生第一次登高,我问老蔡有没有看到我发抖的jiojio28技能比武,果然善良的人会起起落落起起起起起,我果然是Power Nort
  • そのおかげで同じ目標を持って進めたと思います」大老师好几次诱导性询问村花“妳是不是也有看着目黑莲的脸笑出来过?airi:おめでとう❣️mayushi:あいり!
  • 刚躺下睡觉被姿姐薅起来做结构力学在操场看见了表白 没有小腾当时热闹 没有喜糖 差评差评和寒晶吃了冰淇淋啦啦啦 又是白嫖人家劳动成果的一天今天搞笑事件①超市(琪姐
  • 当你陷入一局同态复仇局,你一定不能还是很松弛的觉得“小孩子只是打闹”“我们都不知道情况”然后很松弛的让自己家孩子在敌对势力攻击范围移动。这不是小孩之间的事哦,这
  • 因着内心抗拒一些现实里熟知的聒噪视监,过去一直是在小号上表达一切,但最终小号私信还是收到了“怎么你也是LGBTQ+”……在德扎末尾一遍一遍的发问之中,我过去到底
  • 因此,经论中常常告诫我们,如《佛遗教经》说:「瞋恚之害,能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瞋是欲中火,能烧功德林」也就是说,由瞋
  • 所以我们在这一世要尽可能地对身边的人好,把一颗真心交出来 ——张国荣爱情的美好总是引人无限遐想,如云一样,而云成其为云,是因为距离,当你走近时就变成了雾 ——顾
  • 世间一切,皆是注定,别问天意,珍惜缘分,感恩遇见,因为有爱,人生才会有温度。 牵挂是一种真实的心意,是一种甘甜的快乐,是一种浪漫的味道,是一种温馨的回忆,是嘉人
  • 『无上殊胜法/珍惜——拉珍』『无上殊胜法/珍惜——拉珍』百千万劫的生老病死,痛苦逼迫,我们被轮回折磨得遍体鳞伤却始终不曾觉醒到,也一直没有机缘遇到那么一种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