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杨妃(一)

周末仲夏夜,在京工作的四川表弟串门,拎着一桶说是朋友今天刚空运给他的鲜荔枝,带过来请大家尝鲜。留饭,喊来邻居二哥作陪。饭后,茶桌对坐闲聊。

表弟说:“哎,大哥,前两天我看了您发的“聊聊茶中的香气”的那篇微博,您那文章后面附了九张图片,我能叫出代表其中八种香气的茶来。”。“是吗,涨本事了啊,说来听听”。表弟说:“您看我说的对不对啊。哈密瓜香是您的香妃,雪梨香是您的蒙顶黄芽,这个玉米须香是武夷岩茶四大名丛里的白鸡冠。栀子花香是素华,茉莉花香是茉莉花茶馨雪,梅花香也是武夷四大名丛里边的一位-水金龟,兰花香是传统做法的碳焙铁观音,玫瑰花香就更熟了,有名的祁门红茶嘛。“嘿,真行,这两年的茶汤没白灌,那还差一个呢,还有一个图片挂着俩荔枝呢?”。“这正是我要问您的,这个茶叶里面有荔枝香吗?我还真的没喝过有荔枝香味的茶叶”。“来着了爷们儿,我现在找一泡荔枝香的茶叶请您品品”。

我看出来了,这坏小子是憋着心眼儿想喝泡好茶。转身去小茶仓,拿出一泡茶。干茶,烫碗摇香,递了给他,“闻闻”。“哇,真是幽幽的荔枝香啊”表弟睁大了眼,一副诧异的样子。“哎哟,我的哥哥,跟这桌上的荔枝是一个味儿啊。”我模仿他的家乡话说“对头”。表弟顺口就来了句四川乡音“这个茶有名儿吗?”,“醉-杨-妃”我拉着长音,用四川方言回答。邻居二哥听了,在一旁抿着嘴儿乐。

  品着茶,哥儿三打开了话匣子。从有荔枝香味的茶聊到了荔枝,从荔枝聊到了“窃玉偷香”,从“窃玉偷香”聊到了白石老人画荔枝,从齐白老画荔枝聊到了“四大美人儿”,从“四大美人儿”聊到了“贵妃醉酒”,聊了个不亦乐乎。送走表弟,有点兴奋,再加上咖啡碱作怪,久不能寐。索性趁着活跃的思维,把聊天内容稍加整理,书记下来,示之茶友,权作聊资。

  爱茶的朋友们都知道,历史上的茶学专著当中有一本书叫做《茶录》,是北宋蔡襄写于公元1051年。这位蔡襄是谁呢?蔡襄(1012年-1067年),字君谟,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书法史上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前三家分别指苏轼、黄庭坚、米芾,蔡就是蔡襄。

宋代名茶小龙团就是蔡襄首创。宋庆历年间,蔡襄到福建做转运使,他改造北苑制茶工艺,从品质花色入手,首创小龙团茶,超过了丁谓首创的龙团凤饼。《宣和北苑贡茶录》载"自小团出,而龙凤遂为次矣。”欧阳修在《归田录》中也说:“其品精绝,谓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

皇祐三年(1051),蔡襄奉诏返京面圣,宋仁宗夸赞了蔡襄任福建转运使的时候“所进上品龙茶最为精好”。蔡襄退朝后,萌生书写《茶录》之意。他在茶录自序里说:“臣前因奏事,伏蒙陛下谕,臣先任福建转运使日所进上品龙茶最为精好。臣退念草木之微,首辱陛下知鉴,若处之得地,则能尽其材。待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臣辄条数事,简而易明,勒成二篇,名曰《茶录》。伏惟清闲之宴,或赐观采,臣不胜惶惧荣幸之至。谨叙。”。宋代建茶能名冠天下,与蔡襄书作、推广是分不开的,北苑茶业也因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峰。蔡襄于茶的造诣有多高呢?据说,当时论茶者,没人敢在蔡襄面前发言,恐班门弄斧,自讨没趣。
 

 跟知名度甚高的《茶录》相比,很少有人知道蔡襄还写过一本咱们国家现存最早的果木专著—《荔枝谱》。《荔枝谱》成书于嘉祐四年(1059),是蔡襄在泉州任职的时候写的,专为福建荔枝而著,是一部记录荔枝知识的古代科普书籍,具有很高的植物学、农学跟史学价值。

说它是“现存最早”的,是因为在蔡襄之前,宋初的南海主簿郑熊曾写过一部《广中荔枝谱》,专门记录广东地区的荔枝,涉及荔枝22个品种,可惜的是书已亡佚。 

《荔枝谱》开篇就说“荔枝之于天下,唯闽粤、南粤、巴蜀有之。汉初南粤王尉佗以之备方物。于是始通中国”。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也说,“尉佗尝献鲛鱼、荔枝,高祖报以蒲桃锦四匹。”这是荔枝作为贡品的最早记录。尉佗 ,就是南越王赵佗(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南越国创建者。他原来是秦朝大将,秦末天下大乱,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降汉称臣。

吃鲜荔枝不外剥皮吐核儿,自不必说。难得的是蔡襄在《荔枝谱》里记载了四种北宋时期的荔枝再加工吃法。红盐法、白晒法、蜜煎法、晒煎法。红盐法,用盐梅卤来浸泡佛桑花成红浆,然后把荔枝放进腌制,之后捞出晒干,做成荔枝干,这样的荔枝干“色红而甘酸,可三四年不虫”。白晒法,把鲜荔枝放到烈日下晒至核硬为止,然后储存于瓮中,密封百日。蜜煎法,剥生荔枝,榨去其浆,然后用蜜煮之。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浪微博认证美食博主“耕而陶-茶”原创撰写,欢迎博友在微博上转发,交流茶知识。
但,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

醉杨妃(一)

周末仲夏夜,在京工作的四川表弟串门,拎着一桶说是朋友今天刚空运给他的鲜荔枝,带过来请大家尝鲜。留饭,喊来邻居二哥作陪。饭后,茶桌对坐闲聊。

表弟说:“哎,大哥,前两天我看了您发的“聊聊茶中的香气”的那篇微博,您那文章后面附了九张图片,我能叫出代表其中八种香气的茶来。”。“是吗,涨本事了啊,说来听听”。表弟说:“您看我说的对不对啊。哈密瓜香是您的香妃,雪梨香是您的蒙顶黄芽,这个玉米须香是武夷岩茶四大名丛里的白鸡冠。栀子花香是素华,茉莉花香是茉莉花茶馨雪,梅花香也是武夷四大名丛里边的一位-水金龟,兰花香是传统做法的碳焙铁观音,玫瑰花香就更熟了,有名的祁门红茶嘛。“嘿,真行,这两年的茶汤没白灌,那还差一个呢,还有一个图片挂着俩荔枝呢?”。“这正是我要问您的,这个茶叶里面有荔枝香吗?我还真的没喝过有荔枝香味的茶叶”。“来着了爷们儿,我现在找一泡荔枝香的茶叶请您品品”。

我看出来了,这坏小子是憋着心眼儿想喝泡好茶。转身去小茶仓,拿出一泡茶。干茶,烫碗摇香,递了给他,“闻闻”。“哇,真是幽幽的荔枝香啊”表弟睁大了眼,一副诧异的样子。“哎哟,我的哥哥,跟这桌上的荔枝是一个味儿啊。”我模仿他的家乡话说“对头”。表弟顺口就来了句四川乡音“这个茶有名儿吗?”,“醉-杨-妃”我拉着长音,用四川方言回答。邻居二哥听了,在一旁抿着嘴儿乐。

  品着茶,哥儿三打开了话匣子。从有荔枝香味的茶聊到了荔枝,从荔枝聊到了“窃玉偷香”,从“窃玉偷香”聊到了白石老人画荔枝,从齐白老画荔枝聊到了“四大美人儿”,从“四大美人儿”聊到了“贵妃醉酒”,聊了个不亦乐乎。送走表弟,有点兴奋,再加上咖啡碱作怪,久不能寐。索性趁着活跃的思维,把聊天内容稍加整理,书记下来,示之茶友,权作聊资。

  爱茶的朋友们都知道,历史上的茶学专著当中有一本书叫做《茶录》,是北宋蔡襄写于公元1051年。这位蔡襄是谁呢?蔡襄(1012年-1067年),字君谟,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书法史上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前三家分别指苏轼、黄庭坚、米芾,蔡就是蔡襄。

宋代名茶小龙团就是蔡襄首创。宋庆历年间,蔡襄到福建做转运使,他改造北苑制茶工艺,从品质花色入手,首创小龙团茶,超过了丁谓首创的龙团凤饼。《宣和北苑贡茶录》载"自小团出,而龙凤遂为次矣。”欧阳修在《归田录》中也说:“其品精绝,谓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

皇祐三年(1051),蔡襄奉诏返京面圣,宋仁宗夸赞了蔡襄任福建转运使的时候“所进上品龙茶最为精好”。蔡襄退朝后,萌生书写《茶录》之意。他在茶录自序里说:“臣前因奏事,伏蒙陛下谕,臣先任福建转运使日所进上品龙茶最为精好。臣退念草木之微,首辱陛下知鉴,若处之得地,则能尽其材。待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臣辄条数事,简而易明,勒成二篇,名曰《茶录》。伏惟清闲之宴,或赐观采,臣不胜惶惧荣幸之至。谨叙。”。宋代建茶能名冠天下,与蔡襄书作、推广是分不开的,北苑茶业也因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峰。蔡襄于茶的造诣有多高呢?据说,当时论茶者,没人敢在蔡襄面前发言,恐班门弄斧,自讨没趣。
 

 跟知名度甚高的《茶录》相比,很少有人知道蔡襄还写过一本咱们国家现存最早的果木专著—《荔枝谱》。《荔枝谱》成书于嘉祐四年(1059),是蔡襄在泉州任职的时候写的,专为福建荔枝而著,是一部记录荔枝知识的古代科普书籍,具有很高的植物学、农学跟史学价值。

说它是“现存最早”的,是因为在蔡襄之前,宋初的南海主簿郑熊曾写过一部《广中荔枝谱》,专门记录广东地区的荔枝,涉及荔枝22个品种,可惜的是书已亡佚。 

《荔枝谱》开篇就说“荔枝之于天下,唯闽粤、南粤、巴蜀有之。汉初南粤王尉佗以之备方物。于是始通中国”。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也说,“尉佗尝献鲛鱼、荔枝,高祖报以蒲桃锦四匹。”这是荔枝作为贡品的最早记录。尉佗 ,就是南越王赵佗(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南越国创建者。他原来是秦朝大将,秦末天下大乱,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降汉称臣。

吃鲜荔枝不外剥皮吐核儿,自不必说。难得的是蔡襄在《荔枝谱》里记载了四种北宋时期的荔枝再加工吃法。红盐法、白晒法、蜜煎法、晒煎法。红盐法,用盐梅卤来浸泡佛桑花成红浆,然后把荔枝放进腌制,之后捞出晒干,做成荔枝干,这样的荔枝干“色红而甘酸,可三四年不虫”。白晒法,把鲜荔枝放到烈日下晒至核硬为止,然后储存于瓮中,密封百日。蜜煎法,剥生荔枝,榨去其浆,然后用蜜煮之。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浪微博认证美食博主“耕而陶-茶”原创撰写,欢迎博友在微博上转发,交流茶知识。
但,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

醉杨妃(一)

周末仲夏夜,在京工作的四川表弟串门,拎着一桶说是朋友今天刚空运给他的鲜荔枝,带过来请大家尝鲜。留饭,喊来邻居二哥作陪。饭后,茶桌对坐闲聊。

表弟说:“哎,大哥,前两天我看了您发的“聊聊茶中的香气”的那篇微博,您那文章后面附了九张图片,我能叫出代表其中八种香气的茶来。”。“是吗,涨本事了啊,说来听听”。表弟说:“您看我说的对不对啊。哈密瓜香是您的香妃,雪梨香是您的蒙顶黄芽,这个玉米须香是武夷岩茶四大名丛里的白鸡冠。栀子花香是素华,茉莉花香是茉莉花茶馨雪,梅花香也是武夷四大名丛里边的一位-水金龟,兰花香是传统做法的碳焙铁观音,玫瑰花香就更熟了,有名的祁门红茶嘛。“嘿,真行,这两年的茶汤没白灌,那还差一个呢,还有一个图片挂着俩荔枝呢?”。“这正是我要问您的,这个茶叶里面有荔枝香吗?我还真的没喝过有荔枝香味的茶叶”。“来着了爷们儿,我现在找一泡荔枝香的茶叶请您品品”。

我看出来了,这坏小子是憋着心眼儿想喝泡好茶。转身去小茶仓,拿出一泡茶。干茶,烫碗摇香,递了给他,“闻闻”。“哇,真是幽幽的荔枝香啊”表弟睁大了眼,一副诧异的样子。“哎哟,我的哥哥,跟这桌上的荔枝是一个味儿啊。”我模仿他的家乡话说“对头”。表弟顺口就来了句四川乡音“这个茶有名儿吗?”,“醉-杨-妃”我拉着长音,用四川方言回答。邻居二哥听了,在一旁抿着嘴儿乐。

  品着茶,哥儿三打开了话匣子。从有荔枝香味的茶聊到了荔枝,从荔枝聊到了“窃玉偷香”,从“窃玉偷香”聊到了白石老人画荔枝,从齐白老画荔枝聊到了“四大美人儿”,从“四大美人儿”聊到了“贵妃醉酒”,聊了个不亦乐乎。送走表弟,有点兴奋,再加上咖啡碱作怪,久不能寐。索性趁着活跃的思维,把聊天内容稍加整理,书记下来,示之茶友,权作聊资。

  爱茶的朋友们都知道,历史上的茶学专著当中有一本书叫做《茶录》,是北宋蔡襄写于公元1051年。这位蔡襄是谁呢?蔡襄(1012年-1067年),字君谟,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书法史上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前三家分别指苏轼、黄庭坚、米芾,蔡就是蔡襄。

宋代名茶小龙团就是蔡襄首创。宋庆历年间,蔡襄到福建做转运使,他改造北苑制茶工艺,从品质花色入手,首创小龙团茶,超过了丁谓首创的龙团凤饼。《宣和北苑贡茶录》载"自小团出,而龙凤遂为次矣。”欧阳修在《归田录》中也说:“其品精绝,谓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

皇祐三年(1051),蔡襄奉诏返京面圣,宋仁宗夸赞了蔡襄任福建转运使的时候“所进上品龙茶最为精好”。蔡襄退朝后,萌生书写《茶录》之意。他在茶录自序里说:“臣前因奏事,伏蒙陛下谕,臣先任福建转运使日所进上品龙茶最为精好。臣退念草木之微,首辱陛下知鉴,若处之得地,则能尽其材。待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臣辄条数事,简而易明,勒成二篇,名曰《茶录》。伏惟清闲之宴,或赐观采,臣不胜惶惧荣幸之至。谨叙。”。宋代建茶能名冠天下,与蔡襄书作、推广是分不开的,北苑茶业也因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峰。蔡襄于茶的造诣有多高呢?据说,当时论茶者,没人敢在蔡襄面前发言,恐班门弄斧,自讨没趣。
 

 跟知名度甚高的《茶录》相比,很少有人知道蔡襄还写过一本咱们国家现存最早的果木专著—《荔枝谱》。《荔枝谱》成书于嘉祐四年(1059),是蔡襄在泉州任职的时候写的,专为福建荔枝而著,是一部记录荔枝知识的古代科普书籍,具有很高的植物学、农学跟史学价值。

说它是“现存最早”的,是因为在蔡襄之前,宋初的南海主簿郑熊曾写过一部《广中荔枝谱》,专门记录广东地区的荔枝,涉及荔枝22个品种,可惜的是书已亡佚。 

《荔枝谱》开篇就说“荔枝之于天下,唯闽粤、南粤、巴蜀有之。汉初南粤王尉佗以之备方物。于是始通中国”。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也说,“尉佗尝献鲛鱼、荔枝,高祖报以蒲桃锦四匹。”这是荔枝作为贡品的最早记录。尉佗 ,就是南越王赵佗(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南越国创建者。他原来是秦朝大将,秦末天下大乱,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降汉称臣。

吃鲜荔枝不外剥皮吐核儿,自不必说。难得的是蔡襄在《荔枝谱》里记载了四种北宋时期的荔枝再加工吃法。红盐法、白晒法、蜜煎法、晒煎法。红盐法,用盐梅卤来浸泡佛桑花成红浆,然后把荔枝放进腌制,之后捞出晒干,做成荔枝干,这样的荔枝干“色红而甘酸,可三四年不虫”。白晒法,把鲜荔枝放到烈日下晒至核硬为止,然后储存于瓮中,密封百日。蜜煎法,剥生荔枝,榨去其浆,然后用蜜煮之。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浪微博认证美食博主“耕而陶-茶”原创撰写,欢迎博友在微博上转发,交流茶知识。
但,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黄粱梦觉,忘世上之功名;宝剑光辉,扫人间之妖怪。文昌宝诰志心皈命礼不骄帝境,玉真庆宫。
  • 凡夫谁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啊?当你真正回归自性,把心态放下的时候,快乐才会出现在你的生活里、生命中,而在这之前是不会有真正的快乐的。我们是时候和你作别了,不开心的
  • [赞][亲亲]#超话创作官##主播超有料##大荣的游戏日常##阴阳师手游[超话]#前阵子发微博问了下大家的相关想法,冥思苦想制定了账号新的运营方向,来跟大家分享
  • 肖明亮当着众人的面,强调自己从来没有爱过她,就是玩玩而已,如今他只想安静地过日子,不想再多出个孩子。张双点的处境并不好,她没有存款也没有工作,只能借宿在姐姐家里
  • #netjames[超话]# 理智磕糖 我承认我昨晚有点疯了dbq[老师好][老师好] p1⃣看看susu在日本五天的穿搭 已知第一天穿的裤子也就是昨晚的
  • 20、I just enjoy my life21、年月把拥有变作失去22、足够优秀再大方拥有23、人分两类,迷人乏味24、去发光,不是被照亮25、爱自己是终生
  • ^_^阿姨会在阿姨的位置上一直为噗噗加油的!那么我们噗噗不管是什么都会做好的!
  • 发现页推过来才发现忘拉黑了,本来打算点个叉拉黑就完了,结果意外发现了p8,啧啧啧,想起来孟鹤堂账号手滑关注甜唯被骂了那么久,那么这件事就不得不说道说道了。突然
  • 近些年来,随我经历波折与困境,终不离不弃,每每鼓励我前行,言若是一无所有大不了回乡守热炕头,文及此处,不有感恩而泪湿眼目……没想一语成谶,这些年来,我常与妻谈及
  • 猜猜下一本,他会捞起哪个读呢[偷笑]4.每天的《朝闻天下》也顺利开启了,加上背古诗文,也就二十分钟多一点,路上还会和他一起模仿广告,给他讲讲这个会那个会都是干什
  • 单抽出奇迹前两天夏彦的逸日偕心也是10连直接出,刚入坑就对我这么好?还得我修为不够啊,在一个问题对接上对接了不下10遍后,我开始毛躁和易怒,失去了判断!
  • 等以后他们种不了了,弟弟也不会种的 弟弟没做过农活,一直在做生意。也许经过这次 爸妈就不打算再种这点地了,可能出租给别人了。
  • 而重汽侠的这一招却非常简单,无非就是“三省”组成的十大专属政策,他一点也不饶,一点套路也没有,因为他的初心就是让用户受益,让“亲人”的运输生意更好本也不需要套路
  • 不熟的前同担已经双了,现在我的首页一片祥和,即使我yygq也不会被人骂这两天突然想起以前追星的一些片段…因为家里信号不好只能抱着电脑对着表格站在玄关柜旁边切号投
  • 這回真的完蛋了[笑cry][笑cry][笑cry](友好的台灣同胞永遠歡迎你)对于台湾人来说,是不可一日无蛋的,据台湾农业统计年报,台湾地区一年消耗鸡蛋80亿颗
  • 老母亲抢起了汉堡的沐浴露家有小神兽的麻麻一定不要错过,能让他安静的玩好久的宅家神器!️下雨天和小神兽宅家里,真是一项考验一分钟不停的把家里翻个乱七八糟,老母亲血
  • 鄠邑区作为西安市首批足球发展特色区,未来将进一步推出系列振兴乡村足球计划,帮助更多孩子亲近足球、爱上足球,满足基层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美好愿望。世界500强、中国
  • (又称有什么炖什么1. 在锅内倒油 煸炒shallot(第一次用!盖盖后一会会就熟了:35. 加入切成小段的青菜!
  • 相信通过这次比赛,大家对环境保护项目有了更多想法,也更愿意从自身做起,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打call]小绿期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环保队伍,为环保事业建言献
  • 从2021年十月份开始爱上你,我还记得,我们之间的故事是从《樱花树下的约定》开始的,第一次刷到的视频就是这个,我听了n遍,狠狠惊艳到我了,原来真的有这么空灵,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