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身边事##沈阳生活##沈阳新鲜事##沈阳新闻##沈阳分享##沈阳事儿#​​#沈阳同城# 沈阳天坛 山回路转寻不见
图为天坛园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盖云飞

  人间五月天,海棠花中仙。走在沈阳市沈河区文萃路与天坛二街的交叉口,一片姹紫嫣红的花海便映入眼帘,让人不禁想起宋朝诗人王炎那句“赖有海棠倾国色,嫣然一笑解留春”。海棠林不大,在一口袋公园内,公园入口处静卧一大石,上书“天坛园”三个绿色大字。看似闲适的口袋公园,却因为“天坛”两个字传递出一种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让人肃然起敬。

  提起天坛,人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北京天坛,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沈阳也有一座天坛,就在现在的天坛二街上。可惜,沈阳的天坛如今早已消散在历史的尘烟当中,唯有留下的“天坛一街”“天坛二街”“天坛小区”等名字,还在提醒着人们曾经留存的那段烟云往事。

  沈阳天坛是北京天坛“缩小版”

  沈阳有很多坛,比如我们熟悉的天坛、地坛、风雨坛、先农坛,这些坛的建筑,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帝王崇天敬神的思想,另一方面则是祭祀先祖,保佑后代子孙绵延万世,而这些坛庙建筑就是为了寄托这种崇敬的心情应运而生的。

  中国古代祭天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黄帝时期就已经有祭天的行为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人们会选择自然高地举行拜祭上天的活动,后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才建造专门用于祭天活动的高台,称为祭坛,用以表达人们对上天的尊崇和期盼。古代帝王都把自己塑造成昊天之子。既然是昊天之子,那就一定要祭天。在阶级社会里,统治者赋祭天以特有的含义,将其纳入封建礼制的范畴,使之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清史稿》记载:“大祀十有三:正月上辛祈穀,孟夏常雩,冬至圜丘,皆祭昊天上帝;夏至方泽祭皇地祇……”正是由于祭祀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被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君主奉行不辍,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而祭天更是被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成为“国之大祀”。

  沈阳天坛的建立,始于皇太极。

  天聪六年(1632年),皇太极对后金政权的把控更加牢固,其称帝建国的野心也愈发膨胀。此后,满汉朝臣纷纷劝进,表达对皇太极称帝的期待。此时,皇太极虽然心生喜悦之情,但在他心里仍觉并非建立天地坛和称帝的最佳时机。

  1635年,皇太极征服漠南蒙古,大破察哈尔部,林丹汗败走青海途中病死,林丹汗福晋苏泰太后及其子额哲归降时献出元顺帝所持的玉玺,上面刻有“制诰之宝”四个汉字。皇太极欢喜异常,获元传国玺认为是天命所归,于是,采纳大臣范文程的建议,开始建天坛、地坛祭天地。天聪十年四月初八日,皇太极受诸王大臣所上“宽温仁圣皇帝”尊号,改国号曰“清”,改年号为崇德元年,斋戒三日,然后亲率诸贝勒大臣于南郊天坛(圜丘)祭告天地,开清朝皇帝祭天之先河。

  沈阳天坛,无论是从位置的选择还是形制结构,显然都仿明嘉靖九年(1530年)建的北京南郊圜丘,只是坛制规模较小,建筑材料也较简陋。《清史稿》记载:“坛壝之制天聪十年,度地盛京,建圜丘、方泽坛,祭告天地,改元崇德。天坛制圆,三成,上成九重,周一丈八尺;二成七重,周三丈六尺;三成五重,周五丈四尺:俱高三尺。垣周百十有三丈。世祖奠鼎燕京,建圜丘正阳门外南郊……”皇太极接受了中国这种传统的祭天方式,修建天坛、地坛,即表明了他是中国的皇帝,要与当时的明朝争夺天下。

  天坛祭天曾是最隆重的仪式

  古代的冬至日祭天是中国古代最隆重的一件事,历史悠久,古人崇尚天人合一,故而对于天具有很高的推崇,商代时称天为“上帝”,周代则奉天为“昊天”,楚国则尊奉太阳神“太一”为东皇,古代祭天的历史,可以从华夏最初开始追溯,传说,天坛最初叫做明堂,这种建筑其实早期是一种吊脚楼式的建筑。

  把天坛建造为圆形,最早则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武则天时期建造的洛阳明堂,这一传统在唐代后几乎断绝,直到嘉靖皇帝时期,嘉靖皇帝因为崇信方术,听了一位术士的建议,将天坛的“大祈殿”改建为圆形的建筑,以此来契合唐代以来的传统,这就是大享殿,到了乾隆时期,大享殿大修,瓦色一律改成青色,形成了现在的格局,这就是北京天坛的主体建筑——祈年殿。天坛在明清两朝,是最高规格建筑,甚至比皇帝的规格还好,因为天坛祭祀的是中国商周以来3000多年的信仰——昊天,而所谓的皇帝,也不过是“天子”而已。

  虽然清代是由东北渔猎的满人建立的政权,在制度和规章上和明代肯定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实际上,所谓的不同主要还是在一些细节上。

  在大体上,清代还是按照中国传统的方式祭天,仅仅是在服饰上有所变更,但是大体却还是效仿周礼。汉代开始,祭天礼服一共有12样花纹在其上,象征皇权,这也被称作十二章,这十二章分别为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在历朝历代都只有细微的改变,而清代的朝服其实也有十二章纹饰,只是在袖子上使用了满人所喜爱的较为轻便的马蹄袖,实际上却是符合中国传统祭祀礼仪的。清代帝王中,最奢华的应该是乾隆了,他所穿的礼服每一次都要重做,十二章纹饰复杂,所穿礼服由千人同时制作,这还不包括从江南等地选布料的时间,如果一个人不休息连续制作则要两年才能完成。

  另外,冬至那天,皇帝其实要步行前往天坛祭天的,其他的大臣也要跟随前往,祭天的典礼相当复杂。历朝历代对于祭天的重视,其实体现了中国历代文化的有序传承,周代人最早提出天道观念,认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而上天对于帝王也是如此,所以,后世的帝王或许会毁掉前代的宗庙,会烧掉宫殿,但是对于昊天上帝的信仰,却是继承前代而延续,这就是中华文明传承至今最好的见证。

  沈阳天坛位于德胜门也就是当时的大南门外5里,在现在的天坛二街上,不过只有皇太极和顺治两位清代帝王在这里完成过祭天的仪式。

  一首诗道尽个中原委

  当年的沈阳天坛,如今只是一处普通的居民区。但住在这里的人也许不会想到,当年曾有多位清代帝王东巡到此祭天。

  据《盛京通志》记载,顺治十三年(1656年)定制,“凡盛京坛内有应修之处,俱着盛京工部随时查估修理”。乾隆在1778年和1783年东巡时,对盛京天坛曾两度重修。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维修时,发现原砖砌阶台三层,因泛碱损坏较多,如用新砖修补,新旧不一,于是决定拆下围墙旧砖,拣选与阶台颜色一致的整砖进行粘补。乾隆四十八年,乾隆第四次东巡盛京,曾撰《坛庙恭纪》诗,记载盛京坛庙原委。

  《重脩坛庙恭纪四首·天坛》:“远近既向服,玉宝应时呈。群请上尊号,太宗辞弗称。内外王贝勒,再三陈奏并。乃告祭郊丘,即位洽舆诚。改元为崇德,国号曰大清。圜坛峙南郊,德盛门之坰。肇禋受蕃釐,万祀延阼亨。长至及兴师,致虔每躬行。世祖定中原,兹坛礼遂停。戊戌年之秋,谒陵来陪京。南郊瞻昔址,百年岁月更。言念眷祉初,勿废应葺营。兹来复旧观,惬志勖继绳。讵惟自勖哉,奕叶聪听情。”这首诗记载了皇太极修建天坛的原委以及后来废止的始末,而逐年荒废最终消失也成为其不可摆脱的宿命。
详见:https://t.cn/A6H5clqg

和lab的人一起grab drinks 我们坐在窗边吹着风 夕阳斜射在桌子上 我照旧点一杯带pineapple和coconut的酒怀恋蕉风椰林 本来就不太一本正经prof说着更加不着边际的话 大家一个劲的哄堂大笑 周一的晚上 明明一周才刚刚开始 但也克制的六七点喝一杯就回家 而科研人在bar里也要讨论dataset和trials 可能大家都还清醒 我也装作清醒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今夕是何年?

我的阿勒泰,值得一看!

最早关注这部剧,是因为去年看了封神,然后关注到了于适这个演员。当了解到这个剧只是一个8集的迷你剧,还是根据散文改编,而且小于大部分台词都是哈萨克语时,我的兴趣其实并不大。原本以为这会是个剧情偏平淡的风景纪录片,真正看的时候才发觉原来散文也可以改编得这么好!这剧没有剧情过于缓慢或者节奏太快而显得突兀的毛病,主打一个短小而精悍,剧情流畅。

这剧全片展现了阿勒泰地区的美丽自然风光,景如画!沉浸在这样的旖旎风光,会让人的心灵得到洗涤。前两集主要介绍故事背景,人物关系网。第三集之后,发觉后面一集比一集精彩!我很喜欢这剧的原因之一是它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重要角色,张凤侠,李文秀,巴太,拖肯。李文秀和张凤侠的母女线是本剧的重要主线,她们的母女关系是很可贵的。平等,像朋友一样相处,文秀对张凤侠看似妈见打的“叫嚣”,说明她像棵小草一样从小是肆意长大的。张凤侠是一个很潇洒的母亲,智慧,勇敢,独立,还有一颗追求爱情的少女心。文秀也是一个思想独立的女孩,有一颗当作家的梦想。她聪明,虽然时常也莽莽撞撞的。她爱憎分明,有一颗拥抱这个世界的美好的心。

巴太,就如草原上的王子一样,高大,英俊,善良,勇敢,有责任有担当!女孩儿理想中的心上人应该有的特质,他似乎都有了。当然,他还有孩子般稚气的一面。巴太和文秀初识不久,两人相遇在河边,彼此较着劲儿,文秀壮着胆子过“独木桥”,巴太使坏故意大吼一嗓子,吓得文秀跌进河里,自己却乐的哈哈大笑。这不就像那些小时候的小男孩故意逗弄喜欢的女孩儿,就是为了吸引她的注意。还有一幕,文秀在草地上美美的睡觉,巴太发现她的鞋带散了,原本我以为他会充满爱意的帮她系好,结果却出其不意,主打一个惊喜意外,这小子把两只鞋子系在了一起,害文秀摔了一跤。哈哈哈,我也不坏好意的跟着笑了。

剧中我很喜欢的场景在第五集跟第七集。巴太以帮托肯送货为由来到文秀家,其实就是忍不住想要看看心爱的女孩。恰逢帐篷漏雨,巴太一进门就被眼前满“屋”的塑料袋“雨桶”惊住了。满眼都是对喜欢的女孩的崇拜。文秀真是太可爱了,满脑子的奇思妙想。接下来还有更有趣的。巴太跟文秀正聊得起劲儿,村主任也来小卖部了,慌忙起身的巴太一个蹑趄,这个小动作完美展现了自己小鹿乱撞的内心。接着,村主任问:为什么你们不买我家的羊?文秀道:因为我们还不想让你赚到我们的钱。此时巴太忍不住偷笑。然后村长又说:我可是方圆百里的好干部。文秀答:方圆百里就你一个干部。巴太又是一个偷笑。仿佛是在给自己喜欢的女孩偷偷助威。这个怼人的劲儿也是杠杠滴啊。还有一幕是巴太跟文秀表白爱意。巴太在看到其他人对文秀示好后,没有大吃干醋,也没有燥怒,只是满眼真诚的说:我知道他喜欢你,我知道你的好,我也喜欢你!这种尊重与欣赏,真好!那种表白心意时的小心翼翼,眼中的清澈跟真挚,真的令人喜欢极了。“如果我不能跟你过你想过的生活,你还会喜欢我吗” 声音哽咽的说道:那样就没人帮爸爸放羊了!那种隐忍跟克制,立马让人感受到此时巴太的脆弱。“我们试试吧!我现在喜欢这里的生活。”文秀说道。巴太终于明朗一笑,发自肺腑的欢欣雀跃。看,巴太跟文秀的爱意纯真而又纯粹。这种初恋的美好,我只在两部剧中见过。第一个是裴勇俊的冬季恋歌,这是我从小到大就喜欢的一个演员,另一个是李南星的叱咤风云,这两部剧中初恋的美好,无论什么时候重温都令我动心。而现在的阿勒泰,加入了我的第三个重温清单。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切皆有因有果,如果没有布施的因,如何有福业具足的果,所以要勤修善业,方能成就善果。”化身的弟弟回答:“我也想来求天神、礼拜天神,使天神欢喜,求衣、求食;以天神
  • 建造一个充满祥和的能量场:我们很多人都有这个经验,就是你到一个陌生的家庭或单位的时候,如果你有足够的感应能力,你就会感受到这个家庭或单位是否和谐。我们说,当一个
  • 这一切,我都好像第一次知道,在这座城生活了这么多年,我却错过了它的美。现在想想,可真有意思,一个人真的可以那么专注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同时,只要愿意,也可以出来
  • 时间好快,你要和妈妈的奶说再见了哦再见啊,哺乳的快乐时光和恒温的爱‍健健康康长大,妈妈永远爱你和我从小关系就很好 只小我三岁的侄儿子自愿保卫边疆去了 他有心事都
  • ᵂᵉ ᵃˡˡ ᵐᵉᵉᵗ ˢᵒᵐᵉᵒⁿᵉ / ᵉˣᶜʰᵃⁿᵍᵉ ʷᵃʳᵐᵗʰ ᵃⁿᵈ ᵗᵉⁿᵈᵉʳⁿᵉˢˢ ʷⁱᵗʰ ᵉᵃᶜʰ ᵒᵗʰᵉʳ.我们都会遇见一个人,互
  • 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有很多烦恼,痛苦或是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女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懂得照顾好自己,在事情处理妥帖后能尽情享受生活,不常倾述,自己的苦难
  • 爱情落下帷幕,你却放不下那个深爱的男人,你想要挽回,但是得到的却是他的冷漠与厌烦,你用尽了一切手段,他却说你很烦,让你不要再来纠缠他,你以为你的爱能够感动到他,
  • 【#一套跳跃攻略给身体增加弹性#】#苏炳添的弹跳有多逆天# 提起运动,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跑步、健走,很少有人关注“跳跃”运动。其实,“跳”不仅让你看起来身轻如
  • 这座青铜小型雕像,高约 15.5 CM,底径9.5 原来当时的洛阳东郊,洛阳机车厂改建另作其他用途,在改建挖土的时候,工人无意中挖出了一座古墓,因为洛阳是古都,
  • 于是,我闭上眼,梦里星辰皆化作了你@摩登兄弟刘宇宁 #烟火星辰[音乐]#摩登兄弟刘宇宁 刘宇宁 lyn 宁哥 棚主 ◆#刘宇宁安乐传# ◆#刘宇宁东方风云榜#
  •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何其幸哉#洋言洋语# ​ 苏神说:要是按照今天来看的话,他今天的表现已经是他的极限了。苏神说:要是按照今天来
  • "——《全宋词 念奴娇》赏析:煦意指光彩照人、清新爽朗、神采飞扬之义; 恩意指仁爱、博爱、包容、博大之义;用作人名寓意中兴为复兴之意,寓意家业兴旺,蒸
  • 把门窗都打开了,我和Alex坐在楼下客厅享受着热带暴雨之前潮湿的空气和透心凉的穿堂风。。
  • 最近总感觉身体不对劲 昨晚百度了一下 就差没给自己写遗言了 吓得今天一大早就去医院检查了 医生看到检验报告说没啥问题 就让我回家了 耶耶耶好开心! 进医院前
  • 可以完全放飞自我。活在一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即便你觉得都是别人的故事,但有可能就在你身边。
  • 让这个“悬在空中”装腔作势的工具落地是我在国外生活这几年。对他人来说,早上起来让自己神清气爽的可能是炙热的梦想、一晚上无梦的好觉;对我来说,只有在听到咖啡机提示
  • “这几天,我们工作人员一直在加班加点,配合疫情防控流调工作。?
  • 6.缺乏人生和谐的人就会只关注讨厌自己的那个人来判断“世界”。 5.人际关系不顺利既不是因为口吃也不是因为脸红恐惧症,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
  • 在大家看来,殷世航和套路璐是真心相爱过的,只是奈何双方对感情的理解都不同,所以才会落得分道扬镳的局面。年长的女人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觉得自己选对了衣服就完事儿了
  • 虽然我们这辈子可能毫无交集,但是你就在那里存在着,我就觉得很美好了。就像《山河故人》说的:“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