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升即走的逻辑与困境##非升即走下996的大学教师们# 在国内,高校真正开始尝试“非升即走”的改革是2003年。“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大学都没有经济基础推行这项制度,”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沈文钦说,“高校教师的收入很低,无法吸引青年才俊。1981年高校招入的青年教师里有27%的人在1991年时已经辞职。90年代初,北大教授的月工资是200块钱,不如出租车司机。”

在沈文钦看来,和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相比,国内教职的竞争远没有到白热化的地步。据他观察,在今天的美国,教职的竞争极为激烈和残酷:40%的教师是兼职教师,不在“终身教职”序列内。一位常春藤大学毕业的博士想求职助理教授,“投了一百份简历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在哈佛和耶鲁这样的顶级学校,只有晋升为教授才能获得终身教职。

“终身教职制度”这个翻译容易让人们将这套制度的重点放在“终身”上。在美国,获得终身教职的教员只要不出现学术腐败、犯罪等情况,学校就不得将他们开除,这保证了知识创造的充分自由。但是,“终身”的前提是考核与淘汰。

“‘终身教职’在美国有一套配套制度,我们并没有学过来。”沈文钦说。美国高校招聘终身教职序列的助理教授会非常审慎,一旦决定聘用一位教师,学校会给新教师配备一个大致由三名导师组成的指导委员会,对他的学术研究进行指导。美国有学术休假制度,允许教师在几年工作后休假一年,不必承担任何教学任务。这一年的时间可以用来进行研究上的攻坚。另外,美国高校会提供配套支持,减轻教师负担,比如有助教帮助完成授课、有秘书处理行政上的杂事,已经拿到终身教职的教师往往会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和行政服务。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贺雪峰认可在高校引入淘汰机制。他告诉我们:“在高校待了20多年,我看到了太多青年教师因为没有工作上的考核要求,入职以后就开始集中精力忙私事:买房安家、生儿育女。等这些事情安顿好,六七年时间过去了。一个人如果没能在职业生涯的头几年找到学术研究的状态,未来想再回到这个领域是非常困难的,于是许多人就成了‘终身讲师’,快退休之前,再找关系想办法发点论文,评一个副教授。用淘汰制来促使青年老师做研究,证明自己的能力不是一件坏事。”

在国内的一些高校,教职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高校教师已经饱和了。“国家对高校设置有一个法律要求,一个学校的学生数量和老师的比例不能超过18∶1,否则不能保证教学质量,但现在全国的平均水平已经接近19∶1。另外,国家的研发经费支出已经接近每年2万亿元,其中有2000亿在高校,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大量的人来做科研工作。”沈文钦指出,“问题是,我们学术人才的流动是不顺畅的。”

在中国,数量极为有限的名校往往带着巨大的光环,有很高的象征资本,因此名校教师不会为了职称晋升而轻易离开。地域的差异也会成为巨大的障碍。沈文钦和他的合作者李丽萍博士对全国20所大学的化学教师数据做过分析,发现东北高校的教职人员基本都在地区内部循环,吸引不了外地科研人才。他在研究博士就业决策问题时,也曾询问一些博士毕业生为什么毕业后没有进入高校,答案并不是找不到高校教职,而是不愿意离开北京。

#非升即走的逻辑与困境##非升即走下996的大学教师们# 在国内,高校真正开始尝试“非升即走”的改革是2003年。“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大学都没有经济基础推行这项制度,”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沈文钦说,“高校教师的收入很低,无法吸引青年才俊。1981年高校招入的青年教师里有27%的人在1991年时已经辞职。90年代初,北大教授的月工资是200块钱,不如出租车司机。”

在沈文钦看来,和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相比,国内教职的竞争远没有到白热化的地步。据他观察,在今天的美国,教职的竞争极为激烈和残酷:40%的教师是兼职教师,不在“终身教职”序列内。一位常春藤大学毕业的博士想求职助理教授,“投了一百份简历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在哈佛和耶鲁这样的顶级学校,只有晋升为教授才能获得终身教职。

“终身教职制度”这个翻译容易让人们将这套制度的重点放在“终身”上。在美国,获得终身教职的教员只要不出现学术腐败、犯罪等情况,学校就不得将他们开除,这保证了知识创造的充分自由。但是,“终身”的前提是考核与淘汰。

“‘终身教职’在美国有一套配套制度,我们并没有学过来。”沈文钦说。美国高校招聘终身教职序列的助理教授会非常审慎,一旦决定聘用一位教师,学校会给新教师配备一个大致由三名导师组成的指导委员会,对他的学术研究进行指导。美国有学术休假制度,允许教师在几年工作后休假一年,不必承担任何教学任务。这一年的时间可以用来进行研究上的攻坚。另外,美国高校会提供配套支持,减轻教师负担,比如有助教帮助完成授课、有秘书处理行政上的杂事,已经拿到终身教职的教师往往会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和行政服务。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贺雪峰认可在高校引入淘汰机制。他告诉我们:“在高校待了20多年,我看到了太多青年教师因为没有工作上的考核要求,入职以后就开始集中精力忙私事:买房安家、生儿育女。等这些事情安顿好,六七年时间过去了。一个人如果没能在职业生涯的头几年找到学术研究的状态,未来想再回到这个领域是非常困难的,于是许多人就成了‘终身讲师’,快退休之前,再找关系想办法发点论文,评一个副教授。用淘汰制来促使青年老师做研究,证明自己的能力不是一件坏事。”

在国内的一些高校,教职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高校教师已经饱和了。“国家对高校设置有一个法律要求,一个学校的学生数量和老师的比例不能超过18∶1,否则不能保证教学质量,但现在全国的平均水平已经接近19∶1。另外,国家的研发经费支出已经接近每年2万亿元,其中有2000亿在高校,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大量的人来做科研工作。”沈文钦指出,“问题是,我们学术人才的流动是不顺畅的。”

在中国,数量极为有限的名校往往带着巨大的光环,有很高的象征资本,因此名校教师不会为了职称晋升而轻易离开。地域的差异也会成为巨大的障碍。沈文钦和他的合作者李丽萍博士对全国20所大学的化学教师数据做过分析,发现东北高校的教职人员基本都在地区内部循环,吸引不了外地科研人才。他在研究博士就业决策问题时,也曾询问一些博士毕业生为什么毕业后没有进入高校,答案并不是找不到高校教职,而是不愿意离开北京。

#非升即走的逻辑与困境##非升即走下996的大学教师们# 在国内,高校真正开始尝试“非升即走”的改革是2003年。“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大学都没有经济基础推行这项制度,”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沈文钦说,“高校教师的收入很低,无法吸引青年才俊。1981年高校招入的青年教师里有27%的人在1991年时已经辞职。90年代初,北大教授的月工资是200块钱,不如出租车司机。”

在沈文钦看来,和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相比,国内教职的竞争远没有到白热化的地步。据他观察,在今天的美国,教职的竞争极为激烈和残酷:40%的教师是兼职教师,不在“终身教职”序列内。一位常春藤大学毕业的博士想求职助理教授,“投了一百份简历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在哈佛和耶鲁这样的顶级学校,只有晋升为教授才能获得终身教职。

“终身教职制度”这个翻译容易让人们将这套制度的重点放在“终身”上。在美国,获得终身教职的教员只要不出现学术腐败、犯罪等情况,学校就不得将他们开除,这保证了知识创造的充分自由。但是,“终身”的前提是考核与淘汰。

“‘终身教职’在美国有一套配套制度,我们并没有学过来。”沈文钦说。美国高校招聘终身教职序列的助理教授会非常审慎,一旦决定聘用一位教师,学校会给新教师配备一个大致由三名导师组成的指导委员会,对他的学术研究进行指导。美国有学术休假制度,允许教师在几年工作后休假一年,不必承担任何教学任务。这一年的时间可以用来进行研究上的攻坚。另外,美国高校会提供配套支持,减轻教师负担,比如有助教帮助完成授课、有秘书处理行政上的杂事,已经拿到终身教职的教师往往会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和行政服务。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贺雪峰认可在高校引入淘汰机制。他告诉我们:“在高校待了20多年,我看到了太多青年教师因为没有工作上的考核要求,入职以后就开始集中精力忙私事:买房安家、生儿育女。等这些事情安顿好,六七年时间过去了。一个人如果没能在职业生涯的头几年找到学术研究的状态,未来想再回到这个领域是非常困难的,于是许多人就成了‘终身讲师’,快退休之前,再找关系想办法发点论文,评一个副教授。用淘汰制来促使青年老师做研究,证明自己的能力不是一件坏事。”

在国内的一些高校,教职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高校教师已经饱和了。“国家对高校设置有一个法律要求,一个学校的学生数量和老师的比例不能超过18∶1,否则不能保证教学质量,但现在全国的平均水平已经接近19∶1。另外,国家的研发经费支出已经接近每年2万亿元,其中有2000亿在高校,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大量的人来做科研工作。”沈文钦指出,“问题是,我们学术人才的流动是不顺畅的。”

在中国,数量极为有限的名校往往带着巨大的光环,有很高的象征资本,因此名校教师不会为了职称晋升而轻易离开。地域的差异也会成为巨大的障碍。沈文钦和他的合作者李丽萍博士对全国20所大学的化学教师数据做过分析,发现东北高校的教职人员基本都在地区内部循环,吸引不了外地科研人才。他在研究博士就业决策问题时,也曾询问一些博士毕业生为什么毕业后没有进入高校,答案并不是找不到高校教职,而是不愿意离开北京。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立个flag我承认我从来不是一个专一的人但是每当我喜欢上下一个人时我所有的爱都会转移给他我虽然墙头换的多但是我认定的本命可以喜欢很久很久我之前从14年开始喜欢
  • 真正的修行,不必深山寻幽谧,亦不必古刹求解脱。若能安稳度日,谁又愿意生活在刀尖之上。
  • 【黑龙江省内首家云中医来了|中医大二院互联网医院全面上线】3月12日,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挂牌上线,在线医师385人,覆盖内、外、妇、儿
  • 【"人脑博物馆"收藏三千人脑[骷髅]】在秘鲁首都利马Santo Toribio de Mogrovejo医院中有家"人脑博物馆&q
  • 璇玑关心钟敏言有错?那是她从小长到大,唯一一个不歧视她不在背后说她坏话不会拿她六识不全开玩笑为她着想的师兄。害怕自己会是司凤的拖累!
  • !还有哇,那些寻着洛阳雨能洋洋洒洒写一大篇矫情歌词的古风歌手,一定是没亲自来这里体验过内涝的绝望。
  • 所以也让我明白,有一个对你真正好的人,你要去懂得珍惜,同时也要懂得付出,这样你们双方不管友情、还是爱情都会长久下去的。我想, 我们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
  • 晚餐是没有茶点的,招牌菜点了几道点击率最高的: 白切葵花鸡,伊比利亚黑毛猪叉烧,松露滑炒蛋,蜜汁煎鹅肝,榄仁萨其马,味道就不一一道来了,绝对是一流专业厨师团队的
  • 这感觉是非常微妙,如果你有机会在阅读体验到这样的感觉,相信你会爱上被人“一语道破”所带来的认同感,进而拥有更加深入的阅读。希望你能在这里不仅仅是写出一篇让你满意
  • official_g_i_dle:[] 20200816 @ #인기가요 # 아이들의 덤디덤디 인기가요 수상을 축하합니다! 항상 고마운 네버랜드 여러
  • 虽然对花没什么研究但这次网购花的成色真是有点儿小失望下午安排了两个小时修剪…诞生出了“我的八月花”每一种花语都给予生命的绽放与希望让智慧去驾驭它还原本真的魅力芬
  • 高品味的女人,更会时刻注意自己的体态和举止,你会发现她的优雅和气质,是由内而外所发散的。 高品位的女人,她的言行举止不是靠“作”做出来的,而是一种真性情的
  • ?刚才想查Ifriqiya的名称来源(没错,我直觉是来自ifrit),因为网络突然抽风,无法爬上墙头,我又心急不想等,就退求其次用浏览器开了必应国际版。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一场罡风雨,骤然而降!无常之风,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娑婆。上一秒,看似安宁;下一秒,意外袭击让人措手不及!7月28日末学的家被急风雨击中了。然而,若不是那
  • 愿她最好的时光和你在一起。他们溜走了,跑掉了,或者消失了,这些都是你无法控制的。
  • 豪总每次发言就让我感觉在看公司老总年度总结。豪总有点像爸爸类型,很可靠的大家长。
  • 1、 最近我的闺蜜给我抱怨:我的闺女每天吵着要我给她买小动物。这一天,一闺蜜打来电话哭着跟我说,她的富二代男友跟她分手了,我怎么安慰都没用,为了防止她会做出什么
  • 很多人回过头来可能会觉得这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也可能觉得这打游戏浪费了我好多时间,本来我可以怎样怎样,其实是你选择了游戏,而不是游戏选择了你。于是网吧就成了我工作
  • 我知道的我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到他了,我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啦,没必要为了气别人规划自己以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