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智慧,什么是念佛三昧,能达到怎样的境界

我们念佛修行就是要依照佛祖的教诲,修戒、定、慧三学,也就是用三种方法去修行。戒学,就是修生灭法,如何止戒,什么是犯戒;定学,就是修四禅八定,一心不乱,无相、无念、空。修空定是出世间法,叫小乘;修四禅八定是世间法,在色界、无色界天,天人法;慧学,领悟智慧,明心见性,成就般若波罗蜜,往生净土。

我们修十善业道,一心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这算是修的什么法呢?这是净土宗的一个法门,修十善业道,修五戒十善是修的人天善法,修五戒十善将来做人。念阿弥陀佛,他是一个可深可浅的法门,浅就是当下能消自己的除业障,深就是涉及到戒学、定学、慧学的一个法门。念阿弥陀佛的人,只用一句佛号消除自己的妄念,是一念代万念的法门,用一句阿弥陀佛代替我们纷乱的妄念。

念到一定的程度,心里就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在思想意识里只有这句佛号,不起妄念的时候,这就达到了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你还有一句佛号。什么是事一心不乱呢?专注在一件事上,专注在一个境界上,专注在一句佛号上,统统都是专注一处,专注一处就叫事。专注在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上,不生其他妄念,保持住这种状态,就叫做事一心不乱。当念到阿弥陀佛这句圣号,念念相继的时候,就会发生连这句佛号也生不起来,生不起来的时候一个妄念也都没有了,连佛号也没有了,这个状态就叫离一心不乱,这是定态,这是禅定的状态。

大势至菩萨曰:“我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我以念佛心,就是念阿弥陀佛,就是以佛的名号代替所有妄念,然后这句佛的名号也放下,就入无生法忍。一个妄念也不生,保持住这种状态就是忍,一个妄念也不生的状态就叫无生忍。大势至菩萨又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净念相继,就是无生法忍,真正的念佛就是净念相继,净念就是佛性,就是离一心不乱,这个净念你悟到的时候,就是明心见性。

禅宗有一句话禅话是:“念佛的是谁,谁在念阿弥陀佛?”就是这个净念在念阿弥陀佛,当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你悟不到这个净念 ,当你放下这句佛号,一念不生的时候 ,你就很容易悟到他,这个净念就是我们的清净心,就是般若波罗蜜。念佛的是谁?念佛的是佛,人以为我念佛,我说是佛念。所以,是谁的念佛,是佛在念佛。念佛的人能够得,念佛三昧这是肯定的,一定要有信心,得念佛三昧的人,都是上品位往生。这个念佛法门很高,和禅宗、密宗都是平等的。

念佛修行可深可浅,浅就是善心念佛,用一句佛号来消自己的业障,来改善自己现前的环境和未来的命运。一心不乱的念,这就下功夫了 ,用这句佛号消除所有的妄念,修到佛号也放下的时候,就入禅,如果这个时候你只能保持无念、无相,你就跟四禅八定的状态一致;如果这个时候悟到空,你就入到了小乘;如果这个时候你悟到了自性,悟到了佛性,悟到了自己的觉性,你就入净念相继,净念相继就叫念佛三昧。什么叫念佛三昧?念佛之心,证三昧之定,就是通过念佛的圣号入真如三昧。三昧分几个档次,如果你没悟到净念,没有悟到觉性,也叫三昧,那是四禅八定;再升一点那是空,那叫空三昧、无相三昧、无念三昧;你要悟到了自己的觉性,悟到了自己清净心的存在,这叫真如三昧、金刚三昧、般若波罗蜜。

念佛三昧就是通过念佛这个方便法,找到自己的清净心,觉悟自己的清净法身,找到自己的净念,找到自己的佛性,回归自己的自性本定,回归到佛性,这就是念佛得到的三昧,真如三昧,也是最高级的念佛三昧。 https://t.cn/Ryh9VDu

近日在陪患间,无意点击了“一起来连线”这个小游戏,还真有点意思,既激发了脑细胞得到锻炼,也折射百“态”人生的道理!

打开界面,看似纷乱的小点,正如我们生活中杂乱无章的大小“鸡毛蒜皮”,心不静,自然无从下手。。。若是执意“不信邪”,还真会让你“意乱心烦”[偷笑],倘若离开闭眼休息片刻,再次进入,眼前必定豁然开朗,秒秒钟即可完成规范整齐而漂亮的画面(用最少时间)完美过关![耶]所以说:遇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放下执念,摆正心态,回归自然,一切随缘!
正所谓
游戏虽小哲理大
万千世俗锦芳华
人人都有烦心事
安得静心无偏差
聪明所被聪明误
回归自然逍遥家

哼哈一笑解千愁
延年益寿驻年华

有一种养心方法叫放下,擅画者留白,擅乐者留空。何时放下,何时就会获得一身轻松。放下、自在,是禅家的两重至高境界。
  有一种处世方法叫放弃,获得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惜所拥有的,放弃无法拥有的,重要的是放弃之后就不要悔恨。
  有一种事态方法叫放置,放置不是闲置,今天无头绪可能明天有条理,因为事缓则圆,事缓就有变。
  有一种管理方法叫放手,管理不是紧紧抓住,更非事必躬亲,而是有条理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捆住了手脚当然就无活力可言。
  有一种思考方法叫放飞,放飞思绪才会天马行空。创造源于想像,想像力远比知识重要。
  有一种表达方法叫放声,若不影响他人,不妨放开喉咙,压抑是致病的罪魁祸首。需要注意的是,放声之后应知道何时收声。
  有一种观察方法叫放眼,能放眼时就放眼,高山流水,云卷云舒,远比眼前风景好看得多。
  有一种用人方法叫放心。
  有一种比赛方法叫放开。
  有一种养生方法叫放怀。
  一个放字千般哲理,运用得好,就会使复杂的生活回归简单,纷乱的思绪回归明晰,浮躁的心境回归淡然。放,作为生存之态,是画龙后的点睛,是深刻后的平和。罗梭说:人越是有许多事能够放得下时,他就越富有。提得起常被人称道,放得下则更令人赞叹。
  最纷扰的一个字:争。这个世界的吵闹,喧嚣,摩擦,嫌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都是争的结果。明里争,暗地争,大利益争,小便宜争,昨天争,今天争,你也争,我也争,鸡飞狗跳,人仰马翻,争到最后,原本阔大淼远的尘世,只能容得下一颗自私的心。
  心胸开阔一些,争不起来;得失看轻一些,争不起来;目标降低一些,争不起来;功利心稍淡一些,争不起来;为别人考虑略多一些,争不起来;生活中,可以有无数个不争的理由,但欲望,让每一个人像伏在草丛深处的狮子,按捺不住。
  权、钱争到手了,幸福不见了;名声争到手了,快乐不见了;非分的东西争到手了,心安不见了。也就是说,你绞尽脑汁,处心积虑,甚至你死我活争到手的,不是快乐,不是幸福,不是心安,只是烦恼,痛苦,仇怨,以及疲倦至极的身心。
  不争不好吗?哪怕是少争一点,把看似要紧的东西淡然地放一放,你会发现,人心就会一下子变宽,世界就会一下子变大。也因了这少争,笑脸多了,握手多了,礼让多了,真诚多了,热情多了,友谊多了,朋友多了。一句话,情浓了,意厚了,爱多了。
  喧嚣的人世,刹那间,万噪俱寂,恬静出尘。常记得,乡下三四月间,一院子春烂漫,桃李吐芳,鲜花傲放,姹紫嫣红,竞相争奇斗艳。然而,荒凉的一角里,总有一针或几针芥草窝在石板下,独自努力地绿着,尽管它仅有一点鹅黄,显得孤单,弱小,了无生气,但它依然是春天的一部分,淼小而又顶天立地的一部分。
  是的,这个世界没有也不会厚此薄彼。你没必要去争什么,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6名高考考生被困电梯错过考试 各方最新回应来了!
  • 【关注】全国260城将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
  • 【提醒】日本网红眼药水被他国禁售,专家:对心血管造成压力
  • 超郎平?昨晚这一幕,央视解说赞她为中国女排历史第一人!
  • 两大一线城市,宣布增加汽车摇号指标!车市迎硬核利好,你离喜提新车又近了一步
  • 明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的生活
  • 震惊国外!联邦快递“劫持华为包裹”,中国学者:应暂停其业务
  • 深圳个税减免15%吸引人才,能否复制到全国|新京报快评
  • 初夏40度!多地“最热天”正常吗?
  • 华为禁令的另一面:特朗普与硅谷的相爱相杀|京酿馆
  • 一球千金!武磊一脚将保级队踢进欧联杯,激动的除了球迷还有这些股东
  •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 老师怒扔学生论文被约谈,网友却说:不怪他
  • 用手机的人注意了!好消息:每个月你又能省一笔钱!
  • 【关注】速看!你的户口、土地、收入将发生这些变化
  • 最新最全!一图读懂8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
  • 哈佛的学生都在看这种视频,每天 15 分钟,英语水平暴增
  • 重磅!中注协公布2018注会考试合格率!审计通过率已超31%!2019注会考试趋势同曝光!
  • 一大波老师被实名举报!
  • 这张请假条居然能让语文老师“集体传阅”,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