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相论》 达摩祖师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问曰】: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答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此二种心法,亦自然本来俱有;虽假缘合,互相因待。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涅槃乐。若堕染心,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佛性者,即觉性也。但自觉觉他,觉知明了,则名解脱。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因其觉根,遂能显现诸功德树。涅槃之果德,因此而成。如是观心,可名为了。

【问】:上说真如佛性,一切功德,因觉为根,未审无明之心,以何为根?

【答】:无明之心,虽有八万四千烦恼情欲,及恒河沙众恶,皆因三毒以为根本。其三毒者,贪嗔痴是也。此三毒心,自能具足一切诸恶。犹如大树,根虽是一,所生枝叶其数无边。彼三毒根,一一根中,生诸恶业百千万亿,倍过于前,不可为喻。如是三毒心,于本体中,应现六根,亦名六贼,即六识也。由此六识,出入诸根,贪著万境,能成恶业,障真如体,故名六贼。一切众生,由此三毒六贼,惑乱身心,沉没生死,轮回六趣,受诸苦恼;犹如江河,因小泉源,洎流不绝,乃能弥漫,波涛万里。若复有人断其本源,即众流皆息。求解脱者,能转三毒为三聚净戒,转六贼为六波罗蜜,自然永离一切诸苦。

【问】:六趣三界广大无边,若唯观心,何由免无穷之苦?

【答】:三界业报,唯心所生;本若无心,于三界中,即出三界。其三界者,即三毒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故名三界。由此三毒,造业轻重,受报不同,分归六处,故名六趣。

【问】:云何轻重分之为六?

【答曰】:众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未免三界,生三轻趣。云何三轻趣?所谓迷修十善,妄求快乐,未免贪界,生于天趣。迷持五戒,妄起爱憎,未免嗔界,生于人趣。迷执有为,信邪求福,未免痴界,生阿修罗趣。如是三类,名三轻趣。云何三重?所谓纵三毒心,唯造恶业,堕三重趣。若贪业重者,堕恶鬼趣;嗔业重者,堕地狱趣;痴业重者,堕畜生趣。如是三重,通前三轻,遂成六趣。故知一切苦业由自心生,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自然消灭离苦,即得解脱。
【问曰】:如佛所说,我于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勤苦,方成佛道。云何今说,唯只观心,制三毒,即名解脱?

【答】:佛所说言,无虚妄也。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胡言阿僧祇,汉名不可数。此三毒心,于中有恒沙恶念,于一一念中,皆为一劫;如是恒沙不可数也,故言三大阿僧祇。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盖,若不超彼三大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名为解脱?今若能转贪嗔痴等三毒心,为三解脱,是则名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末世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说,遂言成佛尘劫未期,岂不疑误行人退菩提道。

【问】:菩萨摩诃萨由持三聚净戒,行六波罗蜜,方成佛道;今令学者唯只观心,不修戒行,云何成佛?

【答】:三聚净戒者,即制三毒心也。制三毒成无量善聚。聚者会也,无量善法普会于心,故名三聚净戒。六波罗蜜者,即净六根也。胡名波罗蜜,汉名达彼岸,以六根清净,不染六尘,即是度烦恼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罗蜜。

【问】:如经所说;三聚净戒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今者唯言制三毒心,岂不文义有乖也?

【答】:佛所说是真实语。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因中修行时,为对三毒,发三誓愿,持一切净戒。对于贪毒,誓断一切恶常修一切善;对于嗔毒,誓度一切众生;故常修慧;对于痴毒,由持如是戒定慧等三种净法,故能超彼三毒成佛道也。诸恶消灭,名为断。以能持三聚净戒,则诸善具足,名之为修。以能断恶修善,则万行成就,自它俱利,普济群生,故名解脱。则知所修戒行不离于心,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故经云:心垢则众生垢,心净则众生净;欲得佛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也。三聚净戒自然成就。

【问曰】: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今言六根清净,名波罗蜜者,若为通会。又六度者,其义如何?

【答】:欲修六度,当净六根,先降六贼。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纵逸,名为持戒;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能制口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六度者运也,六波罗蜜喻若船筏,能运众生,达于彼岸,故名六度。

【问】:经云:释迦如来,为菩萨时,曾饮三斗六升乳糜,方成佛道。先因饮乳,后证佛果,岂唯观心得解脱也?

【答】:成佛如此,言无虚妄也;必因食乳,然使成佛。言食乳者,有二种,佛所食者,非是世间不净之乳,乃是清净法乳;三斗者,三聚净戒,六升者,六波罗蜜;成佛道时,由食如是清净法乳,方证佛果。若言如来食于世间和合不净牛膻腥乳,岂不谤误之甚。真如者,自是金刚不坏,无漏法身,永离世间一切诸苦;岂须如是不净之乳,以充饥渴。经其说,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湿,不食谷麦糠麸,不与挬牛同群;其牛身作紫磨金色,言牛者,毗卢舍那佛也。以大慈悲,怜愍一切,故于清净法体中,出如是三聚净戒六波罗蜜微妙法乳,养育一切求解脱者。如是真净之牛,清净之乳,非但如来饮之成道,一切众生若能饮者,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经中所说,佛令众生修造伽蓝,铸写形像,烧香散花燃灯,昼夜六时绕塔行道,持斋礼拜,种种功德皆成佛道;若唯观心,总摄诸行,说如是事,应虚空也。

【答】:佛所说经,有无量方便,以一切众生钝根狭劣,不悟甚深之义,所以假有为,喻无为;若复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言伽蓝者:西国梵语,此土翻为清净地也;若永除三毒,常净六根,身心湛然,内外清净,是名修伽蓝。

铸写形像者:即是一切众生求佛道也;所为修诸觉行,彷像如来真容妙相,岂遣铸写金铜之所作也?是故求解脱者,以身为炉,以法为火,以智慧为巧匠,三聚净戒、六波罗蜜以为模样;镕炼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无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所谓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为败坏之法。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铸写真容,凭何辄言功德?

烧香者: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之香也;薰诸臭秽无明恶业,悉令消灭。其正法香者,有其五种:

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

二者定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

三者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自观察。

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

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观照常明,通达无碍。

如是五种香,名为最上之香,世间无比。佛在世日,令诸弟子以智慧火,烧如是无价珍香,供养十方诸佛。今时众生不解如来真实之义,唯将外火烧世间沉檀薰陆质碍之香,希望福报,云何得?

散花者,义亦如是;所谓常说正法,诸功德花,饶益有情,散沾一切;于真如性,普施庄严。此功德花,佛所赞叹,究竟常住,无雕落期。若复有人散如是花,获福无量。若言如来令众生,剪截缯彩,伤损草木,以为散花,无有是处。所以者何?

持净戒者,于诸天地森罗万像,不令触犯;误犯者,犹获大罪,况复今者故毁净戒,伤万物求于福报,欲益返损,岂有是乎?

又长明灯者:即正觉心也,以觉明了,喻之为灯;是故一切求解脱者,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如灯火。当燃如是真正觉灯,照破一切无明痴暗,能以此法,转相开示,即是一灯燃百千灯,以灯续然,然灯无尽,故号长明。过去有佛,名曰然灯,义亦如是。愚痴众生,不会如来方便之说,专行虚妄,执著有为,遂燃世间苏油之灯,以照空室,乃称依教,岂不谬乎!所以者何?佛放眉间一毫相光,上能照万八千世界,岂假如是苏油之灯,以为利益。审察斯理,应不然乎!

又六时行道者:所谓六根之中,于一切时,常行佛道,修诸觉行,调伏六根,长时不舍,名为六时。

绕塔行道者:塔是身心也,当令觉慧巡绕身心,念念不停,名为绕塔。过去诸圣,皆行此道,得至涅槃。今时世人,不会此理,曾不内行,唯执外求;将质碍身,绕世间塔,日夜走骤,徒自疲劳,而于真性,一无利益。

又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切。斋者齐也,所谓斋正身心,不令散乱。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勤觉察、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又持斋者,食有五种:

一者法喜食,所谓依持正法,欢喜奉行。

二者禅悦食,所谓内外澄寂,身心悦乐。

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

四者愿食,所谓行住坐卧,常求善愿。

五者解脱食,所谓心常清净,不染俗尘。

此五种食,名为斋食。若复有人,不食如是五种净食,自言持斋,无有是处。唯断于无明之食。若辄触者,名为破斋。若有破,云何获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诸恶皆为;贪欲恣情,不生惭愧,唯断外食,自为持斋,必无是事。

又礼拜者:当如是法也,必须理体内明,事随权变,理有行藏,会如是义,乃名依法。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谓恭敬真性,屈伏无明,名为礼拜。若能恶情永灭,善念恒存,虽不现相,名为礼拜。其相即法相也。世尊欲令世俗表谦下心,亦为礼拜;故须屈伏外身,示内恭敬。举外明内,性相相应。若复不行理法,唯执外求,内则放纵嗔痴,常为恶业,外即空劳身相,诈现威仪,无惭于圣,徒诳于凡,不免轮回,岂成功德。

【问】:如温室经说,洗浴众僧,获福无量。此则凭于事法,功德始成,若为观心可相应否?

【答】:洗浴众僧者,非洗世间有为事也。世尊当尔为诸弟子说温室经,欲令受持洗浴之法;故假世事,比喻真宗。隐说七事供养功德,其七事云何?一者净水、二者烧火、三者澡豆、四者杨柳、五者净灰、六者苏髇、七者内衣。

以此七法喻于七事,一切众生由此七法沐浴庄严,能除毒心无明垢秽。’其七法者:

一者谓净戒洗荡僭非,犹如净水濯诸尘垢。

二者智慧观察内外,犹如然火能温净水。

三者分别简弃诸恶,犹如澡豆能净垢腻。

四者真实断诸妄想,如嚼杨枝能净口气。

五者正信决定无疑,犹如净灰摩身能辟诸风。

六者谓柔和忍辱,犹如苏髇通润皮肤。

七者谓惭愧悔诸恶业,犹如内衣遮丑行体。

如上七法,是经中秘密之义。如来当尔为诸大乘利根者说,非为小智下劣凡夫,所以今人无能解悟。其温室者,即身是也。所以燃智慧火,温净戒汤,沐浴身中。真如佛性,受持七法,以自庄严。当尔比丘,聪明上智,皆悟圣意,如说修行,功德成就,俱登圣果。今时众生,莫测其事,将世间水洗质碍身,自谓依经,岂非误也。且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事不相应,云何悟道?若欲身得净者;当观此身,本因贪欲,不净所生,臭秽骈阗,内外充满。若也洗此身求于净者,犹如渐渐尽方净,以此验之,明知洗外非佛说也。

【问】:经说言至念佛,必得往生西方净土。以此一门即应成佛,何假观心?求于解脱。

【答】:夫念佛者,当须正念,了义为正,不了义为邪。正念必得往生,邪念云何达彼?

佛者觉也,所谓觉察身心,勿令起恶;念者忆也,所谓忆持戒行不忘,精进勤了。如是义,名为念。故知念在于心,不在于言。因筌求鱼,得鱼忘筌;因言求意,得意忘言。

既称念佛之名,须知念佛之道。若心无实,口诵空名,三毒内臻,人我填臆,将无明心不见佛,徒尔费功。且如诵之与念,义理悬殊,在口曰诵,在心曰念。故知念从心起,名为觉行之门;诵在口中,即是音声之相。执相求理,终无是处。#吉日分享#

现世果报佛经经文汇集(二)
善男子!由作如是浴佛像故,能令汝等人、天大眾現受富樂,無病延年;於所願求,無不遂意;親友眷屬,悉皆安隱;長辭八難,永出苦源;不受女身,速成正覺。
。。。。。。
爾時清淨慧菩薩白佛言:「世尊!幸蒙大師哀愍我等,教浴像法。我今勸化國王、大臣、一切信心樂功德者,於日日中澡沐尊儀,獲大利益,常當頂受,歡喜奉行!」
——《浴佛功德經》

诸有佛弟子信心善意者。当念十方诸佛功德。善若以香花杂物浴佛形像者所愿皆得。诸天龙神常随拥护皆当证明。
  佛告诸弟子。夫人身难得经法难闻。其有天人能自减损妻子之分五家财物。用浴佛形像者。如佛在时所愿悉得。欲求度世取无为道生生不与死会者可得。欲求精进勇猛如释迦文佛者可得。欲求如文殊师利阿惟越致菩萨者可得。欲求转轮圣王飞行教化者可得。欲求辟支佛阿罗汉者可得。欲求永离三恶道者可得。欲求生天上人间富乐者可得。欲求百子千孙者可得。欲求长寿无病者可得。世间人民贪欲如海。宁割身上一脔肉。不肯出一钱物与人。人生时不持一钱来。死亦不持一钱去。财物故在世间。人死当独去忆如此苦。乃浴佛形像者。持是功德生死相随无有断期。佛言。若人有一善之心。作是功德者。诸天善神天龙八部四天王等。佥然拥护。浴佛形像福报所生。常得清净。从是因缘得成佛道(此下三十一行经文丹本所无宋本自有存之)。佛言。持好香浴佛形像者。自得其福智。在清净功德名闻。诸持好华散佛上者。自得其福端政好色无有双比。诸持缯幡上佛者自得其福。在所从生当得自然好衣无极。佛言。我累功积德行善至诚。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乃自致得作佛。今日贤者某甲皆为慈心好意。信向佛道欲求度脱。持种种香花。浴佛形像。皆为七世父母五种亲属兄弟妻子在厄难中故。为十方五道中勤苦故。为佛人民愚痴不信佛道故。令其后世生为人。端好洁白众人所敬。尘垢不着身。在所从生。常与佛会。在所从生。常与法会。在所从生。常与比丘僧会。令某甲明经。智慧晓了。佛十二部经。四阿含。安般守意。三十七品。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八直行道。若能至心求佛道者疾得阿惟越致。
  令其得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种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口出八种音声。飞行洞视在所至到。诸天龙鬼神鬼子母官属拥护其身。令行出入当得安隐。若行山中不逢虎狼。若入军旅不被兵甲。若行江湖不逢风波。令床上无有病瘦者。当令县官无呼召者。有妻子女产生难令得安隐。若行贾贩财利百倍。众邪恶气不得妄干。水火盗贼怨家债主不得妄害。口舌消灭皆令厌伏。令其精进莫得中悔。行如菩萨得道如佛。
——《佛说灌洗佛形像经》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
汝诸比丘!不应如是依汝所说。我今方便教示汝等,当作如是。以偈说言:
布施增长大福德,  忍辱一切怨仇无,
善人弃舍于诸非,  离欲自然得解脫。
修福常得安隐乐,  所求易办多种饶,
现世速得寂定心,  然后证彼涅槃处。
......
尔时,世尊以此因缘而说偈言:
若人亲近恶知识,  现世不得好名闻,
必以恶友相亲近,  当来亦堕阿鼻狱。
若人亲近善知识,  随顺彼等所业行,
虽不现证世间利,  未来当得尽苦因。
——《佛本行集经》

  “复次,迦叶!上方有刹名虚空致,其国有佛,号法空镫(dēng)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法空镫(dēng)如来名者,欢喜信乐,持讽诵念,却六十劫生死之罪,得不退转于最正觉,常得与诸佛共会,现世得见其佛、世尊,亦于梦中见此如来。当知,迦叶!其人今世五体投地,一心恭敬向于如来,其人则种无量功德,诸善根栽悉得具满,常当得值诸善知识,常与诸人共相敬爱。如是,迦叶!是为现世获诸善报,其佛、如来一切功德普集如是。”
  于是世尊而叹颂曰:
 “有虚空致大世界,  其佛号曰法空镫,
  名称普达其世尊,  光明极大逾虚空。
  其有得闻此尊名,  超六十劫生死罪,
  必当遭值见诸佛,  于如来前讲妙法。
  精进现世见诸佛,  当五体礼其如来,
  梦中得见其世尊,  其佛导师光围绕。
  念其如来致斯德,  常当得见诸大哀,
  生常得值诸法王,  其人现世见诸佛。
  其佛导师德无量,  智慧普达为法王,
  其有勤求众德者,  尽心敬意礼其佛。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

佛赞五施得福无量,所谓施远来者,施远去者,施病瘦者,于饥饿时施于饮食,施知法人。如是五施,现世获福。——《贤愚经》

若人于净国,持戒满一劫, 此土须臾间,行慈为最胜。若人于此土,起身口意罪, 应堕三恶道,现世受得除。生此土菩萨,不应怀忧怖, 设有恶道罪,头痛即得除。此土诸菩萨,若能守护法, 世世所生处,不失于正念。若人欲断缚,灭烦恼业罪, 于此土护法,增益一切智。净土多亿劫,受持法解说, 于此娑婆界,从旦至食胜。我见喜乐国,及见安乐土, 此中无苦恼,亦无苦恼名。于彼作功德,未足以为奇, 于此烦恼处,能忍不可事, 亦教他此法,其福为最胜。
——《思益梵天所问经》

▼▼▼
佛告观世音菩萨:未来现在诸世界中,有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于恶道之者。如是天人,若男若女,当现相时,或见地藏菩萨形像、或闻地藏菩萨名,一瞻一礼。是诸天人,转增天福,受大快乐,永不堕三恶道报。何况见闻菩萨,以诸香华、衣服、饮食、宝贝、璎珞,布施供养,所获功德福利,无量无边。《地藏菩萨本愿经》
▼▼▼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或于梦中,菩萨现大神力,亲领是人,于诸世界,见诸眷属。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地藏菩萨本愿经》
▼▼▼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百千万亿等愿,百千万亿等事。但当归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菩萨形像。如是所愿所求,悉皆成就。复愿地藏菩萨具大慈悲,永拥护我。是人于睡梦中,即得菩萨摩顶授记。《地藏菩萨本愿经》
▼▼▼
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一者、天龙护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七者、离水火灾,八者、无盗贼厄,九者、人见钦敬,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转男身,十二者、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从,十八者、眷属欢乐,十九者、诸横消灭,二十者、业道永除,二十一者、去处尽通,二十二者、夜梦安乐,二十三者、先亡离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诸圣赞叹,二十六者、聪明利根,二十七者、饶慈愍心,二十八者、毕竟成佛。《地藏菩萨本愿经》
▼▼▼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吾观地藏威神力,恒河沙劫说难尽,见闻瞻礼一念间,利益人天无量事。 若男若女若龙神,报尽应当堕恶道,至心归依大士身,寿命转增除罪障。 少失父母恩爱者,未知魂神在何趣,兄弟姊妹及诸亲,生长以来皆不识。 或塑或画大士身,悲恋瞻礼不暂舍,三七日中念其名,菩萨当现无边体, 示其眷属所生界,纵堕恶趣寻出离。若能不退是初心,即获摩顶受圣记。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是人既发大悲心,先当瞻礼大士像, 一切诸愿速成就,永无业障能遮止。有人发心念经典,欲度群迷超彼岸, 虽立是愿不思议,旋读旋忘多废失,斯人有业障惑故,于大乘经不能记。 供养地藏以香华,衣服饮食诸玩具,以净水安大士前,一日一夜求服之, 发殷重心慎五辛,酒肉邪淫及妄语,三七日内勿杀害,至心思念大士名, 即于梦中见无边,觉来便得利根耳,应是经教历耳闻,千万生中永不忘。 以是大士不思议,能使斯人获此慧。贫穷众生及疾病,家宅凶衰眷属离。 睡梦之中悉不安,求者乖违无称遂。至心瞻礼地藏像,一切恶事皆消灭。 至于梦中尽得安,衣食丰饶神鬼护。欲入山林及渡海,毒恶禽兽及恶人, 恶神恶鬼并恶风,一切诸难诸苦恼。但当瞻礼及供养,地藏菩萨大士像, 如是山林大海中,应是诸恶皆消灭。观音至心听吾说,地藏无尽不思议, 百千万劫说不周,广宣大士如是力。地藏名字人若闻,乃至见像瞻礼者, 香华衣服饮食奉,供养百千受妙乐。若能以此回法界,毕竟成佛超生死。 是故观音汝当知,普告恒沙诸国土。《地藏菩萨本愿经》

现世得转轮王位
若复有人无福无相。求官无迁 贫苦所逼。每十斋日常诵此咒。能令现世得转轮王位。所求官克当称遂。——《七俱胝独部法》

大随求大护明王大心陀罗尼功德:灭定业、除病延寿、现世得大富贵自在 正念睡眠正念觉悟。证大涅槃。现世得大富贵自在。所生之处于彼彼处常得宿命。
护国护民的文殊八字咒:  om  a  vī ra  hūm   kha  ca  rah 唵

Vi 拉



《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指出:“佛灭度后法欲灭时。若有善男善女修持、供养八字威德秘密藏门者,现世获十种果报。何等为十。

无福堕于聋痖中 无福愚钝多邪慧 无福之人生子息 其性粗恶众憎嫌——《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投胎神识其所携福业若与欲投生父母福业不相匹等,则不成胎。=========================
或父母尊贵,中有卑贱;或中有尊贵,父母卑贱。如此等类,亦不成胎。若父母及中有俱是尊贵,若业不和合,亦不成胎。若其中有,于前境处,无男女二爱,亦不受生。“难陀,云何中有得入母胎?若母腹净,中有现前,见为欲事,无如上说众多过患,父母及子有相感业,方入母胎。
——《佛说入胎藏经 》

福者感福眷属
===========
福获可意妙好舍宅福于现世。及于他生。常得姝丽妻女眷属及财谷等。福生上族。——《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福常会遇善友知识。不坏眷属。
===================
福常会遇善友知识。福者常值良友智人不坏眷属。——《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福德相当,易为夫妇。因其比丘积功遂多福德转胜。胜于天女,故天女不堪得君为夫,
================
舍卫城中。有清信士夫妇二人。无有子侄。二人精进心存三宝。时妇早亡。即生三十三天为天女。端政无双天中少比。女自念言。谁任我夫。以天眼观世间。见本夫以出家学道。年高闇短专信而已。常以扫除塔庙为行。见其精勤理应生天。必还为我夫。时处静室。夜坐思惟霍然见明。怪其有异举头仰视。见有天女问其所由。从何而来。天女答曰。我从三十三天上来。本是君妇。今为天女。天上无任我夫者。观君精进应还为我夫。是以故来白意。语讫忽然不见。还归天上。时老比丘自是以后倍加精进。兼更补缮故庙。晨夕不懈。积功遂多福德转胜。乃应生第四兜率天。天女复以天眼观之。见其乃应生第四天。复来语言。积精进已过我界。我不复得君为夫。语讫还去。比丘倍更精进胜于前时。昼则经行。夜则禅思。心意转明思惟四谛。如是不久遂得罗汉。——《分别功德论》

福德相当,易为夫妇
=============
《杂宝藏经》 长者夫妇造作浮图生天缘
舍卫国。有一长者。作浮图僧坊。长者得病。命终生三十三天。妇追忆夫。愁忧苦恼。以追忆故。修治浮图及与僧坊。如夫在时。夫在天上。自观察言。我以何缘。生此天上。知以造作塔寺功德。是故得来。自见定是天身。心生欢喜。常念塔寺。以天眼观所作塔寺。今谁料理。即见其妇。昼夜忆夫。忧愁苦恼。以其夫故。修治塔寺。夫作念言。我妇于我。大有功德。我今应当往至其所。问讯安慰。从天上没。即到妇边。而语之言。汝大忧愁。念于我也。妇言。汝为是谁。劝谏于我。答言。我是汝夫。以作僧坊塔寺因缘。得生天上三十三天。见汝精勤修治塔寺。故来汝所。妇言。来前与我交会。夫言。人身臭秽。不复可近。欲为我妻者。但勤供养佛及比丘僧。命终之后。生我天宫。以汝为妻。妇用夫语。供养佛僧。作众功德。发愿生天。其后命终。即生彼天宫。夫妇相将。共至佛边。佛为说法。得须陀洹。诸比丘等。惊怪所以。便问何业缘故。得生此天。佛言。昔在人中。作浮图僧坊。供养佛僧。由是功德。今得生天

王以头面着地为礼,白佛言:“今奉尊法戒,当得何福?” 佛言:“布施持戒,现世得福;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者,其德无量,后上天上,亦可得作遮迦越王,亦可得无为度世之道。”
——《T0506 犍陀國王經》

祖師大德的戒淫法語

祖師大德的戒淫法語

毫釐繫念,三途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若不斷淫,必落魔道。(《楞嚴經》)

淫慾不斷,萬劫沉淪,念頭方動,天怒地瞋。

聖賢之學,未有不在起心動念處究竟者。(印光大師)

奇男子,須割愛,愛不割則墮軟暖魔網矣。(紫柏尊者)

魚吞餌,蠶作繭,蛆逐糞,蛾撲火。得人斷欲,須具智勇。

天下有極慘極烈至大至深之禍,動輒喪身隕命,而人多樂於從事,以身殉之,雖死不悔者,其唯淫慾乎。

凡人不必常近女色,只此獨居時展轉一念,遂足喪其生而有餘。(印光大師)

德深情淡,孽重欲熾。愛樁未拔,情纜猶牢。(截流大師)

淫念一生,諸念皆起。邪緣未湊,生幻妄心。勾引無計,生機械心。少有阻礙,生瞋恨心。欲情顛倒,生貪著心。羨人之有,生妒毒心。奪人之愛,生殺害心。種種惡業,從此而起,故曰:「萬惡淫為首。」今欲斷除此病,當自起念始,截斷病根。(印光大師)

貪慾之人,無有厭足,求於欲境,憂苦艱難。得已守護,纏縛倍增,死墮地獄,受大劇苦。求靜慮者,常於如是色慾怨家,不應相念,況親近之。

乃至夢中不應思想,況覺悟時而念欲事。

菩薩應當先觀色慾,猶如水月,水動月動,心生法生。貪慾之民,亦復如是。念念不住,速起速滅,虛妄不實。(以上皆為《六波羅蜜經》)

飽後思味,則濃淡之境都消。色後思淫,則男女之見盡絕。故人當以事後之悔悟,破臨事之癡迷,則性定而動無不正。(《菜根譚》)

根朽樹枯,水涸魚死,膏盡燈滅,精竭人亡。

妄心猝起,不可禁者,即自己鞭策,或抱石巡塔,或念佛繞佛,或禮拜懺悔。

當自悲嗟,深須勉強,或觀身不淨,……或緣聖像,或念佛名,或誦真經,或持神咒,或專憶受體,或攝念在心,或見起滅無常,或知唯識所變。隨心所到,著力治之。(南山律祖)

耳目見聞為外賊,情慾意識為內賊,只是主人公惺惺不昧,獨坐中堂,賊便化為家人矣。

律不獨指粗跡而已,若不主敬存誠,即為犯律。

因果為律中綱骨,若人不知因果,及瞞因昧果,皆為違律。(印光大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40.做人就是要像小饼干一样 干干脆脆 可甜可咸41.今晚拯救地球 有事请留言42.要像奔向食堂一样奔向自己喜欢的人43.我会为我自己的可爱负责的 : )44.
  • 各位板宝们大家好~这里是新来的空,学生党一枚,在假期里做代肝啦~希望可以受板宝们的青睐♥目前支持的是新地图——沉玉谷以及「彩鹞栉春风」活动的代肝哦~具体价格表如
  • 四、鲜虾杂蔬粥食材:虾 大米 杂蔬粒 小白菜 葱 姜 料酒 盐 黑胡椒做法:1、小白菜切好备用,自己喜欢的蔬菜也可以2、大米用水泡半个小时3、杂蔬粒泡一会(我是
  • 还是有很多粉丝都很期待能够看到白百何再次出演电影的,毕竟也是曾经的票房女王,如果没有一指禅指事件,白百何现在想必早已经是影后了,跟周冬雨还能够battle一下的
  • 第4️⃣:看品牌 宝宝吃进肚肚的登西,我们肯定要认真对比, 选择放心大品牌,对宝宝更负责哦~ 同步我也整理了宝宝在服用益生菌时, 需要注意的事项(?图4)
  • 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 【转赞:纳福】;今日星相:月亮进入狮子座;★★幸运星座:双子座、巨蟹座、天秤座、射手座、狮子座、白羊座;★★温馨提示:月入狮子会让人
  • 真的不要钱!真的不要钱!
  • 【朱伟哲同志任海州区人民政府区长】朱伟哲,男,汉族icon,197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黑龙江icon依安人,大学学历,公共管理硕士1996年6月入党1997年
  • 后来,俄罗斯人改变了策略,开始直接攻击这座城市——甚至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挖掘隧道,在炮火的掩护下让他们穿过了空地,在南部工业区站稳了脚跟。 如果多一点--乌
  •   而潘嘉年要去的是西区的重症监护区,陆家的大小姐陆白月住在那里,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接陆白月回家过年。  景山医院坐落在风景宜人的景区里,原来,这里是一座度假村
  • 秋遇秋离,在这个本身就有着旧忆情结的季节里,让我们去遇见了那么多生命里的温暖与笑靥,装点属于秋的那一篇章里的一则则故事,最后的落款处,是微笑道别。我想,此时此刻
  • 你就会发现别人会回报你的善意,你的快乐也会在别人身上体现出来。在人生的旅程中,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因为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没有谁
  • 」小山 (笑)伊野尾「虽然我有幸观看了KinKi Kids的演唱会,也有在后面伴舞的经历,但这种感觉还是不同的。」伊野尾「因为如果公开说我很早就开始排练了,会加
  • 对人真诚,对人生洒脱,真的很爱很有保护欲一榭和千里前期我没什么感觉,没想到后面这么好哭,千里也是很可爱的儿子宝,傻傻的但也很真挚,要不说他比他哥讨人喜欢呢黎东源
  • 今天又接到一个咨询,一位70来岁的老人,最近脾气特别暴躁,也是下午3点开始烦躁,5点到达顶峰,这也是典型的肝脏问题。因为下午3:00~7:00的时间,其性质属于
  • 它甜美的滋味仿佛也在告诉我们:新的一年里,愿你的生活如甘蔗般甜蜜,愿你的事业如甘蔗般节节高升。所以,在春节时,人们会在家门口摆上两根甘蔗,一方面代表成双成对、两
  • 益处,什么是益处美好的价值感受,那你知道人人有个灵山塔,你违背了你自己的良知,向外去寻找益处,那已经能量改变,昧良心受益的能量是占时的,心的污点确定了你不能全部
  • 肾虚肾虚,中医所讲的宫寒引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肾虚而导致的,在《红楼梦》中,凤姐小产后自恃强壮,仍然筹划理事,身体亏虚下来,添了下身出血不断的症状,直到放手休息
  • [哈哈][哈哈][哈哈]在喜欢山人哥哥之前,我疯狂的喜欢已故的哥哥张国荣先生,又把他和唐鹤德先生的爱情,冠以“德荣”,作为我的姓。因为在山粉圈子,常被人喊德荣或
  • 另外,如遇到节假日,前后周末需要上班的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翻阅了相关的文件,没有找到关于调休和加收费的说法,系统也比较简单,目前来说无法每一年动态调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