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每天给我们做榜样,希望我们明白拥有大慈悲的心。在这个世界上,不但现在要普发大悲心、大愿心,而且还要超度宿世的冤结。不管什么事情,不想超度也要学会超度,也要学会感恩,因为他们让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业不是今世就能消掉的,他们让我们知道,我们今生不能再去造业,因为前世宿业还没还清。任何事情,都要学会有一种感恩心。

人还有一种病,就是内伤。我们的感情很容易受到伤害,因为别人的不理解,因为自己对别人的不理解,都会伤害自己。很多疾病、忌妒、瞋恨、贪爱、愚痴都会造成我们内伤。长期忌妒的人,心就变得越来越痛苦;经常瞋恨别人,眼睛就会变得越来越干燥,就会肝肠寸断。这一切跟你的身都有关系。菩萨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去除身体上的内伤,最好就是诸恶莫作。师父告诉大家,不但诸恶莫作,还要诸恶莫想,然后众善奉行。身体上有一些病,可以吃些药;但是内伤的病,就是要学会诸恶莫想,众善奉行。

人还有一种病,是外感。受到外面的风寒、湿患、暑——就是冷病、热病,还有风、寒冷。这些病就是外面对你的影响。其实这些病都可以对付,因为冷了,多穿点衣服,热了,少穿一点,注意自己保温——保持一定的温度。但是最难的就是因为外面的感悟,为外面所说的话、外面给你带来的那些伤心的事情,让你免疫力降低。因为你的瞋怒,因为你接受了那些不好的色情的东西,吃喝嫖赌,学得有邪念了,你的免疫力就开始下降,你的思维就开始不正,你的眼睛就不敢看人,好好的一个孩子就会变得颓废。这就是外感。

像这些病应该怎样来对治?首先管好自己的六根,控制好对应的六尘,慢慢地学会吃素、念经、许愿、放生。《黄帝内经》讲,任何一个人生病了,要杜绝邪淫之事。要生大病了,或者已经生病了,绝对不能去碰邪淫之事,还要戒杀生。一定要守戒,因为不碰就是在种善根。很多人不懂,以为守戒了,没吃荤的了,没有什么得,也没有什么失。其实你失去的是什么?失去了跟别人结恶缘的机会。你得到了什么?得到了结善缘的功德。所以在自己的八识田中种下了善根。我们要懂得,念佛去作恶就会造大业。如果你今天已经念佛了,还去作恶,你就造了大业。要避开灾祸,消除业障,这是最重要的。

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是想跟别人聊一聊。学佛的人念念经,跟佛友聊一聊,或者看一些喜剧来调节一下自己的内心,转换一下自己的情绪。还有的人,希望跟一些正能量的人多多沟通,调节自己的情绪,去除自己内心的悲伤。心理学上也讲,人在内心中根植了一些法喜。比方说,想到未来一些帮助别人的事,想到曾经别人帮助你的事情,你笑一笑,面部肌肉的神经就会向你的大脑传递那种脑电波——那些快乐的信息,让你的心情会有特别好的感觉。所以学佛人就是这样,帮助别人的时候,会忘记自己的烦恼,会从别人身上得到法喜。别人对你的尊敬,会造成你大脑神经的兴奋。当你能够帮助别人,别人感恩你的时候,你非常容易受到他人感恩的传染和影响,让自己变得非常幸福。所以能够经常去帮助别人的人,内心非常幸福。弥勒佛帮助了别人,让别人法喜充满。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伟大的佛陀佛法的传承,戒律,把它融合在一起,就成为了我们内心深层次的一种正能量。

师父希望你们好好地学佛修心,来改变自我,改变自己内心的愚痴。希望大家好好努力。我们学佛要用心,要远离颠倒梦想,实实在在地活在当下,放下自己过多的贪、瞋、痴、慢、疑,这样才能像花朵一样,在自己内心生出莲花般的正能量,去除负能量,才能走出低谷,迎来美好的明天。

下面跟大家讲一个故事。佛陀有一次回故乡迦毗罗卫城游化,度化众生,暂时住在城南的尼拘律树园中。佛陀的堂弟摩诃男居士在这一天来礼见佛陀,他对佛陀说:“世尊,现在我们迦毗罗卫城这个地方,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而繁华,我每天在这里进进出出,身旁常有狂奔的象、马,还有横冲直撞的人、车擦身而过。我常在想,不知哪一天,就会被这些狂奔的动物或者车撞死,而死前又仓惶地忘失了念佛陀、念正法、念僧伽,所以我担心,像这样的死法,不知道下一辈子会沦落到哪一道?会出生到什么地方?”佛陀就跟他讲:“摩诃男,你不必害怕,你死后会出生到好的地方,不会沦落到三恶道去,也不会有不好的报应。这就像一棵大树,如果幼苗的时候就倾向东方生长,继续长大的时候,还是一直朝着东方倾斜地生长,如果有人一斧子砍断了这棵树,你觉得它会朝哪个方向倒下呢?”“世尊,那当然是朝东方倒下了。”“摩诃男,你也一样。就像有人将装满酥油的瓶子丢进深水池里,瓶子当然会沉入水底,但那瓶中的酥油终究会浮出水面一样。摩诃男,你长久以来,念佛陀、念正法、念僧伽,死后即使身体被火化了,或者被弃之于坟场,任由乌鸦、鹰鹫、野狗、土狼啃食,风吹、日晒、雨淋,久而久之,你的身体可能就化为灰尘了,但心灵因为经过长期的熏陶建立起坚固的信仰、戒行、闻思、布施、智慧,会引领你的心识升华,向于安乐美好之处飞去。”

对于结果不要执著,才能真正领悟到佛法的真谛。佛陀就是告诉我们,那就是一个现象。我们要明白,宇宙是一个整体,是非常丰富的,蕴含着无量的生机。人的肉身终究会坏,但是心灵的境界不会坏。我们从小做好人、做好事,最后一定到好的地方去。就像一棵树一样,从小往东面长,即使倒下了也是往东面倒。我们修行就是要严格地把自己的菩提心修出来,就是要把自己第九意识阿摩罗识的佛性找到,契合于八识田中的各个心念,这样才能和佛合一,才能拥有菩萨的智慧,永远不离开菩萨的佛道。

希望大家从这个故事中明白,我们只要用心,只要好好地努力,一定会有超脱的一天。佛不远人,而人远佛:佛没有离开我们,只是我们去离开了佛。佛菩萨天天让我们即心即佛:你的心像佛,佛就在你心上;你做的行为像佛,佛就在你的身上;你的语言像佛,佛就在你的口中。因为人迷失了自性,迷失了方向,而自己不知道,所以“而人远佛”了,很多人就找不到佛。学佛要见性,不见性者,不会相信佛陀。若见性者,视之为佛:当我们理解佛法、认识佛法之后,才能信入,才能走出人间的红尘,进入佛陀的无上正等正觉之道。

“四龟镇山”并非化石,但形象非常逼真,惟妙惟肖,呼之欲出:“战机待发”与真机大小相仿,整齐地排成一列,在高山之巅一触即发。

龟驮狮虎石、童子望景石、天狗逐日石、河蚌石、元宝石、双刀石等等,在草甸上组成一条冗长的石龙,只要打开您的想象之门,用心去体会,才能感悟到“石不能言自可人”的真正含义。 https://t.cn/R2Wxofs

摘录【白话FF】之 【心物一元 返归本性】

在修心中最重要的,要修纲领。修心忙了半天,到底什么是修心的纲领呢?就是要如如不动。中国传统上曾经讲过“感而遂通,寂然不动”,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懂得:今天对什么事情,首先要有感觉,要用心去做,只要去慢慢地感觉,慢慢地去做,你的思维会慢慢地认真,会变化,会想通;寂然不动,就是静默之后你的心会如如不动。所以一个人能够安静,他就不动;一个人心动了,他会有行动。这两句话实际上就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心物一元”的基本理论。

什么是“心物一元”?就是心理和物体其实是合二为一的,都是从心来的,这是基本的理论。其实这就讲到了生命的自性和本性,它是寂然不变的,是如如不动的。也就是告诉我们,人的本性内在都是如如不动的,我们应稳住,不应该吵架。如如不动的人不会吵架,如如不动的人不会动不动就跟人家耍性子、跟人家翻脸。所以要懂得,本性是永远不会变的。只有当你静下来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本性的存在;你在烦恼的时候,找不到你的本性;你在欲望膨胀的时候,丢失了本性和佛性。所以只有寂静才能不动。

如如不动,感而遂通。师父举个例子,我们把眼睛、注意力放在某一个物体上,这个物体我们就会看得非常明白,看得非常清楚。耳朵也是感而遂通,也就是说实际上你用心,你想听谁就能听到谁说话,你的眼睛想看谁,你就能看到谁。举个简单例子,过去我们要看一个人很不容易,现在容易吗?现在你想看谁,只要上网,什么都看得到;你想念谁了,只要打开Internet(互联网),马上就能够看见。这个不就是感而遂通吗?我们耳朵能够想听谁的话就听谁的话。“我今天不想听你讲话,很讨厌,我不听。我想听师父讲课,我就听师父讲课”,你就能锁定听谁的声音。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当我们用内心关注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用心和诚意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有一种感知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只要心诚,则灵。我们今天跪在菩萨面前,只要诚心诚意,就能够有感知菩萨知道我们在求他的那种能力,我们就能懂得感而遂通。大家明白师父讲的意思吗?就是当你对某件事情感觉到了,你自己的精神和精力全部参与、注意力全部用在对某一件事物判断的时候,自己的敏感性就来了。举个例子,你对他从来没有防备的时候,你没有敏感力的。今天别人告诉你“你今天当心,他会在很多人面前讲你的,所以你今天千万不要得罪他。你讲话稍微有一句话得罪他,他就当着人家面马上骂你。”这时你到party(聚会)上就会特别当心,怕惹怒他,所以讲话都不敢跟他讲。你是不是有这种感觉来了?这就是师父告诉你们,一个人只有寂静才能发现宝贝,一个人只有精力都贯注在某一点上,你才能求得菩萨对你的慈悲关怀,你能感受到。

师父在法会上曾经讲过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父亲在上班之前,上班已经来不及了,他为了找手表,找来找去找不到,在发脾气,在乱摔东西。儿子被他吓得坐在边上声音都没有。最后孩子说:“爸爸,手表在这里。”爸爸这个地方刚刚找过的,觉得奇怪,一件衣服压着,这孩子怎么知道的呢?爸爸说:“孩子,你是怎么知道手表在这里的?”孩子说:“爸爸,我一直没有讲话,我很安静地坐在这里,所以我才听到秒针走动的声音。”这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静能生慧,安静才能发现自己内心的活动。你的内心在想什么,有时候你根本控制不住;只有安静下来,才能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有时候安静下来,觉得“我怎么会这么想的?我怎么这么乱想?我怎么把人家想成这样?”自己都会惭愧,因为智慧来了。所以验证佛法,只有靠寂静,只有靠如如不动,你才能感受到佛法的存在。安静的人能看到佛,安静的人能感受到佛在他的心里,能感受到本性中的智慧。为什么静能生慧——寂静能生出智慧?为什么要寂灭呢?实际上寂灭就是涅槃,彻悟真理。然后在传统的佛法中寂然不动,如如不动,就是涅槃,就是一种智慧,就是境界的提升,是一个道理。

师父再跟大家讲,寂灭了(这个人如果寂灭了,没了;所喜欢的房子如果没有了,寂灭了),当然心就如如不动。比方说你本来牵挂这个房子,最后房子没了,被家里人卖掉了,那你也就放下这颗心了;你很牵挂这个人,人家最后告诉你,这个同学你牵挂他一辈子了,这个同学已经走了,你是不是如如不动,放下了?你就寂然不动了,他寂灭了。佛教就是告诉我们,人到最后都会寂灭的,都会没有的,你为什么现在要罣碍呢?你的钱会用完,你的房子终有一天不是你的,你的身体也不是你的,你所拥有的一切都会寂灭,那你为什么要罣在你的心中呢?所以佛教讲到后来,它的智慧之谛就是在于“我本来就应该寂灭的,我不应该动这个心,因为我本来的心就应该如如不动,不管他是房子还是人,对我来讲要如如不动”,就犹如本初的觉醒。所以不能因为某一件事、物和人,我们来唤起自己那种欲望的心,知道一切都是苦空无常。师父举个简单例子,当你刚刚五岁懂点事情的时候,有个人告诉你说:“你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你现在还要什么?”可能这孩子就想:“是啊,我什么都没有的。”等到他一辈子拥有了房子、汽车、妻子、孩子……一切的时候,他就放不下了。

所以要懂得寂灭的道理,也就是说归元——归到零。所以为什么叫“元旦”?是一个重新开始,元——归元。这就是告诉我们,你只要有这颗寂静的心,你实际上看见这世界上人物、事物没有一样在变化,还是如如不动的。举个简单例子,今天结过婚的男士,你只要今天坐在下面听课了,你说你太太在家里,你没有罣碍;那么想象一下,你如果在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一个人的时候,没有这个家的时候,你今天坐在这里是不是一个人?是不是跟三十年前是一样的?你没有动,没有变化。那么再往前想,你生出来的时候是一个人,死的时候也没有人陪你一起走,是不是一对一?是不是从原始到终结都是一?所以叫归元。

所以师父跟大家讲了这些,你把寂静的心从小带出来,最后走了,你的心归于寂静,还是那颗心。这就像有一首歌曲里讲的“我还是原来的我”,你没有什么损失,等你走的时候,一个人走的时候,你损失什么了?这个世界还是照样早上太阳升起,晚上太阳落山。我们人也是这样,因为寂灭不是一个定死的东西,它灭了还会再有,有了还会再灭。佛陀在唯识论中就是告诉我们,人的心是变化的,今天拥有的会变化。所以你要用自己如如不动的心去识别它、去理解它,知道它是如如不动的,到了最后还是归元,这样你的心就不会有贪心,不会有恨心,不会有愚痴心,你就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感觉了。

可能你们没有这种感觉,师父给你们解释一下。两个人打官司打了五年,每一次想到这官司就难受,一直没有解决这个难事。怎么办呢?没有超越时空感。“再打下去也不一定能打赢,算了,跟他讲吧。大家这个事情解决就算了,不要再打官司了。”这个时候对方同意了,大家都疲惫了,一下子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是不是感觉时空缩短了?所以有时候夫妻两个人打官司,法庭上不见,都派律师,一直不见,不跟你谈,不跟你见面,觉得两个人隔得很远,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然而,当一旦想通了,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打个电话,“哎,我们出来谈一下好吧?”他也想谈,两个人把事情讲讲清楚,是不是缩短了时空?是不是马上就两个人在一起了?所以拥有了感应,超越了时空。

这就是佛教界说,你在外缘和内缘的一感觉、一动——一个感,才会有一个觉悟;没有一个感悟,哪来一个觉悟?对某一件事情的发生产生了一种感,就是感觉,才会有觉悟。所以,我们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佛经经常叫我们返归于体——本体。我们的思维、想象都离开本体了。我们的本体是我们的佛性。人有时候吵架的时候不像一个人,人在痛苦的时候也不像一个人,因为他离开了本性,本性是他的佛性。佛陀说“众生皆具佛性”,现在没有佛性了,所以才会打架,像动物一样地打,像动物一样地骂,离开了我们原始的本性。

所以任何人做什么事情,实际上都要懂得:“我今天做这件事情,到了最后会回归到我自己的本体当中。”就是今天骂别人,最后人家会骂你,还是回到你身上;你今天打别人,人家会找人打你;你今天搞别人,别人一定会搞你;你今天在别人面前讲别人不好,别人也会在他的面前讲你不好。这就回到你的本性,回到你的本身、本体。你们想想看,人一生是不是这样?搞,搞到最后呢?什么都没有,失去。一个人从幼儿时代出生,经过了一生,最后进入老年时代,还是一个人。一个人孤零零地来到这个世界,最后孤零零地一个人离开,你们告诉我是不是就是回归本体,回归你的本性,寂静消失。到了老年,安安静静躺在床上,无声无息地这个人就消失了;那么再投胎,再从他小时候开始,这个灵魂没有改变,他的心在寂静,然后再慢慢地再重始——重新开始。而改变的就是你所看到的你的身体。实际上很多人说“我改变了”,改变就是你的空性在改变,你的本体没有改变,如如不动。所以很多人说:“哎呀,我怎么不认识自己了?”对了,因为你的外尘太多了,你的业障太重了,所以你改变不了自己,把自己的本性都改变了,不像原来的人了。只要把你外尘改变,毛病改变,那么你还是如如不动的本性在。

灵魂的感觉,在人的身体上永远起着作用,所以一个人只要有灵魂,他就会有感觉。人家说你的魂不在了,你这个人没感觉了。“你怎么连这个都不懂啊?”“哎呀,真的,我忘记了。”你丢失了。佛教比喻我们的本性像海水,被外面境界的风一吹,我们的本性就起波浪了,这就是“感而遂通”。因为你感受到外面环境的变化,使你慢慢才感受到:第一,你心灵本性的存在;第二,你会随波逐澜。但是本性你还是看得到。如果没有风,就不会有浪,那么当你寂静如初的时候,心又回到平静的海洋。所以菩萨就是叫我们如如不动,为什么要起风,为什么有浪?就是你的心在动。我们人的思维情绪一样,如果我们人本来没有多想,但是环境影响了,我们就会想得很多。举个简单例子,本来你跟这个人关系一直很好,只要有一个人告诉你他在外面讲过你不好,你的心就开始起波浪了,你就不能跟他很好地用语言、思维和行为来感化他,来帮助他。这就是你的心受到了环境的影响而在动了,你就会产生很多负能量的东西。同样,你听到别人说这个同事对你好得不得了,偷偷地为你在祈祷,为你在干吗,你就会心中产生正能量,这也是一种波浪。但是人间的一切波浪最后都趋于平静,像宁静的大海一样。人的思维情绪安静下来之后,他的思绪会平静。这个人在吵架的时候,他是不理智的;等到他不吵架的时候,他平静了,然后他的喜怒哀乐就会寂然不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超度已故亲人亡灵法事 为去世的亲人所做的追思度亡道场 道教认为万物皆禀“阴阳二气”而生,一旦阴阳气衰,人则气散神衰而亡 人亡阳神上升阴魄滞地,魂飞魄散,各
  • ——《开不了口》18、翻着我们的照片,想念若隐若现,去年的夏天,我们笑的很甜,看着你哭的侧脸,对着我说再见,来不及哽咽,你已走的很远……——《借口》19、我知道
  • 很好【菜品】肉肉实在是的太多了吧吧~~适合我们肉食者~西瓜也是多的不要不要的~一手烤肉一手西瓜,爱了爱了解腻。#疫情物资##我们在上虞防疫# 【打卡-上虞万达-
  • 在监狱看到星期三第一反应居然是吃醋哈哈哈哈哈哈太可爱了吧我就说我怎么看都不喜欢泰勒嘛!哈哈哈哈哈海妖妹妹人设也好好,真的是让人很难讨厌的“前女友”了这个剧群像真
  • 」這暗香浮動的妙韻,便是心遁煙霞的法門,其正如齋室中的山水小品、案幾上的鏗鏗拳石一般,皆是文人清心臥游的載體。在這氤氳飄渺的妙香花韻之中,古人尋味的不僅是一抹自
  • #玮玮的小废话[超话]#最近过得怎么样呢 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从风控到现在大半个月了吧 从最开始的堂而皇之的躺尸到现在躺着躺着焦虑慢慢席卷而来 以前焦虑可以用电
  • 不生气但是架不住我好奇啊,想看看pdd做出来的是什么样儿的,就买了一件儿,然后发货之后显示这个地址我瞬间就激动了。当时我就想,如果未来有一天tb上会出现我名字的
  • 儿子背包太好笑了不慌不忙早上去茶餐厅买个菠萝包回店加工成菠萝油[awsl]收个早工去吃个火锅加铁板烧,赞我也想买个炉,但还是算了,难清洗[二哈][二哈]例牌菜拍
  • 就像主人公阿猪,在突遭变故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过早地承受了成人世界的苦涩和磨难,他怀揣给母亲更好生活的愿望,迫不及待地长大,一脚踏入成人的世界却发现,大人不都是光
  • 那就不要生存 而是生活生(い)きなくたっていいじゃない 暮(く)らせば生活下去吧暮らしましょうよ。頂いた翌日から毎朝めくって、1人でニヤニヤしていますちなみに本
  • 我看见别人总是在有阳光和色彩的地方,有说有笑,而自己我总是在黑暗的房间里,漆黑的晚上,周围就是暗暗的,没有颜色,我也没有感觉到伤心和难过。我想从黑暗的房间里走出
  • 是我之前每年都盼着等着卡着零点发微博的日子刚刚看到JK发的微博,很感慨,以前每年都希望11.06这天是周末,这样就可以更放松的看微博和生日会了,这两年都是周末啊
  • 以香港公司的名义在自己控制的银行交单议付,不论是即期还是远期,甚至国外款回来这一段时间,都是在自己公司的银行掌控之下。企业可以利用各种优惠政策,来减轻企业的税收
  • 一周的旅行结束,我看到了很多信仰的人,深深的佩服那些人,这是在视频上无法感受的感觉,扎西德勒~明年我会再去想买一辆车,最好能开的精通的那种,然后自驾走一遍川藏线
  • 只有自己才会扰乱到自己,我们不会被外境干扰到自己,不要跟随那些有的没的、跟随着外界的一些泡影、一些杂乱的事情,来干扰了你的修法、你的修心。尤其现在这样那样看似纷
  • 2.沃尔沃现在有混动,但总部在北欧,纯电也算是既定路线,但它和大众、宝马们不一样的点在于,沃尔沃最新的1.5T、2.0T,还算很新,远远没有EA888那种年岁,
  • 国際卓球連盟(ITTF)は11月1日、2022年第44週の世界ランキングを発表した。さらに、同大会で優勝を果たした王楚欽(ワンチューチン・中国)は4ランクアップ
  • ⑤ 用了都说好的“防吼”方法:(如图)毕竟带娃又不只是宝妈的事,多学学“废柴”队友,有些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它过了吧看到这里,科大大知道你一定又想说:养娃太难
  • 于是在她身上就会出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她需要宋宁峰的爱,可是当宋宁峰真的掏心掏肺地对她好时,她就会本能地推开。于是在她身上就会出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她需
  • 其实,郭麒麟原本非常讨厌后妈王惠,直到发生了一件事。其实,郭麒麟原本非常讨厌后妈王惠,直到发生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