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禅舍公益禅修课
文钞入门读本17|与陈锡周居士书 02
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 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 八种苦,贵极一时,贱至乞丐,各皆有之。前七种是 过去世所感之果,谛思自知,不须详说,说则太费笔 墨。第八五阴炽盛苦,乃现在起心动念,及动作云为,乃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牵连,相续不断。从劫至劫, 莫能解脱。五阴者,即色受想行识也。色,即所感业 报之身。受想行识,即触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 妄身心等法,于六尘境,起惑造业,如火炽然,不能止 息,故名炽盛也。又阴者,盖覆义,音义与荫同。由 此五法,盖覆真性,不能显现。如浓云蔽日,虽杲日 光辉,了无所损。而由云蔽故,不蒙其照。凡夫未断 惑业,被此五法障蔽,性天慧日,不能显现,亦复如 是。此第八苦,乃一切诸苦之本。修道之人,禅定力 深,于六尘境界,了无执著,不起憎爱。从此加功用 行,进证无生。则惑业净尽,斩断生死根本矣。然此 工夫,大不容易。末世之中,得者实难。故须专修净 业,求生极乐。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则 莲花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等虚空,身无灾 变。老病死等,名尚不闻,况有其实。追随圣众,亲 侍弥陀。水鸟树林,皆演法音。随己根性,由闻而证。亲尚了不可得,何况有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楼 阁堂舍,皆是七宝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则翻 娑婆之七苦,以成七乐。至于身则有大神通,有大威 力。不离当处,便能于一念中,普于十方诸佛世界,作诸佛事,上求下化。心则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于 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虽说 世谛语言,皆契实相妙理。无五阴炽盛之苦,享身心 寂灭之乐。故经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也。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极乐之乐,乐莫能喻。深 信佛言,了无疑惑,方名真信。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 见,妄生猜度,谓净土种种不思议胜妙庄严,皆属寓 言。譬喻心法,非有实境。若有此种邪知谬见,便失 往生净土实益。其害甚大,不可不知。
      既知娑婆是苦,极乐是乐。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 狱之切念家乡。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势力者提拔令出。娑婆世界,一切众生,于逆顺境,起贪嗔痴, 造杀盗淫,秽污本有妙觉明心,乃无底之厕坑。既造恶业,必受恶报。久经长劫,轮回六道,乃不赦之牢狱。阿弥陀佛于往劫中,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有一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生。若众生不求接引,佛亦无可奈何。倘志心称名,誓求出离娑婆者,无一不蒙垂慈摄受也。阿弥陀佛有大势力,能拔娑婆无底厕坑不赦牢狱之人,直下出离其中,悉皆安置于极乐本有家乡,令其入佛境界,同佛受用也。
      欲生西方,最初须有真信切愿,若无真信切愿,纵有修行,不能与佛感应道交,只得人天福报,及作未来得度之因而已。若信愿具足,则万不漏一。永明所谓 万修万人去者,指信愿具足者言也。

如诚法师译

      所说的“信”,必须相信娑婆世界确实是苦,极乐世界确实是乐。娑婆世界的苦,无量无边。总的来说,不超出八种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八种苦,无论是贵极一时的人,卑贱到乞丐的人,都有这八种苦。前面七种是过去世所感之果,好好思惟,自然知道,不须要详说,说的话太费笔墨。第八种五阴炽盛苦,是现在起心动念,以及行为举动,这是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牵连,相续不断。从劫至劫,不能解脱。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就是所感的业报之身。受、想、行、识,就是接触外境所起的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等法,在六尘境,起惑造业,如大火炽然燃烧,不能止息,所以名为炽盛。又者,阴:盖覆之义,发音意义与“荫”字相同。由这五法,盖覆真如自性,不能显现。如浓厚云层遮蔽太阳,虽然太阳的光辉,一点无损。而由于浓云遮蔽的缘故,不能蒙受太阳的照耀。凡夫没有断除惑业,被这五阴障蔽,觉性之天,智慧之光,不能显现,也是如此。这第八苦,是一切诸苦的根本。修道之人,禅定功力深,对六尘境界,一点不执着,不起憎爱之心。从此加功用行,进一步证无生四果。那么惑业净除究尽,斩断生死根本了。然而这个工夫,很不容易。末法之中,得到实在很难。所以必须专修净业,求生极乐。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就是莲花化生,没有生苦。纯是童男之相,寿命等虚空,身体没有灾祸衰变。老、病、死等等,名字尚且没有听说,何况真实有。追随圣众,亲侍弥陀。水鸟树林,都演畅佛法之音。随自己的根性,由于听闻而证果。亲人尚且了不可得,哪里有怨家呢?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楼阁堂舍,都是七宝所成,不靠人力,唯是化作。那么翻转娑婆世界的七苦,而成为七乐。至于身体则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离开当处,就能在一念中,普于十方诸佛世界,作诸佛事,上求下化。心则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于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虽说世谛语言,都契合实相妙理。没有五阴炽盛之苦,享受身心寂灭之乐。所以《阿弥陀经》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娑婆世界的苦,苦不可言。极乐世界的乐,乐莫能喻。深信佛言,没有一点疑惑,才名为真信。千万不可以凡夫外道的知见,妄生猜想度量,认为净土种种不思议的胜妙庄严,都属于幻想寄托的神话。是譬喻心法,不是真实有那个境界。如果有这种邪知谬见,就失去往生净土的实际利益。这个祸害很大,不可以不知道。
      既然知道娑婆世界是苦,极乐世界是乐。应该发起迫切真实的誓愿,愿离娑婆世界之苦,愿得极乐世界之乐。这个誓愿的迫切,应当如同堕在厕坑中急求出离,又如同囚系在牢狱而切念家乡。自己的力量不能够出离,必定要求大势力的人提拔我们出去。娑婆世界,一切众生,对逆顺二境,起贪瞋痴三毒,造杀盗淫三业,秽污本有的妙觉明心,这是无底的厕坑。既然造作恶业,必定要受恶报。久经长劫,轮回六道,这是不赦的牢狱。阿弥陀佛在往劫当中,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有一大愿说:“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生。若众生不求接引,佛也无可奈何。倘若志心称名,发誓求出离娑婆的,没有一个不蒙垂慈摄受的。阿弥陀佛有大势力,能拔娑婆无底厕坑不赦牢狱之人,直接当下出离其中,全部安置在极乐本有家乡,令他们进入佛的境界,同佛一样受用。想要往生西方,最初必须有真信切愿,如果没有真信切愿,纵然有修行,不能与佛感应道交,只得人天福报,以及作未来得度之因而已。如果信愿具足,就一万个不会漏掉一个。永明延寿禅师所说的:万修万人去,这是指信愿具足的人来说的。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续)
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 ,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如是世尊!我真文殊 ,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如第二月 ,谁为是月?又谁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 ,不能于中,出是非是。由是真精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灭。与先梵志娑毗迦罗所谈冥谛,及投灰等诸外道种,说有真我遍满十方,有何差别?世尊亦曾于楞伽山,为大慧等 ,敷演斯义: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非彼境界。我今观此,觉性自然,非生非灭,远离一切虚妄颠倒,似非因缘与彼自然 。云何开示,不入群邪,获真实心妙觉明性?
佛告阿难:我今如是开示方便,真实告汝,汝犹未悟,惑为自然。阿难!若必自然,自须甄明有自然体。汝且观此妙明见中,以何为自?此见为复以明为自?以暗为自?以空为自?以塞为自?阿难 !若明为自,应不见暗;若复以空为自体者,应不见塞。如是乃至诸暗等相,以为自者;则于明时,见性断灭,云何见明?
阿难言:必此妙见,性非自然,我今发明是因缘生,心犹未明,咨询如来,是义云何合因缘性?
佛言:汝言因缘,吾复问汝!汝今因见,见性现前,此见为复因明有见?因暗有见?因空有见?因塞有见?阿难 !若因明有,应不见暗;如因暗有,应不见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于明暗。复次阿难!此见又复缘明有见?缘暗有见?缘空有见?缘塞有见?阿难 !若缘空有,应不见塞;若缘塞有,应不见空。如是乃至缘明缘暗,同于空塞。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 ,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如以手掌撮摩虚空, 衹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义云何?
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名之为见;若复无此三种光明,则不能见。阿难 !若无明时,名不见者,应不见暗;若必见暗,此但无明,云何无见?阿难!若在暗时,不见明故,名为不见;今在明时,不见暗相,还名不见 。如是二相,俱名不见。若复二相自相陵夺,非汝见性于中暂无。如是则知,二俱名见,云何不见?是故阿难!汝今当知 ,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四义成就。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 ,见见非见,重增迷闷!伏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汝今谛听 !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
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云何名为别业妄见?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于意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当见色?阿难 !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傍观屏 幛几筵,有圆影出;离见别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见眚非病 。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不应说言 ,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云何名为同分妄见?阿难!此阎浮提,除大海水,中间平陆,有三千洲。正中大洲,东西括量,大国凡有二千三百;其余小洲在诸海中,其间或有三两百国,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阿难 !若复此中,有一小洲,只有两国;唯一国人,同感恶缘。则彼小洲当土众生,睹诸一切不祥境界,或见二日,或见两月,其中乃至晕适、佩玦、彗孛、飞流、负耳、虹蜺,种种恶相。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阿难!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进退合明。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现似境,终彼见者 ,目眚所成。眚即见劳,非色所造;然见眚者,终无见咎。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见与见缘,似现前境 。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 闻知见?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
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见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 、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 ,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 !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辨,杂何形像?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 。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 ;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 。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 ,合非合理?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 ,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 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 ,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 ;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 ;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 ,号清明眼?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 ,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 。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是故当知 ,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思蹋悬崖,与说相类。是故当知 ,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逾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 ,亦非水性,非离空水。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若因水有,则此暴流,性应非水 。有所有相,今应现在。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 。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能忍法师:《楞严经》第六遍讲解(139)|既然一切都是清净心, 那山河大地是怎么生起的?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共 修

既然一切都是清净心,那这些山河大地是怎么生起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十番显见”,

如果说你能学好,

当然可以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

刹那之间也许就可以触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们在《楞严经》当中,从开头“七番破处”,破除我们的通常认为的所谓的心——意识心,从“七番破处”到直破意识无体,所谓“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心性”,那么,再到后边的“十番显见”,这个“十番显见”,实际上就叫“明心见性”。

很多人说的:“学佛呀,这一辈子,希望能够明心见性。”

“十番显见”,如果说你能学好,当然可以明心见性。

这个词,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变成似乎是一件奢侈品了。多少人一谈到明心见性,似乎觉得遥不可及。

其实,明心见性,刹那之间也许就可以触及,但是能不能一直保任?不一定,可能几秒钟,功夫好的人会用一用;功夫不好,或者对这个心性不能确确实实地保任它、任持它,那你做不到的。

四科,七大,

对一往开示都是为把一切法

揭示我们的如来藏性

而且是周遍圆融,

甚至是法法无碍

在到后边,所谓“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会四大归如来藏性,包括四科,包括后面的七大,对一往开示都是为了把一切法揭示我们的如来藏性而且是周遍圆融,甚至是法法无碍,“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而且哪里有因缘,哪里就会出现,所以在这个之前呢,真正能够印证佛法当中一句话,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唯识这一块姑且不谈,但是“三界唯心”,所有的一切,当下就是我们的如来藏心、清净心。

既然一切都是清净心,

那山河大地是怎么生起的?

有情无情一切万象,

从究竟处,要追溯哪里?

那么我们现在就要遇到一个问题了。什么问题呢?那既然一切都是清净心,那这些山河大地是怎么生起的?

这个问题啊,在人类精神或者哲学整个发展过程当中,多少人都似乎在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佛在经典当中是彻彻底底、详详细细的,不只一部经,都给我们解释了山河大地、宇宙万法是怎么产生的,怎么周而复始的。

那就是下面我们要学的内容。

那么我们知道,山河大地一切万法,比如说我们现在教室,包括整个地球,包括整个宇宙,凡是可见的这一切星系,都是刹那生灭,也是刹那如幻的。这个如幻,就像镜子上面所有的影像一样的,其实它不就是玻璃吗?对不对?

所以在之前所讲的一切法,都是讲:这些影像其实不是真实的,这些所有的不同的影像当下就是那块玻璃。玻璃你不能说它是什么形状,是什么颜色,但是影像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那么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是如何在这么一个无量无边、无色无形的心性当中,而生起这些所谓如幻的而且是周而复始的宇宙万象的?

在前面的经文,我们知道:在心性当中“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那怎么“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的呢?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那么在没有业,不谈业之前还有一个什么?叫惑,无明惑,这个是最微细的。

那有人在问问题了,说:“法师,那是不是这个说明:宇宙万法它的生起原来是如来藏性,后来因为我们的无明惑就生起现在的宇宙了?也就是:原来我们都是佛,后来就变成众生了呢?”

不是。有人说“不是”,那我就不解释了。这个要慢慢地去思考:到底有没有这样的问题。

但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这也是很多,学了佛法或者是看了《楞严经》之后,有些人就是聪明了,“那你讲好像是依如来藏而生起什么什么什么……这个就是宇宙是有开始的,而跟佛法其他的地方讲的无始亦无终是不是矛盾呢?”

当然不矛盾。

那么,在我们下面要讲的内容当中,这些内容非常有意思,你要学懂了,这宇宙差不多也没有太大秘密。你看山河大地这些解释了,包括生命现象,也就是有情无情一切万象从究竟处要追溯哪里?就在下面这段文字当中。

经文: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ruì,音同“瑞”),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要有愿力,

如果菩萨没有愿力,

你即使学了大乘法,

可能起不了大用

好,这里有一个科判,是一个比较大的科判,第二节,“审除细惑,说后二如来藏”。

我们按篇章节来划分,那这就是这是第二节。那么第一节是哪里呢?第一节就是“初销倒想说空如来藏”,什么意思?“初销倒想”就是“七番破处”,包括直破意识无体;“说空如来藏”呢,也就是:一往显示,都是显示如来藏性之体,一切法都是如来藏性。

那么这里讲“不空如来藏”,就是如何依如来藏性或者依我们的清净心而显现一切如幻的法,这是不是依体而起用呢?

但是我们现在要讲的起用,是起染用——如何依清净心而起我们的染用。

“染用”就是凡夫众生所起的这种颠倒;

那么“净用”呢,就是本自具足的这种功德所显现的妙用自在。

所以有“染缘起”,还有“净缘起”,我们也叫“染用”跟“净用”,这是不一样的。

“染用”是随我们的业力,依我们的无明业力而随缘显现一切染法。

“净用”呢,就是随我们的愿力。

大家听好啊,所以要有愿力,如果菩萨没有愿力,你即使学了大乘法,你可能起不了大用。

我们一定要有愿力,是随着愿力对众生的慈悲,以我们的清净心而广度一切众生,这就是叫“净用”,清净的缘起。

学佛,

首先方向不能搞错。

有些人喜欢抄近路,

听经闻法就是抄了大近路

好,我们来看经文。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ruì,音同“瑞”),本所不见,何况得闻?】

这个比喻是两重。

第一个是什么?佛说的这些法音,就像聋子在一百步之外,一百步之外能不能看到那个小虫子?看不到,那么更加也听不到虫子在那儿叫了,对吧?那么这里比喻什么呢?比喻“佛说的法,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更加不谈说能够理解了。所以佛现在讲了以后,更加很多听不懂”。

【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究竟,无疑惑地”,谈“究竟”两个字啊……我们现在这个佛法当中很多都不究竟,有些只是人天法,人天法不究竟;有些属于二乘法,不究竟;甚至有很多只是修一些神通,或者感应,有些甚至是属于鬼神法。所以学佛,我们首先这个方向不能搞错。

听经闻法,是最大的捷径。有些人喜欢要抄近路,听经闻法就是抄了大近路了。

学法要学究竟法

我们有很多人是绕圈子绕了十几年,还有呢,得少为足。得少为足什么意思?其实,明显的,明眼人一看确实还差那么多,但是呢,他觉得“我可以了,我懂了”,得少为足,所以这个也是会出现问题。

所以,我们学法要学究竟法。

要把每一个问题,你要在修法之前,实际上对自己所修的这个法门,一定要非常有把握,清清楚楚,如何去修,修了以后一步一步会出现什么情况,都要懂。

如果自己不是特别懂,但是要有善知识,所谓的“内护”跟“外护”,这个一定要有,这样才能去修行啊。

还有似是而非的一些法,不能看到人云亦云,认为“别人在讲这句话,他这么讲的,好像我们自己也能这么讲“,不是的,讲法是有上下文的关系,可能前面一大段文字已经做好铺垫,所以后边法师讲那么一句话。

我们讲话的时候,讲法的时候,或者跟人家结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上下文,否则叫断章取义,害人不浅。

所以大家,都特别特别在这个方面要知道什么叫“究竟法”,所谓“究竟”对应的就是“方便法”,不一样。

回 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摄影/ 兰心蕙质 等

来源:觉照空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交付 | 国航接收首架A350,图卢兹现场抢先看客舱
  • 2018年度全美100强医院排名发布!纽约这4家医院上榜!
  • 印尼龙目岛强震死者增至347人 16万人无家可归
  • 炸锅了!韩军弹药库“热炸了”
  • 毫无仁性!友尽赛4人戴帽 拜仁20-2狂胜
  • 泰国少年足球队13人全部获救/耶鲁大学:验血测出你能活多久/川普的抉择(李著华观点)/泰沉船罪在中国负责人/加拿大高温已致70死
  • 高考学霸调查:超半数受访者上的是普通幼儿园小学
  • 廖海军杀人案宣判:廖海军及其父母无罪
  • 杨乐乐闺蜜被送检察院,继“防经纪人”后又出现了“防闺蜜”?
  • 办事大厅冷热有别 工作人员:这不是我能管的事
  • 清北本科落户争议
  • 孟美岐吴宣仪退出101女团,恭喜杨超越成功C位顺延!
  • 玩扭扭车遭碾死
  • 十天前的外卖,究竟是怎么回事?
  • 王思聪调侃杨超越
  • 江浙沪周边9条自驾品蟹路线,唯螃蟹与黄酒不可负
  • 喵星人实力演示,有女朋友之后的真实生活!
  • 想吃拔丝山药,以后或许没那么容易了
  • 杭州“7·30”致4死交通肇事案调查进展通报
  • 孟美岐吴宣仪退出“火箭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