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十要问答撷录】1

蕅益大师选录 李圆净居士编排
印光大师鉴定 般若念佛会整理

【总持法门】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顿渐不同,权实偏圆各异,无非令一切众生,就路还家,复本心性而已。然此诸法,皆须自力修持,断惑证真,了生脱死,绝无他力摄持,令其决于现生,入圣超凡。成就所愿也。唯净土法门,仗佛誓愿摄受之力。自己信愿念佛之诚。无论证悟与否。乃至烦惑丝毫未断者,均可仗佛慈力,即于现生,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则已证悟者,直登上品,未断惑者,亦预圣流。是知净士法门。广大无外,如天普盖,似地均擎,统摄群机,了无遗物。诚可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专持名号】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唯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所证所信。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往生不退】

  往生有四土,各论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净土。若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分证常寂光土。若无明断尽,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寂光也。不退有四义,一念不退,破无明,显佛性,径生实报,分证寂光。二行不退,见思既落,尘沙亦破,生方便土,进趋极果。三位不退,带业往生,在同居土,莲华托质,永离退缘。四毕竟不退,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或六方佛名,此经名字,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如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也。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理和与事和】

  同证无为解脱,名理和,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见同解,戒同修,利同均,名事和也。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一经要旨(弥陀经)】

弥陀要解

  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极乐最胜处】

  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良以上之,则十方同居,逊其殊特。下又可与此土较量,所以凡夫优入而从容,横超而度越佛说苦乐,意在于此。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极乐四土胜妙】

  同居净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方便净土是即空观智所感,亦相似三观所感,以妙真谛无漏五尘为体,实报净土是妙假观智所感,亦分证三观所感,以妙俗谛无尽五尘为体,常寂光土是即中观智所感,亦究竟三观所感,以妙中谛称性五尘为体,欲令易解,作此分别,实四土庄严无非因缘所生法,无不即空假中,所以极乐同居净境,真俗圆融不可限量。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娑婆极乐—不隔而隔,隔而不隔】

极乐一声,一尘,一刹那,乃至跨步弹指,悉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在娑婆则浊重恶障,与极乐不隔而隔。生极乐则功德甚深,与娑婆隔而不隔也。饭食经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毕钵去,不劳举拭,但经行金地,华乐娱乐,任运进修而已。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阿弥陀】

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弥陀光明无量,寿命无量】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光明无量也。诸佛皆彻性体,皆照十方,皆可名无量光。法身光明无分际,报身光明称真性,此则佛佛道同。应身光明有照一由旬者,十百千由旬者,一世界十百千世界者,唯阿弥普照故别名无量光。然三身不一不异,为令众生得四益故,作此分别耳。当知无障碍,约人民言,由众生与佛缘深故,佛光到处一切世间无不圆见也。心性照而常寂,故为寿命。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寿命无量也。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无量寿。应身随愿随机,延促不等。三身不一不异,应身亦可即是无量之无量矣。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持名者光明寿命与佛同齐】

光寿名号,皆本众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复次由无量光义,故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由无量寿义,故极乐人民,即是一生补处,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决定往生】

吾人大事因缘,同居一关,最难透脱,唯极乐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具此深信,方能发于大愿。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善根福德因缘】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声闻缘觉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皆不可生净土。唯以愿信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况一心不乱哉,故使感应道交,文成印坏,弥陀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行人心识,不往而往,托质宝莲也。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事持与理持】

执持则念念忆佛名号,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一心与四土往生】

一心亦二种。不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不论事持理持,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事一心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不为二边所乱,即修慧也。不为见思乱,故感变化身佛及诸圣众现前。心不复起娑婆界中三有颠倒,往生同居方便二种极乐世界。不为二边乱,故感受用身佛及诸圣众现前。心不复起生死涅槃二见颠倒,往生实报寂光二种极乐世界。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观经专明作观,为何持名不劳观想】

  此义即出观经。彼经因胜观非凡夫心力所及,故于第十三别开劣像之观。而障重者犹不能念彼佛,故于第十六大开称名之门。今经因末世障重者多,故专主第十六观。当知人根虽钝,而丈六八尺之像身,无量寿佛之名字,未尝不心作心是。故观劣者不劳胜观,而称名者并不劳观想也。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持名不必参究】

天奇毒峰诸祖,皆主参念佛者是谁,何谓不必参究,此义即出天奇诸祖,前祖因念佛人不契释迦彻底悲心,故傍不甘,直下诘问。一猛提醒,何止长夜复旦,我辈至今日,犹不肯死心念佛,苦欲执敲门瓦子,向屋里打亲生爷娘,则于诸祖成恶逆,非善顺也。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大本十念与宝王一念,平时耶,临终耶】

 十念通二时。晨朝十念属平时。十念得生,与观经十念称名同,属临终时。一念则但约临终。若无平时七日工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闻便信愿。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西方此去十万亿佛土,何得即生】

  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层数宛然,实无远近。一照俱了,见无先后,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亦如是。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谁说法亦如是。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亦如是当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自他不二】

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若讳言他佛则是他见未忘。若偏重自佛,却成我见颠倒。又悉檀四益,后三益事不孤起,傥不从世界深发庆信,则欣厌二益尚不能生,何况悟入理佛。唯即事持达理持。所以弥陀圣众现前,即是本性明显往生彼土,见佛闻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其余世智辩聪,通儒禅客,尽思度量,愈推愈远又不若愚夫妇老实念佛者,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也。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不可思议功德】

不可思议,略有五意。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二,即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证。三,但持名号不假禅观诸方便。四,一七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五,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此皆导师大愿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又行人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亦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摘于藕益大师《弥陀要解》

精要摘录10 |《法然上人选择集讲记》

01
以大乘当中的密教来说,它提倡即身成佛;以实教来说,也主张速疾顿超。只有显大乘教和权大乘教是历劫迂回之行。

显大、权大是历劫修行,所谓“万劫修功证不退”,净土则是一日、七日称名得生,这在时间上就有强烈的对比。

实大和密大,如果从它们本身的教理说,也可以讲“我是速疾顿超的”,所以在时间上显示不出落差。但是,实大和密大对众生根机有非常高的要求,所谓“约法虽顿,望机成渐”。

02
圣道门包含一切自力修功的大乘、小乘。除了净土之外,真言、佛心、天台、华严、三论、法相、地论、摄论、俱舍、成实、律宗等等,它们的特点都是在娑婆世界靠自力修行,修四乘道,得四乘果。

03
圣道门分为大乘和小乘,净土门之内分为正明和傍明。在正明的解释中,就提出了净土宗正依的三经一论,所谓正依经典。

“正明往生净土之教”,就是完全、纯粹、专门讲述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经教。

“傍明往生净土之教”,就是附带、旁兼地也提到往生极乐净土的经教。

04
净土宗的正依经论,我们一般都说是三经一论,而《十住毗婆沙论》在净土门当中的地位还比不上《往生论》。其中,《易行品》之所以特殊,我们也把它作为相承的正依经论,是因为它有难易二道判,还提到了弥陀本愿称名。

05
教判要有鲜明的目的,不是简简单单作一种教理上的划分,它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净土宗的教判就是舍圣道入净土。

06
我们经常讲六字名号是大愿船,我们乘佛愿力就如同乘佛的大愿船,这个譬喻的鼻祖就是龙树菩萨,是他在《易行品》中说的。

07
净土法门很简单,是易行的法门,容易修行,也是安乐的法门,是乘船的法门,是仰仗佛力的法门,这就是净土门、净土宗。

那么,净土门之外的圣道门呢?不是易行的法门,是难行的法门;不是他力乘船的法门,是自力步行的法门;不是安乐的法门,是极大辛苦的法门。

08
漏于释迦佛的圣道教化,就在“道悟三乘”之外。那么,释迦牟尼佛还是大悲不舍,不能“道悟三乘”的人还有方法达成解脱,那就怎么样?“劝归净土”。

09
修行净业大致有两类:主要的是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再来,平常所作的一切善根,都不求世间的福报利益,不求圣道的开悟证果,通通回向愿生彼阿弥陀佛净土。

10
平生遇到弥陀本愿救度,平生就决定下来,一生念佛,誓毕此生无有退转,这叫“决定”;临终遇到阿弥陀救度,临终十念也决定。所以,“决定”就是一心靠倒,专求往生,绝不怀疑。

11
不管是“上尽一形”还是“下至十念”,都要一心归命,绝无二心,这叫“俱能决定”,效果就是“皆得往生”。

12
《西方要诀》中说:对众生来讲,既然“道预三乘,无方契悟”,人天两位又因为“识痴行浅,恐溺幽涂”,那怎么办?只有一个选择,“必须远迹娑婆,栖心净域”,应该远远地离开娑婆世界,往生净土。

13
一般人想转入净土门都是藕断丝连,或者拖泥带水,不干脆。法然上人说得特别彻底,“你就要弃圣道归于净土”。印光大师也说,原来学的种种法门、开悟证果,这一切概念都要抛到东洋大海之外。

14
弃圣归净和禅净双修是两条路子,禅净双修听起来很好,但是非我们的根机所堪,连上古的贤哲都不这样,我们怎么能戴这个大帽子呢?所以,应该弃圣道归净土。印光大师也说,禅净分则两美,合则两伤。

15
印光大师一般不太会提出跟前人、跟通常的说法有太大差异的说法,但是关于禅净,他专门有一篇文章叫《宗教不宜混滥论》,又专门对永明大师的《四料简》作解释,这是他老人家一贯的风格,因为不分开确实误人误事,所以必须分割清楚。

16
我们学净土宗,要知道净土宗的“家谱”,要知道净土宗的法脉传承。净土的教法比较广,大致有三流:庐山慧远法师是一流,慈愍三藏是一流,道绰、善导是一流。

17
关于道绰、善导这一流,又有两种传承说法:一种是菩提流支三藏、慧宠法师、道场法师、昙鸾法师、大海禅师、法上法师,《安乐集》里提到这些法师;而我们倾向于第二种,就是菩提流支三藏、昙鸾法师、道绰禅师、善导禅师、怀感法师、少康法师。

18
提流支三藏,一般人比较陌生,他就是翻译《净土论》的,是印度的一位三藏法师;他也是昙鸾大师在洛阳亲自面见、接受所赐净土经教的菩提流支。所以,他是印度净土教向中国净土宗转移、交接的重要人物。

原 文

问曰:夫立宗名,本在华严、天台等八宗九宗,未闻于净土之家立其宗名。然今号净土宗,有何证据也?

答曰:净土宗名,其证非一。元晓《游心安乐道》云:“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又,慈恩《西方要诀》云:“依此一宗。”又,迦才《净土论》云:“此之一宗,窃为要路。”其证如此,不足疑端。

但诸宗立教,非今正意。且就净土宗,略明二门者,一者圣道门,二者净土门。

初“圣道门”者,就此有二:一者大乘,二者小乘。

就大乘中,虽有显密、权实等不同,今此《集》意,唯存显大及以权大,故当历劫迂回之行。准是思之,应存密大及以实大。然则今真言、佛心、天台、华严、三论、法相、地论、摄论,此等八家之意,正在此也,应知。

次小乘者,总是小乘经律论之中所明声闻、缘觉断惑证理、入圣得果之道也。准上思之,亦可摄俱舍成实诸部、律宗而已。

凡此圣道门大意者,不论大乘及以小乘,于此娑婆世界之中,修四乘道、得四乘果也。四乘者,三乘之外加佛乘也。

次“往生净土门”者,就此有二:

一者正明往生净土之教;

二者傍明往生净土之教。

初正明往生净土之教者,谓三经一论是也。三经者,一《无量寿经》、二《观无量寿经》、三《阿弥陀经》也;一论者,天亲《往生论》是也。或指此三经,号“净土三部经”也。

问曰:三部经名,亦有其例乎?

答曰:三部经名,其例非一:一者法华三部,谓《无量义经》《法华经》《普贤观经》是也;二者大日三部,谓《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是也;三者镇护国家三部,谓《法华经》《仁王经》《金光明经》是也;四者弥勒三部,谓《上生经》《下生经》《成佛经》是也;今者唯是弥陀三部,故名净土三部经也。弥陀三部者,是净土正依经也。

次傍明往生净土之教者,《华严》《法华》《随求》《尊胜》等,明诸往生净土之行之诸经是也。又,《起信论》《宝性论》《十住毗婆沙论》《摄大乘论》等,明诸往生净土之行之诸论是也。

凡此集中,立圣道、净土二门意者,为令舍圣道、入净土门也。

就此有二由:“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

此宗之中立二门者,非独道绰,昙鸾、天台、迦才、慈恩等诸师皆有此意。且昙鸾法师《往生论注》云: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此中“难行道”者,即是圣道门也;“易行道”者,即是净土门也。“难行、易行”,“圣道、净土”,其言虽异,其意是同。天台、迦才同之,应知。

又,《西方要诀》云:

“仰惟释迦启运,弘益有缘,教阐随方,并沾法润。亲逢圣化,道悟三乘;福薄因疏,劝归净土。作此业者,专念弥陀,一切善根,回生彼国。弥陀本愿,誓度娑婆,上尽现生一形,下至临终十念,俱能决定,皆得往生。”

又,同后序云:“夫以生居像季,去圣斯遥;道预三乘,无方契悟;人天两位,躁动不安。智博情弘,能堪久处;若也识痴行浅,恐溺幽涂。必须远迹娑婆,栖心净域。”

此中“三乘”者,即是圣道门意也;“净土”者,即是净土门意也。“三乘、净土”,“圣道、净土”,其名虽异,其意亦同。

净土宗学者,先须知此旨,设虽先学圣道门人,若于净土门有其志者,须弃圣道,归于净土。例如彼昙鸾法师,舍四论讲说,一向归净土;道绰禅师,搁涅槃广业,偏弘西方行。上古贤哲,犹以如此,末代愚鲁,宁不遵之哉!

问曰:圣道家诸宗,各有师资相承,谓如天台宗者,慧文、南岳、天台、章安、智威、慧威、玄朗、湛然次第相承。如真言宗者,大日如来、金刚萨埵、龙树、龙智、金智、不空次第相承。自余诸宗,又各有相承血脉,而今所言净土宗,有师资相承血脉谱乎?

答曰:如圣道家血脉,净土宗亦有血脉,但于净土一宗,诸家不同:所谓庐山慧远法师,慈愍三藏,道绰、善导等是也。今且依道绰、善导之一家论师资相承血脉者,此亦有两说:一者菩提流支三藏、慧宠法师、道场法师、昙鸾法师、大海禅师、法上法师。二者菩提流支三藏、昙鸾法师、道绰禅师、善导禅师、怀感法师、少康法师。 https://t.cn/RJPdCfJ

【藕益大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空论】5

【经文】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论】论曰:此即同佛出现也。佛兴于世,薄福难遇。此经亦然,预闻者少。须菩提随佛觉悟,于此正法,昔尚不闻,是故希有同于佛现。

【经文】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论】论曰:此即希能信解也。闻慧清净,登圆五品,名为得闻;思慧清净,垢落根净,名信心清净;修慧成就,分破分显,名生实相。任运决至大菩提果,名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实相无生而言生者,犹大品(大品指《大品般若经》)所明诸法不生而般若生。盖解诸法本自不生即是无生,观智现前,说名为生也。实相即是非相者,非有相,非无相,非亦有亦无相,非非有非无相。以要 言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故名实相。

【经文】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

【论】论曰:此即难有修行也。末世障深,故信解受持倍为希有。

【经文】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论】论曰,此即信修大果也。设复计有少许我人等相,决不能信此经。设于此经信解受持。决能了达我人等相,当体即是无相。如翳尽华亡。华处即是空处,非灭华而取空也。是故离一切华相,亦离:别取空相。即名诸佛证大果矣。

【经文】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论】论曰,此即信解成就也。疏云:一往怛愕名惊,心胆怯弱名怖,深恶前事名畏。又惊是始行,怖是二乘,畏是外道。又初闻经不惊,次思议不怖,后修行不畏。

【经文】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论】论曰,此即威力无上也。据功德施论云。经曰: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须菩提,此第一波罗蜜,如来说。彼无量诸佛亦如是说。释曰:云何名第一?无与等者故。云何无与等?一切佛法中威力最胜故,一切诸佛同演说故。今经无诸佛同说之文。直云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当知第一波罗蜜。统一切法。无有一法。独是第一。亦无一法而非第一。如转轮王之所统御。一切皆是轮王境界。设无轮王则无所统设。无所统亦不名轮王也。齐此是明十三种因。持经之福。多于宝施。以颂摄曰。

处尊人重经同佛 一切胜因义无上 越内外多胜色因 超内施福同佛现

希能信解难修行 果大成就威无上 是故受持说此经 沙界宝施福非类

【经文】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 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论】忍即般若离四相 三施六度亦复然 是故应生无住心 利益一切如幻众

【释论】论曰。若佛法中惟般若第一。何必更修余行。为遣此疑。故言忍辱即非忍辱等。以般若摄一切行。一切行皆是般若故也。遂引往昔妙行为证。言无我相等者。直是了达生空不起我人等想。亦非顽然无想。设使顽无分别。则是愚痴。痴心作因。嗔念还起。纵令竟同木石。终非般若妙智。今以正慧观察。了知人我本空。故于恶王起大慈悲。兴大誓愿。乃至成佛最先度之。须知五百世中为忍辱仙修持般若。其来久矣。是故一切菩萨。皆应如此离相发 心。言离相者。即是不住六尘等相。言生心者。即是常发大菩提心。若心有住即为非所应住。既达无住。应行三檀妙行。盖不可因于布施。而遂取著六尘。尤不可希心无住而遂息其三施。以菩萨之法。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故也。又恐人生于空见。谓既云离一切相。如何行施利生。故释之曰。如来说一切诸相。当体即是非相。不是拨相而别求非相。又恐人生于有见。谓既云利益众生。如何无众生相。故释之曰。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此正欲人行即相离相之施。利无生幻生之众也。

【经文】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论】不伪无虚必当理 非妄始终能具照 证法无实亦无虚 以是因缘应谛信

【释论】论曰。若诸佛离一切相证法无性。世间以何相故而信知耶。为断此疑。故言是真语等。真是不伪。譬如世人为名利故。未证言证。即是伪语。如来不尔。现证无上大菩提故。实是无虚。譬如世人。贪鄙矫妄。虽曾获通。自知已失。有人来问。但云先得。即是虚语。如来不尔。于大菩提无退失故。如者当理。譬 如世人修得四禅。心暂不生。相同寂灭。便向人说。我证涅槃。名不当理。如来不尔。真实证于大涅槃故。不诳者非是幻妄。譬如愚夫。于干城幻事镜像水月及阳焰等。非有计有。妄生取著。种种言说。名为诳语。如来不尔。证法实相。是第一义真现量故。不异者。始终无二。譬如术士。于过去事。以其伎能悬远推测。或然不然。或应不应。则有异语。如来不尔。大圆镜智。普照三世。洞悉始末。无有遗余。观彼久远。犹若今日。尽未来际。悉见悉知。所说事理。皆无异故。复次。如来所得法。即是一切法之实性。实性无性。无性之性。乃为实性。设于一切法有所取著。则实语是虚语。以其生语见法见。不知实性本无性故。若于一切法无所取著。则虚语是实语。以其不生语见法见。了知无性即实性故。故云此法无实无虚。如此五语。如此妙法。应谛信也。

【经文】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论】发心修行及慧照 三事互资无先后 如目与色及光明 展转相资成见义

【释论】论曰。若法无生无性。非实非妄。即是诸佛第一义身。何故菩萨须行施等。既已炽然行施。云何复云不住法耶。为遣此疑。遂说明闇二喻。取相则闇。达理则明。此以目喻所发之心。种种色喻三施万行。日光喻般若妙慧也。推此喻意。若不发心。则虽常居般若万行光明镜中。亦无所见。譬如日光明照诸色。而无目者终无所见。及无万行。则发心般若亦为虚设。譬如无种种色。用目与日何为。今为行施菩萨而说。故但举二喻耳。

————节选于藕益大师之《藕益大师全集》之《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空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作为一个中年人,还能有想嫁就嫁,网恋奔现,闪电结婚的勇气,真的大写一个“服”字。人到中年,爱情早已是一种奢侈品,小女孩才有的头脑发热冲动结婚的事发生在一个45岁
  • #要么美要么变美#,#微博好物生活节#《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angelababy、李鸿其主演)定档12月24日。#要么美要么变美#,#微博好物生活节#《明天你
  • 加入永远不晚,我还想和他们和wmls们一起挥舞蓝色荧光拐杖到80岁以后!转眼这么多年,还有更多这么多年!生日快乐!虽迟但到的抽奖内容是:转过5位,抽1位wmls
  • #郑乃馨# #郑乃馨硬糖少女303门面主唱# ‍♀️实力唱将⭐️郑乃馨‍♀️纯净音色⭐️郑乃馨‍♀️人间天使⭐️郑乃馨‍♀️百变魅力⭐️郑乃馨‍♀️万丈光芒⭐
  • #偶像梦幻祭[超话]#推推二轮五星云排妈位 ​[给你小心心]tag:明星昴流 游木真 衣更真绪 伏见弓弦 日日树涉 羽风薰 大神晃牙 乙狩阿多尼斯 仁兔成鸣 天
  • 是故,佛于普照大众之阿弥陀经中说:‘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善知识,为教众获福故,吾呵斥审判入我法中,假佛赐法衣,宣扬波旬法重罪之者,实则,
  • 去IG发现团子的快拍精选是阿根廷巴萨以及家庭,他对巴萨的爱依然炽热地像地中海的阳光, 我能够喜欢他12年大概是因为他长情。最后要分手,都要转到损益类科目,但是第
  • 《#解放军报发文评王牌部队#这部剧很容易引起70后80后的共鸣,因为他们即使经历了长久的和平,也不曾遗忘血染的风采,英雄的丰碑。#解放军报发文评王牌部队##王
  • #锟d电台[超话]# 今天想给锟D推荐的歌曲是来自艾怡良的#Forever Young-艾怡良[音乐]# 得知这首歌 是来自在宣传部工作时带过我的一个姐姐 她很
  • 亲爱的你们,是否和我一样,坐在炉前,慢慢品茶,慢慢陪着家人话一些人文趣事,谈一谈来年的梦想与希冀,只等新岁的钟声敲响,便会举起酒杯,许下年年有余,岁岁安好?愿以
  • #正能量# [微风][微风][微风] 《史记》中30句名言和注解,句句经典,古人的大智慧,受益无穷! 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释:天
  • (4)有关于经济紧缩期的问题泛起,引发了部分议员的注意,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没办法回避的,但是至少在今天暂时不会成为主要问题【万山:梅花鹿踏出“致富路” 释放乡村振
  • 第五,从就业职业分布来看,2021届本科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主要为“教学人员”占比为52.85%,其次为“其他人员”(17.86%)和“其他职业技术人员”(7.9
  • 其实他之前说“多于合作伙伴家人朋友”的时候我就蛮惊讶的,因为会觉得绝大多数家庭稳定的20代都还算妈宝爸宝(like me= =)不会说把另一个无血缘关系的人放在
  • 即使看上去很绚烂,最后发现留下的精品却不多,好演员有双看透现状的眼睛,就比如元斌,如果没有合适的作品,我宁愿他一辈子不出来。 那么说到陈奕天怎么进到娱乐圈的,陈
  • 居委的人电话了主治医生说封控区也去不了医院,要去医院也是紧急情况,专门的120闭环运送…然后就告知继续等着做核酸周四等了一天,入睡前再问一下前台,就说今天不来做
  • #万门大学跑路##汪少菲微博名改回汪小菲#有细心的网友就发现汪小菲已经将他的微博昵称从汪少菲改回了原来的“汪小菲”。改昵称、换头像、退我群,还发布违规内容(我想
  • #365天,早餐不重样##天天晒早餐##早餐[超话]# 早安南瓜松饼|白桃乌龙茶1.取2个鸡蛋,蛋黄、蛋清分离,蛋黄中加入南瓜泥、牛奶、低筋面粉,搅拌至无颗粒备
  • #小鑫语录# #自考[超话]# (1) 在广州就读:广州白云区(2) (2)2021 年即过完年3月份、9月均可可以入学(3) 可申请免试入学(4)初中生/中专
  • 观无常,方能清醒认识一切外境无论是好是坏,皆是缘起性空,通达了般若智慧,才不会被外在的人事物所迷惑。佛陀用佛眼看到这一切经过时,心中悲伤地想道:“这四个人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