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布偶猫需要花费多少钱

接触到很多想养布偶猫的朋友,心血来潮,抖音微博云端看到了布偶猫,很多人惊叹哇!这简直是梦中情猫,就想马上开始养一只布偶猫,殊不知,养猫要养好,其实是一件很贵的事儿,如果在养猫之前没有能好好地考虑到后续的一系列费用,那么最好要谨慎一些,当然考虑养布偶猫的家长肯定也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分享给大家做一个参考吧[爱你]

基本的初始开销
基本开销包括养一只猫的最初成本,比如:猫砂盆、水碗、粮碗、玩具、猫爬架等固定成本开销。

本文涉及到开销的具体数据,会给出一个最低数据,然后再给出一个比较高的普通人可以接受的成本。比如猫砂盆,50元左右的就可以买到不错的可以用的猫砂盆,那么还有300元左右的一般人也可以接受的猫砂盆。因此猫砂盆的成本核算,我们取最小值50元,取最大值300元。太贵和太便宜的产品,不在我们的核算范围内,比如全自动猫砂盆还有几千元的,劣质的猫砂盆还有10元钱一个的。

1、猫的成本:猫本身的定价很难,也能买宠物级小几千,当然你可能也会花掉几万元。所以猫的成本也不在我们的核算列表之中,买猫花多少钱,自己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评估。不过有一点要提醒,想买品相好的布偶猫,你自己一定要心中有预算。

2、食具:陶瓷的好点的水碗和食碗,两个的价格在40元左右。在这里饮水机你可以选择性购 买一般200元左右。

3、美容洗护:包括一系列的梳子,成本在50到300之间。一般最少两把,一把排梳,一把专业撸毛梳。最便宜的靠谱品牌浴液,在50以上,好些的500一套,比如美国的一些进口品牌。浴液怎么也要用靠谱的品牌,10块20块的那种淘宝货,洗完了得皮炎,你治疗的费用就会很多很多。

4、猫砂盆及猫砂:猫砂盆50- 300之间,猫砂20- 100之间。

5、猫爬架: 100一2000之间。

6、猫床:非必须品,价格在20 - 1000之间。

7、猫玩具:这是必须品,猫咪跟我们一样需要 运动,成本大概在50- 500之间。

好了,我们来核算一下最低成本和最高成本。

最低成本:120+40+100+70+100+20+ 50 = 500

最高成本:240+220+800+400+2000+ 1000 + 500 = 5160
综上所述,不考虑猫咪的身价,那么把他带回家,让他能够开始正常的生活,基本的初始成本在 500 - 5000 之间

持续性成本(月供)

食物:取决于喂什么,这里只计算吃干粮,一般猫咪一天会吃50g,一个月就是1500g。一般可以敢给猫咪吃的猫粮在30元一斤以上, 当然也有80元,甚至. 上百元的。如果喂猫粮的话那么成本最低在一个月90元,好的猫粮一个月在240元。

猫砂:每月50- 200元

驱虫:体内+体外平均一个月30元,一般三个月做一-次。

营养品:营养膏、微量元素补充剂等每月50-200之间。

我们继续来核算下每个月的持续成本。

最低成本:90+50+30+50=220元

高点成本: 240 + 200+ 30 + 200= 670元

按照一只猫活 12 年算,一生的持续性成本最低要 31680 元,而这个最低成本其实是远远不够的。其实在持续性成本中,我给大家忽略掉一个最高的成本,也就是医疗成本。

一只猫可以陪伴你十几年,在这十几年当中,其实最昂贵的费用,就是医疗成本。

头疼感冒人人都会有,猫的一生也不可能一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如果一旦病了,你有这个责任心能够帮他好好治病吗?关于某些宠物医院讹钱瞎治的报道我们已经听了无数。去一趟医院,少则一两百,多则三四万。而且也不一定能治好。

而这一切你愿意去为他们承担吗?

所以如果以上这些问题,你都没有考虑好的话,请慎重决定是否养猫。一旦选择了他们的陪伴,那么就一定要负责到底。#南京上海北京苏州无锡深圳广州杭州布偶猫舍#

原作者:亦凡 https://t.cn/z8UlfpV

费民国纸贵,刘文典卖书买车,一雪铁龙;鲁迅靠书买房,两座四合院
 
题记
 
刘文典  人际圈
老师 同学 任职 同事
章太炎 马裕藻 北大 胡适
刘师培 周作人 安徽大学 陈寅恪
黄兴 鲁迅 清华 鲁迅
陈独秀 朱希祖 西南联大 陈独秀
…… 钱玄同 云南大学 吴宓
  黄侃   沈从文
  沈兼士   ……
  柳亚子    
  易培基    
  ……    
 
以一表之局部,来写刘文典。从此表不难猜测及说明,刘文典是一位民国很牛的国学大师。真实的刘文典,不但学问牛,还追赶潮流呢。
卖书买汽车,一本书不够,再搭一本,非要赶时髦买一辆雪铁龙!这就是1934年的刘文典追的潮流。
 
开始北漂
1917年1月,漫天飞雪的北京里,北大新任校长蔡元培三顾茅庐,终于邀请到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1917年初春,陈独秀立即邀请自己曾经的学生、战友,也是救命恩人的刘文典,来到北大担任中文系教授。
自此,刘文典开始了与亦师亦友的陈独秀北大同事、《新青年》同人的编辑的日子。
刚来到北平,开始北漂的生活,一进北大,刘文典就有些尴尬了。斯时,文科学长陈独秀月薪280块大洋,著作等身的辜鸿铭月薪260块大洋,秋季开学后自美国哥伦比亚回国的胡适有博士学位而月薪260块大洋,而作为新入职的年轻小教授,无学位、无著作的刘文典月薪仅160块大洋。
这是因为北大教授的薪酬是根据授课量、教学成绩、社会名望、研究著作等四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的。刘文典虽然学富五车,但毕竟才27岁,无名无望无著作,因此定的薪酬就比较低了。对此刘文典要颇有怨言,毕竟有些评教授晚的人薪酬还比他高呢。
薪酬低就低吧,关键还总被别人看不起。有一次,路上遇到辜鸿铭(就是生在南洋,长在西洋,工作在北洋的北大怪才),辜鸿铭停下问刘文典:“听说你教汉魏六朝文学?”没等刘文典回答,辜鸿铭接着自言自语道:“我都教不了,你能教好?”然后扬长而去。
这就是刘文典刚开始北漂的日子,工资待遇低,还动辄被人鄙视。不过刘文典也想得开,再怎么着也是北大教授,住怎么着也得讲究讲究,因此租了东单附近福建司胡同的四合院。
 
胡同里住四合院
福建司是民国名字,明朝归明时坊,为斧钺司营(为官署,管理皇宫内仪仗中所需的盆罐、脚踏、椅、灯、钺和戟等),清朝时属于正蓝旗,就改名为福建司营胡同,民国沿称。建国后,将东井胡同并入,改为富建胡同。现在的富建胡同,位于建国门内大街,全长就150米,宽7米。
刘文典在福建司胡同一住就是10年。从1917年进入北大,到1927年从北大离职到安徽大学任校长,度过了从北漂到国学大师的转变,还有1920年初掩护陈独秀逃离北京,为1921年建党提供了陈独秀曾经的藏身之所(详见上篇文章)。
当然在福建司胡同里,刘文典也完成了北大教授的晋级。1921年完成《淮南鸿烈集解》,1923年正式出版,由胡适用文言文作序,国学大师梁启超大加称赞,鲁迅竟然也支持而买书,并将其写进了其日记。学术研究获得巨大成功,奠定了刘文典在北大、在学术界的地位。于是,刘文典走在北大里,走在胡同里,也昂首挺胸起来,好不得意。
然并卵。
刘文典,在北大的薪酬还是没涨。
 
跳槽去清华
1927年底,在刘文典有名但仍没钱之际,老家安徽邀请其担任新成立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携《淮南鸿烈集解》之威、含没涨工资之气走马上任。可惜书生意气,刘文典发现伺候不了蒋介石等政界(具体细节可待下篇文字),1929年春,刘文典果断拂袖而去。
1929年初夏,清华园里,百花盛开,荷塘月色,刘文典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任中国文学系主任,月薪不菲,达300块大洋。但吸取了之前的经验,刘文典同时在北大兼课,还撰写学术文章发表,每月下来在450块大洋左右。
 
雪铁龙
进入20世纪30年代,刘文典终于媳妇熬成了婆,那是既有钱,又有名啊,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潇洒啊。走在清华园里,走在未名湖畔,刘文典拖着一袭长袍,头看着天,那叫一个狂啊。
美中不足啊,我还得走路,这不符合我大教授、大主任的身份啊,得需要一辆小汽车。想当年,刘文典给孙中山当秘书时,先生的座驾是一辆雪铁龙。雪铁龙,品牌为Citroen,为知名法国品牌,在那时的民国,其销量仅次于美国的福特汽车,在那时的北平,能拥有一辆雪铁龙汽车,还是非常摩登潮流的。
1934年末,清华一教授因急需用钱,拟以2000块大洋转让自己的雪铁龙汽车,刚巧46岁的刘文典清华、北大两所最觉得自己应该配一辆车,当即决定筹钱买车。
虽然月薪450块大洋,但一家子的开销也是不少啊,对2000块大洋的这么一大笔资金,还是杯水车薪啊。刘文典有个学生,叫许骏斋,之前所著《吕氏春秋集释》,其文稿卖出2000元。因此,刘文典想到了出售自己耗费十年之功钻研而成的《庄子补正》,不正好是一部小汽车呢吗?!
一部巨著,换一部小汽车,那还是相当惬意的。
 
卖书筹钱
于是1934年12月,刘文典踌躇满志、志得意满地给商务印书馆写了一封信:年精力著成《庄子补正》十卷,稿已杀青,即请酌定一数,俾便稿款两交。(内容请询傅沅老与胡适之先生)”。其意为,十年写成《庄子补正》一书有10卷,傅増湘和胡适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如果售价合适,就打算一手交款一手交稿。
商务印刷馆经理王云五马上给回信了,“仍以拟照《淮南鸿烈集解》加酧,金数共壹仟五百元。”也就是商务印刷馆参照刘文典之前《淮南烈集解》的价格,给这10卷《庄子补正》的价格是1500元。说实话这价格在当时不算少了,绝对算得上高价了。但对于刘文典来说,更关心的是雪铁龙小汽车2000块的购车款啊。原本心里想这这部书怎么也得2000块大洋以上啊,毕竟自己学生稿酬都值2000块大洋,更何况自己的呢,况且还有胡适和傅增湘的推荐呢。
可现在麻烦了,才1500块大洋,刘文典虽有不甘心但毕竟是国学大师,也不能讨价还价啊。这500块大洋的缺口怎么办呢,自己一个月不吃不喝可以,但还有一大家子呢?对了,自己还有《宣南杂识》书稿呢,搭着一起卖,肯定可以凑够2000块大洋。《宣南杂识》是清代掌故趣闻,好多清华、北大师生读过都称赞有趣。况且当年在上海,曾作钞录札记二册(三余札记),有书社曾给出300块大洋要买,现在的《宣南杂识》要几倍于钞录札记,肯定值500块大洋。
如此《庄子补正》搭售《宣南杂识》,售价2000块大洋肯定没问题,可以够雪铁龙的车款了。如此1935年初,刘文典又给商务印刷馆写了封信:
首先将含蓄地说出了《庄子补正》给价1500块大洋,和自己学生许骏斋所著《吕氏春秋集释》2000块售价,明显是太少了。但自己是堂堂国学大师也不太注重价格,只是为了要买同事的雪铁龙二手汽车,自己急需2000块大洋,只能将自己所著《宣南杂识》书稿也一起卖了,务必凑够购车款,并且期限是10天内就需要该款。之后商务印刷馆王云五同意了这个搭售方案,当即回信“请将两稿寄来,乃俾就排印情形研究”。
刘文典有创意的搭售方案,终于圆满了自己购买雪铁龙小汽车,匹配了自己的大师身份。
 
买车与买房
1935年初,国学大师刘文典以《庄子补正》搭售《宣南杂识》,而得2000块大洋稿酬,以此笔巨款购买二手雪铁龙小汽车。
此摩登一时引为清华、北大师生之潮流。
民国文人巨款买车,不得不想到,鲁迅巨款购房的事情。
1919年,在绍兴会馆住了7年的鲁迅,携中国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之威,稿酬陡涨,加之在教育部的月薪300块大洋,还有二弟北大教授周作人的月薪240块大洋,两人月薪轻松过800块大洋,又将绍兴老家出售,又拖关系在老家浙江兴业银行贷款500块大洋,将全家存款全部用上,以全款买下新街口八道湾胡同11号的四合院。该四合院为三进制,27间瓦房,5间灰背房。房款为3500块大洋,中介费173块,税费180块,自来水管费115块等,总计4000块大洋。
后因鲁迅直男性格与二弟、三弟日本媳妇实在合不来,鲁迅与周作人断交后,1924年5月,鲁迅从朋友处各借400块大洋,以800块大洋购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四合院(现在为鲁迅博物馆),该四合院为一进,有三间正房,三间南房,东西各一间厢房,后面还有一处后花园。之后鲁迅又花费200块大洋进行了翻新,及添置家具、衣物等。一座焕然一新的四合院,共花费1000块大洋。
为了还800块大洋的借款,鲁迅在教育部、北大、北师大三地上班,北漂难过的日子一点也不亚于现在的我们。但直到鲁迅1926年离开北平,也没能全部还上800块大洋。
 
后记
刘文典的购车,与鲁迅的两次买房,在民国时期的北平,都属于励志向上的事例,但北漂的苦,也只有当事人知道,当然如今的我们更能体会。
十余年前来到北京读书,之后留京工作、生活至今,勉强成为新北京人,心底里喜欢北京的胡同文化,喜欢民国时老北平的知识分子在胡同里畅游和畅想,更愿意将此分享给大家。
 
每一条胡同,胡同里的某个院子,都有可能其深厚的历史过往。有感于胡同文化之深厚,胡同故事之多,惹我们欲探之而分享。假若有哪一天,北京千余条胡同都能有个胡同志(类似地方志),或张贴或网络,示之,给国人多些念想,该有多好。故而,庄主欲联合众多对胡同感兴趣的同仁,一起为此而努力之。
关注庄主在北平,在文字里,感受北平岁月。
 

1
《你好,李焕英》的诞生
贾玲刚来到北京上学的第一个月,天真烂漫的她,有一天接到了姐夫的一个电话,电话里姐夫虽然只说了5个字,对于贾玲来说却是晴天霹雳!
姐夫说:贾玲,妈没了!
贾玲惊讶的问:什么叫“妈没了”?
姐夫哽咽的回答:你赶紧回来,再看妈最后一眼吧。
挂完电话之后,贾玲的世界坍塌了,因为从那一天开始,贾玲再也没有了妈妈。
那一年,贾玲19岁。
2016年9月,贾玲在《喜剧总动员》上,演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品,这个小品前半段看得让人捧腹大笑,后半部分则让人落泪不止。
这个作品,就是贾玲的《你好,李焕英》。
当小品表演完之后,贾玲第一次当着观众的面,哭到失态,她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妈妈是她心底最柔软的痛!
那一年,贾玲34岁,距离妈妈已经去世15年,但贾玲依旧无法从阴影中走出来。
2021年的春节档,贾玲用自己的电影处女作,让很多观众在影院哭花了眼睛。
甚至就连那些原本不看好贾玲沈腾新片的人,也在看完电影之后忍不住感慨,纸巾带少了!
这一次电影的名字,和4年前小品的名字一样,依旧是《你好,李焕英》。
这一年,贾玲38岁,距离妈妈去世已经接近20年,关于这部电影,贾玲哭着说:我觉得这部电影的诚意,绝对对得起我对我妈的感情。
2
《你好,李焕英》电影拍摄背后
《你好,李焕英》的剧本创作,贾玲用了4年。
她说:我当时在写小品剧本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想拍电影的想法,但剧本我就是一直写,但就是写不好,因为每写一次,就相当于是把自己最痛苦的记忆,再回想一遍。
那为什么还要拍电影呢?大概是因为想释怀。
2016年9月,当贾玲鼓起勇气,当着观众的面表演完《你好,李焕英》之后,她跑去母亲的坟前,给母亲说心里话。
她发现自己不再像从前那般,只要一想起母亲的离世,就崩溃大哭,而是心里稍微好过一点。
她说,可能是真的敢于去面对这件事了,反而情绪得到释放了,心里稍微轻松了,也意识到或许妈妈在天上,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过得好。
后来,她决定剧本还是要写下去,电影也要拍下去,不是为了多高的票房,而是给自己圆一个梦,弥补一下心里的遗憾。
为了拍摄这次电影,贾玲策划了很久,终于选出来几个最合适的演员,女主张小斐,男主找的沈腾,还找来一帮好朋友来帮忙。
而幸运的是,所有人得知贾玲要拍摄《你好,李焕英》的时候,只要大家有档期,都非常愿意来帮忙。
就拿电影主角沈腾来说,当贾玲问沈腾有没有档期时,沈腾说了一句话:妹啊,你找我我怎么都有时间,我不仅来拍,我还要早点去,给你出出主意什么的。
原来,沈腾知道贾玲是第一次当导演,担心贾玲很多事情没经验,应付不过来,所以沈腾特地过来帮忙。
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沈腾不仅经常给贾玲传授经验,对于自己要拍摄的戏份,也是非常敬业。
有一个沈腾划船跳水的镜头,沈腾反反复复拍了多次,“水挺凉的,但腾哥跳的挺猛的”!
影片里还有一个沈腾摔倒的镜头,为了这一个摔倒的动作,沈腾前前后后一共实打实的摔了17次,腿都摔青了,但毫无怨言!
这不仅是一种敬业,更是一种仗义!
同样比较敬业的,还有电影的主角张小斐。
在《你好 ,李焕英》这部电影里,张小斐身上的戏份非常重,因为她扮演的角色,正是年轻时候的李焕英。
这个角色,演的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部电影的质量和观感。
但幸运的是,张小斐的表现,没有让贾玲和观众失望!
不管是李焕英的少女感,还是那种跟“贾玲”之间的母女情,张小斐把握的都非常到位!
尤其影片中张小斐和贾玲两人在小酒馆的那场戏,更是承包了影片里的泪点!
一句:“我未来的女儿,我就要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一句:“下辈子,咱俩必须得做母女”。
张小斐和贾玲两人这两句台词,看的人忍不住泪流满面。
就像演员包贝尔说的那样:“这部电影不是故意去挠你,它是一点一点扎你的心,直到你再也忍不住!”
而之所以,张小斐的表演得到这么多观众的认可,与她幕后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在电影拍摄过程中 ,有一场戏是张小斐和沈腾落水后,慢慢搀扶着走向岸边。
上了岸之后,张小斐才对着工作人员大喊:我的腿受伤了!
原来,在水中的时候,张小斐的腿被铁片划伤了,医生过来处理的时候,发现伤口挺深的,不仅伤口里面全是铁锈,而且止不住血,张小斐疼到脸色苍白,浑身冒汗。
当贾玲沈腾等人围着她安慰时,张小斐看大家担心的眼神,立刻笑了一下,“小意思,没事,能拍!”
简单的处理一下伤口之后,张小斐立刻站起来,说道“不用等,拍吧,真能拍。”
就连一向搞笑的沈腾,此刻也是非常严肃的说:“你伤口刚处理好,别硬撑啊!”
但张小斐依旧咬牙坚持,她不想因为自己耽误大家进度!
或许, 正是凭借着这样的精神和努力,才让贾玲坚信,这部电影唯有张小斐,才能演出年轻时候的李焕英。
因为贾玲说过:我的妈妈就是一个什么事都不怕的人,在妈妈眼里,世界上除了死亡,就没有过不去的事儿,她非常坚强乐观。
如果说沈腾的表演,靠的是身上的喜剧天分;张小斐的表演,靠的是治愈的笑容和坚强的意志,那么贾玲在片中的表演,靠的就是那份真情。
为了拍摄这部电影,贾玲不知道自己哭了多少次。
她说,我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要提前去看景,那是我人生第一次明白,什么叫“触景生情”,因为我看到与妈妈有关的那些地方,眼泪根本就忍不住,回忆刷一下就来了!
印象最深刻的有两段,一个是贾玲哭着奔跑的情景,拍摄的时候,只要镜头一对准她,贾玲就哭到不能自已,甚至不得不暂停拍摄,自己一个人靠着树,独自去调整情绪。
因为这是她非常难过的一关,要一遍一遍去回忆母亲去世的情景。
还有一个镜头,就是贾玲和张小斐在酒馆谈心那段。
在拍摄这一段的时候,贾玲和张小斐真的提前在喝酒,她们喝了一杯又一杯,最后两人都差点喝醉了。
为什么要喝酒?因为贾玲觉得真喝酒不仅是真实,更是给自己一种胆量,她在表演这一段的时候,是真的觉得自己愧对母亲。
在采访里,贾玲说如果我现在过得不好,我心里还能好过一点,因为我觉得那样我妈可能没有跟着我受苦,但现在我过得挺好的,也有钱了,反而更加难受了,因为我没有来得及让妈妈跟着我享享福。
所以,当看到贾玲在电影里说,“我都没有让我妈好好开心一次”,她不仅是为了演戏,更是在说自己内心的遗憾啊!
或许,正是演员们的努力和付出,才让《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如此感人吧!
3
真正好看的电影
一定是真感情
对于2021年的春节档,当各个电影票房一路攀升的同时,贾玲这部《你好,李焕英》虽然票房暂时比不上《唐人街探案3》,但这部电影的口碑,却是实打实的好。
身边但凡是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大都表示电影很感人,很好哭。
即便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很简单,题材也很常见,但不得不说,这部《你好,李焕英》的后劲太大了,它就像是在你心里埋下一根温柔的刺,让你回想起电影里的画面和台词,都能忍不住伤感。
或许,也有很多朋友看到《你好,李焕英》的反馈和好评,但依旧不敢去影院观看,因为怕自己忍不住哭,觉得大过年的看这样一部难过的电影,有些不可言喻。
但笔者想说,这部电影非常适合一家人去看,因为它会凝聚一家人的感情,让亲人之间能够更加体谅和珍惜。
前半部分的搞笑,后半部分的感动,唯有真正去看过的朋友才会懂!
看完这部《你好,李焕英》之后,给我最大的感受,不仅是对贾玲的导演天赋刮目相看,更是对一个女儿的孝心和诚意所感动,这部电影所承载的,不仅是贾玲对妈妈的思念,更是她想告诉天下的子女们,什么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同时,也不由得让观众思考,到底什么才是好电影?
是不惜斥巨资拍出来大场面,还是不计成本做特效,亦或是花费心思请流量?
或许,这些只是一部电影成功的一方面,但看完《你好,李焕英》才发现,所谓的好电影,最基本的莫过于情真意切!
只要你用心去传达一些东西,好不好,观众自然看得见!
你觉得这部《你好,李焕英》怎么样?如果给这部电影打分,你会打几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识峡机不观峡而点穴,瞎师也! 《赤霆传》十篇之峡机篇 作者:魏青江。抄录:邓从云 按《宋史》称,徐復,庆历初举进士不第,游学淮浙间,通流衍卦数,自筮知
  • 大家也玩玩:你的职业在古代叫什么?大型悬疑+穿越+校园剧哈哈!
  • #思念# 看到了那菊花,不禁想起了奶奶,她平日里酷爱养花侍草,她总是牵我的手说:“菊可以代表自己的一生,有美丽的时候也有凋谢的时候。”或许是潜移化,她也具备了菊
  • 仲夏兰花开 图文/多福马哥 一盆金边虎皮兰 好友赠送近三年 不经意间开花了 白花灿烂在窗前/ 先生四根通天柱 东南西北列其间 孕育花蕾一串串
  • 天津这7家早点铺的豆腐脑,你吃过吗? 梁实秋在《雅舍谈吃》里, 提到了豆腐脑与老豆腐的区别:“北平的‘豆腐脑’,异于川湘的豆花,是哆哩哆嗦的软嫩豆腐,上面浇一勺
  • #传闻中的陈芊芊[超话]# 昨晚看完韩烁的配音老师大昕直播录屏,哭惨了。果然我真的爱惨了那个玄虎城少君,他一直在我心中,再次听到他的声音依旧会心跳会哭泣。 之前
  • 以色列34%的国民受过大学教育、12%的国民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约40%的工业从业人员从事研发工作,特别是在科技研发领域,每万人中工程师、科学家拥有量达到140
  • 】2019年12月21日东葛路内街文化创意园在一系列精彩演出下隆重开幕,这是一条汇聚国潮文化、文创市集、特色美食为一体的创意街区[鼓掌]内街文化创意园凝聚了年轻
  • 不爱了怎么如何挽回感情婚姻家庭# #如何拯救婚姻家庭怎么挽回爱情恋情#一段感情的结束是因为不愉快的体验、负面的印象等,所以这时候需要适当的断联,在断联期间提升自
  • 马佩璋也毫不逊色,1903年出身于广西桂林,家世显赫,父亲是清末... 攀丹村素有“海外无双唐氏,天南第一攀丹”之美誉,是海南人文历史遗产根基之一,曾有“竹根
  • 品尝食物新鲜本味 味道因回忆触动味蕾 跟着鲜厨推荐官刘宇宁 再次踏入寻味之旅。 见证鲜厨成长, 感受美食的无限力量 #刘宇宁鲜厨100##刘宇宁经济适用男#
  • 我们个‮人每‬每天都与‮机手‬形影不‮,离‬每​使用‮一次‬手机,接每打一‮电次‬话,码号​机‮中手‬的数字风水‮场磁‬就会‮你对‬产生次​一影响,‮宙宇‬间有
  • 稍稍向北一点就是黑森林高地了,那简直是人间天堂一般,在高原上开车飞驰,远远望去金黄的,火红的,墨绿的森林,云雾缭绕,森林里藏着挂着咕咕钟的小镇子,山间有冰山融水
  • ”二:正当维护如果遇到了不合理催收,那对此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网贷也往往是政府及银保监的严查对象,他们自己是不愿意与客户发生太多的经济纠纷的,发生生过多的经济纠
  • 《后浪》虽然看完心中热血澎湃,却也感受到了视频中所营造的物质美好和现实中的差距有点大了,有多少人可以活成vlog里的样子,走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玩转高科技产品,
  • 这位中年人告诉他的老师:“老师,你还记得吗,我就是当年那个作文不及格的小学生,如今,我拥有这片广阔的庄园,真的实现了我的梦想。老师告诉他:“我要你写下自己的志愿
  • #做自然的朋友#简单,是生活的一种态度,是人生的一种境界;简单,让心灵有一种净化感,思想有一种健康感,精神有一种安详感;简单是广袤海洋的静谧深邃,是高原深秋的宽
  • #石家庄爆料##石家庄身边事# 君乐宝乳业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河北省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乳品研发技术分中
  • 我上一条发的那个微博其实就是想说..我做网拍刚好一个月啦,5.10加入#super网拍# 滴,之前一直不敢发微博是因为怕大家觉得这个看起来像传销,然后直接给我双
  • 可能在小盆友的故事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那么回忆你的童年故事又有那些呢?它没留下任何文字记录,因此我们对它的了解是通过考古学研究等一点点拼凑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