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分清“道”与“易”!
在道德经有这样的文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易经中有“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无极生太极”并不出自“易经”之中。似是而非,却体现了两部经各自的特点。

因此出现了将道、无极及太极混为一谈的说法,即便是理学家朱熹、心学家陆九渊之间也为“无极和太极”的关系发生争论没能达成统一,朱熹认为无极太极一样,而陆九渊认为应在太极前应加上无极。

道与易,历史至现在,太多的迷雾,经过多年的感悟和钓沉,手绘一张简图,试图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特点。

这张图应该是做到了清淅明了,也只是个人之见,如果能引起探究的兴趣,这就足够了。

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予以说明:

一、从宇宙的起源的一张图分清“道”与“易”!
在道德经有这样的文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易经中有“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无极生太极”并不出自“易经”之中。似是而非,却体现了两部经各自的特点。

因此出现了将道、无极及太极混为一谈的说法,即便是理学家朱熹、心学家陆九渊之间也为“无极和太极”的关系发生争论没能达成统一,朱熹认为无极太极一样,而陆九渊认为应在太极前应加上无极。

道与易,历史至现在,太多的迷雾,经过多年的感悟和钓沉,手绘一张简图,试图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特点。

这张图应该是做到了清淅明了,也只是个人之见,如果能引起探究的兴趣,这就足够了。

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予以说明:

一、从宇宙的起源的角度来认识道、无极及太极的概念及发生的先后顺序(结合最新的科学发展来描述)。

道是无法言说的世界本源,无形无象、无声无名,暂名为道。

无极则是其小无内,其大无外,本质上是无,却因无而有,可被言说,所以在道之后。

太极的太是大的意思。是大无边,虽混沌却还是有形(已阳极而阴生,逐渐演化分明),能被描述和认识,所以在无极之后。

二、“道”与“易”的相似之处。

就一张图分清“道”与“易”!
在道德经有这样的文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易经中有“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无极生太极”并不出自“易经”之中。似是而非,却体现了两部经各自的特点。

因此出现了将道、无极及太极混为一谈的说法,即便是理学家朱熹、心学家陆九渊之间也为“无极和太极”的关系发生争论没能达成统一,朱熹认为无极太极一样,而陆九渊认为应在太极前应加上无极。

道与易,历史至现在,太多的迷雾,经过多年的感悟和钓沉,手绘一张简图,试图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特点。

这张图应该是做到了清淅明了,也只是个人之见,如果能引起探究的兴趣,这就足够了。

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予以说明:

一、从宇宙的起源的角度来认识道、无极及太极的概念及发生的先后顺序(结合最新的科学发展来描述)。

道是无法言说的世界本源,无形无象、无声无名,暂名为道。

无极则是其小无内,其大无外,本质上是无,却因无而有,可被言说,所以在道之后。

太极的太是大的意思。是大无边,虽混沌却还是有形(已阳极而阴生,逐渐演化分明),能被描述和认识,所以在无极之后。

二、“道”与“易”的相似之处。

就发生而言,有相近的表述,在数字上也有暗合之处,如图所示,相关思想均发源于东周至春秋时期。

发生而言,有相近的表述,在数字上也有暗合之处,如图所示,相关思想均发源于东周至春秋时期。

三、“道”与“易”的不同。

从图中可看出,

易从太极入手,研究的是外,是相及变;

而道是逻辑抽象的哲理,关注的是内,是静及体;

道与易是本与末,根与枝,大海及浪花;

道是术之道,易是控之术;

圣人乐道不乐易,凡夫好易疏于道;

道德经从心出,易经从头脑出;

从所绘图可看出易经只是从太极往下说起,而太极的上面有无极,无极的上面还有道,道的深邃由此可见。

从图不难看出,道生一至三生万物跟现代物理及最新的相关科学理论关于宇宙的起源及演变轨迹非常吻合,世界的起始——奇点其实就是能量既无极,归一于能量是一,而奇点之前是道,不能言说的情况,奇点既宇宙大爆炸让单一粒子(或者能量)释放,论其象是为太极,同时形成二元世界(其始并没有一阳和孤阳的可能,因阳和阴相反相成,没有阴何来阳,阳极大,阴已生,阴阳互动逐步形成现在的世界),就外象来讲是太极生两仪,用道经来讲是一生二,能量形成各种性质的粒子,比如带正负电的粒子,中子等,继而形成各种更高级别的物质形式和结构系统。有的物质结构系统能够自我重建,而自我重建基于基因信息的传承——这就是各种生命的繁延,对于人类而言还有相伴于个体的意识,这就是从二跃升到三的状态,所谓的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而八八64卦,万物移幻,易经用此描述并占卜万物……而朱陆之争的正确一方应在陆九渊这一边。因朱熹认为太极和无极是同实异名,陆九渊对此不认同。从图可看出,无极至太极其实是两个不同的价段。

一张图可以帮助厘清现象和本质,然而只是基于个人的理解。

大道至简,阴阳流转;

海与浪花,圆满自显。

这真是,

文字方便说,不悟有何益。

世人自信觉,难破执中迷。

忆秦娥•天刚晓

天刚晓,劲寒卷地半轮照,

半轮照,残梦已消,顿觉美好。

经典相伴日月耀,乾坤浮沉欲明了,

欲明了?藏识如海,道比天高。

角度来认识道、无极及太极的概念及发生的先后顺序(结合最新的科学发展来描述)。

道是无法言说的世界本源,无形无象、无声无名,暂名为道。

无极则是其小无内,其大无外,本质上是无,却因无而有,可被言说,所以在道之后。

太极的太是大的意思。是大无边,虽混沌却还是有形(已阳极而阴生,逐渐演化分明),能被描述和认识,所以在无极之后。

二、“道”与“易”的相似之处。

就一张图分清“道”与“易”!
在道德经有这样的文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易经中有“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无极生太极”并不出自“易经”之中。似是而非,却体现了两部经各自的特点。

因此出现了将道、无极及太极混为一谈的说法,即便是理学家朱熹、心学家陆九渊之间也为“无极和太极”的关系发生争论没能达成统一,朱熹认为无极太极一样,而陆九渊认为应在太极前应加上无极。

道与易,历史至现在,太多的迷雾,经过多年的感悟和钓沉,手绘一张简图,试图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特点。

这张图应该是做到了清淅明了,也只是个人之见,如果能引起探究的兴趣,这就足够了。

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予以说明:

一、从宇宙的起源的角度来认识道、无极及太极的概念及发生的先后顺序(结合最新的科学发展来描述)。

道是无法言说的世界本源,无形无象、无声无名,暂名为道。

无极则是其小无内,其大无外,本质上是无,却因无而有,可被言说,所以在道之后。

太极的太是大的意思。是大无边,虽混沌却还是有形(已阳极而阴生,逐渐演化分明),能被描述和认识,所以在无极之后。

二、“道”与“易”的相似之处。

就发生而言,有相近的表述,在数字上也有暗合之处,如图所示,相关思想均发源于东周至春秋时期。

发生而言,有相近的表述,在数字上也有暗合之处,如图所示,相关思想均发源于东周至春秋时期。

三、“道”与“易”的不同。

从图中可看出,

易从太极入手,研究的是外,是相及变;

而道是逻辑抽象的哲理,关注的是内,是静及体;

道与易是本与末,根与枝,大海及浪花;

道是术之道,易是控之术;

圣人乐道不乐易,凡夫好易疏于道;

道德经从心出,易经从头脑出;

从所绘图可看出易经只是从太极往下说起,而太极的上面有无极,无极的上面还有道,道的深邃由此可见。

从图不难看出,道生一至三生万物跟现代物理及最新的相关科学理论关于宇宙的起源及演变轨迹非常吻合,世界的起始——奇点其实就是能量既无极,归一于能量是一,而奇点之前是道,不能言说的情况,奇点既宇宙大爆炸让单一粒子(或者能量)释放,论其象是为太极,同时形成二元世界(其始并没有一阳和孤阳的可能,因阳和阴相反相成,没有阴何来阳,阳极大,阴已生,阴阳互动逐步形成现在的世界),就外象来讲是太极生两仪,用道经来讲是一生二,能量形成各种性质的粒子,比如带正负电的粒子,中子等,继而形成各种更高级别的物质形式和结构系统。有的物质结构系统能够自我重建,而自我重建基于基因信息的传承——这就是各种生命的繁延,对于人类而言还有相伴于个体的意识,这就是从二跃升到三的状态,所谓的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而八八64卦,万物移幻,易经用此描述并占卜万物……而朱陆之争的正确一方应在陆九渊这一边。因朱熹认为太极和无极是同实异名,陆九渊对此不认同。从图可看出,无极至太极其实是两个不同的价段。

一张图可以帮助厘清现象和本质,然而只是基于个人的理解。

大道至简,阴阳流转;

海与浪花,圆满自显。

这真是,

文字方便说,不悟有何益。

世人自信觉,难破执中迷。

忆秦娥•天刚晓

天刚晓,劲寒卷地半轮照,

半轮照,残梦已消,顿觉美好。

经典相伴日月耀,乾坤浮沉欲明了,

欲明了?藏识如海,道比天高。

茶诗:

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在茶文化中,茶诗是很有特色的。翻开中国茶文化史,我们可以看到无数与茶相关的诗词,既表达了诗人对茶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将茶与诗的魅力结合在一起。由此看来,茶诗不愧为中华茶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1.《荈赋》
有关人士分析,最早的茶诗要数晋代杜育所写的《萍赋》了,但也有人认为赋”并不算是诗,只是古代文体的一种。但无论如何,茶诗源于晋代,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现在,我们将《赋》的全诗呈上:

灵山唯岳,奇产所钟。
厥生荈草,弥谷被岗。
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降。
月唯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
水则岷方之注,把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属;
酌之以匏,取式公刘。唯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该诗简单地从茶叶的生长环境开始介绍,又描了茶农不辞劳苦采茶的情景接着描写烹茶所选择的水源、器具,以及品茶之后的艺术美感。可以说,全诗将与茶有关的事宜描述得极为详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这幅画面呈现在人们眼前一样。

2.《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此诗是一首咏茶名作,字里行间无不赞美饮茶之妙,为历代咏茶者赞赏不已。由此可以看出,诗仙李白是一个评茶行家,诗中仅寥寥几句,就把茶叶的生长环境、药用功效以及制作方法描述得惟妙惟肖。

3.《双井茶》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风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宝云日铸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

这首诗的作者是北宋诗人欧阳修,也是一位嗜茶爱茶之人,他的诗文不算多,但却很精彩。他沉宦40年,上下往返,窜斥流离。晚年他作诗自述,欲借咏茶感叹世路之崎,却也透露了他仍不失早年革新政治之志。本诗说的是人与茶的关系,以茶喻人。其中含义为:佳茗不可得,就好比君子之质,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当然,这里更直接的是述说了他一生饮茶的癖好,至老亦未有衰减。

4.《观采茶作歌》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
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
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相传,这首诗是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在龙井茶区所作。本诗先写的乾隆去观采茶前的心情,以前不喜欢是因为由官员经理,现在是看百姓采茶,自己却有兴趣了。后三句写的是期间经历所见。后面又写了观采茶后的想法。本诗既体现出乾隆观农务时的欢乐心情,康乾盛世,国泰民安,故而有闲观采茶,体民情;还表现了乾隆观采茶后心底油然发觉诚信最可贵,为政者要真切体察百姓的辛苦,而不是虚伪的关怀如果不是今天看到茶农如此艰苦辛劳,自己喝再好的茶叶也无法体会茶的真实味道。

5.《一言至七言诗》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这首《一言至七言诗》是我国唐朝诗人元稹所作。这种“一七体”诗歌是唐朝一种古体诗种,常称“宝塔诗”,由于这种诗体格律规范较严,过分讲究形式,因此,创作难度极大。此诗将“一七体”这种诗体用如神、对仗工整、妙趣横生。元稹与白居易为挚友,此诗是元稹等人欢送白易以太子宾客的名义去洛阳在兴化亭送别时,白居易以“诗”为题写了一首,元稹以“茶”为题写了这首诗当时白居易心情较为低落,临别之际,元稹咏诗劝慰。

诗人咏茶,起句点题。诗中二三句赞茶质优,暗喻白居易品质优秀。四五句写茶受诗客与僧家爱慕,实言好友深受爱慕。“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写茶的外形和碾磨,煎茶及茶汤的色泽、形态。接着写诗人与茶的情谊深厚。最后夸茶“洗尽古今人不倦”的功效。元稹用诗劝慰白居易,表达了两人之间真挚的感情,同时,这种诗歌也将元稹的才情展露无余。

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麴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在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文学家。白居易不仅诗写得好,还是一个品茶行家。他本人亲自种过茶树,对茶叶了解颇深,也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这首《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描写了与李六郎中之间的深厚交情,同时,最后两句“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表明了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

我国流传下来的茶诗数以千计,各种诗词体裁一应俱全。诗是有感而发、触景生情的产物。一首好诗,寥寥几字,却饱含着千言万语。当我们读着那些散发着墨香的文字时,一定会领悟当时诗人那种旷达幽怨的宁静心绪与对茶的浓浓喜爱之情。

【震天撼地上锣鼓】 史耀增/文 史沛鸿/图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合阳县境41.2公里。黄河西塬畔从北往南分布着大小不同的村庄,在徐水汇入黄河之处的南塬上有个东雷村,村里有一样古老而独特的民俗——正月十五上锣鼓。这种民俗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究,但一直传承至今。这种民俗无论是活动的组织和表演形式,还是所使用的鼓铙,以及鼓手、锣手们奇特的装扮,都与众不同,饱含浓郁的祭祀色彩。2017年,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的专家们对命名合阳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时进行评审,当看完上锣鼓的表演后,由衷赞叹道:“你们合阳人了不起,把中华民族六七千年前的部落文化传承下来了!”
  橘生淮南则为桔,生淮北却为枳,是因为“水土异也”。为什么上锣鼓单单在东雷村里才有?据村中老人和热好家们(当地方言,指热爱、喜欢此类活动的人)讲述,可以归纳为两个原因。东雷村村南有一块半岛状的塬伸向黄河中央,站在这里往北望可见到禹门,朝南看隐约可见扼陕、豫、晋三省咽喉的金陡潼关,可谓“挥手堪指雷首月,举目能识禹门船”,当地人称“看船嘴”。黄河出了禹门,河床开阔平坦,流速减慢,分成许多支流。到了和东雷村隔河相望的山西省临猗县赵村村北,受冲积台地的阻隔,又汇成一股,流向西南,斜着向“看船嘴”奔来。所以这里不管是枯水期还是涨水期,也不论上游的主流靠哪边,常年四季可以行船,当地人称“铁码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里打船的、当水手的也就多。除了方便过往客商外还把山西的优质煤炭(俗称东炭)、运城的潞盐和铁器等运到合阳,这对当时没一家煤矿,燃料十分困难的合阳县来说,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船主们为了祈求神灵保佑自己“生意兴隆”“四季平安”,每年新春伊始,都要为供在村东“三官庙”(内有“水官”)里的神唱戏,闹社火,上锣鼓,以图消灾免祸。后来随着陆上交通的发展,“铁码头”虽然冷落了,三官庙也在抗日战争中修河防工事时拆毁了,但“上锣鼓”这种娱神的民俗形式却保留了下来。改革开放之后,差不多每次上锣鼓之前,都要在黄河塬畔的打麦场上举行隆重的祭河神仪式,这应该看作是当年祭水神仪式的一种延续。
  过去该村社火队伍的最前头打一面大旗,约一米宽、五六米长。杏黄色缎子作心,黑平绒镶边,中间的黑平绒字足有斗大。笔者1961年元宵节第一次看东雷社火,只记得开头四字是:“有疫于郊”,下面的字因为当时人头攒动,拥拥挤挤,再加上火铳硝烟弥漫,看不甚清。这面大旗被“破四旧”的烈火化为灰烬,如今几十年过去,遍访村中老人,竟无一人能记得清上面的字还有些什么,实在遗憾。但仅由开头四字可以推知,该村的出社火、上锣鼓都和祈福、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民间活动。上锣鼓从何时起源的?无据可考,更无文字记载。问村中老人,都说:“先人手里一直就是这向!”
  东雷村因为有塬下黄河边的“铁码头”,当水手、运炭的人也就多。常年的水上生活,艰苦的吃住条件,练就他们强健的体魄,铸造了他们和黄河一样开朗坚强的性格。东雷村虽然靠着黄河,人畜用水却非常困难,过去一直靠双肩挑,上坡下塬,来回成十里。笨重的水桶装上100多斤重的水,可真够苦的。东雷村东靠黄河,北依徐水沟,南临太里沟,往西和中雷村相隔仅二里地,耕地十分狭窄,每人平均一亩多些,沟坡地是耕地的重要补充部分。这种坡地多是羊肠小道,耕作十分不便,运粪土靠担,收庄稼靠背,一步不鼓劲也挪不动。所以过去合阳县东乡流传的一首民间歌谣说:“饿死饿活,甭给中东雷熬活。做的重活,吃的黑馍。不是人担,就是驴驮。”尽管如此,但东雷人喜爱这生养他们的地方,经常用幽默的口气说:“我们是喝崖水长大的,人粗糙。”外村的小伙子看着东雷人担上水健步如飞,背着整齐的柴火捆神态自若,不由眼红,但却打心底里佩服!东雷人粗犷豪放、赤诚淳朴的性格,和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试想想,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没有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能和黄河中的激流险滩搏斗吗?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能年复一年地在那沟坡地上夺取丰收吗?而这种种也必然要在民间艺术形式中体现出来。上锣鼓用的乐器也颇具特色。大鼓比周围村的略小些,直径约二尺、高二尺五左右,但铙却是专门定做的,比其他村的大得多,一般的一副五到七斤,重了一倍,敲起来声音洪亮,可以传得很远。时间长了铙钹的颜色会变黑,村民亲切地称其为“黑老鸹”。上锣鼓的人全都赤着上身(近年来有的穿背心),斜挂一串马铃,虽是隆冬寒天,只穿一条短裤。搭眼一看,便觉得“陕西楞娃”的味儿特浓。但据老年人讲,从来没发现有人感冒过。甚至敲大鼓的人身后还专门有个人用小簸箕扇凉呢!有的人用核桃皮挖个洞做成“眼镜”,或者用破草帽扯去遮檐戴在头上,上插一根红萝ト,再插几根鸡毛;也有的戴个牛笼嘴,脸上随意用红白黑涂抹,样子十分滑稽可笑。
  上锣鼓早先在南北两条大巷里轮流进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改在村中间的广场上进行,南北两社的锣鼓对扎营盘,具有明显的对抗性,争斗性。起初时各敲各的,互不干涉。上锣鼓开始,敲的鼓点叫“排锣”。节奏较缓,十分整齐,是在酝酿情绪,同时向看热闹的人宣告:上锣鼓马上就要开始了,当然还有呼叫那些尚未到场的同伴的意思;接下来的鼓点称为“流水”,比“排锣”节奏加快,花样也多,向对方挑战的意思十分明显,显示鼓手敲打水平也在这一部分;再下来进入“上鼓”阶段,此时敲打的人情绪发展到高潮,鼓手骑马蹲裆,敲锣的一脚踏鼓,一脚踩地,锣棰经头部划弧,先击鼓,后击锣。鼓手则高举鼓槌,和锣手调开击鼓,否则就要砸烂手的。鼓手和锣手边敲边围鼓转圈,十分整齐。敲铙钹的和准备替换的站成一个大圆圈,双手举过头顶,矫健有力。此时鼓点节奏急促,气氛热烈,有如爆豆一般,观众受到感染,随着鼓的节奏齐声“噢——”“噢——”地高呼。气氛酝酿成熟了,领头的人使个手势,鼓点换成“乱刮风”。锣、鼓、钹齐鸣,没有明显的节拍,有如风吹梢林,松涛怒吼,又似大海涨潮,浊浪排空。只听领头人“吁——”的一声悠长的口哨,早已做好准备的一个五大三粗的小伙子猛地蹲下身,双手抓住大鼓上的铁环,抡上脊背,扛上便跑,其他人在后紧随;另一家见状,同样扛鼓便追。于是两家在广场上追逐,追上了,便要硬把自家的鼓摞在对方的鼓上面,对方不但不让,也想占上风呢!据老人说,上锣鼓的“上”就是由此而得名的。如此来回两三个回合之后,两社锣鼓摆在一起,整整齐齐地敲打一阵,当晚活动便告结束。一般的从正月十四到十六进行三个晚上。
  上锣鼓的时候,天上一轮明月高照,地下万盏灯笼争辉,芦苇扎成的火把高高举起,枣刺、干柴、麦秸笼起的火堆熊熊燃烧;火铳震天,硝烟弥漫,口哨声此起彼伏,动人心魄。马铃哗哗,喊声阵阵,你要在我的锣上敲一下,我要在你的鼓上敲一下,鼓槌飞舞,锣棰乱抡,使人如入“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战阵之中。在这种场合里,难免碰破点皮,流上点血,可是谁也懒得管他,相反地觉得俨然自己是村里的英雄,鼓槌、锣棰抡得更欢。置身于这种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环境里,眼前自然会出现六七千年前部落时代的先民们获得猎物之后围着火堆狂欢的场面,感到今日的东雷村上锣鼓和古老的部落文化真正是一脉相传。
  东雷村的人对上锣鼓十分喜爱,男女老少都想找点事干,不惜为此作出牺牲。据村中老人讲,曾有个农民苦干一冬,挖回的刺柴在家门口堆了好大一堆,足够做饭烧上三五个月,上锣鼓时却大方地叫小伙子用杈把刺柴挑着往火堆上扔,一冬辛苦烧个精光。有人说:“你一冬黑水汗流图了个啥?”他说:“火堆越旺越美!”有一年,扎火把的芦苇不够了,有个人二话没说,就把家中准备修房的苇箔扛出来扎火把。1984年组织上锣鼓的社火头儿叫马生发,一生热爱上锣鼓,临终时叮嘱两个儿子,“一定要把咱这上锣鼓当个事,可不敢叫失传了!”他的儿子也没有辜负他的厚望,长子马正民敲小鼓,技艺精湛;次子马正杰敲大鼓,全身心投入,是鼓队的核心。
  东雷村的上锣鼓是一种粗犷豪放、情绪热烈的民间艺术形式,因为村庄地处偏僻,过去一直不为外界所知。1986年元宵节,渭南地区群众艺术馆为上锣鼓录了像,在陕西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签订议定书大会上播放后引起轰动;从那时起到1987年元宵节短短一年时间里,就有陕西省电视台和陕西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两家来录像。1994年除夕,上锣鼓又在中央电视台的1995年春节文艺晚会《红红火火过大年》中与观众见面。从那时起,上锣鼓多次赴市、省表演;2005年,为庆祝渭南建市十周年,组织了一台名为《华山魂》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文艺晚会,渭南辖区之内的各种民间艺术形式悉数亮相,总编导王宏看罢后心情激动,特意让上锣鼓的高潮部分从头至尾在舞台上整体呈现。2007年5月,上锣鼓列入陕西省首批“非遗”保护项目。
  1986年元宵节,东雷村大队部的大门上(门前便是表演“上锣鼓”的广场)贴了一副对联:
  擂鼓鸣锣,为天地助威,真正有民族气魄;
  张灯结彩,与日月增辉,分明是地方特色。
  准确形象又简练地道出了东雷村“上锣鼓”这种独特民俗的与众不同之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UPDATE] 7 Hisho Drama09.12.2020 from [7_hisho_tvasahi] Twitter Tweet#七人の秘書 最終回は
  • 昨天看完了《昨日青空》的电影,我喜欢,很喜欢,非常喜欢的电影 你要记住,只要有自己真心喜欢的东西,就会发出光来,喜欢一个人,也是一样即便到最后不能在一起 ,
  • 又名“强烈的男人”哈哈5.肖德俊威神V、NCT的成员黄冠亨,他的脸窄鼻挺,面部折叠度高。1.崔胜澈Seventeen的成员兼队长崔胜澈,有着纤长的睫毛和高挺的鼻
  • 早知道第一句问他你想不想我了,说想的话,我就接一句“只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我们的相见才有意义。我于是开始卖惨:是不是吓到你了,我知道有点夸张,但是别怕,我是有一
  • 4.构筑物、附着物、砍移树木、被拆迁户搬迁及过渡费用、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拆迁奖励费等拆迁补偿标准按当地县级以上政府制定的政策标准执行。10.征地范围内现存的地表垃
  • 苏州郎克斯主要为苹果产业链厂商提供手机边框等结构件受托加工服务,未来如果苹果产业链需求发生变动,则可能会对苏州郎克斯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彼时,公司在公告中称:“苏
  • 昨天,又寫了一個“紅葉”,在廣場雪地上。 … 結果,融化掉啦! 今天陽光,看來不錯的。 … 越老,我越不要臉啦! 很久沒寫啦! 2024.1.28 18:18
  • 看完小海蒂,娃主动拿起了哈利波特(一直想分享——我是用了怎样的心机,让她开始啃大部头的,就是真的很忙,时间有点少,其实还是懒)哈利波特看的欲罢不能,害怕还放不下
  • 另一方面,汽车公司也在加强自研,垂直整合正在成为行业新趋势,这也造成原本可以提供软硬件一体方案的供应商或只能依靠硬件赚钱,进一步削弱了零部件供应商的盈利能力。企
  • 截稿日期:2024年3月15日五、作品评审邀请全国著名作家、评论家组成评委会,在所有来稿中初评出100件入选作品,并从中定评“金牡丹奖”1个、银牡丹奖10个,入
  • 甚至为陀翁的书写书评甚至都是一件煎熬的事,因为怎么写都写不出那种内心卑劣的感受,虽翻过很多遍了,却依旧不敢说自己读懂其中的一二观点,更煎熬的是每次翻起都觉得自己
  • 据某搜索平台数据显示,元旦假期期间,涌入哈尔滨的“qiě”占比最多的是东北三省的“老铁们”“北京小烤鸭们”也热衷去哈尔滨玩耍,占比排在第四位。沈阳或将成为新一轮
  • ”陆瑾祁则是看着沈云舒:“那可比不得你,追求者直接到公司找你。如果到一线高消费城市,加班996,条件艰苦,啥啥不理想,那只能靠工资找补找补,30000元月薪还是
  • 世间最孤独的美,既是《巨翅》里自私庸俗的凡尘宁愿欣赏遭惩罚的不幸命运,而不懂身陷污泥的折翼之美;也是《海洋》里贮藏逝去时光的大海,只是单调乏味的陆上小镇难得一见
  • #超级農農小基地[超话]# 出出出 多收可半包/全包基本出的差不多了后会随机从评论区抽取帮忙up的宝子转10.3rp1看清楚 大多数已经标的很清楚了手幅 茶姐大
  • 其中,2010年,在亚运会的助力下,广州实现GDP突破1万亿元的历史性跨越,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进入GDP“万亿俱乐部”的城市,也是首个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的
  • 今天太宝贵,不应该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抬起下巴,抓住今天,它不再回来。你的好运气藏在你的实力里,也藏在你不为人知的努力里。
  • 用微笑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微笑面对生活的所有,明媚的心态可以照亮自己的人生,做一个美好的人,感染每一个与你相遇的人。——美文共享 春暖花开之前陪朵朵在家看绘本
  • 更有趣的是,莫斯科迪纳摩队还是创造了一个尴尬纪录,莫斯科迪纳摩成为KHL联赛首支单场完成62次射正而输球的队伍。在昨晚比赛日唯一的一场比赛里,莫斯科斯巴达克再次
  • 【每日闻法】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经云:“…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于初夜分举身放光。其光金色。绕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