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从何而来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必须为生命的存在与意义而奋斗。

如何才能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尊严?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真相又是什么?

生命教育是近几年来才受到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

在佛教,早在二千多年前佛陀宣说的“缘起法”,就已说明生命是彼此相互关系的存在。

佛陀以“十二因缘”说明生命的由来与三世轮回的关系,帮助我们解答“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生命之谜。

谈到生命从何而来,星云大师首先开宗明义:

“人活在世间,就是因为有一条命,如果没有命,就没有身体,没有活动;因为有命,才有世界、才有人我、才有幸福、才有欢喜,生命的重要于焉可见。”

生命到底从何而来?佛教的教义能否为我们解答生死之谜?

自有人类文化以来,生命的起源就一直困扰着无数的思想家、哲学家。

但千古以来唯有释迦牟尼佛和历代悟道的禅师们道出了原委,却又不易为人所了解。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懂得寻找生命的根源,提起“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的疑情。

生,不会像孙悟空一样,突然之间从石头里蹦出来。

人既不是石缝里蹦出来的,也不会无缘无故从天上掉下来,那么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依一般世俗的说法,人是父母所生!

父母从哪里来?从祖父母来!祖父母从哪里来?从曾祖父母来!曾祖父母从哪里来……一代一代往上追溯,最后就不得而知。


  十二因缘

根据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有情众生由于累劫的“无明”烦恼,造作各种“行”为,因此产生业“识”。

随着阿赖耶识在母体子宫里渐渐孕育成色心和合的生命体,是为“名色”;

名是生命体的精神部分,色则指物质部分。

数月之后,生命体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成熟,称为“六入”;

胎儿脱离母体后渐渐开始接“触”外境,并对外界的苦乐感“受”产生“爱”与不爱,进而有了执“取”所爱的行动;

结果由于身、口、意行为的造作,又种下了后“有”的生命体;有了“生”终将难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

因为“无明”的关系而有了“行”为,有了行为就产生业“识”;

有了业识,所以有精神与物质的“名色”,有了名色故而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

透过六入与外境接“触”,产生触觉对苦乐的感“受”;

有了感受就会拣择贪“爱”,有了贪爱进一步就会执“取”;

执取的结果有了后“有”的生命,因为后有的因缘而出“生”;

生命又会随着缘灭而“老死”。


因此在十二因缘的循环之下,有情众生一期又一期的生命便因此流转不已。

所以佛教的“十二因缘”,明示一个人的生命是三世流转的,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循环不已,这也是佛教和其他宗教对生命看法的最大不同。

一般宗教对生命的思考模式都是直线式的,佛教讲生命则是环型的。

佛教认为“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佛教对生命的看法是“无始无终”,佛教把人定位在六道轮回、五趣流转的枢纽地位。

五趣六道就是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人在六道里轮回,就是靠着“业”这条线来维系生命。

业的生命线犹如念珠的线一样,一颗念珠等于一期的生命,一期一期的生命靠着“业”来串连,就像一条线把念珠串成,不会散失。

所以佛教说生命的流转,是无始无终的“生死轮回”。





宇宙根源都在心中

过去有一首歌《一江春水向东流》,不管江水流到哪里,又会再流回来。

生命之流不但在五趣六道里流转不停,而且佛经说:“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我们的生命不是突然就有,也无法单独存在。

例如,我们要仰赖农人耕种,才有饭吃;要有工人纺织,才有衣穿。

父母养我、老师教我、社会大众共同成就之外,还有自然界的阳光、空气、水分等宇宙万有众缘和合,“我”才能存在。

如果宇宙万有缺少了一个因缘,“我”就无法生存了。

我们的生命不是建筑在自己的身体上,而是必须仰赖士、农、工、商、社会大众的众缘成就;失去大众的因缘,我们的生命就难以维系。

尤其在众多因缘当中,因为父母相爱,有缘结合,再加上我的业“因”和他们为“缘”,因此生养了我。

所以,我们要研究生命从哪里来。

简单说,生命是从因缘所生,人是从业感而来。

由于我们的行为造下各种业,最后就会随业而受报,生命就在“因缘果报”里随着业力流转不停,这就是生命的去来。

人,生从何来?死又往何去?宇宙人生是怎样形成的?

天台宗的“百界千如”最能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都具足“十法界”,每一个法界又都具有“十如是”,所以“百界”、“千如”都在我们的心里。

我们的心,就时间来说是“竖穷三际”,就空间来说是“横遍十方”。

所以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宇宙万有的根源,都在我们的心中。

佛教有一部《大乘起信论》,就是要我们相信自己的真心。

真心就如一块黄金,把黄金做成戒指、耳环、饰物等,甚至把它丢进阴沟里,或弃置垃圾堆中,它的形态虽然千变万化,但黄金的本质永远不会变。

正如一个人的生命,虽然在中阴身时不得不受生,已生不得不变老,已老不得不生病,已病不得不死亡,但是在生老病死的不停流转中,我们的“真心”却是圆成周遍,恒常不变的。

所以,世界可以毁灭,而我们的真心不会毁灭;生命的形相虽有千差万别,生命的理性则是一切平等。

只是凡夫在分段生死中,一期期的生命因有“隔阴之迷”,也就是说换了身体就不知道过去的一切,致使千古以来生命之源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是生命本来就没有所谓的起源、终始,生命只是随着因缘而有所变化,随着业力而相续不断。

因此只要我们对佛教的缘起性空、三法印、业识、因果等义理能通达明白,“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即不问自明了。

喜欢今天的文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老是掉头发怎么办女生:首迷防脱洗发水性价比超高,用完后感觉头皮屑也少了很多,柔顺一整天都很清爽飘逸,头发也蓬松了,洗完头发后摸着都很舒服,洗完后头发飘飘揉揉的,
  • 离开了一定的时间、空间,六种意识心它不存在,所以把它叫生灭识。比如昨天看到了灯光留下了这个印象,今天他心里就可以想到——哎呀,昨天那个灯光真亮,是白色的——他不
  • 不就相当于苏轼所说的“不思量,自难忘”啊,可是诗人偏不承认自己在思念,而是说“秋思落谁家”一下子就把这秋思点染得无比生动、无比空灵。本来秋思是人心里生出来的情感
  • #鬼灭之刃[超话]#工作细胞pa·第八弹·蝶屋的女孩子们~P1-2:巨噬细胞蝴蝶姐妹和单核细胞香奈乎(这里的忍姐姐依旧是个急躁性子,香奈乎有属于自己配色的蝴蝶发
  • 这个世界人潮拥挤,人活着,永远都要对自己有信心,懂得选择,舍得放下,敢于挑战不可能!每一个优秀的人,都不是与生俱来带着光环的,也不一定是比别人幸运。
  • 天天HAPPY[爱你] 广州宝宝宴布置广州宝宝宴策划广州百日宴策划 广州满月酒布置 佛山百日宴策划 深圳宝宝宴布置 [拍照]手机图片时时拍摄,2017.9
  • 春天就是小孩子们的游乐园,春天就是太阳公公的美好日子,春天就是万物复苏的时候,春天是我们最喜爱的季节。!
  • #月老赐婚恋[超话]#资料已实名单身出生年:1995身高:165职业:个体管理收入:13w学历:大专星座:天秤座现居:北京市 北京市 车房:无房无车婚史:未婚自
  • 当然,这种分配式的投资也只能是针对低价股、风险股进行,能够提高安全系数,毕竟不可能每天都是处于下跌的状态,起码还是有着只有的。股市自有股市自身的循环往复的规律,
  • #我要上同城精选# (via:巫溪文旅) ​​​“无处不爱——澳头Vision文化艺术季暨翔安全城欢动消费季”倒计时2天!作为著名的赏樱胜地,鼋头渚的独特之处,
  • #享梦游##旅行体验师#我湖北合伙人小琢报喜,万城市合伙人➕❷,收款万元,一天纯利有多少,咨询过我的人都知道[馋嘴]两位新进合伙人在读硕士,看中了享梦游的模式,
  • 我喜欢wy的老师和同事们喜欢饭后赶鸭子散步的时光喜欢这里的饭堂和面包店的三明治喜欢工作偷溜出来在栏杆上看风吹树叶喜欢以选题名义刷一下午抖音的时光喜欢下午茶的烤肠
  • 虽然我当时记账都是把这6000记为支出项当做没有了的,但是因为最近基金真的跌的很惨,正好看到基金就看到她这条朋友圈于是就想膈应一下她,没想到居然有意外收获[嘻嘻
  • 家电出口换挡
  • 广州的春天是黄色的 和湖南的秋天一样地上铺满了黄色的落叶风吹过的时候满天树叶簌簌落下这真的很偶像剧除了蓬头垢面站在树下提着饭盒的我寝室楼下总有情侣亲亲我也总会想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共补充修改92处 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 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所以,众生在平素中,当应见善而为,莫以「善小」而不为;任何一个善行,均可能是每个重大
  • 谁让我们的小宋老师魅力这么大呢,每天想你一万遍,不过成年的你可不可以漏额头半永久啊,简直太帅了[泪],漏额头超酷超帅的好嘛! 十七岁之前的生日没能陪你过就很遗
  • 最先吸引我的的是她童年的纪录片,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自己注重“文化”那一刻就感觉她身上有着超于同龄人的清醒克制。她好像一直在坚守着自己,很多媒体记者在调侃她的采访困
  • 感觉现在的状态就是每天都在摆烂,之前起晚了会担心迟到了该怎么办,现在想着起晚就起晚了它吗的可以少干活了,诸如此类。夜班,一位女病人一边哭一边疯狂砸门,病人:我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