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9 人艺实验剧场《催眠》首场repo
⚠️【大量剧透】

废话大王又来了……[二哈]

开演前有人告诉我这是个挺有意思的小戏,我想着那我必然要给它不错的评价。但客观来说,这个戏只能算是及格,值回票价,但不值得二刷。看戏的时候有一些能够引起我共鸣的地方,我想着散场后去查一下原著作者的背景,以证明这些内容是否具有说服力。但很遗憾,原著作者是一位军旅作家,并没有学术背景,也没有心理学背景,因此关于心理学和学术圈的讨论的可信度就大大下降了。这一点令我很遗憾。
整体来讲,这个戏大概我能给到7分——给8分它不配,但6分在我这里就算是有点烂的戏了。因此也再一次认识到,看戏、评价戏真的是很主观的东西,每个人的经历、背景都不一样,一个戏能否引起共鸣或者观众能否发现问题都不一定。
 
三个人的戏,每个人都背着一个故事,通过“大兴兵”这个线索联系起来,形式挺有意思。我觉得这四个人是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尚、最可怜的大兴兵是最干净的一层,以前的一班长、现在破格提拔的排长是较为干净的第二层,作家和心理医生是最接近灰暗的第三层。

【以下是剧透】略过,主要是捋给我自己看的。
大兴兵主动参与和坚持救援、救完人一声不吭,而且没有得到任何奖励,以我国传统的淡泊名利作为标准的话,他是整个故事里最高尚、最问心无愧的一个。但他的结局也最惨。他的心理疾病无法被部队正视,也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甚至被医生不靠谱的学生二次伤害。事后为了掩盖他的心理疾病,部队将他派到山里看仓库,无人问津。很遗憾,他在这个故事里只作为一个线索出现,并没有给他更多的笔墨。
排长在大兴兵的带领和坚持下,完成了救援任务,但获奖时只有他一个人。迫于上级压力或者还有他自己的一些私心,他当时没有讲出实情。这让他感到愧疚不安,并在六年后因此焦虑失眠。但他至少在当时做了他应当做的事情,只是获得了较为不符合的荣誉。
作家在抗震救灾期间也做了很多事,呆的时间最久、走的路线最长、写的文字最多,但真到了评奖的时候,单位给她安排的演讲稿又很失真,让她感觉名不副实、无地自容。她辗转讲出了这个奖背后的故事——她做了很多事,评奖的时候却没有她的名字,这个奖是她“要来的”。她认为是之前某次评奖她没有争取,单位因此“捡着软柿子捏”。又担心人们因此认为她人品不好,所以这一次她找到市领导争取这个奖。但这个奖真的拿到手里,她又开始觉得不安了。
医生本是自认为问心无愧的,他也不知道大兴兵具体的故事,直到他们三个说起这个故事,他才知道他当年的行为给大兴兵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也才知道作家这些年为什么一直责备他。作家对他当年在震区不负责任地将大兴兵交给学生、他的学生粗暴的诊疗方式对大兴兵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而耿耿于怀,但很奇怪,六年过去了,作家却从没有跟医生开诚布公地谈过这件事——他们甚至看起来关系不错。作家一直指责医生过于注重学术,把一个个鲜活的病人仅仅看作病例,而非有血有肉、需要关怀的人。这一点从医生开头因为要去开学术会议而把排长交给作家、回忆过去时提起在震区因为学术会议而把大兴兵交给学生这些事中都能看出来,聊得深了,医生说,他甚至是因为承担了国家课题才去震区工作的,当时也是因为他的课题是有关群体心理治疗而非针对个体,才选择了去开学术会议而把大兴兵交给学生。再深入,医生坦陈,他承担这个课题是因为当时他入选了什么优秀人才,需要一个课题来更进一步,也就是说还是为了自己的名利。

故事说起来好像有些复杂和混乱,不过可能因为我离这个圈子比较近,所以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作家说起被安排去背虚构的演讲稿时,她说她想要与之对抗,但她可以牺牲自己,却不能拖累别人,医生安慰她说这不是她个人的问题,是体制的问题,言外之意大概是她无法对抗。这里有一些对体制的反思,看到豆瓣有人讲,人艺作为体制内的剧院,能发出这样的对体制的反思,很值得表扬。今天接受教育,看专题片,那些人物上台讲述故事,我就在想,这些故事是不是都是他们真正经历过的,有没有如剧中作家那样被安排的故事呢?不过我很不争气,尽管这样想着,还是会随着他们的讲述掉眼泪。
医生的故事引起我更多的思考。我大概可以大言不惭地说一句身处学术圈吧,我在这个圈子边缘张望,很轻易地看到了圈子里一些不那么光明磊落的事情。跟同学讨论的时候也会义愤填膺,但假设我们有一天真的进入了这个圈子,我想我们也很难独善其身。学术圈大佬们写书、发论文,但真正关心实践的有多少呢?这些著作和论文对实践的帮助又有多大呢?搞学术的人总是强调学术的价值,但作为一门实践性这么强的学科,是否也需要实践的维度来判断学术的价值呢?更不用说现存的各种学术腐败了。我只敢思考,不敢妄言。
单页上写着“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无法解开的结,每个光辉的职业背后都会有一个背离阳光的角落”,“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催眠”,我想是的。(当然首先应当是个“正常人”,现在的很多人已经不具备这样的道德标准了,完全不把这些事当事。)

故事聚焦的问题是个好问题,虽然在对这种事情见怪不怪的当下显得似乎有些不合时宜,有些道德洁癖了。不过作者本身并没有学术或者心理学的背景,写这个故事未免缺乏一些说服力,尤其是对医生的学生,未免有些想当然了。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几个博士生,心理学博士不至于这样没有常识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搬上舞台讲故事做了简化。总之,剧本还可以再完善一些。
另外总感觉女主前半部分有些紧张,表演有些生硬了,不知道是不是剧情需要(剧里医生说作家跟排长接触的时候太紧张)。
 
最后槽几句,这么现实、这么沉重的一个戏,那些带孩子来看的家长到底是什么想法?我周围有三个小孩,右边一个小男孩,经常很大声地讲话;前面一个小男孩,坐不住,再前面又有一个小女孩,大概还没上小学,也是动来动去搞动静,带他们来的不知道是妈妈还是什么,也不太管,她自己还玩手机呢。剧院管理还是严格一点吧,小孩子还是别让进了。
#鸭鸭的看戏记录#

PS:制服控觉得杨明鑫穿军装好帅哦!

抄送组织@帝都戏剧bot @话剧bot

人老了,但过日子绝对不能凑合过!值得所有中老年人参考。人一旦老了很多事情都能看得开了,心里会有如果能重来一次,一定可以过得更精彩的想法。但是老了是现实,如果一心只想这件事,估计后面的生活心态也会受到影响。等我们老了再去回想的话,未免会有所遗憾。所以认真过好自己当下的每一天,至关重要。其实很多现实摆在面前,准确的说,是摆在养老人的面前,能不能过好自己的晚年。不单单指吃穿住行,还包括了心理层面的关系。人一旦老了,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这个时候享受吃穿住行已经不是主要,而现实可能是吃药,养病。生活的现实已经实实在在地告诉了我们,人越老就越不能凑合过:吃不能凑合,穿不能凑合,睡不能凑合,玩不能凑合,看病吃药更不能凑合。一句话,人老了根本就凑合不起,否则难受的是自己,麻烦的是孩子。人到老年,不凑合是种生活态度一个菜是一顿饭,一荤一素一汤一水果也是一顿饭,但这背后却是我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一个酸菜下一碗饭的人,或许也能吃饱,但是一定吃不好。而那个注重饮食、荤素搭配的人,则一定是一位对待生活绝不凑合的人!人步入了中老年,这个时候则更加要注重生活的品质,吃好每一顿饭,衣服干净整洁、妆容大方优雅,不凑合地对待生活,生活自然也会回馈给我们健康与快乐!人生苦短,我们千万不能凑合,不凑合,才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珍惜,才是人到老年时应有的生活态度。人到老年,舍得花钱享受生活。现在有些老人,还把钱袋子捂得很紧,依旧过着俭朴的生活,孰不知这样却把快乐养老的基石给丢掉了。如果连快乐都没有了,这些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人到老年了要更新观念,要想到钱是为人服务的。如果花一些钱,能让我们人生的“晚霞”,有了金色的光辉,何乐而不为呢?等哪一天我们真的走不动,吃不动,玩不动时,看看这些快乐消费的“成果”,也会感到自豪,感到真正的“物超所值”!在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内,聪明地花钱,让金钱不再是存在银行里的一个数字,而是一连串的快乐,一大堆的收获,又何乐不为?让我们都来做个聪明的老年人吧!人到老年,这三样东西不能凑合退休后,人也步入了中老年,这个时候则更加要注重生活的品质,吃好每一顿饭,衣服干净整洁、妆容大方优雅,不凑合地对待生活,生活自然也会回馈给我们健康与快乐!1别对身体凑合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你拿什么来享受幸福生活?一个硬朗的好身体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如果过了五十岁,你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的话,那么你老了以后,多半是在病床上度过余生。很多人在晚年的时候,之所以凄凉,就是他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锻炼自己的身体。所以,他在晚年的时候身体不够硬朗,体弱多疼,不是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疼痛。因此,一个人在五十岁的时候就应该要努力锻炼。一个人有只有拥有一个硬朗身体,那你在晚年的生活绝对会很幸福。2别对生活凑合你有想象退休后的晚年生活吗?近日,随着电视剧《三十而已》的热播,有关养老的话题再次在网络上被提及。女主角顾佳因为一场噩梦而担心父亲独居的孤独与安危问题,想要父亲搬去和自己一起住,但父亲不愿给女儿添麻烦,最终选择了入住养老院,和其他同龄老人相互作伴。很多人会觉得,晚年生活就是三点一线,枯燥而单调,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年老的一天,但不管活到什么年纪,都应忠于梦想、活出自我。年龄只是数字问题,它并不应该理所当然地成为挡在老人面前的障碍。我们都已经活到这个岁数了,对待很多事情其实没必要去计较太多了,此时要拥有一种万事看得开的心态,才能够让自己每日保持好的心情。作为一个老年人,其实享受晚年的生活,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没必要操心太多。3别对友情凑合老年人需要有自己的“圈子”,这样可以排解心中的孤独感,特别是单身老人或者儿女不在身边的老夫妻,应该多跟外界接触,比如社区的老住户,退休前的老朋友,都可以经常走动。老年人交朋友,一定要慎重,虽然我们鼓励老人交朋友,但是一定要交益友而不是交损友,如果我们结交的朋友不靠谱,可能会给我们的晚年生活带来不幸甚至灾难。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精彩的评论,我会置顶鼓励,让更多人看见你精彩评论!关注作者,转发点评点赞收藏有价值的资讯!!!

距离上一次配眼镜已经八九年了,我想着说我这天天熬夜玩手机,有点害怕,所以想验验度数,结果在抖音就刷到了眼镜的广告,未免也太巧了,既然如此,那就去广告上的店吧,看着蛮靠谱的,去了验了验,没想到度数降了好多,就换了个低度数的眼镜,终于摆脱了这个非主流年代的眼镜了,还有俩蝴蝶结,真是没眼看,没眼看[喵喵]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舒适款、尊享款都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卷全店都可以用!以前我总是觉得现在市面上的椅子配件在舒适度上大部分都在考虑坐垫方面,但是却很少有能令人腰椎放松的科学
  • 为了找水獭nim穿搭科普顺着tag翻到一个博主认真写了meantime收听感想 还总结了小波写歌灵感来源的电影点开主页发现简介上写着inner circle往下
  • ”面对步履匆匆走来的求助居民,该局副局长李航赶紧安慰道:“您别着急,把需要的药物名字写下来,我现在就和社区干部沟通,安排人帮着购买。”第一天静默管理时,仝士峰局
  • 亲爱的,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我的情绪总会莫名其妙在某些瞬间达到饱和,然后眼泪会无端地掉落下来,直到泪流满面。即使是在封城的时候,我的行动也是没有受到限制的,甚至
  • 磁场合不合真的是一件很玄学的事情mx就是一下子知道我想表达什么 那个人好下头 然后susu也是马上知道我无语然后磁场不合的人我挺难回复的和磁场和的人一起相处很开
  • #林芽亚里[超话]# お久しぶりのミニ丈そして珍しくのバケハ10連発!そう心から思えた5話でした。
  • 早上醒来看到你不在有点失落,你忘记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了,一年那么多天我们相见的日子手指都能数得过来,所以我很珍惜每次去见你的每一刻,我也很珍惜每次我写下要对你说的
  • 好在作者对配角的着墨也算用心文笔也还顺畅,不管是牧杨还是傅子献,个个人物鲜活,与主角之间的情感连接、故事走向或是女主的金手指大开,都让人觉得顺理成章自然而然,
  • 别人做的又小又○,我这就是,能吃就行[并不简单]今天看到一句话:吃货,嘴里的享受,心里的想瘦摆烂了,吃吧,减肥,不喊了,该瘦的时候会瘦的[doge]幸福肥幸福肥
  • 指南针老酒鉴赏--杜康酒杜康酒是中国历史名酒,因杜康始造而得名,有“贡酒”、“仙酒”之誉。酿制杜康酒的泉水--酒泉,酒泉水清洌碧透,味甜质纯。
  • 苏轼:(总有一场雪,为你而来) 雪,总是在不经意间,轻轻地,悄然而至,带来一份不约而至的惊喜..... 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那一场为你而
  • 这辈子,钱,永远赚不完,心,永远操不完,既如此,何不开开心心活着? 这辈子,钱,永远赚不完,心,永远操不完,既如此,何不开开心心活着?
  • 但是对于大多数不熟悉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的人来说,这个展览的过渡实在是太突然了,展墙文字的辅助也很局限,还是没有解释明白它为什么好。问题在于这个展览对于熟悉艺术史的
  • 我始终相信,人人都可以完成一次马拉松,因为,人,天生就会跑!可今晚的演出现场让我怎么也想不到,到场者不过寥寥数人,还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这和我记忆中那种宾客
  • 赶快私聊我起来吧还可以带你免费出国浪,️✈️ᑦᵒᔿᵉ ᵒᐢᵎᵎ绝美仙境的普吉岛!这样的成份制作的洗面奶PH值高,长期使用会刺激皮脂膜,但泡泡丰富,价廉,当时以后
  • 我偏不认,哪怕业火焚身,我亦要做楚人的九凤,扶摇直上——权倾天下!有的√,凭什么女子无才就是德,我偏要在这男权至上的乱世,搅弄风云,告诉世人,女子,亦可文韬武略
  • 过往的家政间,有些位于阳台上,有些与卫生间合并,有人选择改造走廊空间,但均带来了卫生和安全隐患。过往的家政间,有些位于阳台上,有些与卫生间合并,有人选择改造走廊
  • ”网友发现,#金泰亨# 在巴黎时装周时住的酒店是Hotel The Peninsula Paris的Garden Rooftop Suite,根据他自己和他的工
  • 最后一句词人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说“九万里风鹏正举”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这让人伤痛的现实社会,因此,词人叫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风
  • 4.我们生来本是一杯苦咖啡因为有浩渺无垠的星空有安然舒适的被窝有想念的人和被人想念这杯苦咖啡才越喝越有味╮(‵▽′)╭晚安5.今日的奋斗结束走进静谧的夜色中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