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味中药,被骂滚出中国药典...... [吃惊][吃惊][吃惊]大师兄语良
很搞笑,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讲何首乌的。
怎么说呢?
事情源于某大学感染科一位医生,在网络平台写的一篇贴子:
一个结婚12年未能怀孕的女性,终于通过试管婴儿怀上了双胞胎,但却被查出重度肝损伤。
该医院做了各种检查,在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疾病后,医生们懵了。
心想:怎么回事啊?该检查的都检查了,怎么还搞不清病因?
最后,这位孕妇患者拿出了一直在吃的保胎药。

该医院医生一看保胎药,差点破口大骂,喊着:“就是它!”

谁啊?

定睛一看,原来这个保胎药的第一味药是制何首乌。

这下,医生们恍然大悟、七嘴八舌、踊跃发言。

甲医生:“***的,这药怎么还没被踢出《中国药典》!”

乙医生:“剧毒啊这药,伤肝肾!”

丙医生:“幸好我们发现的早,不然孩子就完蛋了!”

在一番激烈的言语斗争后,大家给出了一个统一的观点:

首先让孕妇停药;

其次何首乌有剧毒,任何人不可再吃。

发展到最后,这位医生写的该病例被大量转发,甚至被一些“好心人”单拎出来,做了好大一篇文章。

那文章通篇看下来,无非呼吁了两点:

第一,呼吁大家远离何首乌。

第二,苦口婆心劝大家远离中草药,认为中草药能够给人体造成严重的肝肾损伤,可致死!

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啊!

太搞笑了!

针对被骂的中药何首乌,这次,我要站出来为中医药说几句。

首先,我们祖先用了两千年都没事的何首乌,为何到了近现代就开始变得有剧毒了?

况且为什么古人很少在典籍中记载何首乌有剧毒,而现代却出现了很多这种说何首乌有剧毒的报道?特别是国外?

年长的朋友,肯定会发现从2006年开始,英国首爆【中药何首乌害人】的相关报道,甚至在报道中将何首乌的毒性伤害描述的比西药造成肝肾损伤的数据还要大!

这是什么意思?特有所指?欲盖弥彰?

同时,英国的这篇报道也拉开了“反何首乌、反中药”的时代。

其次,那篇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话,我截了个图:

看到了吗?

又是一个拿西医成分论来攻击中医的人。

我还是那句话。

中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所依据的理论也皆不相同,包括治疗思路、治疗方式、制药流程。

西医看局部,中医看整体。

在中医上,成分代表不了一味中药材;单一成分有毒,也不能充分说明这味中药材有毒。

举个例子:把你的胳膊卸下来,就能代表你这个人了吗?

你看,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此次事件,不免让我想起了长期备受争议的中药——细辛。

临床上,我们遇到过很多被细辛吓跑的患者。

熟悉我们守正堂的人都知道,我们开方所用的细辛最少15克。

那很多人就会被这个用量吓跑,甚至还有部分人破口大骂。

指出:连一些博学的中医院士都不敢用超过3克的细辛,你一个什么名头都没有的中医竟然敢开15克细辛,这不是要害死人吗!

来,首先我们用药都是严格遵循仲景先师的《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中,仲景先师曾 17 次用到细辛,平均用量超过3两。

如果按照一两约为15g计算,他的平均用量是45g。

按照现在多数医家倾向的1两等于现代1钱的计算方法,他的平均使用量为15g。

如果仲景先师这个用量有错的话,那他就不会被世人尊称一声“医圣”,更不会将细辛加在著名中医典籍中!

再者,《神农本草经》更是将细辛列为上品无毒之物!

其次,我们再从成分这个角度来看细辛。

细辛中含有成分马兜铃酸,说马兜铃酸有毒。

可你见过哪个中医在开药的时候给你一袋马兜铃酸?告诉你这玩意能代替细辛?

中医就从来不会用成分,治病!

比如人参,被普遍认为其有效成分是人参皂苷。

但人参皂苷在人参叶里面含量最多,可我们用药用的也不是人参叶啊!

再比如当归这味药材,有补血活络的功效。

那按照成分论来看,只要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阿魏酸就可以了。

但我们中医用当归,却是要看整体。

当归被细分为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而不同的部位在中医临床应用上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阿魏酸含量检测合格了,但该用当归头的地方却用了当归尾,那岂不是不能治病反而还害了人?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再回到毒性这块,有些中药确实有毒。

但中医还有一个重要的准则——讲究配伍(药材与药材之间相互配伍,拱卫)

比如治疗黄疸常用的方剂:茵陈蒿汤。

在伤寒论的原方中,茵陈蒿汤三味药的比例是3:2:1,为什么这么个比例呢?

因为这三味药分别作用研究时,并没有什么利胆的效果,而一旦严格按照原方配伍使用,就会发生明显的利胆效果。

另外在广西中医药大学一篇硕士论文中,对于细辛搭配不同药材产生的影响做了研究。

其结果表明,细辛与甘草、细辛与附子配伍在一起时,成分马兜铃酸变化很大,毒性被大大削减。

通过正确的配伍来发挥药材的特性,这就是中医讲究配伍的魅力所在。

明白了吗?

以后再遇到有人说,某中药中含有有毒成分不能吃的时候,你就把这一套理论甩给他。

回到开头提到的那篇“好心人”做的文章。

在他的文章里有这么一段话:

怎么说呢?

该作者的中心观点就一句话:由何首乌事件上升到整个中药,认为中草药能带来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

当然,不止如此。

2019年2月,世界顶级医学期刊《胃肠病学》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叫《中国大陆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及病因学》。

该研究文指出——长期摄入中药和保健品是中国大陆药物性肝损伤的首要风险。

这还没完。

写这篇研究文的作者是,上海某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茅姓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n医院陈姓教授。

二人明确指出:包括何首乌、雷公藤在内的中药,以及中医方剂学的小柴胡汤等都对肝脏有损害。

说实话,我这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说小柴胡汤伤肝肾。

来!我们来看看这两位教授得出这样一个荒谬结论的根据究竟是什么?

第一,从内容上来看他们做的研究是回顾性调查。

就是在患者发生了肝损伤之后,再反推他们是因为近期服用了某种药物造成的肝损伤。

但这样反推的话,有一个很大的漏洞。

这些患者是先服的药发生了肝损伤?还是之前就有肝损伤,没被查出来?

我们继续往下看。

第二,该文作者按照国际惯例将传统中草药和膳食补充剂归为一类,却将西药分为抗结核药、抗肿瘤药、抗感染药等。

从区分上来看就没有认真对待中药,将不同类别的药都归为中药。

如果其中有一类非中药的药材引发了肝损伤,那岂不是要中医背锅?

第三,中医医师的数量不像西医医生那样多。

中医医师数量本就少。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很多人得不到中医教育,甚至也找不到中医师看病,只能自行服药。

而且自行服用草药、药酒以及非中草药的保健品的患者可能更多!
如果这个环节发生事故,岂不是也要中医来背锅?
何其冤枉!
所以,上述中所有人提到的中药草伤肝肾一言论,漏洞百出,如此不严谨的研究文怎么还能被刊登出来?!
希望以后,相关研究团队组织能够开展设计科学严谨、证据等级高的研究,而非妄下定义。

“说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其实,很多人都知道“知人不评人,方为人上人。”但却总忘记应该“论人先论己,知人先自知”。
古人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温暖人心,也能让人心寒。
不闻人非,不视人短,不言人过,谨言慎行,才是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
即使是网络上,也请不要无事生非。请尊重每个人的原则与坚持。你自以为是的口吐莲花,恰恰践踏的是别人的自尊,触碰的是别人的底线。

#一堤烟柳万丝柔情[超话]#

生病之后上网查真的不靠谱吗?顶级医院发了两篇 JAMA 专门做了这方面研究

哈佛医学院的学者通过网络平台招募了 5000 名非医疗专业人员,他们准备了 48 个常见病的病例插图,有轻(如病毒性感染)有重(如心梗、中风)。实验组需要阅读一个病例插图,并想象他们亲近的人正患有这个病。(图 1)

根据这些信息,他们需基于自己现有的知识推测一个「诊断」,并进行预检分诊:如无需就诊、当日就诊、观察后就诊,还是需要打 120。然后再在网上搜索相应症状,推测一个「诊断」并判断应采取的措施。此外,他们还需要记录上网搜索前后的焦虑水平。

结果显示,大众在上网查找自己的症状后,对于准确理解诊断略有改善(49.8% vs 54.0%)(图 2)。但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没有改变主意,在改变「自我诊断」的 14.9% 里,甚至 5.4% 反而改错了。数据显示大众在预检分诊和焦虑程度上似乎没啥影响。

一年前,JAMA 还发表了另一项有些相似的文献,其对非医疗专业人群之间交流健康建议的风险进行了研究。(图 3)

该研究团队分析了一个月活约 3.3 亿的大社区中的性病板块。近十年来,性病板块共有近 17000 条发帖,有 58% 的人发帖希望得到诊断,1/3 甚至附上了病例图片(图 4)。新的「寻医问药」帖发出后,平均 3 小时就有其他用户来评论互动,79% 的用户可以在 24 小时内得到反馈,87% 的问诊帖子都收到了回复。

但这些回复的医学性却严重不足。研究者还发现:在得到其他「病友」的回复后,只有 20% 的互联网用户会再次去真正看一次医生。

综合来看,上网搜索可能有助于了解疾病,但远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诊断。从第一项研究的数据中也能看到,尽管「自我诊断」准确率略有改善,但整体并不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至我亲爱的女儿: 我亲爱的女儿你是我在这世上最在乎的人,妈妈会给你全部的爱和所有的耐心,你是我心里最柔软的一部分,自从有了你,你就是我的全部,为了你,妈妈心甘情
  • #搜狐资讯#《娘俩的早餐,20分钟准备了5样,朋友见了说:粽子吃出仪式感》早餐要吃好,鸡蛋、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钙、铁、磷等多种营养物质,且容易消化吸收,除此
  • 懂得了追逐的意义,马特量化人活着就是一种修行,看开处处充满生机,看透天天都是春季,让人三分又何难,留有余地心地宽,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预料它的发展态势,有的
  • ”4.8星期五黑叔早报:巴萨1-1十人法兰克福,法兰克福主场优势对草皮下手本泽马称自己没可能和C罗相比了,C罗的进球是他的四倍鲁尼嘲讽C罗后续:谁不羡慕C罗呢?
  • 歌曲名称:总有一天你会出现在我身边 棱镜 - 总有一天你会出现在我身边 作词:陈恒冠、高原 作曲:陈恒冠 编曲:陈恒冠 混音:陈恒家 封面:水吉 监制:1991
  • 荣耀 Play6T/ 6T Pro 概览Play6T Pro- 联发科天玑 810 - 6.7 英寸 2388×1080 LCD 90Hz 屏幕- 电池 400
  • 我最近经常给一个班整体辅导,我发现真正迷茫的,10位当中,有两位。总之,都是之前在努力给自己积累的资质。
  • 就连蛋糕都这么精致,周杰伦的生日也成了每个人羡慕的对象!不同于以前的秀恩爱和家庭幸福的表现,这次有母亲现身,毕竟,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节,母亲应该得到最大的感
  • 肖战是男一,我心中的唯一!#肖战[超话]##肖战说顾魏顾一野都是智商担当# xz#肖战余生请多指教# 向全世界安利肖战,世界上最好的肖战!
  • 【#打卡最美滨海公路茂名段沿线美景# “串珠成链”】翻开地图,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的广东,4114公里的海岸线,自东向西,连接起了当地最具代表性的人文、自然景观。
  • 进家门的那一刻,收起自己复杂的心情,跟姐姐说“弟弟在天上找妈妈的时候把翅膀忘在天上了,他现在要回去取翅膀,等翅膀找到了又会回到妈妈肚子里…” “折翼的天使”用在
  • 28、世上最蠢的行为,就是不停地对人讲道理,即使你是对的,也不用非得证明别人是错的。17、不想被任何人知道你们的感情关系,潜台词就是:我并不打算和你在一起很久。
  • 人们还在苏州的宋代瑞光寺遗址发现了一份北宋景德二年(1005)刊刻的《大隋求陀罗尼经》(苏州博物馆藏)上面也画了一幅环状的十二星宫图,图案非常清楚,跟我们今天看
  • 在整个长达一小时的发布会当中,路特斯让设计总监 Russell Carr 以及 Eletre 的主设计师反复谈及空气动力对设计的影响,用意就是让大家清楚,路特斯
  • 他还有另一系列的净相,是关于会有一位伟大的伏藏师来到宗萨,于是他交待侍者,即将有这位大师的到来。莲师告诉穆赤赞普王,是他应该离开藏地去降伏罗剎的时候了。
  • ”因此,为了感恩图报,她就从宫里带了财宝,要到这个寺院里去作大布施。所以,出家人修无为法,你有为的功德,布施多少,都能接受。
  • 走到哪里,都可以闻到桂花的香,我生活的城市,是座阳刚豪迈的城市,一到秋天,因了桂花,倒显出几分别样的柔情。”辣蓼,台州人又称之为水辣蓼,成片地生长在水边潮湿之地
  • 文中这样形容过娜塔莎:我觉得她是在有意触痛自己的伤口,感到有这样的需要,——一种满怀绝望和痛苦的需要……一个在感情上有太多失落的人往往如此!陀氏一面教我们要宽容
  • 我依稀记得魅族白永祥说过的一段经典台词:今天我们不为赚钱,就为魅友改变一次,因为你们“不曾在你辉煌时慕名而来,也未曾在你低谷时离你而去”这个改变就是今天我为大家
  • 2019年高瓴耗资418亿元入股格力电器,不过随着格力的接连下跌,张磊也成了格力的“守夜人”。另一位大佬是东方港湾的但斌,从高位到现在,回撤了45%,相当于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