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烟台速度 凝聚烟台力量 ——烟台抗疫的正向舆论场是怎样炼成的?】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考,烟台交上满意答卷

13天,如何实现从应急到常态化?

政府决策果断,干群同声同气,亮明“烟台态度”

全员核酸检测,迅速扑灭疫情,展现“烟台速度”

强化舆论引导,打击遏制谣言,凝聚“烟台力度”

人人参与防控,全民踊跃支前,触摸“烟台温度”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考。

7月31日晚,烟台市莱山区确诊1例关联南京禄口机场新冠肺炎普通型病例,这是烟台市18个月以来的第一例本土病例,随即全市进入应急处置状态。本轮疫情累计发现确诊病例11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

8月18日18时,烟台市发布最新公告:经综合研判,烟台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决定,自2021年8月18日18时起,将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区域风险等级由中风险调整为低风险。本轮战疫取得了决定性、阶段性胜利。

紧张的18天,奔跑的18天,烟台经受住了考验,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烟台抗疫答卷。一手抓应急处置,一手抓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省市统筹、同声同气的烟台态度,快速问责、全员检测的烟台速度,信息发布、打击谣言的烟台力度,踊跃支前、人人参与的烟台温度……万众一心、战胜疫情的正向舆论场跃然网上。

政府决策果断,干群同声同气,亮明“烟台态度”

党和政府强有力的指挥协调,再次体现了我们的制度优势。在首例疫情发生后,省委主要领导和省政府有关负责领导即先后作出批示,省委指挥部派出专家组连夜赶到烟台进行现场指导,烟台市委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主要做好这几项工作:立即对居住小区和相关场所实行封控管理;迅速开展流行病学和活动轨迹调查;立即开展核酸检测;及时报告和发布疫情信息;超前做好应对复杂疫情准备。

在随后几天,随着疫情形势发展,烟台市及时调整应对力度和节奏,第一时间处置有关责任人,第一时间发布确诊病例信息和详细行动轨迹,第一时间启动全员核酸检测,第一时间调整区域风险等级,牢牢把握抗疫主动。

更高的决心,更高的意志,更高的战力。在本轮战疫中,烟台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政治高度、勇气和执行力。

今春以来,烟台市上下大抓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4月初,市委、市政府召开大会,部署在全市开展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执行能力、锤炼过硬队伍集中行动。全市干部队伍作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宝剑锋从磨砺出,大事难事,正是试金石。在今夏抗疫战场上,市委指挥部号令一出,动若风发,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敢打敢拼,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疫苗的作用功不可没!上半年,烟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接种疫苗工作,截至8月12日24时,烟台市18岁及以上人群第一剂次接种率90.1%,全程接种率79.31%,在这轮疫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莱山张某的第一个爆点,到开发区华怡美容院的第二个爆点,疫情始终没有“出圈”,没有“溢出”,传播链得到有效遏制,疫情始终在可追溯、可控、可防、可治的范围之内。在8月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领域首席专家、免疫预防管理所所长张丽指出,烟台这次疫情是德尔塔变异株所致,其中1例重症病例仅接种了1剂次新冠疫苗,而全程接种疫苗的病例,其临床症状都比较轻。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疫苗给我们构筑起的防感染、防发病、防传播、防重症和死亡这四重防疫屏障,只靠我们的血肉之躯,恐怕很难抵御这一轮病毒攻势。

全员核酸检测,迅速扑灭疫情,展现“烟台速度”

第一时间发布确诊信息、行动轨迹,第一时间召开发布会,第一时间找出美容院顾客群……第一时间,分秒必争,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全员核酸检测是发现感染者、切断传播链的最有效措施。从8月3日开始,烟台市开启了全员检测工作。48小时完成五个主城区第一轮全员检测采样;72小时,完成所有区市全员检测。5天,完成两轮1300万人的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

这样的检测效率来自于应急保障。去年11月,烟台市委指挥部制定了《烟台市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预案》,按照5日内完成全市700多万人口全员核酸检测标准,储备了核酸采样人员4394人,并全部完成业务培训。储备一批防护服、试剂、耗材及电脑、扫码枪、身份证读卡器、激光打印机、条形码打印机、体温测量仪器等信息化设备。创新研发了全员核酸检测大数据平台,各区市组建了专门的信息通信技术服务团队,并多次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培训和桌面推演。

这样的检测力量来自于省市联动。本次全员核酸检测启动后,省疾控中心派出采样队和3辆核酸检测车支援。青岛、威海、潍坊、淄博、东营、滨州、济南、日照、临沂等地市医疗机构,也对烟台市检测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烟台市卫健委在各区市投入采样人员的基础上,又从市级以上医疗机构抽调1750余名采样人员支援有关区市,同时制定了应急备增计划。

这样的检测质量来自于科学专业。科学防控、科学决策、科学诊疗,是战胜疫情的最有力武器。科学以求真,行政以务实,科学家、医务工作者和行政决策者才能形成最佳战力。本次烟台“战疫”,就打了一场漂亮的科技战。在全员检测环节,什么时候启动、开展几轮、几人一组混采检测?在医院,采用什么手段救治病患,如何减少危重患者,减轻患者病情?做好这些工作,始终遵循科学、尊重专业。移动采样室、10人一组混检法、大数据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一批彰显科技力量的理念、技术、设备,得到充分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吸取其他城市防疫经验教训,切实做好院感防护和集中检测点的防护,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坚决避免医院和检测点成为病毒扩散源。

这样的检测成绩更来自于群众支持。检测期间,一声令下,全城响应,全民参与,从城市到乡村,从孩童到老人,人们排起了长队,不惧烈日与酷暑,坚决配合全市抗疫大局。从全民接种疫苗,到戴好口罩;从主动居家,到全民检测,步调一致,方向一致,体现了我们患难与共、和衷共济的国民文化传统,体现了烟台市民识大体、顾大局的高度自觉。

10几天来,烟台抗疫战场上的每个人都在奔跑,以分计,以秒计,不舍昼夜,废寝忘食,与病毒赛跑,与时间竞速,护卫健康者,发现感染者,阻断传播链。这样的烟台速度,跑赢了病魔,争取了主动。

强化舆论引导,打击遏制谣言,凝聚“烟台力度”

抗疫大局,舆论引导至关重要。烟台市和山东省几乎每天都有一场发布会。13天内,烟台市召开了9场新闻发布会,及时告诉市民最想知道的,通报最新进展,传递主流声音,确保舆情稳定。发布会外,烟台市疾控中心、烟台市卫健委、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等各新媒体平台也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信息,形成引导合力。

新闻人也是逆行者!疫情期间,各大媒体派出精兵强将,奔赴一线采访报道,刊发播放大量现场新闻、深度评论,推出一系列图文并茂、音视频结合的融媒作品。一个小小的纸壳可以承载多少重量?记者找到了答案——一个成年人的重量——《烟台抗疫,这一幕破防了!凌晨4点,她蜷缩在储物间的纸箱里睡着了》让多少烟台人泪洒荧屏。

烟台本轮疫情期间,正值奥运。烟台运动健儿取得三金一铜的好成绩,极大鼓舞了烟台市民。孙一文“一剑封喉”,张常鸿“一枪赢天下”,刘诗颖的“一掷定乾坤”,《奥运三冠,鼓舞家乡人民战胜新冠》《“不一样的战场,一样的拼搏”烟台奥运健儿边通达为家乡抗疫加油打气》《奥运争冠,迎战新冠!“赶考”路上,“每个人都了不起”》《烟台奥运健儿话抗疫:齐心协力 一切都会好起来!》《“祝家乡一切安好!”烟台奥运健儿李缘向抗疫一线人员致敬》等评论、新闻、视频刷爆烟台人的朋友圈。

疫情期间,烟台市区镇各级先后发布多篇致市民信、通告文书,情真意切,字斟句酌,每一篇公文都凝聚了心血,掏出了真情。如开发区致市民一封信:“家人们,无常才是人生的常态,经历方懂世间的疾苦。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因为亲情、友情、爱情才会变得格外精彩。”再如龙口市致医护人员:“扶危渡厄,医者担当。你们所站立的位置,就是守护人民健康的防线;你们所展现的形象,就是医务人员最美的姿态。”如芝罘区致隔离观察者:“我们需要无畏的勇士,更需要理性的智者。来到这里集中隔离,服从安排,安心留观,您就是理性的智者!”

这些文书,接地气、冒热气、扬正气,说家常话,唠实在理,有文采有真情,直抵人心、抚慰人心、鼓舞人心,堪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宣传范本。

整个疫情期间,烟台新闻发布和信息披露透明、准确、及时、详实。市民情绪稳定,积极乐观。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上,从烟台到全省乃至全国,网友们普遍肯定烟台防疫工作,“紧张有序,透明高效,讲求科学,烟台市这一波操作666!”“风雨过后见彩虹,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管好自己就是不给别人添乱”……

面对涉疫谣言,烟台公安及时出击,先后依法处理数人,有效维护网络秩序。莱山一男子为自己请假找理由,谎称所在小区有疑似病例,引起不良社会影响,警方迅速处置,对该男子依法拘留。烟台公安和住建局主动作为,迅速辟谣“烟台建设方舱医院”,抢占权威话语权,稳定人心。

人人参与防控,全民踊跃支前,触摸“烟台温度”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赢。

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总体战、人民战争,为了大众,依靠大众,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团结的力量,构建人人参与的防控格局。

半个月来,烟台市广大医护人员、检测人员、人民警察、村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无数无名英雄,逆行出征,顶烈日、战酷暑,出色完成了全员核酸检测任务和社区防控任务,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典型和感人事迹。他们拼尽了全力,泡白的双手,脸上的压痕,肿胀的双脚,防护衣里拧出的汗水,是他们的军功章!

更多的市民响应政府号召,服从社区封控要求,一声令下,全民“宅家”,不给病毒传播机会,居家就是作贡献。积极参与全员检测,彻夜排队,秩序井然,没有杂音,支持政府,体现了烟台市民高素质,团结力和凝聚力。令人感动的“支前”暖新闻不断传来:各种各样的慰问品一车车送到一线;市民熬制绿豆汤给一线人员解暑;老人做完检测留下200元钱给工作人员“买水喝”……一幕幕感人画面,构筑起重现当年小推车支前场面的烟台“战疫”图景。

烟台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每临大事有静气,每临大事民心齐。在这样一场“战疫”中,烟台人表现出了坚如磐石的团结。

经此一战,烟台蜕变。

从去年底以来整治非煤矿山,狠抓安全生产,到今夏的疫情阻击战,烟台人这大半年走得异常艰辛,却无比坚定。我们相信,走过这场磨砺的烟台,必定更美丽、更强大。祝愿烟台,V型翻转,向上、更向上!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冯炜程 王亮 臧海平)

【阅读力:生命茁壮的关键能力——读程载国《由理解到创造》】发布时间:2021-08-18作者:欧阳凯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阅读,似乎人人皆会,好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只要识字就能读、会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际上,社会大众的阅读素养大相径庭,作家赫尔曼·黑塞曾说:“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因为它们古时候都曾经是富有魔力的符箓和咒语)。这少数人就将成为读书家。”

如今,许多人已经逐渐认识到,阅读素养是一种对人后天发展影响巨大、需要着力培养的关键能力。近年来,各类指导阅读的书籍登上了各类排行榜,可谓风靡一时,但就中小学生而言,这些书籍尚缺乏必要的针对性。近日,程载国的《由理解到创造——中学生阅读力的有效提升》由宁波出版社出版,可以说适逢其时。

《由理解到创造》提出了“中学生阅读力”这一极具统整性的核心概念。2017年,聂震宁在其《阅读力》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阅读力”这一概念:“阅读力指的是对所读图书的理解、运用和反思的能力。”程载国则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学生阅读素养发展的实际,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发掘,根据能力形成的内在逻辑,将阅读力分解为“专注力”“理解力”“批判力”和“表达力”四项要素,进而建构了有关“中学生阅读力”培养的较为严密的理论体系和一整套方便实施的操作路径。

一、阅读力的发展必须以“我”为主,从深入理解抵达冷静批判。

关于读书,王阳明主张:“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了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程载国执教于王阳明故里,对阳明心学有深切的领悟。他认为,理解不局限于读出来、读准确,而要以“我”为主,从自己出发,以自己为主体。诚然,读书就是“读自己”:不是为了记住人家说了什么,也不单是想知道人家说了什么;而是要积极地、以平等的姿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最终目的在于成就最好的自己。

因此,程载国在提倡“理解一部作品有外部解读和内部解读两条路径”之后,特别指出我们对一部作品的理解的多寡“与我们的提问意识”很有关联。他根据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明确指出“作品的意义是由读者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赋予的”。至于如何解决疑问,他提出了三条路径:回到作品,联系生活,求诸专家。这样做,无疑回归到了阅读的本意,也可以达成对作品的深度解读。这样定位“理解力”,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启示。

近年来,批判性阅读已成为一种热潮,程载国也把“批判力”作为精读阶段重要的发展目标。他认为:“批判性阅读是一个‘理解—思考—超越’的过程。”他从朱熹等中国古代先哲身上汲取了有关阅读的智慧,提炼形成了“批判力”训练的三条途径:自我反思,与作者较量,和读友辩论。

二、阅读力的高阶是“说、评、写”等输出,是阅读能力的综合表现。

程载国把“表达力”作为中学生阅读力四要素之一,极具创意。面对可能存在的质疑,他回应说:“合上书卷之后遐思品味书中的情节人物,打开笔记本来为该书编写内容提要,在知乎、豆瓣等网络平台发表读书感言,甚至读完该书之后有了写作冲动,从而为该书写就评论文章,这些活动怎能被排除在‘阅读’之外呢?”

的确,阅读绝不是一种单纯的视觉活动。他考察近年来PISA国际阅读素养评价题型的转变后,敏锐地发现它已经“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表达,从静态的识记阅读逐渐走向动态的运用阅读”,因为“输出”暗藏着“对自主整合分析、独立筛选判断等思维素养的要求”。于是,他提出要“扭转传统阅读以‘听、读、记’等输入性能力为本的阅读教育,代之以更高层次的‘说、评、写’”。可以说,这种主张把握了阅读学研究的风向,切中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充实了“中学生阅读力”的内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实际上,《由理解到创造》一书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程载国撰写的30篇文学评论性文章,如《王阳明〈黄楼夜涛赋〉赏读》《鲁迅的“故乡情结”》《〈哈姆雷特〉:生命之轻与责任之重》等,这是他阅读“表达力”的精彩展现,也是对中学生读者的亲身示范。值得一提的是,程载国评析的多是课本上的文章或是学生课外爱读的书籍,他如何“理解”?如何“创造”?显然对广大中学生而言,更加具有启发价值。

三、阅读力的养成须提升阅读的专业化水平,要注意书籍适切的打开方式。

清代《魏叔子文集》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蓄积学问像富人积财,金玉、布帛、竹头、木屑、粪土之属,无不豫贮,初不必有所用,而蓄积多了,酝酿沉浸久了,及其有故临文,大小浅深,各以类触,沛乎若决陂池之不可御,当其必需,粪土之用,有时与金玉同功。”中学生阅读,亦是如此,贵在兼收并蓄,博闻广识。成长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不断拓宽阅读的边界,阅读不同体例,不同门类,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语种的文章。但也需注意,不同的书籍应采取适切的方法,依体而读,因文而读,须切记“每一卷书,都有正确的打开方式”。

程载国说:“学生在阅读方面应该实现由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由休闲阅读到专业阅读的飞跃。”的确,真正的阅读力,应该是一种专业化的阅读能力。《由理解到创造》除“导读”外,共有六辑,分别谈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人物传记和学术著作的阅读方式。每一辑先用一篇文章谈这一文体总的阅读方法,再用三五篇文本评论性文章具体示例。如第一辑“诗歌:语言的魔方”,《诗歌阅读漫谈》一文,从顾随、周啸天、叶嘉莹等人诗歌阅读的经验中,提出鉴赏诗歌应从语言入手,强调“只有准确把握了一首诗的语言收敛性、多义性、抒情性和音乐性特征,我们才能说自己读懂了这首诗”;接着,用《元稹与他的悼亡诗》《从〈李凭箜篌引〉中见李贺“奇峭”诗风》《惠特曼〈草叶集〉:向劳作者致敬》《像孩子一样——重读〈海子的诗〉》等评论性文章,具体演绎了如何从语言入手,准确理解一首诗。

程载国认为,“优秀的传记作品以其丰富的思想价值助益青少年的成长”,他专门用一辑来谈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并推荐了《富兰克林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西潮·新潮》等几本传记作品。近年来,高中语文教材上专门提出了学术著作研读的要求,这无疑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深造。程载国说:“阅读学术著作时,我们额头上的一道道皱纹都是美丽的。”在书中,他用一篇《学术著作阅读漫谈》和三篇相关评论文章,以及一则《乡土中国》的教学回顾,全面地介绍了这一崭新文类的阅读门径,极具开拓价值。

阅读,需要有一种闲静之心,这样才有望悟得天机,尽享书海泛游的无穷趣味。《由理解到创造》则是最佳的伴读之作。

(作者系浙江省慈溪中学语文教师)

作者:欧阳凯

《中国教育报》2021年08月18日第4版 版名:读书周刊 https://t.cn/RyhoNEq

【阅读力:生命茁壮的关键能力——读程载国《由理解到创造》】发布时间:2021-08-18作者:欧阳凯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阅读,似乎人人皆会,好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只要识字就能读、会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际上,社会大众的阅读素养大相径庭,作家赫尔曼·黑塞曾说:“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因为它们古时候都曾经是富有魔力的符箓和咒语)。这少数人就将成为读书家。”

如今,许多人已经逐渐认识到,阅读素养是一种对人后天发展影响巨大、需要着力培养的关键能力。近年来,各类指导阅读的书籍登上了各类排行榜,可谓风靡一时,但就中小学生而言,这些书籍尚缺乏必要的针对性。近日,程载国的《由理解到创造——中学生阅读力的有效提升》由宁波出版社出版,可以说适逢其时。

《由理解到创造》提出了“中学生阅读力”这一极具统整性的核心概念。2017年,聂震宁在其《阅读力》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阅读力”这一概念:“阅读力指的是对所读图书的理解、运用和反思的能力。”程载国则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学生阅读素养发展的实际,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发掘,根据能力形成的内在逻辑,将阅读力分解为“专注力”“理解力”“批判力”和“表达力”四项要素,进而建构了有关“中学生阅读力”培养的较为严密的理论体系和一整套方便实施的操作路径。

一、阅读力的发展必须以“我”为主,从深入理解抵达冷静批判。

关于读书,王阳明主张:“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了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程载国执教于王阳明故里,对阳明心学有深切的领悟。他认为,理解不局限于读出来、读准确,而要以“我”为主,从自己出发,以自己为主体。诚然,读书就是“读自己”:不是为了记住人家说了什么,也不单是想知道人家说了什么;而是要积极地、以平等的姿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最终目的在于成就最好的自己。

因此,程载国在提倡“理解一部作品有外部解读和内部解读两条路径”之后,特别指出我们对一部作品的理解的多寡“与我们的提问意识”很有关联。他根据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明确指出“作品的意义是由读者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赋予的”。至于如何解决疑问,他提出了三条路径:回到作品,联系生活,求诸专家。这样做,无疑回归到了阅读的本意,也可以达成对作品的深度解读。这样定位“理解力”,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启示。

近年来,批判性阅读已成为一种热潮,程载国也把“批判力”作为精读阶段重要的发展目标。他认为:“批判性阅读是一个‘理解—思考—超越’的过程。”他从朱熹等中国古代先哲身上汲取了有关阅读的智慧,提炼形成了“批判力”训练的三条途径:自我反思,与作者较量,和读友辩论。

二、阅读力的高阶是“说、评、写”等输出,是阅读能力的综合表现。

程载国把“表达力”作为中学生阅读力四要素之一,极具创意。面对可能存在的质疑,他回应说:“合上书卷之后遐思品味书中的情节人物,打开笔记本来为该书编写内容提要,在知乎、豆瓣等网络平台发表读书感言,甚至读完该书之后有了写作冲动,从而为该书写就评论文章,这些活动怎能被排除在‘阅读’之外呢?”

的确,阅读绝不是一种单纯的视觉活动。他考察近年来PISA国际阅读素养评价题型的转变后,敏锐地发现它已经“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表达,从静态的识记阅读逐渐走向动态的运用阅读”,因为“输出”暗藏着“对自主整合分析、独立筛选判断等思维素养的要求”。于是,他提出要“扭转传统阅读以‘听、读、记’等输入性能力为本的阅读教育,代之以更高层次的‘说、评、写’”。可以说,这种主张把握了阅读学研究的风向,切中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充实了“中学生阅读力”的内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实际上,《由理解到创造》一书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程载国撰写的30篇文学评论性文章,如《王阳明〈黄楼夜涛赋〉赏读》《鲁迅的“故乡情结”》《〈哈姆雷特〉:生命之轻与责任之重》等,这是他阅读“表达力”的精彩展现,也是对中学生读者的亲身示范。值得一提的是,程载国评析的多是课本上的文章或是学生课外爱读的书籍,他如何“理解”?如何“创造”?显然对广大中学生而言,更加具有启发价值。

三、阅读力的养成须提升阅读的专业化水平,要注意书籍适切的打开方式。

清代《魏叔子文集》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蓄积学问像富人积财,金玉、布帛、竹头、木屑、粪土之属,无不豫贮,初不必有所用,而蓄积多了,酝酿沉浸久了,及其有故临文,大小浅深,各以类触,沛乎若决陂池之不可御,当其必需,粪土之用,有时与金玉同功。”中学生阅读,亦是如此,贵在兼收并蓄,博闻广识。成长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不断拓宽阅读的边界,阅读不同体例,不同门类,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语种的文章。但也需注意,不同的书籍应采取适切的方法,依体而读,因文而读,须切记“每一卷书,都有正确的打开方式”。

程载国说:“学生在阅读方面应该实现由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由休闲阅读到专业阅读的飞跃。”的确,真正的阅读力,应该是一种专业化的阅读能力。《由理解到创造》除“导读”外,共有六辑,分别谈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人物传记和学术著作的阅读方式。每一辑先用一篇文章谈这一文体总的阅读方法,再用三五篇文本评论性文章具体示例。如第一辑“诗歌:语言的魔方”,《诗歌阅读漫谈》一文,从顾随、周啸天、叶嘉莹等人诗歌阅读的经验中,提出鉴赏诗歌应从语言入手,强调“只有准确把握了一首诗的语言收敛性、多义性、抒情性和音乐性特征,我们才能说自己读懂了这首诗”;接着,用《元稹与他的悼亡诗》《从〈李凭箜篌引〉中见李贺“奇峭”诗风》《惠特曼〈草叶集〉:向劳作者致敬》《像孩子一样——重读〈海子的诗〉》等评论性文章,具体演绎了如何从语言入手,准确理解一首诗。

程载国认为,“优秀的传记作品以其丰富的思想价值助益青少年的成长”,他专门用一辑来谈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并推荐了《富兰克林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西潮·新潮》等几本传记作品。近年来,高中语文教材上专门提出了学术著作研读的要求,这无疑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深造。程载国说:“阅读学术著作时,我们额头上的一道道皱纹都是美丽的。”在书中,他用一篇《学术著作阅读漫谈》和三篇相关评论文章,以及一则《乡土中国》的教学回顾,全面地介绍了这一崭新文类的阅读门径,极具开拓价值。

阅读,需要有一种闲静之心,这样才有望悟得天机,尽享书海泛游的无穷趣味。《由理解到创造》则是最佳的伴读之作。

(作者系浙江省慈溪中学语文教师)

作者:欧阳凯

《中国教育报》2021年08月18日第4版 版名:读书周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大奖赛-奥沙利文零封晋级 颜丙涛4-2将战火箭
  • 老而弥坚——76岁奶奶湖上溜冰照顾牛群
  • 临沭一微博侮辱院士者已被拘
  • 沈阳足球场藏身立交桥中心 盘旋数次宛如迷宫
  • 求财心切!游客摇断景区“摇钱树”树干
  • 【每日微新闻】2018.2.19 星期一 多云转小雨 3°~7°
  • 【FM99.6提示】2岁女童被困车内葬身火海,父亲跪地绝望痛哭……
  • 高温来袭,气温超40℃!石家庄周边这24个避暑圣地解救你!漂流、溶洞、海上公园...分分钟爽翻天!
  • 国际滑联:不能对场上的决定作任何评论,一切听裁判的
  • 男子法庭打起麻将 欠款不还成被告
  • 官方通报“律师”侮辱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行拘10日
  • 父母挪用压岁钱被起诉
  • 张家辉11岁女儿越长越美,像爸又像妈,基因太强大了!
  • 现实版“妖猫”,灵性猫咪深夜引路
  • 致命之吻——亲亲可以吗?
  • 七夕献礼 丨 后会有期(李泰容 x 董思成)
  • 初一|压岁钱,是孩子走过的最长套路……
  • 海南省与阿里巴巴集团座谈会举行
  • 《邻座的怪同学》真人电影确定!你们的老公都被她抢走了...
  • 《花游记》甜蜜升级!李昇基的吻戏令人心动(附百度云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