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路向南”到“一路向北”,大象扰民的历史来回】最近,云南有个象群引发大家关注。这个由15头亚洲象组成的迁徙大军,从云南普洱墨江→玉溪元江→红河州石屏→玉溪市峨山县,走了一个多月,至今还没有停止脚步,一路向北行进。
亚洲象的侵入由来以久,与其相关的最早记录虽无从准确查考,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人与象的互为进退。
目前,通过网络查找,可以获知大象进入的一个时间点大概是1985年。这个说法来自西双版纳和野兽打了31年交道的王晓安,在他的记忆中,从1985年起就有大象进入关坪村的记录,但频繁进入的情况是2000年以后才发生的。
1986年,西双版纳省级保护区晋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达到24.18万公顷。因为保护区的成立,野生象的数量开始有所上升。
这其中,1994年西双版纳还发生过一起猎象案,很快犯罪分子得到惩处。在缉枪禁猎以后,西双版纳生态环境恢复极快,亚洲象的数量在20年间几乎翻了一番,达到近300头。
西双版纳也成了中国90%的亚洲象繁衍生息之地。象群也陆续回归,重新找回自己的领地。于是,大象和人之间的冲突变得频繁起来。

大象进村:从开心到闹心

2007年前后,有象群从普洱市澜沧县糯扎渡迁徙到勐海县。消息传来,小县城炸开了锅,很多人跑去看热闹。没想到的是,这群野象来了后就赖着不走,晚上集体出来觅食,白天进林子休息。
村民从开心开始变得闹心:野象进了庄稼地,吃了他们的玉米和甘蔗,踩踏竹子、茶树等经济作物。有些肇事的野象还闯入村寨民房,对房屋、车辆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后来就发生了几次严重的伤人致死事件。
2011年至2015年间,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三地发生过4.8万多起野象啃食、破坏庄稼以及攻击伤人的案件。
来自一位动物保护专家公开发表的数据,从1991年开始统计象损以来,大象所造成的损失一直呈上升趋势,且一直居高不下,给当地群众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2010年,有保险公司估算了大象在西双版纳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是437万。
近几年,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以及普洱等地,频频传出野象践踏农田林地,甚至伤人的新闻。仅在2020年,便有16头野象在普洱出没,还曾在7月造成一名当地人死亡。9月,24头野生象进入宁洱,为有监测数据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截至2020年,最近8年,大象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已经接近过去20年的总和。从1991年到2010年,人象冲突造成人员死亡41例,受伤170例,而从2011年到2018年,造成人员死亡达到35例,受伤160例。同时,大象平均每年造成大约45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以勐海的18只象群为例,它们长期活动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外,往返于勐阿镇、勐往乡和澜沧县发展河乡之间,已经成为全省肇事率最高的象群,它们数量占全国亚洲象总数的6%,造成的人员死亡数量则占到全国的57%。
景洪村寨曼勒村的村民把账算到了大象头上。大象“几百斤几百斤地吃”,来一次,村民就会损失四分之三的收入。在水稻种植区域,亚洲象一来,基本就颗粒无收。
2007年,早谷田村被评为了“野象糟蹋示范村”。2017年, 村里来了两三头野象,到了2018年,一年有七八头野象会进入村庄,2019年,多的时候有二三十头野象前来。
版纳地区有一个地方叫芭蕉钦,曾经生长有很多野芭蕉,是大象重要的迁徙的路线之一。2010年之前,大象每年都从这儿经过,取食野生的芭蕉。2009年,有三户人家迁来,将整个芭蕉钦改造成了农田,但是大象还是从这儿通过,没有芭蕉之后,大象只能吃他们种植的庄稼。
村民还发现,野象的食谱随着作物的变化也“拓宽”了。过去当地人以种咖啡为业,后来由于咖啡收购价太低,“不值钱”,改种芒果。于是以前不吃芒果的大象,开始吃起了芒果。它们像人类一样,吃肉留核,吃得还特别干净,让村民万分无奈。
为了减少人象冲突造成的损失,1992年开始,云南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开展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工作。1998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云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2009年,野生动物肇事由政府直接补偿转变为由商业保险补偿。

一路向北:历史上曾一路向南

一路向北,似乎是近年来大象扰民的路径,但事实上,历史上,大象曾经大面积活动于我国的北方,是因为气候变化、战争影响、人类活动频繁,才导致大象的一路向南。
澳大利亚中国史教授伊懋,在他的著作《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里,分析了亚洲象退却到中国西南部的原因。
“在古代,中国的东北部、西北部和西部区域有为数众多的大象。然而,公元前一千年开始后不久,在东北部/东部边界的淮河北岸,大象几乎无法越冬。到公元第二个千年开始时,它们只能在南部活动。在上个千年的后半期,它们日渐集中于西南部。”伊懋写道。
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可能在于气候变冷,更重要的是大象在与人类持久争战之后败下阵来。“可以说,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退却的模式,反过来即是中国人定居的扩散与强化的反映。这表明,中国的农夫和大象无法共处。”伊懋说。
在伊懋的书中 ,他是这么描述的:农作物是人与大象之间第二个冲突点所在。据《宋史》记载,962年大象出现于黄陂县,此县地处长江以北的中部地区。在这里,大象“匿林中,食民苗稼”。它们在其他一些地区也别无二致,包括140英里开外的唐州(在东北部)(今河南唐河县)。这说明了它们迁移的距离。1171年,有同样的一份资料述及潮州:“野象数百食稼,农设阱田间,象不得食,率其群围行道车马,敛谷食之,乃去”。
由此看来,亚洲象曾经在向南迁徙的过程中,也是一路扰民。
“把大象放冰箱里,拢共要几步?”“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放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
但现实并不是脑筋急转弯。要拴住一路向北的大象鼻子,并非易事。
目前,云南的有关部门还在监测这群大象的动向。(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吴秀笔)

#不可辜负的美食##纸杯蛋糕#
记录:三步就能搞定的杯子蛋糕
鸡蛋2个
砂糖45g
低筋面粉55g
油30g

1⃣️鸡蛋加入全部细砂糖打发,至纹路清晰,画“❤️”纹路不会很快消失
2⃣️筛入低筋面粉,切拌均匀
3⃣️一部分面糊倒入油中搅拌均匀后倒回面糊中拌匀
4⃣️烤箱预热195度,面糊倒入纸杯至七八分满,共6杯
5⃣️190度,烘烤20分钟
6⃣️出炉,倒出模具,晾凉

说了三步,其实还是挺多步骤,但已经属于特别简单的了,做起来毫不费力(而且洗的碗也少[污][允悲] )

最后附带一张雨后的鸢尾

#艺术之窗# 【难见“石门”】□ 严维佳
  2021年阳历新年刚过,一则“关于利用汉中石门水库除险加固、清淤清库施工期间,实地勘察石门石刻遗迹,加大调查保护工作”的社情民意信息引起了我的关注。
  一想到能有幸亲见距今约两千年的石门隧道及摩崖石刻,我激动得心潮涌动、夜不能寐。直觉告诉我,如果不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去一睹汉中石门的尊容,借机对石门摩崖石刻的保护利用建言献策,以后水库重新下闸蓄水,我们这一代有生之年将无缘再与石门邂逅,恐会留下终生遗憾。
  机会难得,职责使然,事不宜迟。二月初,我与水利、文物、旅游、文化、文史方面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一起乘车从汉中出发,沿316国道至褒河口北上,满怀憧憬地朝着石门水库而去。一路上关于石门及其石刻的故事被大家津津乐道,而我的思绪则随着前夜一口气读完的,原汉中市博物馆馆长郭荣章先生所著《石门石刻大全》一书所描绘的石门石刻的前世今生而浮想联翩……
  据史料记载,秦岭巴山作为关中通往巴蜀的门户和屏障,自古以来分别形成了南北七条古蜀道,而其中又以穿越秦岭、连接关中的褒斜道历史最为悠久、文化最为灿烂、影响最为深远。据载,早在远古时期褒斜道就已成为通道,据《史记·周本纪》《正义》注,当年“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记载,周幽王伐蜀、伐褒与褒姒北嫁入周王宫皆沿褒斜道往返汉川与周原之间。
  褒斜栈道位于汉中以北三十里,因取道发源于秦岭的褒水、斜水两河谷而得名,全程约250公里。它最早为战国中晚期所开辟,《战国策·秦策》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史记·货殖列传》记曰:“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自战国以来,先人们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再经历朝历代增修加固,栈道方畅通天碍,发挥着连通关蜀、沟通南北、繁荣经贸、利于辖治、行军用兵、融通文化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褒斜栈道因其所筑最早、持续时间最久、栈道设施最完善、文化影响力最大,堪称“栈道之冠”。
  说到汉中历史文化,必然会提及1961年即被列入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石门位于褒斜道南口4公里处,亦称“南谷口”,据《鄐君开通褒斜道》和《石门颂》记载,此乃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开凿的一段穿山通车隧道,因当时尚无隧道之名,故曰“石门”。古石门洞长约16米、宽4.2米,洞高不足4米,是用“火烧水激”法开山破石,历时数年开凿而成,是中国最早的人工穿山交通隧道,它代表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能力,在世界史上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褒斜栈道和石门隧道的开通,穿越石门南来北往深受其惠的百姓川流不息,加之隧道内无风雨侵蚀之忧,是勒石记事、颂功咏景、抒发情怀的绝佳之地,文人墨客、手艺匠工历经汉魏、唐宋直至明清,两千年间形成了浩瀚的石门摩崖石刻群,有确切记载的近二百品,其中又以被郭荣章先生誉为古拙兼容、饶有意趣的《鄐君开通褒斜道》,隶势劲健、斑斓多姿的《石门颂》,汉隶奇葩的《杨淮表纪》,简古质朴的《李君表》,魏书精品《石门铭》,隶书风范晏袤《山河堰落成记》,以及气势磅礴、妙趣横生的汉魏榜书题刻“石门”“石虎”“玉盆”“衮雪”等十三方摩崖石刻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是研究中国最早摩崖石刻文化及栈道文化的精品力作,被称之为“石门十三品”,其因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极高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享誉古今,又被誉为“国之瑰宝”。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为兴修水利,解决汉中盆地及秦岭南麓浅山区及以下地区50万亩农田干旱缺水问题,国家决定在褒水出南谷口处修建石门水库,其坝址选在古石门隧道以南不足百米处(据说是因此处两山间距离最短造价低,且运送物料方便),褒斜古栈道及石门隧道遗址正好处于淹没区,这意味着以石门为中心的大量摩崖石刻将被淹没于盈盈碧波之下。我们无法用现代的眼光和角度去审视当年决策者的能力智慧,更不能脱离当时实际去评价广大建设者的诸多无奈,好在经过各级文物保护部门及文物工作者多方努力,将其中十三品具有极高历史和研究价值的汉魏石刻整体凿下,并移于古汉台(现汉中市博物馆)予以保护,然而石门隧道内外壁其余数百方石刻连同石门隧道遗址则随着水库大坝高耸、下闸蓄水,而逐渐淹没在高峡平湖之下……
  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在尽享石门水库泽被千里、造福桑梓、丰衣足食、农富民强的同时,是否还记得沉眠于水下的石门与石刻,它们在混沌的水下库底是否安好?
  随着中巴车沿褒河西岸川陕公路一直爬升,谷口不远处石门水库大坝已渐渐映入眼帘,只见坝顶上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施工繁忙。中巴车停下后,我们一行人在水库管理和施工人员陪同下迫不及待地朝着大坝坝顶而去。站在坝顶向右侧库区望去,只见坝前堆积着大量淤泥,呈灰白色状,由于库区泄洪、拉沙、排淤而冲出一条巨大的泥沟,两侧山体上水位线以下则寸草不生,与绿色山体形成鲜明对比,十分抢眼。
  “看,那就是古石门鸡头关!”顺着文物专家手指的方向,大坝以北左前方百米处一片库底淤泥之上,白色山石堆中耸立着一座约十几米高的巨石,犹如公鸡的鸡冠,对照古石门洞旧照,我们看到的正是古石门隧道顶部的鸡头关,但根本看不到石门和栈道遗址,更不见石门石刻的踪影。根据工程人员测算,我们所处的石门水库大坝高程约海拔620米,目测淤积库底裸露高程约570米,而古石门隧道底大约位于海拔545米,以此推算古石门隧道应位于现空库淤积高度35米以下,所谓寻访石门遗址及石门残余石刻几无可能。
  在与文物保护部门和水利及施工方现场商讨中,有人提出可否由人工开挖库底淤泥,让石门隧道及石门石刻重见于世,也有人提出修建一个水下石门石刻博物馆供游人参观游览。但经过大家反复论证:当年将位于石门隧道内及周边的十三品珍贵汉魏石刻凿下搬走,已属不幸之中的万幸,至于挖出石门原址难度太大、时机不成熟,这也意味着随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后,石门隧道遗址及残余石门石刻很快又将沉没于水底。
  既然重现石门石刻遗址已不可能,可否在重建汉中市博物馆新馆时专门建造一个石门石刻复原体验馆,将古石门隧道及褒斜栈道连同石门精品石刻按原形原大,用现代制景及声光电技术予以复原和重现呢?同时,为抢救性发掘石门石刻,可否利用蓄水前这最后时机,对现有库区淤积线以上部分,两侧山体当年连云栈道遗址上未被发现的摩崖石刻,利用无人机技术,组织专业团队立即着手开展一次溯源普查呢?文物旅游部门的同志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并表示已着手开展论证和普查工作。
  离开大坝坝顶的时候,我是依依不舍的,三步一回头,用手机一遍遍朝着露出库底的石门隧道上方鸡头关拍照,尽管它早已没有了两千年前的雄伟壮阔,但我知道它代表了石门隧道和石门石刻两千年的精神和智慧,尽管它很快又将沉于库底难见天日,但它们的精神是永恒的,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有朝一日,后人们会用智慧和力量让它们重现辉煌。
  值得庆幸的是,汉中市已决定兴建新的汉中市博物馆,以更好地重现石门景观,同时加大对散存石门摩崖石刻的收集与发掘。更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一大批专家学者和民间人士也在不遗余力地投身于石门石刻的研究、收藏与保护,他们中有筚路蓝缕、呕心沥血,集毕生精力写下《石门石刻大全》的八十多岁高龄的原汉中博物馆老馆长郭荣章;有倾其所有、痴心不改,几十年如一日修复、宣传、开发石门石刻的汉中民间蜀道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郭林森;有多年来致力于石门石刻研究与保护的专家学者梁中效、黄建中、黄宝柱、左汤泉;也有热心支持保护石门石刻的政协委员何宏斌、卢辉、李辉,他们对石门石刻的热爱也必将激励更多热心人士投身其间,义无反顾、奋勇前行。
  近闻石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基本完工,不日将下闸蓄水,届时褒斜栈道和石门石刻将再次沉于水下。等到水库再一次除险加固,也许还得三十年或五十年,或许我们中许多人都已不在世,等不到与石门的再次邂逅了。眼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呼吁,启动“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工作,或许这样,这批“国之瑰宝”纵使身处湖底,也能散发芬芳、重现辉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和霞姐是不是很有缘)#阳光信用[超话]##熊猫守护者##阳光信用# 只把一件事做好,就是生活本初的节奏,再忙再累的日子都会云淡风轻,再苦再咸的生活都不值一提。
  • [开学季]这一期的提问来自于一位学播音的小朋友的投稿~快来看看有没有解决到你的疑问呢 #艺考##为艺考加油#这段时间来,我们收到了不少同学的提问,也都积极的给予
  • 她的初恋,她的第一个男人,混混,就像人生中的一个屁,一放就放掉了,她一滴眼泪也没流,找父亲要了学费,去学了厨师。 没人知道她其实喜欢班长,那个高高的男生,篮球
  •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成都地铁规划蓝图中,至今没有看到一条属于青白江区的地铁,甚至连一条能方便青白江区人民出行的轨道交通都没有,一条也没有!一打开成都
  • #海淘[超话]##美国转运公司# #剁手买买买# 买#海淘##阿玛尼# [鲜花]阿玛尼权利粉底液到货期待已久的粉底液到货啦,买了两个色号,1.5色号和2号色,这
  • 色素失禁症是英文疾病名称Incontinentia pigmenti的中文翻译,也称Bloch-Sulzberger病。在佳学基因的《人的基因序列变化与人体疾病
  • 火山-地震的最新情况 在意大利的超级火山,今天到目前为止在火山口下发生了2次地震(图2)而且Clear Lake正在大量冒泡,处于强烈的持续活动中(图4)还有新
  • 咨询可添加VX:sdf66228 #逆袭改命#情感变现#第三者#稳坐正宫#到底是做恋人还是做朋友# #婚外情##爱上已婚男人#第三者##任嘉伦说杀青了谢谢嘉人们
  • 1月2日-1月8日除在村内接受全员核酸检测外,均居家未外出。1月5日-6日居家未外出,由工作人员上门采样进行核酸检测。
  • 1、木屿 废墟餐厅环境好绿植环绕(图1)团队把店里的菜基本都点了一遍,没有踩雷的,是我们此行的第一顿,可能也是饿了,觉得味道还不错,样样空盘。是昆明当地吃货带着
  • 秋风起 、草放芸筝, 轻问谁在枫林秋色。《七绝》诗/@亦群609: 秋深带露不知为,总有炊烟了胜悲。
  • 【#唐山丰润警方通报两人小树林被害#:嫌犯已被抓获】#唐山小树林两人被害凶手被抓获# @丰润公安局网络发言人 :2022年7月2日17时25分,唐山市丰润区公安
  • 可是,狮子座的好并不会被滥用,假如,他们一旦失去了兴趣,或者,对方不足够去珍惜他们,那么狮子座的热情降温的速度,也是比较快的,可以说,他们的好有着自我面子的一种
  • @daddy的hostess 我说集美你闲的b疼就去找炉衬扣啊找什么存在感[允悲]daddy的小狗都这么喜欢通过烂别人薅找到发泄点吗?你要是看不下去你直接转发评
  • #王源# [兔子]#源基金# [兔子]发个科普帖 教大家如何移除粉丝 因为多次被互关的xty单向取关 觉得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怎么移除粉丝[兔子]首先点进ta的主
  • 喻言家的商务最近一直在给她对接影视项目,就是那种中小成本的网剧,能演就好啦赵露思现在也会想要自己花钱买ip,但是公司那边不允许她自己有,她可以帮公司挑,然后公司
  • 佛明确告诉我们,佛之知见乃众生本具,佛只需“开”、“示”众生心门一开,当下即入,即悟,不假修得。从事相上修行,心外求法的结果,就是《楞严经》讲的,“虽终日行,而
  • #TODS品牌代言人肖战# xz#肖战玉骨遥# ═══ ✿[心]. ❀══════════有了地球,月亮从未走出它的轨道;有了天空,星星总在它的怀抱闪耀;有了你
  • “好好生活,见面分享好消息”今日反思用文字表达情绪多了,会觉得所有字句都很肤浅,让我很疲倦。2022、10、30、今日反思我一直是一个屁事都要嘚嘚嘚的人,但我现
  • (匿名用户)我的不自律和拖延真的会影响我的生活 变成了焦虑和厌恶自己,对自己要求太高也会导致内心的矛盾 纠结,慢慢地不喜欢自己,对日常的琐事提不起热爱[苦涩]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