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祖亲自白话批注《道德经》

无为章 第三七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第三七讲 人民的自然归化

道虽然是无为的,但是因为他的无为反而使它无所不为。例如五行----金木水火土之变迁,四季之调配,没有一样不是它的造化,没有一样不是从它的怀里生长出来,所以是无为而无所不为。因此假使一位君主能够守住无为的道,万物自然就归向于他。但是在万物归顺之后,难免还有些恶人使出欺诈的作为,如果为君王的人能善于挽救的话,只要以无为的道理去开导他,人民自然好清好静而无争夺。倘若人民好清好静无争夺的话,则他们自然归化于清净自正。

三十七、无欲以静:道永远是无为的,然而又没有哪一件事情不是他的所为。诸侯君王若能奉行这个原则,无为而治,万物就会自生自灭,自然衍化。万物在生长、衍化的过程中倘若有私欲萌动、产生,我就用无名的本性来感化它,使它安定下来;无名的本性发挥作用后,也就没有什么欲望产生了。众生没有了私欲,心里就会逐渐安静下来;人心静下来了,社会自然而然就会稳定下来。

诗诠:自然无为育万物,道之衍化何用助;君王有道把身守,草木鱼虫自化育;

私欲反复偶抬头,用道劝化使归璞;归璞欲消生清静,天下安定人之初。

处厚章 第三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离)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尚)仁为之而无以为,上(尚)义为之而有以为。上(尚)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离(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居)其薄,居(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八讲 道德为上,仁义次之

最有道理的人他做了许多善事,可是他心地善良,不想去占这份荣誉,这才是最有道德的人。可是没有道德的人就不同了,他一旦做了善事恐怕别人不知道,所以就到处宣扬。因此有道德的人他对人的牺牲与奉献是出自无为的,他就是做了许多好事善事,还以为自己没做一样。但是没有道德之人他一旦做了一些善事就铭记在心,像这种人的心就是未能达到纯真,因此对自己所做的善事就恐怕失去名誉。最有仁慈的人他视万物为一体,观天地为一身,没有分别之心,因此忘物忘我,浑然是无为而为。可是有义气的人就不同了,因为他无法出自无为之心,所以在为人处事方面往往失去仁德之心。有些人以为自己很有礼貌,但是一旦遇到了对方没有回礼就很不高兴,真恨不得伸出手来指着对方,强迫对方回礼。所以万事的开头是先失去了大道,然是德才失去了;失去了德之后,仁也就开始失去了;失去了仁之后,义也开始失去了,失去了义之后,礼也开始失去了。因此礼只不过是忠信之心最薄的一种,到了这个时候祸乱与灾变可以说就要开始了。从这个时候知识开始竞争了,就像花一样,只拥有华丽的外表,一切就更显得虚伪。这种虚伪的开始等于是愚昧的开端,将到这个时候,大家都愚蠢与盲从了。所以大丈夫做人处事应该以道德为上,仁义次之。然后讲求实质的意义,不要追求虚伪浮华的作为。所以凡是大丈夫的人都是注重这方面而实质意义,不为虚伪的事物而烦恼,就是这个原因啊。

得一章 第三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而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舆(车)无舆(车),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三十八、大德不德:上德之人不知道什么叫德,这才认为他有德;下德之人执着于德,不放弃德,勤于修德,这才认为他没有德。上德之人什么事也不做因为他认为无事可做;下德之人有所作为因为他们认为有事可做;上仁之人有所作为但不是为了让人夸奖和赞扬;上义之人替天行道,劫富济贫是为了让人们知道他在行善、做好事;上礼之人向人们宣传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如果没有人照他的话去实行,他就会动手强迫他人遵从。所以有人说过:“抛弃了道德才出现,抛弃了德仁才出现,抛弃了仁义才出现,抛弃了义礼才出现。”礼这个东西嘛,它标志着人们的忠信和诚实都已经降到了最低点,社会的动乱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从前有见识的人这样说过:礼的出现使道德只剩下了虚华的外壳,愚昧也就从此而登场了。这样看来有道的君子就应该为人忠厚、诚信,不要刻薄、刁钻;应该真诚、实在,不要虚伪、奸诈,所以要摒弃刻薄、虚伪、奸诈,坚守忠厚、诚信、质朴。

诗诠: 上德不知何是德,下德执德守德乐;有德不知无德守,道失德出是法则;

上仁做事不为事,上义做事让人可;上礼做事要人服,不服动手你没辙;

德失仁行往下坠,义失礼随动乱接;礼出道隐浮华留,追求外在愚昧了;

为人忠厚诚信上,最忌刻薄虚伪遮;君子真诚质朴守,摒弃虚华奸诈舍。

第三九讲 道的根本

大道是清净无为的,它的本体是精一无二的,所以道又称为一。自古以来,天如果得到一的话,就显得很清明;地如果得到一的话,就显得安祥宁静;神得到一的话,就玄妙灵敏,人得到一的话,就明理清静;山谷如果得到一的话,就充足盈满;万物如果得到一的话,就能生化成长。君王如果得到一的话,天下就安定自足,所以这一切的事物都很有密切的关系。否则天不清明的话,就会崩裂;地得不到宁静,恐怕就会暴发天灾地变;神得不到灵妙,恐怕就会衰颓消失;谷得不到充盈,恐怕于要干涸竭尽了;万物得不到生化的话,恐怕就要灭绝。在上位的人如果不以正道去治理天下,还要以尊贵的高位自居,恐怕就要遭到颠簸坎坷了。所以说尊贵的人要以低贱为根本,高尚要以低下为根基,这样的话才能契合万机,没有分别之心才能和合。因此侯王尚且要自谦,称孤王寡人,这些名称不都是以低贱为本吗? 难道不是吗? 不相信,就以车子比喻好了。如果要算它的零件当然很多,如果要算车子的数量只有一部。一部就不用算了,所以由一而归于无,无才是道的本体。回复到道的本体才能合于万物之用。所以说,高贵的人不要将自己看成宝玉一样那么的尊贵,不要将他人看成石头一样那么的低贱,因为这样已失去道的根本了。

三十九、捐欲守一:自古以来凡是能得到自我本性的:天得到了自我本性才会清澈,地得到了自我本性才会安定,神得到了自我本性才有灵性,溪谷得到了自我本性才会充盈,万物得到了自我本性才会生长,诸侯君王得到了自我本性才能正己,正天下,所有这些不都是因为得到了自我本性才达到了各自的目的嘛!这也就是说:天如果不能清澈恐怕就要裂开,地如果不能安定恐怕就要地震,神如果没有灵性恐怕就要消散,溪谷如果不能充盈恐怕就要干涸,万物如果不能生长恐怕就要灭绝,诸侯君王如果不能正己、失去天颜恐怕就要被推翻。所以说贵源于贱,高源于下,因此诸侯君王自称孤(少德之人)、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德之人)以示卑下,这不正是以贱为根本的最好例证吗?不是这样吗?所以有谚语说:“世上最好的声誉就是没有声誉,因为有了声誉,毁谤也就会随之而来。不要像美玉那样璀璨夺目,受人重视;要像顽石那样丑陋、肮脏,为人轻视。”

诗诠:天清地宁为何故,神灵谷盈得谁助?万物生机功谁归,君王治国用何术?

皆因得一守其笃,反之不道衰亡路;贵由贱出勿忘本,无下高往哪里筑?

候王称孤又道寡,以示谦下低身入;成名人前好威风,诽谤流言伴你舞;

美玉诱人都想得,丑石烦人谁愿睹;捐欲守一心不起,平安自在把己护。

75、所谓“点光源”实则在标示从一个方向不断投射到“人
眼”角膜上的光,“光线”则是连续投射着的光物质微粒

我们前文已经说过,“物光源”之所以会划分为无限多的“点光源”,是因为“物光源”原本为“物”。“物”有体形结构,而且是由无限多的部分构成的。由于光物质微粒体形已极小,产生于“浑(混)沌”,故它流播的始点便只能是“物光源”的一个极小部位。在这里,我们是不能把“物光源”整体看作光流播时的始点的。由此便会明白,“物光源”中极小部位的变动,都会引出流播方向不同的光,所以,“物光源”众多部位必然造成光流播方向的渐变,形成光物质微粒流播方向的交叉、流播速度的追尾。总之,流播中的光物质微粒在一系列的碰撞中,便会无可避免地形成“光阵”。

“物光源”中的“点光源”我们一般情况下观察不到,然光在凸透镜的折射过程却恰好对“物光源”的光做了分析,因为不同方向的光投射到凸透镜上,入射角不同,折射角不同,对投射光的流播方向便做了划分、归类。而这样一来,便如同有了“点光源”。

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明白,“物光源”乃是一个整体,它划分部位是一种连续的渐变,那么,我们又能否划定其中的一个部位,就确定为一个“点光源”呢?不能。凸透镜上的光折射过程可以划分“物光源”上的“点光源”,然这种划分,却会随着“物光源”与“凸透镜”相对位址的变动而发生变化。所以,我们说“物光源”必然划分为无限多的“点光源”,这是相对而言的,而且,实际上还是对“物光源”所发射的光做分析的。

在这里,我们还要明白,我们分析“物光源”的光,只是采用了经典光学的说法,运用了经典光学为后世所创造的词语,所创立的概念。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陈述表达自己的思维,与当代的光学家、生理学家做思维交流。人类的文化思想发展史就是这样的,后世之人只能以前代人所创立的语言做思维交流。

我们在前文亦曾说过,理论上的“点光源”不能实现,所以所谓的“点光源”的光线可以看作一个极细的光束。这是应该的,必须的,这一点还非常重要。因为在讨论“人眼”视觉时,必须从这一点出发,“人眼”视觉恰恰便对“点光源”的光线即极细小的光束又做了分析,而且,这种分析才是真正的“人眼分辨率”。

所谓“点光源”的光线是极细小的光束,这是从光源的角度考察。现在,“人眼”角膜要接受某一方向的光线,“方向”是理论化了的概念,所以“人眼”便会以“受光方向”对“点光源”的光线做分析。

在“人眼”这里,所受光线实则是从某一方向不断投射到角膜上的光物质微粒,而所谓光线,则是在某一方向上不断投射到角膜的光物质微粒流。

示意图四十二、

“人眼”的“光觉”变成“物觉”,并不是在获取“物”所发射的光线到达“人眼”实现。“人眼”只是感受某一方向上投射来的光,从而实现“光觉”。一个光源在某一个方向发射光,光源忽然熄灭,它所发射在与“人眼”间的距离中的光还是会直达“人眼”的。对此,光学家、生理学家做了另外的解释,似是说“人眼”可实现“光觉的短暂遗留”,称“视觉后象”。

可以做个粗浅比喻,一个水管向某处喷水,在水管掉向时,已喷出的水还会落向某处。

76、“视域”的选择功能的发生、发展、完善,与“人
眼”结构的进化同步,其机制便是“人眼”结构

“人眼”一旦放置在“一片光明”中,便会向前方选取一个“人眼视野投射光(线)空间锥体”,这便是“视野”。然我们又把这样的“光(线)空间锥体”的“底座面”命名为“视野”,这不仅是为了对“人眼视野投射光(线)空间锥体”本身做分析,而且是为了对它的“底座面”再做分析。分析之法,便是探寻那个“底座面”上那些随机变动、可远可近、可大可小的一重重的“人眼视域”的选取过程。

示意图四十三、

很显然,“人眼视域”乃“人眼视野”的一些部位、部分,所以,这种“选取”便是以角膜(包括前房)、与瞳孔相互配合实现的。这一点由上图即可看出。

假设我们从蚯蚓无眼对动物眼睛的发生和进化做思考,从而考察“人眼”的发生和进化,我们便应该明白:“人眼”是从无到有的,而从无到有的原因则在于较强的阳光的照射(地球固态壳层上的阳光或许古代很强烈),所以,“人眼”的发生和进化便是在破坏和复生的过程中实现的;破坏会引发自我保护,而复生则会增加薪的结构部位,这种过程应该是以人类历史中不断发生的“交代关系”完成的。正因为如此,所以“人眼”在发生、进化之初,便具有了在“人眼视野”面上选取“人眼视域”的萌芽。相对于“人眼”而言,光照有正有斜,正面照射光强,斜照之光自然较弱。故“人眼”受光、感光,便由“光照”本身迫使其对“人眼视野”做了分析(划分区域),有正有斜,有强有弱。“人眼”在“人眼视野”面上选取“人眼视域”便是这样开始的。

亦是为此,现代人类的“人眼”,放置到“一片光明”中,即使处于茫然无觉状态(所谓静息状态),只要它是睁开的,其“视野”便是背景,其“视域”则已做选择。对此,光学家、生理学家说是“主视域”和“远光视域”、“余光视域”。

同样为此,“人眼视域”便不仅不能脱离“人眼视野”,而且总是做为“人眼视野”的一个部分、部位存在。在“人眼”中,“视域”只表现为“视野”的清晰部位。“人眼视域”是“人眼视野”最清晰的中心部位,而“人眼视域”又有最清晰的中心部位。“人眼视域”只是与“人眼视野”相对而言,两者间有着大范围的重叠、过渡,总是不能截然划分。
77、“人眼视域”中“点光源”向“人眼”的投射光轴
(也是一条光线)如何穿过晶状体,到达“玻璃体空间”

“人眼”进化出了自己一重重的结构,对与人体(通过视细胞)相互作用的光(线)做选取、疏导、过滤,第一步是以角膜(包括前房)与瞳孔配合,限制了大范围的投向“人眼”角膜的光(线)。总之,光(线)不能进入瞳孔,便不能到达视网膜上的视细胞。那么,进入瞳孔的光(线)又如何穿过晶状体,到达玻璃体内呢?

示意图四十四、

上图所示,是“人眼视域”中“点光源”向角膜的投射光轴穿过晶状体到达“玻璃体空间”的情形。说明如下。在这里,必须明白,上图所示的“光线”不是“人眼视域”中那些“点光源”的一般“光线”,而是“投射光轴”。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点光源”投射到“人眼”的“投射光(线)锥体”的中心轴。“点光源”那“投射光(线)锥体”内的“光线”当有无限多条。

首先,上图所示的光(线)都是“人眼视域”中那些“点光源”向“人眼”角膜投射光(线)的光轴。在“人眼”角膜曲率半径的延长线上,远远近近,有着无穷无尽的“点光源”。它们都会向“人眼”角膜发出“投射光(线)锥体”,而这些“投射光(线)锥体”有着共同的光轴。这些光轴进入“人眼”角膜乃至前房时,不发生折射。很显然,这些“光轴”也都是一条“光线”,只不过它们在“点光源”们的“投射光(线)锥体”中都是中心轴,故可以说都是“点光源”的“投射光轴”。

其次,我们必须注意,光(线)从前房进入晶状体,论说是从“光稀媒质”进入“光密媒质”,然这里却可以不发生折射。假设前房中的“房水”包裹了晶状体,而“房水”中的光(线)方向恰恰与晶状体的曲率半径重合(没有入射角),那么,这样的光(线)从“房水”进入晶状体,便不发生折射。我们推断,幸运的是,进入瞳孔的、“人眼视域”中那些“点光源”们的投射光轴,便是这样的一些“光线”(“点光源”的投射光轴也都是一条“光线”)。

光学家、生理学家以角膜、前房、晶状体、玻璃体为四重的“复合折(屈)光系统”,并以为各重间的光折射过程复杂太过,难以描述。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各重间的折射率。

在此,光学家、生理学家想多了,相对于“人眼视域”中“点光源”的投射光轴说来,所谓“复合折光系统”各重间,不是折射过程复杂得难以描述,而是根本就没有折射。“人眼”做为人类机体的部位已为有机整体,与环境中的“物”毕竟不同。

这是“人眼”进化史中的唯物辩证法之功。“人眼”的每一步进化都必然地解决“人眼”所遭迂的难题,满足“人眼”实践的一种须求,故角膜的形态、前房“房水”的多寡、晶状体的大小及它椭圆面的曲率半径,都是在满足“人眼”选取光、疏导光的须要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人眼”的角膜、前房、瞳孔、晶状体看似分了重,其实还是一体。“人眼”的进化是统一的综合过程,它不允许统一体的各部位间出现不协调。

第三,“光线”出晶状体进入玻璃体内,过程便不同了,这里会发生折射。然这里的“光线”是从“出射角”做折射,所以,如以晶状体曲面的曲率半径为折射法线,我们便可以推断,折射过程是增大“出射角”的。若是即可知,“人眼视域”中那些“点光源”们向“人眼”角膜的“投射光轴”进入瞳孔,穿过晶状体,在出晶状体进入玻璃体时是飞散的,就和凸透镜后“点光源”的“折射光(线)锥体”一样,不聚焦。

第四,“人眼”角膜外为抛物面,其曲率半径从眼轴向外,方向在连续渐变。若是,它们延长线上一切“点光源”共有的那一条条投射光轴,前后相邻者将两两相交,并与眼轴相交。由外向内(邻近眼轴),其交点当越来越远,到与眼轴相邻的那一条“光线”,与眼轴的交点将趋于无限远。

第五,上图所示,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这种情况会随着晶状体的变形而做调节,而且眼轴还会演变为视(觉)轴。

#诗言志歌永言#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下来。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译文:

听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在烟波浩淼的遥远地方,实在难以找到。
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霞的明灭掩映之间有时候能看见。
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
天姥山极为高峻,就连四万八千丈高的天台山,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想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身影,一直送我到剡溪。
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
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啼鸣之声。
无数山岩重叠,山道曲折,盘旋变化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
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深林战栗,使高耸而重叠的山峰震惊。
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薄薄的烟雾。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
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
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
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拉着车。仙人们排成列,多如密麻。
忽然我魂魄惊动,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
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
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让自己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注释:
天姥山:在浙江省嵊县东。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得名。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和方丈)。
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
微茫:隐约迷离,模糊不清的样子。
信难求:实在难以寻访。据《史记.封禅书》,战国时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及后来的秦始皇都派人入海寻求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都没有达到目的。
越人:越地的人,在今浙江省一带。
明灭:忽明忽暗。
向天横:遮蔽天空。横,遮蔽。
”势拔“句: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拔,超出。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huà)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和下文的“天台(tāi)”都是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
四万八千丈:极言其高。四一作“一”。
”对此“句: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要倒向它的东南一样。意思是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显得低多了。
因:依据。之:指越人关于天姥山的传说。
梦:梦游。
镜湖:又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剡(shàn)溪:水名,在浙江嵊(shèng)州县境内,即曹娥江的上游。
谢公:指南朝诗人谢灵运。性喜游山。曾游天姥山。其《登临海峤》诗有云:“瞑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
渌(lù):清澈。
清猿啼:清,这里是凄清的意思。凄清的猿啼声。
谢公屐(jī):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木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带子,形状像拖鞋。
青云梯:指山径石级,直上云霄的山路,形容山高路陡。语本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天鸡:神话传说中的神鸡。《述异记》卷下:“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
暝(míng),日落,天黑。
殷岩泉:震响于岩石与泉水之间。殷,震动声。
栗:同慄。栗、惊,使动用法。
青青:黑沉沉的样子。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列缺:指闪电。
霹雳:指雷声。
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天,神仙居住的洞府。扉,门扇。訇然,巨大的声响。
青冥浩荡:青冥,指青色的天空。浩荡,茫无边际的样子。
金银台:金银铸成的宫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云之君:云神。这里泛指神仙。
鼓:弹奏。瑟:古代一种弦乐器。张衡《西京赋》:“白虎鼓瑟苍龙吹箎。”
鸾回车:鸾鸟驾着车。鸾,传说中的如凤凰一类的神鸟。回车:驾车。
怳:同“恍“。猛然惊醒而心神不定的样子。
长嗟(jie):长叹。
觉:醒时。
失向来之烟霞: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向来,刚才,指梦游的时候。烟霞,指梦游时所见的奇幻的境像。
东流水: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白鹿:传说神仙或隐士多骑白鹿。
摧眉折腰:低头弯腰。摧眉,即低眉。
事:侍奉

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笔随兴至,体制解放,堪称绝世名作。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其时李白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诗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真是胜似仙境。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天姥山临近剡溪,传说登山的人听到过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天姥山与天台山相对,峰峦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堕仙境,容易引起游者想入非非的幻觉。浙东山水是李白青年时代就向往的地方,初出川时曾说“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入翰林前曾不止一次往游,他对这里的山水不但非常热爱,也是非常熟悉的。

  天姥山号称奇绝,是越东灵秀之地。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岭如我国的五大名山──五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仍有小巫见大巫之别。可是李白却在诗中夸说它“势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还更挺拔。有名的天台山则倾斜着如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一样。这个天姥山,被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这座梦中的天姥山,应该说是李白平生所经历的奇山峻岭的幻影,它是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笔下夸大了的影子。

  接着展现出的是一幅一幅瑰丽变幻的奇景:天姥山隐于云霓明灭之中,引起了诗人探求的想望。诗人进入了梦幻之中,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飞渡过明镜一样的镜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镜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他穿上谢灵运当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谢公当年曾经攀登过的石径──青云梯。

  只见:“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继飞渡而写山中所见,石径盘旋,深山中光线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鸡高唱,这本是一片曙色;却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暂憩之中,忽觉暮色降临,旦暮之变何其倏忽。暮色中熊咆龙吟,震响于山谷之间,深林为之战栗,层巅为之惊动。不止有生命的熊与龙以吟、咆表示情感,就连层巅、深林也能战栗、惊动,烟、水、青云都满含阴郁,与诗人的情感,协成一体,形成统一的氛围。前面是浪漫主义地描写天姥山,既高且奇;这里又是浪漫主义地抒情,既深且远。这奇异的境界,已经使人够惊骇的了,但诗人并未到此止步,而诗境却由奇异而转入荒唐,全诗也更进入高潮。

  在令人惊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时间“丘峦崩摧”,一个神仙世界“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洞天福地,于此出现。“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皆受命于诗人之笔,奔赴仙山的盛会来了。这是多么盛大而热烈的场面。“仙之人兮列如麻”!群仙好象列队迎接诗人的到来。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景色壮丽,异彩缤纷,何等的惊心眩目,光耀夺人!仙山的盛会正是人世间生活的反映。这里除了有他长期漫游经历过的万壑千山的印象、古代传说、屈原诗歌的启发与影响,也有长安三年宫廷生活的迹印,这一切通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起,才有这般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描绘。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情感深沉又昂,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也就是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所说:“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本来诗意到此似乎已尽,可是最后却愤愤然加添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多少人屈身权贵,多少人埋没无闻!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较开明的,较为重视人才,但也只是比较而言。人才在当时仍然摆脱不了“臣妾气态间”的屈辱地位。“折腰”一词出之于东晋的陶渊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赋“归去来”。李白虽然受帝王优宠,也不过是个词臣,在宫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约可以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称“天子”,君临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抹煞了一切人的尊严。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它的主观意图本来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颇有消极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调却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其作年一说公元745年(天宝四载),一说公元746年(天宝五载)。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返回东鲁(在今山东)家园。之后再度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大约作于李白即将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是当你到一定境界了以后,你就不会起这种心了,你见了男的女的,你不会认为说这种行为这种是女人特有的,你也不会认为他是男人他…你就看谁都那样,就觉得他们都是各种灵
  • 2、吃巧吃好营养好,睡好睡足精神足。2、吃巧吃好营养好,睡好睡足精神足。
  • ??
  • #相亲[超话]# 个人基本信息#找结婚对象[超话]# 高兴,女,91年生,身高167 cm,体重49kg,籍贯湖北,目前在一家上市公司,从事海外渠道经理,通信行
  • [鲜花][鲜花][鲜花][鲜花]肖战坚韧挺拔 [鲜花][鲜花]肖战善良正直 肖战敏而好学 [鲜花][鲜花][鲜花][鲜花]肖战仪表堂堂 [鲜花][鲜花]肖
  • !!
  • ❝#阿里巴巴购物分享# ——— 吃穿用❞ ●严禁一稿多投 投稿格式见自动回复● ◆内衣 ◆内衣◆内衣 ◆粉扑 ◆芒果◆鸡脖 ◆项链 ◆收纳袋 ◆搓澡海
  • 2.其次,很多人说,今天A股市场的大涨,主要是有降准的预期,其实并不是,即使有市场有降准的预期,它只会影响到前半小时的走势,就已经非常的不错了,所以今天早盘开盘
  • 当然并不是说后面张磊就不行了,只是要延续过去惊人的回报可能难度比较大了,而当下可能是一个时代的拐点。每个时代都有乘风而上的人,张磊无疑是坐上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
  • 5.25 雨 29度° 周三 爱自己起先,她可能是个爱吃零食的小女孩,是个爱打扮臭美的酷姐姐,是个踩着高跟鞋像风一样的职场女王;后来,她成为了谁谁谁的妈妈,并
  • 我将乘天地之正气,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艰难险阻的挑战。我将乘天地之正气,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艰难险阻的挑战。
  • 【投稿7328】只野仁人-古见同学有交流障碍症投稿理由:只野君小小的一只,稍微壮一点的1就能把他抱起来炒吧感冒的只野君好涩,可爱,想/日。mob也香香,“只野君
  • #广州租房信息[超话]# 东圃,车陂,车陂南房东直租照片都是我实地拍摄的! 图片都是真实房源,普通手机原相机拍,无ps 微电同号: 18320274843加时
  • 然而当她来到公司之后,却将这种性格也带了过来,刘惠娟或许在教育孩子上有一手,但是他在经商方面,还真不如李兆基机智。于是便将自己想要来公司,工作的想法告诉了李兆基
  • 【本周小结】差点忘了周末已经快睡着了,撑着眼皮写完流水账如下:①感冒了②云朵吐司试验成功,基本没有难度。③玛丽苏蛋黄酥集体试验成功,难度hard,催化剂是人妻一
  • 十分钟后,孩子的家长急匆匆赶到胜利路派出所,叫了一声自己的孩子后泪水就流了出来:“谢谢警察,我去卖早餐了,娃没睡醒,想着自己很快就回来了,也没锁门,这后果真不敢
  • Ni和Ne是指你所处的成长环境,跟你的性格无关,对你而言,你之所以一般是Ni高,I的环境本身可匹配你内向主导的ST、你的N实际上是你的S,因为六十四型对S和N的
  • #发型设计[超话]# 薄荷青棕色|||不用漂发的发色 薄荷青棕色系|||不用漂不怕踩雷的显白发色✨黄皮也可以染的发色这款发色很适合亚洲人,无论你是黄皮还是白皮,
  • 我想咨询一下您,我是山东普通二本的英专生,四级585,六级608,专四69,因为我目前就是在纠结青岛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的话,我在在网上甚至找不到经
  • 《予你30条社交潜规则,句句受用!》[心] 1.没有亲眼所见,就不要急着用你的嘴巴来证明。 2.能在一定位置上的人,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不管你多么讨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