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那些事儿[超话]#
道教究竟是发现了什么秘密,竟敢说“我命由我不由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直到今天依然有人认为今生过的不好,都是前世造孽,根据因果承负,今生就应该过贫苦的生活,逐渐就认“命”了;还有部分人认为命运在出生的那一刻就早已注定,仅凭人力是无法改变,所以今生不管再怎么奋斗都不会变好,于是就自暴自弃,等待命运安排。

甚至连孔圣人都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人的生死、贫穷富贵都是上天安排好的,人力是不可挽回的。那么道教凭什么说:我命由我不由天?凭什么觉得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了?不是说因果承负吗?

底气一:趋吉避凶

首先我们把目光放到古代,在古代人均寿命很低,经常常有人因为不知名的疾病死去。在加上由于历史原因,这就造成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局面,在今天四五十的壮年人父母大多健在,身边朋友绝大多数都活得健健康康,但在古代一个壮年父母多已不在,身边的朋友也有不少离开了这个世界。

因为绝大部分人受教育程度几乎为零,对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多很迷茫,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道教站出来说“人可以趋吉避凶”。

在我们道教有很多诸如“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劝诫,希望大家远离危险!类似的思想在《道德经》中也有讲到: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意思是远离大家都害怕的事,就是简单的避凶。

此外,道教术法之奇门遁甲、周易义理都可以教人如何趋吉避凶,非常灵验。这就是道教说“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第一个底气:趋吉避凶!

底气二:养生导引

在远离危险后,针对当时人缺乏卫生知识,道教整理出版了很多养生书,发布了很多关于养生的文章。如明代的《养生导引秘籍》中就说“我命由我不由天”,然后用近乎痛骂的语气说:“不爱惜身体的人都是蠢人,如果他们知道爱惜身体,知道养生就能远离疾病,寿命也可以延长好多!”

这是道教说“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第二个底气:只要践行养生之法就能远离疾病,如此自然延长寿命。

底气三:道法

养生术只能延缓机体的衰老,无法从根本上阻止因机体老化所引起的疾病,即所谓的治标不治本。这就是不论吃药打针还是做手术以及其它养生术都无法彻底消灭身体疾病的原因。

道教认为,万事万物皆由先天之气所生化,气散则亡。于是修行人力求激发人体先天之气,当先天气壮大后会逐渐排除人体内所有的疾患,包括遗传性痼疾均可彻底清除。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最后三华聚顶,五气朝元,丹成飞升,可以万劫不侵,就达到逆天改命的目的。没错,道教说“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第三个底气是:道法。

底气四:灵性

道教认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根基在于灵性。灵性是道教修行的基础,《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中直言“仙道云何,灵性所至。”这种观念甚至影响了神魔小说《西游记》,书中有一段说的是“他本是天蓬元帅临凡,只因错投了胎,嘴脸象一个野猪模样,其实性灵尚存”。正因猪八戒虽是猪的外貌,但因为依然有神的灵性,所以猪八戒才能行法术,修正果。

这是因为天地万物都有灵性,道教认为人身难得,中土难生!能得人身就是万物灵长,是最有灵性的。在道教来看,一样东西如果没有灵性,便没有自主命运的能力。灵性,便是道教说“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第四个底气。这灵性是什么?《龙门心法》中说灵性和慧命意思相近。知道趋吉避凶也好,掌握养生延寿也罢,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具有智慧!

人最大的神通就是我们超出飞禽走兽的智慧灵性。如果我们善用这份灵性!就算不会神通,在修行路上也是一路通畅。

正确认识命运

道教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劝人不要听天由命,同时也是劝大家要知命,但不认命。同时也没有否定因果承负,因为因果承负对人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也有它自身的局限。

我们如果善用灵性,趋吉避凶、养生导引之后,通过修行提升自我就会改善运势,就能让命的河流走向我们想走的方向,但同样这也有局限。简单来说,普通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脱命,继而改变命,成就我命由我不由天,但不可能完全不受命的影响,除非得道证仙。

当然,命运有强制之意,不可改变的事情决定了命的上限,如我们的父母、基因等种种无法选择的事。这些事宛如规则,道教修行要求明智、明心、明己,人到了明己这步就可以看到这些规则,从而在命运规则的框架下活得更自在。

知道了什么是命以及如何改变命运之后,我们还要正确的去看待命运。这里,希望大家怀着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命运,因为命运本来就是由无数个平常事组成,也本是通过平常时的行为改变命运。

最重要的是,想活成什么样这个关乎于自身幸福的问题,更是需要一颗平常心去看,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答案,也只有这个答案才最适合自己。

什么是“道”:略谈今人对“道”的几种解读!#道教知识#

太上老子著的《道德经》虽然只有短短五千多字,却因其提出了众多重要的思想命题,而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高峰,同时也是道教徒信仰的核心经典和教理源泉所在。

数千年来,不仅历代高道大德留下了大量的注释作品,儒生释子、帝王将相、隐士文人,也纷纷加入解读《道德经》的队伍,形成了汗牛充栋的成果。

直至现代,许多哲人思想家依然试图揭开其道论的意蕴,进而汲取其智慧来应对今日人类世界的各种问题。在此有意简介几种当代学者思想家对“道”的解释,其中得失互现处有助于好道之士对经典的理解。

近几十年来,唯物主义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因而许多人从唯物唯心来看待《道德经》的道论。如著名思想史家侯外庐就认为《道德经》一书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但更倾向唯心主义。

他认为“道在老子书中是义理性的,有一定的自然规律的”,因为《道德经》否定了神的至上性,又提出“万物之自然”,“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等观念,是对有神论的一种打击。

而《道德经》所说的“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等说法,也“表现出有关物质存在和发展的道理”。

侯氏将《道德经》的道论分为三类:

一是“道”字用于和万物并在一起形容的时候。如“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二是用于和万物的性质相反对的时候,如“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三是用于物质生成之先而和物质背向而行的时候,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他认为在这三种用法中,只有最后一种是老子道论的主旨。

而“这样看来,道不但在万物之先,而且象帝之先,不但是万物之宗,而且和万物背向而反动,这显然是上帝的别名,也即所谓神秘的力在最初的一击。”

也就是说,老子的“道”并不是“物质”的意思,同时也不是从自然世界、物质存在本身出发去认识世界、探索规律,因此更多的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神秘论,只是“在其自然哲学中,容纳了唯物主义的因素。”

而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则比较强调道的唯物色彩。他认为道“有物有象”,有客观实在性,但其无形无状超越感性,又具有精神性。道论否定了上帝和天命,“从老子反对信仰上帝来看,可以说老子的道论具有唯物主义的意义。”

另外,道是无意志的,是运动的并含有一定的次序,这也表达了存在、运动与规律的相互关系。因而老子道论有很深的唯物色彩,不过张氏也认为,老子道论追求脱离感性的神秘体验,认为历史不断倒退,这是唯心主义的。

当代知名内丹学研究者胡孚琛则抱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道论含有丰富的自然科学思想。胡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段话包含了“全息原理”、“生化原理”和“中和原理”。

意味着“宇宙间万事万物据其‘全息原理’皆开端于一;而且万物都是阴阳互补的统一体,遵循阴极生阳、阳极反阴的‘太极原理’。道以其‘生化原理’化生万物;万物以‘中和原理’皆具备道的特征。”

胡孚琛认为“道生一”的“一”即先天一气,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先天状态,是“最初的宇宙蛋,是种子,是原型,是基因,是宇宙万物万物的全息的模本。”因而道包含了信息、能量、物质三大宇宙存在形式。

而这三者正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物的基本构成要素。所以,“三生万物是宇宙大爆炸的起始点,宇宙由此从先天突变为后天,现实世界的万物由信息、能量、物质因缘和合而生。”

也就是说,胡氏认为《道德经》的道论完全是一个具有现代物理学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概念。

这显然是过度拔高和夸张了《道德经》的内涵,将原本属于哲学、思想领域的经典侵入了要求实证的自然科学领域,而其理论假设也难以论证,缺乏说服力。

相对而言,当代道家思想研究大家陈鼓应先生的解读似显得更贴切。陈先生认为,《道德经》的道论最重要的是从天道的角度推明人道,即“道作为万物的本根意涵对于老庄而言,不只是具有生成之根源义,更意味着道是人事价值的根源。

亦即人间的一切制度、君王的行事作为,皆以道作为价值的依据”。也就是说,《道德经》讨论道,并不仅仅是为了指生成万物的根源,更重要的是要求将道作为人类世界的价值准则,来指导人类的生存。

如道的创生性正表现为无为,也就意味着道不有意识的主宰、干预人类的生活世界,就能使得人类能够顺其自性的生活,使得包括人在内的万物都能够充分发扬、完满自己的本性。

这也就是“玄德”,而《道德经》正要求统治者效法这种“玄德”,以保障百姓能够实现其生命的本然。而如何实现这种生命的本然呢?

当然不是如世俗所理解的那种“顺其自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是要求人取法于道的清静无为、见素抱朴、虚明玄通。这需要生命的不断自我提升和转化。

《道德经》中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的方法论。《南华经》则进一步提出了“心斋”、“坐忘”的修养方法,以期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自得之境。

道家所谈论的“道”并非缥缈玄远不切人世,反而是对人间深切的忧虑和关怀。

综合来说,以唯物唯心来划线,显然是一种预先设定的带有批判眼光的立场,其分析不免带有门户之见。这也提醒我们不能以庸俗的所谓唯物、规律来理解“道”。

以现代科学的观念来解释“道”,不免夸张太过,流于玄想而不切实际,自说自话,无从取证。而从人文、人生、人性的角度出发,将其视为一种价值关怀、生存进路、智慧观照、修养法门,显然更贴近作为思想巨著、宗教经典的《道德经》。

作者:行苇 腾讯道学 https://t.cn/RLueDN9

读一本书,看一种风景,品一段生活,悟一种人生。读书、读自己、读岁月、也读人生,彷如读一本厚重的书,又好像是在看一个个故事。只是轻轻一翻阅,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已过了半生。或许时光太快,漫不经心的日子,就已经让人感慨万千了。好友北京美女书画家、才女赵文涛女士新“二爨”体书法作品【读书】雅赏。她把“二爨”中隶楷之间的用笔、天真浪漫的结体方式、字方形的外轮廓,运用于她的创作之中,形成自我独特的面貌,把二爨变成为自己的风格。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除了这些jyc对我们这批人来说是梦开始的地方,也是过去这几年的一份情怀。而且在我的日记本里写她,想了半天,“她”是谁,恋恋[衰][衰],who~突然想起是高中的
  • 在安静里,做一朵闲花,与人相处,不浓不淡,读静若秋水的书,听直抵心灵的曲,不道是非长短,不说人走茶凉,相遇,辗转,我只淡然,以拈花的姿态行于世,偶而在文字中,抚
  • 他一辈子做过许多后悔事情,比如,年幼时为捡滚落的皮球,他被汽车轧断了左腿;上初中时为解微积分方程,他叼起了人生第一支烟;大学时因埋头学术研究,错过了许多好姑娘…
  •   为继续助力全市更多民营企业拓展市场,促进“济南造”名优新特产品消费,紧抓电商直播风口,5月4日上午,由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联合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第二期济
  • 农业结构持续优化,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是丰收节的亮色。丰收节里看农产品供应——质优价稳 供应充足丰收节,不仅是农民的节日,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节日。
  • 稳住武汉经济基本面,国家和湖北省支持武汉复工复产复市系列组合拳,也接连打出。这无疑为活跃千万人口的武汉消费市场、促进武汉商贸和文体旅游行业复工复产复市,注入强心
  • ✨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事情,最大的感受是要珍惜:美好的青春、 健康的身体、亲人朋友带来的每一份爱和温暖、大自然给予的每一份馈赠……都是那么宝贵、值得珍惜。最可爱的
  • #朋友圈文案#发朋友圈文案/食物说说/吃货文字一、晒美食的配字三十条1、上天给了我很多次变胖的机会我都抓住了2、我太能吃了 我上辈子一定是胃无限3、你看拜拜像不
  • 品牌￱឵宗︀︇︄旨: 打‭︃⁢造女︅឵᠋性创业平台 ︌‎追​͏‬求精致美 ‭品牌经‭᠋︎︋︎历 2011︌年: Xixi⁢︁￱纯妆正式 成立 定位打造឵︋
  • 某人说现在这个临界是最好的结果,如果很正常,今天就已经在批发雪糕,买榴莲,西瓜,吃大餐的路上了,现在冰箱里除了黄瓜和番茄所有的好吃的都是他的了[允悲][允悲]#
  • 同时,结合境外疫情风险等级分类,运用“大数据+网格化”管理,重点对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来浙人员加强对接,形成全省一站式数据库和跟踪服务机制,避免因人员无序流动导致
  • 【陪宝宝时不拿手机】这种陪伴并不是时间上的问题,而是家长如何满足孩子心灵需求。[小夫微笑]#亲子手工# 【林黛玉杀人事件】在宫耗连载第二天的财报,对于我这种老派
  • 视线路过一只纯黄的蝴蝶,记忆中好像是第一次看见黄颜色的蝴蝶,​于是,不由地往回走,停在路边静静观赏起它绝美的蹁跹,好像此行是它这一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只
  • 我,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兢兢业业种田,把自己的地整的又好又平,整个率土最敬业的农民就是我。因为我不爱打仗(其实是打不过)所以一直躲在姬大霸的羽翼下安心种田,
  • 这种集体辞职的背后肯定有原因,我们可以从老师的辞职报告中发现,教师们辞职的理由主要是说夫妻两地分居或在外安家创业,或是无法照顾家庭和小孩、身体欠佳和其他个人原因
  • 这难免让人失望……(via西安启跑线)[笑cry][笑cry]@周至宣传 @西安教育 @陕西省教育厅第❷位夏天 ͏ 唯蜜瘦‮咖大‬聚财团队创始人2019年度‮
  • 清洗干净的皮肤更有利于润肤营养品的营养吸收,水分保持更持久,目前这种小分子团水已经备受很多女性同胞的亲睐,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只有小分子团水才是细胞真正需要的
  • 可是我还是思念你[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有一种完美叫郭聪明他用23岁的年龄♡撑起4千万锅巴的青春♡短短的33画♡却是锅巴们一辈子的
  • #胜券在握# 非原著党个人觉得题材还蛮新颖的而且表现手法很可爱,寄生虫和细菌都用卡通形象来表示,还会直接配上卡通人物做科普,真的蛮有趣的,还能get新知识人设
  • 长篇古言穿越文医妃智斗傲娇王爷❤️—《 傻妃倾国:高冷王爷真绝色》—✨公众号热门 凤素暖宫城 威风八面的高冷王爷娶了傻子王妃,本以为男强女弱他把她吃得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