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进村 畅通城乡双向循环】今年以来,“快递进村”工程继续推进,带动效果持续显现。不断延伸的快递网络,进一步满足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求,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被激活,成为快递行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同时,“快递进村”也有效衔接起农户与市场,促进了农产品供需两旺,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前7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83.3亿件,其中农村地区超200亿件,这是中国快递业最近交出的成绩单。

更可喜的是,这是一个全新的纪录——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用时仅为185天。而实现这个数据在2020年是200多天,在2018年是360天。

“上半年农村快递业务量增速比城市高10个百分点以上,农村地区已成为行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业务研究三部副主任王岳含说。

农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快递来咯!”听到熟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安徽宿松的王大爷赶忙放下手中的簸箕,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裹。原来是在外打工的儿子为自己网购了菜种子和电动除草机,“这下不用大老远去镇上买了。”王大爷乐呵呵地说。

“快递进村一公里,老人就能少走一公里。”宿松县中通快递网点负责人张飞回忆,10年前,当地的快递站点只到乡镇一级,老年人得换乘不同交通工具到镇上取寄,“现在村村通了水泥路,我们一天能跑好几个村。”

今年以来,“快递进村”工程持续推进。截至目前,主要快递品牌在98%的乡镇实现了网点覆盖。

“快递寄递网络从‘下乡’向‘进村’迈进,有效提升了农村地区快递服务水平,带动消费下沉,让农村地区消费者更好地享受网购服务。”王岳含说。

下沉的快递网络,在激活农村地区消费潜力的同时,也为快递业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王岳含分析,今年以来,快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得益于中国消费市场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作为线上消费最主要的交付渠道,电商蓬勃发展成为快递业务增长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等市场的潜力得到激发,也使快递业获得规模扩大的机会。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1—7月,农村地区包裹和快递的收投量超过200亿件,带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近万亿元。

“小伙子再等一下啊!”收完包裹,王大爷转身拿来一大袋咸鱼腊肉,“今天寄这些吧,还是上回那个地址。”

城乡间这样独特的沟通方式让张飞很有感触。子女在外,这一个个沉甸甸的包裹装的是家乡老人们浓浓的爱。进村后的快递,就像一座桥梁,既拉近乡村与外界的距离,也传递了村内外亲人们的思念。

农产品寄递更加便捷

“铜川大樱桃个大、色鲜、口感好!”在陕西铜川的樱桃种植园里,农户正通过直播平台推荐大樱桃。不远处,邮政、顺丰的快递员已在等待,随时准备发货。

“我们通过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下乡进村,提供上门服务,开展产销对接,使铜川大樱桃实现树上现摘、产地直发。”铜川市邮政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

不少果农表示,如今快递的速度越来越快,坏果率越来越低,“我们现在都特别愿意通过邮寄的方式销售大樱桃。”

据悉,在今年的铜川大樱桃销售季,铜川邮政分公司投入100多人、30多辆车,设立收寄点30余处;顺丰组织240余人、9辆专车,设立收寄点170多个。截至目前,铜川市邮政快递渠道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达3100万元,带动就业185人,有力帮助果农实现增收。

国家邮政局副局长陈凯说,“快递进村”的关键,是既要让消费品进得去,更要让农产品出得来。

作为生鲜产品,农产品对时效、运输条件等要求较高。经过多年探索,目前,快递企业普遍通过加大驻点揽收力度,提高高峰期产地直发比例,合理统筹冷链车辆、无人机、货机、高铁等运力资源,创新“直播—打包—发货”一体化操作等,打造自身的生鲜服务方案,确保农产品卖得出、供得上、运得好。

“今年以来,快递业充分发挥渠道优势、网络优势、产业优势,精准嵌入现代农业产业链,有效衔接农户与市场,促进农产品供需两旺。”王岳含说。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前7月,全国共形成业务量超百万件的快递服务现代农业“一地一品”项目249个,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其中业务量超千万件的金牌项目有45个。

王岳含预计,接下来,随着四川和云南的松茸、青海的樱桃等农产品陆续上市,农产品寄递规模有望保持增长态势。

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加快

当前,“快递进村”效果已显现,不过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仍存在末端服务能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

“我国已形成多种推进‘快递进村’的方式,接下来,国家邮政局将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推进。”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司长金京华说,在东中部较发达地区,将着重调动企业积极性,推广抱团进村、直接设点等模式;在西部、东中部欠发达地区,则注重发挥邮政、交通运输企业的网络优势,着重解决“最后一公里”“通不通”的问题。

快递搭上了公交车!福建厦门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位于厦门第二高峰状元尖,从状元尖山脚出发进村,要拐100多道弯。长期以来,由于山高路远,经营成本高,收入少,村里一直没有快递网点。

2020年7月,厦门首条山区“公交快递”606路,为快递包裹开辟了“专座”,解决了“快递进村”难题。“最开始,公交车每天只运三四件快递,现在每天有20多件。”606路公交车驾驶员刘怡良说,现如今,中通、韵达、极兔等快递企业都来了,“公交快递”越来越热闹。

金京华介绍,国家邮政局鼓励快递企业通过合作,利用农村客运班车代运邮件、快件,实现“快递进村”。在有条件的县域客运站、货运站,还鼓励快递企业合作建设县级寄递物流公共配送中心,提高运营的衔接效率和服务水平。“此外,农村地区还有供销、商贸流通等网络资源,我们也鼓励快递企业开展共建共享,实现互利共赢。”金京华说。

邮快合作也是国家邮政局着力推广的方式之一。所谓邮快合作,即利用邮政完整的县、乡、村三级网络,做好农村下乡进村快件的承接。据介绍,国家邮政局已经在黑龙江、四川、西藏、甘肃和青海开展了试点,下一步,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发布《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健全县、乡、村寄递服务体系,补齐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地区流通体系建设。陈凯表示,农村寄递物流是消费品下乡的重要渠道之一,对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邮政局将持续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力争到2022年底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

来源:人民日报

燕京啤酒半年报发布,业绩双增长,“四大天王”位置提升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啤酒产业经济指标数据,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3411.11万千升,同比下降7.04%。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悄然而至:在啤酒产业产能扩张、渠道拓展和资本角逐多重竞争之下,产业格局已定,但是消费市场在悄然发生变化。主力饮酒人口占比下降,国内啤酒消费进入了量稳价升新阶段,各家啤酒企业迎来

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产能优化的同时,如何保持业绩持续增长?
  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元月提出:“控制人力成本的同时加强智能化集中化酿造+柔性化生产线释放产能;产品结构优化,中高端化产品发力;渠道多元化,注重迎合新兴消费群体的需求;注重品牌文化塑造,做好内容传播是大型啤酒集团需要关注的发展方向。”
  在国内啤酒板块“四大天王”中,燕京实现稳定双增长,重庆啤酒(嘉士伯中国)净利润掉队,青岛啤酒、珠江啤酒尚未公布业绩。
  2020年12月,嘉士伯完成了重庆啤酒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把嘉士伯在中国控制的优质啤酒资产注入重庆啤酒。从2021年起,重庆啤酒已成为嘉士伯在中国运营啤酒资产的唯一平台。8月18日重庆啤酒(600132.SH)发布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71.39亿元,比上年同期(重述后)增长27.51%;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34%,增长乏力,公布半年报之后在次日开始股价连续跌停。
  燕京啤酒的业绩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实现啤酒销量213.16万千升,同比增长1.65%;实现营业收入63.17亿元,同比增长13.51%;实现利润总额4.62亿元,同比增长13.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增长7.12%。
  从产品来看,中高档产品营业收入37.1亿元,同比增长29.88%;普通产品营业收入23.03亿元,同比减少0.78%。从经销渠道来看,传统渠道营业收入最多,但KA渠道同比增长幅度最大,而电商渠道营业收入7144.97万元,同比增长26.86%。
  分行业来看,燕京啤酒的啤酒营业收入60.14亿元,同比增长16.14%,分地区来看,华北地区营收同比增长幅度最大,西北地区同比下降幅度最大。
  半年报内容显示,燕京啤酒在中国啤酒产业创造了一个化危机为转机的成功样本:通过创新爆款单品燕京U8启动大单品战略、优化产品结构、推进创意营销,立足华北,辐射全国,加速品牌“全域化”扩张。

低成本高效营销实践努力实现全域化发展
  燕京U8全国大单品2021年上半年的销量,已经赶超去年全年——更为难得的是,这种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是建立在精准控效基础之上的。据公开资料显示,燕京啤酒2020年销售费用13.82亿元,占销售额12.65%,同期青岛啤酒和珠江啤酒销售费用占比分别为17.96%、17.49%;重庆啤酒甚至直冲21.06%,低成本高效营销给燕京啤酒带来了更多的利润空间。据行业资深人士预测,燕京啤酒2021年度的营销费用,更将低于外界预期。
  实际上近几年,燕京在营销实践上进行许多新的突破与尝试。燕京‘全域化’产品的定位,为迅速打开全国市场、打造去区域化的‘国民啤酒’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营销策略上燕京啤酒采取了“主打产品单品突破-品牌势能全覆盖-多元化产品集体出彩”的媒介传播策略。
  “燕京U8的上市,推进速度超乎预期,已经占据五大巨头高端新品里面的领头羊位置,且下滑部分主要在边缘地区市场和低端部分。燕京啤酒在品牌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方面找到了节奏和自信”啤酒营销专家方刚认为。
  燕京深刻认识到要成为“国民啤酒”,仅靠渠道搭建是远远不够的,留住新世代国民的心,先要记住他们不同的口味偏好与多元化选择,并且通过全域化营销获得新世代国民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
  燕京啤酒依托地缘优势,以华北区域为核心打造燕京社区酒號实体店品牌,切入有消费需求的区域市场,形成燕京社区酒號品牌全国销售氛围。同时以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策略,全面实施全链路品牌营销。
  完成全域化地域覆盖,需要前瞻性地调整优势产能结构。燕京啤酒集团财报显示,从生产端来看,燕京公司实施了产销分离政策,将生产任务集中到优质产能工厂,在提高产能利用率的同时,充分发挥集中生产的规模效益,进一步提升利润水平。线上线下配合销售体制改革,打造燕京U8大单品全国爆款,燕京啤酒快速形成了全域化的进攻实力。以燕京U8单品为支点,开展“全域化”闪电战创新营销,是燕京啤酒连串改革动作中的又一大招。燕京啤酒通过多重手法,集中资源聚焦一线,以单点销量迅猛突破为目标,实现品牌营销上的“全域化”扩张。
  在打破区域藩篱之后,燕京啤酒也以线下布局+线上助推的营销手段,构建出国民消费需求与场景。尤其是线上创意营销,帮助品牌突破了年龄的壁垒。U8爆款单品在年轻群体中的热销,辐射至整个品牌,加速了燕京啤酒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市场拓展力度,也反哺了燕京啤酒整体品牌的年轻化转型。
  啤酒的核心消费场景依然在线下,在线上营销火热非凡时,燕京U8走进了万千餐饮、商超,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出现在国民消费的餐桌上,是啤酒产品最该追求的成功。从燕京发布的2021半年报中“线下线上双渠道增长”也体现了这一点。
品牌营销中高端产品发力,整体产品力持续提升
  “从中长期角度看,我国啤酒行业当前仍处于低档酒向中高档酒快速升级的红利期,叠加国内啤酒企业加快产能优化进程,运营效率改善促进盈利能力回升,步入利润加速提升的阶段。啤酒市场格局稳定,减量博弈下的中高端产品比重提升是行业共识。从普通产品向高端产品的过程,经营杠杆推动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元月如是说。
  啤酒行业整体容量在下降,但是高端容量在增长,之前外资啤酒企业在国内市场靠的主要就是高端产品。目前看高端化对企业利润贡献越来越大,而2021年1-6月,燕京啤酒中高端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7.10亿元,同比增长29.88%,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61.70%。
  燕京品牌的发展与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契合。从燕京鲜啤、原浆白啤,到现在的燕京U8、燕京V10,燕京啤酒提供了与国民主流消费水平共同进步的系列中高端产品。不落后于时代,也不过分超前孤芳自赏,稳健务实的品牌风格,让为品牌的中高端化发展夯实了产品基础、品质基础。十四五期间,将是一系列创新产品、中高端子品牌瓜熟蒂落之时。
  在产品方面,燕京啤酒为了满足消费者不同的消费喜好和个性化需求,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新口味、新包装,加码燕京自身的产品组合。仅仅今年,燕京啤酒已经有多款新品问世:燕京V10白啤、无醇白啤等,加上之前的燕京U8、燕京八景精酿系列等,产品的多元化升级给消费者提供了大量新选择,兼顾更多消费者的口味要求。
在国内,燕京啤酒是清爽品类、鲜啤品类、白啤品类的开创者。近年多个产品在WBA世界啤酒大奖赛、CBC国际啤酒挑战赛等诸多权威赛事中荣获世界级大奖。在世界大赛中屡获佳绩,大放异彩,为中国啤酒走向世界做足了充分准备,更是体现了燕京啤酒出色的产品创新与研发能力。
  而且在燕京啤酒上半年取得双增长的业绩,U8、V10爆款单品带动下产品力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依托集团公司强大的产品创新与研发能力,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在采访中元月秘书长也真诚指出:“燕京啤酒产品和营销都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而且敢于正视不足,并保持改善的心态,很值得敬佩。但在成本控制,特别是关闭落后产能和降低人力成本上,依然有很大空间;营销模式创新和投入情况仍有进步空间,没有完全利用好新营销的更多功能。希望在业绩好转的同时,能够继续发现和改善自身的问题,再加快一点前进的脚步,从管理体制、成本控制以及高端化升级方面多下苦功夫,这些领域尚有足够大的上升空间,值得深挖”。

“长期主义”下的年轻化转型,民族品牌定位迎合市场需求
  从燕京发布的半年报来看,更加聚焦啤酒主业的燕京啤酒凸显出践行“长期主义”的长远规划:近年来,消费需求高端化、多元化、特色化,啤酒消费向精品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啤酒行业加快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未来,渠道改造、品牌升级、产能整合、内生增长将成为啤酒行业的主题,啤酒市场将迎来品质至上和价值回归时代。燕京啤酒负责人此前曾在采访中表示,将通过聚焦“产品、渠道、区域”三个重要抓手,实现年轻化转型的战略目标。
  燕京啤酒在年轻化战略指导下动作频频,力图打造结构层次丰满、更适应年轻化目标消费群体的产品矩阵。燕京啤酒,作为中国民族啤酒品牌的领头羊,始终坚持“国潮”为魂,是对中国的产品自信、文化自信的展现,是对“自豪中国”的展现。“燕京啤酒作为民族品牌和国潮文化匹配度很高,而且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自信在提高,对民族品牌的认同比重在增加”啤酒营销专家方刚如是说。
  CBN data发布的《天猫国货美妆进击之路》报告也佐证了燕京啤酒年轻化战略坚持国潮为魂的正确性,相比起70-80后曾“仰视”国际大牌,对于95后的Z世代,他们更倾向于“平视”,比起标签,他们更看重产品能否体现自我身份认同,更愿意为高品质高颜值买单。数据显示,90后人均国货消费已经超过6000元。

国潮为魂,民族啤酒品牌必将屹立世界
  这一切的努力,是燕京啤酒以“国潮”为魂的决心与信心,是一个国企品牌的匠心体现。如同华为与长城,燕京这种坚持与初心在市场变化中的优势逐步凸显,民族啤酒品牌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崛起必将屹立世界啤酒之林,燕京啤酒这种切实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与技术沉淀更是展现了一家民族企业的底蕴与担当。
  成为国民潮啤,需要的是技术和产品为支撑的强大底蕴,是国富民强、美好小康的消费基础,更是以切实以消费需求为方向砥砺前行的远见格局。
  作为拥有40余年的中国啤酒品牌,燕京啤酒走出了一条传统企业年轻化转型的成功路线。共同期待,不久以后,一个更好的、全新的燕京到来。

【燕京啤酒半年报发布,业绩双增长,“四大天王”位置提升】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啤酒产业经济指标数据,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3411.11万千升,同比下降7.04%。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悄然而至:在啤酒产业产能扩张、渠道拓展和资本角逐多重竞争之下,产业格局已定,但是消费市场在悄然发生变化。主力饮酒人口占比下降,国内啤酒消费进入了量稳价升新阶段,各家啤酒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产能优化的同时,如何保持业绩持续增长?

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元月提出:“控制人力成本的同时加强智能化集中化酿造+柔性化生产线释放产能;产品结构优化,中高端化产品发力;渠道多元化,注重迎合新兴消费群体的需求;注重品牌文化塑造,做好内容传播是大型啤酒集团需要关注的发展方向。”

在国内啤酒板块“四大天王”中,燕京实现稳定双增长,重庆啤酒(嘉士伯中国)净利润掉队,青岛啤酒、珠江啤酒尚未公布业绩。

2020年12月,嘉士伯完成了重庆啤酒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把嘉士伯在中国控制的优质啤酒资产注入重庆啤酒。从2021年起,重庆啤酒已成为嘉士伯在中国运营啤酒资产的唯一平台。8月18日重庆啤酒(600132.SH)发布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71.39亿元,比上年同期(重述后)增长27.51%;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34%,增长乏力,公布半年报之后在次日开始股价连续跌停。

燕京啤酒的业绩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实现啤酒销量213.16万千升,同比增长1.65%;实现营业收入63.17亿元,同比增长13.51%;实现利润总额4.62亿元,同比增长13.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增长7.12%。

从产品来看,中高档产品营业收入37.1亿元,同比增长29.88%;普通产品营业收入23.03亿元,同比减少0.78%,从经销渠道来看,传统渠道营业收入最多,但KA渠道同比增长幅度最大,而电商渠道营业收入7144.97万元,同比增长26.86%。

分行业来看,燕京啤酒的啤酒营业收入60.14亿元,同比增长16.14%,分地区来看,华北地区营收同比增长幅度最大,西北地区同比下降幅度最大。

半年报内容显示,燕京啤酒在中国啤酒产业创造了一个化危机为转机的成功样本:通过创新爆款单品燕京U8启动大单品战略、优化产品结构、推进创意营销,立足华北,辐射全国,加速品牌“全域化”扩张。

1低成本高效营销实践努力实现全域化发展

燕京U8全国大单品2021年上半年的销量,已经赶超去年全年——更为难得的是,这种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是建立在精准控效基础之上的。据公开资料显示,燕京啤酒2020年销售费用13.82亿元,占销售额12.65%,同期青岛啤酒和珠江啤酒销售费用占比分别为17.96%、17.49%;重庆啤酒甚至直冲21.06%,低成本高效营销给燕京啤酒带来了更多的利润空间。据行业资深人士预测,燕京啤酒2021年度的营销费用,更将低于外界预期。

实际上近几年,燕京在营销实践上进行许多新的突破与尝试。燕京‘全域化’产品的定位,为迅速打开全国市场、打造去区域化的‘国民啤酒’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营销策略上燕京啤酒采取了“主打产品单品突破-品牌势能全覆盖-多元化产品集体出彩”的媒介传播策略。

“燕京U8的上市,推进速度超乎预期,已经占据五大巨头高端新品里面的领头羊位置,且下滑部分主要在边缘地区市场和低端部分。燕京啤酒在品牌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方面找到了节奏和自信”啤酒营销专家方刚认为。

燕京深刻认识到要成为“国民啤酒”,仅靠渠道搭建是远远不够的,留住新世代国民的心,先要记住他们不同的口味偏好与多元化选择,并且通过全域化营销获得新世代国民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

燕京啤酒依托地缘优势,以华北区域为核心打造燕京社区酒號实体店品牌,切入有消费需求的区域市场,形成燕京社区酒號品牌全国销售氛围。同时以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策略,全面实施全链路品牌营销。

完成全域化地域覆盖,需要前瞻性地调整优势产能结构。燕京啤酒集团财报显示,从生产端来看,燕京公司实施了产销分离政策,将生产任务集中到优质产能工厂,在提高产能利用率的同时,充分发挥集中生产的规模效益,进一步提升利润水平。线上线下配合销售体制改革,打造燕京U8大单品全国爆款,燕京啤酒快速形成了全域化的进攻实力。以燕京U8单品为支点,开展“全域化”闪电战创新营销,是燕京啤酒连串改革动作中的又一大招。燕京啤酒通过多重手法,集中资源聚焦一线,以单点销量迅猛突破为目标,实现品牌营销上的“全域化”扩张。

在打破区域藩篱之后,燕京啤酒也以线下布局+线上助推的营销手段,构建出国民消费需求与场景。尤其是线上创意营销,帮助品牌突破了年龄的壁垒。U8爆款单品在年轻群体中的热销,辐射至整个品牌,加速了燕京啤酒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市场拓展力度,也反哺了燕京啤酒整体品牌的年轻化转型。

啤酒的核心消费场景依然在线下,在线上营销火热非凡时,燕京U8走进了万千餐饮、商超,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出现在国民消费的餐桌上,是啤酒产品最该追求的成功。从燕京发布的2021半年报中“线下线上双渠道增长”也体现了这一点。

2品牌营销中高端产品发力,整体产品力持续提升

“从中长期角度看,我国啤酒行业当前仍处于低档酒向中高档酒快速升级的红利期,叠加国内啤酒企业加快产能优化进程,运营效率改善促进盈利能力回升,步入利润加速提升的阶段。啤酒市场格局稳定,减量博弈下的中高端产品比重提升是行业共识。从普通产品向高端产品的过程,经营杠杆推动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元月如是说。

啤酒行业整体容量在下降,但是高端容量在增长,之前外资啤酒企业在国内市场靠的主要就是高端产品。目前看高端化对企业利润贡献越来越大,而2021年1-6月,燕京啤酒中高端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7.10亿元,同比增长29.88%,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61.70%。

燕京品牌的发展与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契合。从燕京鲜啤、原浆白啤,到现在的燕京U8、燕京V10,燕京啤酒提供了与国民主流消费水平共同进步的系列中高端产品。不落后于时代,也不过分超前孤芳自赏,稳健务实的品牌风格,让为品牌的中高端化发展夯实了产品基础、品质基础。十四五期间,将是一系列创新产品、中高端子品牌瓜熟蒂落之时。

在产品方面,燕京啤酒为了满足消费者不同的消费喜好和个性化需求,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新口味、新包装,加码燕京自身的产品组合。仅仅今年,燕京啤酒已经有多款新品问世:燕京V10白啤、无醇白啤等,加上之前的燕京U8、燕京八景精酿系列等,产品的多元化升级给消费者提供了大量新选择,兼顾更多消费者的口味要求。

在国内,燕京啤酒是清爽品类、鲜啤品类、白啤品类的开创者。近年多个产品在WBA世界啤酒大奖赛、CBC国际啤酒挑战赛等诸多权威赛事中荣获世界级大奖。在世界大赛中屡获佳绩,大放异彩,为中国啤酒走向世界做足了充分准备,更是体现了燕京啤酒出色的产品创新与研发能力。

而且在燕京啤酒上半年取得双增长的业绩,U8、V10爆款单品带动下产品力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依托集团公司强大的产品创新与研发能力,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在采访中元月秘书长也真诚指出:“燕京啤酒产品和营销都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而且敢于正视不足,并保持改善的心态,很值得敬佩。但在成本控制,特别是关闭落后产能和降低人力成本上,依然有很大空间;营销模式创新和投入情况仍有进步空间,没有完全利用好新营销的更多功能。希望在业绩好转的同时,能够继续发现和改善自身的问题,再加快一点前进的脚步,从管理体制、成本控制以及高端化升级方面多下苦功夫,这些领域尚有足够大的上升空间,值得深挖”。

3“长期主义”下的年轻化转型,民族品牌定位迎合市场需求

从燕京发布的半年报来看,更加聚焦啤酒主业的燕京啤酒凸显出践行“长期主义”的长远规划:近年来,消费需求高端化、多元化、特色化,啤酒消费向精品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啤酒行业加快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未来,渠道改造、品牌升级、产能整合、内生增长将成为啤酒行业的主题,啤酒市场将迎来品质至上和价值回归时代。燕京啤酒负责人此前曾在采访中表示,将通过聚焦“产品、渠道、区域”三个重要抓手,实现年轻化转型的战略目标。

燕京啤酒在年轻化战略指导下动作频频,力图打造结构层次丰满、更适应年轻化目标消费群体的产品矩阵。燕京啤酒,作为中国民族啤酒品牌的领头羊,始终坚持“国潮”为魂,是对中国的产品自信、文化自信的展现,是对“自豪中国”的展现。“燕京啤酒作为民族品牌和国潮文化匹配度很高,而且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自信在提高,对民族品牌的认同比重在增加”啤酒营销专家方刚如是说。

CBN data发布的《天猫国货美妆进击之路》报告也佐证了燕京啤酒年轻化战略坚持国潮为魂的正确性,相比起70-80后曾“仰视”国际大牌,对于95后的Z世代,他们更倾向于“平视”,比起标签,他们更看重产品能否体现自我身份认同,更愿意为高品质高颜值买单。数据显示,90后人均国货消费已经超过6000元。

4国潮为魂,民族啤酒品牌必将屹立世界

这一切的努力,是燕京啤酒以“国潮”为魂的决心与信心,是一个国企品牌的匠心体现。如同华为与长城,燕京这种坚持与初心在市场变化中的优势逐步凸显,民族啤酒品牌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崛起必将屹立世界啤酒之林,燕京啤酒这种切实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与技术沉淀更是展现了一家民族企业的底蕴与担当。

成为国民潮啤,需要的是技术和产品为支撑的强大底蕴,是国富民强、美好小康的消费基础,更是以切实以消费需求为方向砥砺前行的远见格局。

作为拥有40余年的中国啤酒品牌,燕京啤酒走出了一条传统企业年轻化转型的成功路线。共同期待,不久以后,一个更好的、全新的燕京到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感情中,任何人对你的好和包容都是有限度的。男人也是一样,他们对你有感情的时候,自然会把你放在心里。
  • 今年的菊花文化节七大展区一方面根据自身特点,展示千余种、近百万盆美轮美奂的菊花精品;另一方面以花为媒,结合国庆、中秋、重阳等节日,举办居民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
  • 我要做个俗人,因为我就是个俗人,努力工作,快快乐乐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在生活中摸索人生的真谛,在生活中寻找幸福的源泉,当走到人生的终点的時候,我会觉得我收获满满,
  • 然而,歌手最大的挑戰,卻是如何突破自己,同時也是為報答歌迷一直以來的支持 ,又豈會是為爭朝夕的獎項?現在仍處於建立自己的風格,不想有一個好定型的感覺。
  • ” 一会要喝水,一会上厕所;一会玩玩具,一会发会呆…… 开始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我不喜欢吃鸡蛋!
  • 你说白敬亭不浪漫吧 他一直把白鸽穿身上你说白敬亭不宠粉吧 他一直怼我们(这是一种爱你说白敬亭不营业吧 一营业就过年喂鸽粮了你说白敬亭变了吧 他一直都是那个不忘初
  • ”恰武什奥卢指出,土耳其向塔利班代表团表达了恢复从阿富汗起飞航班的期望,塔利班代表团也表达了他们对土耳其的请求,特别是人道主义援助和继续对阿富汗投资问题。巴拿马
  •     三、女命感情不顺的八字    1、恋爱和结婚的时候,大运中正官是忌神,偏官是用神    在八字中,如果女人结婚之后,正官代表丈夫,偏官代表情人,如果在婚
  • 我还是自考考的[doge]又到了我吹牛逼的时候了[doge]我山东17级专科刚好碰上了专升本改革努力了三年没争取到升本资格在考研跟等升本机会之间纠结出了一撮白头
  • 这样的一个老师,你别以为换一个身份要给你当老婆,就会有什么本质的差别:还没给你当老婆的时候,没强制你看她的文章,你其实也可以不看!三,三年的时间,泡我的空间泡得
  • !是非ご参加ください☆【受付期間】10月15日18:00~10月24日23:59↓メッセージフォームはこちら!
  • 其二,您需要分清反对的声音和不尊重的声音的区别,您可以对您的孩子说这是错误的,不可以这样做。但是,也请您分清,“通讯录”的存在,不需要您割舍您已经微乎其微的小爱
  • 我是一名英雄联盟老玩家,所以当的只有这么一件和联盟有关的小裙子我真的真的很开心,可惜s7没夺冠,[失望]但是我很想通过别的方式留些一些青春的记忆,可是这个质量和
  • 几个设备和应用最高心率/均心率/距离(这双美津浓绑stryd以前第一道踩线测量系数1,也就是右脚移动距离9.28公里):颂拓新钛137/127/9.81公里,p
  • 我们应尽量谨慎自己的思想和言语,对于不如意的事物,记得有不少时候都是要说:“这些不适合我的现在和个人状况。我们作为一个进步中的人,还都存有个人偏好,对于有些事的
  • “为了达到今天的水平,屹尧科技用了20年!Diamo公司是屹尧科技微波消解仪继捷克国家科学研究院之后在捷克的另一家重量级用户,也是继俄罗斯ALROSA钻石集团这
  • 案例七:以捏造事实、诬告陷害方式破坏选举秩序案2015年7月19日,某村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接到2名举报人借用他人电话拨打的举报电话,反映其
  • 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只要是每个人格优秀的个体生命,都会对社会进程产生有益的促进作用,他们的存在,为社会坚守了一方净土;他们的言行,又为社会传承了一份光明。做一个包容
  • 这也是肖战反黑第一次站出来为自己说话,一直默不作声,作为铁粉真的是很心疼了,也虚心接受微博平台提出的一些要求,表示积极配合管理。这件事件无非就是有那些非官方粉丝
  • 因为闺蜜的一席话,我很难受,就有了和他上面的谈理想等等,那时候的他让我觉得他真的不喜欢我,我说你挺不错的,在我心里你很上进,不差,和我考研同一所学校吧,当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