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了目标却无法走向它”,也许因为你错失了生命的“意义感”】人类理解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最近一直在看亚隆的书。存在主义系列的书,总是关涉那些生命深处的、本质的东西,需要不断地思考、感悟,所以总感觉读地很慢。
为了加速阅读,我已经学了一些快速阅读法,不过还没有在这种书上试验过,不清楚会不会有所帮助。
看亚隆的书,感觉他就像个天使——真诚、毫无保留地描绘出自己和来访者的“相会”。今天,就亚隆的启发,我们来谈谈“无意义感和价值”这个话题。

01
存在主义视角的“意义”
人类是一种追求意义的生物。
不幸的是,我们是被抛入(萨特的说法)到世界上的。如何在本来没有意义的内在世界,创造出一个“意义”,足以令我们“忍受”生命的无常和诸多痛苦,这就成了人一生的课题。
按照亚隆的说法,绝大多数“病人”(他所指的病人不仅指去寻求心理治疗/咨询的人,还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都因为缺乏生活的意义感而饱受折磨。
人们需要意义感来满足自己,对抗从空虚、无意义感产生的焦虑。一名来访者的话表达了这一点:
“我觉得十分空虚,每天晚上看电视让我觉得自己毫无目标,毫无用处。”
“如今我已50岁了,却依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那么如何应对这种“无意义感”的焦虑呢?
很多人会通过立flag、定目标来“感受存在”。
尽管督促自己“要自律”,面对这些官宣的或者自我宣告的“目标”,很多人却往往走不下去,没有足够的心力去执行计划、坚持行动。
很多人对此会开始自我怀疑,越定目标越挫败,越努力越达不成。其实,这还真的不是“自律”、“意志力”之类的问题。
需要好好审视一下:
你是在用这些目标逃避无意义感引发的焦虑、填充自己的生活,还是在朝真正符合自己生命发展的方向前进?
符合自己生命发展方向的目标,或者是顺应你的天赋和优势的,或者是令你感到非常喜悦、焕发生命活力的。
此外,当你真的走在符合你自己生命的轨道上时,你不会去想“达不成”怎么办,因为你最要紧的目标只有这一件,这个目标和你生命的存在本身是紧紧相连的。成功、失败;达成、达不成,在你都不再是问题。你可以停下来休息,也可以继续,但是你深深地清楚你在“对”的路上,你愿意把你有限的生命能量倾注在这里。

有了这样一个“方向”,再制定目标就不会迷路,不会出现上面那种无法坚定地走向目标的情况了。
所以,存在主义视角中的“意义”,是用来抵御“存在性焦虑”的,我们生来面临的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内在世界,必须要从无中生“有”,一个人才能从这种“没有意义”的焦虑中解脱。
但是在我看来,这种“意义”感,无法用头脑来判断,必须用心来寻找。这个“意义感”是只属于这一个人的,也是顺应这个生命发展方向、顺应这个灵魂的进化方向的。
只有这样的“意义”,才能让一个生命充盈饱满;只有这样的“意义”,才对一个生命而言,是有效的。
02
“意义感”直接关涉“自我价值”
当一个人感觉生命毫无意义的时候,可能会不想要活着。这其实是在说,“我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
这里比较复杂,有一个“自我价值系统“存在,影响着你对于“意义感”的感知。你的自我价值感是如何建立的,是否有一个核心稳定的自我,不受外在的评价系统影响?
整合破碎的“自我感”是不大容易的,但这是很多寻求自我成长的人都在做的事情。只有把破碎的自我拼凑、整合好,才能拥有稳定的“自我价值系统”。大多数感到生命没有意义的人,是在这里还没有做好。
上文提到过,只有建立真正“符合自己生命发展方向”的目标,不是为了对抗无意义、填补空虚,才能畅通无阻地走向它。
但找到“生命方向”的前提,是已经建立好一个“自我价值”系统,换句话说,就是“知道自己是谁”(指剔除了一切“身份”的自己,作为一个生命存在的自己)。那些因为找不到生命意义而苦恼的人,其实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是谁”。
如果自我价值感很稳定,在面对“意义感”时可能会比较轻松。只需要接受“必死”这一事实(存在主义四大主题之一),然后考虑「怎么样去活」就可以了。
这又关涉到了「存在」的另外两个议题:死亡和自由。「怎么样去活」,意味着「怎么样向死而生」,「怎么样去承担焦虑,做选择」。死亡和自由都是巨大的存在性焦虑。
死亡总能够让人觉醒。
人们往往能够在死亡面前洞悉自己过往的“无意义”的生命模式,听到自己生命的“呼喊”,进而产生巨大的改变,做出一些真正具有创造性的、符合生命发展方向的选择。
亚隆指出,当意义指向自我之外的事或者人的时候,那种意义感往往更深刻、更有力量。他的意思是“做一些利他、服务、奉献的事情等等。”
最后,对于“无意义”问题的处理方法,亚隆提出了建议:“我们必须做的是投身于所有可能的意义之一。「卷入」是最重要的。”他还援引了佛陀的教导,“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不能教,个人必须让自己完全沉浸在生活的河流之中,这样,问题就不会存在了。”

03
灵性视角的“意义感”
投入存在、充分体验“意义感”的不同可能性、试错、奉献,这些寻找“意义感”的方法都没错。但是,这些寻找“意义”的方法,都是依托外在环境的。
这样找来的意义,也许真的符合我们生命的发展方向,却未必可以令我们坦然、喜悦。
存在主义战士萨特,并没有因为寻找到人生的意义就获得充盈感、变得喜悦。他给自己寻找到的意义,是“战斗”,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奉献和服务。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令他快乐或喜悦。他没有战胜焦虑,死于长期药物滥用导致的身体疾病,他带着自卑阴影、操纵的渴望走完了轰轰烈烈的一生。
如果萨特这样的人生是你的追求,那就完全不需要再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了。“意义”的确不是“找”来的,是你所“创造”的。只要充分地“卷入”存在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想要的,是尽可能让自己舒服地、充实地、喜悦地过好这一生,对“意义感”的认识可能需要再进一步。
从灵性视角来看,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反反复复地体验不同的人生,是灵魂成长、进化的需要。因此,你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有意义。
佛陀曾教导人们,“烦恼即菩提。”我想,这句话也可以理解成“存在即意义”。可以完全面对烦恼,允许烦恼存在的时候,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问题其实是抗拒的态度带来的。
存在和“意义感”,也是这个道理。意义本身是只有人类才追寻的,一只蚂蚁、一只鸟儿不会思考这个问题,也能过得很好。不考虑“意义感”,一个生命本身也具有智慧运转良好。

但我们不是鸟儿,也不是蚂蚁。我们有一颗功能强大的大脑,事实上,我们是唯一会被自己的头脑(念头、想法)所折磨的物种。因此,思考清楚这个问题是非常好的,有助于我们进入灵性视角,对生命的广度和深度有更深的理解。而这些,会让我们的生命运转得更好。
那些“无意义感”,是作为一个生命本身的“呼喊”,它在祈求这个生命的主人,把能量导向那些真正能激活这个生命的活力的领域。

我们需要找到那些“如己所是”的存在方式。
假如,请你列出50件想做的事,放入三个同心圆里。在这些事之中,一定有一些是最核心的,是你作为这个生命无法舍弃的,也是最能够发挥你的天赋和才华的。可以作为你这个生命的存在方式,就是“如己所是”的。
我们也可以参考占星学的视角,通过个人星盘,比较直观地看到此生的灵魂进化方向、天赋特质、冲突模式、最重要的议题等等,从而绘制出“如己所是”的样子。
总之,从灵性视角去看生命的“意义”,有两层含义:
首先,这个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它的存在是为了灵魂的成长、进化面对和跨越种种生命课题,体验不同的人生,增长智慧。
其次,意义感,并不是什么外部的东西,它深深地根植于这个生命本身的内部倾向性。找到那个“如己所是”的,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方式,就找到了自己在这个物质实相中的存在意义。

更多“荐书、灵性成长、心理学“相关文章请关注公众号“默拾趣”(Mo-shiqu)。我是媄仪,一枚成长中的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者。陪你一起慢慢走,了解自己,理解自己,成为你自己

#阳光信用# [玉兔]#每日一善#
路,要靠自己走。永远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他人身上,关键时候,他人可以推你一把,但不可能完全替代你。学做一只蜗牛吧,即使步履缓慢,也要努力一步一步自己往前爬。
有路,就大胆的去走。有梦,就大胆的飞翔。若要成功,就要大胆去闯。不敢做,不去闯,梦想就会变成幻想。前行的路,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人生的帆,不怕狂风巨浪,只怕自己没胆量。相信自己,定能铸造人生辉煌!
生活本来就这么简单,只需要一点点勇气,你就可以把你的生活转个身,重新开始。生命太短,没有时间留给遗憾,若不是终点,请努力一直向前。

【一生粉丝无数,却在93岁拍了一部最“心碎”的片子[心]】他出生在另一个时代。在跨越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之旅中,他历经传奇,目睹过自然世界中最壮丽的奇景和最扣人心弦的戏剧性时刻。

2019年,93岁的他拍了一部纪录片,时隔一年,又写了一本书,它们有同一个名字——《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

这段旅程,记录了这个时代的悲剧——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螺旋式下滑。因为遥远,绝大多数人并不能真切地感知到自然世界的衰退,唯有他积累了厚厚的“证据”,因为这一切就发生在他的一生当中。

“若是我明明看到了危险却一声不响,我会非常内疚。”有生之年,他剩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向世人发出一份自救倡议书。

这位现年95岁高龄的老人就是大卫·爱登堡,这颗星球上的生物最年长的挚友。

因为看见 所以悲伤

爱登堡的一生,都行走在荒野中,他几乎踏遍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除了出于从小的爱好,他还把这一切归功于自己的好运气。

26岁那年,他给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广播节目投去简历,被拒绝了。不过,有人看到他那份落选的申请信,邀他到BBC电视台工作,他选择了尝试。

那是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他幸运地搭上了全球航空业起飞的顺风车,才可能去到那些隐世之地,从此享受来自大自然生命的馈赠,60年不曾间断。

很多人知晓爱登堡的名字,是因为他拍摄了许许多多享誉世界的自然纪录片。

《生命的进化》《活力星球》《生命之源》《植物的私生活》《蓝色星球》《冰冻星球》《地球脉动》……通过这些纪录片,很多人才真正认识了大自然。

在他非同寻常的职业生涯里,他始终保持着幽默,充满活力,从未有隐退之意。

可就在《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的镜头面前,那张熟悉的脸因为衰老而“下沉”,他的眼睛不时时地离开镜头,不发一言,他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悲伤之中。

这部纪录片和同名著作与他此前所有的作品都不同,这是他经过深刻地审视,把那些“最美纪录片”背后,来自自然的哀吟,以及他所亲眼目睹的拍摄对象发生的命运变迁,说给人们听。

“现在回看我早年拍摄的影片时,我认识到,虽然当时我自觉身处荒野之中,徜徉于一个原始的自然世界,但那其实是我的幻觉。即使在那时,很多大型动物就已经非常稀少。”爱登堡在书中写道。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爱登堡都在环游世界,拍摄一部梦想已久的纪录片《生命的进化》。摄制组前往39个国家,拍摄了650个物种,走过了约250万公里。而他们明显地意识到,有些动物变得越来越难找了。

1978年,他去拍摄山地大猩猩,在非洲中部森林深处,这种动物只剩下300只。当时,小猩猩的市场需求量高,非法捕猎者为了捕捉一只小猩猩,会不惜杀死数十只成年大猩猩。

爱登堡第一次见识到生态灭迹的情景是在东南亚。1950年代,婆罗洲有3/4的土地是雨林,能看到很多红毛猩猩。但到了20世纪末,婆罗州雨林面积已经少了一半,另一半变成了单种栽培的油棕园地,那是个已死的生态系统。

他从60年前第一次见到红毛猩猩起,婆罗州的砍伐作业已将他们的数量缩减了2/3。

1990年代后期,爱登堡制作纪录片《蓝色星球》,海洋生态是它的主题。可自1950年代,大型商业渔船开始进入国际水域,捕捞世界各地的海产,到了20世纪末,渔船已捞走了大海中90%的大型鱼类。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开始消失,浅水区的海洋生态也渐渐消失。

1998年,摄制组无意间发现了一件鲜为人知的事——珊瑚礁白化现象。“期初我们觉得漂亮,后来才猛然惊觉,此景是个悲剧,因为眼前所见其实是一副副白骨。”珊瑚白化的原因是个谜,后来科学家发现,在多数发生珊瑚白化事件的地点中,都是海洋迅速变暖的地方。

2011年,爱登堡制作《冰冻星球》,那一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他出生那年高出了0.8摄氏度,这一变化速度超过了地球过去1万年中任何时候的气温变化速度。

过去30年,北极夏季的海冰减少了30%,地球上的冰盖越来越少。

也是在那时候,爱登堡在沿俄罗斯的北冰洋海岸目睹了令他心碎的一幕:

海象的主要食物是生长在北冰洋海底几个特定地点的蛤蜊。在潜水觅食的间隙中,海象会爬到海冰上休息。

可是,现在供它们休息的海冰都融化了,结果它们只得游往远处的海滩。合适的休息地点寥寥可数。

于是,占太平洋海象总数2/3的数万头海象只能挤在同一片海滩上。密密麻麻的海象挤得喘不过气来,有些海象只得顺着岩坡爬到悬崖顶上。

离开海水的海象视力很弱,但悬崖下方大海的气味是清楚无误的,所以它们就试图抄近路进入大海。一头3吨重的海象从悬崖上翻滚下来摔死的景象令人难以忘怀……

从爱登堡1950年代拍摄纪录片至今,世界上野生动物数量平均减少了一半,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野性。

“这就是我的证词,这是我这一生经历过的地球退化的过程,但故事还没有结束,要是我们再不停下来,下一个时代出现的环境毁坏,将比我这一生所经历的更加严重。”

如何感知人类以外的生命

虽然爱登堡在全世界有无数的粉丝,很多人甚至是看着他的纪录片长大的,但也许鲜有人能真正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爱登堡的独特,是来自他孤独和心碎的一面。”资深纪录片爱好者、青年作家邓安庆告诉《中国科学报》,“因为他比我们地球上绝大多数人都活得更久,经历得更多。”

“爱登堡开始认知的世界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生态破坏,他最初选择从事自然纪录片工作,是出于对自然界的好奇,想要去探索。然后通过镜头告诉人们,这个星球是多么的多元,多么的壮美。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亲眼见证了曾经的伊甸园一点一点崩塌,他视为珍宝的东西一点一点破碎,那种心痛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

在观看、阅读爱登堡的作品过程中,邓安庆意识到他的生命已经和自然融为了一体,“他对自然理解和思考的深刻性,远非我们这些后来者能够触达的,这是有很高门槛的。”

爱登堡在他自传的结语中写道:“我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且不愿停下制作节目的脚步,最根本的原因只是,我不知道这世上还有比凝望自然世界并尝试去理解它,更为深刻的快乐。”

“与此同时,他发自内心地觉得,如果人类再不努力,地球真的要走向危险了。而他自己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更想争分夺秒地去工作。”邓安庆说道。

难就难在,荒野对大众来说,太遥远了。爱登堡曾在《关于自然历史电影如何激励人们》中说过:“人们不愿意去拯救他们一无所知的东西。”

所以他一辈子的事业,就是用纪录片的方式进行科普教育。把科学家研究成果中的客观数字可视化,并最大程度地去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

可即便如此,也未必人人都能感受得到。邓安庆的体会是,要真正与人类以外的生命产生心灵上的连接,最终要靠人们走进自然界,拉近物理距离,产生直接的接触。

不必是遥远的荒野,城郊的一片田、一座山、一条河足矣,前提是要学着观察、了解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迁徙……当人们在现实世界产生了疑问,反过来再从更多的纪录片、书本中去寻找答案,这样不断循环往复,与自然的连接才会变得牢固,并且无论走到哪里,这个世界都是不枯燥的。

给全人类的自救倡议

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研讨会、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2019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近年来,年过九旬的爱登堡带着他的纪录片出现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他发表演讲,参与电视访谈,为人类挽救自己的最后机会奔走呼告。

爱登堡说,他用一辈子探索生物世界,终于确定了一件事,“重点不是拯救地球,而是拯救我们自己。”

当他站在30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的废墟上时,他惊奇地看到森林取代了城市,野生动植物接管了那里的一切。

“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无论人类有过多大的失误,大自然最终都能克服一切,生物世界会顽强地活下去,人类却不能。”

那么,人类究竟应当如何自救?希望并非渺茫。爱登堡在纪录片和书的最后提出了重新野化世界、保持万物可持续性的观点,并针对国家和个人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他引用了研究地球系统的顶级科学家约翰·罗克斯特伦和威尔·斯特芬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探索出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内部运作和固有弱点,发现了9条“星球界限”,包括了生物多样性损失、空气污染、臭氧层浩劫、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化学污染、化肥使用、淡水取水量、土地流转。如果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不超过这些界限,生存就是可持续的。

如果人类欲壑难填,突破其中任何一条界限,就可能动摇生命支持系统,给大自然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针对这些生态界限,爱登堡提出要转向清洁能源,科学地管理渔业、设立海洋保护区网,退耕还林,发展垂直农业,倡导更节制、更平衡的生活方式等等,而能真正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人类要超越自身对“增长”的执念。

不过,爱登堡勾勒的并非是一个“生态乌托邦”世界。因为他清楚地知晓,人类社会内部,依然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世界。

他特别提到,最近的一次研究估计,人类对生命世界的冲击几乎有一半是由最富有的16%的人造成的。最富有的人在地球上惯常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可持续的。

“我们必须不仅学会在地球有限资源的范围内生活,还要学会如何更均衡地分享这些资源。”

他解释,具体而言,在筹划通往可持续未来的路径时,必须要考虑人类福祉的最起码要求,包括体面住房、医疗服务、清洁饮水、安全食品、能源使用、良好教育、足够收入、政治声音和公平正义。

在他看来,这些社会条件和之前的9条生态界限一样重要,只有同时满足了,人类才能真正维持一个稳定安全的地球。只讲生态界限,是没有意义的。

这是一位悲天悯人的老人给予这个时代最深切的叮嘱,让人无法不动容。#读书# https://t.cn/A6M2udpA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米儿早安ノ☀记得吃早餐哦嘿嘿今天也加油,最近我这里下雨️ 好像好多城市都有降雨,记得出门带把伞,不下雨也放包里一把伞,也不占地方☂️ 昨晚有米儿说想要日专整理
  • 為了完整傳達這樣的概念,我從三種不同方向的漸近線開始著手。我永远摸不清生活的本意,我的想法也一直在变,恰似故人被推着前进与物件伫立在原地不动的矛盾。
  • 所以,对待战争,明智的国君应该慎重,贤良的将帅应该警惕,这是安定国家、保全实力的根本道理;费留的战例,典型的是春秋时吴伐楚之战,孙子当时也参与了,吴王阖闾杀吴王
  • 而你提问的则是走的庄游合力模式,11天6板,如果说之前还看不出来的话,那么今天分时特别明显,早盘对倒,然后尾盘偷袭,这个尾盘偷袭就是花最少的钱,把股价打上去,然
  • 为感谢您选用智慧岛专利在线平台提供的服务,您在平台上消费的服务费部分,平台已为您累计为消费积分,您可以在积分商城用积分兑换礼品,共有2000多种礼品可供您选择。
  • (所以,普通人难坚持一件事,本身就是因没有热爱或热爱度不够,坚持的难度系数本身更高了)热爱才是最大的天赋,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这样,才能一直保持敬畏心,做表演的
  • 我是疯了吗怎么会去投机呢 抖抖#金泰妍回应房地产欺诈被恶意揣测##金泰妍遭受企划房地产欺诈#由于大部分韩国网友揣测金泰妍买房作为投资意图被骗,泰妍刚发文澄清“
  • 时间会告诉我们,简单的喜欢最长远,平凡中的陪伴最心安,懂你的人最温暖|ℍ 看淡得失,珍惜拥有 不负时光,不负自己好好做事,努力挣钱,学会负该有责任,也学
  • #刘宇宁新歌千里江山# #刘宇宁千里江山MV# #摩登兄弟[超话]#在这世界 好多事坚持也没有如愿但我们相信只要依偎 雪融了就会有春天我 专属于你的蓝天 每滴眼
  • 走在颇有年代感的石板路上,听着异乡的方言,就有那么一种从容的味道。秋天,是属于柑橘的[微风]橙、柑、柚、橘,盈盈满满,压弯枝头空气中弥漫着酸甜的果香,咬上一口,
  • ”BGM☞上海烛龙 文案及人设: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酱酱绿色号专列# 传送门:今晚八点拼手速[ok]蜜
  • 絷之维之,以永今夕。絷之维之,以永今夕。
  • #九价##西安hpv九价# 疫苗的安全性已获WHO (世界卫生组织) 确认,新疫苗也于2014年获FDA(美国食品及药物管制局)批准上市,并由CDC(美国疾病控
  • 据悉,本次比赛也有不少职业高水平牌手来扬,其中代表江苏棋院参赛的王南和左小雪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桥牌锦标赛上获得了女子亚军的成绩,2017年,王南还曾拿到过世锦赛的
  • (但不可以做坏事儿~)以下对话请自行脑补二老声音//“冬梅,你喜欢啥花呀?这花寓意好……好个屁啊!
  •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超话]# #华珠分享# 【值得坚持的九件事,帮你成为更好的自己】①独立思考:让你不随波逐流,不迷失自我;②真正自律:让自律去治愈迷茫和焦
  • 所以胡扯八扯不止是乱七八糟穿越的情节,在细节处的天马行空更多是掩饰了知识结构的缺失造成的贻笑大方。 奇,上面为大,下面为可,本义为特殊的,不常见的,后来引申为出
  • ——李商隐《春雨》 36.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陆游《诉衷情》 1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 这些年,智能可穿戴设备,从最早大家眼里的最炫科技造物,变成了具有实际使用意义的日常用品,也正是顺应了目前社会的机构发展。这两款都新增了高原血氧监测功能,提供高原
  • 自活动启动以来,截至本周,主办方已收到首批的数十幅(个)参赛作品,摄影师们用手中的影像设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现市树银杏之美,用最美的瞬间展现成都的诗意生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