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健康 @北京医管 @北京12320在聆听 ​​​ ​​​​
从此告别“住院难”,鼻科日间手术蓬勃开展

“大夫!我什么时候才能住上院啊?”这曾经是北京同仁医院鼻科待入院患者向医生提出最多的问题。

如何缩短患者入院等候时间
由于床位有限,同仁医院鼻科待手术患者从开具住院证起,平均需等待3个月以上才能入院。如果急需手术的患者不堪久等,就会被迫转向其他医院手术。既影响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也影响医院和科室的发展。

王成硕主任就遇到这样一位年轻患者,因为在同仁医院排队入院等待时间太长,就在本市另一家医院接受了鼻科手术。患者术后不放心,又挂王主任的门诊号复查,说一定要请同仁的专家看一看手术做得是否成功他才放心。那么如何解决患者等待入院时间长的老大难问题呢?扩张床位?短期内不现实;加快周转?努力过,但余地不大。于是就只剩下一条路——开展日间手术,实现24小时出入院,加快病房周转!

开启头脑风暴论证手术可行性
日间手术是指患者从入院、手术到出院在24小时内完成的手术。该手术管理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医疗效率,但对医疗流程管理要求很高。鼻科之前也试图推行过日间手术,却一直不温不火。为什么鼻科的日间手术难以开展呢?是因为与其他手术相比,鼻科手术有其特殊性:绝大部分为全麻手术,术后必须鼻腔填塞止血,需留观过夜,确定无活动性出血方可离院。而以往常规日间手术流程要求“当日入院-手术-当日出院”。如果鼻科套用这样的流程,术后患者没有足够的留观时间就出院,一旦出现出血之类的并发症,处理起来就比较麻烦。这样的日间手术,患者不安心,医生也不放心。为了解决流程管理上的问题,鼻科组织羡慕等青年医生专门论证了鼻科日间手术的可行性。经过集体头脑风暴后,大家得出结论——既然鼻科手术需要足够的术后观察时间,不如让患者近中午来办住院手续,下午手术,术后留院观察一晚,第二天中午前离院。这样即保障了术后观察时间,又满足24小时内完成入院-手术-出院,完全符合日间手术的要求,同样可以提高床位使用效率!

多部门合作优化工作流程
既然理论上可行,那就干起来吧!为了协助鼻科日间病房顺利运转,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同仁医院多部门携手合作,优化工作流程。在日间病房投入运转前,医务处组织了多次会议对工作流程进行论证;患者在鼻科门诊确定可以接受日间手术后,由主诊医师为其开具术前检查,并预约好接下来的一系列会诊和复查;门诊部做出突破性尝试,开通鼻科医生邀请麻醉科、内科、儿科会诊的转诊权限,患者不用担心因挂不上会诊号而影响接下来的治疗;信息中心针对鼻科手术的特殊性,对日间手术预约系统进行改造升级。患者对于自己的诊治计划了然于胸,大大改善了他们的就诊体验。

按照新的流程,患者入院前一般只需要来门诊2~3次即可完成所有术前检查和会诊。鼻科针对日间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围手术期并发症处理预案、患者术后换药等环节召开多次会议,进行细致深入的讨论。

开启日间手术新模式
经过约一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2021年8月1日,鼻科日间病房在东区11层正式挂牌运行。经历了8月初新冠疫情反扑的考验,截至2021年8月31日,鼻科共开展日间手术80台,同期开展常规病房手术145台,手术量与前两月环比增长150%,同时控费降耗,规范合理手术收费。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4张日间病床能承载20张常规病床的手术量,因而大大缓解了待床压力。对于患者而言,在缩短院外等待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同时,医疗花费也减少了;对于鼻科而言,充分调动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月平均住院日从7天缩短至4.5天,年轻医生的工作热情也得以释放。

一位日间手术患者出院后在写给他的主刀医生黄振校副主任医师的感谢信中说道:“一日病房手术是同仁医院为了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提高医院就诊率、减轻患者负担提出的最新的惠民措施……我在家休养的同时,还可以看看孩子、处理点工作上的事,有空还能到楼下走走路……回想一下这次住院手术的经历,感觉真的是很幸运!”

各兄弟科室积极联动配合
鼻科日间病房的顺利运行少不了各兄弟科室参与联动配合。手术量增加,麻醉科的工作量也相应增加,加班加点的情况时有发生,大家克服困难,积极合作,保障工作平稳开展。为了标本信息能及时送达,病理科专门有人加班负责接应;护理部特地派出管理日间病房经验丰富的马张芳护士长传授经验;耳鼻喉科门诊的韩梅护士长尽职尽责,为每位日间手术患者把好术前最后一道关卡;鼻科病房的张平护士长克服人手短缺的困难,带领病房护士确保患者得到温暖细致的护理;每天工作强度原本就已经很大的财务处也积极配合;不论何时,只要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信息中心总能及时响应,配合临床需要升级改造日间手术预约系统。

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鼻科于9月1日将日间病房的床位数由4张增加至8张,预计手术量较开展日间手术前环比增长200%,平均住院日和平均待床时间均缩短50%,今后,鼻科将为更多的患者提供高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https://t.cn/A6MGFWdl

【楼市变局下的生存思辨:红线、杠杆与新赛道】

在体验了近20年的“速度与激情”后,房地产这趟列车走到了十字路口。

今年以来,在“房住不炒”的指导思想下,地产调控不断加码,融资管理“三条红线”、房地产信贷“五档管理”、土地出让“两集中”制度等先后出台,行业面临的政策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高杠杆—高增长”模式变得难以为继。

“活下去”,对于房企而言,从未如此真切。

9月18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主办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21届年会在上海圆满闭幕,数十位行业专家与房地产资深从业者围绕“穿越‘红线’:后杠杆时代的梦想与现实”这一主题,共同探讨了新周期、新形势、新理念下的市场逻辑和生存之道,并为变局中的行业提供了诸多启示。

后杠杆时代,地产企业的梦想如何安放?敬请关注本期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特刊。

房地产业正迎来二十年未有之变局。去年以来,随着“三条红线”“五档房贷”“两集中”供地等政策陆续落地,房地产行业的生存规则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房地产业市场化改革以来,沿用了20多年的“高杠杆—高增长”模式不再行之有效,企业的生存哲学也面临重构。

9月18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主办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21届年会在上海圆满闭幕,本次年会的主题是——“穿越‘红线’:后杠杆时代的梦想与现实”。数十位行业专家与房地产资深从业者共同探讨了新周期、新形势、新理念下的市场逻辑和生存之道,并为变局中的行业提供了诸多启示。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的开局之年。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中国经济的走势备受瞩目。曾作为经济增长稳定器的房地产业,也迎来重新定位的契机。”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21世纪报系总编辑邓红辉在致辞中表示。

邓红辉指出,去年以来,房地产融资“三条红线”、个人信贷“五档管理”政策陆续出台,使房地产业走向“去杠杆化”;集中供地制度推出,意味着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更加彻底;租购并举的强化,房地产税改革的推进,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又令房地产业的民生属性更加凸显,并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房地产企业既要赢得这场生存竞争,又需要在新时代重新锚定自己的位置,一场关乎行业生存与发展的思辨亟需展开。

此次论坛既有公开发言,又有闭门讨论,话题涉及政策、市场、企业、行业等各个层面,范围从房地产业延伸到物业、家居、建筑建材等多个上下游产业链。当日,大会还发布了《中国房地产产品力报告》,从终端的产品视角,探讨变局下的突围之道。2021年度“中国地产金砖奖”研究案例亦同时揭晓,为行业展示标杆的榜样。

变局之判
过去20年,中国房地产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轨道中,虽然在改善居住条件和助力经济增长方面功不可没,但一些“副作用”也渐渐凸显,比如土地财政依赖、金融风险累积、房价过高产生挤出效应,等等。

因此,近几年来,监管层通过在政策端的持续发力,试图改善这些局面,并促成市场的长期稳定。尤其是去年以来的政策持续收紧,显得坚决而有力。

“‘房住不炒’并非‘权宜之计’,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方向,因此不要去挑战中央坚持这一纲领的决心。”论坛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发布主题为“房地产发展任务”的演讲,强调了对政策的理解与执行。

冯俊进一步解释,住房产品既有投资属性,又有消费属性,这是不可变的。但从调控的角度,显然不能把满足投资需求放在第一位,所以“对中央的决心需要有个确切的认识”。

在调控政策的选择上,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贾康在演讲中表示,行政手段的“治标”如何对接基础性制度支撑的“治本”、形成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是房地产领域的关键问题。“要打造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一定要以基础性制度建设来治本。”

贾康说,启动房地产税立法早已进入决策层的改革日程考虑,房地产税改革的目标包含稳房价、深化省级以下分税制改革、优化再分配机制、提高直接税比重等四个方面。从实际操作上,当下存在房地产税进行试点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立法之后,对地方充分授权,区分不同情况分步推进。

他还认为,除房地产税改革之外,相关“基础性制度建设”至少还涉及土地制度、住房双轨制等。

那么,按照现有的趋势,行业将如何发展?

民生加银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指出,“我们不能延续过去20年的红利,更多的是我们不得不接受另一个时代的洗礼。”他表示,房地产行业的高增长远去是趋势性的,不是周期性的。“即便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整体的或结构性的有所放缓,它也一定不会迎来新的房地产的周期,周期是没有了,趋势性逐步下行。”

生存之道
“活着才有意义……关于安全、预期、速度,安全肯定是第一的。”在“强监管下的增长边界:安全、速度与预期”专场讨论中,当被问到现阶段企业策略的权衡时,金科股份副总裁张勇表示。

市场环境的巨变,正迫使房企重新考量各项战略目标的排序。近两年来,规模、利润、土储、多元化被提及的频率明显减少。相反,企业对现金流、负债、运营等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中南建设董事、中南置地高级副总裁唐晓东表示,只有安全的规模增长是有意义的。“当下一定是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既要求规模,又要求利润,然后又要求现金流,这个其实很难。你肯定要取舍,所以首先要安全。”

过去多年来,房企的一系列策略选择和运营模式都是以“快”为导向的。高杠杆、高周转、高增长,决定了房企在各个运营环节都要与之匹配。一旦降速,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企业如何平衡发展、安全这些事情,从我自己的从业经验来看,还是要回到‘既要、又要、还要、且要’。”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表示,企业经营是一个均衡的逻辑,不能只追求一面。

林中表示,旭辉会在增长、盈利和风险三个方面进行布局,这也分别对应行业地位、发展质量和安全边界三个层面。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会采用不同的协同模式,但不可偏废。

此外,由于房地产的开发销售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因此策略的选择也必须要有前瞻性。“今天碰到的问题可能都是过去两三年之前,甚至三四年之前埋下的,等到今天你发现了再来调整已经来不及了。”林中说。

回到当下,从业者的共识已经变成“保卫现金流”,然后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性调整。在谈及现阶段“解题方法”时,张勇表示,“去库存,收一收投资,备足现金。在组织架构上再做一些调整和优化,就是把力量用到资金端、财务端、营销端,而不是投资端。”

唐晓东也认为,“如果你手里库存足够多,坚决去库存,坚决把现金流找回来……企业做运营,在运营端体现出来的就是成本、供应链的管理,供应链的优势充分发挥起来,也能抗风险。”

突围之术
房地产业真的没有空间了吗?冯俊指出,今后几十年,房地产市场不可能保持20多个百分点的增长,但是保持现在的建设规模,既是需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总规模会保持在这么一个水平上。”

到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突破1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也已达到17万亿元。该水平已是历史峰值,但对于常年以规模增长为追求的房企来说,若“蛋糕”不再变大,行业的“内卷”就不会停止。

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在演讲中表示,“十四五”期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大概率会突破20万亿元。但绝大多数房企制定的五年战略目标,销售额都有不少的增幅。如果加总,销售目标总和可能达到50万亿元。相差的30万亿元就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完全可以断言,未来的市场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完成销售目标的难度只会更大。”他表示。

论坛期间,兰德咨询产品力提升事业部和21世纪经济报道地产课题组联合发布了《中国房地产产品力报告(2021)》,对房地产产品力进行了系统的定义和梳理,并就提升产品力、实现销售突破提供了一系列的实操建议。与会人士普遍认为,随着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产品力的提升已成为现阶段的制胜“法宝”之一。

除此之外,随着存量时代的到来,资管赛道的机会也大量涌现。其中,在物管领域资本化浪潮崛起的背景下,物业显然已成为最受关注的领域。

今年,大会设置了“喧嚣与冷静:物业服务的资本化与增长密码”对话,对物管行业的发展进行专题讨论。雅生活集团执行董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大龙表示,在资本化的浪潮中,物业行业进入到新的发展时代,整个行业的聚集度在提升。但这只是企业实现增长的第一步,只有做好投后管理,提高服务力,才能给企业带来有效的增量。

越秀服务执行董事兼常务副总裁毛良敏认为,当下行业内有各种各样新的商业模式,也会进入各种各样的业态。但无论是何种业态和商业模式,核心基础都是把客户服务先做好,这是行业生存的底层逻辑。

关于行业未来的发展,龙湖智慧服务集团副总经理王建辉提出了“一个不变,两个转变”,不变的是这个行业的服务属性和民生属性,而行业的管理方式在未来一定会发生大的变化。此外,在科技的赋能下,作为劳动密集行业的物管行业或许会有新的变化。(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老铁说股##房地产##v光计划#

【福建省累计感染者123例,#全国多地发布中秋国庆旅行提示# 】根据9月14日国家卫健委最新疫情通报,从9月10日发现疫情到9月13日24时,福建省已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02例,无症状感染者21例,共计感染者123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此轮疫情还正处于大规模核酸筛查阶段,今后几天里感染者的数量可能会进一步上升。

9月13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发布了“兰州大学对9·10福建省莆田市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预测”结果。在二级管控下,本轮疫情将于9月26日左右得到控制;本轮疫情累计确诊将预计约268人。

[话筒] 首个病例发现时可能并非源头感染者病例

“本次疫情与近期多地发生突发的疫情有一些共性,首个被发现的病例并非是已经被管理的传染源,这样开放性的病例出现增加了疫情扩散的可能性,后续会出现二代甚至三代病例,防控的难度也增加很多。”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李军告诉健康时报。

李军分析道,本次疫情的首发地是学校,不是疫情常态化管理的高职业风险人群,这样的人群出现多名感染者,有可能本次疫情在低风险人群中有已经潜伏部分无症状感染者,这也是本次疫情防控的难点。所以本次疫情的防控不仅要关注感染的高风险人群,还要注意覆盖各类人群的监测。

[话筒] 专家提醒:尽量减少远距离跨区域出行

“由于本次疫情隐蔽性较大,不容易被发现,特别是高风险地区的人群依照防控要求减少出行。”李军说道。

如果需要出行,针对假期出行应该注意的事项,李军认为,首先,对于全国处于低风险区域的民众,中秋国庆期间疫情防控仍然不能松懈,所以相关部门对人群聚集有适度的控制和要求,避免过度聚集。

其次,对于疫情防控好风险低的省份,可以在区域内进行常规的节日活动,但如果跨区域远行的民众,要提前了解并遵守当地的防疫要求,非必需尽量减少跨区域远距离出行。

[话筒] 多地倡议原地过节,不出省不出市

北京疾控: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建议中短途旅游

9月14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微发布了中秋国庆出行的防控10点建议:①坚持非必须不出境,不去中高风险及有病例报告的地区旅行;②提前规划错峰出行;③以京郊游和中短途旅游为宜,室外活动为主;④提倡出游前全程接种新冠疫苗;⑤减少不必要的聚会;⑥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⑦要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⑧合理膳食注意卫生;⑨避免与野生动物密切接触;⑩返程做好健康监测。

内蒙古多地:倡议就地过节,不大规模聚集和聚会

近日,内蒙古赤峰市、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呼伦贝尔等多市疾控中心发布中秋、国庆假期防控提示,倡议大家就地过节,不提倡聚集和聚会,尤其是大规模的聚集和聚会。近期如非必要也不要前往福建省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旅行及出差。

黑龙江:非必要不离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9月14日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涉及中秋国庆假期出行的重要提醒。建议假期合理安排出行,选择短途旅行,在市内或近郊游玩。非必要不离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同时,假期期间不提倡聚集和聚会;建议假期出行前,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陕西西安:中秋、国庆假期非必要不离市

9月13日,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重要提醒,要求合理安排假期行程,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非必要不离市。不提倡聚集和聚会,特别是避免大规模聚集。

山西太原:旅行结束14天内做好健康监测

9月13日,山西太原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中秋、国庆假期即将到来,避免非必要的跨境旅游,非必要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区,旅行期间要服从旅行目的地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旅行结束回来以后,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做一个继续的观察。在14天里,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发热之类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同时要跟医生报告你的旅行情况。

山东多地:避免跨省旅行,返回后进行报备

近日,山东青岛、烟台、威海、东营、聊城等多地发布提醒,中秋和国庆假期,尽量减少或避免跨省旅行,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和疫情重点地区。旅程结束返回应提前向所在地社区(村)报备,按要求落实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相关防控措施。假期不提倡聚集和聚会,尤其是不允许大规模的聚集。

广西:假期期间不提倡、不允许大规模的聚集

9月12日广西疾控中心紧急提示,中秋国庆将近,如有出行计划的群众,请提前了解目的地的疫情防控等级,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出行过程中依然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在出行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遵守戴口罩、勤洗手、保持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不扎堆、不聚集的疫情防控措施。在假期期间,不提倡聚集和聚会,尤其是不允许大规模的聚集。(健康时报 鲁洋 高瑞瑞)(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居民正在排队进行核酸检测。图片来自仙游今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穿一身古装,好像一个俏皮高贵的古代二小姐啊,发型简简单单,和古装的适配度真的很好,莫名有点期待小苹果演戏,她的颜值真的可以进娱乐圈了。颜值和气质不输章子怡,国际
  • 待我偷偷摸摸回到床上, 他又喵喵的跑来了… …[裂开][裂开][裂开][裂开][裂开][裂开][裂开]‍‍‍‍‍‍#哈利波特魔法觉醒黑市[超话]#挂人避雷当时
  • #今年儿童节我想#童真欢乐营地 解锁儿童节新体验—“发现小小艺术家”作品展/小丑派发气球&人偶巡游 超好看的透明梦幻气球/ 西安SKP 6F童真欢乐营地
  • 《超越》竭尽全力的去表现这一核心思想,虽然影片的矛盾点很软,演员的张力又不够,笑点生硬,但它仍旧有值得观看的地方。作为一部小众题材的低成本电影来说,《超越》应该
  • 半夜1:30左右热醒,感觉发烧加重,却没有力气起床喝水,继续煎熬入睡,再之后两点四点断断续续冒虚汗干呕……5月3号早上睡醒喝水吃不下饭,好在已经退烧,头疼一天继
  • #大数据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赋能新时代:从检察监督走向社会治理】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就是生产力、战斗力。如何借助大数据实现类案监督,进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 当你已经开始考虑金鱼的安全感时,根本不会在电梯里抽烟了吧? 喊了一会儿后,两伙人就打不下去,散了……散……了……[允悲][允悲][允悲]#佛系青年# #麻辣小龙
  • 渔舟轻泛,林籁泉韵。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贺峻霖[超话]#非常非常讨厌同担互撕,更讨厌每次撕完就弃号走人。为什么霖国没有10万以上的大粉(不算站姐),队友家有好几个,因为基本上都在1、2万左右时,因为
  • 里面还有柚子果肉和爱玉冻米饭是蝶豆花染的 无限量续[举手]-整体就很朴实的味道觉得作为娘惹菜 可以再重口一点[揣手]好像还是更喜欢现代改良一些的 食材更精致 调
  • 【紫荆花的诗情画意】 穿过雨巷的风,能够亲闻到一股淡雅清芬的丁香味,岁月的脚步与我的思绪,惬意轻松地漫步在十字路口顺着大“s”形的休闲步道,一阵得意的春风拂过
  • (来自墨尔本第一人气-V-信-公-众-号: CityDiscount)#济南# 【济高珑悦府维 权了】据网友,因虚假宣传,降标减配,严重不符!#CD折扣分享#
  • 我们都沿着岁月的脚印步步前行,交集而过便匆匆离去,只留下回忆仅供怀念。我们都沿着岁月的脚印步步前行,交集而过便匆匆离去,只留下回忆仅供怀念。
  • 03静能修心,安然自若很喜欢林清玄的一句话:“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烦恼喧哗,彷彿生命中的污泥,但我们也等待着,或者会有一朵莲花,一些清淳的智慧,从无明的、未名的角
  • 我觉得是的,平日里在公共场合我不是一个会躲避和人沟通,甚至于理论权益亦或是对错的人。你的妻子?
  • 操作上个人建议29800-30200区域空单进场,目标看29200-28000以太坊操作上个人建议1830-1860区域空单进场,目标看1760-1680#比特
  • 学会和自己相处晚上很早就回了宿舍 因为天空中乌云密布 感觉要下大雨我现在还不会单手骑车 在寝室弄完工作报告没事就想着出去走走 去买个巧乐兹 我想要不去跑跑步吧
  • 可能和好多人的关系都是这样,只有短短浅浅的缘分,但是留下的印象又是较为深刻的,帮助了我们一把又一把后天考试给我冲!三、神位供奉神位免不了点香烛,经常弄得家里乌烟
  • 今日职场笑话持续 本来7点多一个同事立马走人了 我很心动 但是还在努力想改完 明天周五就可以早下班了 然后过了十分钟 领导说今天感觉大领导不会来 早点回家吧
  • 有一路直升博士又当过兵的颜值担当;有从香港到新加坡又到香港的西安学霸;有香港中文大学的经济学老师;有在美国从事母基金的爽朗北方女孩;有完全日系美少女范却很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