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姿物语[超话]#
枫儿美如画。[舔屏]

太阳篇应该是过不了审了,制作组估计也不会特意做这个黑暗系的小短篇,几个画面带过吧。我实在太喜欢枫儿了。

btw,东方家的长公主,本名叫红,哈哈,她妹妹叫绿。不过,进入正传就跟小草姓,改名叫苍月枫了,后面印象最深的两段关于她的,不一定多有道理,起码让我思考了很多,贴一下。

其一:

枫儿抬起头来,轻声道:“但我却有一点疑问,为什么兰斯洛大人您知道我在妓馆工作时,感觉会有那么大的差别?难道在您的感觉里,一个武者比一个妓女要值得尊重吗?”
这是哪门子的问题,兰斯洛着实呆了一下,这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再明白不过的啊。
“我从前也和您一样想法。可是,到头来我才发现,做一个妓女,仍是给她的客人欢愉和快乐;而做一名武者,无论出手杀戮的理由是什么,留下的永远只有仇恨与痛苦……每次的出剑,总是在伤害着别人,给予他们痛楚。为什么您会觉得这样的人值得敬重呢?”
枫儿淡淡的询问,让兰斯洛为之心怯。他不是个多愁善感的人,更难得思及自己所作所为。可是这时被枫儿一问,他感到哑口无言。
回顾过往,自己手上也沾染了不少人命啊!杀戮当时或许很痛快,但那些人的家人,必然因为自己的绝命一刀,而受到连带的伤害与痛楚吧!
就像在枯耳山之役失去了所有朋友的自己……

其二:

  「花先生。」

  用这样的称呼,除了为了表示些许敬意,也是因为自己不愿意用直接叫名字这样子亲昵的叫法。

  不过,对方也不至于因为这样,就蠢到以为枫儿没有认出他来。闻言,冷笑一声,在回头同时也把面罩扯下。熟悉的脸孔,赫然便是前任花家家主花天邪。

  「救命之恩,足感盛情,不过……就这样了结了吗?」

  问得客气,不过语气里的意思,则是不相信花天邪会这样好心,会毫无理由地出手相救自己。

  奇雷斯那一身魔功,自己刚才亲身体验,情知非同小可。花天邪挨了他一爪,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自己依稀也能想像到当时的惊险,只要避得稍稍一迟,两个人势必在他爪下粉身碎骨,什么魔化体质都没用了。

  听说这人为了获得力量,连亲生兄长都能残忍杀害,冷血残酷之至,自己与他非亲非故,他会甘冒生死奇险,出手相救,若说这仅是仗义而为,别说自己不信,说出去没人相信,恐怕连花天邪自己都不会相信。

  这背后自是有重大图谋,只是自己看之不穿而已。他掉头就走,那也只是欲擒故纵的手法而已,与其双方花心思猜测,还不如直接把话挑明了说。

  「嘿,我不走,留下来要做什么?难道你这女人要对我以身相许吗?」

  花天邪冷冷一笑。躯体魔化完全的他,外表上并看不出有什么异状,一切就与当初无异,只是肤色苍白得吓人,脸上孤傲神态不变,但较诸昔日,却似乎多了几分稳重。

  枫儿道:「以立场而言,花先生与我是敌非友。救命之恩,我希望能在下次拔剑相向之前,有个偿还的机会。」

  「哼,既然知道是敌非友,那又何必多此一问?」

  花天邪仍是冷笑,却在转身刹那停住,没由来地问了一句。

  「听说……你以前是她的贴身护卫?是她的姊妹?」

  这句话没头没脑,正在费神思索的枫儿为之一呆,过了片刻,这才想到花天邪指的是小草。

  「是的。以前……我是莉雅女王的贴身护卫,承蒙陛下恩典,待卑职很好。」

  这话说得很模糊,最后更变成公式般的回答。枫儿不知道花天邪这么问的意义是什么,回答上就有所保留。

  「莉雅过去好一段时间啦,你还记得她吗?」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一个冷血之人,此刻的声音听来竟有几分感慨。

  「陛下的恩情,我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说到这里,枫儿却忽然想起小草最近无故失踪,自己要负上老大责任,心中登时一痛。

  她心里难过,自然显于表情,虽然只有一瞬,但看在花天邪眼中,便已足够。

  「莉雅当初这么喜欢你,如果你就这么死了,以她性情,必然会很伤心,这就是我救你的理由。」

  声音很低,说罢,花天邪转身而去,在天位力量支援下,花家身法更见奇妙变化,几下子就不见踪影,只剩一缕声音若断若续地传来。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所重视,愿意全力维护的东西……旁人相不相信并无所谓,只要自己知道就够……你这么重视莉雅,我应该谢谢你。」

  想不到花天邪会有这么一番言语,枫儿一时间呆若木鸡,站在当场,久久回不过神来……

#感悟# 【人生如棋】

林清玄在《下满的围棋》中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园里两位老人下围棋,他们下棋的速度非常缓慢。惹得围观的人很不耐烦。其中一位老人,很有趣地说:“你们不知道,围棋要慢慢下才好,下得快则杀气腾腾,不像是朋友下棋了。何况,当第一个棋子落下,一盘棋就开始走向结束。等到围棋子满了,就要撤棋盘了,所以慢慢下才好呀。”这段看似意有所指的话,令旁边的人若有所思。一直到棋终,都没有人再次催赶。

其实,这棋局就像是人生。下棋的过程,就是人的一生。好的棋局要慢慢地下,才会有滋味。好的生活也要细细地品,才能不虚此行。
·

01

人生如棋,落子不悔大丈夫

——————————————

棋虽小道,品德最尊。不管是围棋、象棋,还是其他棋类,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和底线。那就是:落子无悔。底线是基础,也是根本,是棋局开始的首要制约因素。人生也是一样,行就要行得正,站就要站得直。千万不能越过人性底线。

《后汉书》中记载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故事。东汉时期,杨震升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经过昌邑县,当地县令是他曾经提拔过的官员王密。一天晚上,王密带着十斤黄金前来拜见,以感谢杨震的提拔之恩。杨震坚决不收。王密说:“深夜至此,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顿觉羞愧难当,辞别回家。这就是后世所传“杨震四知”的故事。

杨震这种坚守底线的廉洁作风,无形中影响了他的儿子。二儿子杨秉,在汉桓帝时任太尉,位列三公。每逢朝廷有过失的时候,他都尽忠规谏,帮助王朝避免了很多波折。和父亲一样,杨秉做人亦有底线。他曾言:“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意思是说:我不会被酒、色、财所迷惑。

俯仰无愧于天地,行止无愧于人心。人生一程,底线是做人的基础。基础不牢,人生道路只会越走越窄。《盐铁论·地广》中讲:“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判断一个人人品好坏,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他是否坚守原则和底线。有原则的人,知可为,明不为。所为所行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他人。守住底线,才能蕴养人品;守住底线,才能行稳致远。
·

02

人生如棋,举棋若定真智者

———————————————

有人说:“人生如棋,布局者生。”一盘棋,怎么开局,怎么布局,怎么结局,棋手往往都会通盘考虑、全盘谋划。布局合理,才能不慌不忙,举棋若定。人生也是一样,目光长远才能统揽全局。今天的每一步,都要为以后布局。不打无规划之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战国时期的田盼就是这么一个人。战国初期,魏国国力强盛。公元前341年,魏惠王派大将襄疵攻打韩国。韩国不敌,急向齐国求援。战争初期,魏军占尽优势,而齐军属于客场作战。人生地不熟的他们,处境非常危险。面对强大的魏军,主将田盼并没有莽撞行事,而是选择静下心来一步一步谋划。

经过对战场的整体分析,田盼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减灶诱敌、设伏歼敌。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魏军主将,看中眼前利益。丝毫辨别不出齐军“丢盔卸甲”的假象,而选择轻敌冒进。魏军到达马陵时,才发现自己落入了田盼的圈套。可是,已经为时已晚。埋伏圈万余弓箭手突然出现,射杀魏军。
魏军惨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

目光短浅,即使眼下成功,将来也会乱作一团。着眼全局,一步一步前进,才能安排好每个阶段。拥有大局观念,掌握立身之本,人生路上才可以安然闲适,举棋若定。路遥在《人生》中写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我们要想走好人生每一步,提前布局必不可少。
·

03

人生如棋,随机应变真君子

——————————————

有人说:“世事如棋局局新,入局之人需用心。”小小的棋盘之间,顺逆之势,变幻莫测。既要有沉着应对、冷静守成的立场,也要有随机应变、顺势而为的魄力。棋局有进退,人生有得失。人生一程,其实就是与不确定因素对弈的过程。面对生活的不可知,学会随缘而进,进退有度,方是高断。宋朝时期的赵葵就是这么一个人。

宋宁宗时期,赵葵跟随父亲——京湖制置使赵方,镇守襄阳。有一次,金国突然发兵进犯襄阳。当时已经许久没有用兵,大家都很害怕。但赵葵力压众议,表示此时正是打击金军嚣张气焰的最好时机。为了带动士气,赵葵听到军事警报,就与诸将一齐出阵,与敌人死战到底。诸将见统领的儿子深入敌穴,备受鼓舞,纷纷奋力杀敌,冒死相随。审时度势,一鼓作气的赵葵,带领大家取得了多次胜利。

战场上,随机应变;军营里,冷静守成。机智果断的赵葵不仅拥有攘外的魄力,还兼顾安内的能力。有一次,将士们打了胜仗,朝廷论功行赏。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引起军士不满。赵葵察觉到军士不满的情绪,非但没有指责他们,反而以退为进。他告诉士兵:“大家不要着急,制置使大人另有奖赏。”赵葵只用一句话就化解了将士们的不满,立刻稳定了人心。人们都赞他机警灵敏。

《左传》有言:“见可而进,知难而退。”通达世理,明于应变。下棋,下的是应变的能力;人生,走的是审势的格局。生活如棋局,总会遇到各种始料未及的挫折。以执着坚持坚守目标,以随机应变应付困难。人生捭阖有度,破局自然有法。
·

04

棋局有终,常以胜败为论

——————————————

下棋,下的是一个心态。一局终了,大家彼此笑笑,闲看风雨淡看花。正如苏轼《观棋》中所言:“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人生也是如此,是非成败,乃世间常事。不求圆满,但求无悔。认真地活过,坦然地接受,才是面对生活最好的心态。

王安石身上曾发生过一个趣事。1054年,34岁的王安石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他与几位友人一同游览褒禅山。他们听说山里有一个“华山洞”,甚是奇特,便相约游览。不过这洞:“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就是爱好游玩的人,也不知道这洞有多深。“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没走多远,就有火把熄灭,他们中的一个,莫名地开始担心,不敢再往里走。反复考虑,一行人只好返回。

这一段经历,让王安石明白了:“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意思是说:尽最大的努力踏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即使不能成功到达,也可以无悔人生。岁月是一场前进的旅途,沿途的所有都是风景。做好当下,便是对未来最好的回应。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哪能事事圆满?一颗平常心,才是浮华世界里的定盘针。

《傅雷家书》中有一句话:“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棋需要我们一步一步下,人生路需要我们一步一步走。你我作为棋手,与不确定的人生对弈。与其患得患失,不如从容面对。不必为一时的进步沾沾自喜,也不必为一时的曲折妄自菲薄。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不求完美,但求无悔。
·

人生一程,就是下棋的过程。与我们对弈的不是别人,正是隐藏于无形的命运。棋局里的一招一式都是智慧流露,举棋落子之间,便是人生百态。人生如棋,棋悟人生。人行天地间,每一步都可能影响一生。坚守心中原则,学会未雨绸缪,懂得随机应变,看淡是非成败,才能逍遥自在。愿你我都能在棋局中有所悟,有所得,不为难自己,也别辜负余生。

(北京头条转自“有书”)https://t.cn/A6Iu8IfZ

#好诗好词好文章[超话]#

《心斋随笔》第34章

文 / 乐樵山人
——————————————————————————

【1】菩提无树,明镜非台

紫菩提老师禅律《参》一诗中,有句云:“拈花微笑心传印”。前几天,山人以此为题,写了一则随笔。柳堂先生读罢之后,评曰:“由此拈花一笑公案,联想到六祖慧能大师的《菩提偈》公案。神秀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慧能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大约即是渐悟、顿悟之别吧。其实,这本来是参悟的法门,只是两者路径不同而已。但是,俗人却往往分出境界之高下。顿悟入道,恐限天才;凡夫俗子若欲入道,走渐悟之途,比较可靠一些。”

对于柳堂先生此评,山人乃谓其曰:顿悟成佛,是禅宗的核心教义。在禅宗史上,世人之所以共推六祖慧能,为禅宗的实际创始人,而非早期的其他祖师,就是因其开创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所谓“南能北秀”或“南顿北渐”,反映的正是以慧能为代表的南宗“顿悟禅”,和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渐悟禅”之差异。而南宗的“顿悟”禅,真正体现了禅的精髓,是以谈禅宗,必及“顿悟”。然而,到底什么才是顿悟,并非一个可以随意回答的问题。

六祖慧能大师,俗家姓卢,因此古人的一些诗词里,又称其为“卢能”。比如宋徽宗有诗曰:

有情身不是无情,彼此人人定里身。
会得菩提本无树,何须辛苦问卢能?

《六祖坛经·行由品》记载:慧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慧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慧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慧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

慧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慧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堪作佛?”慧能曰:“人虽有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慧能曰:“慧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慧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慧能破柴踏碓。

经八月余,祖一日忽见慧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慧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

从五祖弘忍与慧能的对答中,就可以看出,慧能之悟性极高。他虽不识字,但却是上根、利根之人。是以慧能大师得法之后,曾有言曰:“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可见他度众生的对象,是上上根人。换句话说,上根以下的人,都不是他的对象。也就是说,这个门你进不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是六祖慧能得以传承衣法、一鸣惊人的《菩提偈》,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典故中,可以知道六祖与神秀大师争衣法之传,最后是慧能获得了五祖的传承。《六祖坛经·行由品》记载曰: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枷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著,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述,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慧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曰:“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慧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童子引至偈前礼拜。

慧能曰:“慧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慧能闻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慧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慧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慧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慧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此后,迨至明代吴承恩写《西游记》之时,书中须菩提祖师,半夜三更传法给孙悟空的一段文字,便是将五祖传法给六祖慧能的这个故事,照搬了过去。

因此,“南顿北渐”的顿悟之法,对于一般人而言,并非适合,以其对于根器的要求,太高了。是故六祖慧能有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无论是南顿还是北渐,其实都是一种法,修的也是同一个佛,但是每个人的资质大不相同,开悟的速度亦是有快有慢,所以才有了佛法的渐、顿之分。

【2】禅净双修

《法华经》把佛之知见的证得,分成两方面的四阶,称为“开、示、悟、入”。开与示,是由佛陀担任的、对众生做的,将众生本有的佛性之宝藏打开来,指示给众生,称为开示;悟与入,则是由众生自己来做的,众生明白了自性本来可以成佛,这就是悟。悟后如法修持,才能进入佛的知见之门。

若以阶位来衡量,悟佛知见,是在未登初地的凡位菩萨;入佛知见,是在登了初地以上的圣位菩萨。因为唯有初地以上,才能一分一分地断无明,一分一分地证觉性。初地以前,都是准备工夫。可见,顿悟是悟的理体法性或佛性,顿悟并不就等于成佛;渐修是修的事相功德,唯有积于渐修,才能真的成佛。

虽说“理以顿悟,事以渐修”,然而世上之人,不估量自己的根性,就动辄笑其他修行法门为“着相”,境界太低,而自己却又做不到。正如慧能大师所言:“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著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

比如百丈怀海禅师,虽然建立了丛林制度,但是其亦曰:“修行以念佛为稳当,万修万人去。”又如净土宗六祖、禅宗法眼宗第三代祖师永明禅师,亦有云: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
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
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这位永明寿禅师,史上可谓是鼎鼎大名。他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师。他禅净双修,更身兼两宗祖师,既被尊奉为净土宗六祖,同时又是禅宗的法眼宗三祖。世人都公认他是古佛再来之人,并被认为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感应篇汇编》里,记载了一则关于他的放生故事。其文曰:

唐末五代延寿禅师者,丹阳人。初为余姚县吏,亏欠库钱几十万。有司鞫之,止是买物放生用过,不意亏耗如许也。罪当死,临刑颜色不变,言曰:“我放活万万生命,今虽死,径往西方矣,岂不乐哉!”钱王闻而怜之,释其罪,为僧。梦观音以甘露灌口,慧性日开,著《万善同归集》六卷。住永明寺。九十八岁,合掌坐化,起塔寺侧。有僧每日绕塔礼拜,人问故,答曰:“我,抚州僧也。因病至冥,见殿角有画像一轴,阎王自来顶礼。余问主吏,答曰:“此寿禅师也。凡死者皆经此处,唯禅师径往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王故敬礼耳。”可见往生之时,若径生西方,为阴府所重如此。

这则故事,亦另有版本,说的是唐末五代的永明大师,讳名延寿,平常喜欢买鱼虾等水族放生。在未出家之前,于吴越王钱文穆镇宁杭州时,当余杭县的库吏。有一年,适逢灾荒,由于灾情急迫,他便先动用了库钱来救济灾民,因而犯了监守自盗的罪名,依法应处死刑。

吴越王信仰佛教,深知他盗用库钱,全在救济灾民。因此命执行刑罚的人,在临刑之际,注意观察其言词面色,前来禀报。大师身临刑场,脸上殊无忧戚之色,反而神色怡然自在,毫无惊惧,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大师说:“我对库钱毫无私用,全都用来救济灾民。如今死了,直生西方极乐世界,岂不是一大乐事?”吴越王听了他的话,就赦免了他的罪。永明大师从此出家为僧,勤修禅定,礼佛拜忏,获得无碍辩才。

据说大师圆寂之后,江西抚州有某僧生病,神识被摄入冥间,看见阎王大殿左边,供有一尊僧像,阎罗王时常出座恭敬礼拜。某僧感觉奇怪,便问主吏。主吏答曰:“阎罗王礼拜的是永明延寿大师。永明大师在世修持精进,如今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证得上品上生。阎罗王特别尊敬大师之德行,因而设供,每日经常礼拜。”

永明寿禅师,虽然出身于五宗之一的法眼宗,但却不限于一门一派,他提倡禅净双修,并提出了在后世脍炙人口的禅净《四料简》。此《四料简》,道尽了禅、净两种法门的奥妙和利益:禅宗明心见性,直指人心,立地成佛,但是对于根器的要求很高;而净土宗,则是利钝兼收,不过效果会慢一些。要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先往生极乐,开悟之后,再乘愿回到红尘,随缘化度众生。因此,很多不是上根、利根之人,还是以老实念佛为好。

——————————————————————————
【乐樵注】参与评论师友:@柳堂666 [作揖][鲜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会昌县防范疫情输入报备规定(附中高风险地区名单)】 计划进入会昌的境外归国人员、外籍人士和来自全国中高风险区(详见下文)人员,其本人、亲友或者接洽单位必须在返
  • 宋朱熹《答吕伯恭书》有:“大抵圣贤之心,正大光明,洞然四达。“俭可助廉”出自“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一句,为北宋名臣范纯仁劝诫子弟之语;“勤可补拙”出自唐
  • 现在村里的光棍还只是一种现象,等到哪一天真的严重到全村都没有女孩子都是光棍以后(现在有条件有追求的人家生了女孩子也都去城里了)这个“断子绝孙”和“绝户”的恐惧,
  • 最喜欢那种叫胖根草的草,特别是长在沙地上,可以挖出根来,晒过后实实地压进花篮里,一个人都背不动,烧时火苗硬,以一当十。我家因为父亲做手艺补鞋修胎,田埂上的柴就让
  • 我晚上正好沒課, 她來專門找我,我想了一下遲早會和她見面的,既然都是我的女朋友了,見一面也是可以的。等在舞蹈室門口的時候,她一直看著我,臨走的時候告訴我想親我,
  • 62、明天开始,又是努力上进的小可爱63、早知道人间有上班这事,当我就不该下凡了64、正在循环播放《复工啦》……65、人间清醒,继续搞钱66、其实我也想谈恋爱但
  • 生命再短,也不要随意作践,因为没有人为你的健康买单;生活再苦,也不要失去信念,因为美好将在明天;前行再难,也不要踯躅不前,因为自己的选择跪着也要走完;人生再美,
  • 也许是到了一定的年纪,遇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学会看开了,看淡了,不在乎了,不强求了,只是想过好自己的生活,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再积极的合群,甚至开始刻意躲
  • 玖品雪花酪没了 门店换成了其他家 我在门口确认半天才离开……sad [困]我夏天的快乐没了给平平做了网易云的小照片书 她跟我说我对她很重要 可是我就这么走了……
  • 他突然很严肃的说: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如果女性自己也感受不到女性凝视,那么她们的人生意义将会一直绑在男性身上,所以近几年的女性觉醒变得非常不容易以及可贵。[色]
  • 当然,[开学]我实在是不想让一些人的恐惧显化在现实中,因为经历过的就知道有多痛,多麻烦了。发现大家好现实啊,知道你有男朋友都是先问,房子车子跟票子,都是考虑这么
  • #赵泳鑫[超话]##赵泳鑫日落派对全国巡演# 亲爱的小歌者 今天法库下雪啦!我也是第一次在10月初看到下雪欸 其实法库离并沈阳不远 是沈阳的一个小县城 其实如
  • 遇见确实是一场盛大的洗礼,相见时,要心存善念,如初次谋面;离开时,要郑重其事,像最后一次书上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不要怕,书上还说了,人生何处不相逢遇见即是最
  • 不知自己为什么会变成一个如此恋旧的人,优酷会员就算是,那些故去的片段,爱奇艺会员成为了所有洒满月光的日子的柔软牵挂,直到最后成为了一缕悲伤的气息,腾讯视频会员渐
  • 還有同樣移民英國一年左右的港人提到,雖然出發前“已預料好多事都不及(在)香港方便……但發覺在英國生活是好大的人生挑戰……”香港有不少“黃絲”有著羊群心態,看別人
  • そうだったのか!? 県民熱愛グルメ福井県民に古くから愛され、ごはんのお供やお酒のおつまみにピッタリな珍味「へしこ(サバのぬか漬け)」を調査。香辛料の中で圧倒的に
  • 天蝎男天蝎座的男人对于感情还是比较专情的,他们不喜欢感情经常变动,他们希望感情一次就能成功,所以天蝎男一般是不会轻易谈恋爱的,他们会比一般男人要来得理性一点,他
  • 《红苹果乐园》是2003年的作品,那一年任嘉伦14岁,正是看偶像剧的时候,而范丞丞才3岁,肯定不知道这部电视剧。《红苹果乐园》是2003年的作品,那一年任嘉伦1
  • 最后一次见到女孩,女孩站在楼顶,问男孩:我得了绝症,临走之前只想问你,你还爱我吗;男孩的声音颤抖着:爱,等我币回本,带你去治病;女孩问道:你买的什么币;男孩答道
  • 垃圾袋:你会发现人出不去,但是产生的垃圾依然很多图片2.口罩、酒精、消毒洗手凝胶团购菜、测核酸进出消耗很大。不占地方且可以常温保存,吃的时候焯一下水就行了,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