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商会报告竟批中国经济自力更生#,专家驳斥】中国背离了改革开放精神?9月23日,中国欧盟商会发布了《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原意本是给在华欧盟企业提建议,但报告却用了极大的篇幅非议中国的经济政策。

《建议书》中称,中国经济重心日益转向“内循环”,中国的“双循环”“自力更生”等经济政策背离了1970年代以来坚持的改革开放精神,还“警告”称这将使外国投资减少,导致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政治关系紧张。

“中国面临着小题大做的风险。”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说。

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告诉观察者网,《建议书》体现了欧盟商业机构对中国的认识,越来越具有强烈的政治化的倾向。欧盟近两年越来越强调“战略自主”,却批判中国的“自力更生”,给人的感觉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体现的,是欧盟商会视野的狭隘。

中国欧盟商会由51家会员企业于2000年成立,目前拥有1700余家会员公司,并在9个城市设有7个分会,分别为:北京、南京、上海、沈阳、华南(广州和深圳)、西南(成都与重庆)及天津。

中国欧盟商会介绍称,其作为在华欧盟企业的独立官方代言机构,得到了欧盟委员会和中国政府的一致认可,也是在民政部注册的外国商会。

作为在华欧盟企业的官方代言机构,该商会每年都会发布《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下称建议书),对欧盟在华企业经营状况作出分析和建议。但今年,该商会却在《建议书》中非议中国“双循环”“自主可控”“自力更生”等经济政策。

“新瓶装旧酒”

《建议书》一开篇,就称中国经济重心正日益转向“内循环”,将引起人们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的担心,甚至将中国的“双循环”政策片面解读为背离1970年代以来坚持的改革开放精神。

另外,《建议书》称,中国正在推行“自力更生”战略,这不仅可能导致外国投资减少,削弱中国创新能力,以及导致中国重复生产国际上已广泛供应的商品,从而引起资源错配,甚至可能导致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政治关系紧张。

2021年初,中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及“自主可控”一词,要求“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建议书》称,“自主可控”一词在中欧企业的商业讨论中被愈加频繁提及,还拿出调研数据称,在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商业信心调查2021》中,34%的受访者预计这将对商业产生不利影响。在华欧洲企业抱怨称,在“自主可控”的要求下,他们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担心最终可能会被视为“不可靠”企业。

另外,《建议书》提到,尽管“双循环”将会向外资敞开一些大门,并让某些行业的部分外企获得更好的待遇,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关上另一些大门。外资企业无法确定届时自己会被分配在“商务舱”、“经济舱”还是“货舱”,这可能取决于他们处在哪个行业。

因此,《建议书》担心,部分欧盟企业哪怕被允许“登机”,也会有被分配到“货舱”的可能性。

“这个建议书实际上是新瓶装旧酒。”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告诉观察者网,“中国欧盟商会每年都要发报告,近十年以来,报告的总基调其实一直没变,就是不断地抱怨中国的营商环境,尤其是政策方面的一些变化,给欧洲在华企业带来的各种不便等等,实际上一直是主基调。”

另外,崔洪建表示,“这个报告主要的结论,还是一如既往地抱怨中国的营商和政策环境,但他加了一些对现在当前中国的经济政策的走向的理解,我觉得实际上就是延续了近几年来,欧盟商会对中国的政策环境认识的变化,这和欧洲现在对中国比较质疑的舆论,在调子上是一致的。”

“但是以前它的抱怨,主要是集中在一些比较具体的政策领域,但是近两年来,实际上是开始质疑中国整个的政治环境。欧盟商会的报告,体现出现在欧盟的一些商业机构,包括行会,他们现在对中国的认识,也越来越具有强烈的政治化的倾向。”

中国市场在疫情期间帮助欧洲企业支撑了业务

但与此同时,中国欧盟商会也承认,尽管新冠疫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中国却实现了快速的复苏,许多在华欧洲企业的业务表现让总部吃下定心丸,也弥补了其他市场的亏损。中国经济预计将长期保持强盛,而欧洲企业在华业务的短期前景也总体向好。

《建议书》预计,到2026年为止的未来五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全球总额中将占五分之一以上。 对众多欧洲企业来说,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尽管面临障碍,但欧洲企业仍然选择坚守中国市场。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说,外国公司为中国的税收、贸易和就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反过来,中国仍然是欧洲公司的一个关键市场,在疫情期间帮助支撑了业务。

“在许多情况下……是中国的业务稳定了总部,从根本上说也给商会带来了业务。”他说。

因此,《建议书》给欧洲在华企业提建议称,企业可以考虑尽可能多地将生产环节安排在中国,打造尽量本地化的价值链,以及实现研发工作、网络设备和服务本地化。

尽管中国欧盟商会试图在报告中“渲染”不安情绪,但从数据来看,中欧经贸合作依旧保持强劲韧性。欧盟统计局8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继续保持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欧盟货物贸易出口额为10489亿欧元,同比增长13.8%;进口额为9645亿欧元,同比增长13.9%。其中,欧盟向中国出口商品1126亿欧元,同比增长20.2%;从中国进口商品2101亿欧元,同比增长15.5%。

双循环、“自力更生”等政策背离改革开放?

《建议书》多次强调,“坚持‘双循环’,意味着中国将背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坚持的改革开放精神。”“追求经济自给自足与中国自1978年以来坚持的全面改革开放精神背道而驰,如果坚持下去,将直接影响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欧盟商会提出异议的“自主可控”战略,并非针对所有行业,主要关注的是对国民经济稳定运行有重要影响的关键产业。《经济日报》此前分析称,若重要产品的产业链供应链不能自主可控,一旦被发达国家“卡脖子”,就有可能会产生国民经济的“窒息”,那么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会处于不安全的境地。

例如,今年2月份,首个基于国产指令架构、国产内核的电力专用主控芯片“伏羲”实现量产,标志着我国电力二次设备核心元器件做到了自主可控。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技术研发中心芯片与智能终端团队技术负责人姚浩说,此前电力行业虽然在低端领域有很多已经是国产芯片了,但其中95%以上都是基于海外的指令架构。假如技术禁运扩大化,打击面是很大的。因此需要走出一条完全国产自主可控的技术领域,从而奠定科技自主自强的关键基础。

另外,“关于双循环是否背离了改革开放,里面也至少有几点,是站不住脚的。“崔洪建表示:“第一个呢,它单方面地去理解,或者说定义双循环,把双循环和改革开放对立起来,我觉得这个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中国政府实际上在提出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方向时候,交代得很清楚,就是双循环这个东西呢,一定程度上,是因应当前国际整体的形势变化而做出的一种调整。换句话说,如果全球化还能像以前那样,在障碍比较小的情况下推进的话,我相信中国方面不会去提出这个所谓双循环的这个东西。”

“但是欧盟商会避而不谈当前全球化遇到的阻碍,避而不谈美国,包括欧洲,对中国采取的一些经济限制措施,而单方面的去谈中国的双循环,而且把它和改革开放对立起来,我觉得这个是非常片面,而且非常主观的,是站不住脚的。”

“第二个,关于自给自足、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和自力更生有什么错呢?任何一个经济体,尤其是像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是非常必要的。不要说中国,其实近两年以来,欧洲提的最多的也是自给自足和自力更生。他们所谓的战略自主,在经济领域的体现,就是要去重新调整欧洲的产业链、供应链,然后加强自身的经济安全,同时要确保它的竞争力,所以现在欧盟商会批判中国的‘自力更生’,给人的感觉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他们可以公开提出,我们欧洲要加强战略自主,我们要维护经济主权和安全,然后我们要调整供应链,但是告诉中国说你不行啊,你还得向我彻底的开放市场,你还得依赖我,我觉得这个是不公平的。”

“第三个就是对改革开放的理解,我觉得改革开放从一开始,本身就是中国政府独立的政治决策,改革开放不需要靠欧洲人来指点,或者说靠欧洲人的要求来做到的。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中国政府基于为中国人民服务,基于中国自身的经济,社会政治的发展状况,做出的决策。”

“改革开放,在什么阶段就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比如说双循环阶段,现在中国政府做的第一步,就是要清理国内的经济环境,让国内经济环境更优化。”

“这个实际上只是去建设双循环格局的第一步,或者说一个阶段,如果说把这个阶段现在的主要任务放大成整个双循环的全貌,这也是非常片面的。因为我们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政策落地以后,不是短期内就能建成的,它实际上是基于之前的经济环境,要做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整顿秩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把现阶段出现的一些现象,就把它归纳为,或者上升为双循环的全貌,我觉得这个体现的,是欧盟商会视野的狭隘。”

【#限电停产席卷10余省#,电力人士:一些电厂越发电越亏,缺口扩大】限电、停产,正在席卷包括江苏、浙江、山东、广西、云南等在内的至少10余个省份。

受此影响,9月22日起,多家A股上市公司密集发布了关于限电停产的公告。

功能性遮阳材料生产商西大门公告称,由于电力供应紧张,浙江省近日对辖区内重点用能企业实行用电降负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重点用能企业实施停产,预计将停产至9月30日。公司目前被迫临时停产,预计影响遮阳面料产量约11.54万平方米/日。

南京化纤公告称,受江苏省电力供应紧张的影响,全资子公司江苏金羚纤维素纤维有限公司9月22日临时停产,预计10月上旬恢复生产。受化工原料价格大幅上涨推动,江苏金羚粘胶短纤产品的生产成本涨幅较大,销售毛利已为负数。公司判断江苏金羚本次因供电影响而临时停产不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限电、停产的背后,主要有双重因素叠加,一是煤炭供应偏紧、电煤价格高企导致的电力供应紧张,二是一些地区出于能耗双控压力而采取能源消费管控措施。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这一轮限电、停产,尤其凸显了处理好中长期绿色转型与短期经济平稳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双重压力下的限电停产

9月23日,东部某省份一家包装材料工厂的负责人给员工发消息称:刚接供电局通知,工厂10点起拉闸停电,具体来电时间待定。

前一天,他们已经收到了“开四停三”的口头通知,周五到周日暂不要求全停,但每天仍有三个时间段需要配合停电。

该工厂一位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停电将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更严重的是生产力大大削减,交货周期延长,马上双十一临近,快速消费品的包装需求剧增,各个客户都在催促交货。现在接新订单也比较谨慎了,需要事先跟客户说明货期至少要延长1到2周,影响难以估量,而且还不清楚限电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多地通知的电力供应紧张背后,除了经济复苏、外需旺盛等需求侧的因素之外,供给侧的原因也格外凸显,煤炭供应紧张,电煤价格始终在高位运行,煤电厂库存持续降低,停机、检修等现象频现。

一位电力系统人士向记者表示,确实已经出现了一些发电厂越发电越亏损的情况,发电厂不愿意亏本发售电,积极电力供应缺口扩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有的省份电力缺口在持续扩大,影响或远超过几个月前的一轮限电。

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同时还面临着能耗双控的压力。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召开部分节能形势严峻地区谈话提醒视频会议,对一季度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浙江、广东、广西、云南、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节能主管部门负责同志进行谈话提醒,督促有关地区进一步加大能耗双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本地区年度能耗双控目标任务。

然而,上半年结束后,形势并未好转。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个省(区)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为一级预警。

多个省份为了降能耗采取了积极行动。江苏省于9月8日至30日开展年综合能耗5万吨以上企业专项节能监察行动,监察范围包括全省年综合能耗5万吨标准煤以上323家企业、综合能耗5万吨标准煤以上29家“两高”项目和2020年以来投产的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存量“两高”项目。

9月11日,云南省发布了《关于坚决做好能耗双控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重点行业管控,譬如,9月水泥产量在8月份产量基础上压减80%以上,10-12月全部水泥企业错峰生产时间不少于40天;确保工业硅企业9-12月份月均产量不高于8月产量的10%(即削减90%产量)。

能耗双控制度调整能否“救场”?

针对煤炭保供稳价的问题,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部门近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派出督导组,赴相关重点省份和企业、港口开展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督导;组织相关省区经济运行部门、面向东北区域主要煤炭生产企业、保供煤矿和东北地区重点发电供热企业,集中补签采暖季煤炭中长期合同,将发电供热企业中长期合同占用煤量的比重提高到100%;降低旺季电厂存煤标准,电煤消费旺季原则上电厂存煤可用天数应保持在7-12天,用煤高峰期存煤上限不高于12天等。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国家引导地方不断释放煤炭产能,减少囤积居奇等现象,煤炭价格可以降得下来。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则从另一个视角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达了观点,煤炭的生产、库存、供应等因素影响了短期的煤价,但从长期来看,如果加上碳税、环境税等,煤炭的价格应该高,这样才能更好地促成煤电厂的转型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中金也曾在此前的一份研报中指出,尖峰缺电或成为新常态,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坚定清洁能源发展、完善电价和储能机制,加强电网灵活性和调度能力,将是长期工作和投资方向。

从2020年的数据看,我国的火电发电量占比仍然超过了70%。而清华大学发布的一份 “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成果显示,在2℃控温目标下,到205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电力将占总发电量的约90%,基本形成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近零碳排放能源体系。

事实上,处理短期的缺电问题与中长期的电力转型之间的关系只是一个缩影,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如何妥善处理短期经济平稳增长与中长期绿色转型之间的关系,考验多方的智慧。

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有所“跑偏”的现象,今年7月以来,中央及部委就屡屡强调先立后破,纠正运动式“减碳”,防止有的地方对高耗能项目搞“一刀切”关停等。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近日的公开演讲中表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现阶段采取的还是从上到下、层层分解任务目标,用行政性手段来实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还没有很好的替代性办法。这种办法的优点是短期内行动比较快,也会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指标分配不合理、激励不足、搭便车、经济平衡性较差等问题或难避免。

刘世锦强调,要防止降碳被滥用,成为行政性不当干预的另外一种借口,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关键是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是要减少碳排放,而不是减少生产能力,更不是在不具备绿色技术的情况下,人为地打乱正常的供求秩序。

对于能耗双控带来的一些“硬约束”,国家发改委9月16日印发了《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给予了很多灵活空间,包括:国家层面预留一定总量指标,统筹支持国家重大项目用能需求、可再生能源发展等;对能耗强度降低达到国家下达激励目标的省份,其能源消费总量在五年规划当期能耗双控考核中免予考核;对超额完成激励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地区,超出最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消纳量不纳入年度和五年规划当期能源消费总量考核等。

尤其是最后一点备受关注,即通过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地方获得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

有受访人士向记者表示,政策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还有待地方具体落实执行。这一系列调整,增加了能耗双控制度的灵活性、合理性,能够更好地兼顾节能降耗与经济增长的平衡,能耗双控制度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也会缓解。(21世纪经济报道)

【楼市变局下的生存思辨:红线、杠杆与新赛道】

在体验了近20年的“速度与激情”后,房地产这趟列车走到了十字路口。

今年以来,在“房住不炒”的指导思想下,地产调控不断加码,融资管理“三条红线”、房地产信贷“五档管理”、土地出让“两集中”制度等先后出台,行业面临的政策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高杠杆—高增长”模式变得难以为继。

“活下去”,对于房企而言,从未如此真切。

9月18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主办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21届年会在上海圆满闭幕,数十位行业专家与房地产资深从业者围绕“穿越‘红线’:后杠杆时代的梦想与现实”这一主题,共同探讨了新周期、新形势、新理念下的市场逻辑和生存之道,并为变局中的行业提供了诸多启示。

后杠杆时代,地产企业的梦想如何安放?敬请关注本期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特刊。

房地产业正迎来二十年未有之变局。去年以来,随着“三条红线”“五档房贷”“两集中”供地等政策陆续落地,房地产行业的生存规则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房地产业市场化改革以来,沿用了20多年的“高杠杆—高增长”模式不再行之有效,企业的生存哲学也面临重构。

9月18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主办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21届年会在上海圆满闭幕,本次年会的主题是——“穿越‘红线’:后杠杆时代的梦想与现实”。数十位行业专家与房地产资深从业者共同探讨了新周期、新形势、新理念下的市场逻辑和生存之道,并为变局中的行业提供了诸多启示。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的开局之年。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中国经济的走势备受瞩目。曾作为经济增长稳定器的房地产业,也迎来重新定位的契机。”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21世纪报系总编辑邓红辉在致辞中表示。

邓红辉指出,去年以来,房地产融资“三条红线”、个人信贷“五档管理”政策陆续出台,使房地产业走向“去杠杆化”;集中供地制度推出,意味着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更加彻底;租购并举的强化,房地产税改革的推进,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又令房地产业的民生属性更加凸显,并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房地产企业既要赢得这场生存竞争,又需要在新时代重新锚定自己的位置,一场关乎行业生存与发展的思辨亟需展开。

此次论坛既有公开发言,又有闭门讨论,话题涉及政策、市场、企业、行业等各个层面,范围从房地产业延伸到物业、家居、建筑建材等多个上下游产业链。当日,大会还发布了《中国房地产产品力报告》,从终端的产品视角,探讨变局下的突围之道。2021年度“中国地产金砖奖”研究案例亦同时揭晓,为行业展示标杆的榜样。

变局之判
过去20年,中国房地产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轨道中,虽然在改善居住条件和助力经济增长方面功不可没,但一些“副作用”也渐渐凸显,比如土地财政依赖、金融风险累积、房价过高产生挤出效应,等等。

因此,近几年来,监管层通过在政策端的持续发力,试图改善这些局面,并促成市场的长期稳定。尤其是去年以来的政策持续收紧,显得坚决而有力。

“‘房住不炒’并非‘权宜之计’,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方向,因此不要去挑战中央坚持这一纲领的决心。”论坛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发布主题为“房地产发展任务”的演讲,强调了对政策的理解与执行。

冯俊进一步解释,住房产品既有投资属性,又有消费属性,这是不可变的。但从调控的角度,显然不能把满足投资需求放在第一位,所以“对中央的决心需要有个确切的认识”。

在调控政策的选择上,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贾康在演讲中表示,行政手段的“治标”如何对接基础性制度支撑的“治本”、形成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是房地产领域的关键问题。“要打造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一定要以基础性制度建设来治本。”

贾康说,启动房地产税立法早已进入决策层的改革日程考虑,房地产税改革的目标包含稳房价、深化省级以下分税制改革、优化再分配机制、提高直接税比重等四个方面。从实际操作上,当下存在房地产税进行试点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立法之后,对地方充分授权,区分不同情况分步推进。

他还认为,除房地产税改革之外,相关“基础性制度建设”至少还涉及土地制度、住房双轨制等。

那么,按照现有的趋势,行业将如何发展?

民生加银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指出,“我们不能延续过去20年的红利,更多的是我们不得不接受另一个时代的洗礼。”他表示,房地产行业的高增长远去是趋势性的,不是周期性的。“即便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整体的或结构性的有所放缓,它也一定不会迎来新的房地产的周期,周期是没有了,趋势性逐步下行。”

生存之道
“活着才有意义……关于安全、预期、速度,安全肯定是第一的。”在“强监管下的增长边界:安全、速度与预期”专场讨论中,当被问到现阶段企业策略的权衡时,金科股份副总裁张勇表示。

市场环境的巨变,正迫使房企重新考量各项战略目标的排序。近两年来,规模、利润、土储、多元化被提及的频率明显减少。相反,企业对现金流、负债、运营等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中南建设董事、中南置地高级副总裁唐晓东表示,只有安全的规模增长是有意义的。“当下一定是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既要求规模,又要求利润,然后又要求现金流,这个其实很难。你肯定要取舍,所以首先要安全。”

过去多年来,房企的一系列策略选择和运营模式都是以“快”为导向的。高杠杆、高周转、高增长,决定了房企在各个运营环节都要与之匹配。一旦降速,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企业如何平衡发展、安全这些事情,从我自己的从业经验来看,还是要回到‘既要、又要、还要、且要’。”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表示,企业经营是一个均衡的逻辑,不能只追求一面。

林中表示,旭辉会在增长、盈利和风险三个方面进行布局,这也分别对应行业地位、发展质量和安全边界三个层面。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会采用不同的协同模式,但不可偏废。

此外,由于房地产的开发销售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因此策略的选择也必须要有前瞻性。“今天碰到的问题可能都是过去两三年之前,甚至三四年之前埋下的,等到今天你发现了再来调整已经来不及了。”林中说。

回到当下,从业者的共识已经变成“保卫现金流”,然后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性调整。在谈及现阶段“解题方法”时,张勇表示,“去库存,收一收投资,备足现金。在组织架构上再做一些调整和优化,就是把力量用到资金端、财务端、营销端,而不是投资端。”

唐晓东也认为,“如果你手里库存足够多,坚决去库存,坚决把现金流找回来……企业做运营,在运营端体现出来的就是成本、供应链的管理,供应链的优势充分发挥起来,也能抗风险。”

突围之术
房地产业真的没有空间了吗?冯俊指出,今后几十年,房地产市场不可能保持20多个百分点的增长,但是保持现在的建设规模,既是需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总规模会保持在这么一个水平上。”

到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突破1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也已达到17万亿元。该水平已是历史峰值,但对于常年以规模增长为追求的房企来说,若“蛋糕”不再变大,行业的“内卷”就不会停止。

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在演讲中表示,“十四五”期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大概率会突破20万亿元。但绝大多数房企制定的五年战略目标,销售额都有不少的增幅。如果加总,销售目标总和可能达到50万亿元。相差的30万亿元就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完全可以断言,未来的市场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完成销售目标的难度只会更大。”他表示。

论坛期间,兰德咨询产品力提升事业部和21世纪经济报道地产课题组联合发布了《中国房地产产品力报告(2021)》,对房地产产品力进行了系统的定义和梳理,并就提升产品力、实现销售突破提供了一系列的实操建议。与会人士普遍认为,随着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产品力的提升已成为现阶段的制胜“法宝”之一。

除此之外,随着存量时代的到来,资管赛道的机会也大量涌现。其中,在物管领域资本化浪潮崛起的背景下,物业显然已成为最受关注的领域。

今年,大会设置了“喧嚣与冷静:物业服务的资本化与增长密码”对话,对物管行业的发展进行专题讨论。雅生活集团执行董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大龙表示,在资本化的浪潮中,物业行业进入到新的发展时代,整个行业的聚集度在提升。但这只是企业实现增长的第一步,只有做好投后管理,提高服务力,才能给企业带来有效的增量。

越秀服务执行董事兼常务副总裁毛良敏认为,当下行业内有各种各样新的商业模式,也会进入各种各样的业态。但无论是何种业态和商业模式,核心基础都是把客户服务先做好,这是行业生存的底层逻辑。

关于行业未来的发展,龙湖智慧服务集团副总经理王建辉提出了“一个不变,两个转变”,不变的是这个行业的服务属性和民生属性,而行业的管理方式在未来一定会发生大的变化。此外,在科技的赋能下,作为劳动密集行业的物管行业或许会有新的变化。(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老铁说股##房地产##v光计划#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想原地去世……为啥我家猫这么听话,随便揉都可以呢!可笑的是,你的同事到公司后,跟其他同事却说都怪你,怪你去她家了,别人去她家都没事,只有你去她家她的猫就咬人?
  • 接下来就是时不时查看自己的核酸检测结果,一直到晚上九点多,都没有看到,但行程码已经从黄码变成了绿码。‬‎#复合仪式##爱情和合法事##魔法蜡烛仪式#婚姻选错了人
  • 都江堰资源:店铺名字:爱就推门玩具体验店(萌萌儿童乐园)行业:儿童乐园面积:126平租金:3300/月地址:  蒲阳河北路中段236号·铺子简介:我们店铺在小区
  • 和朋友出门每个都说我胖了……于是我就拿出了这个宝藏东东给她们看❗✅herb酵素 香槟金加强版绿色植物配方➕益生菌的组合,没有什么副作用可以cu进我们的肠胃蠕动,
  • 【一点收获】梭罗很可爱梭罗最简单的文字说着最鸡血的话我们应该从远方 从奇遇 危险和每天的新发现中,带着新经验,新气质而回家来。 但当我们回看《梵高手稿》中那些写
  • 时令的风是那么的温柔多情,带着一抹葱郁的青葱,充满了时间,在我的心里丰富而柔软,婉约成了一首优美而悠扬的诗。这就像一个充满芬芳花雨的窗帘,落在一个寂静的世界里,
  • 此时此刻我的宝贝正在我怀中熟睡,而我心中五味杂陈,他丝毫不知道从今天起时时刻刻陪伴他的妈妈要去工作,我不能再一直抱着陪着他了,我可能会面临许多艰险,而宝贝也得适
  • 现在我也会继续留在队中,但那是因为主席跟我说想走要支付7亿欧元解约金,可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之后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上法庭,我从来不希望与巴萨对簿公堂,因为那是我爱的
  • 4、轻信秘方延误病情:不孕的原因非常复杂,有内分泌因素、输卵管因素、心理因素等等,而只有通过现代科学的检测手段明确病因,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而偏方、秘方只
  •   汪威,男,汉族,1991年2月出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银川市灵武市同心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  自治区团委组织部电话:  0951-2090271 
  •   8年来,在京津冀版图上,轨道网、公路网建设如火如荼,从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区域国家干线铁路建设持续完善,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铁路1.5
  • 《疫情过后》冷漠()作词:玉镯儿作曲:李风持等到疫情过后 我想出去走走看山看水看花 看亲人朋友拍一张全家福 喝几杯团圆酒摘下蓝色口罩 笑容是否依旧等到疫情过后
  • 说实话,你们哪怕把用来排除异己10%的心思放在职能组运营上,都会比现在好多了【最后,是哪个人才把sup的微博转我首页对我精神攻击的[费解][费解][费解][费解
  • 现在短视频平台,也有很多人在贩卖虚假和伪善——各种展现人间善举的小桥段,既精彩又能打动人,让人看了短视频真的是很受感动,觉得这世间太美好了。可能会有人说,短视频
  • #李子柒斥300余账号恶意侵权#关于李子柒这三个字的商业使用,和作为人名(即本案作为李佳佳的笔名/网名)使用,是两回事.对于后者,法律是保护李子柒基本仅指李佳佳
  • 张庭夫妇公司违规被罚近2100万元 网友说罚得太少了4月9日,备受众多网友关注的张庭林瑞阳公司是否涉嫌违规一事终于有了最新进展,张庭和林瑞阳的品牌TST庭秘密的
  • ·而乐福鞋的流行,也恰恰与这些观念不谋而合,在我的鞋柜里,不同风格的乐福鞋也有不少,要说最近爱穿的,还是金利来的这一双。·‍♂️因为,在现代年轻人的生活观念里,
  • 然而,讲课的一切并不会因为你对知识的了解而就产生理所当然的讲课效果,就像学生想了解拓展的知识,其实很多老师是花了很多时间备课,但是他们在呈现的时候却只能&quo
  • 再忙也要好好吃饭,每天的阳光都在记录着美好的静时光,我们晒的不只是美食美餐,还是一种生活态度,加班的慰藉是小龙虾给的!而翻开目录的时候不由自主地笑了,给出了13
  • 三月初种下的中国龙舌辣椒长得还算可以,12粒种子发芽率100%,同一个店里买的番茄矮樱桃种子却只有50%,不过还有另外两种番茄做备份,肯定够了[偷笑]今天出去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