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發菩提心

中國因陀羅網那蘭陀佛法大學
 
在《大乘無量壽經》
菩提是覺,
是無上的覺。

從發心做佛到支持你發心的能,

或者說為推動力本來就是佛力,

不僅僅如此,
能支持你的行動、思想、造業的推動力,

都是佛力的加持,
沒有這個能的推動,

個體、以及個體所依之背境都是無法存在的。

再比如我們在看經、聽講,

這個做佛的心本來就是佛的心,

尤其是在寫筆記的過程,

促使你寫的是心意意識的層層轉化。

這個心最為廣大,
豎窮三際,
橫遍十方,
通三際無有盡頭,

沒有開始無有結束,
超時間超空間又遍在一切時空,
菩提心究竟徹底,等若虛空,

究竟的究字,
究極真寂,
窮盡法源,

《大智度論》卷七二 
菩提心等若虛空,
又包含一切的顯現,

是明極真藏、
永離生滅,

如同阿彌陀佛的
無量壽、
無量光,

極明極真極圓,
具足一切功德,

遍在一切情計,
不受一切情計,

離開二乘的所知障,
二乘的所知障是什麼?

於諸法實相懵無所知,
不曉一切法界之實相,
障礙一切種智之成就,

令人不得成佛,
故名為障。

此謂菩薩於法界實相一切種智所知不具足,

是故成障,
不能成佛。

解深密經卷二 】

這是不共二乘聲聞種性、
阿羅漢所要斷的所知障,

“ 若蒙諸佛等覺悟時 ”

也可以視為聲聞乘發起成佛之心,

乘佛威力的加持,
開啟佛智,

到成佛時方能斷盡,
那所知障的內涵又是是什麼呢
 
在解深密經卷四 
觀世自在 

…… 於如來地中,有二愚癡,

一者於一切所知境界極微細著愚癡。

二者極微細礙愚癡。】

由能永害如是障故。

究竟證得無著無礙一切智見。

依於所作成滿所緣建立最極清淨法身。

所知障的核心,
是執我為所依,
依我為第一因,

甚至到如來地還有極微細最極微細煩惱障及所知障。

直至到我執盡,
翻轉到一心方為究竟轉依。

比如世間的我,
到境界的大我,

大梵天王對於大我可能更執。

之前說到阿羅漢出定有三種,

看到世間和他同時生起,

以為世間為他所造。

《轉識論》
裡面明確是為:

識變眾生與法,
個體與境界皆是一心的背境所變現,

其中無有少分是六識所作,

二重變現的本質即指向能相為所相的所依,

法能相的背境是法相能相,

法相能相是依一心為終極,

是故一切的顯現都是一心的顯現,

在此顯現的法相無有一法一毫是所相所作。

《心經》講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眼界、
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同樣說明顯現無關個體的根識,

在菩薩唯識來說,
顯現當下即是幻化,
無有少分的真實可得。

個體的感知只是落在顛倒境中的覺,

執根識的覺為自我感覺,

唯識今學在現象界的緣起說為唯識無境,

唯識無境即說明心是顯現法相的根源;

細察自我的感覺是藉整體背境的緣起,

古學所說的識變眾生與法,
施設緣起阿賴耶識為果識,

是依淨識阿摩羅識即顯現的背境而說。

當然從一心看都是識變的體驗,
說為趣。

故說有你不成,
沒你也不成。

有你只能落在所相,
沒你是指放下個體的見依背境而覺,

因為背境的你與境中的你是一體的,

推動五蘊的所行是背境的你,

你是依背境的推動轉化而顯現。

如《薄伽梵歌》中封面插畫,

支持木偶的動是在牽著木偶線的表演的手上,

即能相的導引。

在解深密經中,
有提到初地以上的菩薩,

所要對治的所知障,
也就是無始無明,

所知障是指局限在自我的認知裡,

破所知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引入佛智,

以佛眼觀世間,
即不落法相的執著。

為什麼佛在
《楞嚴經》
五十陰魔中還罵阿羅漢是魔?

這是指阿羅漢還沒有發起大乘的菩提心。

所以學佛得有大丈夫的志氣,

不但到天界是墮落,
連同聲聞、緣覺都是墮落。

古德云若人發此菩提心即窮盡無始生滅有輪,為什麼?

至此是為出離一切生死海,
為究竟安心處。

且道:
一句疑情鎖話頭,
直破三界緣起天;

達摩祖師說為
“ 心如牆壁,
可以入道 ”;

感而遂通,
寂靜照鑑。

密宗的菩提心論,
說明密法的根源即是菩提心,
提醒行人必須要發菩提心,

常人也經常這麼說。

通常菩提心有
世俗菩提心、
勝義菩提心,

所謂的六般若密,
也有世俗與勝義之別,

僅僅依現象界的慈悲心所行之六般若密,
是世俗般若密;

而至少在菩薩層面的發心是為勝義菩提心,

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故,

包括一切菩薩的功德,

包括一切三界的顯現,

如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心,
顯現為千手千眼救渡一切有緣眾生。

勝義菩提心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無緣大慈說為法界體性智,
大悲是在菩提心中的同體,

不是依個體的境界而說同體,

整體不異個體,
個體不異整體。

《華嚴經》說初發心即成正覺,

即指發此勝義菩提心,
發菩提心即是歸本,

歸本即歸於一心,
歸於密嚴國土,

始本不離是因為始本本來都來自一,

落在變現的末梢是為離心背道。

法身菩提的性德為真如、實相、

第一諦空,
自性清淨,
本體無染,
六祖說為:
何其自性,
本自清靜;
何其自性,
本不生滅;
何其自性,
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
本無動搖;
何其自性,
能生萬法。

法身本有的性德,
說人人都有性德,
為什麼沒有顯現呢?

必須是修德有功,
性德方顯,
所以要修六度萬行。

怎麼的修德是為有功?

在《仁王般若經》中,
菩薩要修
“ 百法明門 ”
“ 千法明門 ”

甚至於修
“ 百萬億法明門 ”,

是為什麼呢?

真實都是為了明了一切的顯現都是一心的功德,

佛、菩薩、凡夫都只是一心的通道,

一心藉你的功德而顯現,
顯現的同時也是一心,

比如做夢者與夢中的你是無法分開的,

是一個整體。

功德莊嚴,
得報身菩提,

報身即圓明具德,
通達無礙。

因你的悲心無盡,
從報身隨機化現,

隨對方的機緣而化現種種相,

觀音菩薩的三十二相即是隨機化現,

使得救渡的對象得到利益,
圓通自在,
得真實之力,
這是化身菩提。

無明本寂,
十二緣起亦無所得,
為什麼?

二重覺照,
顯現是為幻化,

是為不壞世間而說空。

依此功德常安住寂滅光,
得大涅槃。

再說無明也是一心的投影,

落在投影中那有什麼是投影能做主的?

以此所作都是一心,
無有絲毫是你的所作。

沒有二重的見地,
你一定是在六道輪轉,

這也就有了與你的世界觀相應的輪迴顯現。

這與你相對應的心識,

也是由一心八識的無作藉七識的審和六識的分別而顯現,

故而無論你的明或者無明,

實相的機理一直伴著你的心而顯現,

只是你依在不同層面的看有不同的視角而已。

所以說為密在汝邊。

頂禮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

頂禮歷代祖師及一切善知識

頂禮上師

里面是生命,外面是空间

先看一幅画,框里面是一个人,或者叫生命,外圈是空间,可以把它理解为束缚或框架。一个人的能量等于空间,空间有多大你的能量释放出去的就有多强。外面画一个框架,就是设了一个框架,一个束缚,那么能量就在这个束缚的框架里面,被框住的时候,你的起心动念也好,散发出去的能量也好,都会被这个东西给反弹回来。
人是360度,一旦我们给自己形成一种距离或框架,我们的能量就只能发射到这个距离或框架里面,发射不到宇宙。我之前讲过,你的起心动念都可以发向宇宙,你们可以理解为我之前讲这句话的时候在A,现在在B。B是什么?如果你的心中没有宇宙,你是发往不到宇宙的,因为你在发射的途中就被反射回来了,而那个束缚是你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可以想象成自己关在一个监狱或很小的地方,当你关在里面的时候你的能量就只能释放到这个点,释放不到外面。既然这个世界是有求必应的,为什么有时候就是求不到,显化不了?因为你给自我设置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把你的能量反弹回来了,你没有把你的能量发射到无限。

  能量公式
E = mc^2E为能量,代表系统的总能量。M为质量,这与通过转换因子的能量有关。C^2是光速的平方。
E为总量,M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纯量,而C^2可以看作是念头的速度。
所以能量的总量是质量越纯,速度也就越快,念头才能越通达。
再来看E=mc^2,其实它不止等于mc^2,等于任何都有可能,因为爱因斯坦觉得一切都是能量。E是总量,总量是什么?比如一个人,他和别人一起种的种子,管理也一样,但是他的收成就是不如别人的好,为什么?可能在他散播种子的过程,收割的过程,天灾人祸等,这个过程跟我们人显化是一样的。m是质量,如果一个人有质量,他会精益求精,你的念头是你的质量,你的念头想要很多东西,你得到的,超过了你的拥有,一个人到底应该获得多少物质?相信没人能算出来。
c是速度,你最想要的会很快,你最不想要的也会很快。总量越纯越好。这就相当于在酒精里面提练它的纯度,越纯的越金贵,越纯越有重量,越纯价值就越高。如果你的念头不是纯的,你吸引来的物质价值怎么可能是高的?
一个人做善事,但他还是不如意,被人冤枉、伤害,为什么?难道不是一个人修佛、修行了就应该得到福报吗?如果你觉得修行就会有福报,那就不是修行。一个人种的善,可以把它叫善因,你的善可能结了千个果,孕育了万般种子,不是你没有得到善果,而是因为你的善果很多,你只是没有遇到那个时机点,善果可能还在孕育。当你做善事的时候本身你的善果就已经有了,你的善果可能不只针对你这一世,可能是你的过去、现在、未来。

在当下的时空,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能量

一个善能不能抵你过往的一个恶?一个人之前经常做恶事,现在做了一件善事,能不能把之前的恶一笔勾销?宇宙法则不是这样的,一个恶可能在你的前世今生里几十次的轮回。看了《了凡四训》觉得是可以抵消的。其实不是。了凡是因为做的时候没有想做了会怎样,只是去做。种子就是总量,总量是没有善恶的,果可以是任何数的平方。你种一颗种子能收获多少?不会是一颗吧?你种一个善因可能结很多个善果,但你的果不一定会抵消你前世所做的恶,但是它是你种下去的善种。

爱因斯坦通过相对论把世间万物一切都用能量去概括,种子不一定是一颗籽,任何事物都可以叫种子。种子等于因和果,质量和光速。这里面就告诉我们,你要把一切东西越来越精减和纯,质量会越来越高。世界也是这样运作的,越精减、越简单越受欢迎,这个就好比从事物的繁琐度回到起点,就是精和纯度,越精越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精纯,纯度。现实生活中也是越纯越好,纯就代表了事物的价值。

曾经那个我心里认为的那个最可能成为初恋的男孩子,还是走散啦。往前翻我以前傻乎乎的朋友圈,看见一个不熟悉的网名,是你啊,因为不再是好友,所以连我设给你的备注都没了,想点进你的空间看看,又没那个胆子。我真的是好矛盾一人,你对我好的时候,我拼命的躲开,你走了,我开始后悔。
算啦,还是祝你开心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
  • 先说结论:小打小闹,不成大器另外,阿卡西记录的核心思想我其实是认同不少的,这跟我们老祖宗所总结的东西是一样的。其实,说到这里,你便会发现,这世间万物其实一直在变
  • 对于王虹教授这个提议,我觉得其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大学生择业的眼光确实不要太局限,也不要把目光只锁定在大城市。当然,还有一些网友针对这个观点,也给了十分中肯的建议
  • 好好笑 老头出我办公室门口特地叮嘱:记住 以后我交给你的工作不能和任何人说(一脸的认真) 神神秘秘神神叨叨的 那出通知不就是给人看的么[允悲]好巧不巧 还真有人
  • 双鱼往往能够激起很多人心中的那份感性,让人不理智的想要去帮助他们,尽管双鱼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数不清的错误,但领导总是会出于心中的喜欢,不计成本地提拔他们,所以双鱼
  • 举个例子,你要是有自己的规划和目标,有自己要做的事情,你看到别人劝你的同事“到年龄就找个人嫁了得了”你完全没有必要愤怒——那又不是对你说的,你和你那个同事又不是
  • 这个礼盒的重头戏正是水和乳,天气丹花献滋养液和滋养乳,两瓶沉甸甸很有质感的磨砂玻璃瓶正装,也是我全套试下来最喜欢的产品。Whoo后的高端系列天气丹,优秀全能,包
  •   祝专家把给三孩颁发“光荣证”的理由说得头头是道,他可真是全才,工科男对人口科学也研究得这么地道。……但纵使他的名头可以排成一列火车,他也不是“人口专家”啊。
  • 2、静是一种真实无妄、虚灵自然、无往无碍的境界,这种境界体现于道义,就是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体现于对生命的体验,就是庄子的逍遥游,即可以
  • 反正你是定不住,定不住就是晃,但晃是个幻境知道吧,既然是幻境你管它干什么,你既不需要把它停下来,也不需要分别它,也不需要定义它,也不需要给自己一个认知,说我为什
  • 多金、温柔、早期很怼、有控制时间的evol……有朋友玩过一小阵,玩的时候也推他,甚至有人跟我说见过主线插刀的卡面,虽然不知道她见过的是哪张。我自己都无法理清楚对
  • 5、肺(土)主气,职司清肃,肾(水)主藏精纳气,肺气肃降则有助于肾精之闭藏和气之摄纳,肺气肃降,水道通调,又能促进肾主水功能的发挥,此即肺金滋养肾水,即金生水。
  • 因此,科学家在理解和描述这些反应时,通常只考虑经典物理学,而忽略掉其中的量子效应。在经过几次的努力尝试后,在最新的研究中,Wester和他的团队选择了宇宙中最简
  • 在广州东吃了顿牛杂煲,回到家三更半夜,但是真的好喜欢这种充实的周末啊!贼好吃我靠,烧鹅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了,然后下午就去了那里逛逛,说是什么欧洲小镇,真
  • 精准定位用户诉求,推出“健康卡车”概念,奥铃大黄蜂Plus驾驶室既做到了配置高大上,又做到了足够接地气,在舒适性上足可打一个S+级别的高分。如果去旅行有一个专属
  • 这对年轻情侣,也是相拥着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女友双手拿着手机,一对耳机两人各塞一只耳塞在自己的耳朵里,男友也用手紧紧地抱着女友,让女友靠在自己的肩头,共同欣赏着手
  • 就高新区块发展,蚌埠高新区自贸区综合协调局副局长肖献保介绍,2022年,蚌埠片区高新区块坚持以项目为引领,牢固树立“指标背后是项目”的理念,强化“双招双引”生命
  • 卢博门窗|上海门窗十大品牌一线优质排行推荐前五门窗品牌非常之多,对于不了解门窗市场的小伙伴们而言,门窗产品的选择是一件苦恼之事,这么多品牌要怎么选呢?五、旭格门
  • (来源:平塘县融媒体中心)Meta产品经理Sarthak Ray认为,通过混合现实(MR)看到周围的世界并与之互动的能力为XR开辟了新的机会。马克·古尔曼还称,
  •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