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祖师破相论(上)
○ 达摩大师破相论
达摩祖师著
渝州华岩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问曰: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答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此二种心法,亦自然本来俱有;虽假缘合,互相因待。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涅槃乐。若堕染心,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
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佛性者,即觉性也。但自觉觉他,觉知明了,则名解脱。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因其觉根,遂能显现诸功德树。涅槃之果德,因此而成。如是观心,可名为了。

问:上说真如佛性,一切功德,因觉为根,未审无明之心,以何为根?

答:无明之心,虽有八万四千烦恼情欲,及恒河沙众恶,皆因三毒以为根本。其三毒者,贪嗔痴是也。此三毒心,自能具足一切诸恶。犹如大树,根虽是一,所生枝叶其数无边。彼三毒根,一一根中,生诸恶业百千万亿,倍过于前,不可为喻。如是三毒心,于本体中,应现六根,亦名六贼,即六识也。由此六识,出入诸根,贪著万境,能成恶业,障真如体,故名六贼。一切众生,由此三毒六贼,惑乱身心,沉没生死,轮回六趣,受诸苦恼;犹如江河,因小泉源,洎流不绝,乃能弥漫,波涛万里。若复有人断其本源,即众流皆息。求解脱者,能转三毒为三聚净戒,转六贼为六波罗蜜,自然永离一切诸苦。

问:六趣三界广大无边,若唯观心,何由免无穷之苦?
答:三界业报,唯心所生;本若无心,于三界中,即出三界。其三界者,即三毒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故名三界。由此三毒,造业轻重,受报不同,分归六处,故名六趣。

问:云何轻重分之为六?
答曰:众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未免三界,生三轻趣。云何三轻趣?所谓迷修十善,妄求快乐,未免贪界,生于天趣。迷持五戒,妄起爱憎,未免嗔界,生于人趣。迷执有为,信邪求福,未免痴界,生阿修罗趣。如是三类,名三轻趣。云何三重?所谓纵三毒心,唯造恶业,堕三重趣。若贪业重者,堕恶鬼趣;嗔业重者,堕地狱趣;痴业重者,堕畜生趣。如是三重,通前三轻,遂成六趣。故知一切苦业由自心生,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自然消灭离苦,即得解脱。

问曰:如佛所说,我于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勤苦,方成佛道。云何今说,唯只观心,制三毒,即名解脱?

答:佛所说言,无虚妄也。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胡言阿僧祇,汉名不可数。此三毒心,于中有恒沙恶念,于一一念中,皆为一劫;如是恒沙不可数也,故言三大阿僧祇。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盖,若不超彼三大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名为解脱?今若能转贪嗔痴等三毒心,为三解脱,是则名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末世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说,遂言成佛尘劫未期,岂不疑误行人退菩提道。
问:菩萨摩诃萨由持三聚净戒,行六波罗蜜,方成佛道;今令学者唯只观心,不修戒行,云何成佛?答:三聚净戒者,即制三毒心也。制三毒成无量善聚。聚者会也,无量善法普会于心,故名三聚净戒。六波罗蜜者,即净六根也。胡名波罗蜜,汉名达彼岸,以六根清净,不染六尘,即是度烦恼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罗蜜。
问:如经所说;三聚净戒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今者唯言制三毒心,岂不文义有乖也?答:佛所说是真实语。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因中修行时,为对三毒,发三誓愿,持一切净戒。对于贪毒,誓断一切恶常修一切善;对于嗔毒,誓度一切众生;故常修慧;对于痴毒,由持如是戒定慧等三种净法,故能超彼三毒成佛道也。诸恶消灭,名为断。以能持三聚净戒,则诸善具足,名之为修。以能断恶修善,则万行成就,自它俱利,普济群生,故名解脱。则知所修戒行不离于心,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故经云:心垢则众生垢,心净则众生净;欲得佛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也。三聚净戒自然成就。

问曰: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今言六根清净,名波罗蜜者,若为通会。又六度者,其义如何?

答:欲修六度,当净六根,先降六贼。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纵逸,名为持戒;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能制口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六度者运也,六波罗蜜喻若船筏,能运众生,达于彼岸,故名六度。
问:经云:释迦如来,为菩萨时,曾饮三斗六升乳糜,方成佛道。先因饮乳,后证佛果,岂唯观心得解脱也?
答:成佛如此,言无虚妄也;必因食乳,然使成佛。言食乳者,有二种,佛所食者,非是世间不净之乳,乃是清净法乳;三斗者,三聚净戒,六升者,六波罗蜜;成佛道时,由食如是清净法乳,方证佛果。若言如来食于世间和合不净牛膻腥乳,岂不谤误之甚。真如者,自是金刚不坏,无漏法身,永离世间一切诸苦;岂须如是不净之乳,以充饥渴。经其说,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湿,不食谷麦糠麸,不与挬牛同群;其牛身作紫磨金色,言牛者,毗卢舍那佛也。以大慈悲,怜愍一切,故于清净法体中,出如是三聚净戒六波罗蜜微妙法乳,养育一切求解脱者。如是真净之牛,清净之乳,非但如来饮之成道,一切众生若能饮者,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经中所说,佛令众生修造伽蓝,铸写形像,烧香散花燃灯,昼夜六时绕塔行道,持斋礼拜,种种功德皆成佛道;若唯观心,总摄诸行,说如是事,应虚空也。
答:佛所说经,有无量方便,以一切众生钝根狭劣,不悟甚深之义,所以假有为,喻无为;若复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言伽蓝者:西国梵语,此土翻为清净地也;若永除三毒,常净六根,身心湛然,内外清净,是名修伽蓝。

铸写形像者:即是一切众生求佛道也;所为修诸觉行,彷像如来真容妙相,岂遣铸写金铜之所作也?是故求解脱者,以身为炉,以法为火,以智慧为巧匠,三聚净戒、六波罗蜜以为模样;镕炼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无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所谓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为败坏之法。
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铸写真容,凭何辄言功德?烧香者: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之香也;薰诸臭秽无明恶业,悉令消灭。其正法香者,有其五种: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二者定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三者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自观察。
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观照常明,通达无碍。如是五种香,名为最上之香,世间无比。佛在世日,令诸弟子以智慧火,烧如是无价珍香,供养十方诸佛。今时众生不解如来真实之义,唯将外火烧世间沉檀薰陆质碍之香,希望福报,云何得?散花者,义亦如是;所谓常说正法,诸功德花,饶益有情,散沾一切;于真如性,普施庄严。此功德花,佛所赞叹,究竟常住,无雕落期。若复有人散如是花,获福无量。若言如来令众生,剪截缯彩,伤损草木,以为散花,无有是处。所以者何?

持净戒者,于诸天地森罗万像,不令触犯;误犯者,犹获大罪,况复今者故毁净戒,伤万物求于福报,欲益返损,岂有是乎?又长明灯者:即正觉心也,以觉明了,喻之为灯;是故一切求解脱者,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如灯火。当燃如是真正觉灯,照破一切无明痴暗,能以此法,转相开示,即是一灯燃百千灯,以灯续然,然灯无尽,故号长明。过去有佛,名曰然灯,义亦如是。

愚痴众生,不会如来方便之说,专行虚妄,执著有为,遂燃世间苏油之灯,以照空室,乃称依教,岂不谬乎!所以者何?佛放眉间一毫相光,上能照万八千世界,岂假如是苏油之灯,以为利益。审察斯理,应不然乎!又六时行道者:所谓六根之中,于一切时,常行佛道,修诸觉行,调伏六根,长时不舍,名为六时。绕塔行道者:塔是身心也,当令觉慧巡绕身心,念念不停,名为绕塔。过去诸圣,皆行此道,得至涅槃。今时世人,不会此理,曾不内行,唯执外求;将质碍身,绕世间塔,日夜走骤,徒自疲劳,而于真性,一无利益。
又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切。斋者齐也,所谓斋正身心,不令散乱。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勤觉察、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又持斋者,食有五种:一者法喜食,所谓依持正法,欢喜奉行。二者禅悦食,所谓内外澄寂,身心悦乐。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四者愿食,所谓行住坐卧,常求善愿。五者解脱食,所谓心常清净,不染俗尘。此五种食,名为斋食。若复有人,不食如是五种净食,自言持斋,无有是处。唯断于无明之食。若辄触者,名为破斋。若有破,云何获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诸恶皆为;贪欲恣情,不生惭愧,唯断外食,自为持斋,必无是事。又礼拜者:当如是法也,必须理体内明,事随权变,理有行藏,会如是义,乃名依法。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谓恭敬真性,屈伏无明,名为礼拜。若能恶情永灭,善念恒存,虽不现相,名为礼拜。其相即法相也。世尊欲令世俗表谦下心,亦为礼拜;故须屈伏外身,示内恭敬。举外明内,性相相应。若复不行理法,唯执外求,内则放纵嗔痴,常为恶业,外即空劳身相,诈现威仪,无惭于圣,徒诳于凡,不免轮回,岂成功德。

堂单不是给人看的是给仙灵的空间 暗堂不是堂口招来孤魂野鬼

 阴阳万物都在生息和生存的空间之内。佛道仙神和万物之灵也同样有它们的生存空间。所有带有生命力的物质,都有它的生存之道和生命之道。这是阴阳生命的循环规律和自然现象,万物也在遵循着阴阳的运行和生存的规理。一切有道,一切有法,一切有方圆,一切有格局,一切也都有它的标准和定律。任何事物都不是单纯并孤立存在的,万物阴阳的相对概念,也都同样具有它的两面性。外在的因素是天缘,内在的因素是心意。种种心灵的感态和自然的现象,都是我们在生存中所必须要懂得的道理和必遵守的方式。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生命中找寻自己的归宿,找到自己的依赖,找回自己的因缘,了却生活中各种该完成的事。也敦促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和人生的道路上,做到真正的圆满和修去自身缺陷。堂单同样如此理。为什么叫堂单?每个有仙缘的人,不是几位仙,而是几十位仙,或者是上百位仙,把它们立在一起就叫做一堂仙。基于这样的基础,我们就需用一个堂单的空间去写上每个仙位的名字,使你因果命运和慧根中,所有的缘分都聚合在一起,成为你的一堂人马和一堂仙,以此方式立在你的红布堂口上。这样的做法是使它们有一个居住之所和修行的空间,继而接续仙缘与你之间的缘分。在未来修行和出道的过程中,去达到修行的圆满正果。

   对于立堂口的这个问题,多数人的看法都不一致。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统一的规范和公认的标准去供大家参考和执行。堂口的问题是这样看待的:修行仙缘不是无为和无形的境界,每个有缘分立上堂单和出堂口的人,这块堂单不是只为了让别人看到,而是给缘分和仙灵的空间,证明你的缘分出来了。把仙位写在堂单上,能使你明了自身带有哪些缘分,有了什么样的仙。否则就是再有缘分,再精进修行,一颗无形的心,各种无形的想象,再加上一个迷茫无措的自己,怎么能去接通仙灵的磁场,又怎么能去和它们沟通呢?这样产生不了任何感应和感知力。即使突然有了灵感,也不代表这种灵感是你缘分仙的磁场。有可能是外仙、别人的仙、或者是邪正不分的在你体内窜窍的仙。就算是偶然的开功法,也有接通半邪不正的磁场信息的可能性,未必接通的磁场信息全然准确。如果要是立上堂单,奉供上,名正言顺的一堂仙会由护法把关,不会任由外道仙、邪仙、或者是半邪不正的仙附你体,随时的接通各种错乱的信息和不准确的磁场,更不会使你的感应不稳定,时有时无,时强时弱。现实中有很多没有正规立堂的仙缘弟子,也能够帮助人看事看病,但也不一定全是自己的缘分仙,超不过两年就很容易灵感、灵力消失殆尽,甚至是把自己磨废。

   所以说立上堂口是正确的方式和规矩。不过也有很多人提倡暗堂,其实暗堂并不是堂口,供奉上招来的只能是孤魂野鬼,有很多都不是自己的正缘,到最后影响自身修为和灵力。也会导致身体和运程都受到损毁。这样讲是因为有很多的孤魂野鬼,并不是你的正缘和仙灵,虽然它们会给你一些灵感,但终究还是会给修行的自己徒增更多的苦难和磨度。再说它们的道行也有限,不能传导正能量,大多数都邪气未清尽,使你难以修成,偏道偏行,最后半途而废。这样的暗堂任何仙都可以随意来去,也无法控制外仙到你的家里受香火。当受完香火以后有的不帮助办正事、有的要大吃特喝、还有的很多给你打灾,使你有病伤财,处处不顺,经常窜窍更会让你走火入魔、五气紊乱、神志不清、胡言乱语、精神错乱等。但立上堂单以后就会大不相同,把你的缘分仙都立在堂口上,有封堂印和看堂护法,外仙不会附你的体和借你的体,去干扰你和破坏你的正确修行。所以我们每个有仙缘的人,最好还是立上堂单,奉供上堂口,这样对你的修行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尤其是有缘分的仙,既然找到了你是与它缘分的弟子,它就想在你这里扬名救度,积累功德,修成果位,如果你不给它立上堂单,怎么能够叫出古洞四海扬名呢?过去有一句俗话叫做,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仙名上堂就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不把自己的堂单出来,立上仙位的堂口,就无法接续上所有的缘分仙,仙家自然也不会有空间,去安身和修行,这无疑是自己的损失。人神一理,万物一理。所以说:堂单不是给人看的!只有把堂单立上才属于你和你的所有仙缘接上了缘,续上了缘,得到了缘,去随你出道出马。这个道理很简单,只要悟透这其中的原委,就会明确缘分的依据和正确的修行方式。也才算是真正的明了和领悟到缘分的存在和奉供。把自己所有因果慧根的缘分和今生的缘分,接到了自己的家中和身边,随自己一起去修行和救苦救难,圆满它们与自身今生的功德和早证菩提,这就是立堂单的道理。如果奉供暗堂,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缘分,是正是邪,那又怎么去修行,又怎么接缘、续缘、得缘和了缘呢?这个道理人人都会感悟到,这样的方式和格局,是为了和缘分相合。假如你在帮助别人看事看病的时候,心中产生的灵感和磁场都不知道来源于哪位仙佛,又怎么去感恩和供养呢?我们修行的不是大自然,而是我们自身的缘分。自身的缘分就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因果,那么我们就有接纳它的方式和道理,成全与今生仙灵缘分的接续,并携手共同走向修行,达到我们真正的得缘、了缘和修成今生正果。出堂单,立堂口,以佛为主,与缘共修,实践于法理,服务于信众,共同去救度那些苦难的人才是修行的正道。       

修行的九大难关,看看你能闯过几重?

第一关:贫穷时也能布施

第一关是说当我们处于贫穷时,是否还能生起慈悲心去布施众生?

很多人出于对财富的执著,一听到“布施”,便以为是“向自己要钱”,从而心生不满:“我都这么穷了,还让我布施!”或是“等我有钱以后,一定布施!”

但须知佛教讲因果业报,“贫穷”的因,根植在过去生的“贪吝”中,而“贫穷”的果则在当下显现。

如果我们无视因果,继续吝惜“布施”,那么当下的“果”,也便成了未来贫穷的“因”。

其实佛教的布施并非只有财富一种选项,只要我们在他人需要帮助时,愿意用言语、行为尽一份心力去帮助他人化解烦恼,都属于布施。

第二关:富贵后仍能学道

第二关是说当我们“富贵”后,是否还能生起学佛的念头?

或许有人会说自己远达不到富贵,但这一关还可以引申为当我们处于某个舒适区时,是选择安逸享乐,还是选择舍离“欲乐”、通过修行让自己变得更好?

福报虽好,但如果终日享福而不知惜福、培福、积福,那么福报总有耗尽的一天,就像天道的众生在福报享尽后,将面临天人五衰,此时再去学佛为时已晚。

而我们还有选择的余地与时间。

第三关:此生能与佛相遇

第三关说的是此生有缘与佛相遇是很难的。

就像悉达多太子出生后,前来为他占卜的阿私陀仙人痛哭流涕,因为他看到了太子将来必定成佛,但自己年事已高,恐怕将来无法听佛说法、随佛修行。

如今距佛陀涅槃已两千余年,距弥勒佛下生也为时尚早,但佛陀留下的经典中依旧留存着他的法身慧命,而附佛外道、迷信玄谈也依旧在阻碍我们亲近正法。

因此,如果我们今生能够有缘接触佛法,诵读佛经、依教奉行都需仰赖宿世的福报与智慧,是非常难得的。

第四关:诵持经典、不忘初心

第四关说的是我们是否有智慧能够诵持佛经、依教奉行?

对于佛陀时代的人来说,因为经典都是口口相传,尚无成文的典籍,因此不光是诵持、听闻佛经也非常不易。

如今虽然我们能够通过网络轻易地获取经书,但“诵持佛经”依旧不易。因为“诵持”既有“用嘴诵读”,也有“用身心去行持”。

如果我们不理解“学佛诵经”的目的,总是在诵经这一形式上打转,也不去身体力行的运用佛经中的智慧化解烦恼,面对烦恼依旧束手无措,看与不看又有什么区别呢?

第五关:遇到境界不起烦恼

经文念了不少、名相佛理也听了不少,但遇到境界我们的心念是否能始终如常、不起烦恼?又是否能在生起的瞬间有所觉察、忏悔呢?

生活中,我们厌恶“996”,自嘲“打工人”,但除去睡眠时间,却无时不刻在为“贪嗔痴”打工——

遇到“喜欢的人与物”,会想尽千方百计要将其追求到手;得不到会失落、愤恨、嫉妒,得到了又盼望更好的;

微博冲浪,遇到有人对自己或自己喜爱的明星出言不逊,是否能忍住上头的热血;事过境迁,心念又是否能不再缠留于往事?

第六关:对待众生,心行平等

佛教历来倡导“众生平等”,劝勉佛弟子消除执著与对立的心念,但我们在修行中却不时会以“自我”为中心,将人事物予以分级,例如:

当我们由某位法师代授三皈依后,是否会生起诸如“我皈依的师父”比其他法师更厉害?师父教“我”的法门比其他师兄更好?

当我们与同修探讨问题时,是否会认为“我学佛的时间久、应该听我的”“我懂的比你多,信我准没错”?

当我们于佛前虔供香花鲜果后,遇到街边的行乞者,是否也能无私布施?当我们恭敬顶礼法师后,遇到外卖小哥、保洁员等法师以外的人是否也能恭敬致谢?

对此,普贤菩萨在《华严经》中曾作开示: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第七关:不说是非,谨言慎行

现代人常利用网络“言行无忌”,自认为“说几句怎么了,又不犯法”但一句话,可能会把人推向深渊,也可以使人放下轻生的念头。

在日常的交谈、评论中我们是否能做到不为自利而说谎、刻意讨好他人,不随意评价、贬低他人,不为他人起绰号,不传播不确定的消息,不挑拨离间?

第八关:发现身边的善知识

虚云老和尚曾开示:“现今佛不在世,善知识代佛弘法,亲近之也能了生脱死。但善根浅薄的,会善知识也难,纵有缘见面闻法,不明所说之义,也无益处。”

我们常感叹当今善知识难寻,但观音菩萨早已开示将会依众生根机化现种种形象度众,我们所缺的并非是“善知识”,而是遇到善知识的“福报”与辨明善知识的“智慧”。

他可以是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些批评我们、纠正我们错误的人;伤害我们、磨练我们心性的人;侮辱我们、训练我们忍辱的人;欺骗我们、增进我们智慧的人;蔑视我们、撼动我们执著的人......

第九关:坚持度自己、度他人

佛陀曾告诉地藏菩萨众生刚强难度,即使一时遇善知识被度化,不久后又会受烦恼欲望所牵,对此菩萨应无有疲厌、坚持反复度众。

对于当今的佛弟子,戒奶茶、戒熬夜都尚且艰难,面对花花世界的其他诱惑,又是否能坚守佛陀的言教,依教奉行呢?

面对不会使用手机、虚拟支付的父母,面对“怎么教也教不会”的孩童,又是否能有佛菩萨那样的毅力与耐心去反复教导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御府是做品牌的,十几年专营新疆和田籽料,我们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如果您在乎的是品质,就请尊重它的价格。
  • #十一月你好# #必信空调# #磁悬浮# #中央空调# #商业综合体# 苏州锦峰国际商务广场应用类型:17万平方米,城市综合体锦峰国际商务广场坐落于高新区CBD
  • 吸引了一批独具慧眼的顾客,其中包括许多名满天下的明星和社会名流的青睐,其中包括好莱坞明星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流行歌手麦当娜(Madon
  • 放下对外境的执著,就不会在别人的情绪中悲欢,流言风语也自然成为过眼云烟。因此,面对别人对我们或是赞叹,或是指出我们的不足,或是说长道短流言风语的诋毁,我们内心应
  • 孤单了,有陪伴你的人吗?孤单了,有陪伴你的人吗?
  • 10月20日発売のビューティー&ファッション誌 『LOVE berry(ラブベリー)』vol.10(徳間書店刊)で、AKB48チーム8 北海道代表・坂口渚沙と東
  • 可以看到韦尔乔早期的画,线条粗硬杂乱,形象夸张荒诞,有很多人的肢体,情绪是比较激烈的,有年轻人的愤懑和挣扎,和后期那种参悟式的淡然,成熟后的纯真,哲理式的精致入
  • 南阳传承古建,长期致力于“传古承今、文化创新”挖掘和弘扬南阳厚重的汉文化,从南阳汉代文化遗存中广泛收集提炼,从汉画像砖上汲取灵感,又融入现代元素的表现手法,在
  • 也是考虑到核心位置,劲松地块运用了多种政策工具:竞政府持有商品住宅产权份额+高标准住宅建设+摇号+现房销售。也是考虑到核心位置,劲松地块运用了多种政策工具:竞政
  • 倘若你现在开始反思自己问题,改变自己的外表的缺失和性格的缺陷,过好自己的生活,对方就会自然会觉得“和你分手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人人都有“厌恶损失的”心理,你
  • 想当年,唐晨与武魂殿大供奉千道流决战与封山之地的悬崖峭壁,神赐武魂六翼天使、99级魂力使得千道流胜券在握,不曾想唐晨此时所到达的境界非神级以下封号斗罗能比,千道
  • 吃得出来很低碳,我的舌头觉得有点人工感,虽然介绍写着代糖很少但吃起来代糖味很明显诶…我还是比较喜欢用面粉做出来的司康,更有满足感(太好了省钱了)(里面是有竹炭吗
  • 首先世界上什么都容易学,唯有学佛是最难最难的事;第二重意义啊,人生画虎不成反类犬,老虎没有画成反画成了狗,学佛学不成,我不晓得你变成什么!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实在
  • 起初黄金1810中线多单有很多人质疑,且黄金持续下跌至1780时,说实战大师对亏损中线单,不闻不问,对赚了钱的单子大肆吹嘘!实战大师绝不是报喜不报忧之人,坦坦荡
  • 从曾经的彷徨无措到如今的才华尽显,曾许下的心愿全都被你一步步地实现,沿途曾忍受过的冷眼嘲讽与攻击太多,而你才是我不变如初相信的唯一诉说。从徐峥这番话来看,他的双
  • 你走你的路,按你的方式,一定会越来越[赞]的可能有所有都感慨你的这份成绩单,但是只有你自己和身边人还有跟你一路走过来的千纸鹤们才知道你这八年是如何努力的吧相信运
  • 凌冽眼神中新鲜的黑白,想去你的世界倾听你的危险自白。凌冽眼神中新鲜的黑白,想去你的世界倾听你的危险自白。
  • 盛夏记忆丨博君一肖原创同人曲风车轮转在南面 落拓了夏天你递只手 躲过雨的屋檐三十八场又一遍 谁还陷在戏里面试探勾画这字眼 慌乱地遮掩戏中风物惹艳羡 同行游少年晕
  • 愿,你的二十一岁,能够在二十岁的基础上越来越精彩,我期待你的作品,无论是影视或者歌曲,只要是你,都可以。想不起在哪看过的一句话 二十岁后的日子就过得飞快 之前
  • 【“中国小吃”奇葩英文名笑炸】我们从小被教导翻译的通用原则如“信、达、雅”然而囿于实战中思维方式、文化语境的坑,想做一个好的翻译真是不容易,所以日常标语中常常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