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a09] 祖佛不道。父母非亲。

[0112a10] 第八祖佛陀难提。问佛驮密多曰。父母非我亲。谁为最亲者。诸佛非我道。谁为最道者。偈答云。汝言与心亲。父母非可比。汝行与道合。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与汝不相似。欲识汝本心。非合亦非离。

[0112a14] 知三有异我而明佛性。

[0112a15] 大涅槃经云。迦叶菩萨问二十五有有我不。答曰。有我。即佛性此是真我。具八大自在义。即是常乐我淨四德涅槃。非外道凡夫所执之我。如华严记云。佛性之体。体非因果。因中取之。名为因性。果中取之。名为果性。非是佛性分成因果。如瓶取空。是瓶中空。世界取空。是世界中空。空无有异。故言众生智慧。是佛性因。菩提涅槃。是佛性果。非是佛性分成因果。故结示云。然则佛性非因非果。若以无障碍法界为宗。则法性即佛性。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若以心性为佛性者。无法非心性。则不隔内外。而体非内外。内外属相。性不同相。何有内外。然迷一性而变成外。外既唯心。何有非佛。所变无实。故说牆壁言无佛性。以性该相。无非性矣。如烟因火。烟即是火。而烟鬱火。依性起相。相翳于性。如即水成波。波即是水。境因心变。境不异心。心若有性。境宁非有。况心与境。皆即真性。真性不二。心境岂乖。若以性从相。不妨内外境。而例于心今有觉知。修行作佛。即是邪见外道之法。故须常照。不即不离。不一不异。无所惑矣。故云则非内非外。随物迷悟。强说昇沉。又华严策林问。众生与佛。迷悟不同。众生则六道循环。佛则万德圆满。如何有即众生即佛二互相收。混乱因缘。全乖法界。答。夫真元莫二。妙旨常均。特由迷悟不同。遂有众生与佛。迷真起妄。假号众生。体妄即真。故称为佛。妄则全迷真理。虽真无迷。悟即迷本是真。非是新有。迷因横起。若执东为西。悟解理生。如东本不易。就相假称生佛。约体故得相收。不见此源。迷由未醒。了斯玄妙。成佛须臾。经云。法界众生界。究竟无差别。一切悉了知。此是如来境。如来纔成正觉。普见众生已成正觉。众生向佛心中。自受其苦。冀希玄之士。无捨妄以求真。

[0112b22] 会万物为己而成圣人。

[0112b23] 肇法师云。会万物为自己者。其唯圣人乎。又云。圣远乎哉。体之即神。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夫云圣人者。圣即正也。了心悟道。即是正人。迷心背道。即是邪人。邪正由心。淨秽在我。

[0112c03] 一两真金。胜[叠*毛]花千斤之价值。

[0112c04] 高僧释道世云。勤勇忏悔者。虽知依理。须知心妄动。若真悟心远离前境者。如经云。譬如[叠*毛]花千斤。不如真金一两。喻能观心胜。即灭罪强。又华严策。问。二障尘沙尚非所喻。阿僧祇劫未得断名。十地圣人分分渐损。如何一断一切断耶。既越常规。难以取信。答。惑本无从。迷真忽起。迷而不返。澜漫无涯。若纤云布空。其来无所。须臾弥满。六合黯然。长风忽来。倏尔云尽。千里无点。万像历然。方便风生。照惑无性。本空显现。众德本圆。八万尘劳皆波罗蜜。恒沙惑障并是真源。眼翳未除。空华乱起。但淨法眼。何惑不除。滞执坚牢。居然多劫。

[0112c15] 半株檀树。改伊兰四十之由旬。

[0112c16] 经云。一株檀树。能改四十由旬之伊兰林。况一真心法。能破一切染法。如台教立无生一法。为破一切法遍。

[0112c19] 上上真机。滔滔法海。堕无明而不可隳。纵神力而焉能改。

[0112c21] 此一心法。是普眼门。唯对上机。方能信入。沦五趣而不坠。登一相而非昇。以是不变易之法故。

[0112c23] 设戴角披毛之者。本性非殊。任形消骨散之人。至灵常在。

[0113a01] 如般若吟云。百骸虽溃散。一物镇长灵。又首楞严经云。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0113a03] 等觉不迁。随物周旋。

[0113a04] 经云。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不坏假名而谈实相。若等觉之心即不动。以染淨之觉随缘而作诸法。亦不坏诸法而谈实相。以诸法无体不可坏。若坏即失诸法本空故。

[0113a08] 为出世真慈之父。作归宗所敬之天。

[0113a09] 如宗镜录中。立真心为宗。祖佛同证。即不立众生缘虑妄心。此心无体。诸经所破。然此妄心无体即真。故不用破。以众生执实。故须破之。宗镜录云。心有二种。一随染缘所起妄心。而无自体。但是前尘。逐境有无。随尘生灭。唯破此心。虽法可破。而无所破。以无性故。百论破情品云。譬如愚人见熟时燄。妄生水想。逐之疲劳。智者告言。此非水也。为断彼想。不为破水。如是诸法自性空。众生取相故著。为破是颠倒故。言破。实无所破。二常住真心。无有变异。即立此心以为宗镜。识论云。心有二种。一相应心。谓无常妄识虗妄分别。与烦恼结便相应。二不相应心。所谓常住第一义谛。古今一相。自性清淨心。今言破者是相应心。不相应心立为宗本。

[0113a22] 一雨无私。群木而自分甘苦。太虗绝量。众器而各现方圆。

[0099a14] 举一心法。摄尽无馀。此一法门。能建立凡圣境界。摄生化门。六度万行。无不具足。如还源观云。从一心体。出生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观。一体者。即自性清淨圆明体。即通为十定之体。言二用者。一海印森罗常住用。即海印三昧。二法界圆明自在用。即华严三昧。言三遍者。一者一尘普周法界遍。二一尘出生无尽遍。三一尘含容空有遍。此三并是因陀罗网三昧门。言四德者。一随缘妙用无方德。二威仪住持有则德。三柔和质直摄生德。四普代众生受苦德。言五止者。一照法清虗离缘止。二观人寂泊绝欲止。三性起繁兴法尔止。四锭光显现无念止。五事理玄通非相止。言六观者。一摄境归心真空观。二从心现境妙有观。三心境祕密圆融观。四智身影现众缘观。五多身入一镜像观。六主伴互现帝网观。上之止观。并是寂用无涯三昧门也。

[0099b06] 匡时龟镜。为物权衡。

[0099b07] 此一心法。能考古推今。穷凡达圣。如秤知轻重。似镜鉴研媸。但了一心。无不知诸法根源巨细矣。

[0099b09] 相夺则境智互泯。相资则彼我俱生。

[0099b10] 以境夺智则智泯。以智夺境则境亡。以彼资我则我立。以我资彼则彼生。

[0099b12] 无明树上而觉华顿发。八苦海内而一味恒清。

[0099b13] 经云。烦恼大悔中。有圆满如来。宣说实相常住之理。本觉实性中。有无明众生。起无量无边烦恼之波。论云。唯真不立。单妄不成。真妄相成。方能建立。如水因风而起波。风水不相捨离故。

[0099b17] 全体现前。岂用更思于妙悟。本来具足。何须苦待于功成。

[0099b19] 诸佛将众生心为佛。众生将佛心为众生。一体无差。但隔迷悟。以即心是佛故。虽分三身之异。终无别体。故云。法身相好。一际无差。又古德云。新佛旧成。曾无二体。以报身就法身。如出模之像。像本旧成。故无二体。新成旧佛。法报似分。以法身就报身。如金成像。金像似分。以有未成像金故。今成像竟。似分于二。诸佛如已成像之金。众生如未成像之金。成与未成。似分前后。则金体始终。更无别异。

[0099c03] 显异标奇。精明究竟。如舒杲日之光。似布勾芒之令。

[0099c04] 此一心法。如日照天下。无法而不明。犹春遍环中。无物而不发。

[0099c06] 三毒四倒而非凡。八解六通而非圣。

[0099c07] 在凡非凡。处圣非圣。以但是自心故。终无别理。宝藏论云。如实际中。无毫釐凡圣可得。

[0099c09] 至宝居怀兮终不他求。灵珠在握兮应须自庆。

[0099c10] 肇论云。圣远乎哉。体之即神。何者。为众生自心。皆是般若。但能体悟至理。即心是佛。即今日灵觉之真性。即是般若圣智也。此明真智。斯乃悟理之圣。非神通果证也。又所云般若圣智者。若正智即观照般若。如如即实相般若。此正智如如。即是圆成实性。圆成实性。即是如来藏心。如来藏心。即是众生灵觉之性。众生灵觉之性。即是般若真智。

[0099c17] 愍同体兮起无缘。

[0099c18] 菩萨观一切众生。同一体性。愍彼不达。而行大悲。无缘者。即无缘慈。如石吸铁。任运吸取一切众生。而无度想。

[0099c21] 溢法财兮资慧命。

[0099c22] 法财者有七。一闻。二信。三戒。四定。五进。六捨。七惭愧。慧命者。即自心无尽真如之性。此七种法财。乃至恒沙智德。皆是心所有法。悟入之者。资益无穷。

[0100a01] 履得一之旨。豁尔消疑。

[0100a02]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而道成。经云。若得一。万邪灭矣。又云。若得一。万事毕。若了一真心。何理而不圆。何事而不毕也。如古德问云。所言心性是一者。何得众生界见有种种。答。以真如心性是一。随缘生灭而成种种。又第八识。正是所熏心体。含多种子。熏成种种。即是真如随缘义。又心性是一者。古释有二义。一者妄心之性。成心之性。以性相不同故。真心之性。真心即性故。二者通成。谓此二性。别明二藏。前之二性。皆具二藏。但为妄覆。名如来藏。直语藏体。即自性心故。此自性清淨真心。不与妄合。名为空藏。具恒沙德。名不空藏。前明即离。此明空有。故重出也。言皆平等无二者。上二即离不同。由心之性故不即。由心即性故不离。不即不离。为心之性。后二即空之实为不空。即实之空为空藏。空有不二。为心之性。然空有无二之性。即是不即不离之性。故但云一也。

[0100a18] 入不二之门。廓然无诤。

[0100a19] 心外有法。即见有二。便有对治。即乃成诤。若了境即心。能所冥一。即无诤矣。既不涉能所。即非情无情。但直论见性之门。匪落是非之道。是以能所不同。不可执一。心境一味。不可称异。若以性从缘。则情非情异。为性亦殊。若泯缘从性。则非觉不觉。若二性互融。则无非觉悟。华严经云。真如无少分非觉悟者。则真如遍一切有情无情之处。若无少分非觉悟者。岂无情非佛性乎。又经意但除执瓦砾无情之见。非除佛性。则性无不在。量出虗空。宁可除乎。又古德云。觉性是理。觉了属事。如无情中。但有觉性。而无觉了。如木中但有火性。亦无火照。今言性者。但据理本。谁论枝末。又觉智缘虑名情。自性不改名性。愚人迷性生情。故境智不一。智者了情成性。故物我无二。

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烦恼如风,无根而起;忧愁似雪,无源而来。为他人想,为自己活,做事不占全利,为人不求苛尽。路要用心去丈量,人生要靠自己完成。入目的即是风景,原谅的即是宽容,退让的即是慈悲,不争的即是智慧。做事,进有招退有术;做人,心无边行有度。看淡纷扰,看轻得失,来了、去了,随缘随喜。功名利禄皆为过眼云烟,不是自己的不要强求。真正的君子是,明知有机可投却不为所动。做人不求问心无愧,只求无愧于心。所遭所遇皆看成难遭难遇。跌倒,只为更坚强的爬起;挫败,只为更好的成功。朋友背叛,应心生欢喜,总比到最后知道的好;遭人背后使坏,不要生恼戳穿,让你看清人的真面目。以欢喜心看事,事事为我而生;以感恩心待人,人人皆是我师。亲人让你懂得大爱;朋友让你知道感恩;对手让你知道包容;小人让你知道看清。好心情来自好素养,好素养来自好心态。眼宽能容人,心宽跳出三界外。安然,自然;豁然,悠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从8月8日上午10时接到报道任务,到深夜时分正式付印,新闻采编中心的记者和编辑用自己的汗水和辛苦讲述了一幕幕温暖心灵的感人故事,当一份份《太原日报》《太原晚
  • 你老祖宗那时候就讲究的门当户对你怎么不说?最后,你踏马以为贤妻是什么垃圾是个男的都要?
  • 现在许多“游戏”规则不都修改了吗?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
  • 依山而上一千多个青石台阶,时常看见修行人虔诚地一个一个台阶的跪拜,心灵深处由生感动、敬畏!2015.06.03日于山西五台山佛母洞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
  • 接连出事的根本原因还是原本作为主持人的众人过度娱乐化了,再加上一些主持人还是半路出家,职业素养并不全面,湖南台管理也不够严格,这样一来一系列事情都是早晚的了!接
  • 可爱温柔的网名|古风、繁体、调皮、浪漫……保持動心販賣心動與你將愛意藏匿愛意隨風起記述愛意愛意在風中愛意入星河愛意勝過山海愛意藏山海大海藏匿愛意愛意賦予山河月色
  • 此次一双参考售价1499元的李宁球鞋,一度被炒到48889元也说明了鞋圈不单单是某几种鞋子而已,未来各类潮流服装、首饰等都能成为炒作的目标,只要有产品出现供不应
  • 下次一定不能听粑粑的,要带个讲解员[阴险]马上可以出门了,就把囤的小火锅赶快吃掉~这个小火锅给人的感觉是吃了一次还想吃第二次 吃了两次就不想吃第三次liao 没
  • 这算是一个常见的情况,因为只要分手离婚,只要你想挽回,大前提是对方铁了心肯定不想和你复合,那么你们面临的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绝情,躲你跟躲扫把星一样,全平台拉黑
  • #桐岛夏也# 上次惊艳我的人还是2010年暑假杨洋饰演的宝玉那一抬头,我就在想这世界上真的有人长得那么好看吗?!该不会神仙化成人的吧!此后比杨洋更好看的只有他自
  • 《穷自在篇》521节 不卑不亢,说实话,穷人很难做到不卑,人穷气短。富二代很难做到不亢,因为都是年轻人吗?不气盛叫年轻人吗?所以何为不卑不亢呢?大概就是理解了世
  • 你什么也不拥有。你什么也不拥有。
  • 从她们二人的穿着打扮上,就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人,太艰苦朴素了,裤子的膝盖部位,都补着大补丁,要知道,这可是生活在北京的中学生啊!所以[笑而不语]想要摆摊儿开店的
  • 13、网友问:“巴菲特说他的股票就算一两年没有quote他也很comfortable,但是不知道在有quote的情况下他会不会也没事儿刷刷看呢?12、我不投VC
  • 在今后工作中西安市网信部门也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通过“互联网+”与城市信息基础建设等工作,引领城市发展,为城市群众生活的便捷化和产业发展的智能化贡献互联网的力量
  • ”金乡县始置于东汉光武帝时期,由爰戚县改为金乡县,不过当时的治所不在今金乡县城,而是在今嘉祥县满硐阿城铺村。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析巨野、任城二县地置嘉祥
  •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 5、县道X995线1KM+700M至15KM+710M合江至塘州6、县道X995线2KM+150M至15KM+160M合江至塘州小编提醒广大驾驶人途经这些路段时
  • 各位同学有关于补考挂科申诉的问题都欢迎来私戳学姐!处理过程:申诉团队老师首先收集同学的信息,指导学生与校方沟通,申诉过程中由于学校回复慢申诉团队老师帮助学生与校
  • 唯有在你遇到了真正对的人那一刻,相遇才有了不一样的颜色。所有的不期而遇其实都是命中注定,注定要娶你的人,不需要时间的沉淀也能确定彼此的心意,不会娶你的人,即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