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与马哲

《黑客帝国2》里面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桥段,男主为了拯救锡安找到了造物主,造物主告诉他Matrix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六个版本了。然后后面解释Matrix的发展史,我非常怀疑它说的就是近代哲学史的发展。

第一个版本天衣无缝,但是还是失败了,这个说的应该是近代哲学的唯理论,这种理论里面,真实存在的是一个完美的复合逻辑的世界,人们只要服从于这种由上帝创造的完美世界的必然规律,就可以获得自由,可以参考斯宾诺莎。

第二个版本开始更精确的反应人复杂多变的人性,这个姑且算是说近代哲学的经验论吧,虽然有点牵强。

这两种努力都失败了,然后有一个研究人类心智的程序,找到了失败的答案,因为Matrix只需要一种低等智能,或者不追求完美的智能。她偶然发现了一个解决方案,就是给人选择。这个我猜大概率是指康德,研究人类心智大概就是纯粹理性批判了吧,给人选择指的应该是实践理性批判,只需要低等智能应该指的是康德的物自体不可知、人是有限理性的存在这两个论断。

最后说这个答案虽然有用,但是由此产生的对立的系统变数,如果不加以改正将威胁系统本身。这里面对立的系统变数应该说的就是康德的二律背反,也就是发现了矛盾的存在。

在《黑客帝国3》里面,原来这一套不管用了,因为这一版本的男主更加强,同时系统为了平衡男主的强,作为男主的反面的反派角色也变得非常强,以至于会有可能会把系统搞崩。最后男主和反派还有先知融合了,男主和反派消失了,只剩下先知。

我猜这一部里面,男主,反派,先知,就象征了辩证逻辑的正,反,合三个阶段,然后先知最后的觉醒象征了矛盾的客观存在发现。三部作品代表着人类哲学从实在论,认识论,发展到了黑格尔的辩证逻辑。

在辩证逻辑之前,哲学家一直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想要通过理论来解决必然和自由的矛盾。必然和自由的矛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是我想要飞,但是受到自然法则的约束,我飞不了。我想飞就是我的自由想象,飞不了就是自然法则的必然性约束。更一般的例子是人对理想世界的设想,但是受到现实必然性约束,无法实现出来。总之很多例子最终都可以抽象成自由和必然的矛盾。

在康德之前的哲学家都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解决这一矛盾,到了康德这里,他通过四组二律背反指出了因为人类理性(形式逻辑)有限,无法把握矛盾。

随后的哲学家,从费希特,谢林最后到黑格尔,终于通过发现了新的逻辑,即辩证逻辑,才很好的在理论上解释了人该如何认识矛盾。

但是这些关于辩证逻辑的理论都太抽象了,马克思为这种辩证逻辑赋予了现实意义,并运用辩证逻辑推理出了共产主义是人类解决自由和必然的矛盾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社会形态。

一 自由和必然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是指具有选择的可能性。必然指的就是符合机械因果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必然性。

自由和必然作为人的本原性矛盾来自于符号语言的产生。这里的语言不仅仅指文字,说话的语言,还包括工具等。

符号语言包括能指和所指,所指就是某一个符号对应的事物,比如一个香蕉,猴子,或者一种关系,X吃Y。能指就是这一套符号语言所能表达的所有的内容。能指的量天然的大于所指的量,其中的剩余就是人的选择空间。

比如,一个人在生活中看到了猴子吃香蕉,人吃香蕉这两种现象。然后创造了一种语言系统用X代表鸟,用Y代表香蕉,Z代表人,—>代表某物吃某物,他就可以用符号表示这两种现象X —> Y, Z —> Y。X, Y, Z, —> 之间的一切组合就是能指,猴子,香蕉,人,吃就是所指。那么除了他看到的两种现象,他还能想象 X—>Z,即猴子吃人,这个组合就是一种剩余。用图论来解释大概就是自然界的现象是非完全图,但是为了表示这个非完全图所创建的节点和线所构成的完全图远大于已经发现的非完全图,剩余的就是可以想象的东西。

那么当想象空间大于现实的时候,人不满足于只是想象,想把自己的想象变成现实,比如哪天走到猴子面前,看看它能不能把自己吃了。但是在实现的过程中又受到自然法则的约束,有些想象无法实现,比如人不能飞。一旦符号语言产生,人甚至不能不做选择,不选择本身也是一种选择,由此构成了人的本原性矛盾,同时被自由和必然支配着,拉扯着。

二 共产主义为什么在辩证逻辑下是必然的?

辩证逻辑有三大规律,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量变导致质变。先说对立统一规律下的如何成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原始状态下的一个现实的人,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生命存在,并且能动的发展自然所赋予他的潜能。这两种目的在开始是内在统一于人的。随着生存的需要,人必然的与他人发生关系,形成社会分工。随着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种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精细(贸易的比较优势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以至于大多数人由于屈从于分工和丧失了对生产力的支配权,而成为了抽象的人、丧失了个性的人,成为了单纯为了生存而劳动的个人了。最开始的两种目的就被分裂为了两种人,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和从事精神活动的人了。本来最开始人可以同时进行生产活动,也进行精神活动。分工导致了某些人专门去从事生产活动,某些人专门去从事精神活动的对立。这种分裂的根源就在于分工,私有制和分工是一体两面,一个是从活动上讲,一个是从活动产生的产品上讲。

因此,为了消除这种对立,必须要消除私有制,以达成重新的统一。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对立的产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也是积极的,且在逻辑上是必然的。消除私有制达到重新的统一也不是一种主观的想象,而是一种客观的必然。但只是逻辑上的必然,这种重新的统一是要有前提的,即前一阶段的对立的目的已经达成,也就是生产力极大发展的时候。否则强行重新统一,还是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对立的产生(比如改开?)。这种统一到对立再回到统一的过程,是一种螺旋上升的过程,重新统一的时候,较最开始得到了生产力的极大提升。

否定之否定规律下如何成立
前一部分是从单个人的对立统一的角度去解释的,这个部分从人类全体的角度来解释。有几个术语需要澄清一下。
1. 人的类本质:人类整体的本质。
2. 异化:主体成为他者,且他者和主体相疏远的意思。

一种异化现象就是宗教,人对终极关怀的追求和理性的思考创造了宗教,这是一个主体成为他者实现出来的过程。但是随着宗教的发展,反过头来又压迫了人的思想。整个过程我理解为一次自我否定。这里主体可以理解成代表人类共识的一种思维主体。

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人的类本质在于能动的改造世界。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下,人的类本质异化出了私有制等一系列社会制度。然后这种社会制度,反回来又造成人在劳动中陷入被支配的状态,于是,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此为一次异化,或自我否定。在一定条件下对这种私有制的积极否定,就是对人的类本质的一种复归,历史表现形式就是共产主义。需要注意的是,私有制的发展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同样也是一种积极自我否定。

“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和自己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分工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们无法避免被异化。”

三,经济学原理对计划经济的批判的反思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真的是动不动就要黑一下社会经济学,大体的意思就是说市场看不见的手,可不是计划经济能比得了的。

乍一听非常有道理啊,什么最大剩余,什么比较优势之类的,无法反驳啊。
但是这里有一个非常重大的逻辑陷阱,在康德那里已经显现出来了,就是人认识世界的框架是真实存在的么?

比如在康德所设想的时空框架,在这种既定的框架里确实牛顿定律就是对的,类比于经济学原理,在现在的商品价格框架里面,市场的看不见的手的规律好像确实是对的。但是不代表这个框架本身是唯一的。这就像在数学里面1+1就是等于2,定义如此,只不过有些规律不是从定义中显而易见的,但是改变不了框架本身只是一个模型。现在没发现一个更好的模型,不代表永远发现不了更好的模型。

经济学原理中的某些理论反而会加强马克思的推理的根基,比如贸易的比较优势规律会极大的促进社会分工的加剧。

四 期待?

还是很期待的,但是必然性的逻辑是需要在历史中实现出来的,不知道能不能等到前提的满足。

《周易》:三种人生哲理,读懂受用一生!
被奉为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事简而意深”,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智慧。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
张居正对《周易》爱不释手,“座中置一帙常玩之”,并宣称“至圣人涉世妙用,全在此书”。

人生之道:自强不息
对天地、自然的观察与取法是八卦创设、《周易》成书的基础。它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天道运行图:“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继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易·系辞》)
《周易》强调,人应“与天地合其德”,“人道”应符合“天道”。由此生发出一句千古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作为《周易》所倡导的人生之道,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刚健”。“刚健”即刚强、雄健,它为《周易》所推重,频繁地出现在书中各处,如“刚健而文明”“刚健而不陷”“动而健,刚中而应”“健而巽,刚中而志行”“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等等。必须指出的是,《周易》所提倡的“刚健”,并不是指那种没有限度的刚强。根据其“极则反”的思想,刚强过头就容易折断,因而“刚健”应是适度的、恰到好处的,亦即它所强调的“刚中”“刚健中正”。
第二层意思是奋斗不已。《周易》认为,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甚至枯杨都可以“生梯”“生华”(《易·大过》)。《周易》以64卦象征万事万物,而64卦的排列顺序却有些令人费解:“既济”排在第63位,而“未济”则列在第64位,亦即最后一个卦位。其奥妙与深意乃在于揭示这样一个道理:自然与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永无止境的开放系统,因此人也需要不断进取。
《周易》还认为,即便身处困境,人们仍须不懈努力。《困》卦卦象是上“兑”下“坎”,坎为水,兑为泽,水在泽下,即意味着泽中无水,因而泽中生物处于困险之境,故名该卦曰:“困”。《易·困·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这便是要求人们在困境中不能丧失信心,而应奋斗不息,甚至舍弃生命以求实现理想。这种“自强不息”的追求,不仅是指导人生的大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处事法则:明时、变通
人生在世,为人处事颇为不易,故而《周易》在处事方面提出了“明时”与“变通”这两条重要法则。“时”在《周易》中屡被叙及,例如,《乾·九三》曰:“与时偕行”,《乾·上九》曰:“与时偕极”,《丰·彖》曰:“与时消息”,其他还有“时发”“时变”“随时”“对时”“时义”“时用”等等。
《周易》认为,处事要“明时”,务必考虑到“时”的因素,“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明时”观念给我们以多重启迪:其一,做事要合时宜。要认清时势,识时而行,顺时而为,做无愧于时代之事。其二,做事要讲时效。要珍惜时间,讲求效率做有益且有效之事。其三,做事要重时机。时机,无论是对于国家、民族还是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把握了时机就增加了胜算、靠近了成功。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有善于把握时机的人才能成功。
“变通”是《周易》的重要思想,也是它强调的一种处事方法。这种变通思想基于其变化观。《周易》本身就是一部充满变化思想的书。首先,从书名来看,“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孔颖达《周易正义》)程颐说:“《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周易程氏传》)朱熹的解释更加明了:“《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变易之义,故谓之《易》。”(朱熹《周易本义》)其次,从《周易》的爻、卦及其组合来看,爻和卦是《周易》的主要元素,爻分阴、阳两种,分别以符号“- -”“—”来表示,以三根爻上下排列组合,生成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经卦,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事物。将八经卦中的相同或不同的两卦任意上下排列,共可得64别卦,这64别卦分别代表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及其变化。“爻者,言乎变者也”,而卦既是爻组合变化的结果,也演绎着变化之意,其中,“变卦”是《周易》预测过程中的一种方法,同时也表明了卦的变化属性。
《周易》的变通思想建立于其变化观的基础上,又蕴含着新的内容。何谓“变通”?《易·系辞》说:“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又说:“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因此,变通即通过变化以达到通畅之意。“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不仅重视变通的功用,而且强调合乎时宜的变通:“变通者,趋时者也。”“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易·系辞》)出于这一思想,《周易》对著名的“汤武革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易·革·彖》)在人生旅途中,当我们在事业、工作、生活上遇到原有方式经事实证明行不通时,就应该“毋必、毋固”(《论语·子罕》),适时地进行总结和变通,这是《周易》给予我们的一条重要启示。
警世之言:寓意隽永

《周易》于人生既有正面的激励之语,也有睿智的警世之言,兹举数例如下:
“亢龙有悔”。《乾》卦中,以龙来比喻君子,从初爻到上爻,描述了“龙”从潜伏到现于田、跃于渊、飞于天以至到“亢”的极高的过程,以此来比喻人的事业由小到大,地位从低到高的境况。值得注意的是,“龙”从潜伏到飞于天,其爻辞或为“无咎”,或为“利”等,而到了“上九”的位置时,却出现了“上九,亢龙有悔”的推断。悔即有过失、不幸的意思。为什么“亢龙有悔”呢?
《易·乾·文言》解释说:“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又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因此“亢龙有悔”带给我们的训诫是:第一,人居高位时,易脱离群众,出现“高而无民”的情况,宜戒之;第二,高位,既是权力集中的中心,也常是矛盾集中的焦点,往往会“高处不胜寒”,宜慎之;第三,高位往往与成功、名气、鲜花相伴,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而成为“有悔”者,宜警之。
“履霜坚冰至”。履,践也,人在履霜之时,寒冬将临,坚冰将至。这句话表面说自然,实际论人生,寓意非常深刻,生动诠释了人事之吉凶皆由“渐”而来。对此,《易·文言·坤》予以进一步解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强调“渐”和“积”这两个概念,并进而提出“知几”的观点:“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这便是警示我们“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需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谦,亨,君子有终”。在这里,“谦”是指谦虚,“亨”是指亨通,“终”是好结果的意思。说明只要谦,就能亨通获得好的结果。
《周易》分别从天道、地道、神道、人道来说明“谦”的道理:“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易·谦·彖》)翻开历史长卷:商汤、周文王、唐太宗等名君谦卑谨慎、礼贤下士,或取得天下,或赢来王朝的长治久安;而商纣王、隋炀帝等人因骄横专断,暴虐臣民,致使强盛的王朝毁于一旦。
在漫漫人生路上,有多少人因谦虚谨慎、自强不息而终成大业;又有多少人因目空一切、骄傲自满而断送前程。这是《周易》给予我们的重要警示。
https://t.cn/A6ITYBPo
https://t.cn/A6ITYry1
https://t.cn/A6ITYr9K
https://t.cn/A6ITYrGs
#崂山太清宫# #道教知识# #道教[超话]# #修行[超话]# #道家养生# #修行# #闻道行道# #道家# #崂山#

#人生如意[超话]#
然上三谛体虽不二,举一即三,终带名言,犹存历别,未及一心之源,难契圆融之旨;必若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则藏心妙性彻底穷源,绝诸对待;良以双离则双泯,双是则双存;存则三谛灵然,泯则一心无寄;寂照同时,存泯无碍,唯在忘言者可以神会、绝虑者可以心通,可谓妙契寰中、泯同法界矣!圆融圆融,深思深思,历然不昧;故佛开示已毕,乃总告之曰:上来所说藏性之理如此深妙,如何汝等以所知心而能测度、世间语言而能入哉?且此妙理人人本具,然虽本具隐而未现;譬如琴瑟虽有妙音,非妙指不能发;众生虽具妙心,非妙观不能显。且如我今证此真心,安住大定,圆照法界,凡有动作皆是大用现前;汝等迷之,举措云为皆是尘劳业用;故曰: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此无他故,盖由不肯勤求,得少为足耳!当机遂请何因有妄?要显妄元无因,使悟妄不离真,亦似头非外得。然此天然妙性不假修成,但能一念回光,方悟神珠本有,故随结责戏论,切劝修持;乃曰:汝虽忆持十二部经,不如一日修无漏业,如何自欺尚留观听而不修之?是以阿难闻说,疑惑消除,心悟实相,遂乃请入华屋,摄伏攀缘,冀得陀罗、入佛知见等。由是观之,大概一往开示藏性,岂非欲令先悟一心,依之建立三观妙行,然后行成解绝,顿证一心者乎?——节选自憨山大师《楞严经悬镜》 
4.交光大师

圆彰三藏以劝修。由前次第三藏急于破迷成悟。故俱就众生迷境显示。未暇普收圣凡染净二缘。十界一如无二。以毕彰藏心全体大用。今既粗细二惑次第破尽。妙明披露。道眼近圆。理宜罄竭诸佛之灵府。而彻底显示。故此统会毕彰。用显圆融三藏也。——节选自交光大师《楞严经正脉疏卷十八》 
巳二依本来心圆彰藏性。圆彰者。不惟以一心而圆具三藏。且于每一藏中即圆具十法界。如非则十界俱非。即则十界俱即。融则十界俱融也。......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此中浑含世出世间。一切融会。离即离非。双遮前之二藏。以显此之一心圆神不滞之体。固不定属于即。亦不定属于非。故曰离即离非也。下句非即二字。本是非二字。而翻说非即耳。文之巧也。是即是非者。双照前之二藏。以显此之一心随宜自在之用。全非而即。全即而非。所谓能即能非也。故曰是即非即。大约对万法而独显心。是圆融极至耳。所以直指人心者。有曰。若要直捷会。一切总不是。若要委悉会。一切无不是。而法界观。立非异即非一。非一即非异。义允合也。旧注引净明遣尽之说。方是空藏中一切皆非意耳。管见非之。当矣。夫显心之谈。妙极于此。问答原意。宜此重伸。良以义广言长。忘其最初本意。则始终语脉不可通矣。原夫佛酬阿难妙定之请。舍置权小所修。示以诸佛本定。然斯定所以迥异者。以是全彰自性本妙圆定。释者不可多用修意。以仍滥于常途也。况此奢摩他中。纯谈本定。曲显性真。而说修之意绝少。从初三卷直指藏心本定之体。显次第空藏也。而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常住不灭。斯则顿意成矣。而圆意犹未彰也。问。七大何说圆融。答。彼约周遍说也。复次满慈顿兴二难。为后二藏之发起。于是答万法云何生续。则略彰藏心随染缘之用。显次第不空藏也。斯则体用略备。圆意已露。而犹未具彰也。复答五大不合相容。且示性相二无碍理。显次第空不空藏也。斯则且彰无碍。释彼有碍之疑而已。至于即性之相。无量不思议业用。即相之性。混融不思议妙体。未极显也。更因当机之伏疑。而与之备谈染缘净缘。四义四相。则一切圆用方以尽彰。又与开二合二。双拂双融而三一妙体方以极显。然用须证而后发。故略带修成。体则本来现成。故仍彰不变。纵因修显。亦非修生。所谓是了因之所了。非生因之所生矣。是则后之圆融三藏。收前次第三藏。而自心本具圆定。方以极显而无以复加矣。阅斯文者。幸加意焉。极显圆融已竟。——节选自交光大师《楞严经正脉疏卷十九》

5.莲池大师请看下面开悟的楞严经,成佛的妙法莲华经,收藏好慢慢看,受益无穷,功德无量,生生世世大解脱,大法难闻,人生难得,请珍惜自己的法身慧命,阿弥陀佛
 
1⃣️ 《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
▶️ https://t.cn/AirBtAxl
2⃣️ 《如是我闻真实义》
▶️ https://t.cn/AiruH8Be
3⃣️ 《法华经讲记》
▶️ https://t.cn/AidGMiar
4⃣️ 《楞严经讲记》
▶️ https://t.cn/AirTZGI0
5⃣️ 《心经讲记》
▶️ https://t.cn/Aid2SH9l
6⃣️ 《阿弥陀经讲记》
▶️ https://t.cn/AidGXt8P[/cp]

槁木死灰
宋儒谓“释氏只要心如槁木死灰”,遂斥为“异端虚无寂灭之教”,此讹也。为此说者,盖未曾博览佛经,止见小乘枯定,未见大乘定慧双修中道第一义谛。止见空如来藏,未见不空如来藏。又何况中道不居,空不空如来藏耶?彼以为槁木,吾以为万树方春。彼以为死灰,吾以为太阳当午。识者自应平心等量,勿以先入之言为主,而被宋儒误却大事。——节选自莲池大师《正讹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小伙伴们,你们觉得冬季来#南昌VR主题乐园#的理由是_______?#南昌VR主题乐园[超话]#小V小课堂时间:天气残酷,冬季来#南昌VR主题乐园#有N个理由
  • 二候田鼠化为鴽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鴽鸟开始出来活动。春意浓处处繁花胜开芬芳馥郁​只见蜜蜂飞来不停的​采撷花儿依然……一夜风雨在哪​转瞬之间​
  • 在偶遇大傻妹朴敏后,他强迫朴敏帮他写功课、交报告、抄笔记、跑腿买东西,而当朴敏与暗恋已久的篮球社长民运气渐渐陷入情网时,阿国却自信满满的接受挑战加入了篮球社,证
  •   矢志报国的飞机设计专家顾诵芬和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他们隐姓埋名几十年,把毕生精力扑在国防工业前沿,为筑牢国家安全特别是领空领海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香港媒体
  • 【译文】之所以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
  • 中国当时是乱世,波斯那边也没有消停,同样发生了战乱,又形成了不同的国度,这些人种被中原人统称为“粟特人”。这些粟特人从丝绸之路进入中原,最初的目的当然是贸易往来
  • 南方的夏季白天总是很长,接近八点天还没黑。刚才看了一眼窗外,粉瑰色的晚霞还挂在天边,赶紧跑到楼顶,虽然视野宽了不少,但始终比不上在学校的时候。 六月初的傍晚晓
  • 沧海桑田,那些老物件终究是没被扔掉,静静放着,好好供着,仿佛老祖先有一天会回到宅,向我们诉说那一件件古董的意义。沧海桑田,那些老物件终究是没被扔掉,静静放着,好
  • 所以有需要从事研究院业务的可以联系我,我们是中创九洲(北京)企业有限公司,从事业务5年了,本着一心为客户服务的,为客户服务的心理,服务着2千多家企业,目前手里有
  • 这部叫《社内相亲》的韩国电视剧,非常诡异地让我们俩粘在了电视机前,沦为“闲得没事干”的肥皂剧观众之一,并一直追到大结局。这一方面是因为,前期人物的设置是立体的、
  •   设计的衣服多了,她还去注册了自己的商标——玥初弦。我不否认曾经我和这部剧的音乐有过的“美好时光”直至今日我依然认为它是工作日隔绝周围环境埋头搬砖的佳选,洗澡
  • #电视剧与君初相识[超话]#干饭人之你说你的,我吃我的[笑cry]先看了两集,鲛人一开始是不愿意说话的,没有台词对演员来说比较困难,只能通过表情、眼神和动作表达
  • 红钢城站艺术墙主题为《城·红》艺术墙以1954年定址青山区的武汉钢铁公司红砖家属楼红房子为灵感,用简洁的几何形处理,表现特色鲜明的屋顶与窗棂,一窗一景,连接当下
  • 【#哈兰德未表示他想走,多特无法在经济上与曼城竞争#】04月01日讯 多特蒙德俱乐部的首席执行官瓦茨克在接受《图片报》采访时表示:俱乐部仍然拥有哈兰德,他的合同
  • 高明的中医,不用一兵一足,利用一根“针”“针”行天下,笑傲江湖,调理百病!《一位民间老师的医案》 100岁吴奶奶,头部疼痛5天,疼痛异常,寝食难安,家
  • 九点多的披萨和卤鸡爪太香了,btw市里真的好荒凉,路都不认识了~六次核酸终于全部做完啦,获得一枚小徽章️奥莉妹妹在这个月9号掉了第一颗乳牙.代购的豆沙青团真不错
  • 407 “真理是真正的力量,是在当下这一刻:它就是你临在的力量。一旦你认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认识到该为自己内在空间负责的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并且过去不能阻挡
  • ”余正华的眼镜跌了一半,他张着嘴,有种被人揪了小辫儿的感觉,门卫这才放行,余正华未免尴尬,轻声说道:“明,明老师,这是您的书。”我先是一惊,后又觉着这应是个很长
  • 时隔13年,我也已经成为了老大学生,带着同学们故地重游,如果有机会,也一样自己可以用行动,在别人心上播种美好的种子!如果开店是为了与同行做价格战争,那这样的生意
  • )当然,前提是她本来就是富家千金,她没有生存的困扰,想当野草蓬勃向上和笨蛋美人也没机会好喜欢她那句话,“旅途一起走过,也已不负一生”也许以后回想起来有无数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