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如果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哪个国家会先从地图消失?答案出奇一致】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世界上再没有发生过像一战和二战这样大规模的战争。不过这并不影响人们的猜想和揣测,很多人都设想过如果爆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谁会是最后的胜利者,当然这个答案并不统一,大家都会给出属于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不过,虽然最终赢家的设想不一致,但在话题“谁会是最先消失的国家”中,很多国家的网友们竟然达成了出奇的一致——日本。那么为什么日本会荣登各国猜想首先灭亡的“榜首”?人们又是凭借什么理由给出这样的猜想和答案呢?

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并且“关注”一下,以后常来,不迷路。

从前两次世界大战分析中得出的结论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前两次世界大战战况十分惨烈,交战国之间避免不了的兵戎相见都是家常便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国家也是大有人在,很多还没参战的国家和地区在开战后竟然被首先抹除,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些直接被抹除的国家又具有哪些特点呢?

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为例,我们查找相关资料发现,“夹缝求存”的小国在战争中是十分危险的。比如芬兰,再比如解体前的捷克斯洛伐克,这两个国家有着显著的特点,面积小,实力较弱,最主要的是处于某两个强国的中间位置,或是某强国打到另一个强国的必经之路上。

在战略上有个词叫“缓冲地带”,不要以为带有“缓冲”两个字就真的意味着和平了,往往这个地带会形成两个极端,一个就是字面的意思,两国打架中间的非战区域可以起到缓和的作用,两个国家的人都会从这里谈判或是做一些交易等等,这个现象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就有了,比如我们常在历史资料上看到的,A国借道B国,去灭了C国,这几乎成为了频繁发生战争时期的公式,你以为最惨的是C国?当然不是,灭完了第三个国家,回来的路上顺手把借道的国家也灭了,这都是常有的事,所以你认为B和C谁比较惨?

那么“缓冲地带”解答的第二个情况就给出了答案,两个强国打仗不要缓冲地带了,大家心照不宣地把中间这个缓冲国家踏平,然后在这片土地上开战,反正一开始关于怎么打,要是有机会采访也能说真话,这两个国家肯定会说,不能在自家土地上打,不能让自家国民遭这种罪。

别以为这只是猜想,事实上这样的国家真的存在,它就是波兰,波兰不仅处于德国和苏联这两个强国中间,不巧的是它还与这两个国家都有恩怨,这也就促使着它很快就被战争的铁蹄踏上了国土。捷克斯洛伐克也是差不多的道理,靠近德国,战争发生的第一时间却是与更远的英国眉来眼去,所以结果可想而知。

那么很多人会说了,这两个国家都是实力不强的小国,如果中间是实力不错的大国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甚至还会有人列举出了最早被德国碾压的法国。秉承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法国情况是比较特殊的,从当年所处的时代来看,法国实力还行,但在战斗力上却有些蹩脚,而且还敢于和英国结盟共同对付德国,所以落得个被首先“开刀”的结果。

举例分析了诸多被首先灭亡国家的案例,如果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次被首先抹去的国家会是哪里呢?

日本荣登榜首,原因到底为啥?

日本。估计看到问题的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给出答案,令人震惊的是这并不只是我们给出的答案,很多国家都是这么认为的,日本到底是什么情况,竟然引起了大家在这件事上的一致认可?

首先在世界格局与各国实力影响力问题上,很多人已经注意到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世界的焦点已经发生了变化,慢慢的从欧美转移到了亚太,不仅仅是焦点,在隔三差五的报道中也能看出,中美俄的影响力成为了大家眼中的重点。可这关日本什么事呢?

我们看一下地图,中美之间隔着的广阔海域,如果发生战争,那么作为中间的唯一交界点的日本,情况堪忧。当然最惨的是,日本不仅是中美的交界点,也是美俄影响力的交界冲突地带,没有事还好,一旦有点啥事,结果大家自行想象。

除了地理位置,再看一下历史根源,这一点日本就更不必说了,历史上发生的战斗它就是典型的不按套路出牌或者说不遵守规则。姑且不论国内的侵华战争,从国际上来说,看他们做的事就很让人无法理解,比如偷袭珍珠港,把当时实力强大的美国拉进了战局,加速了自己灭亡。

当然美国并不属于日本的邻国,那就从邻国问题上讲,翻一下地图,看看日本跟周边的这些邻居们相处的到底怎么样。答案对于日本来说显然有点凄凉,如果不算俄罗斯,历史上与哪个国家都有血海深仇,一旦发生战争,结果真是不好说。

那么对于日本这样选择性遗忘历史的国家来说,二战结束后,一边不承认一边又自己不断描摹,今天去参拜XX神社,明天又去,不断的刷新着周边国家的仇恨,即便是韩国如果逮到机会,恐怕也得给它一棒。

除此之外,俄罗斯和日本在历史上也并非没有矛盾,日俄战争,二战,两国都曾交手,时至今日新闻上也经常报道新闻,两个国家就某块地皮发生啥啥。就算是姑且不论这些国家与日本的关系,美国呢?与日本也并非没有仇恨,珍珠港事件也才过去几十年,虽然日本可能“忘记了”,可很多人也都没有忘呢。

在这种周边没有一个稳定、确定朋友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会发生什么不言而喻的事。

第三点就是强国之间弱国的问题,可能说到这里很多人就会提出反驳了,日本也并不弱吧,亚洲地区最先发达的就是这货了,经济什么的也不差。这话是事实不假,可还是要看位置,日本现在的位置,上面提到的周边的国家,哪个国家弱?中国和俄罗斯实力更不必多说,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这种“不弱”就很是站不住脚了,要知道,二战时期波兰也并非弱的扶不起来,不过与德国和苏联相比,也是同样的道理。

还是通过二战分析,开战前芬兰就在第一时间被德国和苏联给打了,为的就是将战场转移出自己国家,置换一下,日本是不是也处于跟当年的芬兰、波兰差不多的位置呢?

此外,今时不同往日,但很多道理是相通的,现代化战役拼的是什么?先进的军事科技?航母?核武器导弹?都不是,追根究底不过是资源,大家的实力并没有二战时候相差的那样悬殊,在科技实力上,也并非无法赶超,可在资源上,这就是硬性条件了,白刃拼杀的年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再发生战争,可能双方面对面的机会都很渺茫。

所以拼到最后大家拼的就是资源,谁的石油多,谁的物资充足,谁的地方大,谁就占优势。这么一看,即便日本可以在高科技武器对拼中熬到最后,那么最终也会因为国土狭小和资源匮乏难以为继,想要支撑的唯一办法就是像二战时期一样,迅速占领某个地方,以战养战,不过周边的国家还会给他这样的机会吗?

更何况现代战的武器威力懂得都懂,不管是百科还是电视节目中都会毫不顾忌地给出大家数据,打击范围是多大,最远打击距离是多远,日本这样处于火山地震带上国土狭小的国家能经得住几轮轰炸,万一轰炸引起火山爆发呢?万一引起了连串反应的海啸呢?

最后就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分析了,近几年关于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国际上都快说烂了,全球变暖,北极冰川融化,二氧化碳破坏臭氧层等因素让全球的温度增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平面不停升高,完全性岛国日本未来何去何从,这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科学家都纷纷断言,日本或许是最先从世界上消失的国家,也就根本不用等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

综上所述,一旦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日本这个处于海洋中,到处都不是朋友的“缓冲地带”,最终会发生什么真不好说。当然了,这些都只是猜测和推断,而现代化战争不管是武器还是各种储备大招,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至于谁会是像二战时期的波兰、芬兰、捷克斯洛伐克这样首先被拿下的倒霉蛋,也无法进行直接的论断。

【凤凰网汽车 固态电池要起飞了?】“全固态电池,日本应该超前我们5年”,12月2日,欧阳明高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固态电池似乎已经成为车业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在国外,有印度研究机构号称,2022年推出固态可充电铝电池,即成为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铝离子固态电池。届时电池续航至少能提高3倍,车用续航轻松超过1200公里。在国内,有两大消费电子巨头——即将造车的小米和想要造车的华为,联手进军固态电池领域。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动力电池市场正快速向TWh时代迈进。而规模的扩大,也让技术迭代被提上了日程。有观点认为,电动车的竞争最终将成为电池的竞争。

同时我们发现,对于固态电池,海外车企展现出了空前的积极性。

固态电池是下一个风口吗?还是资本市场的新故事素材?能否成为欧美日车企和电池厂超车的机会?

海外企业押宝固态电池成风

12月1日,Stellantis集团宣布战略投资美国固态电池技术公司Factorial Energy。双方还签署了联合开发协议,以推进Factorial的高压牵引固态电池技术。目标是在2026年引入首个具有竞争力的固态电池技术。

此外,投资这家固态电池公司的不只有Stellantis集团,还有梅赛德斯-奔驰和现代汽车集团。

奔驰不但投资了数千万美元,还将任命一名代表进入该公司的董事会。目标是在2022年开始测试电池原型产品,并在未来 5 年内将该技术引入批量生产。

现代和起亚也在一个月前联合宣布,同Factorial Energy签署了包括战略投资合作在内的联合开发协议。包括单元、模组、系统各层面在内,达到电动汽车整车集成,并共同开发固态电池的规范化生产。

11月29日,日产汽车宣布到2028财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ASSB)的电动车型,届时电池组的成本将降至每千瓦时75美元。未来,成本会进一步降低至每千瓦时65美元,以实现电动车型和燃油车型的成本平价。日产汽车表示,全固态电池(ASSB)能够将充电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一。

10月份,韩国电池制造商SK Innovation向福特汽车支持的固态电池开发商Solid Power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联合生产车规级固态电池。SK的电池研究负责人在不久前表示,计划比竞争对手提前两年或更早交付固态电池,而这一时间点预计在2025年之前。

6月,LG新能源亚洲营销总经理朴镇庸公开表示,LG新能源正在着手开发新一代电池,包括拥有更优秀安全性能的聚合物和硫化物的全固态电池,争取2026年实现量产,将有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飞机领域。9月,LG能源表示,已开发出可在室温下充电的固态电池,能够在25℃下充电500次以上。

5月,三星SDI宣布将在2025年之前完成大型全固态电池单元和原型全固态电池单元的开发,并于2027年开始量产。

宝马则宣布和福特及其他合作伙伴扩大与美国固态电池企业Solid Power的现有联合开发协议,投资1.3亿美元用于固态电池技术研发。

4月,宝马集团宣布,与德国政府合作开发的新一代电芯项目取得进展。宝马计划从明年开始,将100安时固态电芯用于固态电池车规级标准的测试及整车的集成,于2025年前推出应用固态电池的原型车,并在2030年前将技术应用于量产车。

同月,大众汽车宣布对固态电池企业QuantumScape追加1亿美元的投资。

作为固态电池领域拥有专利最多的车企,丰田的固态电池已经开始在原型车上进行测试。丰田计划到2030年,预计投入1.5万亿日元用于开发动力电池及其电池供应链。

此外,丰田还与松下成立了固态电池合资公司,计划在2025年量产搭载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前面提到的这些海外企业,all in固态电池的态度非常坚决。但是这就像L4级自动驾驶一样,很多车企都说自己已经实现了,可事实呢?反正没落地,你怎么说都行。

对于如何优雅的蹭热点,车企都是个中好手。就连元宇宙这种虚头八脑的东西都可以蹭,固态电池有什么不能蹭呢。

有时候,科研人员在研发一项新技术的时候,关心的不是这项技术到底能不能应用,而是之前有没有人用过,没人用过就能发论文。

企业也是一样,这项技术还没人用,我就可以拿来包装,没准就可以拉高股价。

比如QuantumScape,在去年11月上市后,一个月内股价便飙升了300%,第二月又上涨了80%,最高时达到了132.73美元/股。

没有故事的企业才更需要故事,PPT造车这件事有不是只有在新势力身上才会出现。

作为“电动一哥”的特斯拉,自然比其他车企更明白动力电池的重要性,但马斯克似乎对固态电池就不是特别感冒,虽然他也并没有否定过。

不过,如果真如一些媒体报道的那样,QuantumScape的固态电池能够颠覆特斯拉,你认为马斯克会不知道这件事么?那为何他还在琢磨4680?

我想,大概率是因为时间的问题。

主流观点认为,半固态电池或许能够在2025年左右实现大规模量产,而全固态电池完全实现商业化至少还要10年的时间,可能这也是马斯克对于固态电池一直持保守态度的原因。或许在他看来,10年的时间会发生很多变化,还是专注于当下比较好。

国轩高科工研总院常务副院长徐兴无此前曾说过,锂金属负极全固态电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投入应用估计是十年以后的事情。他认为,一方面,全固态的电解质目前解决起来还有非常大的困难;另一方面,锂在循环过程中即使没有锂枝晶,也要面对粉化的问题、循环寿命的问题。

另外,固态电池到底是不是终极路线,到现在也没人能百分百确定。

固态电池的优势就不用太多说了,简单概括就是,由于液态锂离子电池存在电解液氧化、电极膨胀、高温失控等安全隐患,只能牺牲能量密度来换取稳定性。而固态电池因为采用了固态电解质,所以更轻、更薄、更密、更稳,既能提升续航里程,也更加安全。

不过,全固态电池的劣势也很明显,比如固态电解质导锂能力差,锂离子导电率低,内阻高导致内部传输效率低。还有就是循环寿命的问题,即便QuantumScape完成了800次的循环测试,但是与1500次的三元锂和2000次的磷酸铁锂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总之,固态电池现阶段还有很多技术瓶颈没有突破,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成本,这5个要素少了哪一个,在最终实现商业化的时候都会受到非常大的挑战。尤其是成本问题,是最难翻越的大山,因为固态电池的成本是肉眼可见的,不是靠规模化就可以降下去的。

汽车分析师、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向凤凰网汽车表示:“固态电池的技术指标要比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好很多,但是这个指标主要是实验室里面的指标,实际量产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固态电池属于革命性的突破,所以其不确定性也更高。”

有分析指出,蔚来的半固态电池可以看作是全固态电池代替液体电池的过渡方案,更适合当下的市场。国外的企业选择直接研发全固态电池,有些是在自我炒作,有些是想放手一搏。

日本电池系统开发企业ENAX社长三枝雅贵此前就曾表示:“从成本方面来说,电池已成为中国的天下。日企希望借助技术实力,在全固态电池领域挽回局面。”

中国在固态电池上落后了?

与前面提到的那些海外企业相比,国内的企业在固态电池方面的探索的确没有那么激进,但要说落后也不太准确。

比如,中科大在几个月前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氯化物固态电解质——氯化锆锂,突破了固态电池的成本瓶颈,可变形性好,比一般的固态电解质耐湿,还可以让成本降低 94%。

11月,半固态电池供应商卫蓝新能源将\获得来自小米集团、华为等机构约5亿元的战略投资,其估值达到50亿元。

10月份,辉能科技完成了3.26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按照规划,他们要在2021年达到1GWh的半固态锂离子电池产能,到2024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9月,清陶发展的QT-360高能量密度产品在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完成国家强检认证测试。该产品电池单体实测放电容量(1/3C)超过116Ah,能量密度为368Wh/kg。

7月,赣锋锂电与东风公司技术中心正式签约,并签订固态电池E70车型示范推广协议。2022年初,赣锋锂电固态电池或将率先搭载在东风E70车型上,并完成车辆交付和示范推广。不过,目前赣锋锂电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固态电池均为固液混合电池技术,也就是半固态电池。

4月14日,蜂巢能源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工程研究所共建的固态电池技术研究中心在无锡揭牌。按照计划,蜂巢能源将于2025年在量产车上应用示范能量密度达350-500Wh/kg的固态电池。

同月,鸿海董事长刘扬伟表示,富士康将在2024年推出固态电池。

今年年初,宁德时代公开了两种与固态电池相关的专利。

可以看出,与海外企业直接瞄准全固态电池不同,国内的卫蓝新能源、清陶发展、国轩高科、赣锋锂电等,其实都选择了半固态电池的路线,虽然他们也有全固态电池的生产线,但已量产的全固态电池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特种电源等领域。已下线的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半固态电池,目前处在验证测试阶段。

虽然宁德时代在5月份的时候表示,目前已经可以做出固态电池的样品,但是距离实现商业化还有很远的路要走,预计到2030年才会面向市场推出。所以,他们选择了钠离子电池作为过渡。

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160Wh/kg,不但低温性能更佳,且系统集成效率更高。

另一方面,我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友元认为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内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单项指标可能与国外接近甚至更高,但总体指标偏低,特别是在电池寿命上面;二是在产品的可靠性、一致性上存在较大差距;三是产业规模总体很大,但存在单家公司规模较小、过于分散的问题。

或许是因为有这方面的原因,所以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或者车企在技术创新的时候会更加谨慎,相比海外企业步子迈得小一些。

写在最后:不可否认,目前美、德、日在全固态电池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前瞻优势,如果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和车企不加以重视,很难说会不会在10年后甚至5年后失去目前的主动权。而且目前的液态锂离子电池,也很难完成2025年400Wh/kg和2030年500Wh/kg的能量密度目标。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海外企业直接研发全固态电池风险很大。

比如,已默默研发固态电池长达数年之久的Fisker,在今年年初表示放弃研发全固态电池,前面90%的努力都打水漂了。

无独有偶,锂电池企业麻省固能(SES)也放弃了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而是选择固液混合的半固态电池路线。

固态电池的走热有技术层面的必然性,但行业对固态电池的热切期盼,也与资本力量在背后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

企查查提供的信息显示,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赛道披露的融资金额为627.38亿元,2021年(截止至11月底)这一数据增长138.66%至1497.33亿元。

资本市场的热情高涨,为动力电池领域提早进入军备竞赛阶段添了一把火。说的更直白点,其实就是内卷造成的。

但核心技术的迭代需遵循客观规律,不可一蹴而就,毕竟动力电池在一致性、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企业不可一味的喊口号,更不可在传播时去误导我们的消费者。

特地复盘研究,为大家筛选出氢能源八大潜力龙头公司,值得大家收藏研究。

第一,中国能建

中国能建拟投资50亿成立全资子公司(中能建氢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打造氢能全产业链和一体化发展平台,做强做大公司氢能产业,有望成为氢能源龙头公司。

第二,京城股份

公司积极引进加氢站装备制造技术,解决氢气储运的瓶颈环节,打造公司在氢能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先优势和龙头地位。

公司拥有亚洲地区最具规模的、技术水平最先进的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复合气瓶的设计测试中心及生产线,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种类规格齐全,可依据客户需求定制。

第三,美锦能源

公司涉及焦炉气制氢+加氢+电堆+膜电极+副产氢多个氢能源环节。公司是国内氢产业链投入最大,产业布局最完善的公司。

公司主要围绕氢气的制、储、运、加全产业链为主线展开布局,是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布局。

第四,厚普股份

国内首家箱式加氢站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一直积极持续加大对氢能领域的投入力度,自主研发的多项氢能加注设备关键部件率先打破了国际垄断。

第五,亿华通

公司是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龙头和氢能源产业龙头,从事氢燃料发动机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具备完善的知识产权。

第六,大洋电机

公司涉及加氢站+系统+电堆+零部件+储运多个环节。公司是全球最早将氢燃料电池技术商业化的领先企业巴拉德的二股东。公司与巴拉德签署燃料电池模块组装框架协议,加快国内氢燃料电池业务布局。

第七,宝丰能源

公司积极扩张光伏制氢,公司的绿氢综合示范项目已建成调试进入试生产阶段,将生产的绿氢直接补入化工系统,项目全部投产后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电解水制绿氢公司。

第八,雄韬股份

公司在氢能产业链上已完成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整车运营等关键环节的卡位布局。

以上八大氢能源潜力龙头公司,有望受到市场主力资金的青睐,值得收藏起来,仔细研究![心][心][心][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971例,其中境外输入157例,本土814例(新疆132例,广东118例,四川72例,云南68例,福建65例,青海43例,内蒙古3
  • 大家期待已久的双十一活动来啦‼️—————————— 小助理收集了大家的心愿和迫切需求,用心筹备了这次双十一的活动[挤眼]了解到很多想做双眼皮或者想做#双眼皮修
  • 买回家后,林先生和妻子都非常喜欢,但是养了一个多月后,打完疫苗带着小狗去洗澡,好几家宠物店都说这不是马尔济斯犬。也有网友表示:虽然看着品种不对,但是这只小狗看着
  • #韩圈扩关[超话]#属性包含划次档盒梯炽鲸的小车车车主@13_Weirdo :担划沪+次,划粉只要沪top/唯,次i团就行,具体指路置顶乘客1⃣@3oeak:
  • 人心如水,相逢似歌,浅浅相遇,淡薄相知,缘来是福,缘去成景,若不能相随一生,就静享一时;若能真情相守,就一定会长久,所以,人生所求,得之可喜,不得无忧,心若无求
  • 古代没有摄影艺术,故没有摄影艺术与诗歌艺术的融合,我们今天摄影艺术与诗歌艺术的融合同样是珠联壁合的综合艺术!古代没有摄影艺术,故没有摄影艺术与诗歌艺术的融合,我
  • ……3】不视频见面——以陪父母拒绝见面这招很灵姚先生在恋爱的过程中,也提过与对方视频,但都被以各种理由拒绝了,更别说见面了。不视频,不见面,是“杀猪盘”诈骗的一
  • #公益#21日一大早,看着民主村“桃梨花谷”特色经济林种植基地里即将丰收的金丝皇菊,乔维栋回想起这几年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经历。一次外出培训,乔维栋看到花瓣丝丝
  • 湖海塘以南详细规划出炉,涉汤中、八中、甬金衢上高速……】金华市苏孟乡(含石门农场)郊野单元详细规划(草案)公告发布。涉汤溪中学、金华八中、甬金衢上高速……】刚刚
  • 你可以说让同学们注意尺度,但不让人家小年轻谈情说爱就说不过去了吧,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那个中专的规定呢。我们都是很仔细的去定义过所谓的幸福的生活,不过我们都没有认真
  • 2020年10月25日和义乌市人货通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岳建勇)交完钱签订了代理合同,后回自己代理市场开展工作,当时主营业务是做商家的搜寻,排名竞价,会员;
  • 往往是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危难时替你扛下了整个世界。#推文[超话]##好书推荐# 多年前蓝凌烟见到隋孟之的时候,正是他拥着新婚妻子,高调出现在媒体镜头下,一副甜蜜
  • 之前就有穿过有棵树家优可丝面料的保暖衣,感觉很不错,这次又入手了他家另一款含EcoCosy优可丝的植物暖暖衣,还是张若昀的同款哦,这套衣服版型很时尚,不愧是男明
  • #月亮#兄弟姐妹们,真的很抱歉打扰你们看热搜同或者超话,我的母亲脑内异形血脉瘤,想让微博的大家帮我们一下,只要能治,我们家什么都可以不要,我母亲才43岁,我今年
  • 大概对这个世界最大的保护,就是躬身入局,把自己的心完全的打开,去接纳一切发生,一切情绪。跳绳,节食,跳操,决心最大是产后恢复上班那段,确实从外形看到了效果,深冬
  • hy不会喝酒但喝得最快 迅速上脸➕小发酒疯 真的笑死8⃣️其实我最近到今天的状态就是P789 大部分时候是7 需要见人的时候是8(以为自己礼貌笑出来了但其实嘴角
  • #人民网评供销社受关注##供销社到底是什么# @绘点财经2022门窗十大品牌排名最新上榜名单(一线排行)在注重品牌效应的当下,门窗行业内,门窗十大品牌的关注度很
  • 因为这样做不仅帮不了别人,还往往会打乱别人的节奏乱了别人的阵脚,其实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你也左右不了的,做了也未必有用,因为他未必听你的,更何况别人,因为每个人他对
  • 青峰唱的恋人的絮语满是支离破碎、五颜六色的纸片,稍稍转动一个角度又排成了一个新的组合 不断在自我思索猜测和追问中滑进新的视角 永远处于一种“散点透视”的惶惶然之
  • 讲一下我养蛋黄的经历叭,其实本来是我一个朋友要养的,然后我当时也喜欢小猫咪,就找到了一位要送小猫咪的小姐姐,2021年五月一日,我们俩就去领养了,当时蛋黄不到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