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美食# 国人食“血”地图

文|俞悦
西方有古老的吸血鬼传说,我国有成语“茹毛饮血”,用不会生火而连毛带血生吃肉的原始生活指代一种野蛮状态。可见,吃血这事不管在哪里,都带着一丝生猛、残忍的含义。不少人一听到是血,便生出心理障碍,无法下口。

然而一旦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吃血法则”,开始爱上了吃血。就只能一边在血的诱惑中,停不下双箸,一边无奈承认自己的“嗜血”本性。

我也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对血接受无能,这主要源自幼时年少无知,非要跑去围观父母杀鸭的过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才知道自己爱吃的暗红色块状美食血旺(鸭血),原来是一只只鸭子被割喉放血,血滴满一整碗后凝固而成的。

从此,那一幕成了我的童年阴影。之后每逢饭桌上长辈亲朋不辞辛苦地劝我吃一口血旺时,我都会回想起那一幕,然后再三摇头,坚定地拒绝。

然而重庆这座街头小巷里,许多店铺都会挂着 “XXX毛血旺”、“XXX血旺餐馆”的招牌,家家火锅店都会在血旺一栏面前加个五角星表示强烈推荐。不吃血旺只能是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

大概是去年,和朋友们聚餐,点了一道毛血旺。

“毛”在重庆方言中有粗狂、马虎的含义,毛血旺顾名思义,下料重,且配料极为丰富,一盆汤汁红亮的毛血旺里,午餐肉、豆芽、木耳皆有。但在大家眼里,血旺才是唯一的主角,一双双筷子都奔着血旺而去。我无心加入抢血旺一战,安心享受爽脆的豆芽和厚实的午餐肉就好。怎料好友在抢得了最后一块血旺后,怕我没吃上,竟然慷慨地放入了我的碗中。

我看看好友,又看看碗里的血旺,不愿辜负其一番好意,又自觉内心建设已迈入新台阶,可以试着挑战血旺了,便先轻轻咬了一小口。“好嫩!”我当下在心中惊呼,随即一口吞入嘴里,再猛刨了一口白米饭,可真香啊!就这么简单,那童年目睹的鸭兄之死场景,瞬间被我抛诸脑后,只恨不能马上再来一块血旺。

都说血旺越煮越嫩,越煮越入味,将血旺置入川渝的辣椒海里,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后,香辣的汤汁早已渗入血旺的每一丝缝隙之中,吃起来麻辣嫩鲜,香浓味厚。血旺敦实,吃起来得小心烫,但那香辣软嫩的味道,诱惑得人根本停不下来,全然不顾烫嘴一事就直往口里塞。

我想,如果可以穿越,我一定会劝诫当初的自己:千万不要去围观杀鸭,免得让自己那么多年都要白生生错过血旺之美。

踏上吃血这条不归路后,我也开始尝试别的吃法,譬如鸭血粉丝汤。起源于南京的鸭血粉丝汤与重庆血旺吃法原理相同,都是用血块直接烹饪,味道却相去甚远。一碗素雅的鸭血粉丝汤,入口绵软细腻堪比豆腐,却又比豆腐多了一层香味。而粉丝的存在与鸭血相辅相成,让整道菜咸香、鲜美、口感层次丰富。

如果跳出重庆、南京等城市,视线放宽一点,就会发现还有不少城市吃起血来更为直接豪爽,不遮不掩,看似生猛的背后藏着的是烹饪美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爱吃血肠的北方人可能是最善于举一反三的,血加大肠的搭配,或许正来自于对灌香肠技艺的推演。其通常是用装有盐水的大盆收集猪羊的血后,一边不停搅拌血液使其不凝固,一边放入葱、姜、盐、猪羊肉等配料,最后再将调好的血灌入肠内,用绳索扎紧,即可上锅蒸熟使用。

血肠虽看上去其貌不扬,但将其切片后同酸菜白肉一块儿煮,就可懂得它的美味真谛。酸菜开胃爽口解腻,五花肉肥中带瘦,油香四溢。血肠则外层肠衣脆嫩有嚼劲,内里猪血细腻爽滑。一锅热腾腾暖呼呼的,尤其适合多人同食,也难怪东北朋友对其如此着迷,将酸菜白肉炖血肠视作他们重要的年味之一。

湖南人则能够将血化有形为无形。他们将刚宰杀好还未凝块的猪血与黄豆制成的豆腐、五花肉、橘子皮、盐一同搅拌均匀,接着像做馒头一般,将混合的材料反复揉捏成团,做成椭圆形巴掌大小的丸子。将猪血丸子烟熏切片后,同辣椒、大蒜炒着吃,咸香之中潜藏着一股不易察觉的血香,可凭借双重香味疯狂撩拨食客味蕾。

血变化多端,既可单打独斗自成一道菜肴,也可收起光芒辅佐其它食材,而且只需几元钱便可买回一大块,物美价廉,说是宝藏食材也不为过。这也让人不禁想问究竟是哪位好汉,艺高人胆大,做了那第一个把血当食材之人?有人猜测,古时有些地区会在清明时杀牲取血以祭祀祖先,而民间又有祭祀完祖先后要将供品吃完的说法,自然也就有人将血一同吃了去,但这也仅仅限于猜测。

再从每道菜品入手,即便是重庆这座吃起内脏来极其勇猛的城市,关于毛血旺起源的说法都是,卖杂碎汤的老板一次不小心让血旺掉入了汤中,没想到血旺越煮越鲜嫩,吃起来味道意外地好。细品其中之意,就是“吃血纯属不小心”。

无独有偶,两千里外南京鸭血粉丝汤的起源,也来自不小心将粉丝掉入了鸭血之中,本着不浪费的心情烹饪好,结果鸭血粉丝汤香飘金陵,之后名传千里,故延续成为一道经典菜肴。

两者故事如此相似,不免让人怀疑,或许在吃血这事上大家总归觉得没那么光彩,都没有那份想把起源归功于自身创意的热情,毕竟我前阵子竟还看到有人不允许自己的恋人吃血,要以分手做威胁的。

过去物质不宽裕,从肉到内脏再到血液,将牲畜尽可能地吃干抹净,算是不得已而为之。而如今虽然物质充裕了,但既然血的美味已广为人知,那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做到物尽其用,也是一件节约的好事。

总之吃血就吃血嘛,没什么大不了的。唯一重要的事情在于,别再因为血过于便宜而为鸭血、猪血们是荤菜还是素菜而争论了,就给它们一个荤菜的名分吧!让无偿献血的牲畜们能够多一点尊严,那就算它们的血没白流,咱们没白吃!

【我说文艺】林森:“知青”原点与时间之书 ——论韩少功长篇小说《日夜书》(上篇)

重返原点——韩少功的“知青”情结

韩少功是一个不那么会虚构的作家,即使像《爸爸爸》这样貌似荒诞、架空的作品,里头的主人公丙崽也仍是有着现实原型的。翻看韩少功的作品,无论小说还是散文随笔,都会发现一个特点,韩少功几乎可以称为某种意义上的“青春写作”,他的大多数作品,都绕不过一个词——知青。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知青生涯,犹如一个没法剔除的烙印,频繁在韩少功的作品当中出现。这一段时间的经历太特殊、太刻骨铭心,以至于从下乡的地方返城,后来又到了海南生活,其间已经过去数十年,可后来的生活极难挤进韩少功的心灵,没法成为他的写作素材。知青生涯的重要,让他对后来的生活产生某种免疫和拒绝。无论是讨论到什么话题,韩少功都往往把疑惑置放回知青岁月,让那个当年被历史裹挟的年轻的自己,进行选择和思考。和韩少功同代的“五零后”作家里,几乎很少有人会持续性地不断书写自己的青春的经历,他们的目光往往向前追溯,很多人经常会书写民国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那段历史;或者,不断把当下生活纳入视野。而韩少功几乎是恒定的,一个固定的点——上山下乡、知青——一直在他的作品当作倔强地存在。即使他有某些作品确实涉及了当下的生活,也总会在某个时刻,重返知青岁月,从那里生发出所有的思考。“韩少功在知青经验和知青视角的反复推进书写中,把一代人的生活和成长、衰老印刻进当代历史中去。”

——“知青”可以说是韩少功大部分写作的原点。无论是早期的《西望茅草地》,还是其发表于2018年的长篇《修改过程》,“知青”在韩少功这里,永动机一般,他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思考,都要从这里出发;绕了一大道弯之后,还得回到这里。也很奇怪,即使韩少功书写了那么多关于知青的文字,可他仍然没有被视为所谓的“知青写作”,更不会被看作“青春写作”,这是因为韩少功从来不是那种题材论的作家。孔见就认为韩少功的知青写作“关乎知青一代,也关乎八0后、九0后、00后。将其命名为知青文学,会局限对作品原意和作者初衷的深入理解”。知青背景,只是韩少功思考的生发点,他关注的问题,要大得多,也复杂得多。《马桥词典》当中,由下乡到马桥的“我”作为穿针引线,勾连起马桥的人物和历史;《暗示》中,那些若隐若现的人物,也都是从知青年代走来,走向当下、走出国门,在一种世界性的遭遇下,对被具象笼罩下的知识性危机展开思考。即使是在书写其每年从城市回到乡村“隐居”半年的生活经历的《山南水北》,“知青”的视角也一直都在——他在书写二十一世纪初期乡村现实的同时,下乡时的经历,一直作为回忆、作为参证的文本存在,让他的思考更具有历史的纵深感。可即便是有了那么多的回探,《日夜书》重返知青的经历,也不是重复,而是重新认识自己。

《日夜书》发表于《收获》2013年第2期,单行本也在2013年3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值得注意的是,韩少功生于1953年1月1日,进入2013年,恰好六十岁,恰好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在人生刚满六十之际,捧出《日夜书》,对于他个人,显得尤其有意义。可以说,《马桥词典》《暗示》《山南水北》和他早期的中短篇以及一系列思想随笔,其实都是一种公共写作,他要思考的,是一些大的、艰深的、有广泛意义的话题,可一个人总是面对这样的“沉重”,是会有倦怠感的,于是,他决定放下这些,面对自己,我们便看到了《日夜书》。他就在《日夜书》的修改版中自言:“这种文字更像是写给自己的,差不多弃权于成功与卓越,只是作者本人必要的释放和解脱。”在自己身满六十的时候,想到了一代人也大多是这个年龄,正在逐渐走出历史的舞台——现实当中的退场,也正是历史记忆的返场——他重新回溯自己文学的原点,书写那代人在当年与当下的遭遇。“在这一刻,在南方山区的僻静一角,向他们表示一份敬意,算是了结我多年来的一桩心愿。”在此时,历史和现实到底是黑白分明的日与夜,还是没法割裂连成一体的日与夜?

关于知青题材的小说并不少见,可有独特思考的,又是那么少见。我们所能见到的,多是一些自哀自怜满纸怨气的“知青故事”——好像历史把本来与他们无关的事强加到了他们身上,他们是受害者,永远那张哭哭啼啼的脸,“知青虐待了历史,因为他们总以为他们被历史所虐待”。韩少功显然不愿讲那类故事,他说:“‘表功会’和‘诉苦会’不是毫无根据,但形成模式以后,会扭曲我们对社会和人的认知。”他讲了后来成为了官员、流亡者、先锋艺术家、民营企业家……的一代人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韩少功随意出入十分自由,你甚至能从字里行间感到他写下某句话时露出的微笑。沉重的题材,被处理得十分易读。

《日夜书》在正式发表前的题目叫《后来》,格非曾建议他这个小说可以叫做《幽明录》,韩少功觉得太“文”了,不如直白些,最后换成了《日夜书》。从题目来看,“时间”无疑是小说的主题,马尔克斯式的小说开场,更是强调了时间性:“多少年后,大甲在我家落下手机,却把我家的电视遥控器揣走……”韩少功的《日夜书》显然走的是另外的路子,作者更愿意让记忆盘根错节,更愿意让语言随意萌发——很多网络语言也进入了他的叙述——这种流畅甚至“搞笑”的语言,和作者的写作心态有很大的关系:历史当然是沉重的,可我们是不是非得要沉重地叙述历史?我们是不是可以用“貌似轻松”的语调,来述说一个时代的沉重和荒诞?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或许韩少功在面对历史的沉重时,也有个人的柔软和脆弱,所以他需要用一种这么“轻松”的语言来带领自己进入一个不那么轻松的历史时间。

在《马桥词典》和《暗示》里,韩少功投入更多的,是理性、智性的思考,到了《日夜书》,感性开始强势介入,情感成了推动故事发展的一个强劲动力。他甚至也开始塑造人物了,比如说“马涛”,就是中国文学史中极为少见的人物,他身上集中了复杂的信息,他既是对社会思潮有深刻洞察力的人,也是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无能无感者;他既是一个在思想方面有着极度骄傲的人,也是一个从未成功过一次的失败者;他既想引领全人类前进,又和家里的任何一个人都势同水火……评论家刘复生也注意到了马涛这个人物:“这个当初的启蒙主义的时代英雄在新的时代清晰地暴露出他的喜剧性和悲剧性。”韩少功在《日夜书》里,释放了自己的情感、展示了自己的柔弱,他的思考当然也还在——比如说思考这一代人的历史命运——可却已经不是通过思想的直接阐述,而是通过人物的命运起伏来呈现。《日夜书》是韩少功作品里,少见的“个人化写作”,用韩少功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追踪自己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包括各种隐秘的焦虑、惊讶、喜悦、屈辱、感怀,虽也有假托和虚构混迹其中,亲历性的现场记忆却是主要叙事动力。”

何谓“日与夜”?

韩少功的其他作品,在发表之后也曾有过修订,200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推出的“中国作家系列·韩少功系列”的文集一共九本,韩少功就曾在这套文集的自序中谈到他借着整理文集的机会,对自己的作品做了三方面的修订,一是恢复性的;二是解释性的;三是修补性的。但这些都是在旧作发表了多年之后的修订。《日夜书》不同,《日夜书》在《收获》2013年的发表和上海文艺出版社为一个版本,很快地,在台湾联经出版社出版推出了一个繁体字版本,同时也将有韩文版推出。韩少功自言:“考虑到境外读者对中国当代史不是太熟悉,我将这部小说里的情节布局稍作调整,大体上以时间为序,减少一些跨度较大的跳跃和闪回。”这个新版本也曾在《长篇小说选刊》2013年第6期转载。文字上的增删不大,可由于不少段落的前后顺序出现了调整,阅读感受差别极大。2015年,安徽文艺出版社推出的“韩少功作品典藏系列”作品里,精装版的《日夜书》又再次作出增删、调整。多个版本的存在,使得分析《日夜书》变得比较困难,本文分析的内容,以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的第一个版本为准。怎么理解题目中的“日”与“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杨庆祥认为:“可以是一个时间性的理解,但也可以看成历史的隐喻。日代表什么,代表历史的清晰理智的层面;夜代表那种非常荒谬的埋在地底的非常深层的东西。”在笔者看来,《日夜书》中,有多组概念都对应着“日”与“夜”,得一一分析。

“日”与“夜”之一:历史与现实

《日夜书》在故事的安排上,被分割成界限分明的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关于历史的,一部分是关于当下现实的。书中人物的生命历程,也被切分成两半,一半呈现着知青时期的经历,一部分则是当下的遭遇,从故事的发展来讲,中间有数十年空白期。虽然也会有零星的字句作为串联,但整体上来讲,历史和现实显得泾渭分明。在《日夜书》里,关于知青的这一段历史,当然是残酷的,十几岁的少年被时代大潮所裹挟,抛弃了一切,就再也没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作为主人公的“我”,不过是一个初中生,甚至都没能形成对世界的完整的看法,就被时代天空上飘荡着的大词所鼓动,毅然奔向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作出决定时,“我”是有着“激情”的,还在日记里写下“你应该”“你必须”“你一定”“你将要”等词。在激情的掩盖下,人变得盲目,对下乡想得太过美好,离开城市时的豪情万丈,很快就迎来痛击——一场最简单的农活“挑泥”就把所有幻想打回原型。下乡之后,韩少功开始了对知青们日常生活的书写,有生活的、情感的、思想的……细节丰盈,“幽默”的语言之中,暗藏着时代的酸楚和悲怆。一个个真实的个体,在时代大潮中,被“命运”一次次抛起又摔下。韩少功以自己书写中极为罕见的耐心,塑造人物和记下时代印痕,有着极为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因为个人亲身经历,他没法对这段历史全然否定,犹豫不决的情绪尤其复杂。那一段历史是无情的,可青春、热血、眼泪都曾抛洒过;对比之下,眼下的生活显然更加平稳、更加应该让人珍惜,可更多的庸常和新的荒谬也出现了。正如杨庆祥在《<日夜书>的写作问题和历史观问题》中所言:“1960年代的政治狂热、知青狂热我们现在看很可笑,那我们看1990年代和当下的这种资本狂热不同样也很可笑吗?”走出当年那段历史时间的人,在数十年之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人生活往上走,更多人则不断被迎头痛击,在新的生活里面对“永恒不变”的磨难。貌似被韩少功忽略掉中间环节的书写,并没有因为泾渭分明而非此即彼互相抵制,在韩少功眼中,历史时间和现实时间是互相撞击、交融的,从来没有被割裂过,眼下的现实,是历史的呼应和回声。

“割掉”了中间的过渡期,是因为韩少功用这两个时间呈现出的巨大落差,在互相映照中显现出历史和现实这两个形象,就像“日”与“夜”那么分明。

#Stay at home追剧追起来!影集大推荐(李尸朝鲜/这样不OK/安眠书店/怪奇物语/荒唐分局)

#Stay at home是现在在澳洲的各位小伙伴小仙女们最棒的生活方式,可以好好的做之前一直没有时间做的事,吃货姐今天来推荐几部不同性质但一样好看的影集给各位,让我们趁现在一起追剧追到天荒地老~

李尸朝鲜(Kingdom)
第一~二季

类型:殭尸、古装宫廷、恐怖、惊悚

改编自作家金银姬与梁庆一的网络漫画《神的国度》,为殭尸题材的架空古装剧。

第一季剧情设定16世纪末日本入侵朝鲜数年后的朝鲜王朝,王世子李苍想见卧病在床十多天的父王,却一直被宫人阻挠,直觉宫中有不可告人秘密。为追寻真相,李苍微服暗访医治其父王的医员,却发现一场恐怖瘟疫正全国扩散,染疫的人会死而复活,变得非常嗜血及人肉,整个朝鲜正陷入一场灭亡危机。
李苍为了铲奸除恶而揭竿起义,但革命的成败也决定他能否在政治斗争中存活,透过他的双眼,认识每一个关键决策的背后,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代价。

为了活命,他不惜以所有人的性命作为筹码,武英为了保护妻子而在忠诚与叛国间摇摆不定。

永信与安炫大监一心想拯救人民,却不慎开启泯灭人性的地狱之门。

而懦弱无能的外戚子弟赵范八,反而在关键时刻守护了人性的正直光辉。

另一方面,即使像赵学柱这类代表恶的野心家,也与公式化的廉价反派角色大不相同,阴险深沉、冷静自制,即使身限绝境,仍能想办法将劣势变成转机。他将所有人当作可牺牲的棋子,却没料到棋子为了保命,也可能变成反噬的毒蛇。
与李苍势均力敌的赵学柱像只巨大的权力怪物,在第二季展现铺天盖地的压迫感。

在这场活人与死人的大战中,活下去是贯穿全剧的核心主题,它除了代表乱世之人的生活方式,还包括他们在绝境下的生存抉择。

李苍在第二季结尾面对的道德两难,可说完美的呼应第一季的开场。权力、人性与生命三者间的优先级,既决定了他与其他野心家的不同,也考验他是否有足够的勇气,粉碎宛如活死人治国的僵化体制。

李苍的决定不但延续了第三季的命脉,也让《李尸朝鲜》多了崭新的政治理念。
王室血统不是绝对权威的保证,唯有得人心者而得天下。

这样不OK
(I Am Not Okay With This)
第一季

类型:超能力、青少年、校园、惊悚

改编查尔斯佛斯曼的漫画绘本。

故事剧情在叙述Sydney是一名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女高中生,百般聊赖的厌世生活,正处于青春期的她,充满了各种负面能量,对周遭的大小事物烦躁,对学校的一切感到厌恶,也讨厌妈妈的管东管西,连自己的性向都成一个大问号,所有的负面情绪,都能勾起她巨大的反弹,而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往事,其实正是一点一滴地拼奏出整个故事的风格关键。

《这样不OK》并不着急于将整个世界观给呈现出来,不仅特别将格局限缩在小镇上的高中校园,女主角的超能力设定也很刻意的隐藏,即使她偶尔露个两手,下一秒又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消失了,彻底勾起好奇心,钓足观众胃口。

故事很巧妙的将女主角与超能力相处的过程,比喻成青少年时期的各种情绪控管问题,每当女主角只要感到难过、生气、烦躁、尴尬等负面感受时,便会不自觉得释放出身体中的超能力,进而造成周遭的亲朋好友受到波及,甚至伤及无辜,而这与当一个人理智断线时的状况大同小异,尤其是在成年之前的学生时期,非常两极化大喜大悲的情绪,更是时常因此做出一些超越常理的行为举止。

《这样不OK》第一季第七集的结尾绝对足以堪称年度最佳惊喜之一,开头不断营造浪漫的大团结氛围,似乎每个人都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一个美好的Happy Ending,不过在最后3分钟剧情急转直下,来个让人防备不及的大逆转戏码,而此桥段的安排更是大大致敬了恐怖电影《魔女嘉莉》,象是那喷满脸都是的血浆、经典电影主题曲、校园舞会的场景、女主角释放体内力量等,都让许多老影迷又惊又喜!在结局最后10秒钟,出现了一个如影子般的男人,那位影子般的男人到底又是何方神圣呢?还有没有其他人也拥有超能力呢?女主角的超能力还能做到什么事情呢?有太多太多的未解之谜了,答案唯有静待第二季上映时才能知晓。

安眠书店(You)
第一~二季

类型:惊悚、浪漫、悬疑、犯罪、爱情

改编自美国作家 Caroline Kepnes 的同名小说,第一季开头由男主角Joe(Penn Badgley饰)作旁白,故事亦由他的视角展开。

他在书店工作,爱上了时时来看书的客人Guinevere Beck(Elizabeth Lail饰)。这是一般美式浪漫爱情故事的开头,Joe对Beck一见钟情,二人交换名字,也交换了大家爱看的书与作者,相视一笑,期待下次见面。

直至Joe开始在Instagram、Facebook上跟踪她,继而偷偷潜入她的家。

《安眠书店(You)》Joe的角度出发,打造一个不一般的心理变态,观众愈看便愈是站在他的那一方,每每他差点被人抓到也会替他捏一把汗。集集都有高潮,绝不闷场,斗智斗力,又会时时穿插一些文学经典,引人反思的是:到底要有一个完美情人,背后的代价是甚么?我们努力在社交媒体上打造完美形象,却不理真实的千疮百孔,又是为了甚么呢?真正的完美情人,要看你相信白马王子,还是这是蓝胡子的故事?

第二季,Joe搬到了洛杉矶开始新生活,躲避旧爱Childers的反嗜,和逃离杀害前女友Beck的阴霾。他改名换姓成Will,找到了富裕家族Quinn拥有的书店工作,认识了本季的新对象Love。

正当你以为又会像Joe当初认识Beck一样陷入爱河,但情况不同了。回归人性,Joe终究也是被爱情伤害了,才会做出那些疯狂的行为,他不想再发生一样的事。因此,他回避爱情又渴望爱情的想法,带着观众去思索爱情的风险与难处。

讨人喜欢的Love,独立自主附有同理心,但另一方面,Love存在着让人说不出的畏惧感。

是的,她的城府很深,她深思熟虑,她可以为了家庭的圆满,做出丧心病狂的事情。她并不如Beck柔弱,Love是聪明的存在,足以与Joe匹敌的角色,但有伤痕的人会吸引有伤痕的人,理想情人的假象真的能带来真爱还是是另一场欺骗的攻防?

怪奇物语(Stranger things)第一~三季

类型:超能力、青少年、亲情、科学、复古

是由杜夫兄弟创作的美国科幻恐怖影集。

影集的时间点设定在80年代,舞台背景在,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座虚构城镇霍金斯镇,看似平静的小镇,但小镇内隐藏着一个政府设立的机密实验室,涉及着跟超常现象跟超自然现象有关的机密实验,当中还包含许多不为人知的人体实验样本。

实验人员在无意间开启一条通往称作颠倒世界(Upside Down)的另一维度之传送门,该维度所造成的危害随着时间推及而波及到霍金斯镇上的市民。

第一季发生在1983年11月冬季,位于圣诞节期间,12岁男孩威尔·拜尔斯被一只来自于颠倒世界的神秘怪物掳走,他的离奇失踪迫使亲朋好友与当地警方不断地搜查,一步一步卷入离奇的神秘事件中。

随着威尔的三个朋友私下调查,开始接触到骇人的超自然力量。他们还碰上一名似乎来自实验室的诡异小女孩,其受他们照顾之下自愿跟着他们寻找失踪的威尔,而实验室隐藏的黑幕也被一个一个揭开。

第二季发生在1984年10月秋季,位于万圣节期间,获救的威尔经过一年调整,只有少数人知道一年前事故的真相。但由于威尔依然被一年前的阴影所影响,之后行为举止开始变得诡异。威尔的亲朋好友们开始想尽办法帮助他时,得知他们生活的世界跟颠倒世界的抗争并未结束,和平的表面下仍然隐藏着更大的威胁。

第三季发生于1985年7月夏季,位于美国独立日期间,那时刚好是电影《回到未来》流行时期。伙伴中刚萌芽的恋情、全新的星城购物中心导致当地小生意式微。哈普警长对于麦克与11的恋情有所不满,而乔丝正考虑搬往其他城镇,以及无数只发狂的老鼠朝不明险境奔去,一个全新的邪恶势力,暗影怪物Mind Flayer/ Shadow Monster本质上就是颠倒世界的统治者。

,第 3 季的重点就落于 麦丝 的哥哥 比尔 身上,他成为了 Mind Flayer 新的宿主,更为它找来了更多人被它转化成 The Flayed。

这班被 Mind Flayer 操控的 The Flayed 原本都是人类,而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出11跟她的朋友,并把她们一举消灭,透过最后警长跟11把门关上后,警长受了重伤,生死未卜,天空里的黑影挥散不去,埋下了第四季的伏笔。

荒唐分局(Brooklyn 99)
第一~六季

类型:搞笑、轻松、警察、日常

是一部由丹·戈尔与迈克尔·舒尔共同开创的美国单镜情境喜剧。

剧集背景设定在纽约市警察局旗下位于布鲁克林区的虚构警区99分局,里头尽是偷懒混日子的员工,或是成天找乐子胡闹的警探,尽管如此99分局仍然有相当效率的破案能力,而这样的工作产值来自于放任的管理,因为99分局的局长采完全的偷懒制度,让警探们不只能尽情在警局里玩乐,更有极高的自由度去办理每一件案件,正当局长的无能誉为史上最棒的福利时,这时候却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新局长,新任局长不只办事一丝不苟,连做任何事都讲求按部就班,主角们再也不能在警局里大玩灭火器竞速,却有人因此尝到了风气改善的甜头,即便如此主角还是竭尽所能的说服新局长,试图将换了全新气象的99分局恢复过往。

每集约20分钟,各个主角个性的刻画,都有很鲜明的特色,加上超浮夸的演技,有些梗真的会笑到喷饭XD,每一集都是一个小故事,大致上每一集的关联性不大,非常适合轻松无脑观看。

更多详情请戳https://t.cn/A6Zrh1D1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四月的最后一天,也是我28岁的小尾巴,过了今天离“三十而已”就更进一步啦~这是我有了“妈妈”这个新身份后第一个生日,都说孩子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成为妈妈后,
  • 南无阿弥陀佛八字身弱食伤为忌,工作不顺工资低,55岁后事业好转钱财无忧读者私信:老师你好,我关注您很久了,让我学到了很多易理知识,我最近很是迷茫,不知道以后如何
  • 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去陪伴孩子,也会让他们有所成长,慢慢建立一种独立的品质。与纯线上在线教育公司不同的是,理论上:身体里饱含线下基因的好未来(NYSE:TAL)
  • ㊙️每日一题19世纪初,英国有202个城镇选区,按惯例每个选区都可以选出两名下院议员。选区的这种分布表明( )A .贵族在政权中失去优势地位B .民主选举制很
  • 美军之子能在我国风生水起粉丝随便网暴他人;爹妈骗得多少人家破人亡的传销之子能在我国出道;歌词里diss秀人及女性的能有粉丝送钱洗白;爹妈涉毒涉黄的粉丝是觉得有对
  • 夏天该有的样子,于我而言 是阳光、绿荫、蓝天和最爱的Logo Tee最近收到了来自Levi‘s 的Logo Tee创意定制礼盒,给了我一次做独一无二自己的机会
  • 【投稿】有姐妹跟我是一样的眼睛吗我真的哭了!想割的姐妹一定要去割!
  • 目前在“双循环”格局下,我国消费规模持续增长,并呈现出分化趋势,白酒行业面临着从高端消费回归为大众消费、次高端白酒逐渐走向高端白酒等诸多转变,但汾酒作为国有名企
  • 出于对司法机构的尊重和信任我已经很久没有提起这件事了,但并不是给祁女士脸哈。希望各位网友客观看待此事,在我胜诉后,证明祁女士就是一个恶劣品行的人之后,也希望大家
  • 摄影: 发掘每一个平凡人的美好 贴近生活的细腻光影 SEEBEAR&见熊摄影 我们的双手相牵就不再分开,我们的拥抱只给人温暖安心,我们的誓言一齐走到两
  • 这一次,我们吃得慢很多,因为好饱.......她问飞机上发饭的工作人员,为什么管两顿饭,那个人轻声说就是这么安排的,也可以选择不要。妹妹赶紧叫醒我,我说我吃不下
  • #任嘉伦[超话]#✨#任嘉伦乌鸦小姐与蜥蜴先生# ✨#任嘉伦新专辑三十二立# 早安,以心事下酒易大醉,大醉后易吐心事,心事全是你。 [心][心][心][心][
  • 经常对自己情绪感到困惑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张德芬 老师解读的《情绪自由人生更轻盈》一键获取情绪疗愈指南;@陆琪 用《一个叫欧维的男人》献给人与人的相遇,告诉我们抱
  • 所以,我们说“慈悲是长寿的秘方”。人可以没有多少钱财,没有多高地位,没有多大名声,但他一定要有慈悲之心,人生真正的健康和幸福不取决于钱财和名声,只取决于你的心境
  • 去年4月,青桔单车完成10亿美元融资,其中8.5亿美元来自滴滴出行内部,1.5亿美元由君联资本和软银提供;美团王兴在2019年美团Q3财报会议上明确表示,共享单
  • 你的容貌,你的气质,就是你最好的名片。不管是其内容或题材,还是语言的应用技巧而言,《文化苦旅》都是对当代散文的超越,同时也在散文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 它没有教我们去念佛、念咒,没有教我们去拜佛、拜忏;没有教我们去什么建大殿、建道场;没有教我们去行万善、破万恶……它仅仅是告诉我们善和恶、万法万相是怎么样变出来的
  • 【外出饮食需注意】1、在景区内饮食时,建议首选外带食物,这样会大幅降低拥挤带来的传播风险。2、如果需要在外就餐,请选择客流相对较小、防疫措施到位的餐厅就餐,并建
  • 【2021澳洲年度人物:Grace Tame 改变法律 为性侵受害者发声】一位倡导性侵犯幸存者能够合法公开地讲述自己遭遇的年轻女性被评为2021年澳大利亚年度人
  • 执行阶段,执行法官通过多次网络查控,也没有查询到可供执行的财产,由于胡某是该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执行法官决定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我市可以跨城通办公积金业务 年内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