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斌 :论半夏

作者旁征博引,结合临床效果,说明半夏治疗不寐的用法、剂量、组方和功效。读书为临证之启发,临证为读书之检验,是谓半日临证半日读书也。黄煌教授体质学说列有半夏体质一种,可以与此文相互参考。

 论半夏
半夏化痰,人所皆知。而我以为,半夏化有形之痰效果未必佳,其妙尤在除无形之痰。 

历代医家重视痰证病机,因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故痰可于各脏腑、经络为害作祟,所以“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为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痛肿,为痞膈,为壅塞,或胸胁间辘辘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以上引文见《丹溪心法》)“,除喘咳外,其余见症说的都是无形之痰。

治无形之痰必倚仗半夏,必倚仗二陈汤。而医者多推崇温胆汤,我以为后者方中枳实、竹茹效用平平,除于痞胀、呕吐等有一定作用外,其余无形之痰皆不必用。

因痰与湿皆由津液失其正常的运化而产生,故密不可分,且临床有时难以明确区分,何为痰,何为湿,故我临证每每将二陈汤与平胃散同用,此即古方平陈汤。此方出自《医学入门》卷五,原主治食疟,以及风寒风湿所伤导致的痰嗽满闷。我用平陈汤的思路是发挥两方的优势,协同取效。因为在我心目中,二陈与平胃均为药味简单而效力宏大的好方子。

前述无形之痰的见症虽多,却也难免挂一漏万。故古人索性说“百病皆由痰作祟”,或“怪病皆有痰”了。比如,失眠与痰的关系就很密切。

《灵枢·邪客》云:“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脏。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治疗的方法是“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半夏汤即半夏秫米汤,因《灵枢》从“阳盛阴虚”(按,此“阳盛阴虚”自与今意不同)立论,故后世解释半夏汤,亦多从这一角度展开。从阴阳立论,本无不可,但总觉蹈空踏虚,无益于临床应用本方。

唯林佩琴虽不能脱离从阴阳论之窠臼,但尚能直接从痰立论。《类证治裁》云:“盖不寐多由思虑劳神,惊忧怒火,气郁生涎,用半夏汤。半夏除痰而利小便,秫米益阴而利大肠,则阴阳交通而得卧也”。指出失眠多与痰涎有关,而半夏正是除痰之品。

另一张治疗不寐的名方是前曾提及之温胆汤。

温胆汤之名,首见北周姚僧垣《集验方》。该书已亡佚,部分内容为《外台秘要》收载。

《集验》温胆汤即为《外台秘要》所载,书云“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虚寒故也,宜服此汤方”,其组成是半夏、竹茹、橘皮、生姜、甘草、枳实。《千金方》之温胆汤主治与药物与此完全相同,唯枳实的剂量不同。

《三因方》有3首温胆汤,其中卷9、卷10之温胆汤是后世熟知、且常用的温胆汤。卷9之方主治与《外台秘要》引《集验》相同,并增补“惊悸”之症。卷10之方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眩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症,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集验》温胆汤在“胆虚寒”上做文章。《三因》温胆汤虽也说什么“心胆虚怯”,但已生发出“气郁生涎,涎与气搏”的概念。可是后世医家仍多从“胆”字着眼。少有像《罗氏会约医镜》那样,直接点出:不寐“邪属痰饮,化之,如温胆汤、导痰汤之类”。其实把温胆汤与痰联系在一起,远比与胆联系在一起,更便于临床运用。

事 实上,温胆汤一定是具有化痰安神功效的(暂且不论是否与胆相关),从其组成即可知。与其组成接近的二陈汤,《医学心悟》就说:“有湿痰壅遏,神不安者,其症呕恶气闷,胸膈不利,用二陈汤导去其痰,其卧立至”。

失眠与痰有关,而半夏堪为大用,前述之半夏汤、温胆汤、二陈汤皆以半夏为主药。陶御风先生的《临证本草》还例举了《肘后》卷2治大病愈后,虚烦不得眠,腹中疼痛,懊憹之方,此方由半夏、秫米与茯苓组成。明·徐树丕《识小录》记载半夏、百部各1两治疗失眠的案例。《冷庐医话》卷3引《医学秘旨》云:“余尝治一人患不睡,心肾兼补之药遍尝不效。诊其脉,知为阴阳违和,二气不交。以半夏三钱,夏枯草三钱,浓煎服之,即得安睡,仍投补心等药而愈。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至阳而长,是阴阳配合之妙也”。朱良春先生对这一配伍甚为赞赏,认为加入珍珠母入肝安魂,立意更为周匝,可治疗多种肝病所致的顽固性失眠。

半夏配夏枯草治疗失眠之说,我最早就是从《朱良春用药经验》一书中得知。这还是十三四年前之事了,后读书渐多,屡屡见到此说,无论是有关药对的书,还是有关治疗失眠临床经验的书,皆谓此经验出自《冷庐医话》引《医学秘旨》。

按《医学秘旨》一书,系《冷庐医话》的作者陆以湉从杭城书坊中购得。此书乃抄本,题曰西溪居士著,不知何许人也,也不知其书的写作年代。

后我读缪希雍的《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发现在那篇著名的《吐血三要法》中,即有半夏、夏枯草治疗不寐的论述。

书中记载,庄含之久患吐血,其族兄庄一生为其治疗,疗效很好。庄含之除吐血外,还有不寐。庄一生说:“《甲乙经》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当留于阳,阳盛阴虚,故目不能瞑。此之谓也。治法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盖半夏得一阴之气而枯,所谓生于阳而成于阴者,故能引阳气入于阴,而成于阴者为血分之药,意惟此可以治之。乃用夏枯草一两,作甘澜水煮服,覆杯而卧立至。”庄一生虽未将半夏与夏枯草同用,但是他已道出半夏与夏枯草是性质相对的两个药,前者生于阳而成于阴,能引阳气入于阴,而后者成于阴为血分之药。应该视为半夏与夏枯草配伍的源头,或者说启发了后来医家如此配伍。

王学权《重庆堂随笔》认为夏枯草“兼有和阳养阴之功,失血后不寐者,服之即寐,其性可见矣”。此语似从《广笔记》庄含之一案拈出。

此外,清代名医蒋椿田也有夏枯草与半夏的配伍经验,见《重订灵兰要览》。按,《灵兰要览》系王肯堂原著,清人顾金寿予以评订。在“不得卧”一条下,顾氏介绍其友蒋椿田的经验,每用制半夏、夏枯草各五钱,取阴阳相配之义,浓煎长流水,竟覆杯而卧。

这是目前为止,我所了解的关于半夏、夏枯草配伍的一些知识。但是,由于无法考证西溪居士为何人,所以,这一配伍经验的来龙去脉还无法确切地知道。

我在临床常以重剂半夏(30~80g)治失眠,大概已有十年了,最近甚至用到100g。最初曾配伍夏枯草,但后来发现治失眠的效果全在重用半夏,夏枯草并无效验,后遂弃夏枯草而不用。也用过温胆汤,但觉得枳实、竹茹用不用效果好像没有多少区别,遂仅用二陈汤,后合平胃散,并加用菖蒲、远志,定名为平陈宁神汤,取效者颇多。

治失眠为何要重用半夏?其实不仅失眠,凡属痰证用半夏,一般均宜用较大剂量,因为量小效果不显著,而失眠更应用重剂半夏。

吴鞠通用半夏就颇猛。如治秀氏产后不寐,与半夏汤。先用半夏一两不应,次服二两得熟寐,又减至一两仍不寐,又加至二两又得寐,又减又不得寐;于是竟用二两,服七八帖后,以他方收功。又治李某,用半夏汤,姜半夏用二两,效果只是得寐而未熟。痰饮门中又治某人卧不安,未记姓氏,用姜半夏二两五钱。可见吴鞠通用半夏是有经验有教训,有胆有识的。

现代医家中重用半夏者也不乏其人,如万友生先生。其他诸位,我不复记其姓名,因为都是十多年前“随便翻翻”(鲁迅语)的收获。

再说用半夏的指征。我以为痰湿为患甚广,很难以某个见症作为用药指征。我重视两点,一是苔腻,二是口腻。两者有其一即用半夏,并视苔腻的程度而选择适宜的剂量,当然症状的轻重也是需要考虑的。

多年来重用半夏,从未见有任何毒副作用。因为药房未备生半夏,故我未有用生半夏的经验。以上所说者皆为制半夏。

此外,还需提一笔。若治失眠的话,茯苓也宜用大剂,常用30~100g。此经验我忘其出处,似见载于某期的《中医杂志》。后知陶御风先生也用大剂茯苓治失眠。

【本文摘自《半日临证半日读书》

若《你好,李焕英》中穿越成真 贾晓玲能用啥招儿回到过去

  “五一”假期将至,看电影会是很多人选择的休闲活动。不过,这个小长假,当你走进电影院,你可能会看到一个熟面孔——电影《你好,李焕英》。这部今年春节期间亮相的影片,将延长上映至5月12日。

  影片讲述了刚考上大学的女孩贾晓玲意外穿越回上世纪80年代,与年轻时的妈妈李焕英意外相遇,二人形影不离,上演了一个又一个让人笑中带泪的故事。

  那么问题来了,贾晓玲究竟是怎么穿越回去的?

  关于时空穿越,学界与民间流传着诸多假说,全世界科学家也一直在努力探究其真实性。科学的进步离不开大胆的假设,本期生活版就带您盘点一下那些“时空穿越术”。

  假说一:黑洞穿越

  在很多科幻电影中,时光旅行者都是通过时间机器打开一条能够穿越时空的隧道,但是无法确定到达的地点是哪里。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其研究生涯中提出的最大胆的预言就是时空穿梭。他认为,人类可以借助宇宙中的某些特定环境,实现时空穿梭,可以自由地回到过去,也可以去往未来。而他所说的特定环境就是黑洞,这便是著名的黑洞假说。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也提出,人类通过黑洞就可以实现时空穿越。霍金认为,超大黑洞就是一部天然的时间机器,在黑洞周围时间会变慢,至少比地球要慢两倍。

  爱因斯坦曾在广义相对论中预言重力可让时间流逝的速度变慢,黑洞的重力异常强大,因此在黑洞表面,时间相对于地球来说,几近停滞。

  不过,对此美国学者早已进行过多项相关实验,却未曾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有学者指出,人在进入黑洞后,很可能被撕得四分五裂。

  假说二:虫洞穿越

  多年来,在许多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男女主角都是借助虫洞实现时空穿梭的。

  1935年,爱因斯坦和物理学家内森·罗森依据广义相对论提出宇宙中存在一种特殊的通道,即“爱因斯坦-罗森桥”(虫洞)。虫洞连接着两个不同时空中的点,我们可以通过穿越虫洞的方式实现时空转移。

  想借助虫洞穿越时空并非易事,一方面,虫洞存在与否这一问题本身没有得到解决,我们也不知道虫洞具体身在何处;另一方面,即便找到了虫洞,在穿越虫洞时还要面临许多未知的挑战。最大的问题就是虫洞的稳定性难以保证。美国俄勒冈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史蒂芬·许表示,稳定虫洞需要某种非常特殊的物质,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物质是否存在于宇宙中。除此之外,穿越者还要面临高辐射以及异物接触的风险。

  “借助可穿越的虫洞进入未来或回到过去,这并非易事,因为将虫洞转变成时间机器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要摆脱虫洞也异常艰难。”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埃里克·戴维斯说。

  “虫洞和时间机器一样,只是一个概念。”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狄云松认为,目前学术界对于时空关系尚无严格定论,虫洞这一理论提出后,想要对其进行验证需要借助工程实验,而人类还不具备条件对这一假想进行工程论证。

  假说三:超光速穿越

  有一种观点认为,超越光速就可以回到过去,这是真的吗?

  超光速,是指物体运动速度超过光的极限速度。光的速度接近30万千米/秒,相当于高铁速度的360万倍。根据狭义相对论的钟慢效应,速度越快、时间越慢。因此有人认为,若速度超过光速,时间就会停止。

  2011年9月,有国外科研团队宣布探测到μ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当时,一些人据此提出,如果该实验结果为真,穿越时空就不再是科幻情节,但是国内不少学者对此持谨慎态度。

  “即便这一发现今后被科学家的实验证明是正确的,也只是为时光穿越提供了可能。”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中微子研究专家曹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霍金在其所写的《时间简史》中提到,即使物体运动速度真能超过光速,也不可能实现时空穿越。时间倒流只是一个假象,超光速事件将引起时间和空间一系列量子力学上的反应,最终使得穿越时空无法实现。

  不少学者都认为,即便有一天真的可以超越光速,所谓的时光倒流也只是在相对论下的一种理论推测,现在还无法证实这种推测是否成立。

  假说四:冷冻穿越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人患绝症去世后,可以将遗体先冷冻起来,等到未来能够治疗这种疾病的时候再将其解冻,这样不仅可以将绝症治好,还能够“穿越”到未来。从某种角度来看,人体冷冻也算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方法。

  目前,人体冷冻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脑冷冻,另一种则是人们熟知的全身冷冻。

  1967年,72岁高龄的詹姆斯·贝德福德因胃癌去世,家人们按照其遗嘱将他冷冻起来,期望未来能够找到复活的契机,而他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冷冻人。直到现在,詹姆斯·贝德福德的身体依然处于冷冻状态,因为现代科技无法做到令其复活。

  从理论上来看,使用冷冻方法有可能给人带来生的希望,毕竟人类科技发展速度非常快,当未来医疗技术极为先进之后,这些冷冻人经过解冻治疗之后,也许就能“复活”。

  2017年,因罹患肺癌去世的展文莲成为首个在中国本土被冷冻并等待复活的“病人”。对于引发大众质疑和争议的冷冻人技术,本报曾撰文做过深度报道。

  一些人认为,“冷冻人类以待复活”系伪科学;还有人认为,和试管技术、克隆技术相似,假以时日,冷冻人体复活也会走向成熟。

  该领域科学家魏晓曦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低温环境可有效降低化学反应速率,从而延续生命。人体冷冻不是伪科学,它从理论上经得起推敲。

  不过,不少专家对冷冻人体持否定态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刘静曾表示,现在能成功实施低温保存的,只有相对简单的生物学对象,连人体器官的低温冻存都非常困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低温医学与医学微系统实验室研究人员苑福泉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现阶段低温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技术,还无法做到人体的无损冷冻和无损复温,国际上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也只能做到细胞尺度,而小型器官的冷冻保存技术依旧在探索研究之中,现今尚没有成熟的技术可以实现器官的完美低温保存,更不用说是针对人体了。

来源:科技日报

为什么积阴德可逆天改命,那做阳善之事有何不同?
一、何为阴德?

经常有很多信众会问什么是阴德,积阴德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早在汉代的道教经典《淮南子·人间训》就有:“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昭名。”

积阴德是道教天道承负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广积阴德必将得到神灵的赐福。

阴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别人不知道,就叫阴德。

对于阴德,民间称之为阴骘,道教劝善书中就有《文昌帝君阴骘文》。无论人们做好事或坏事,都会报应在自己和亲属身上的,正是近在己身,远在儿孙。

在《易经》中有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钓誉,才是阴德。

二、阴德与阳德

善行,都是积善。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德有阳德与阴德之分。

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

阴德是隐藏的德行,与阳善的公开行善是相反的。

在阴德的阐述中,佛教以因果业力解释,而道教则用承负解说,二者之间虽有差异,但劝人向善的动机总是一致的。

修善最重要的是出于真诚而无所求,这是真善。

阴德就是无所求的成就好事;阴德就是面对他人的冷漠、奚落、歧视,心不罣碍;阴德就如《赵氏孤儿》里舍身救赵武的公孙杵臼,以及牺牲亲生儿子的程婴,他们扶忠除奸不求回馈的阴德,令人称扬。

古人的“怜蛾不点灯,为鼠常留饭”是积阴德;分粥赈饥是积阴德;筑桥铺路、凿井引水、点灯施茶、捐棺义葬、急难救助是积阴德;功成不居、不称己善、不扬人过更是阴德;见人危急,勇于搭救;甚至随手捡起地上垃圾,使人不致滑倒,也是阴德;乃至于给人喜悦的面容,令郁闷者一笑解千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心、用心,让领导者安心、同事们欢心,都是积阴德。

积阴德是“给人”,但不为人所知,是“为人”但不为人所明,阴德就如播种,只要播土下种,就不怕将来没有收成的机会。

三、积阴德的五种福报

1
远离魔障
《悟真篇》中说:“若非积行修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道光曰:魔障在彼,修持在我。阴德既宏,灵丹可冀。”

如果人想修道,但是缺少阴德,一修就会有群魔阻道,而有阴德深厚,就金丹有望。

2
贵人相助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中说:“人若奉阴德而不欺者,圣人知之,贤人护之,天乃爱之,人以悦之,鬼神敬之,居其富而不失其富,居其贵而不失其贵,祸不及也,寿不折矣,攻劫之患去矣,水火之灾除矣,必可保生全天寿矣。”

如果你想保持你的富贵,或者是你想过的好一些,则需要积累阴德,这样才能得贵人相助,得上天帮忙。

3
子孙昌荣,远离恶道
《吕祖全书》中说:“为善事者,必享福报;积阴德者,子孙荣昌。不殄天物,不肆盗淫,不毁正教,善事也。救死扶伤,急人患难,无纵隐,贼阴德也。不作善事,不积阴德,则恶道无所不入矣!”

阴德深厚,子孙才能昌盛,而积累阴德的方法有不殄天物,不肆盗淫,不毁正教,救死扶伤,急人患难。如做人无恻隐之心则毁伤阴德,这时恶道就会接近你。

4
降服恶鬼
《真仙真指语录》中说:“阴德伏鬼,阳德伏人。”人有阴德鬼邪惧怕!

5
能避祸患
《玄天上帝百字圣号》中说:“君家阴德合天门,岁小淹留祸不侵。”人有阴德自然可以远离祸患,接近福报。

四、积阴德与积阳德的区别

或许有朋友要问,积阳德行不行?能否也有好效果?

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

阴德是做好事而不为人们所知道,上天会加以赐福;而阳善则是做好事让人们知道,得到群众的称赞而享有盛名。

有人会说,阳善享有名声,得到掌声、恭敬、礼赞、鲜花、媒体上刊登事迹,闪光灯聚集在身上,不是很好的事吗?

这个“名声”,确实也算是一种福报,但是这个“名”,却是老天希望大家能戒除的。为什么呢?

因为“名”也是消耗福报的一种方式,做了善事,宣扬功德、炫耀自己,功德往往被损耗,好像钱花出去钱就没了,你把这个“名气”的福享了,也就等于消耗了部分福报。

所以说阳善只是得到一个形式,这个福报你一用没了,而且这个“名”,老天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

人世间享有盛名,但言过其实的,大多会有奇祸。现今社会我们仔细去观察,会发现很多现世报。知名度很高的人,如果他没有实德,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灾祸。

名誉超过了实际的功德,就有奇祸,为什么呢?因为自己念头不正!都是“求名”的心。努力了半天,就希望别人宣扬一下。做善得祸,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自己好好检查一下,做善求名,我们求名的那个心,是想得到“恰如其分”的那个名,还是“名过其实”的那个名?

“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相反,一个人清白无辜,被人恶骂,被人冤枉,看起来委屈,殊不知他无始劫以来的罪障都报掉了,子孙往往很发达。公众号嗣汉天师府,宋朝的大政治家司马光说得再透彻不过了:“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所以,阴阳之际很微妙。“阴阳之际”讲的是循环的道理,“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盛极肯定是衰,显耀至极是祸患。

五、广积阴德,命运必转

阴德,即上德;阳德,即下德。

上德之人,人前背后言行一致,不欺暗室,不愧屋漏,可以“慎独”。下德之人,行善功利心重,斤斤计较,念念不忘,是小善。至于虚情假意行善,做做表面文章的,那就是伪善了,所以《道德经》说:“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许多圣贤先人告诉我们,积阴德、积善果,那永远都是你的,别人是偷不去、抢不走的。

你阴德积得久,积得多了,后面的福报也大,甚至还会福泽你的子孙。所以我们做些好事,最好不要宣扬自已,故意让别人知道的道理就在这里。

阴德不是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这样得的福报才大。积阳德别人知道了,善德不如阴德积得住和留得住。

如果修心、修行不够,或造点小恶,随修随报,到后来好的善果就没有了。

所以只有多积阴德,德才能积得住,也留得住。

俗话说:“人做善行,人做善事,天地良知,必有福报”。所谓的善行善事,指的就是积德。人积德越多,福报也就越大。

《太上感应篇》说:"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

一个人命运的好坏,与平常自心的善恶与积德结缘有关。修善积德,就是为自己创造善因善缘、获福灭罪的机会;祸稔恶盈,就是为自己造作恶因恶缘、轮回受苦的因缘。

古训言:“立荣名不如种隐德。”创造好的荣誉、高的地位、不如培植阴德。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要改变命运,就看你如何积阴德了。

#八字算命、八字合婚、起名字、奇门遁甲测事寻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离欧洲大陆最近应该是2014年船行驶过直布罗陀海峡的那次,那次是在夜晚,但我仍然忘不了直布罗陀灯火辉煌的夜景,那天晚上英国船长让我操舵,让我见识到了海峡的暗流急
  • 佛说“心为恶源”这个“心”不是那颗原本真实、光明、圆满、一切具足的本心,而是执著于声色名利的虚妄之心,通过五官的采集、见取、纳入,本心的表层逐渐覆盖上厚重的尘垢
  • APS厂爱彼皇家橡树15500or重量厚度APS厂爱彼15500or采用的是316L精钢材质,用电镀18K玫瑰金的方式去做极致还原,镜面为蓝宝石玻璃镜面,对于黑
  • ”——董宇辉-“深爱你的人,和你聊的都是柴米油盐,人间烟火;浅爱你的人,和你聊的都是风花雪月,良辰美景。”——杨绛-“当你真正被爱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其实你根本
  • 不过看了各种各样的主页,不知道nino会不会也是这样,这么说,摄影师什么的也是我自己好好联系了,造型师也是。。
  • 从16年开始喜欢上薛薛,但wb一直都只是用来看看❄️的动态和大家录的现场视频。明年我也会多多互动的,希望我们早日见面~余额不太多,也不会做东西,那就抽张专辑吧抽
  • 工是越听越觉得授的这份感情太过深重,想到自己在里面呆了七年,出来后到现今又快七年,十四年的时间,滴水都能穿石了,可授这个不该剩下的男士却仍旧虔诚地告诉他“我喜欢
  • #强冷空气速冻福建#【拿捏了!很多人不知道的8个冬季冷知识 你听过几个?[并不简单]】冬最强寒潮正在影响我国,中东部遭遇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华北、黄淮或现同期
  • 2、带着饥饿入睡是成为美女的开端3、淘宝旗下最佳赞助商4、开始为新的风景前行5、我会一直爱你,你可以反复向我确认。2、带着饥饿入睡是成为美女的开端3、淘宝旗下最
  •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经常发现,强势者在将科技革命的效益大部分占为己有的同时,尽可能地将风险转嫁给弱势方,而制度层面竟然对此予以默许或加持,从而强化以强凌弱的社会结
  • #桃田贤斗[超话]# BWF官方app出了一篇题为2023 in review That Taste of Glory Reappear 介绍了今年重返BWF
  • 我在这里需要跟所有兄弟们说句老实话,我认为现在A股市场真的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甚至可以说:是最近三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机会,因为所有的行业都已经进入到冰点,价格也
  • 望郎归是隐藏在大鹏半岛最南端的一块巨石,现在被野驴称为深圳最美的观海平台,站在山海之巅,欣赏醉人海景,足以短暂治愈一切。 深圳最经典的山海徒步路线,沿途风景美爆
  • 如果甲辰日元地支辰见了酉金,辰酉合,甲木就会受shang.si木缺恰恰相反,金来雕琢,反成栋梁,木见水尤其是生在夏天,或者说比较干燥的火,木就喜欢水来生木,可以
  • 注意,我虽然挺不喜欢游戏产业的但如果网友与腾讯股价足够便宜,倒也并不是一点机会没有。在无数个失眠的夜里在想究竟要成为什么的人 过什么样的生活才能满意的过完这一生
  • 结果如何?[中国赞]患者服用15剂后,晚上入睡快,而且中途不再醒了,其他不适也都基本不见了。[中国赞]我没有能力阻止别人,只能做好自己,除了日常坐诊,有时间就写
  • 6.虽然这个世界上 没有圣诞老人会在你睡觉的时候 偷偷往你的袜子里塞礼物 但是总会有爱你的人 在特殊的日子给你准备小惊喜7.哦圣诞啦,离放假回家见到爸爸妈妈更近
  • #吴承珉[超话]##ODE[超话]# #人间颂诗O.de# 230428官推更新O.de相关 [ Xtra_Scenes ] Dibidi dibidi
  • 地图上有两个地址,导航AG超玩会俱乐部发现那里是写字楼,根本进不去(电梯需要刷卡)。园区的建筑都是别墅型,感觉没啥娱乐和其他分心的东西,是很适合选手培训的封闭环
  • 屋漏逢夜雨,次年秋末,我生下第一个孩子——一女孩,这我不知是谁的错,反正在这儿,女孩总是不受人待见的,都是我的错,所以各种事情都有了,他爸开始赶我走,他也开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