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小说[超话]#聊聊左马和《夜间巴士》吧,简单聊聊。

左马算是国内比较早的一批独立漫画家,和烟囱、胡晓江等人差不多同时代,在《SC》《叙事癖》上有多有作品发表。他的个人作品集,国内能看到的有《散步》《夜间巴士》和去年的两本独立小册子《江边废墟》和《快乐扭扭车》,另有一本法文版的《灌装椰子》国内看不到。

说到独立漫画家,大抵上是由一批有志于创作为自己发声的作品同时又不想受商业规则钳制的漫画家组成。但“独立”两个字往往也是“艰辛”的同义词,很多独立漫画家其实没有办法完全靠漫画来养家糊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独立漫画家中年之后纷纷转行的原因,毕竟人过而立,压力陡增,梦想滚烫也不敌现实炎凉。

左马83年生人,已年近不惑,却是难得的能坚持创作的独立漫画作者之一,原因是用商业插画做了主业,为许多知名媒体提供商业插画,业余时间则坚持漫画创作,曾有一篇关于他的报道名叫《用插画谋生用漫画“做梦”》,说得十分贴切了。

独立漫画家水平良莠不齐,很多创作者的技法并不成熟,但贵在生猛和真诚。以我的个人标准来看,左马在一众独立漫画家中,是难得的既保留了初心的生猛和真诚、又在叙事技巧上非常有野心和企图的创作者,也是难得在“可读性”和“艺术性”上兼顾得比较好的创作者。而这一点在《夜间巴士》上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这也算是(我认为的)他个人的集大成之作。

我们不妨就从“生猛的艺术感”以及“野心的叙事性”这两个角度来聊聊这部作品——

我所谓的“生猛的艺术感”,指的是《夜间巴士》所呈现出的那种不加造作的、独立自由的创作者意志表达,不会去考虑读者的阅读喜好,更不会去顾及商业上的利润收益。创作者的审美志趣、叙事逻辑得到了完全充分的表达,在漫画媒介的艺术性探索上走到了前面。但这也造成了一读者与创作者之间的“距离感”,《夜间巴士》对于初读者而言并不友好,在前面的八个章节中,一个少女在归家的路上经历了无数的迷雾幻境,故事情节跳跃极大,难免给读者造成非常大的困惑,这也注定了这部作品无法在大众层面上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左马的“生猛”或许是受到一些日本异色漫画家的影响,他曾直言非常喜欢安部慎一的作品,并受到柘植义春的影响,这两人都是日本“GARO”系漫画家的代表人物(相关文章链接见评论)。而在《夜间巴士》中,我们似乎也可看到很多向他们致敬的元素,比如虚实结合、亦真亦幻的场景,多少让人想起柘植义春的《螺旋式》,而后半部分大量鬼怪刻画又和逆柱意味裂的作品遥相呼应,还有一些场景让人想到宫崎骏的作品。

但这种“生猛”的描绘并不是为了炫技而刻意表达,在左马的创作逻辑中,他希望作品呈现出一种巨大的反差,然后借由这种巨大反差所带来的的震撼感来强化他想要表达的亲人离别的情感洪流。因此在前面的八个章节中,他尽其所能地去描绘一个光怪陆离、天马行空的古怪的世界,尽量把反差的张力做到最大,然后在最后一个章节喷薄而出。

《夜间巴士》的很多场景都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变成巨大鱼类的父亲、上天入地纵横交错的电梯、天牛和蜗牛合体的“飞船”......这些极具猎奇性的画面非常有视觉冲击力。这些场景其实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是视觉上的夸张极大地提升了作品本身的吸引力,另外一方面则是造成一种“间离感”,提示读者这个世界的虚幻性和不现实感,从而增加剧情的吊诡和悬疑,为后面的真相的“揭盖”做铺垫。

诚然,这种方式会最大化故事的戏剧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是极为冒险的,这同样是“生猛”的另一个体现,一种谋求效果最大化的无畏精神。这种方式当然也会有一些负面效应,那就是会让读者彻底陷入画面的猎奇中,从而忽略掉这背后的草蛇灰线、蛛丝马迹。这也是我之前为什么会强调,《夜间巴士》至少要阅读两遍,第一遍阅读重在视觉,而第二遍则重在叙事。

再来说说“野心的叙事”,这同样是《夜间巴士》非常显著的特征。

《夜间巴士》的故事埋藏得很深,在前面的八个章节中,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头戴圆帽、圆形眼镜的少女,她夜晚回家误车,只能搭乘夜间巴士踏上归途,但却进入了一个又一个奇怪吊诡的故事中。但实际上,这只是《夜间巴士》的表层故事,左马真正想要表达的故事,一直到最后才揭示出来,这其实是一个关于“奶奶”的故事,奶奶晚年记忆衰退,她所看到的世界,已经与我们不同,一日,奶奶走散,她踏上了“回家”之路......

如果看过《你好,李焕英》,那么可能对《夜间巴士》的叙事结构就会有所了解了,剥开光怪陆离的奇幻外衣,它的内里其实是一个非常柔软的亲情故事,关于成长、亲情和离开。

“家庭”其实也一直都是左马作品的主要主题之一,他似乎特别钟情于自己成长的旧时光,家里的亲族、故乡的草木、兄弟的玩闹都是他最宝贵的珍藏,就像他在《江边废墟》的结尾所写——“真实的人物已经远去了,成为记忆,又成为我的思念和梦境。”

但关于叙事,我恐怕不能再继续说了,《夜间巴士》的故事一旦剧透就会乐趣大减,所以这份快乐还是留给读者们吧。

逍遥采诗官槟郎
作者:黄灵伶

旅游文学是反映旅游活动过程及旅游审美体验的文学作品,它是通过对自然山水、地方风貌、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旅游景观的纪实描述,将旅游客体纳入文学表现范畴而形成的一种文学体裁形式,可以体现出游者丰富知识和高审美情趣。
我去旅游时,往往只是用手机拍几张照片,发几个朋友圈,证明我来过、看过,回来后只记得个大概,想写篇游记来记录这段美好的旅程,却不知从何落笔。因此,当我得知槟郎老师开设了旅游文学这门选修课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希望能从中获得灵感和收获。
槟郎无疑是一名尽职尽责的好老师。他每次都在课前给同学们播放优美的音乐,并在上课前抽查点名以保证大家都有来上课。槟郎每节课都会喊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如果有同学上课没有认真听讲,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他也不会大发雷霆或者高声责备,而是很有耐心地引导该同学找到答案。正是他的的这份敬业深深打动了我。因此在旅游文学课上,我总是怀着敬畏之心来听槟郎的谆谆教诲。
槟郎走遍大江南北,心胸开阔,热爱着一切美好的事物。他参加的户外活动是很有意思的,所见所闻也都可能成为下一首诗歌的主角。槟郎就像是个记录美好的逍遥客,他写下诗歌与散文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然后站在一方小小的讲台上,热情澎湃地向他的学生们讲述着游历过的地方,讲述着他那些被灵感催使着创作出的诗歌。他由衷地感叹自然的美丽,平常的景色在他的讲解下变得更加直观立体,丰富多彩起来。他的文字植根于山水风物之中,犹如一阵旷野的风,一阵瓢泼过后的雨,带着大自然的清新,吹向我们的心田,令人难以忘怀。他也丝毫不吝啬地向我们展示很多的景区照片与所写游记,在讲解进程中我清晰得感受到,槟郎从来不是以一个上帝的俯视角度去指点这些景区的内容,而以一个旅游者的视角,怀揣着对自然的尊敬,感叹每一次与美的相遇。
旅游文学具有知识性和审美性,认真阅读旅游文学作品,既能通过审美愉悦满足精神享受,又能获得不同门类的学科知识。因此,进行旅游文学创作,光有文学功底肯定是不够的,还得具备其他不同门类的学科知识。槟郎能写出那么多优秀诗歌,自然离不开自身具备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诗歌虽然不长,却能让我们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了解到很多传闻和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槟郎诗歌的内涵不是浮于表面的,短短的诗歌中涉及了人文、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知识,质朴中见深意。可以说,槟郎对每一件事的看法,对我们提升思想的高度和文化内涵修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旅游文学不仅具有了解时代的价值, 还能给予人们思想、人生的启迪,集中地反映了旅游生活的美、通过对观赏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描写, 把旅游者的主体意识充分展露出来, 显示了人对自由的追求和个性发展以及创造精神。槟郎经历过许多,他的人生跌宕起伏。但槟郎并没有因此屈服于生活,他记录生活游历山水,在短暂的生活里最大化他的价值。
槟郎写的诗歌,语言不华丽,没有多少辞藻的繁冗堆砌,他也基本上不会需要故作豪迈或悲伤,只是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记录一件事或描述一处景色,就能让诗歌引领读者们和他一起进入诗歌中的世界。我很喜欢那首《下山的风景》,这首诗朴素语言的背后饱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我们爬山往往太关注结果了,所以对山顶的风景有了太多的偏爱,以至于很容易就忽视了下山时的风景。上山下山的路一样长,我们也要留点时间细细欣赏。槟郎在诗中感慨自己已经老了,人生走下坡路了。但他丝毫不悲伤,始终抱着乐观向上的态度说道:上山路要走好,下山路更要走好。槟郎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正确“面对生活”的力量。他总是以洒脱从容修身,用赤子之心来面对生活。用文字让浮躁的心趋于平静,救赎将被物质冲散的思想,让精深的书中智慧融入价值观,让绚烂多彩的生活拥有了形态。
翻看槟郎的微博,我意外发现槟郎很喜欢探洞,例如仙人洞、祖师洞、观音洞、紫藤洞、盐鸭子洞、汤山玉米洞等千奇百怪的洞穴,他都或多或少留下了足迹。这使我忍不住好奇探洞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住了槟郎呢?终于,我在《山洞中有神仙》一诗中找到了答案:槟郎为什么爱洞/探洞惊险刺激/洞中有奇景/如我等有缘之人/洞中也有奇遇。槟郎认为人与神仙的差别,如草木同人的距离。山洞中有神仙。凡夫俗子们苟活于尘世,始终离不开功名利禄和所谓的荣华富贵。而槟郎在乎的从来都不是这些,他的两重人生,在红尘中,在仙府里。槟郎在人世谋生,只是在为老天爷採诗。他在探洞的过程中,可以广交各路神仙,此中境界无须言。
槟郎从旅游起步,最终以户外为主。别人的户外,只是工作与生活的补充。而户外对于他来说,已经成为了人生的主导。他就像个现代隐士,以布衣终身为傲。生活离不开尘世,精神却放浪形骸,厌弃功名富贵。他深知,滚滚红尘里,功利计较,明争暗斗危害多。唯有山林之中,才可得片刻隐逸之静。他以山林为象征,以书生隐逸为心中所喜,以严子陵为高标,陶渊明为本色,李白体现丰富性。槟郎所做的诗歌彰显出他对三位伟人风骨的继承。什么叫做豁达?豁达就是在你看透了这个世界的现实和残酷以后,依旧热爱生活,与大自然一齐沐浴阳光,槟郎就做到了这点。他把世事的风雨沧桑,草木的万千变化,收纳进生命里,以极大的包容度接受自然给予他的一切,转换成为了满腔热血与活力,去拥抱生活,拥抱世界。
旅游是一种审美活动, 旅游过程就是一种追求美的过程。槟郎在南京住了多年,南京可算得上他的第二故乡,可以说,他把剩余的温柔都给予了这座城市。对我来说,槟郎写花最美的要数《鸡鸣寺的樱花》一诗了。
“游人如潮的风景胜地/樱树尽花,花如雪/天女巧织的绸缎/锦蔟成精致的神奇的花朵/大片大片,如白沫的海洋/又如纯白蒸腾的祥云”;寥寥数字就将我再次带回樱花怒放的鸡鸣寺,彼时游人如痴如醉,樱花繁盛清丽。太多关于金陵这座城的美好,被镌刻在槟郎的的诗歌之中,留给我们去细细品味。槟郎是行走于南京的诗人,他寻访南京城市的记忆,打捞岁月的沉淀,如实记录街巷的发展。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在槟郎的诗歌里都得到了充分地反映。日月星辰、烂漫樱花、连绵山川等事物都有幸拥有了绚丽多彩的颜色。
槟郎曾去韩国任教,时时刻刻记录下当地的景致与文化。被称为“韩国的夏威夷”的济州岛,承载往事的华侨小学,充斥着热闹气息的大田商业街……这些都成为了他旅游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风景再美,韩国学生再热情好客,同事们再体贴关心,却也不能阻挡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浓浓思念。槟郎写下了大量的作品,例如《我的中国心》《祖国我向你倾诉》《韩国生活琐记》等,将客在他乡的游子情通过自己的文字跨越千山万水送回故乡。
槟郎写景,除了寄予我们一些生活哲理,更多的是想抒发自身的感情。无论是家乡巢湖还是远方,无论是花草还是山河,他都能从中感悟人生,抒发情怀,给他的游记赋予更深刻的文学性。他在《乡下的风景》中写到,“小时候的乡下,有着真正的风景。”“后来进入都市,街道的拥挤,汽车的吵闹。到处灰尘漫飞,夜晚看不清星空。”槟郎怀念乡下的风景,怀念自家的事,怀念还是个山里娃的时候,放鹅打猪草,挥锄岠嶂山下,赶牛去西山。在拥挤喧嚣的都市里,槟郎始终怀念他的儿时,赞美乡下的风景。他好似是在人间游历,唯自然最为澄澈刻进了他的灵魂深处。
正因为槟郎走过了那么多旅行胜地,对每个地方的人情风物都了如指掌,对各地的文化和背后的故事都有着与常人不同的独到见解。我还未曾游览过方山,是槟郎写的旅游作品,让我阅读后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登山漫步、细看风景的欲望。而有关槟郎先生的知识和才华,我只略略学到了些许皮毛,实乃一大憾事。槟郎在采诗时付出了真情实感,他创作出来的诗歌足以证明他的热爱。冥冥之中有指引,他命定地写诗,完成老天爷的使命。
2021.6.5

逍遥采诗官槟郎
作者:黄灵伶

旅游文学是反映旅游活动过程及旅游审美体验的文学作品,它是通过对自然山水、地方风貌、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旅游景观的纪实描述,将旅游客体纳入文学表现范畴而形成的一种文学体裁形式,可以体现出游者丰富知识和高审美情趣。
我去旅游时,往往只是用手机拍几张照片,发几个朋友圈,证明我来过、看过,回来后只记得个大概,想写篇游记来记录这段美好的旅程,却不知从何落笔。因此,当我得知槟郎老师开设了旅游文学这门选修课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希望能从中获得灵感和收获。
槟郎无疑是一名尽职尽责的好老师。他每次都在课前给同学们播放优美的音乐,并在上课前抽查点名以保证大家都有来上课。槟郎每节课都会喊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如果有同学上课没有认真听讲,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他也不会大发雷霆或者高声责备,而是很有耐心地引导该同学找到答案。正是他的的这份敬业深深打动了我。因此在旅游文学课上,我总是怀着敬畏之心来听槟郎的谆谆教诲。
槟郎走遍大江南北,心胸开阔,热爱着一切美好的事物。他参加的户外活动是很有意思的,所见所闻也都可能成为下一首诗歌的主角。槟郎就像是个记录美好的逍遥客,他写下诗歌与散文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然后站在一方小小的讲台上,热情澎湃地向他的学生们讲述着游历过的地方,讲述着他那些被灵感催使着创作出的诗歌。他由衷地感叹自然的美丽,平常的景色在他的讲解下变得更加直观立体,丰富多彩起来。他的文字植根于山水风物之中,犹如一阵旷野的风,一阵瓢泼过后的雨,带着大自然的清新,吹向我们的心田,令人难以忘怀。他也丝毫不吝啬地向我们展示很多的景区照片与所写游记,在讲解进程中我清晰得感受到,槟郎从来不是以一个上帝的俯视角度去指点这些景区的内容,而以一个旅游者的视角,怀揣着对自然的尊敬,感叹每一次与美的相遇。
旅游文学具有知识性和审美性,认真阅读旅游文学作品,既能通过审美愉悦满足精神享受,又能获得不同门类的学科知识。因此,进行旅游文学创作,光有文学功底肯定是不够的,还得具备其他不同门类的学科知识。槟郎能写出那么多优秀诗歌,自然离不开自身具备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诗歌虽然不长,却能让我们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了解到很多传闻和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槟郎诗歌的内涵不是浮于表面的,短短的诗歌中涉及了人文、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知识,质朴中见深意。可以说,槟郎对每一件事的看法,对我们提升思想的高度和文化内涵修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旅游文学不仅具有了解时代的价值, 还能给予人们思想、人生的启迪,集中地反映了旅游生活的美、通过对观赏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描写, 把旅游者的主体意识充分展露出来, 显示了人对自由的追求和个性发展以及创造精神。槟郎经历过许多,他的人生跌宕起伏。但槟郎并没有因此屈服于生活,他记录生活游历山水,在短暂的生活里最大化他的价值。
槟郎写的诗歌,语言不华丽,没有多少辞藻的繁冗堆砌,他也基本上不会需要故作豪迈或悲伤,只是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记录一件事或描述一处景色,就能让诗歌引领读者们和他一起进入诗歌中的世界。我很喜欢那首《下山的风景》,这首诗朴素语言的背后饱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我们爬山往往太关注结果了,所以对山顶的风景有了太多的偏爱,以至于很容易就忽视了下山时的风景。上山下山的路一样长,我们也要留点时间细细欣赏。槟郎在诗中感慨自己已经老了,人生走下坡路了。但他丝毫不悲伤,始终抱着乐观向上的态度说道:上山路要走好,下山路更要走好。槟郎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正确“面对生活”的力量。他总是以洒脱从容修身,用赤子之心来面对生活。用文字让浮躁的心趋于平静,救赎将被物质冲散的思想,让精深的书中智慧融入价值观,让绚烂多彩的生活拥有了形态。
翻看槟郎的微博,我意外发现槟郎很喜欢探洞,例如仙人洞、祖师洞、观音洞、紫藤洞、盐鸭子洞、汤山玉米洞等千奇百怪的洞穴,他都或多或少留下了足迹。这使我忍不住好奇探洞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住了槟郎呢?终于,我在《山洞中有神仙》一诗中找到了答案:槟郎为什么爱洞/探洞惊险刺激/洞中有奇景/如我等有缘之人/洞中也有奇遇。槟郎认为人与神仙的差别,如草木同人的距离。山洞中有神仙。凡夫俗子们苟活于尘世,始终离不开功名利禄和所谓的荣华富贵。而槟郎在乎的从来都不是这些,他的两重人生,在红尘中,在仙府里。槟郎在人世谋生,只是在为老天爷採诗。他在探洞的过程中,可以广交各路神仙,此中境界无须言。
槟郎从旅游起步,最终以户外为主。别人的户外,只是工作与生活的补充。而户外对于他来说,已经成为了人生的主导。他就像个现代隐士,以布衣终身为傲。生活离不开尘世,精神却放浪形骸,厌弃功名富贵。他深知,滚滚红尘里,功利计较,明争暗斗危害多。唯有山林之中,才可得片刻隐逸之静。他以山林为象征,以书生隐逸为心中所喜,以严子陵为高标,陶渊明为本色,李白体现丰富性。槟郎所做的诗歌彰显出他对三位伟人风骨的继承。什么叫做豁达?豁达就是在你看透了这个世界的现实和残酷以后,依旧热爱生活,与大自然一齐沐浴阳光,槟郎就做到了这点。他把世事的风雨沧桑,草木的万千变化,收纳进生命里,以极大的包容度接受自然给予他的一切,转换成为了满腔热血与活力,去拥抱生活,拥抱世界。
旅游是一种审美活动, 旅游过程就是一种追求美的过程。槟郎在南京住了多年,南京可算得上他的第二故乡,可以说,他把剩余的温柔都给予了这座城市。对我来说,槟郎写花最美的要数《鸡鸣寺的樱花》一诗了。
“游人如潮的风景胜地/樱树尽花,花如雪/天女巧织的绸缎/锦蔟成精致的神奇的花朵/大片大片,如白沫的海洋/又如纯白蒸腾的祥云”;寥寥数字就将我再次带回樱花怒放的鸡鸣寺,彼时游人如痴如醉,樱花繁盛清丽。太多关于金陵这座城的美好,被镌刻在槟郎的的诗歌之中,留给我们去细细品味。槟郎是行走于南京的诗人,他寻访南京城市的记忆,打捞岁月的沉淀,如实记录街巷的发展。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在槟郎的诗歌里都得到了充分地反映。日月星辰、烂漫樱花、连绵山川等事物都有幸拥有了绚丽多彩的颜色。
槟郎曾去韩国任教,时时刻刻记录下当地的景致与文化。被称为“韩国的夏威夷”的济州岛,承载往事的华侨小学,充斥着热闹气息的大田商业街……这些都成为了他旅游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风景再美,韩国学生再热情好客,同事们再体贴关心,却也不能阻挡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浓浓思念。槟郎写下了大量的作品,例如《我的中国心》《祖国我向你倾诉》《韩国生活琐记》等,将客在他乡的游子情通过自己的文字跨越千山万水送回故乡。
槟郎写景,除了寄予我们一些生活哲理,更多的是想抒发自身的感情。无论是家乡巢湖还是远方,无论是花草还是山河,他都能从中感悟人生,抒发情怀,给他的游记赋予更深刻的文学性。他在《乡下的风景》中写到,“小时候的乡下,有着真正的风景。”“后来进入都市,街道的拥挤,汽车的吵闹。到处灰尘漫飞,夜晚看不清星空。”槟郎怀念乡下的风景,怀念自家的事,怀念还是个山里娃的时候,放鹅打猪草,挥锄岠嶂山下,赶牛去西山。在拥挤喧嚣的都市里,槟郎始终怀念他的儿时,赞美乡下的风景。他好似是在人间游历,唯自然最为澄澈刻进了他的灵魂深处。
正因为槟郎走过了那么多旅行胜地,对每个地方的人情风物都了如指掌,对各地的文化和背后的故事都有着与常人不同的独到见解。我还未曾游览过方山,是槟郎写的旅游作品,让我阅读后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登山漫步、细看风景的欲望。而有关槟郎先生的知识和才华,我只略略学到了些许皮毛,实乃一大憾事。槟郎在采诗时付出了真情实感,他创作出来的诗歌足以证明他的热爱。冥冥之中有指引,他命定地写诗,完成老天爷的使命。
2021.6.5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世界上又多少人能有这么透彻,也有很多人给的是第 2种(e ln)的做法,把人学曚了3、是中规中矩,正常路线,做好本分就能能得分。1、题都答不上的人,正如面对人
  • #股票[超话]#周末有几个消息感觉比较重要,第一时间和大家分享 第一, 解除封控预期落空, 应该有大批旅游消费的失望资金周一要出来 第二,德国天团访华,目前除
  • “关于带省份的爱情文案”: 01.重蹈覆辙,庆幸是你。 02.你在山西,也晋我心。 03.安徽的安是有你的心安。 04.四川的四是四季你的四。 0
  •         命不好,也好想怨天尤人,无一份稳定且不错的饭碗,还要支撑一个家,自己在哪里,已无自我,渐渐的已无笑容也无泪水,开怀大笑的记忆曾是几何?这时候,她
  • 寅时出生的人虽然外表看上去很勇敢,什么都敢做,什么都不在乎,实际上是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的。  属羊人寅时生,由于命中带紫薇星,一生命运很好。
  • #防弹的女人都在读书[超话]##小h的考研日记# #Life goes on# DAY215相比七八月,好像九月更难熬,各种各样的外界刺激连环冲击,考研报名费一
  • 女主此刻分手的行为,让我茫然不解之余,就只剩一个感觉,她是在气罗本不愿意上去看她,然后就给人一种,她有些过分了的感觉。她前面第二天就搬出罗本家,其实挺容易理解的
  • [心][心]幸运能认识你@任嘉伦Allen她做了她觉得对的选择(我爱的人)我猜不透不猜透(自我催眠)你离去的原因从来不说明(热带雨林)许多话题关于我(如果你也听
  • 真我10系列对于游戏爱好者还是做了一些讨好的,很贴近这类用户的购买心理,这款产品大概率是从1200~2500,上了曲面屏、大电池、双扬声器、X轴马达、NFC、高
  • 那时候芜湖奇瑞的名气比合肥江淮要大,芜湖朱家桥外贸码头见证了芜湖汽车出口的繁荣,芜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安徽省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名号也喊了好几年,
  • 微博私信速度进社区,准备抄底3倍分享图片如果你涉足币圈一定要去正规的大型交易所,一般不知名的野鸡交易所跑路的风险很大,大部分老粉都知道,今天我一直在让大家转移到
  • 我不甘示弱地翻身坐在他的腰上,说这就够劲儿了是不是到处找小妹妹搞得肾虚了,我可不要不行的老公。3、有个朋友对我说你看起来乖巧可爱 ,相处久了就会发现你的骨子里真
  •   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实际需要,为积极稳妥落实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规定,根据专家组综合研判评
  • 当初,黄培青决定给哥哥换尸的事情,也就参与的几个人知晓,至于黄松斌是怎样找到这个尸源,他们并不知情,一直以为找的是个已经死亡的人,却怎么也想不到,黄松斌居然如此
  •   很多人修行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他老是觉得这个心一直妄念纷飞,这个动态,心处在一个动态之中,认为这个是不好的,所以我要让我的心静下来不起妄念,那个时候我就认
  • 竹引清风,花晨月夕的女子芳名 :芷引芷引作为女孩名字,芷意指高尚、聪慧、文雅之义;引意指友善、表率、正直之义;名字出处:"绿蘋白芷遥相引,孤兴幽寻知不
  • #杨幂汤晶媚新剧相爱相杀#二八用了一种电视剧中少见的职场对手模式,秦施对于李黛这个明面上的竞争对手的态度很耐人寻味第一点:是对手不必一定要当面撂狠话亲爱的怎么会
  • 否则大部分男人在没有走出阴影,没有放下的时候,这时候都不想自己会再和你讨论感情的事,你一定不要让他产生对你的戒心,这才是当下最理智的做法。在分手以后,你还得好好
  • 没想到她拒绝了我用电动车送她去奥体,理由是载人会被罚钱...我又不能强迫她,只能坐在电动车上看着她上了的士,从那天之后她和我的聊天次数越来越少,再后来几乎就没有
  • 一个信号来了!反弹结束?A股,行情又要“变盘”了 周二,反弹很漂亮,很多人都盈利,午后的医药也明显触底反弹了。半导体、金融、白酒都是大幅上涨,守住寂寞,才能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