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乡愁 小汲村民自建民俗展室乡味浓】分离麦糠麦粒的扇车、抗战时期的三面秤、西瓜保墒用的瓜叉、刮榆树皮的特制镰刀、 柏木做的水筲……68岁的董振林家里6代木匠,希望通过民俗展室,让后人“不忘来路,忆苦思甜”,一个人收藏了2000多件民俗老物件。

遇见乡愁,小汲村民自建民俗展室乡味浓

摇煤球用的笸箩。

“知道这个是干什么的不?”12月22日上午,在位于西二环生态园对面的小汲村,68岁的董振林拿着一把比割麦子的镰刀明显大得多的镰刀,刚见面就一脸笑容地“考”起了记者。

看到记者一脸茫然,董振林开心地笑起来:“就知道你们不知道。这个是刮榆树皮的特制镰刀。”

在老董的讲述中,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就用这样的大镰刀,刮下榆树皮,把靠近树心的白色部分晒干粉碎成榆皮面,利用它的粘性让玉米面、棱子面等粗杂粮变成美味, “掺了榆皮面,压饸饹、蒸扒糕,这杂粮又筋道又可口。”

让麦粒与麦糠分离的扇车,抗战时期的三面秤,西瓜保墒用的瓜叉,摇煤球用的笸箩,用柏木做的水桶(柏木筲)……在老董名为“小激印象”的民俗展室内,民俗老物件有2000多件。

祖辈六代木匠从祖辈的刨子开始收藏,各类木匠用品上百件

在老董的民俗展室,一进门最显眼的便是挂在墙上的木匠用品。

“我们家六代木匠,我从小学毕业后就跟着家里人干。像这把刨(音bào)子,就是我太爷爷的,距今也有100多年了。还有这把,是专门刮檩用的,叫做刮刨。”老董说到木匠行里的器物,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在他的民俗展室里,各种用途的刨子就有几十把。

各类农具。

在民俗展室墙上,几面钢锯很吸引人。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这个歌谣里说的‘大锯’,就是这种双开刃的大锯,这才能来回拉起来。”在老董的指引下,记者看到这把大锯的锯齿方向,从中间位置开始是相反的,“双开刃才能来回拉起来,否则很难拉回去。”除了各类刨子、大锯、墨斗、木锤,老董的展室里还有丈尺、皮尺、米尺等各种尺子。

靠着祖传的木匠手艺,老董在改革开放后,以做各类书画画轴以及镜框为主。正是这个原因,老董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人,受其影响,慢慢走上了收藏之路。

“比如这把金属尺子,跟咱们用的就大不相同。这是当年我姥爷和我父亲被小鬼子抓了壮丁,给他们修炮楼时用的日本尺子。”老董告诉记者,当时日本人不信中国木匠的木尺子,要求必须用他们自己尺寸的弯尺,“这是专门从南关大街大丰五金商行买的,距今也有80多年了。”

一把钢尺背后见证着日军侵华的历史,老董的这些民俗老物件,故事不少。

让麦糠与麦粒分离的扇车。

老物件里藏着历史和文化收集2000多件民俗老物件,专门腾出150平方米的展室

在老董的展室里,除了木匠用品,各种杆秤也不少。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这首歌儿火吧,旧时候拿什么掀盖头,就用这种秤杆。”老董从一张桌子上,拿着一杆比较纤细的秤跟记者解释到。

相比寓意“称心如意”的这杆细秤,另外一根大秤,更加显眼。

“这杆秤可有故事,这是一杆收棉花用的三面秤。”老董告诉记者,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杆秤的上面,是日本人认可的计量单位,“在秤的里怀,也就是靠近胸膛的这一侧,是古时候的十六两一斤的计量。秤的外怀是十两一斤的现代计量。至于为什么是这样,我也不清楚。”

原来,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斤、两、钱、分。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秤,这一标准也叫司马秤制标识。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十六两,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

听老董讲老物件,不仅能更直观地感受历史,更能了解到文化渊源。

老董称,如今他已经有各类民俗老物件2000多件,大部分放在仓库里。目前的展室约150平方米,只能展出一小部分老物件。

老董收藏的织布机。

希望后人“忆苦思甜”投入10多万元收藏,涉及三农民俗物品最多,展室准备扩大到350平方米

收藏是件让人上瘾的事儿,68岁的老董也不例外。前前后后花了多少钱,他也不是特别清楚。

“怎么也得10多万吧,我老伴就觉得我是乱花钱,有一段时间都不给我做饭了。”说到这里,老董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老董的收藏里,涉及三农的老物件很多。特别是那些几乎贯穿了从播种到收获各道工序的家伙什儿,种类繁多,作用各异,既透着旧时农民们精心侍弄田地的智慧,又让人不由感慨,在全部手工劳作情况下,“粒粒皆辛苦”的农耕生活着实不易。

大件的,有让麦粒与麦糠分离的木制扇车,通过人力摇动摇杆吹风;有老董也不会用的老式织布机、纺车;有几十年前用的木质大马车,连轮子都是木头的;还有各种木独轮车,当年农民就用这些车支持国家建设。

小件的民俗物件,更是多得讲不过来。

老董收藏的瓦罐和升。

有各式各样的坛子罐子,根治海河会战时吃饭的大钵碗,挑水用的扁担,柏木制成的水筲,辘轳的摇把,有专门用来从水井里捞水桶的“一窝蜂”,还有专门把麦秸捆、谷子个儿往车上扔的二股禾叉……

“就拿这二股叉来说,除了叉麦子捆的,还有专门叉砖坯的叉,这就是为什么红砖都有俩眼的原因。”老董告诉记者,还有一种四股叉,是瓜农专用的。

原来,小汲村曾是远近有名的西瓜村,苇毛西瓜有上百年栽培历史。在没有大棚的年代,村民们就用火坑和泥瓦盆育苗,用玉米秸秆挡风保温,晚上加盖芦苇花,瓜把式用四股瓜叉保墒……

“鲁迅先生的名篇《故乡》里,在月色下的瓜田里,闰土用钢叉刺猹(chá),用的钢叉,是不是就是瓜叉?”面对记者的问题,老董摸了摸脑袋,“这个我还真不清楚。”

老董的小激印象民俗展馆。

在老董不停的讲述中,半天采访不知不觉过去。

“其实,我就是想让现在的年轻人们知道过去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更体会到过去日子的不容易。”老董希望通过这些民俗老物件,让人们在体会现代化品质生活时,能常过来看看,“不忘来路,忆苦思甜!”

为了这个目的,老董准备把展室扩大到350平方米, 把那些挤在厂房里还没整理出来的各种民俗老物件都拾掇出来,“过段时间再来,我还能给你讲半天。”

来源: 保定晚报 易网保定

【遇见乡愁,小汲村民自建民俗展室乡味浓】“知道这个是干什么的不?”12月22日上午,在位于西二环生态园对面的小汲村,68岁的董振林拿着一把比割麦子的镰刀明显大得多的镰刀,刚见面就一脸笑容地“考”起了记者。

看到记者一脸茫然,董振林开心地笑起来:“就知道你们不知道。这个是刮榆树皮的特制镰刀。”

在老董的讲述中,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就用这样的大镰刀,刮下榆树皮,把靠近树心的白色部分晒干粉碎成榆皮面,利用它的粘性让玉米面、棱子面等粗杂粮变成美味, “掺了榆皮面,压饸饹、蒸扒糕,这杂粮又筋道又可口。”

让麦粒与麦糠分离的扇车,抗战时期的三面秤,西瓜保墒用的瓜叉,摇煤球用的笸箩,用柏木做的水桶(柏木筲)……在老董名为“小激印象”的民俗展室内,民俗老物件有2000多件。

祖辈六代木匠

从祖辈的刨子开始收藏,各类木匠用品上百件

在老董的民俗展室,一进门最显眼的便是挂在墙上的木匠用品。

“我们家六代木匠,我从小学毕业后就跟着家里人干。像这把刨(音bào)子,就是我太爷爷的,距今也有100多年了。还有这把,是专门刮檩用的,叫做刮刨。”老董说到木匠行里的器物,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在他的民俗展室里,各种用途的刨子就有几十把。

在民俗展室墙上,几面钢锯很吸引人。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这个歌谣里说的‘大锯’,就是这种双开刃的大锯,这才能来回拉起来。”在老董的指引下,记者看到这把大锯的锯齿方向,从中间位置开始是相反的,“双开刃才能来回拉起来,否则很难拉回去。”

除了各类刨子、大锯、墨斗、木锤,老董的展室里还有丈尺、皮尺、米尺等各种尺子。

靠着祖传的木匠手艺,老董在改革开放后,以做各类书画画轴以及镜框为主。正是这个原因,老董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人,受其影响,慢慢走上了收藏之路。

“比如这把金属尺子,跟咱们用的就大不相同。这是当年我姥爷和我父亲被小鬼子抓了壮丁,给他们修炮楼时用的日本尺子。”老董告诉记者,当时日本人不信中国木匠的木尺子,要求必须用他们自己尺寸的弯尺,“这是专门从南关大街大丰五金商行买的,距今也有80多年了。”

一把钢尺背后见证着日军侵华的历史,老董的这些民俗老物件,故事不少。

老物件里藏着历史和文化

收集2000多件民俗老物件,

专门腾出150平方米的展室

在老董的展室里,除了木匠用品,各种杆秤也不少。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这首歌儿火吧,旧时候拿什么掀盖头,就用这种秤杆。”老董从一张桌子上,拿着一杆比较纤细的秤跟记者解释到。

相比寓意“称心如意”的这杆细秤,另外一根大秤,更加显眼。

“这杆秤可有故事,这是一杆收棉花用的三面秤。”老董告诉记者,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杆秤的上面,是日本人认可的计量单位,“在秤的里怀,也就是靠近胸膛的这一侧,是古时候的十六两一斤的计量。秤的外怀是十两一斤的现代计量。至于为什么是这样,我也不清楚。”

原来,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斤、两、钱、分。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秤,这一标准也叫司马秤制标识。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十六两,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

听老董讲老物件,不仅能更直观地感受历史,更能了解到文化渊源。

老董称,如今他已经有各类民俗老物件2000多件,大部分放在仓库里。目前的展室约150平方米,只能展出一小部分老物件。

希望后人“忆苦思甜”

投入10多万元收藏,涉及三农民俗物品最多,

展室准备扩大到350平方米

收藏是件让人上瘾的事儿,68岁的老董也不例外。前前后后花了多少钱,他也不是特别清楚。

“怎么也得10多万吧,我老伴就觉得我是乱花钱,有一段时间都不给我做饭了。”说到这里,老董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老董的收藏里,涉及三农的老物件很多。特别是那些几乎贯穿了从播种到收获各道工序的家伙什儿,种类繁多,作用各异,既透着旧时农民们精心侍弄田地的智慧,又让人不由感慨,在全部手工劳作情况下,“粒粒皆辛苦”的农耕生活着实不易。

大件的,有让麦粒与麦糠分离的木制扇车,通过人力摇动摇杆吹风;有老董也不会用的老式织布机、纺车;有几十年前用的木质大马车,连轮子都是木头的;还有各种木独轮车,当年农民就用这些车支持国家建设。

小件的民俗物件,更是多得讲不过来。

有各式各样的坛子罐子,根治海河会战时吃饭的大钵碗,挑水用的扁担,柏木制成的水筲,辘轳的摇把,有专门用来从水井里捞水桶的“一窝蜂”,还有专门把麦秸捆、谷子个儿往车上扔的二股禾叉……

“就拿这二股叉来说,除了叉麦子捆的,还有专门叉砖坯的叉,这就是为什么红砖都有俩眼的原因。”老董告诉记者,还有一种四股叉,是瓜农专用的。

原来,小汲村曾是远近有名的西瓜村,苇毛西瓜有上百年栽培历史。在没有大棚的年代,村民们就用火坑和泥瓦盆育苗,用玉米秸秆挡风保温,晚上加盖芦苇花,瓜把式用四股瓜叉保墒……

“鲁迅先生的名篇《故乡》里,在月色下的瓜田里,闰土用钢叉刺猹(chá),用的钢叉,是不是就是瓜叉?”面对记者的问题,老董摸了摸脑袋,“这个我还真不清楚。”

在老董不停的讲述中,半天采访不知不觉过去。

“其实,我就是想让现在的年轻人们知道过去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更体会到过去日子的不容易。”老董希望通过这些民俗老物件,让人们在体会现代化品质生活时,能常过来看看,“不忘来路,忆苦思甜!”

为了这个目的,老董准备把展室扩大到350平方米, 把那些挤在厂房里还没整理出来的各种民俗老物件都拾掇出来,“过段时间再来,我还能给你讲半天。”

本版图片 邸志永 摄

叶言材:我的前尘往事(5)察院老宅、老宅变迁(上)

我家是一座三进的四合院,并带有一个东跨院。院子里一色方砖漫地,幼儿园时的我,经常可以在院子里开心地骑着儿童用的三轮小车,小学三年级以后直到初中时期,我还可以在院子里骑自行车,足见院子够大。

后来六十年代末,院子里一进大门的影壁和里外院之间垂花门的墙被街道居委会拆毁,在院子中间修了防空洞,地面上鼓起了一个大土包,我就再也不能骑车了。

我家这所宅院可以追溯到道光年间,我太祖父讳“联魁”,字慎斋(家父和叶嘉莹先生的曾祖父),出生于道光六年(1826),因他在咸丰和同治年间任二品武官(清朝的“一品武官”很少),所以我家的院门是那种“广亮大门”,坐北朝南,门旁有“上马石”,门洞将近六尺深(王府为八尺深),左右各有一个石鼓型的“门墩儿”,鼓上各趴卧着石狮子,鼓身正面和侧面还雕有数头狮子,门的上方有四个突出的门当(也叫“门楣”),下方是足足有一尺来高并可以拆卸的门槛。朱红色的大门,高约两米左右,厚约15公分左右,两扇大门上各有一个金属门钹,上边有金属门环,叫门时用门环敲击门钹发出声响。据熟悉北京四合院的人称:按照清代的规制,这是一座仅次于王府规制的、专用的、典型的“二品武官院门”。但是,门口的石鼓石狮在文革初期,却被我和姐姐用铁锤捣坏了。

后因我的曾祖父考取了进士,于是门上就多挂了一块“进士第”的匾额。可是我从小就没见过,后来初中毕业16岁进工厂当学徒,跟一位对我家一带比较熟悉的老师傅聊天儿时,他问我家住哪里,听我说了以后,他说:你家原来可是不得了,门上挂着“太史第”的大牌匾,行人只能从前边经过,不能停留…… 我很吃惊,回到家里向父亲询问,家父才告诉我:不是“太史第”,是“进士第”。

门洞内侧也有近六尺深,迎面是一座高大的磨砖“影壁”(又称“照壁”),据我父亲的笔记描述:
影壁上嵌有病者赠送的“立起沈疴”等匾额,壁的中间竖有题写着“水心堂葉”的木刻,“葉”字为红色,先伯父说“‘水心堂’即为我家之堂号,‘水心’原为宋代学者叶适的别号,先伯父敬仰其人,故题‘水心堂葉’”。(按:此处为了能表现原貌,所以使用繁体“葉”字)

壁前匾下放一大荷花缸,粉色荷花,绿色荷叶互相衬托着,夏季还养几尾红色小鱼,它既可以吃孑孓避免滋生蚊子,同时给人一种雅致脱俗之感,令人不禁想起“出淤泥而不染”之名句。

向左下三级台阶才能进入外院——一进院,外院是一溜五间南房和一间厕所。我父亲说:南房原为书房,可在内读书亦可接待男宾,所以这间厕所是“男厕”。

里外院之间有一堵两米多高的院墙,上白下黑,白墙上有用小瓦片组成的轱辘钱儿形的饰样,正中是一座“垂花门”,坐落在将近三平米见方的石台上,石台向内院延伸,四边由一尺宽的条石组成,中间由大方砖漫成,各有两级条石台阶,通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听父亲说“可作为艺人表演曲艺之用的一个小戏台,台上北面为一木制屏门,绿色门扇上写有红色‘福'、‘寿'二字,此屏门只是当家中有红白大事时方才开启”。

其实我也只是听说过院子里曾经有过“垂花门”,而在我的脑海中完全没有关于“垂花门”的记忆。垂花门内是二进院,即中院,或称“正院”,北边是三间正房加左右两侧耳房和一间存储物品的库房,西厢房和东厢房各三间。无论是里院的北房、东西厢房,还是外院的南房,房基都比较高,进屋都必须上三级石台阶,而且台阶两侧都有条石坡道。为了便于流水与防潮,西厢房的背后、东厢房的南山墙与影壁之间都修建有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体宽的夹道。

北房中间堂屋后墙的上半截能够支撑起来,可以看到三进院的后花园。后院也有一个比较小的院门,直通长安街。整座院落的东北角除有一片空地可以种植一些作物外,还有一间厕所。也就是说,在整座院落的东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间厕所,这在北京的四合院里也是不多见的。

东跨院是车房、马厩和厨房,所以大门东侧的门是车马进出用的。1958年“大跃进”时被居委会改造成了“街道食堂”。

老宅的变迁(一)

1958年秋,我的“大爷爷”叶廷乂公(我祖父的哥哥)去世后,这样一座占地面积约2000平米的“察院胡同老宅”,陆续搬进来了一些家族以外的人。家父叶嘉谋当时是北京第35中学的语文老师,这所学校原名“志成中学”,是1923年由李大钊等人创建的。因校领导对家父说:现在有不少教职员工没有地方住,你家有房,先帮学校解决一下困难吧。于是,家父就将后院的房子腾空,借给了同事们居住,因为上百年的老房经常被居住的人要求需要维护修缮,会需要不小的费用,领导就让他们给我家一些钱,不知怎的,到了1966年6月房管部门来人到我家,当时只有我这么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在家,帮他一起丈量了所有房屋以后,他们说你告诉家长留下你们现在所住的房子是“自住房”,其它的都由国家按“出租房”代管了……就这样,院子就被国家收了。

另外,1957年冬,因国家已经计划在人民大会堂西侧建造“国家大剧院”(当时并没告知要建什么),我外祖父家的土地和房产被征用了,可是搬迁的住房还没有建好,外祖父一家人只好先搬到我家院子借住,搬进了里院的西房。1958年,开始了“三面红旗”运动。翌年,街道居委会要办公共食堂,并且3天之内就要开张。是以,做为人民教师的家父和家叔,为了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仓促腾空院子里的东厢房和东跨院原来的车库——里面放满了书籍,只得将房中的书籍家具等物品处理掉。就这样,我父亲他们打开了多年前就已锁定的车库大门,街道居委会的公共食堂进驻了我家车库。当时我还很小,不太记得什么,后来才听说荣宝斋、北京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来家中分别挑选,拉走了几车。前些年又听说,当年还有不少被清华大学拉走了。总之,说明以前家里所藏的图书物品应该都还是不错的。

记得我小时候家里有四根通体铁铸的“旗枪”,所谓“旗枪”就是八旗军军旗的旗杆,应该是各旗将士中最重要的指挥官才能拥有,后来为了锻炼身体,家父和我哥哥把它们用铁丝固定在了相近的两棵树上,做为单杠使用。家里还曾有过一把宝剑,护手(又称“吞口”)处是一个狮形兽头,剑锋似从狮口中吐出的舌头,约三尺长,当时我还小,觉得很重,需要双手才能相当吃力地举起。曾听老人们说清代佩剑的护手分为:一等龙头纹,二等狮头纹,三等虎头纹,四等狗头纹,等外为蝴蝶纹、无纹…… 我至今也不知真假,因为那把剑在文革初期红卫兵抄家时被抄走了。

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曾经想学毛笔字(描红模字)和画徐悲鸿那样的马,所以毛笔用得很费,经常跑到西小院库房里去拿新的毛笔。库房里有很多东西,据说都是以前没被挑走的。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有几盒“宫墨”,它们在木盒中一字排开,中间的那块最大,上有金色的龙纹图案,两侧的墨依次越来越小,再靠外的两块是红色的,据说是“朱砂墨”,而且这几盒墨和木盒的气味都很香。当年父母不让我用这些墨,我只好到外面去买,可是市场上卖的墨或者墨汁的气味都很臭,令人作呕,所以我就不学写字画画了。不过说实话,我真的浪费了不少好毛笔!

(未完待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授权搬运】Twi:糸麦くん @AKI_kikumugi 主页: 翻译@-Genya- 改图@流连_沉迷还债 觉得糸麦太太这篇极道paro双子小短漫蛮有趣的,
  • 喜欢秋的宁静与世无争我自悠闲的雅致,白云清风,明月秋水,永远是心窗里至美的一幅画卷。人生,原本就是风尘中的沧海桑田,只是,回眸处,世态炎凉演绎成了苦辣酸甜。
  • 又是一年七夕节,愿爱我和我爱的人,平安快乐,一生健康!第六瓶,敬我爱的家人,2019健康万安,愿自己还是当初的模样。
  • 2019年7月24日留言板选摘 问:因本人24号回去老家,请问化解8月份犯太岁的自存经文组合可以提前烧送吗?感恩师兄合十 答:一般当月烧,您回老家如果没有佛
  • 有的时候真的在想 当明星真的好累呀肖战王一博你们累不累呀[抱抱](我知道带大名了 但这是我微博 让我任性一次)各类营销号突然蜂拥而至 联动下场 千万百计地 各种
  • 图片描述(最多50字)世界级品质成就“中国智造”新名片随着中国首个海外全工艺整车工厂的竣工投产,中国品牌有了立足世界、参与全球竞争的根本。图片描述(最多50字)
  • 有的时候真的在想 当明星真的好累呀肖战王一博你们累不累呀[抱抱](我知道带大名了 但这是我微博 让我任性一次)各类营销号突然蜂拥而至 联动下场 千万百计地 各种
  • (可能我在这点上比较挑剔,我喜欢通风好户型结构好的房间)我之所以选择美高梅,还是因为这边的沙滩泳池更适合小朋友,美高梅属于那种足不出酒店都能玩好几天的酒店,这点
  • 告念佛人:真有深信切愿,在家人再忙依然有大量的时间念佛【印光大师开示】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摘自《印光大师全集》)有信愿后就要努力念佛,这样才能保证在临
  • 此刻的你又踏上征程,要去忙自己的事业!要为我们的小家,为你男人的责任而奋斗着!天知道我这次多么离不开你(虽然每次都很不舍),这次家里大宝发烧在医院住院输液,小儿
  • 今天就当给大家安利一下吧,发几张Idol的图片,顺便加上今天自己在德国最爱吃的韩国泡面[酷][酷][酷][酷][酷] 在茫茫人海中看見釋出善意的人們很感動自己在
  • [单身交友·8.18周日]公寓·室内专场男生通道:女生通道:【活动类型】 单身交友 【活动地点】 北四环或东三或东南四环地铁附近的公寓【 领 队 】 鹿娘娘,
  • 【Ins】#朝长美樱[超话]# #HKT48[超话]# #成人礼发型# 、是小熊头哟 是短发也能做的小熊头  想要把自己的个性加入其中、 在很久以前就
  • 【Ins】#朝长美樱[超话]# #HKT48[超话]# 去看了#吉卜力展#哟 一直以来看到的世界观出现在了现实中 超级激动的〜‍♀️  王虫好厉害呀。
  • #易烊千玺让我成为更好的人[超话]# 今天就写一个大学改变自己的计划吧。大学生活就要开始了,首先要摆脱的是曾经对任何人的依赖,不能去做一个对别人可有可无的人,酒
  • 全文:#电影烈火英雄##烈火英雄##烈火英雄电影故事原型##黄晓明##欧豪##杨紫##杜江##谭卓# 这是唯一一部让我看哭的电影相比英雄这个词,我更喜欢战士的称
  • A boyfriend gave her girlfriend a challenge:To live a day without him & and
  • 本微博主要用于配合@Dear迪丽热巴后援会 组织爱丽丝在川渝地区的线下应援活动,欢迎大家加入四川分会,和川仔一起守护最好的@Dear-迪丽热巴 ,给她最好的应援
  • 不相信大大对允饭有偏见的可以滚了[爱你]是哪个憨批说的看cql的都没看小十二?宁真的是憨批思想,微博是一个社交软件,我没必要也不会每天把屁大点的日常都发上来。
  • ——李冠《蝶恋花·春暮》45、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晏殊《玉楼春·春恨》20、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