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法院全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 助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2019年以来,全省法院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智慧调解,高效便捷化解纠纷,保护企业健康发展;坚持线上执行与线下办案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执行质效,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为企业提供司法服务保障,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慧审云”平台
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省法院党组高统筹谋划,提出“补短板、理机制、突重点、强管理、成特色”的工作思路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统一灾备”的工作要求,审慎决策了全省法院云平台和智慧法院项目。按照云化转型,智能融合,统一部署,安全可控的建设思路,围绕智慧支撑一个平台,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四类系统、智慧保障、标准规范、容灾备份三大保障体系展开建设。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成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覆盖全省113家法院的“慧审云”平台。科学规划了智慧法院发展蓝图,为全省法院信息化法院提供了有力支撑保障。

移动微法院
开启司法为民加速度

移动微法院带来的是诉讼的便捷与加速度,在推动人民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中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提升了司法公信力。甘肃移动微法院为当事人和律师提供“全链条”“一站式”移动电子诉讼服务,实现民商事等案件从风险评估、立案、交费、信息公开、电子送达、证据交换与质证、法规查询、诉讼工具、诉讼事项申请、阅卷、笔录确认、诉前调解、移动庭审、沟通交流,到执行立案、办理等全流程在线流转和诉讼服务网上办理。办理事项随机接入、即时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新型电子诉讼模式,提供了“全流程”“一站式”的移动端服务。

微法院自2019年9月份上线得到了公众广泛的应用,截止目前注册认证人数超过15586人、立案申请超过22516件,一审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用时减少1.64天,执行案件平均执行用时减少2.28天,微法院的上线运行,让当事人和法官充分感受到“指尖诉讼、掌上办案”的便利。

人民调解平台
足不出户诉讼调解无缝衔接

在诉前阶段,甘肃法院建设了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为当事人提供在线调解服务。平台集合了法院的审判调解资源和全社会的纠纷化解资源,法院、调解组织、调解员都可以在线登录使用该平台,当事人还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在线提出调解申请。截止目前,全省113家法院均已开通上线,入驻调解组织1042个,调解员2729名,特邀调解组织1111个,聘请特邀调解人员3514名。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解纷就在您身边,专业高效定纷止争好助手。

互联网法庭
防疫期间庭审“不打烊”

疫情之下,当事人对新冠肺炎疫情顿足失色,但面对关系切身利益的诉讼案件也是心急如焚,为避免人员聚集、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充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甘肃法院积极应对,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2月11日下午,省高级人民法院第五审判庭通过互联网庭审系统审理了一起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纠纷案件,这场无接触、不见面式的特殊庭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技术支撑。

甘肃法院互联网庭审系统分为法官端、书记员端和当事人端,具备创建庭审案件、视频庭审、举证质证、在线笔录生成、笔录核对签名及证据批注等功能,能够有效保障正常庭审需求。疫情防控期间,甘肃法院结合自身实际,充分运用全省法院云平台和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支撑全省法院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出行和聚集,切实维护诉讼参与人、法院干警的安全和健康。秉承“突破庭审业务空间限制”的理念,经过前期反复测试、完善,甘肃高院迅速上线互联网庭审系统,为赢得这场战“疫”提供了技术支撑,让互联网成为阻断疫情的有效工具。

统一送达平台
电子送达“神助攻”

甘肃法院以深化司法改革为目标,利用信息化手段重塑诉讼材料送达流程,全面开启全国统一送达平台。目前各级法院很多都在积极响应国家法律及相关政策的要求,通过电子送达的便利性,也为群众提供了更加高效、更便捷的诉讼体验!

全国法院统一送达平台是最高人民法院主导建设,聚焦于帮助全国各级法院解决在送达工作中“找人难、送达难、回执难、成本高”等送达难题的综合业务平台,核心功能包括电子送达、邮政送达、公告送达以及多渠道诉讼活动通知等。“找不到”和“送不到”是两大困扰法院送达工作的难题,相信随着电子送达的推广使用,会逐渐消除这些长期横亘在送达道路上的障碍。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建设,全省法院在基础设施、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和安全保障建设方面取得新的发展和进步,基本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信息化工作格局。为深化司法为民、提升审判质效、规范司法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今年在抗击疫情期间,对法院信息化建设成效是一次大考,对传统审判业务工作是一次革新,更是推动信息化深度应用的助推剂。全省法院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基于云平台建设的两个“一站式”诉讼服务系统协同运转,全面开启网上办案“云”模式,成功化“危”为“机”,保障审判执行工作正常进行。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秩序、妨害企业经营、侵害企业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民商事审判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出信息化建设作用,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彰显了司法新作为。
  
目前,全省法院基础设施全面提档升级,法院专网带宽大幅提升,“云网一体化”基础支撑环境建成运行,成为全国首批建成“云网一体化”骨干环网的法院。系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为全国首批全业务系统云化集中部署省份。后续全省法院还要以“立案途径多样化、繁简分流快速化、化解矛盾一站化、审判办案便捷化、文书生成智能化、文书送达平台化、案件执行有效化、审判管理智慧化、司法决策科学化”这九化支撑为抓手,全力推进系统应用,充分发挥智慧法院成效,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利,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安下心”,让群众生活安心、市场主体活力迸发,让人们看得见法律的“力度”,感受得到法律的“温度”,着力打造法治化的最优营商环境。

(省高级人民法院 供稿)

牧原:根植南阳的发展与担当
如今,提到国内养殖企业就不得不提起牧原集团,该集团始建于1992年,总部位于河南省内乡县,从22头猪起步,历经28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以生猪养殖为核心,集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企业集团。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牧原集团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中的一系列壮举。

专注主业走规模化养殖之路

牧原集团28年的发展中,专注做了一件事,就是把猪养好,企业始终聚焦养猪主业发展(主营业务生猪养殖占营业收入的97%)。在发展过程中,该公司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和养猪行业的发展需求,探索走出了规模化养殖的经营管理模式。采用自育自繁自养、大规模、一体化养殖模式,实现了生猪养殖工业化生产,信息化管理,并逐步迈向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建立了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实现了从场址选择、原料采购、饲料加工到生猪饲养全链条的食品安全管理,充分保证了食品安全。公司拥有多个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备案的“出口猪肉备案场”,备案规模居全国前列。

据悉,目前牧原集团生猪产业已发展布局到全国22省(区)78市158县,员工超过8万人。2019年出栏生猪1025万头,2020年预计出栏生猪1750万-2000万头。

创新驱动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提起养猪,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技术低下,产业落后。但今天的养猪,没有技术难以为继。回顾牧原集团发展史,也是一部创新史,从猪舍设计的一代代革新,到饲料营养、疫病防控、养猪环保等技术的一步步研发,牧原在持续不断的创新中发展壮大。经过不断地开拓探索,牧原集团在养猪领域获得国家专利567项,多项专利技术位于国内乃至国际前列。

特别是2018年面对非洲猪瘟严峻考验,集团再次显现出创新的力量,集全力研发“三防猪舍”,具有防病防臭防非瘟功能,实现了对非洲猪瘟的有效防控。同时,公司将养猪生产水平主动从工业化、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型升级,组建智能化开发部门,将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基础上的智能设备与软件技术,应用到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减少人与猪直接接触,降低疫病传播风险,同时全面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公司对人才的需求,也从传统的兽医、营养等专业工程师,扩展到空气力学、机械、电气、通信、算法等跨界工程师。

创新,培养了牧原转化危险为机遇的能力。面对每次行业挑战,牧原集团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增益其所不能,为集团赢得了发展,也引领行业转型升级,推进行业进步。

技术创新关键在人才,牧原集团高度重视人才,搭建开放的事业平台,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面向全球广纳人才。目前,拥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100余所知名院校大学生近2万人。同时与拉姆·查兰、朱汉守等30多名全球一流管理、技术专家建立长期合作。2019年,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无偿捐赠其所持牧原股份市值1亿元股票。今年4月,秦英林再次向西湖大学捐赠其持有的8亿元股票,支持西湖大学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助力西湖大学人才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开展。

绿色发展,环保连上五台阶

环保是养猪行业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难题。牧原集团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提出“不转嫁成本,不推卸责任,不遗留隐患”的发展原则和“环保开路”发展理念。自创业之初就不断探索养猪环保解决方案,结合牧原养猪生产经验,探索出“养殖—沼液—绿色农业”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将养猪生产的粪肥全部资源化利用,做到养猪零排放,同时减少了化肥使用,改良了土壤,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农民收益,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随着社会发展对环境的更高要求,牧原集团树立了新的环保标准——“环保五台阶”,指引环保工艺技术创新方向。环保五台阶,是在养猪零排放的基础上的升级:无隐患。即对所有养殖场采用多层防渗处理,高于行业标准,确保不渗漏,不污染地下水,不给当地老百姓和子孙后代留隐患;除臭降霾。面对养猪臭气难题,公司不断探索尝试,研发了新一代除臭技术,对猪舍排出的空气全面进行除臭灭菌,消除了臭气影响,也能有效地降低雾霾,同时有利于养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此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得益于此项技术,牧原集团养猪实现了全国布局,并实现了碳减排。牧原通过研发无供热猪舍,实现在东北极寒地区养猪,不需要燃煤供热,在黑龙江外部-39.3℃的极寒天气下,猪舍内温度能稳定在25℃,保持猪群生长的适宜温度。此技术不仅降低能源消耗,而且实现清洁生产,减少大气污染。

发挥优势,扶贫战场见初心

“企业存在的终极价值是服务社会”。多年来,牧原集团始终坚持“创造价值,服务社会”的价值观,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积极发挥“三农”龙头企业的带动优势,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多年来,牧原集团积极融入脱贫攻坚战,把养猪主业做成扶贫产业。

一是在全国72个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完成扶贫产业投资269亿元,建成了大批现代化生猪养殖扶贫基地,带动贫困县用工4万余人,使就业的农民转化为产业技术工人,人均年收入超过6万元。

二是主动与地方党委政府结合,创新“5+”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将贫困户的发展嵌入牧原集团企业链条,实现持续收益,目前该模式已复制推广至全国13省53县,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40407户370516人,实现增收6亿元。带贫数量多,带贫能力强、覆盖区域广,受到了各级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和肯定,2017年,秦英林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牧原集团获得万企帮万村民营企业奖。

三是面向全国发起设立“牧原教育基金”,实施教育扶贫“挖穷根”,开展“聚爱助学计划”系列活动,目前已累计资助贫困大学生1.7万名、中小学生30万人次,奖励426所学校优秀农村教师7000余人次。

主动担当,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牧原迅速行动,在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动牧原在全国各地的子公司3000多人直接参与地方疫情防控工作。

一、快速行动,捐资2亿元,助力疫情防控。牧原集团和秦英林、钱瑛夫妇各捐资1亿元,共捐资2亿元,用于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疫情严重的地区,采购防控医疗物资、设备,为基层疫情防控提供帮助和支持,支持科研院校、研究院等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方法等一系列研究工作。

二、发挥集团采购优势,全球采购防控物资。面对紧缺的医疗物资,牧原集团发挥集团采购优势,开拓国际采购通道,从英国、德国、法国、荷兰、韩国、越南、泰国等国家采购防控物资,捐赠给地方政府用于基层疫情防控。截至目前,已累计捐赠大型医疗设备8台、口罩500余万个、防护服等防护用品100万套、消毒物资260吨。

三、发挥自主研发优势,科技支撑疫情防控。牧原集团技术部门快速行动,利用原有的技术储备,将生猪运输车采取的空气过滤、负压通风技术运用到救护车改造过程中,改造完成的30余台负压救护车,已分别捐赠给疫情严重地区的医院,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500亿元专属保险,保障近10万英雄安心抗疫。自疫情发生以来,南阳市有近10万名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奋斗在防控一线,用生命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为免除一线勇士们的后顾之忧,牧原集团和保险公司结合,向南阳市捐赠50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保险。覆盖近10万基层医护人员、公安干警、抗疫公职人员和支援武汉、南阳的河南省医疗支援团队。

五、大爱不分国界,组织防护物资驰援海外。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牧原在国内积极采购防疫物资支援海外疫情严重国家,捐赠300余万只口罩,2.6万余件防护服。目前海外捐赠已覆盖亚洲、非洲、欧洲、美洲4大洲,为近30个国家提供了抗疫物资援助。

快速复工,扩大就业保障民生

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我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持续下滑,造成市场猪肉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牧原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稳产保供”号召,一方面快速推进猪舍装备升级,一方面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升级,推进行业分享防控经验,保障生猪稳定生产;同时,结合政府政策要求,快速有组织地恢复工程建设,扩大生猪产能,保障市场供应。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务工返乡人员大部分滞留在家,牧原集团依托全国养猪产业发展布局优势,扩大就业保障民生。联合各地政府开展“抗疫情·促就业”专项招聘活动,5月7日,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青团中央等6部门共同主办的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正式启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共同发起的“24365国聘行动”联合专场招聘活动,牧原集团作为国聘行动脱贫攻坚专场的首家宣讲企业,通过央视频“春暖花开国聘行动”云招聘活动,为求职者提供万余岗位。

截至4月底,牧原集团员工已经超过8万人,较春节前增加了3万人,同时在公司养殖场和饲料厂建设工地上带动有超过10万工人在从事建筑工作,有力拉动了上下游建材、设备、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了地方经济蓬勃发展。

牧原:根植南阳的发展与担当
如今,提到国内养殖企业就不得不提起牧原集团,该集团始建于1992年,总部位于河南省内乡县,从22头猪起步,历经28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以生猪养殖为核心,集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企业集团。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牧原集团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中的一系列壮举。

专注主业走规模化养殖之路

牧原集团28年的发展中,专注做了一件事,就是把猪养好,企业始终聚焦养猪主业发展(主营业务生猪养殖占营业收入的97%)。在发展过程中,该公司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和养猪行业的发展需求,探索走出了规模化养殖的经营管理模式。采用自育自繁自养、大规模、一体化养殖模式,实现了生猪养殖工业化生产,信息化管理,并逐步迈向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建立了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实现了从场址选择、原料采购、饲料加工到生猪饲养全链条的食品安全管理,充分保证了食品安全。公司拥有多个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备案的“出口猪肉备案场”,备案规模居全国前列。

据悉,目前牧原集团生猪产业已发展布局到全国22省(区)78市158县,员工超过8万人。2019年出栏生猪1025万头,2020年预计出栏生猪1750万-2000万头。

创新驱动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提起养猪,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技术低下,产业落后。但今天的养猪,没有技术难以为继。回顾牧原集团发展史,也是一部创新史,从猪舍设计的一代代革新,到饲料营养、疫病防控、养猪环保等技术的一步步研发,牧原在持续不断的创新中发展壮大。经过不断地开拓探索,牧原集团在养猪领域获得国家专利567项,多项专利技术位于国内乃至国际前列。

特别是2018年面对非洲猪瘟严峻考验,集团再次显现出创新的力量,集全力研发“三防猪舍”,具有防病防臭防非瘟功能,实现了对非洲猪瘟的有效防控。同时,公司将养猪生产水平主动从工业化、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型升级,组建智能化开发部门,将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基础上的智能设备与软件技术,应用到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减少人与猪直接接触,降低疫病传播风险,同时全面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公司对人才的需求,也从传统的兽医、营养等专业工程师,扩展到空气力学、机械、电气、通信、算法等跨界工程师。

创新,培养了牧原转化危险为机遇的能力。面对每次行业挑战,牧原集团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增益其所不能,为集团赢得了发展,也引领行业转型升级,推进行业进步。

技术创新关键在人才,牧原集团高度重视人才,搭建开放的事业平台,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面向全球广纳人才。目前,拥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100余所知名院校大学生近2万人。同时与拉姆·查兰、朱汉守等30多名全球一流管理、技术专家建立长期合作。2019年,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无偿捐赠其所持牧原股份市值1亿元股票。今年4月,秦英林再次向西湖大学捐赠其持有的8亿元股票,支持西湖大学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助力西湖大学人才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开展。

绿色发展,环保连上五台阶

环保是养猪行业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难题。牧原集团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提出“不转嫁成本,不推卸责任,不遗留隐患”的发展原则和“环保开路”发展理念。自创业之初就不断探索养猪环保解决方案,结合牧原养猪生产经验,探索出“养殖—沼液—绿色农业”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将养猪生产的粪肥全部资源化利用,做到养猪零排放,同时减少了化肥使用,改良了土壤,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农民收益,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随着社会发展对环境的更高要求,牧原集团树立了新的环保标准——“环保五台阶”,指引环保工艺技术创新方向。环保五台阶,是在养猪零排放的基础上的升级:无隐患。即对所有养殖场采用多层防渗处理,高于行业标准,确保不渗漏,不污染地下水,不给当地老百姓和子孙后代留隐患;除臭降霾。面对养猪臭气难题,公司不断探索尝试,研发了新一代除臭技术,对猪舍排出的空气全面进行除臭灭菌,消除了臭气影响,也能有效地降低雾霾,同时有利于养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此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得益于此项技术,牧原集团养猪实现了全国布局,并实现了碳减排。牧原通过研发无供热猪舍,实现在东北极寒地区养猪,不需要燃煤供热,在黑龙江外部-39.3℃的极寒天气下,猪舍内温度能稳定在25℃,保持猪群生长的适宜温度。此技术不仅降低能源消耗,而且实现清洁生产,减少大气污染。

发挥优势,扶贫战场见初心

“企业存在的终极价值是服务社会”。多年来,牧原集团始终坚持“创造价值,服务社会”的价值观,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积极发挥“三农”龙头企业的带动优势,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多年来,牧原集团积极融入脱贫攻坚战,把养猪主业做成扶贫产业。

一是在全国72个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完成扶贫产业投资269亿元,建成了大批现代化生猪养殖扶贫基地,带动贫困县用工4万余人,使就业的农民转化为产业技术工人,人均年收入超过6万元。

二是主动与地方党委政府结合,创新“5+”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将贫困户的发展嵌入牧原集团企业链条,实现持续收益,目前该模式已复制推广至全国13省53县,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40407户370516人,实现增收6亿元。带贫数量多,带贫能力强、覆盖区域广,受到了各级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和肯定,2017年,秦英林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牧原集团获得万企帮万村民营企业奖。

三是面向全国发起设立“牧原教育基金”,实施教育扶贫“挖穷根”,开展“聚爱助学计划”系列活动,目前已累计资助贫困大学生1.7万名、中小学生30万人次,奖励426所学校优秀农村教师7000余人次。

主动担当,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牧原迅速行动,在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动牧原在全国各地的子公司3000多人直接参与地方疫情防控工作。

一、快速行动,捐资2亿元,助力疫情防控。牧原集团和秦英林、钱瑛夫妇各捐资1亿元,共捐资2亿元,用于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疫情严重的地区,采购防控医疗物资、设备,为基层疫情防控提供帮助和支持,支持科研院校、研究院等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方法等一系列研究工作。

二、发挥集团采购优势,全球采购防控物资。面对紧缺的医疗物资,牧原集团发挥集团采购优势,开拓国际采购通道,从英国、德国、法国、荷兰、韩国、越南、泰国等国家采购防控物资,捐赠给地方政府用于基层疫情防控。截至目前,已累计捐赠大型医疗设备8台、口罩500余万个、防护服等防护用品100万套、消毒物资260吨。

三、发挥自主研发优势,科技支撑疫情防控。牧原集团技术部门快速行动,利用原有的技术储备,将生猪运输车采取的空气过滤、负压通风技术运用到救护车改造过程中,改造完成的30余台负压救护车,已分别捐赠给疫情严重地区的医院,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500亿元专属保险,保障近10万英雄安心抗疫。自疫情发生以来,南阳市有近10万名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奋斗在防控一线,用生命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为免除一线勇士们的后顾之忧,牧原集团和保险公司结合,向南阳市捐赠50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保险。覆盖近10万基层医护人员、公安干警、抗疫公职人员和支援武汉、南阳的河南省医疗支援团队。

五、大爱不分国界,组织防护物资驰援海外。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牧原在国内积极采购防疫物资支援海外疫情严重国家,捐赠300余万只口罩,2.6万余件防护服。目前海外捐赠已覆盖亚洲、非洲、欧洲、美洲4大洲,为近30个国家提供了抗疫物资援助。

快速复工,扩大就业保障民生

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我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持续下滑,造成市场猪肉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牧原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稳产保供”号召,一方面快速推进猪舍装备升级,一方面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升级,推进行业分享防控经验,保障生猪稳定生产;同时,结合政府政策要求,快速有组织地恢复工程建设,扩大生猪产能,保障市场供应。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务工返乡人员大部分滞留在家,牧原集团依托全国养猪产业发展布局优势,扩大就业保障民生。联合各地政府开展“抗疫情·促就业”专项招聘活动,5月7日,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青团中央等6部门共同主办的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正式启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共同发起的“24365国聘行动”联合专场招聘活动,牧原集团作为国聘行动脱贫攻坚专场的首家宣讲企业,通过央视频“春暖花开国聘行动”云招聘活动,为求职者提供万余岗位。

截至4月底,牧原集团员工已经超过8万人,较春节前增加了3万人,同时在公司养殖场和饲料厂建设工地上带动有超过10万工人在从事建筑工作,有力拉动了上下游建材、设备、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了地方经济蓬勃发展。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有人说:我们的身体越来越硬,只有一个地方越来越软,那就是心!经历了太多的生死,你就会柔软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你不再纠结真假,不再纠结善恶,不再纠结得失。越简单,
  • 抽5人赠@酷威文化 出品的一本[羞嗒嗒]【王大陆:笑只是我的保护色】@王大陸TaluWang X@上升星座POSE 时尚大片来袭[给你小心心]熟悉的乐天派笑容
  • 于是这也就意味着,但凡让金牛座爱上一个人,必然会非常的慢,同时这也必然代表着,他们的爱情,相比起大多数人来说,往往都更加的珍贵。可另一方面,一旦你让天秤座真正的
  • 曾几何时,爬山赏花,如醉如痴,往事如烟,烟花三月,看不够的美景,猜不透的春心,香不尽的花蕊,理不清的伊人!敢随时代觅知音的人生妙趣,缘来缘去自是春华雪月,也不什
  • [思考]【AECONA】无硅油控油洗发水520ml [憧憬]原47.9,后17.9 [围观]找其他东西戳-- [疑问] [憧憬]领拍-- > > “
  • 五一去哪玩 造浪DIY一条龙手工作坊 假期快开始了,疫情不能乱跑就在中山玩吧哈哈店里 香水 石膏 蜡烛 开蚌珍珠手作 流体熊 肌理画 涂鸦娃娃 油画棒 奶油
  • 朋友们,在菜场和超市买回来的猪肉想吃还是可以吃一点,但去餐馆吃饭的话猪肉还是不要点了,其实肉制品都一样,现在太多的商家在生存和金钱面前是毫无底线的,说良知和道德
  • 女司机:不知道,没注意我:.... (走出去,看了她车上的保险,和我也是同一家保险公司的)帮你看了,XX保险的,走吧。 (我递上了我的手机照片)交警:(对着女司
  • 记者随后走访发现,市区多条小街巷均存在此现象,有的商家甚至在门前公共停车位设卡,“霸占”了公共资源。7月18日,记者在桥东区建胜街铂金时代小区附近看到,多个公共
  • [鲜花][鲜花][鲜花]我真的觉得还是生在现代社会好,那种穿越啊什么的,看看小说就得了。但单单只是“不许在婆家说'不'”这一条,那些岁月静好的“幻想富太太”们,
  • 我觉得,愧疚可以直言跟妻子明说,能转出300多万的话,家里经济条件应该不错的,妻子明白事理也会支持他,这样才会让妻子心里舒坦,坦然接受,如果刻意隐瞒,对妻子
  • 【为当“吃播网红”赚钱 #3岁女孩被爸妈喂到70斤当吃播赚钱#[吃惊]】最近一个3岁的“小网红”佩琪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因为她的体重实在太夸张了。【#平台回应3岁
  • ”而荆州地区产的甲鱼也早早地入了馔,战国末年的《楚辞·大招》中开列的宴席单里,就有一道“荆沙甲鱼”的菜。价值连城,真正地变成了你文字碰撞出的最美的风景和最惊艳的
  • “快闪”概念将首次融入今年春晚舞台,打破舞台界限,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并通过一系列的新玩法展现“春晚”品牌强大的创新力、凝聚力、影响力。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在节目
  • #工会动态# 【“中国梦·劳动美——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全国职工线上健身运动专题活动现已启动 北京赛区等你来打卡】由全国总工会主办的“中国梦·劳动美——喜迎
  • 观无常,方能清醒认识一切外境无论是好是坏,皆是缘起性空,通达了般若智慧,才不会被外在的人事物所迷惑。佛陀用佛眼看到这一切经过时,心中悲伤地想道:“这四个人想要
  • 升学的同学在就学信息变更后方可进行续贷,在校期间依然享受国家贴息。借款学生毕业后,在还款期内继续攻读学位的,可申请继续贴息,但应及时向县级学生资助中心提供书面证
  • 见三次叫我不醒,就让我继续睡,哪怕她已经起床穿好衣服,也继续回床上陪我,自己在旁边无声背单词。#我和我的玫瑰# 她已经成了世界上最懂得叫我起床的人。
  • 罗森便利店的冰杯真的是解救了贫民窟里的小饼干儿,昨天是苹果汁,今天开始就是便利店里的各种咖啡走起了,没有午睡的日子,晚上到点就开始犯困,严重影响了和老土狗日常沟
  • #小李哥每周好物分享# L'Artisan Parfumeur阿蒂仙—绿夏清茶RMB 1250/100ml名字就已经很夏天,香味特别的纯净自然,就是一杯带点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