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尔时佛母摩耶夫人,恭敬合掌问地藏菩萨言:圣者,阎浮众生,造业差别,所受报应,其事云何?地藏答言:千万世界,乃及国土,或有地狱、或无地狱;或有女人、或无女人;或有佛法、或无佛法,乃至声闻辟支佛,亦复如是,非但地狱罪报一等。
  摩耶夫人重白菩萨:且愿闻于阎浮罪报所感恶趣。
  地藏答言:圣母,唯愿听受,我粗说之。
  佛母白言:愿圣者说。
  尔时地藏菩萨白圣母言:南阎浮提,罪报名号如是。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侵损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蓝内恣行淫欲,或杀或害,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破用常住,欺诳白衣,违背戒律,种种造恶,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地藏白言:圣母,若有众生,作如是罪,当堕五无间地狱,求暂停苦一念不得。
  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萨言:云何名为无间地狱?
  地藏白言:圣母,诸有地狱在大铁围山之内,其大地狱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号各别,次有千百,名字亦别。无间狱者,其狱城周匝八万余里,其城纯铁,高一万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其狱城中,诸狱相连,名号各别。独有一狱,名曰无间,其狱周匝万八千里,狱墙高一千里,悉是铁围,上火彻下,下火彻上。铁蛇铁狗,吐火驰逐狱墙之上,东西而走。
  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众业所感获报如是。
  又诸罪人,备受众苦。千百夜叉及以恶鬼,口牙如剑,眼如电光,手复铜爪,拖拽罪人。复有夜叉执大铁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抛空翻接或置床上,复有铁鹰啖罪人目。复有铁蛇绞罪人颈。百肢节内,悉下长钉,拔舌耕犁,抽肠剉斩,烊铜灌口,热铁缠身。万死千生,业感如是。动经亿劫,求出无期。
  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辗转相寄。此界成后,还复而来。无间罪报,其事如是。
  又五事业感,故称无间。何等为五?
  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绝,故称无间。
  二者、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称无间。
  三者、罪器叉棒,鹰蛇狼犬,碓磨锯凿,剉斫镬汤,铁网铁绳,铁驴铁马,生革络首,热铁浇身,饥吞铁丸,渴饮铁汁,从年竟劫,数那由他,苦楚相连,更无间断,故称无间。
  四者、不问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贵贱,或龙或神,或天或鬼,罪行业感,悉同受之,故称无间。
  五者、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
  地藏菩萨白圣母言:无间地狱,粗说如是。若广说地狱罪器等名,及诸苦事,一劫之中,求说不尽。摩耶夫人闻已,愁忧合掌,顶礼而退。
南无阿弥陀佛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今闻法我等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祈愿三世诸佛菩萨宽恕原谅消我业障我等发愿积善修福弘佛传法阿弥陀佛
伏祈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保佑世间万物生灵离苦得乐复以善根回向世间法界有情众生吉祥安康!阿弥陀佛我佛慈悲随喜赞叹!
稽首本然清净地

无尽佛藏大慈尊
南方世界涌香云

香雨花云及花雨
宝雨宝云无数种

为祥为瑞遍庄严
天人问佛是何因

佛言地藏菩萨至
三世如来同赞叹

十方菩萨共皈依
我今宿植善因缘

称扬地藏真功德
慈因积善,誓救众生,
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
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
智慧音里,吉祥云中,
为阎浮提苦众生,作大证明功德主。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
恭敬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恭敬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恭敬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蜡烛][鲜花][鲜花][蜡烛]

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有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可见净土法门,能否往生西方,关键在于是否有真信切愿。印光大师也说:“念佛法门,以信愿为先锋,若无真信切愿,勿道不相应不能往生,即相应亦不能决定往生。一心不乱,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有真信切愿,未得相应,亦可往生,况已相应乎。”信愿行三者,是西方净土之生因,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三资粮。“盖净土法门,不出信、行、愿三。”这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对净土三资粮,净土宗历代祖师大德多有开示、说明,多位祖师留下著作造福后世、当今。如十一祖省庵大师写《劝发菩提心文》,作《西方发愿文注》,著《涅槃会发愿文》。其净土思想中立愿指向明确,发愿理论丰富。省庵大师把发愿作为修学净土法门的第一要务,认为立愿是具该信、行的资粮枢纽,彰显、重视立愿的重要性。

一、发愿的重要性

净土三资粮中,发愿是生信之后的必然步骤。对西方净土要有信有仰,信者相信也,仰者乐求也,也就是欣然愿往生到净土。愿就是心愿,是从自己内心发心立愿,是发自肺腑的誓愿。净土法门的修行重在立愿,愿是净土得生与否的关键,如蕅益大师所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又云:“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

省庵大师秉承净土法门有关发愿的思想理论,对净土立愿的重要性给予多次论证、说明和劝导。他在《劝发菩提心文》中殷殷嘱托道:“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修学佛法之入门要道,不在他处,首在发菩提心。佛法修行最紧急的要事,首先是立愿,行无愿不成,无愿必至退转。发心立愿,是佛法修行的根本,是上求下化的必然条件。如果不能发平等慈悲的广大之心,立下坚固不退之愿,则纵使经历尘点劫数,依然不能了脱生死,还在六道轮回。所谓的修行,只是徒劳。《华严经》上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有一菩萨,往昔遇佛,发菩提心。后在世间修行,将前所发菩提心忘失,结果所修无论世间善,还是出世间善,都成了魔业。忘失菩提心尚如此,何况未发?所谓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发愿是修行不可缓之事,欲修学佛法必先立愿。普贤菩萨发十大愿王,观音菩萨发十二大愿,阿弥陀佛因地所发四十八愿等等,都是后世修学的模范,也昭示了修行以立愿为本的道理。

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开示:“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不要认为一念轻微,虚愿无益。能发一念西方愿,即播将来净土种。依真心修行,心真则事也真实;依大愿精进,愿广则行深。世间至大者无非虚空,然而与心想比,虚空非大,还是心为大。此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包太虚,周沙界。世间至坚者无非金刚,然而与愿力相比,金刚非坚,还是愿力最坚。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为此苦,退失西方愿。与会大众,近日结成莲社,发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那么我们未来成就果觉圆满三十二相,百福庄严,就是以今天的发愿为起点。净土十祖行策大师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说:“然选佛场开,是处可入。无论深山净刹世路风尘,要须心作南车,愿为前导,苟所向不乖。”往生西方净土,必须以发心立愿为导向。否则,就会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列举了十大愿王的神妙德能,描述其在行者临命终时所显发的力用。经云:“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经文描述了一个临终者,哪怕是国王这样的世间最至尊至贵的人,在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他的大臣辅相、象马车乘以及一切珍宝财物、妻妾奴婢、尊贵荣誉等等有形的和无相的一切,都不能随他而去。十大愿王内含了引导行人往生西方之功德,在临命终时,显发无作妙用,引导行人往生西方。以此类推,我们净业行人平时立愿往生西方,精进修行,是植愿力之因,而临命终时乘愿往生极乐,即是兑现愿力之殊胜果报。

所以说,信愿行净土三资粮中,愿起着决定性作用。省庵大师在《劝修净土诗》的序言中说:“有行无愿,终不往生。”没有生到西方净土的愿力,纵使念佛念得一心不乱,也不会生到西方。在《西方发愿文注》中,省庵大师论述了信愿行净土三资粮的关系:“又愿之一字,具该信、行。信则自、他、因、果、事、理不虚(信得自心是佛,他人亦然。念佛为因,往生作佛为果实也。西方是事,唯心本性是理。一一真实,故云不虚) 。行则专事持名, 不杂不散。愿则心心好乐,念念希求。如此三事,缺一不可。有信、行而无愿者有矣,未有有愿而无信、行者也。”

净土法门的发愿,本身就包含了信、行。信即蕅益大师所说的深信自、他、因、果、事、理都真实不虚(即相信自心本来是佛,别人也如此。相信念佛为因,必会成就往生净土和最终成佛的果报。相信事相上的西方极乐世界真实存在,而理体上的西方极乐世界为自心所具、所现。这些一一都是真实的,因此说不虚)。行则是专一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不杂不散。愿则是心里时时都怀着喜乐,念念都期盼往生。信、愿、行三者缺一不可。有的人对西方净土有信有行,但仍可能不愿往生。但是,已发下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誓愿,却仍然对净土无信,并没有念佛的行持,这样的事是没有的。

省庵大师作有一首论述净土信愿行三资粮的诗,诗中写道:“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信根先向心田种,行足还加愿力坚。路乏资粮终不到(有信愿无行),马无缰御孰能前(有信行无愿) 。但将三事为符契, 携手同登九品莲。”有信愿无念佛的行持,往生不了西方净土。有信有行却没有往生的誓愿,这就像马没有缰绳而不能驾驭前行一样,是不能生到西方净土的。

有人对往生净土需要发愿心有疑问,省庵大师在《西方发愿文注》中作了假设性的问答,对发愿的疑问进行了解疑答惑:“又问:为善生天,作恶入地狱,本不发愿。念佛往生,亦复如是,何须待愿而后生耶?答:三界因果,随业所感,固不待愿而成。求生西方,出世正因,若无大愿要期,纵然念佛,决不成就。譬如牛行熟路,虽无御者,亦知归宿。如行生路,决无趋向,必须御者手执绳头,复加鞭策,然后方行。众生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如生路,愿如御者,信如手,念似绳头,誓如鞭策。往生如行路,无愿不生,如牛无御。故必以发愿为要也。”

有人问道:行善者生天,作恶者堕入地狱,并不需要发愿。念佛往生,也应如此,何必非要发愿后才能往生呢?省庵大师解释道:三界内的因果报应,都是随众生各自的业力所感,自然不用发愿便会如此。求生西方净土乃是横超三界、出离生死的出世间大事因缘,如果不发大愿激励、约束自己,纵然念佛,也决不可能成功。譬如牛在熟路上,虽然无人驾御,也能回家。如若在陌生的路上,它肯定会搞不清方向,必须由御者手执缰绳,再加以鞭策,然后才能前行。众生的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净土如生路,愿如御者,信如手,念佛如缰绳,四弘誓如鞭策。往生西方净土犹如行路,无愿便不能往生,就像牛无人驾御不能前行一样。所以往生净土的事业,必须用发愿来激励自己、约束自己、引导自己。

省庵大师“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广则行深”、“有行无愿,终不往生”、“愿之一字,具该信、行”、“未有有愿而无信行者”、“往生如行路,无愿不生”、净土法门“以发愿为要”等有关净土立愿的观点,既继承了以前净土祖师大德有关净土立愿的思想,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更把立愿摆到了修学净土法门的首要位置,作为念佛行持的动力源泉,具该信、行的资粮枢纽,成办往生事业的第一要务,充分彰显了立愿的重要性和在往生西方净土中的关键作用。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尔时佛母摩耶夫人,恭敬合掌问地藏菩萨言:圣者,阎浮众生,造业差别,所受报应,其事云何?地藏答言:千万世界,乃及国土,或有地狱、或无地狱;或有女人、或无女人;或有佛法、或无佛法,乃至声闻辟支佛,亦复如是,非但地狱罪报一等。
  摩耶夫人重白菩萨:且愿闻于阎浮罪报所感恶趣。
  地藏答言:圣母,唯愿听受,我粗说之。
  佛母白言:愿圣者说。
  尔时地藏菩萨白圣母言:南阎浮提,罪报名号如是。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侵损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蓝内恣行淫欲,或杀或害,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破用常住,欺诳白衣,违背戒律,种种造恶,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地藏白言:圣母,若有众生,作如是罪,当堕五无间地狱,求暂停苦一念不得。
  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萨言:云何名为无间地狱?
  地藏白言:圣母,诸有地狱在大铁围山之内,其大地狱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号各别,次有千百,名字亦别。无间狱者,其狱城周匝八万余里,其城纯铁,高一万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其狱城中,诸狱相连,名号各别。独有一狱,名曰无间,其狱周匝万八千里,狱墙高一千里,悉是铁围,上火彻下,下火彻上。铁蛇铁狗,吐火驰逐狱墙之上,东西而走。
  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众业所感获报如是。
  又诸罪人,备受众苦。千百夜叉及以恶鬼,口牙如剑,眼如电光,手复铜爪,拖拽罪人。复有夜叉执大铁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抛空翻接或置床上,复有铁鹰啖罪人目。复有铁蛇绞罪人颈。百肢节内,悉下长钉,拔舌耕犁,抽肠剉斩,烊铜灌口,热铁缠身。万死千生,业感如是。动经亿劫,求出无期。
  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辗转相寄。此界成后,还复而来。无间罪报,其事如是。
  又五事业感,故称无间。何等为五?
  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绝,故称无间。
  二者、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称无间。
  三者、罪器叉棒,鹰蛇狼犬,碓磨锯凿,剉斫镬汤,铁网铁绳,铁驴铁马,生革络首,热铁浇身,饥吞铁丸,渴饮铁汁,从年竟劫,数那由他,苦楚相连,更无间断,故称无间。
  四者、不问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贵贱,或龙或神,或天或鬼,罪行业感,悉同受之,故称无间。
  五者、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
  地藏菩萨白圣母言:无间地狱,粗说如是。若广说地狱罪器等名,及诸苦事,一劫之中,求说不尽。摩耶夫人闻已,愁忧合掌,顶礼而退。
南无阿弥陀佛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今闻法我等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祈愿三世诸佛菩萨宽恕原谅消我业障我等发愿积善修福弘佛传法阿弥陀佛
伏祈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保佑世间万物生灵离苦得乐复以善根回向世间法界有情众生吉祥安康!阿弥陀佛我佛慈悲随喜赞叹!
稽首本然清净地

无尽佛藏大慈尊
南方世界涌香云

香雨花云及花雨
宝雨宝云无数种

为祥为瑞遍庄严
天人问佛是何因

佛言地藏菩萨至
三世如来同赞叹

十方菩萨共皈依
我今宿植善因缘

称扬地藏真功德
慈因积善,誓救众生,
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
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
智慧音里,吉祥云中,
为阎浮提苦众生,作大证明功德主。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
恭敬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恭敬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恭敬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蜡烛][鲜花][鲜花][蜡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遇见你的时间正好 ,喜欢上你的时刻刚好,你的一切总是那么刚刚好。遇见你的时间正好 ,喜欢上你的时刻刚好,你的一切总是那么刚刚好。
  • 昨晚和她聊天,当我问到她最近情况,她高兴的告诉我,估计吃黄芪的关系这个月测到排卵了(之前多囊一直不排卵)现在终于可以安心了。因为一年来生活起居比较没规律,这次新
  • 就是外酥里嫩的大肘子(图6)建议不要和烤肠(图4)一起点,两个在一起吃多了有点小腻,但还好有肘子和烤肠都带的酸菜能解解腻,爽爽口。#带着微博去德国##在家云旅行
  • [鲜花][太阳][心][拳头][加油] #思想者互动[超话]##思想者互动# 没有谁的一生,阳光朗月永相随;没有谁的一生,欢声笑语永相伴。也许,正因为人生易缺,
  • 有一天,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问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麦田里,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的麦穗。」最后放一张我的紫罗兰#与SPUer一起学英
  • 2、逾期三个月以后银行会把持卡人债权转移给第三方催收,而催收要求的还款方式常规的一种口头协议(先还一部分, 然后给你做个分期,注意,口头协议,最后还是要全额还款
  • 如果你是个新手想投资又不懂,如果你已经入门,懂一点又似是而非,如果你是个老手,投资多年却仍然没能赚钱甚至还在被套,那么就加入我们吧,加专业人士微信(HUAXUN
  • 所以现在不是说我们在给这些平台做推广,是让这些平台的用户通过粉象生活和我们产生联系,不然他们本来在淘宝京东购物花钱和我们是没关系的。平台好用,给予他们更多利益和
  • “万象到首尔的航班上乘客很少,而且我们必须空乘飞机返回万象,因为自从Covid-19在中国爆发以来,许多韩国人已经停止了海外旅行。”“与此同时,我们每天有一次从
  • 如下图中红色❌的礼物是直接归属到平台(⚠️因为它们都低于10快手币⚠️)是没办法到大叔手里的,而且也会浪费善良的朋友们的。(例子:尽管你刷1万个价格标为一快手币
  • 汉考克在BBC节目中回答了关于英国医疗资源的问题,他们正在计划如疫情继续发展将会#召回近期退休的医生和护士#,以确保有足够的医护人员。“她可能比近代历史上任何一
  • 這個圈裡真的是太神奇了,風格於風格之間迷之互相排擠,lolita看不起jk,jk看不起軟妹,漢服圈傲視群雄,你們幾個誰沾到我漢元素都是對我大華夏五千年漢文化抵趾
  • 查看更多>> #2020胡润全球富豪榜##浩浩的美食簿##北京美食# 帝都神秘排队火锅店|满恒记清真刷肉火锅该店蝉联了三年的必吃榜,也是北京年轻的
  • 而现在,我自己也能"与神对话"了,高我自然冒出来跟我交谈,这都是心清静了自然出现的效果。 对于我自己,我也有过怀疑的时候。
  • 要做一个不要自私的人哦[太开心] 明天第五个银行来找我面签 如果不成我也没办法了今天朋友说了 让我申请破产我感觉上天应该会眷恋我但是 如果真这样 我认了吧今天好
  • 我们活在这世上,最难的就是保持一份谦卑和平和,而这份谦卑,来源于我们对班服设计工作内心的真诚和踏实的努力,你努力付出,诚恳工作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我们是为了对班服
  • #旅游超话# ╔══════════╗    ❣️你没玩过的菲律宾❣️╚══════════╝这个是在锡基霍尔岛上的一个瀑布Cambugahay Falls,名
  • #屈原# 中華傳統文化之《離騷》中,屈原表達自己堅守自身高潔的品格、不與小人同流合污的悲憤: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悲伤][围观]I would ra
  • 《付款协议》中约定在付款期限内不得提起诉讼的条款,并非排斥A公司的基本诉讼权利,该条款仅是限制A公司在一定期限内的起诉权,而不是否定和剥夺A公司的诉讼权利,只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