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妄想和幻想本身就是普通大众题材,在言情,原耽 甚至同人,这些题材也都大量存在,这也不是你们的原创题材。
2.《疯子》的主角是因为现实中的人不爱他,所以幻想了一个爱人,《身体里的爱人》也是主角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生病且一直有被让吃药治疗,而《柏冶》的主角是因为现实的各种事导致的病情而产生了幻想,也并没有吃过药,一开始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生病。
3.烟花,烟花是光遇一直存在的娱乐方式,也是光遇剧中常见的素材,拿这个说事是否太过强词夺理?
4.处理女友,这也是老梗了,既然都不是这个梗的原创有什么立场说这一点抄袭。《疯子》中幻想出来的人会心机的靠近叶身边所有的人,但这不是他靠近叶的唯一方式,只是因为病娇的设定所致,甚至处理方式是把人刀了,在《柏冶》中,柏冶知道女友也不是好人,他想靠近桑林但不愿他受到伤害,只能以这种方式让桑林认清女友的真面目,立场不一样出发点不一样,强制认为就是抄袭会不会太过专制?
5.在《柏冶》中,女友—也就是莹莹,并没有哭着求原谅,因为她本身是大小姐的脾性,她不在乎被揭穿会怎么样,她只是觉得这样很有意思。
6.圣诞节,当时光遇正处于圣诞节活动期间,这么好的素材就在眼前为什么不写呢?冻了一夜,那我说洪世贤去找林品如在楼底下淋一夜雨算吗?跟对方还在争吵期间自然不会让对方上楼,且不说小说,就算是现实的人也会这么做吧。
7.放弃治疗,在《身体里的爱人》中,主角一直都知道自己在生病,且一直有在吃药,《柏冶》中桑林并不知道自己在生病,即使是知道了也没有吃过药,放弃治疗是因为爱上了柏冶,不愿意让他消失。《身体里的爱人》主角只要不吃药,幻想出来的人就会一直在他身边,所以为了对方放弃治疗这一点来说抄袭不觉得很离谱么,都是怕爱人消失罢了。《身体里的爱人》最终幻想出来的人依旧消失,而《柏冶》没有,桑林一直病了下去。
8.强暴梗,这个梗有多常见依旧说烂了,而姜在想到职场剧情的时候也只是想到了于是提到了,并没有进入正文。
9.《疯子》的主角是因为爱而不得形成执念,所以才有了幻想出来的爱人,《柏冶》中桑林是因为现实中遭遇了打击,和父母,妹妹,不合,长期独处导致病情,而遭遇这些的人大多都自卑敏感,长期独处也导致孤僻的性格,这没什么好说的吧?

在《疯子》的粉丝所整理的调色盘中全都是大众梗,且普遍存在于光遇剧和各种类型的小说中,以此定罪是否太不合理?且在双方作者都还没有回应的情况下对方的粉丝就直接替我方承认抄袭且直言是为了吸引眼球,在对方单独做了回应且说的是“自认为”的情况下,组织人试图举报我方作品,这个作为不觉得是强盗作风么?
姜在创作《柏冶》之前并没有看过对方的作品,对方要求自证,请问谁会记录自己有没有看什么书,或者什么时候看了什么书?有没有看过只能如实回答,信不信取决于自己。
漏洞百出的调色盘,对方作者的“自认为”,还未回应就直言的“为了博眼球”,在我方反调色盘还在制作的时候组织的“举报”,这难道不是强盗的所作所为吗?

郭磊:投资率在中期如何“打平”

来源:郭磊宏观茶座
郭磊为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报告摘要

第一,中国经济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从2035年远景目标“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倒推,2021年开始的1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要在4.7%左右。考虑到经济增速经验上呈阶梯式特征,2021-2025年可能至少要在年均5.3%左右的区间(第二个五年4.8%,第三个五年4.2%)。就业目标是另一个硬约束,按照十四五每年1100万的就业目标来看, GDP增长目标也需要设在5%以上。

第二,GDP的拉动力量无非是消费、净出口、资本形成。从历史数据看,如没有疫情影响,名义消费增速的中枢一般持平于名义GDP增速(见2021年5月《为什么消费恢复相对偏慢》);出口增速波动较大,但如果我们算一下过去10年的年均复合增速,则大致在5.9%左右,这个也并不高于名义增长率。这意味着资本形成速度至少要不低于名义GDP增长率。正如我们在年度报告《固本,培元》中所观察到的,中国经济对这一点高度敏感。经验观察的时候一般用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替代资本形成,由于前者增速基本上稳定低于后者,我们可以用实际GDP代替名义GDP当作大致坐标。我们发现,凡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实际GDP增速的年份,经济就明显有失衡特征;凡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实际GDP增速的年份,GDP增速即使低,微观上一般也比较稳定。

第三,看短期经济,投资率偏低确实是一个典型问题。比如2021年实际GDP增速为8.1%,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只有4.9%,基建投资增速只有0.2%。这一点与结构调整有一定关系,2021年在影子银行、融资平台、两高一剩、房地产领域均有政策出台。结构调整达到了预期效果,如我们在《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历史复盘与当前位置》中所指出的,至2022年四个风险领域都已初步建立了系统性管控框架与长效机制,相关风险也已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化解;但结构调整存在的一个副作用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行过快,从而导致与资本形成有关的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到了2021年三四季度,资本形成总额的GDP当季同比贡献率分别为7.8%、-11.6%,而2015-2019年这一贡献度均值在39%左右。

第四,所以对这轮政策稳增长来说,一则是稳定短期;二则是平衡中期,中期投资率存在一个“再均衡”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中期增长目标是确定的,比如我们假设包括2022年在内的未来5年GDP年均复合增速需要到5.3%,那么理论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应低于这个数。这个数对应的固定资产投资怎么实现是一个关键问题。

第五,我们以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各部分比重简单来看,制造业投资占比32%左右,房地产投资占比19%左右,基建占比25%左右,农业占比4.5%左右,采矿业占比1.5%左右,其余部分(广义服务业)占比18%左右。其中制造业投资自2015年单位数增长以来,年均复合增速为5.7%;农业2017年以来是同一趋势增速,年均复合增速为9.8%;采矿业大致可以按零增长假设;服务业在2016-2019年的年均增速在5%左右。其余两个部分就是受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影响比较大的基建和地产,在基建6%、地产2%的假设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以到5.0%;在基建7%、地产3%的假设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以到5.5%。

第六,按照一般理解,政策的优先序应该是制造业>基建>地产,因此一个更合意的升级方向就是通过新产业投资把制造业投资增速拉高,在制造强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政策方向下,制造业投资得到支撑具备假设上合理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制造业投资从5.7%上调至7%的假设下,要做到整体固定资产投资的5.0%和5.5%,同样需要基建投资增速分别为4%和6%、房地产投资增速2%。如果基建和地产投资同时零增长,则制造业投资要在11.5-13.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才能大致补足,在正常的基数假设下,这一点是很难达到的。2018-2021年基建年均复合增速只有2.2%,明显低于经济增长均衡性的内生要求。

第七,所以政策明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从相关政策表述上下文看,这里所指应同时包括三块内容,即传统基建、新基建,以及二者的结合即对传统基建的数字化改造。在前期《哪些领域存在相对确定的稳增长政策红利》中,我们曾估算新基建各部分的投资规模。这一我们进一步假设传统基建年度增量20万亿左右(2021年总体基建规模略超19万亿),新基建2万亿左右的理论规模;在新基建整体15-2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的情况下,传统基建年均复合增速也需要在4-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才到5.5%附近。

第八,再简单总结一下本文的结论:(1)投资率的修复不仅是今年的问题,如果中期经济增长目标是确定的,倒推则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样存在下限;(2)要避免固定资产投资滑出下线,政策可能会尽力通过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拉高制造业投资;但即便如此,按照我们的测算,一定的基建和地产增速同样是下限,如果基建相对于地产更合意,比如地产不超过3%,则在制造业没有显著加速的背景下,基建需要大致不低于5%,所以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3)对于基建来说,新基建代表结构升级的大方向,新基建比重越高、增速越高,基建压力越小;但在新基建量级上来之前,传统基建投资需要保持一定增速。

正文

中国经济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从2035年远景目标“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倒推,2021年开始的1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要在4.7%左右。考虑到经济增速经验上呈阶梯式特征,2021-2025年可能至少要在年均5.3%左右的区间(第二个五年4.8%,第三个五年4.2%)。就业目标是另一个硬约束,按照十四五每年1100万的就业目标来看, GDP增长目标也需要设在5%以上。
详情链接:https://t.cn/A66hl77d

刚才偶然听到《黄昏的断桥》,音乐到高潮的时候我想到了这一段,特地翻出重看了一遍。
感慨良多……
正文因为是第一人称视角,所以很多时候李修很累很脆弱并没有明写出来。
他从不在女主面前表现出难过,导致有些行为显得心肠冷硬。
但其实,他是个可怜人。
拥有的真情不多,在乎的人也不多,所以才发了疯去占有,拿命拼。

最近一年,我一直看到有读者说,女主为啥不选李阙,李阙多好啊。
我在想,如果阿鸾真的不再喜欢李修了,他会怎么办?
依他的性子,他可能会死吧。
拉所有人下地狱。
但他应该舍不得伤阿鸾。
他应该在黑暗里仰望,
期盼他爱了一生的小姑娘
心里还念着他一丁半点儿的好[泪][泪][泪]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迪拜警察新座驾:可离地5米飞行的摩托!
  • 说说上海“史上最牛二手房”的风水
  • 新生大熊猫宝宝集体出街 抱大腿不撒手
  • ★娱乐圈最新事件:黄轩回应恋情 赵又廷高圆圆撒狗粮 台湾偶像剧这一对结婚啦~
  • 【今天上午】著名艺术家严顺开去世,享年80岁
  • 上海“最帅90后环卫工”成网红 将娶大学刚毕业白领新娘
  • 吴敏霞上海再办婚礼 郭晶晶傅园慧现身
  • 紧急!台风卡努将正面袭击粤西,茂名有狂风暴雨!
  • 世界各大天文台联合预警,明晚将宣布重大发现
  • 喜马拉雅的召唤 | 唱响主旋律 喜迎十九大
  • 高中推刷脸吃饭,靠脸吃饭即将来临,8秒搞定!
  • 请假陪病狗被扣薪
  • 【趣读】高校老师用周易算出逃课学生学号?老师:只是课程预演
  • 广工校招遭遇苏宁歧视:不是重本生就不配得到好工作吗?
  • 提醒 |男子被猫抓伤死亡,竟然因为这原因! 养狗养猫须警惕!
  • 快递分拣出错救命药送错地 人没了药还在路上
  • 请假陪病狗被扣薪,将此事诉讼至法院获支持成功拿回2天工资 | 24h宠物情报
  • 许家印登顶首富,6位90后上榜,房地产才是最赚钱的行业?
  • 高校老师用周易算出逃课学生学号,网友:不逃课了我还要蹭课
  • 3小伙凌晨3点盗窃、4点救人,能否将功抵罪?| 新京报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