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说《众人的力量》

台湾知名企业家陈永泰说:“聪明人都是通过别人的力量,去达成自己的目标。”


一个人大部分的成就总是承蒙他人之赐,他人常在无形之中将希望、鼓励、辅助投入我们的生命中,从而激活了精神世界,使我们的各种能力趋于锐利。


所以,一个人力量有多大,不在于他能举起多重的石头,而在于他能获得多少人的帮助。一幅名画中最伟大的东西,不在于画布上的色彩、影子或格式,而是在这一切背后的画家的人格中——那黏附在他的生命中,那为他们所传袭、所经历的一切的总和所构成的一种伟大的力量!


钢铁大王卡内基曾经预先写好自己的墓志铭:“长眠于此地的人是一位懂得在他的事业过程中起用比他自己更优秀的人。”


1968年的春天,罗伯·舒乐博士立志在加州用玻璃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他向著名的设计师菲力浦·约翰森表达了自己的构想:“我要的不是一座普通的教堂,我要在人间建造一座伊甸园。”


约翰森问他预算,舒乐博士坚定却明快地说:“我现在一分钱也没有,然而100万美元与400万美元的预算对我来说没有区别。重要的是,这座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够的魅力来吸引捐款。”


教堂最终的预算为700万美元,700万美元对当时的舒乐博士来说是个不仅超出了能力范围,甚至超出了理解范围的数字。


当时,舒乐博士拿出一页白纸,在最上面写上“700万美元”,然后又写下10行字:

①寻找1笔700万美元的捐款;

②寻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

③寻找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

④寻找28笔25万美元的捐款;

⑤寻找70笔10万美元的捐款;

⑥寻找100笔7万美元的捐款;

⑦寻找140笔5万美元的捐款;

⑧寻找280笔2.5万美元的捐款;

⑨寻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

⑩卖掉10000扇窗,每扇700美元。


60天后,舒乐博士用水晶大教堂奇特而美妙的模型打动了富商约翰·可林,他捐出了第一笔100万美元。


第65天,一位倾听了舒乐博士演讲的农民夫妇,捐出了1000美元。


90天时,一位被舒乐孜孜以求精神所感动的陌生人,在生日的当天寄给舒乐博士一张100万美元的银行本票。


8个月后,一名捐款者对舒乐博士说:“如果你的诚意与努力能筹到600万美元,剩下的100万美元由我来支付。”


第二年,舒乐博士以每扇500美元的价格请求美国人认购水晶大教堂的窗户,付款的办法为每月50美元,10个月付清。6个月内,1万多扇窗户全部售出。


1980年9月,历时12年,可容纳1万多人的水晶大教堂竣工,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与经典,也成为世界各地前往加州的人必去观赏的胜景。


水晶大教堂最终的造价为2000万美元,如果靠舒乐博士一个人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成这座伟大的建筑的,但是在众人的帮助下,实现了。


同样蒙牛乳业和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善用众人力量的高手。


2001年7月10日,蒙牛举行“一厘钱精神,千万元奉献”新闻发布会,公开承诺:申奥成功后,蒙牛将捐款1000万元。同时,就此向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致信,《光明日报》、《中国经济导报》等几十家媒体对此作了报道。2天后,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向北京发出贺电,贺电重申蒙牛的助奥承诺。2001年7月1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这一贺电。


蒙牛的1000万元是计划这样捐出的:在每根雪糕、每袋牛奶的销售收入中各提取1厘钱,从2001年7月13日到2008年奥运结束,历时7年多,预计销售100亿(支、袋)以上,累计提取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此款将分期分批捐给奥运会组委会。


“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从现在起,你买一瓶农夫山泉,你就为申奥捐出一分钱。”这是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过程中,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则农夫山泉广告。农夫山泉倡导的这种“聚沙成塔”的宣传理念,让你分不清是商业广告还是公益广告。农夫山泉不以个体的名义而是代表消费者群体的利益来支持北京申奥,以企业行为带动社会行为,以个体力量拉动整体力量,以商业性推动公益性,这种新颖的营销方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喝农夫山泉,为申奥捐一分钱”活动开展后,半年多时间“农夫山泉奥运装”在全国销售近5亿瓶,比上年同期翻一番。也就是说,农夫山泉代表消费者已为北京申奥贡献近500万元,“一分钱”做出了大文章。

蒙牛和农夫山泉借助广大消费者的力量,既为北京奥运损了巨款,又让自己公司的产品创造了惊人销售业绩,可谓一举两得。


由此证明,依靠众人的力量,会让你克服任何困难,实现自己的伟大目标。

#如何快速有效地说服他人#
1、 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
前段时间写了一篇育儿文章发在某平台,被编辑收录了,但是没有推首页。可我觉得自己写得还算不错,为什么连首页都上不了呢?
于是勾搭了一下编辑,咨询是文笔的问题还是文章内容本身不合适。
他跟我说了很多,我记得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大家都是听着大道理长大的,在阅读中大家更相信自己推断出来的道理,而不是被别人灌输进脑海中的思想。
那一刻有点顿悟,又有点迷茫。
想起柏拉图说过的一句话:“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人们更喜欢在故事中体验感动,而不是在论说中记住道理。
从小到大,我都不是个会讲故事的人。我更喜欢写的文章是议论文、散文,用我缜密而细碎的逻辑,用华丽的辞藻堆砌出我心中美丽的大厦。
可我知道,很多时候,这在别人看来,只是空中楼阁。因为我没有用一种更平实和接地气的方式与读者建立亲切的联系。
当我拿到美国作家安妮特·西蒙斯的《故事思维》时,我才恍然大悟。尽管已经读过作者写的另一本书《你的团队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和启发更多更深刻,它甚至帮助我这个丝毫不会讲故事的人,发掘出了很多精彩的故事。
我从未想过去影响谁,但和孩子们在一起,我知道自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他们。那么如何将这种影响发挥得更好、如何引领他们做更好的事情呢?《故事思维》这本书用故事的形式帮助我解决了几个非常大的问题。
一是为什么我说了别人不听;
二是为什么我说了别人听了但不配合;
三是如何去影响别人,取得别人的信任。
而答案,全部都在故事里。真相是,并不是你说得对人家就听你的,而是你说得人家感兴趣,人家才会听下去。
2、故事以不影响的姿态去影响
婆婆每次去逛附近一个小超市,都会刻意回避那些不停地宣传自己的导购。尤其是有些导购一直说:“这个最好了,我们全家都在用,你放心买!”“这个是我们这里的最畅销款,你买到就赚了!”
我不以为然,人家导购也是为了告诉你哪些才是最好的嘛!
婆婆说:那她可以等到我问的时候再跟我说啊,我离她们还有几个过道她们就涌上来推销自己,这么上赶着难道就是因为爱岗敬业?你去看看那些大商场里哪有这样的?
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有道理。有时候越是太热情越是非要引导我们做什么事情,我们内心反而越排斥。
而如果是路边一个老年人挎着一个篮子,装着不多的樱桃,在婆婆走到她身边的时候,不急不忙地介绍说这是自家种的,家里孩子吃不了,就把剩下的卖掉,那她一定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
就像《故事思维》这本书中所说的“多疑是人的天性”,而只有那些没有刻意表现出想影响我们的姿态的人,只有那些专注于做自己事情的人,才能够取得我们的信任,想做到这一点,无疑还是要靠故事。
在本书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故事是如何发挥出巨大作用的。比如能引发我们更多思考,能够用我们的情感影响他人,故事给事实以生命,让人们能够学会不同的解决办法等等。
如果说事实只是一条一条的干货,那么故事就是编织了一个缜密的网,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使用。
3、讲好故事的四个关键要素
究竟如何发挥故事的作用,让我们通过故事与别人进行良性沟通呢?根据《故事思维》这本书的论述,在此提炼出四个关键要素。
(1) 故事灵魂——情感
也许有人觉得讲故事就是一种技巧和策略,只要用上了,就好像一个工具自然发挥出作用一样省时省力。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认知。
讲故事的首要一条,就是最自然地表露我们的真诚和内心的情感。此时对方的情感也会得到释放,那么我们的关注点就能够促成合作。这也可以证明,只有我们真正信任的,真正发自内心喜欢的,才能够打动和影响他人。
在这一部分,作者用整整一章的内容来分析对方和我们自己的情感与心理,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讲故事。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避开情感而去做事情。
(2) 故事内容——自己
重复的广泛性的故事并不能带来更好的效果,实际上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故事。本书列出了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讲的6个故事,可以取得别人的信任,即:
“我是谁”的故事;
“我为何而来”的故事;
“愿景”的故事;
授人以鱼的故事(“教学”的故事);
将自己经历的故事(“行动价值”的故事);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的故事。
这些故事可以最大程度地让别人了解我们的信息。很多人都会在潜意识里认为,试图影响别人的人都是出于某种功利心,这种功利心会导致他们的利益损失,这是人们出于自我保护树立的天然屏障。
而我们如果想要发挥影响力,就要真诚地介绍我们自己,介绍我们究竟在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和别人建立关联,让别人了解我们信任我们。
(3) 故事呈现——整体
情感是不能用来分析的,就像作者举的一个例子,猫咪很可爱,但我们不能把它把它切成两半来理解它为什么可爱。讲故事同样如此,如果想把故事分解成小片段、分析、再区分优先顺序,那就等于毁了故事。
因此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呈现故事的整体效果。这其中口头语言只能起到15%的作用,我们还要善于运用手势、表情、身体语言、创造故事的感官体验、注意细节和语气、创造虚拟现实、甚至恰如其分地运用沉默等等,自然而然地表达我们的真情实感,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和沟通的桥梁。
(4) 故事影响——他人
真正的故事思维并不仅仅考验我们讲故事的功力,还包含我们对别人的倾听与理解。如何倾听别人心声、如何去影响那些不情愿、不关心和不积极的人群,本书同样给出了有价值的参考。
而且对于那些“难缠”的人,比如吹毛求疵、愤恨、嫉妒、绝望、冷漠或者贪婪的人,作者认为这都是正常的的情绪反应,这些情绪造成了别人的抵触心理。我们的影响,不是为了证明我们正确而听众错误,影响力是要和听众建立稳固的联系。故事正好可以帮助人们化解这些情绪,促使默契达成。
4、故事性思维是一种生活态度
故事思维的运用是广泛的,可以是一种讲故事的方法,也可以是一种写作方法,或者发挥影响力的方式,甚至可以是公司领导者的艺术,是一门沟通艺术。在我看来,这更可以成为普通人的生活态度。用一种故事的方式来建构自己的思维,更容易形成自我理解,也更容易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联。
白岩松在《白说》一书中提到沟通,曾这样定义“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因此我们很难用简单的逻辑就给一个事物盖棺定论,我们所要做的更可能是一个故事,来解释它的内核与精髓。

#审美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
“长得好看”的评选标准能够精确地量化吗?换言之,美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吗?美是每个人不同的主观判断,还是事物的客观属性?20世纪之初,对美的哲学探索衰落了,但过去10年间对美的兴趣又复兴了。
康德(左)和休谟(右)的观点对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趣味的二律背反
西方古代和中世纪的思想家们大部分认为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近代之后主观论成了主流。休谟说:“美不是客观存在于任何事物中的内在属性,它只存在于鉴赏者的心里;不同的心会看到不同的美;对于同一对象,一个人可能感受到的是丑,另一个人却感到了美。每个人只应当承认自己的感受,不应当企图纠正他人的感受。那句流行的谚语早就正确地教导我们:关于口味问题不必做无谓的争论。”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趣味判断不是认知判断,因此不是逻辑判断而是审美判断,其基础是主观的。”
但如果美完全是主观的,谁说什么东西美它就美,好像“美”这个词就没有意义了。当我们说某个东西美时,除了个人的肯定态度之外,我们就没有交流任何东西。虽然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但我们的判断往往是一致的,大部分人都不会否认玫瑰花或者落日很美。
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美并非全然客观、跟人的主观反应无关。不然就可以说一个没有人去感受它的世界也可能是美丽或丑陋的,或者可以用科学仪器来探测美。我们通常认为别人的趣味跟自己的不同很正常,不像道德、政治或事实方面的分歧那样,需要寻求统一。
在18世纪之前,大部分西方哲学家都认为美是客观属性,处于美丽的物体之中。奥古斯丁问,是因为事物让我们感到快乐,所以它们漂亮,还是事物漂亮,所以会让我们感到快乐。他倾向于后一种观点。柏拉图认为美本身是一种理念,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有美的理念。普罗提诺说,美的问题是形状问题,美的事物拥有特定的形状。没有形式的质料乃纯粹的丑陋,丑的东西即没有被形式掌握的东西。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美是客观的,它不在人对事物的主观反应之中。古典观念认为美是特定比例或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体现,美可以通过黄金分割来表达。古希腊雕塑家波利克里托斯认为,标准雕塑是师生们可以加以模仿的、比例和谐的模范:可以通过复制客观的比例来实现美。
休谟和康德关于趣味的标准的论述被称为“趣味的二律背反”。谚语中说趣味是主观的,“关于趣味没什么好争论的”。另一方面,我们又经常争辩趣味问题,有些人被认为品位高,有些人被认为很没品位。有些人的趣味粗俗、显摆。有些人的趣味精致。趣味好像既主观又客观,这是一个二律背反。
休谟和康德一开始就承认,趣味或发现、体验美的能力基本上是主观的,没有什么趣味标准,如果没有人体验到快感就没有美。但他们也都承认,在审美过程中理性会发挥作用,承认一些趣味比另一些趣味高级。他们都认为,审美判断既不完全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主体间性的,有其社会和文化层面。
休谟的论述集中于审美者所处的历史和时代状况。如果一个人持有偏见、无知、肤浅,其审美判断不如一个眼界开阔、不带偏见的人。他写道:“即使在风气最优雅的时代能对高级艺术做出正确判断的人也是极少见的;只有卓越的智力加上敏锐的感受,由于训练而得到改进,通过比较而进一步完善,最后还清除了一切偏见——只有这样的批评家对上述称号才能当之无愧。这类批评家,不管在哪里找到,如果彼此意见符合,那就是趣味和美的真实标准。”
休谟举的优秀批评家的例子是《堂吉诃德》中的两位品酒高手:桑丘对那位大鼻子的随从说:“我自称精于品酒,这绝不是瞎吹。这是我们家族世代相传的本领。有一次我的两个亲戚被人叫去品尝一桶酒,据说是很好的上等酒,年代既久,又是名牌。头—个尝了以后,咂了咂嘴,经过一番仔细考虑说:酒倒是不错,可惜他尝出里面有那么一点皮子味。第二个同样表演了一番,也说酒是好酒,但他可以很容易地辨识出一股铁味。你绝想象不到他俩的话受到别人多大的挖苦。可是最后笑的是谁呢?等到把桶倒干了之后,桶底果然有一把旧钥匙,上面拴着一根皮条。”
休谟进一步论证,这类批评家的判断往往跟时间检验的结果一致,二者的作用就如同客观的标准。虽然审美判断仍是主观的,虽然一些当代作品可能会引发争议,优秀批评家长远的共识就像客观标准一样,使得即使能找到客观标准,它们也是不必要的了。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找到美的标准,来确定美的事物的必要条件,但我们可以描述优秀的批评或有品位的人的特征。继而,这些人长远的共识也是很实用的趣味标准,是为审美判断辩护的手段。
康德也承认趣味基本上是主观的,某些东西可能只会让我感到快乐,如看着你自己的祖母的照片时,你会感到悲喜交集,一幢房子会令你想到那是你成长的地方。但别人不会在意,没人会认为他们对此应该拥有同样的反应。康德认为,美感不同于快感,说某个东西美,这是一个没有利害关系的判断。审美判断必须独立于人的经济和性欲方面的欲求。如果一个人参观博物馆时赞叹那些绘画是因为它们很昂贵,或者想着可以偷走卖掉,他对这些画就没有任何审美体验。参观者必须关注对绘画本身的精神反映。当一个人在审美时,他不关心审美对象的存在,享受的是它在人的体验中的再现。“当说某个东西很美时,我关心的不是它的存在,而是我内心对其再现的感受。人人都得承认,掺杂了一丁点利益纠缠的审美判断都是片面、不纯粹的。”沙夫茨伯里在《道德家》中说,如果你把一个漂亮的山谷主要当做一个有价值的房地产投资机会,你就不是在看它本身,因而无法充分地体验它的美。如果你看着一个可爱的妇人,想着跟她上床,你就不能充分、纯粹地体验她的美,你的注意力偏离了在你心中反映的形式。
扬弃主观论
康德认为,有些美是相对的,依赖于对象所属的类型,有些美则是绝对的。同样的比例对于牛来说漂亮,对于马来说就会很丑。但抽象的织物图案设计本身就是漂亮的,鲜花即使不提它们的实用性和繁殖功能也是怡人的。康德由此说,能在事物的形式或设计中找到绝对或独立的美。或者如克莱夫·贝尔在他1914年出版的《艺术》一书中所说,美存在于对线条和颜色的安排之中。
休谟和康德的观点对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叔本华、汉斯利克、布洛、克罗齐等都持类似观点。更坚定的主观主义者是美国哲学家桑塔亚纳,他把美定义为客观化的快感。说某个东西美,是因为它能带来快感,但这种快感属于对象,虽然对象本身没有主观活动能力。“美是积极、内在、客观化的价值。美是一种价值,也就是说,它不是对事实或关系的感知,它是一种情感,我们的意志或鉴赏的情感。一个物体如果不让人感到快感就不会是美的,所有人都对它无动于衷的美是自相矛盾。因此美是一种内在的积极价值,是快感。”这就如同说,一个令人受挫的对象怀有恶意,令人受挫的东西被认为是一个有主观意志的东西,需要对它造成的结果负责。对美的感受成了一个错误:把主观活动能力归给没有这些能力的东西。
桑塔亚纳在《美感》(1896)中的论述是英语世界对美最后的主要论述,因为一旦承认美是完全主观的,依赖于一个错误,好像就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如果美是主观的快感,好像它并不比任何愉悦人的东西更高级,也就没有真理或者正义那样重要。20世纪也不再把美当做艺术的主导目标,美在理论上的边缘化导致艺术家们认为他们应该去追求更真实、更严肃的方案。但近年来艺术和哲学界对美的兴趣开始复兴,有多位理论家尝试思考趣味的二律背反。这些新的路径回应了乔治·爱德华·摩尔1903年在《伦理学原理》中的论述:“说一种东西美,不是说它本身美,而是说它是一个必要成分,证明一种东西真的美就是去证明,跟它相关的一个整体是好的。”有价值的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置身其中的情境,美的价值包括美的对象和审美主体的快感。
美国艺术史家克里斯平·萨特韦尔在《美的六个名字》(2004)中既没有把美归给主体,也没归给客体,而是归给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即使二者置身其中的情境。当我们说夜晚的天空很美时,我们不只是在汇报我们感受到的快感,我们还看向天空,赞美真实的世界。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感知天空的人,也就没有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教授亚历山大·尼哈玛斯在《幸福的许诺》(2007)中说:“审美判断从不要求人人赞同,美的东西或艺术品都不会拥有天主教般的信众。美创造的是更小的圈子,但每一个圈子的成员都认为它是正统的,却并不认为别人是异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无端被网友辱骂“过气老狗” 王杰报警抓网友
  • 体育产业早餐1.13 |科比将主持篮球分析节目 2020年马拉松产业规模将达1200亿
  • 现实版“扫地僧”!美院保洁员水枪写书法
  • 炫富女律师道歉:我年轻不懂事
  • 尼泊尔:马上使用中国带宽连接互联网
  • 女子饿晕被救助,感谢信火了~~~
  • 火星发现深埋冰河
  • 早报 | 阿里回应淘宝再入美国黑名单:我们再次成为牺牲品;上海街头现“共享图书舱”
  • 李小璐风波后首现身 接甜馨放学心情不错
  • 全国大幅回温 不过,别急着减衣物
  • 周琦再遇危机,封盖后重摔退场
  • 苹果开放降级通道,你抓住机会了吗?
  • 乐视大厦再遭围堵,27家供应商搭帐篷逼债“请还我们血汗钱,让我们回家过年”!
  • 聚焦 | “中国或停购美国债”?美国国债还值得买吗?
  • “好大使”骆家辉离婚了?媒体说是因婚外情……
  • 奇葩!女子为让儿子在上海考大学和一上海老人假结婚,却白赚25万遗产!
  • Zara 在官方网站上发布致歉信息
  • 网曝摩拜和ofo资金紧张挪用押金?两公司回应…
  • 高圆圆舒淇同框,但旁边这美女却实力抢镜!原来她颜值这么高!
  • 陕西城固县67名学生踩独木桥上学,村民们急盼架起“生命桥”!